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淨土文庫 淨土宗園地 菩薩執金台,十劫為你來-佛欣法師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園地
菩薩執金台,十劫為你來-佛欣法師
 

一、靜待佛來迎

 

  那一年,善導大師僅十八歲,機緣成熟,遇見一幅「西方變相圖」。他凝神觀望,極樂世界微妙莊嚴:阿彌陀佛慈悲凝視,觀音、勢至侍立左右,七寶池裡蓮花四色,大如車輪,光明熾盛,往生者於蓮花中化生,恭敬合掌。大師震徹心髓,感慨:「何當托質蓮台,棲神淨土!」——這是善導大師的願心,亦是引導後人念佛求生的示現。

  兩年後,大師在一次讀誦《觀經》時,披覽尋義,悲喜交加,高聲歎道:「修餘法門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原來乘坐蓮台,往生淨土的徑路,唯在淨土一門。

  大師二十三歲那一年,依《觀經》修行,證得觀佛三昧,徹知彌陀悲願,廣開淨土門,弘揚淨土。長安弘化三年,「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念佛之聲,響徹上空。

  在短短的時間裡,不知有多少人,念佛不輟,蒙佛接引,往生淨土。就連本意要殺害大師的屠夫,睹其德面,大受感化,放下屠刀,頂禮懺悔,發願往生,即刻爬上高樹,合掌唱佛,歡喜而去。阿彌陀佛與清淨大海眾菩薩,浩浩蕩蕩前來接引;屠戶神識從頂門出而,乘金蓮台,隨佛而去。圍觀之人,都目睹聖境,心中震撼至極。

  大師時代,最為盛況空前的,或許不是眼見的繁華街市,而是虛空遍滿海會聖眾現前接引的盛會。縱然,蓮池海會的痕跡不駐於空,甚至歷史的煙雲也湮沒了大師的著作,但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還有對眾生往生盛況的描繪,一直在歷史的時空中久久傳揚,深入人心。無數淨土行人也祈願彌陀現前迎接,臨終無障礙,這從蓮池大師的發願文,可見一斑:

願我臨終無障礙,

阿彌陀佛遠相迎。

觀音甘露灑吾頭,

勢至金台安我足。

一剎那中離五濁,

曲伸臂頃到蓮池。

蓮花開後見慈尊,

親聽法音可了了。

 

  如今因緣際會,善導大師悲智的光芒再現中土,念佛必得往生的淨土思想,早已如一股清流,蕩滌曾經的渾濁不清。人們開始體會到彌陀救度悲心,終於讀懂了,原來第十九願,並不是條件的交換,而是阿彌陀佛悲心的流露,是臨終來迎的誓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經》中,亦有臨終之際,佛力慈悲加祐,令心不亂的保證: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觀經》九品往生章中,彌陀與化佛菩薩等,浩浩蕩蕩前來接引念佛人的經文,更是最有力的證明。

  佛聖來迎、周匝圍繞,以及念佛人必然心不顛倒,這都是源於阿彌陀佛根本的誓願——第十八願「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於是,念佛之人放下仿若不得的祈求,得到安心,在煩惱的娑婆世界,唯是靜待來迎,不再恐懼臨終慌亂,唯一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輕輕稱念。 

 

二、樂登金台去

 

  

  安心念佛的人們,總會在閱讀經文時,觀看彌陀來迎的繪畫雕像時,歡喜踴躍,彷彿那些蒙佛接引的往生者,正是臨終的自己。

  尤其千年以來,在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廣為流布的鄰邦日本,源於對來迎的深信,他們塑造的接引像,無論是什麼樣的形態,總是瞻仰一眼即歡喜不已的:或為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等三聖駕臨;或者並諸聖眾,如海潮般聲勢壯大而來;或者阿彌陀佛輕踏彩雲,獨自垂現……,哪怕因為年代湮遠,群像散失,使來迎隊伍中,孤零零一尊獨存:菩薩、俯身、抬手、蓮台,無不奕奕生動,給人往生的篤定感,親切、安然——菩薩出場,主尊阿彌陀佛殿後即來。

  現在,就讓我們靜靜欣賞,這麼一尊日本江戶天明時期(1781-1788)的菩薩捧花來迎像,感受彌陀的陪伴守候。

  此尊來迎菩薩像為木製,彩繪,高100cm。兩百多年已過,木雕上的漆金,依然光色如初,透出淡淡光芒,宛如那羅延身。菩薩立於蓮座之上,衣紋層層迭加,雕刻細膩,輕盈飄逸;躬身前傾,雙手捧持金色蓮台,正是等待迎接念佛人的那個瞬間,動態之感,撲面而來。

