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文集
淨土泛論

張澄基

  《阿彌陀經》在淨土三經中最短,全文不過二千字左右,但亦因其簡短,所以流傳亦最廣,經文的綱要大概有下列幾點:

(一)此經是佛自己主動的說法,不是像平常一般的被弟子勸請後才說法,顯示出其特殊之重要性。
(二)說明西方淨土之概況及往生淨土之方法。
(三)十方諸佛讚歎此經之不思議功德。
(四)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成等正覺及說此難信之法。


  排於經文之最末段之第四點實最值得我們注意。就佛的立場來說,當然是先要說明主題─ ─淨土之道:然後再附帶的說諸佛讚揚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成佛之難能稀有。但是就我們眾生的立場來看,此最末一段實最為緊要,因為它是淨土法門的親因,因為,一、若無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成道就不會有人知道此淨土法門。二、若無五濁惡世之種種苦痛,人們也生不起真實的厭離心去求往生,對五濁之惡若無深切的認識,沒有經過切膚之痛的人怎樣生得起出離心呢?


  過去諸賢對五濁惡世的解釋,今天看來好像已經不夠味道了。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惡和濁實空前未有,惡濁的廣度和深度已經到了極處,非前人所能夢想,我雖躬逢其盛,但拙於文筆亦難描繪其萬一也。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無論用什麼方式去欺騙去矯飾也掩蓋不住它的種種惡濁。沒有過錯的人也隨著受苦遭殃,整個的時空都充滿了災難與不幸,所以叫做「劫濁」。


  思想混亂,價值破產,百千邪說惑人眼目,誰不惶惑?誰不迷失?一人之誤萬人火坑,這是真正空前未有的「見濁」。


  今世之所謂文明,所謂進化,無非增長種種貪瞋疾病,作繭自縛,為彼奴役故名「煩惱濁」。


  此身脆弱眾病所纏,饒汝志比天高奈何薄命前定,有此時缺了彼,有這時又缺了那,總是差了一點,遲了一著,人生恨事罄竹難書,是名「命濁」。


  你濁我濁,東濁西濁,前濁後亦濁,人畜獸禽無一不濁,穢氣所播,鬼神亦濁,故名「眾生濁」。


  這樣惡濁的世界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還不想到彌陀淨土去求個歇處嗎?


  《阿彌陀經》中有一句話,對我個人言,有極深刻的影響: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在娑婆世界學佛,其困難實在是一言難盡,許多問題自己都沒法解決也無人請問,這種苦痛若非親身經歷是難以想像的。彌陀淨土中盡是一生補處的十地菩薩,與這些上聖俱會一處隨時請問法益豈不大妙?這些大菩薩中又以觀音為最,如果能與祂談論更深一層的般若理趣,求祂開示其百千悲智秘行之經過,請祂解釋古今中外許多難可解了的業報因緣,豈非人生之至樂乎?大乘某經中曾懸記龍樹菩薩圓寂後當生西方極樂國,若能與他當面談談中觀,一何快哉!向令人景仰的慧遠、永明、善導諸大士請益法要,其樂又何如哉!


  往生彌陀淨土,還有一個最吸引人的好處,那就是可以經常以神力到十方世界去參禮諸佛聖賢,奘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云:「又舍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晝夜六時常雨種種上妙天華,光澤香潔,細軟雜色……彼有情類……每晨朝時持此天華於一食頃飛至他方無量世界供養百千俱胝諸佛……」


  這樣看來,所謂往生西方淨土,實際上等於往遊十方百千萬億剎土,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不僅限於彼土一處了。對我個人來說,這就可以有機會到東方不動如來處去朝禮尊者密勒日巴,去看看惹瓊巴了。還有那些令人懷慕的佛教英雄們,如羅什、玄奘、達摩、慧能、道一、從念、杜順、法藏、岡波巴、蓮花生、米居多傑、龍清讓蔣……諸大士,無論他們在什麼地方都有機會見到了!天地間那有比這更具吸引力的事呢?

