首頁 淨土文庫 隨筆篇 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隨筆篇
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
   世間人向別人推銷產品時,會拚命地介紹這個產品的質量怎麼好,目的是希望對方購買。釋迦牟尼佛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去介紹極樂世界的種種功德莊嚴,其目的就是要發起眾生的願往生心。

  用「樂」來攝持眾生,沒有誰不喜歡樂的,即使不信佛的人也喜歡樂。現在願意修苦行的人越來越少,但是讓自己得利益的事,大家都很願意。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召喚,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發遣,十方諸佛在他方佛土證誠。實際上這是所有諸佛都齊心協力來度化眾生,共同成就眾生的往生。

  所以我們的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所有諸佛都來成就我們,比世間農村的學生高中狀元還要殊勝,二三十年前,農村出一個大學生很不容易,如果一個村子裡出了一個大學生,全村人都為他請客擺宴慶賀。《無量壽經》顯示了十方諸佛都為眾生往生而慶賀!

  阿彌陀佛把極樂世界的種種功德莊嚴顯示出來,釋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的種種苦惱告訴我們,通過苦與樂兩種方式的對比,讓眾生發起歸命淨土之心。一苦一樂,讓有見有聞之人,厭離娑婆苦域,欣求西方極樂。

  如果是聖道門,就不會這樣講,聖道門多講苦樂是相對的,苦即是樂,樂即是苦,苦樂不二,無苦無樂。如《心經》講:「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就是說什麼都沒有,沒有苦,沒有娑婆世界,也沒有極樂世界。因為它是要破執著,就是讓我們放下,娑婆世界要放,極樂世界也要放,什麼都要放下。

  通途法門講淨土是心淨則國土淨,自己的心淨了你的世界就清淨了。所以世界不重要,心最重要,認為心才是根源。

  但淨土法門不這樣講,淨土法門是通過苦樂對比,讓凡夫有法可依。如果講空,凡夫理解不了,理解了也做不到,反而就無法可依了。像《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一開口就講: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兩個「有」字,就證明淨土門和聖道門不同的立場。淨土門是指方立相,住心取境,這是善導大師《觀經疏》裡明確提到的兩個概念。

  善導大師為什麼不講「離念無相」?因為凡夫眾生連住心取境都很困難,何況無念離相?淨土門不是讓眾生離相,眾生離不了相,隨時都會執著於相。所以,佛就特別立一個西方淨土的莊嚴相。

  其他法門是要破執著,淨土法門則是善用眾生的執著。眾生執著於樂,那就有極樂;眾生執著於殊勝莊嚴之相,西方就有殊勝的阿彌陀佛無量功德莊嚴之相。這是借西方的莊嚴,來滿足眾生的心願,所謂「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淨土法門以「有」的方式來度化眾生,只有通過「有」,才能讓眾生發起往生之心。古德講:

  「不見地獄重苦,勤修無勇;不見淨土勝樂,欣求念淡。」

  如果眾生不見地獄之苦,勤修的心就很淡薄;如果不見西方淨土的殊勝莊嚴之樂,就不願意求生西方。

  一般人在造惡的時候沒有任何出離心,也從來不計後果。只有見到果報痛苦的時候,才會有一點回心轉意。所以,釋迦牟尼佛就通過「五惡」「五痛」「五燒」來激發我們的出離心。阿彌陀佛用極樂的殊勝莊嚴讓我們欣慕、嚮往回歸淨土,這是「五惡」「五痛」「五燒」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善導大師在勸化文裡有非常多的詩偈,其中的「歸去來」就是對「五惡」「五痛」「五燒」的總結: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我們都居住在「魔鄉」,認為這個世間還有很多「餘樂」,以佛法的眼光來看,則是「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可能我們在佛門感覺還不是很明顯,世間人在單位、在社會、在家庭裡面,幾乎聽聞到的處處都是愁嘆之聲,天天都有煩惱、都有嘆息。這些煩惱嘆息的娑婆之苦,就是我們發起出離心的因緣,佛門講以苦為師,苦是我們的出離之緣。

  古德把願心分成兩方面:一個是厭離心,一個是欣求心。厭離心也是一種出離心,願意往生西方淨土就是願往生心。

  「機深信」也是厭離心的一種表現。有「機深信」的人,已經知道無量劫以來自己都在生死輪迴當中無有出離之心。有了這種認識,就知道必然有相應的果報,如果沒有出離之緣,就會生死輪迴,經受無量的苦;同時也知道,自身無能為力,只有靠阿彌陀佛,出離心、欣慕心都可以從「機深信」當中引發出來。

 

(引用自《無量壽經》探源第27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