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肆、《往生論》講義
《往生論》研究

壹、本願說

       龍樹菩薩以彌陀本願——第十八願為核心,建立淨土法門易行教理之基礎,所謂「阿彌陀佛本願如是」;天親菩薩相承之,也以此願為核心,組織《往生論》之全部教理。如「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

觀佛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

 

 

一、本願即是第十八願

       首先,此偈中所說「本願」究竟何指?若總體來說,可說四十八願,但若對比《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偈,便一目了然,所謂本願即是第十八願。經言: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聞名欲往生」即是「遇」,「皆悉到彼國」即是「無空過」,「自致不退轉」即是「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論註》言:

又人聞佛名號,發無上道心,遇惡因緣,退入聲聞、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過者、退沒者。是故願言:使我成佛時,值遇我者,皆速疾滿足無上大寶。

 

       也是以「聞名」為「遇」。

 

       又《無量壽經》末,釋尊付囑彌勒菩薩此第十八願念佛而言:

其有得聞  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  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  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  無上功德

 

       以「一念為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為「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明知此偈為綜合《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成就文、第十八願成就偈、彌勒付囑文而造。以第十八願為四十八願之根本故,稱為「本願」,以第十八願成就之力用為「本願力」。

 

       誠然,四十八願中,唯有第十八願之成就,能令十方眾生遇無空過,統統往生,而且現生住於不退,往生速疾成佛,所謂「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二、本願總攝三嚴二十九種功德

       其次,如何得知此偈為全論之教理基礎?

 

偈言:

我依修多羅  真實功德相  說願偈總持  與佛教相應

 

       則所謂「真實功德」正是天親菩薩撰此論偈之全部理論基礎。真實功德故,修五門行,能自利利他,速得菩提。

 

       此真實功德,「觀察門」說為佛土十七種莊嚴功德、佛八種莊嚴功德、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所謂「三嚴二十九種」,一一皆是真實功德,但這是廣泛地列舉,約略來說,究竟統收於「清淨功德」與「不虛作住持功德」。《論註》釋「真實」為「不顛倒」、「不虛偽」,「不顛倒」即「清淨功德」,「不虛偽」即「不虛作功德」。清淨功德為佛智德,屬體;不虛作功德為佛悲德,屬用。體用互具故,今明佛本願力大悲攝化眾生之用,究竟總收於不虛作住持功德。

 

       「不虛」即真實,「作」即作用,「住持」明不異不滅、不散不失。「不虛作住持」明佛本願力,真實不虛,永永相續:作用於佛土,則佛土一切莊嚴儘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作用於佛身,則成就光壽無量、機法一體、名體不二之佛,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作用於眾生,則遇無空過,聞名稱號,皆得往生,往生皆速成佛。故知本願功德,攝盡一切功德。

 

       又從觀察門之說相,依報歸於正報,菩薩歸於佛,故三種莊嚴功德,統收入佛德。就佛德,雖列八種,然座是佛所依,非是正體;大眾、上首、主是以眾顯佛,也非正體;身業、口業、心業,雖是正體,但只是各就一方面;唯有觀佛本願力之不虛作住持功德,既是佛德之正體,也是佛德之全部,通貫因果,普被一切,故以此德為佛德之結,以此一德收盡八德,又以八德收盡三嚴二十九種功德,乃至無量功德。《論》言:

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所言「願心莊嚴」總即四十八願,別即不虛作住持功德之「佛本願力」。由此一真,即一切真,由佛本願力住持故;若此一虛,即一切假,由其虛作不能住持故。

 

       雖說是觀察三嚴二十九種功德能生真實信心,所謂「起觀生信」,但畢竟歸功於觀佛之本願力不虛作住持功德。其餘功德諸佛淨土也皆具有故,若缺「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之不虛作住持功德,則徒然空羨彼佛淨土之美好,無由發起歸命願生之心。

 

       若配對第十八願文,「設我得佛」一句含佛八德,「欲生我國」一句含國土十七德,「若不生者」一句含菩薩四德。

 

 