 

  淨土三經中所說之教法雖然很多,但其心髓我想仍在一個「願」字。此又包括佛的本願和我們的意願,此二願合和才有淨土戲劇的產生。因為有彌陀因地之四十八願,才有西方淨土之形成,因吾人有至誠哀慕求生淨土之心願才能有往生之事實。淨土生無生論中有一個很好的比喻:「況無量壽佛因中所發四十八願誓取極樂,攝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臘久滿,故凡百眾生勿憂佛不來應,但當深信憶念數數發願,願生西方,如磁石與針任運吸取,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針能和磁而不能合玉,譬如佛能度有緣而不能度無緣,眾生易感彌陀而不易感他佛,豈非生佛誓願相關者乎?」

 

  彌陀在因地所發之四十八願如像磁石,吾人誠願往生則如像鐵針,二者有一種自然和合,自然相應,自然吸取之勢,淨土教法之基本原理實不出此二願和合之理。這又十分像宗教現象中之「神人相吸」之普遍原理一樣,神必須向下入世來普度眾生,眾生則必須向上出世投入神的懷抱,如此上下相交如磁之吸鐵,正是易經泰卦所明陰陽倒置才能天地相交,才有宗教現象產生之道理一樣。但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娑婆世界之眾生與彌陀和觀音容易發生感應,與其他諸佛則不儘然。淨土雖有多種,如不動佛淨土,藥師佛淨土或彌勒內院等等,但這些淨土的因緣好像都不如彌陀淨土來的親切和普遍。大乘經典中勸導學人回向彌陀淨土之處也遠比其他為多,這強力的說明了彌陀和觀音與吾人之因緣實較其他諸佛更為親切。

 

  彌陀因地之願力與吾人誠心往生之願力相應和合則能產生往生之事實,這樣說來往生淨土是否僅憑誠摯的願心一個條件就夠了呢?

 

  為了避免使人誤會作五逆十惡的人也容易往生,所以加了一個條件:在臨終時要遇善知識教使念佛才能往生,這種機緣就不一定容易遇到了。這種說法的方式實在是煞費苦心!細思淨土三經對往生淨土的條件之說法頗不一致。一會兒說「不可以少福德因緣往生彼國」,一會兒又說一念即可往生,往生的條件有的說得很難,如念佛三昧,一心不亂,發大菩提心修廣大善行等;有的則說的很容易如十念佛名亦可往生,這究竟應該如何解說呢?

 

  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想,即:從佛的立場去設想。佛陀說法實在亦有其不得已之苦衷。一面要鼓勵人向上向善;一面又要強調依佛陀本願之悲力人人皆得往生。太加強向上向善的條件則容易使人生畏而怯步,太加強他力及易行道,又恐人輕心放逸捨棄善行,因此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為了使道理上無矛盾又推出上、中、下三品往生之說,實在是煞費苦心!

 

  我個人的信念則是:「只要二願相感如磁與鐵就必定能夠往生的。佛的悲願早已圓滿不必顧慮,只要我們自己的願心誠摯強烈就必定能往生,所以時時念佛,時時讚禱,此心常念彌陀和淨土,經常與彌陀打上交道,累月經年下來自然能夠培養出強烈誠摯的意願的。這不但是因為二願契合的法爾道理,還有萬法唯心的原故,因為一切外境和因緣無非自心所變現,所以強烈的心願加上巧妙的時機(前業已盡,後業未生的臨終剎那),再加上佛心與自心相攝相感的力量就自然能夠衝破障礙往生淨土了。因此我想往生淨土與否的關鍵在自己是否「至心信樂」和有無強烈的意願而定。

 

       細讀第十八願就知道,要至心信樂的人才能十念往生,十念很容易,只需片刻,但至心信樂就不太容易了。真誠懇切的願心必須至心信樂才能生起的,這並不是普普通通皮皮吊吊的願心,而是一股至誠和深入的強烈願心。至誠就必須有那專一、忘我,和全體投獻的心理狀態;深入則意味著三種不同的深入:了解的深入,感情的深入和意願的深入。

        了解的深入是深深瞭解在一切法門中惟有淨土是最殊勝的,對自己言也是最合適的。

        意願的深入是一種迫切渴望往生之情遠超過對此世一切之願望。

        感情的深入就比較難講了。一般說來,師徒、朋友、夫婦、眷屬等之間的深厚感情並非是一日得來的,乃是經過長時的接觸和交往以後逐漸培養起來的。如果連交往和熟稔都沒有建立起來那裏談得上感情呢?同樣的道理,我們和彌陀之間如果連接觸和交往都沒有,怎樣發得起「至心信樂」的感情呢?

