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文集
譯經史
宗傑法師

  佛經翻譯大非易事,古人所謂「有緣則遇,無道則違」,非因緣具足不能譯經。所謂翻譯,筆譯為翻,口譯為譯,後二名並行是為「翻譯」。

  早期的佛經是口口相傳,後第三次集結才有文字記錄。傳入漢地的佛經有胡本、梵本之別。胡本就是西域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語言翻譯的佛經,梵文就是從印度傳來的。早期佛經都是印度或者西域的高僧、商人攜帶來漢地或者來漢地後憑記憶誦出。但其缺漏較多,後漢地僧人開始西行求法,自法顯到義淨,多少人歷盡千辛萬苦捨身忘軀,求回經法,才有佛經翻譯事業。

  如義淨大師所說: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漢地譯經大分三個階段——古譯、舊譯、新譯。其以二位偉大的譯經家而劃分,鳩摩羅什之前為古譯,羅什到玄奘為舊譯,玄奘大師以後為新譯。

  佛經翻譯之初,譯師主要來自西域,對漢語不甚瞭解,與漢僧很難溝通,只能揣摩對方的意思,時常導致交流中斷,只能求助依靠能通達梵漢的漢人作為助手。安世高、支讖、竺法護是這個時期的代表。後來,東僧西往,西僧東來,相互學習語言,交流比較順利,十之八九可以理解和翻譯,但還有差錯。

  這個時期,譯文的忠實與流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鳩摩羅什和真諦是這個時期的代表,尤其是羅什大師,出生在西域,遊學於天竺,後在涼州生活17年,慧悟天開,精通梵文漢語,把佛經漢譯推上了高潮。

  第三個階段,華梵交流進一步加深,東僧和西僧不僅學習對方的語言,而且「入境觀風,必聞其政」,學習對方的政治和文化,「學盡梵書,解盡其意」。所以,譯文與原文「印印皆同,聲聲不別」,水乳交融。在這個方面,玄奘和義淨堪稱楷模。其中玄奘大師遊學印度十七年,學究五印,對西域和印度的社會、文化、風俗極其瞭解,回國後在皇帝的大力支援下主持翻譯,成果豐碩。羅什大師重意譯,文辭通達、義理通暢符合漢人的閱讀習慣,而玄奘大師重直譯,多保留梵文原義。

  早期翻譯多是個人行為(或幾個人一起),至羅什大師才有正式的國家譯場,有主譯者,譯語者,證義者,潤文者,會集當時眾多佛教傑出人才,故譯經絕非易事。

  譯經過程中,古人總結了很多翻譯經驗,如道安大師「五失本三不易」、彥琮法師「十條八備」、玄奘大師「五不翻」、贊寧法師「六例四句」等,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豐厚遺產。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