三、本願總攝因行五念、果上五德

《論》說修五念門行,得五功德果,最後得一菩提果。其最後之結論言: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所謂「速得阿耨菩提」,自然令人聯想到「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之偈言,二者同一內容,皆指速成佛,不過偈由讚歌之性質而加以文學性的表達。但或說佛「本願力」令速成佛,或說菩薩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佛,看似矛盾;就此,曇鸞大師一語道破本質: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第十八願  第十一願  第二十二願)

 

       也就是說,五念門從表面看是眾生之修行,但背後之本質是阿彌陀佛本願力的運作。由佛本願力故,高級菩薩、下劣凡夫,修五念門行,皆得真實功德,普成自他利益,皆得往生,皆速成佛。

 

       曇鸞大師先總舉四十八願說明佛力,接著別舉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依次顯明眾生往生、成佛、度眾生一一皆因佛之願力,使其論理無可辯駁。但因四十八願一體成就,又第十八願總攝四十八願故,從眾生之修因感果來說,並沒有一願、一願的次第關係。只要乘第十八願之力,則自然乘四十八願全體佛力;只要依第十八願往生,則成佛、度眾生自在其中。所以第十八願不止貫穿五念門(生彼淨土),同樣貫穿五功德果及一菩提果(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若配對第十八願文,「至心」為禮拜門,龍樹菩薩言「南無至心歸命禮」故;「信樂」為觀察門,由觀察三嚴功德而生真實信心故;「欲生」為作願門,順佛召喚願生彼國故;「乃至十念」為讚歎門,稱名順彼佛願,如實修行相應故;「十方眾生」為迴向門,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往生彼國故。「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往生」,具含五功德果乃至一菩提果。

 

       如上可知:天親菩薩正是依第十八願為全論之教理基礎,即:何以三嚴二十九種皆是真實功德?因「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故」;何以修五門行能得真實功德,往生淨土,速得成佛?亦因「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故。

 

貳、稱名說

       龍樹菩薩以「念我」、「稱名」、「自歸」釋本願之因行,而以稱名為中心;天親菩薩踵繼之,開五念門,同樣以稱名為中心。

 

一、 稱名總含五念門

       就五念門,最後迴向門是將餘門所修之德迴向眾生故,別無自體,攝於前四門;又最初禮拜門為表達信仰之意識,如《論》言「為生彼國意故」,故非正修。故雖五門,言其正行之體唯是讚歎、作願、觀察三門,故《論》長行釋此三門一一說「如實修行」。

 

       就讚歎、作願、觀察三門,讚歎門是稱名,作願門是一心願生淨土,觀察門是觀察佛、菩薩、國土三種莊嚴功德。

 

       以稱名為「如實修行」,此一如實修行義含兩種:如實修行奢摩他(止)、如實修行毗婆舍那(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須作願往生彼國,即是作願門;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須智慧觀察彼國三種莊嚴功德,即是觀察門。故知讚歎門為總,作願、觀察為從總門中別開之子門。

 

       若不願生,不成如實讚歎,如實讚歎必願生故,開作願門;若缺觀察,不知所讚真實功德相故,願生乏力,故開觀察門。

 

       名號本身能止一切惡故,是體具之止;名號本身具含國土、佛、菩薩三嚴功德,是體具之觀。名號體具止觀故,以稱名為本,作願、觀察為稱名之體具——自體法爾具備之德目。稱名本來為願生故,念念稱名即具作願行;願生必欣淨土之莊嚴故,念念即具觀察行。

 

       由觀察而願生,由願生而稱名,故以稱名為所歸;由稱名而滿其所願,得生向所觀察之莊嚴淨土,故以稱名為全功。

 

 

二、稱名如實修行相應

       論言:

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問:既是稱名,何故不說稱名門,而說讚歎門?

       答:一、為顯彌陀萬德成名,名即萬德,稱名即是稱德,故說讚歎。二、為簡別稱名之如實、不如實,如實稱名即成讚歎,不如實稱名不成讚歎。論所說稱名為如實稱名,故說讚歎。

 

 

       問:如何是如實修行相應稱名?

       答:能夠「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稱名,就是如實修行相應稱名。如實者,如名號本來所具真實之德,無有損減。

 

 

       問:彼如來光明智是何等相?彼如來名是何義?