        言此至,想起多年前一個百老匯的歌劇: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ontheRoof),劇中的主角是一個猶太族的老農,他信教虔誠,晝夜六時的生活起居中無時無刻不和上帝打成一片。早上起來,如果看見天氣很好他就對上帝說:「謝謝你啊!這樣好的天氣趕到集上去一定可以多買一點乳酪了!」碰到不如意的事或遭到無故的欺淩時,他就對上帝說:「你看喲!為什麼你這樣粗心大意不照顧我呢?」他常常獨自與上帝說話,向他吐訴心中的一切快樂或哀愁。最令人感動的是,是他的心境中上帝已經不是一個遙遙在上高不可及的神,而是一個切身的伴侶了,他對上帝說話時已經不用「神」字來稱呼,而直接說「你」要怎樣怎樣了。這種「你一我」直接相對的心理狀態,在宗教學上有很重要的意義,下面再談。這老農對他的神早已超過了至心信樂的階段而是片刻不離,相依為命的關係了。

        心境到了這種狀態,深心、願心和信樂心還有什麼問題呢?所以說生起誠摯強烈的願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先能做到「身心全體交付」,再加上長時的培養薰習才能達成的。從這個觀點來看,一心不亂和念佛三昧除了使自己的心境能與佛境發生相應之處,其另一主要的作用還是要使自己能夠達到「至誠」和「深願」的境地。

        回到本題:究竟要有怎樣的條件才能往生淨土泥?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古今大賢解說不一,佛經本身的說法也差異很大;從很嚴格的發菩提心,般舟三昧,一心不亂,廣植眾德,至心回向等等到十念或一念即可往生。從中國正統淨土宗之鼓勵出家素食到日本親鸞上人的全仗他力,在家茹葷,其間之差異實非常之大!《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則又有另一說法: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皆悉散壞,一切親屬皆悉遠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唯此願王不相捨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

        這是很明顯的說,只要發菩提心,不捨菩薩之廣大行願就可往生,連念佛三昧,一心不亂,甚至稱念佛名等都不是必須要的了!以上這些差異的說法,稍加思索就知道並不是互相矛盾,而是說法之不得已處或方便善巧處!佛陀鑒於眾生根性不一,其所需之教法自然亦不相同,所以必須「方便多門」的設施種種差別法,所以其立教精神是隨順眾生的。其他宗教則是以神所見到的一個「真理」或一個「道」硬性的交給眾生,必須全盤的接受,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

        再者,世界上大多數的宗教都是採循「非此即彼」(either……or)的路子的;不是我們神說的法就是魔說……不信吾教的人就永不能得救的。但佛法則是相信「亦此亦彼」(both……and)的原則的:這樣去修可以得道,那樣去修也可以得道。前者是神本、權威、非此即彼的獨裁式;後者則是人本、包容、亦此亦彼的民主式。因為方便多門,彈性很大,所以佛教這種民主色彩極濃的宗教,在短時和當前的問題上說是顯得遲緩乏力,黑白分明的答案也不易很快的找到。像我們現在親眼見到的多元之民主制度一樣,其程式和功能都非常迂回和曲折,其代價亦頗為昂貴,實行起來也比較困難,但此亦是民主及佛教之特點及可貴處。