  菩薩雙頰飽滿,眉如新月,慈目微張,神情平靜安詳,似乎正在俯視著念佛之人。此像頭梳高髻,絲絲刻畫,細膩逼真,遺憾的是原來的天冠,已經缺損,現在僅存天冠底座,因此不知此尊來迎菩薩是觀世音菩薩,還是大勢至菩薩。

  不過對於念佛人而言,是哪一尊菩薩並不重要,最感動的是那屬於我們的寶蓮花,如今終於還到娑婆,要來接引往生。正如法照大師言:

 

此界一人念佛名,

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

此花還到此間迎。

 

  此尊菩薩輕柔的雙手,指節靈動,輕執蓮台,又穩穩住立掌間。蓮台似乎時刻要飄飛而出,降臨到念佛人腳下。如此匠心別運,將菩薩寶手功德,彰顯無遺,正如《觀經》中所說: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

手十指端,一一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

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

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

其光柔軟,普照一切:

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原來菩薩一直「恆舒百億光王手,普攝有緣歸本國」,以慈悲之手,執金蓮台,耐心守候,只為帶我們回到淨土。然而,總有一些人會有疑惑:「像我這樣平日煩煩惱惱,也沒有什麼修行的人,就這樣傻傻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成佛?」

  菩薩深知我們的疑慮,於是微笑相慰,與佛同來,歡喜讚歎。正如《觀經》所說:

  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蒙佛加持,菩薩護助,自然頓除疑慮,明白往生功德全在念佛;又見阿彌陀佛佇立空中,與諸菩薩、百千比丘眾等含笑等待,放大光明,皎然目前,心中歡喜,身心安樂。 

  隨後,觀音、勢至菩薩親垂寶手,輕輕拉著我們,瞬間登上寶蓮台。草庵瞑目之間,便是蓮台跏趺之時。即從彌陀佛後,在菩薩眾等圍繞下,一念之頃,得生西方七寶池中,蓮花化生。

 

三、往生早已成

 

  一般人們刻畫的來迎圖,多是西方三聖一齊前來,或者是彌舵手執金台,親自接引,而此菩薩來迎之像,即有慈悲深意,蘊藏其中。

  處在有量的世界,以所賦的才思、所秉的技藝,想像著經中的極樂聖境,即便通身使力,竭盡無餘,最多不過刻畫了大海之一滴而已。這尊來迎隊伍中的菩薩,他形單影隻,就是引接場面的大海之一滴;然而這項時間留下來的缺陷遺憾,換個角度思考一下,或許將啟人深思,給人無限的歡喜——這就好比藝術上的「留白」,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垂死之眼,在逐漸黯然之際,虛空之中忽然滿眼雲花,一片金影透霧先出——蓮台乍現。接著,一雙光明寶手,托台而至,天冠閃耀,衣帶飄動,香風撲面襲來,菩薩現出全身,面對滿心期待的我粲然一笑;正在驚喜歡快的時候,才一瞬間,七彩雲霧豁然大開,更莊嚴更偉岸的阿彌陀佛,盡一輩子揣想其舉止笑貌的南無阿彌陀佛,終於金光閃耀、大山巍巍地來到眼前,毫光照我。這時,海會聖眾正在天空散花,鼓動樂器,讚歎安慰,歡喜起舞;極樂世界的種種清淨莊嚴也照眼得見,無量無邊,氣勢恢弘,震撼人心。

  阿彌陀佛徹知眾生往生因緣,故佇候空中,如如不動,光明攝取;兩大菩薩,助阿彌陀佛弘化十方,長劫以來,為成熟我們根機,種種方便善巧,如影隨形,等往生時刻終於到來,自然迫切前往,來到念佛人的身邊,兄弟相稱,歡喜讚歎。

  這也正是阿彌陀佛慈悲心切,最周到的安排。臨終之際,眾生最需種種安慰,故遣菩薩來到往生者面前,站立身旁,陪伴左右,給予最親切的愛護,如母愛子,而不是遠遠地在空中佇立,給人千里之外的感覺。而且手中的蓮台,是彌陀主動送給眾生最好的禮物,自然要主動捧來,雙手奉上!

  一尊來迎菩薩像的塑造,簡單明瞭,讓人一眼看見菩薩手中的蓮台。這蓮台寓意了眾生往生的功德,早已成就,在十劫之前,阿彌陀佛成佛的那一刻已完備無餘了。極樂世界的寶池之上,有十方眾生的蓮花,顯現每一個眾生的名字,也許還有眾生回到淨土的時間年月呢!

  當你靜靜看著這尊簡約的來迎菩薩像,是否看見了阿彌陀佛攜諸大菩薩,浩浩蕩蕩,前來迎接的恢弘場面?是否看見了菩薩手中那一朵,有你名字的寶蓮花?是否聽見了彌陀慈悲的呼喚,菩薩最高的讚歎,而願意一聲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輕輕回應……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