       答:如善導大師綜合《阿彌陀經》及《觀經》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彼如來光明智之相。稱名而信知被彼佛光明攝取不捨,是如實修行相應。

 

       善導大師又解釋第十八願及其成就文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稱名而知必得往生,是如實修行相應。

 

       如實修行,本來是極樂世界諸大菩薩所行境界,如《論註》解:「體如而行,即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以凡夫身,稱名之外雖修任何妙行皆是有為造作,非如實修行。稱名之所以能成如實修行相應,是因為名號本身即是真如本體,《論註》所謂「實相身」。如彼名義稱名,即是「體如而行」。名號是阿彌陀佛萬德所成,絲毫非凡夫造作,所以說「即是不行」;同時彌陀佛名是「為物身」(為了利益眾生所成),稱名能獲彌陀萬德,所以「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三、止觀及菩提心說

       何以做為易行道之教典的《往生論》會說到「菩薩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觀),廣略修行」,乃至 「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菩提心)等一般認為高超艱難的修行呢?這有其理由,就止觀略說有四:

 

       一、為示稱名即具止觀行。淨土法門,稱名為本,龍樹菩薩已開示之。此稱名簡單易行故,不免輕視,今為示稱名行中法爾具足廣略止觀之豐富內容,故說之。

 

       二、為示淨土法門之特別止觀。雖說之,畢竟是易行道法門故,作願往生彌陀淨土,即是「止」;欣喜彼佛誓願功德、國土莊嚴,即成「觀」。這與一般所說止觀(或稱定慧、寂照)大不相同。今為示淨土法門之特別止觀,故說之。

 

       三、為明淨土止觀之易行、超勝。若是一般定慧、寂照之止觀,難修難證。今淨土止觀,說其易行,則任何愚劣之人皆可行之;言其超勝,則諸大菩薩不出其外。因淨土之止,法爾止一切身口意惡,止求聲聞二乘之心,乃至止七地沉空之難,升道無極,直超佛地,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淨土之觀,廣說三嚴二十九種,略說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全體是佛境界故。

 

四、為明佛本願力為根本。下劣凡夫,不捨散亂心,無有實相智,只是稱名願生,欣樂淨土莊嚴,喜蒙彼佛救       度,即成奢摩他、毗婆舍那如實修行,往生淨土,速得菩提。這完全不是凡夫修行力,而是所稱佛名、所願佛土之功德力,也就是佛本願力。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為示佛本願力功德,故說之。

 

       又就菩提心,略說有四:

 

       一、為明淨土是大乘。淨土法門,願生淨土為宗,有誤以為類同小乘只求自我解脫之嫌,今為明淨土為大乘法門之本來意趣,故說菩提心。

 

       二、為明淨土菩提心之內涵。一般菩提心,即菩薩四弘誓願。淨土菩提心,是自己願生淨土,並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

 

       三、為明淨土菩提心之勝易。菩薩發四弘誓願,欲濟度眾生,如同茫茫大海,自造舟船,運載一切眾生到彼岸。今淨土法門,彌陀本願力已成就六字名號法船,濟度十方眾生,淨土菩提心只是自己稱名願生,復願共一切眾生往生,如同自己乘現成安穩大船,復招呼一切有緣共同登彼大船,豈非容易!又彌陀願船已成,不虛作功德住持,永不沉沒,廣度十方,無所障礙,則一切淨土行人發菩提心,也皆是已成、不退、無礙,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初發心時,便同正覺」。而菩薩雖發四弘誓願,欲得圓滿,尚待久遠時劫,何況成否不定。譬如遠水不解近渴,故雖下凡,若發淨土菩提心,遠超菩薩四弘誓願。豈非殊勝!

 

       四、為明彌陀本願力為根本。下劣凡夫超勝四弘菩薩,豈是凡夫之力,佛本願力故。譬如有人,入水即沉,若乘飛機,不涉海水,輕到彼岸,雖海中大魚,力不能及,非是彼人之力,而是飛機之力。

 

 

       故知《論》說止觀及菩提心,略有四由:

一、旁通通途觀念。

二、正明淨土內容。

三、顯示淨土勝易。

四、導歸彌陀本願。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