        進一步言,我想佛的關切只有一個,那就是「利他之關切」。這種「利他之關切」是與「神意關切」大不相同的;神意的關切是說,神的最大關切是要把他自己認以為是的道理作為教法,來曉諭眾生,甚至不惜用強迫式的方式來灌輸給眾生,其基本性質是要眾生來隨順神的意旨。佛教的利他關切則恰恰相反,是以眾生的根性、利益和需要為前提而方便施設法要,其精神是隨順眾生的。這就是說,在某一時空內適合一類眾生所需之法,佛即以種種方便用不同的姿態而施與之,如果時間和環境變了,說法的方式亦必須加以修正或改變,除勝義諦的道理如空性、佛性、唯心等萬古常恒之理不可改變外,其他的教法則隨眾生機,應眾生需而行各種方便的適應。「佛無定法可說」之義亦可作如是會。

        有了這個基本認識我們就可以解答許多淨土宗教之質難了。美國大學生學到淨土宗的課程時,通常都有下列的疑問:

        (一)淨土經中所描寫的極樂情況,例如黃金為地,寶樹寶池、天樂法音等等,今天我們看來並沒有什麼可樂之處呀?如果遍地都是黃金和七寶則毫不稀奇,無甚價值了。再者,黃金的大地那有綠茵的草原來的可愛呢?七寶行樹也沒有天然的樹木和花草清新宜人呀!

        (二)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第三十五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這兩個願充分主張「男性優越論」蔑視女人實在不應該。

        (三)淨土中人皆是三十二大丈夫相,當然都是男人,具足男根,但淨土中無女人,這不但在生物學上講不通,在哲學的目的論上亦很難自圓其說,如果沒有女人則男相究竟有何用處?有何意義呢?

        解答這三個問題之前,我想首先提醒讀者,有關佛教聖賢說法之幾項原則:
        (一)佛無定法可說,是應眾生機,隨眾生需而施設法教的。
        (二)因施教之原則在「隨順眾生」,故隨環境及需要而施設種種權巧方便之說。
        (三)某一方便之效果發揮盡致後,必然會演進至衰敝之階段而喪失其原始作用,此時則必須有新的解釋來激發再生之作用,新的方便於焉產生。

       (四)佛之境界非人類所能臆測,佛必須要犧牲其全體,無限及深邃無涯之廣大見解來將就人之有限愚蒙意識。佛必須要順眾生心,順眾生業,順眾生機,順眾生執來說法,這樣,所說之法就必然會受到種種限制和有所偏向,不能將真理之全體顯露出來,此為佛教聖賢之苦衷及其不得已處,吾人在批評佛法時,應常常牢記此點。

        基於以上四點認識,我們對現代人所提出之種種質難,就可以作較公正的解答了。

        淨土三經中,所描寫的極樂情況,乃對當時印度人所憧憬之「極樂」而來。黃金、七寶、天華、妙香、八功德水這一套皆印度人所極端喜愛者。因為隨順聽眾之喜愛所以講了一大堆他們理想中的極樂和妙寶。遍地黃金和到處七寶今天我們看來誠然有「略嫌俗氣」的感覺,遠不及富有自然生命的青樹、綠草、鮮花來得清麗宜人。但不要忘記,往生西方的人,他們感覺及審美的官能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呢?他們所見到的七寶、欄杆、香華等與我們的黃金、七寶可能完全是兩回事!焉知他們的黃金和七寶等不是宇宙美妙之極品,亦能生起無盡之生命活力及美感呢?其實黃金、瑪瑙、硨磲……這一套名詞只是形容其貴重及美妙而已,豈能硬指人間之實物?!極樂世界之瑰麗莊嚴難可思議不易形容,經中一再說之,如第二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名了辨其數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二願云: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

        局於語言及境界之限制,說法人很難對聽法人清楚的形容淨土之美和樂。我們的境界與淨土的境界畢竟是不相稱的,難以比擬的(incommensurable),因此經中對淨土之美和樂的描述,只有用一種權巧的,不得已的描述,挂一漏萬自是難免,所以我們讀淨土三經時宜活讀而不宜死讀。

        關於淨土之「樂」,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寶樹、寶池、天樂,妙香那一套。淨土中真正的「樂」乃是法樂而非聲色之樂。法樂除了由聽聞法要而產生之悅樂外,還有一個更深入的超越世間一切喜樂之「極樂」,此即第三十九願所明者: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漏盡比丘所享之樂,乃證入涅槃性所生起之解脫妙樂,其樂超絕言思及分別境界,乃原始佛教所追尋之目標,具有宗教之究極價值及意義,這一點常被學人所忽略了。

