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淨土文庫 淨土宗文集 向死而生的淨土法門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文集
向死而生的淨土法門

于海波

  王羲之《蘭亭序》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生死之事是哲學與宗教共同追蹤的焦點。列於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不例外。佛教法門眾多,有八萬四千之稱,其中廣義上含解脫法和人天善法。解脫法便是以直指人的生死大事為目的,試圖通過特定的方法達到終極的解脫和對生死之事的把握,淨土法門便是解脫法中的方便法門。

  淨土宗以信、願、行為三大綱宗。其中「願」指的是願離現實的染污世界,從這點上來看,實際上淨土法門已給人們提供了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內容。即此土八苦交煎不足戀,彼土快樂無極應當取,故此生不足戀,死亡不足懼,因為我們死後會到一個更為祥和、快樂的世界去。

  這一論點和德國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先行到死中去」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海德格爾認為真正的為死而生就是在「使自身自由地去為此不可超越的境界而先行」。「先行到死中去」實際強調的就是一種直面死亡的態度。

  面對死亡的威脅與恐嚇,淨土宗把矛頭直接指向了來世,用對來世的渴求而降低了對今生貪生怕死恐懼心理的憂慮。這實際也是人們對死亡憂慮之後的一種理性昇華。

  為何要捨棄今生呢?佛教認為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八苦交織的:受生時在胎獄中有難忍的住胎、出胎之苦,是為生苦;容貌、氣力、壽命等衰退之苦隨時間流逝都會逐漸現前,是為老苦;在生之日四大不調和,身體有各種疾病所惱,是為病苦;生的盡頭,就是死亡,財富、地位、親友、眷屬乃至肉體都要分離,是為病苦;活著的時候,親愛的人盼望相聚卻偏偏分離,是為愛別離苦;對冤敵想逃避反而天天相遇,是為怨憎會苦;心中的欲求常無法實現,是為求不得苦;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組成的生滅變化無常,盛滿各種身心痛苦,是為五陰盛苦。

  而來生要去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所建立的國土,「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蓮池大師在《疏鈔》中對極樂國土與八苦相對的極樂境界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彼國蓮花化生,則無生苦;寒暑不遷,則無老苦;身離分段,則無病苦;壽命無量,則無死苦;無父母妻子,則無愛別離苦;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則無冤憎會苦;所欲自至,則無求不得苦;觀照空寂,則無五陰盛苦。」

  通地對比,我們自然而然會對娑婆之苦產生厭倦之情而對極樂之樂產生欣慕之願,從而降低了對死亡的懼怕。因為篤信彌陀、願生西方的話我們來生的生命就會找到一個比今生更為圓滿、更加理想的歸宿,因此,淨土宗三綱宗的「切願」一法已經為淨土行人提供了一個穩妥地解決死亡問題的辦法,即向死而生:通過放棄對今生肉體生命的執著而獲得精神與靈魂的解脫。可見,淨土法門是視死如歸的法門,即直向死亡、接受死亡,放下對這一期生命的留戀,而是通過來生淨土獲得永恆生命的解脫。

  所以,淨土宗的一大特色可以說是向死而生的,即因為無視死亡而超越生死,因為來生有更美妙的修行場所而放棄對今生這一世界及身心的留戀與執著,其效果是在臨命終時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而安然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故該宗是以無畏的精神視死如歸,以一種放棄娑婆欣慕極樂的情懷向死而生。

   摘自《淨土七論》

作者介紹

  于海波,史學博士,法名:歸淨子,1975年11月生,吉林長春人。1999年考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師從著名音韻學家李無未教授研習音韻學,後隨原吉林省佛協會長成剛法師、閩候縣佛協副會長果孝法師等研習佛法。現任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師,以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理論與文獻為研究領域,出版的專著有《清代淨土宗著述研究》(四川大學「釋儒道」博士論叢,巴蜀書社出版,2009年)、《〈淨土十要〉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淨土十要點校》(中華書局,2015年)等,發表的學術論文主要有《論淨土宗的四大特色》(《法音》2009年第8期)、《佛教徒現狀考查——以地藏緣論壇為例》(《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4期)等。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