        關於第二個質難:淨土中儘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及厭棄女身等,亦是因當時印度之社會及習俗環境而起。人類的社會一向都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固不論其道德是非究竟如何,男性中心為人類歷史之主流實為不爭之事實,在男性中心之社會中,女性所受之欺淩及歧視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深觀世法皆苦的佛教當然不會忽略此極為普遍的大痛苦。因此,「女身」就成為必須要解脫的對象。我想佛陀如果對一九八○年代的美國人說法就不會採用這種方式了。再者,許多大乘佛經都一反原始佛教的傳統看法,極力讚揚女人,女人剎那成佛的例子,及女勝於男的故事到處皆是,在密宗裏,女性之地位更是優越,幾乎有超勝男性的趨勢。

        至於淨土中人皆是具有三十二相的男子,我想亦無非是說大家皆形貌端正而已,三十二相是印度美男子的典型,於是就這樣套用上了。其實,在思想上更有意義的是第三和第四願,第三願說:「國中人天,悉皆金色。」這是沒有種族和色類的差別,大家一律平等,因此,淨土中就絕不會有種族歧視的現象。第四願則進一步說:大家的形色相同沒有好醜,因此消除了許多不快和煩惱之因。根據此二願去推理,淨土中人應該是無男女相的,魏譯《無量壽經》卷上明顯的說:

        「其諸聲聞菩薩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人天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無量壽經第十願說: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這更說明了其國中人對身體根本無貪計之想念,身體的事情連想都不想它,還有什麼貪執、分別、男相、女相呢?

        我們如果拋棄一切傳統的成見,用客觀諒解的眼光來檢討淨土三經對極樂世界的描寫,就可清楚的看出說法人只是想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修行的好處所而已。那兒具足各種便利修行的優勝條件,而沒有任何人間的違緣和障礙,是一個安穩舒逸的理想修行道場。例如:

        男女色欲為眾苦之源;為修行之主要障礙困擾,因此就說極樂世界中沒有女人(這樣當然所謂的男相亦失去意義了)。

        娑婆世界的眾生,為了衣食終日辛苦互相殘害,因此就說極樂世界中衣食隨念而至。

        娑婆世界中,求法不易,入道無門,因此極樂世界中的樹木花草都時時在流布法音,「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

        娑婆世界中邪師和庸師滿天飛,到處誤人,所以極樂國中儘是大德聖賢,還有許多一生補處菩薩可以時常親近往來。

        娑婆世界的眾生為了錢財爭鬥搶殺,因此極樂世界到處是黃金和七寶,財寶因此失去了爭搶的價值。

        娑婆世界的眾生限於業力其行動非常不自由,所接觸的教法及宇宙亦極其有限和渺小,因此極樂國的眾生就有「於一念頃能遍遊十方世界,朝禮十方諸佛的神通和便利……」

 

        這樣把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兩相對比,就知道淨土的德相都是針對著我們的缺憾和苦痛來說的,只要能把握這個大原則,吾人就能夠瞭解佛陀說法之苦衷,不必死執文句去斤斤較量其他細目了。

        還有一個小問題,此處應順便一提:

        東西南北之方向乃根據地球繞日或依北極為定準而來,這種定向的準則亦是相對的,美國到底在中國之東邊或西邊都可以說得通,太空中更難肯定一個絕對的「東、西、南、北」,因此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二字,又是一種順眾生心和順眾生執的方便說。

        但是,宗教行持又不能沒有一定之准向,因此就標唱西方,這樣才能使眾生心有所專。

        西方又是落日的方向,象徵著休息和歸宿,看看西方的落日使人有一種歇處和歸處的感覺。

        在痛苦的娑婆掙扎了一輩子,看見落日自然就會生起遊子歸去的感懷,這也是標唱西方的另一主要原因吧!

 
(摘自《淨土今說》)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