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我們這次的主題是「淨土宗的核心」。淨土宗的核心來自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的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所謂「本立而道生」,只要掌握第十八願,則四十八願也好,整個淨土宗的教理也好,就統統掌握到了。

  一件事情的道理不管多麼高深、玄妙,一定都有其扼要處,所謂「大道至簡」,大道即是真理,真理很廣大、高深玄妙,可是它並不繁複,也不艱難,它都很簡潔、簡要。淨土宗核心教理也是如此,「要」在第十八願,第十八願中文共有三十六個字,請大家合掌先跟我恭誦一遍: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接著恭誦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無量壽經》的流通文,其實也是第十八願的流通文,我們也同時一起恭誦一遍: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第十八願是誰所發的呢?是阿彌陀佛;那第十八願成就文是誰解釋的呢?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壽經》的流通文是誰交待給誰的呢?是釋迦牟尼佛交待給彌勒菩薩。

  這三段文可以說是《無量壽經》的核心,也就是淨土宗、淨土教、淨土法門的核心。這三段文其實意義都一樣,內容是一致、沒有差別的,都在講只要念佛,臨終就必定往生,而且平生就已業成,現生不退,也就是「住不退轉」,也就是「為得大利」,大利就是「無上功德」。這三段文很重要、很好,時常溫習會增長信心與法喜。

  上次解釋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八個字,接下來,我們看講義:

此「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語,顯示眾生之往生與彌陀之成佛,有此同體不二之至極密切關係,可謂「言親猶疏,說近尚遠」。

  這一段是在說明「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八個字,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有很密切、至極密切的關係。為什麼?因為是同體不二,同一個身體,不是無關的兩個人。是誰跟誰一體?是阿彌陀佛的成佛,跟我們十方眾生的往生是一起的,是一體的,沒有分開,沒有差別的。這一種一體,已經不能用一般所謂的親密來形容了。因為雖然從外相看是不同的兩個個體,可是在精神心靈上長相廂守,所以,心靈實質本身又是一體的,因此無所謂親疏。所以在這裡說「言親猶疏」,說親的話,在語意的表達上,其實還是疏離的;「說近尚遠」,同樣道理,說很接近,其實還是遙遠的。因為既然已經是一體的話,你能說它有親疏遠近嗎?

  由於這兩句八個字,有這樣的重要性,也就是我們的往生跟阿彌陀佛的成佛是一起的,是一體的,有我們的往生,才有彌陀的成佛;有彌陀的成佛,才有我們的往生,所以對我們來講是非常的重要。

  為了說明這兩句八個字的含義,我用七段文來做解釋:

一眾生往生之得否,關係到彌陀正覺之成否;
 彌陀正覺之成否,關係到眾生往生之得否。

二若不能使我等往生,彌陀即不能成正覺;
 若能夠使我等往生,彌陀才能夠成正覺。

三彌陀正覺,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往生,依彌陀是否成正覺而定。

四要而言之,彌陀之成佛,與眾生之往生,兩者命運,結成一體,
 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約。

五故,「若不生者」之眾生往生,與「不取正覺」之彌陀成佛,謂之「機法一體」。
 亦即,阿彌陀佛將他的成佛,與我等十方眾生的往生,結合一體,同時發誓。
 阿彌陀佛成佛的同時,即是完成我等眾生的往生功德,
 若有一眾生沒有為他完成往生功德,彌陀即不能成佛。

六故知:阿彌陀佛與我一體。
 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
 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
 猶如蘆葦,相依相靠,缺一即倒。

七除了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無此誓願。
 機法一體之阿彌陀佛,如共命鳥,兩命一體,互相依存,彼此需要。
 如今,彌陀既已成正覺,我等歸命必往生
 歸命——我等凡夫無常、穢惡、痛苦的生命,歸入彌陀永恆、清淨、自在的生命。

  這七段文字很淺顯,內容也很容易理解,都在說明阿彌陀佛跟我們,我們跟阿彌陀佛的一體不分離的關係,這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意涵。

  每個念佛的人都想這一輩子能夠百分之百、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是有許多念佛人心中卻往往忐忑不安,沒有把握,不曉得現在精進地念佛,臨終的時候能不能夠蒙受彌陀的迎接,或命終的時候能不能夠順利安然的往生極樂世界;甚至認為我雖然很虔誠地念佛,甚至很大聲地念佛,不知阿彌陀佛有沒有聽到?不曉得阿彌陀佛有沒有接納?會有這些困惑的原因,都是由於不瞭解第十八願,不瞭解「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的內涵;如果能夠完整地、真正地瞭解的話,這一些疑問就會煙消雲散,而且篤定自己必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念佛也會是很自然、不勉強,而且會有法喜,不會念得很枯澀。

  這樣一來,生命自然就跟阿彌陀佛結合在一起了,生活自然就是「念佛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念佛」,生活跟念佛融合在一起,生活不離開念佛。心也是跟阿彌陀佛貼在一起,所學與所修的打成一片,不會說雖然看得懂教理,但是在行持上卻跟教理沒有交集,打成兩截,就不會這樣。

  整個佛法分為八個宗派,八個宗派當中,只有淨土法門的教理跟行持上容易能夠打成一片的,不會說理是理,行是行,知是知,知道卻做不到;雖然懂,但不貼切,顯現不出來。不會有這樣的現象與困擾。

  淨土法門是對佛的相信、對教理的理解,跟行持的實踐是合一的,信行是合一的,因為法門是易行道,道理上容易瞭解,行持上也容易做到,因此能夠信跟行合一。信,就是信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為我們成佛,他的願跟我們的往生結合在一起,能使我們往生他才能成佛,不能使我們往生,他就不能成佛。

  因此,我們的往生看阿彌陀佛成佛了沒?他如果成佛,我們也就鐵定能往生,我們也就能成佛;阿彌陀佛如果還沒成佛,我們當然也不能往生,也不能成佛。如今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他什麼時候成佛,就顯示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往生。那為什麼阿彌陀佛「成佛於今十劫」,十劫以來我們卻還在輪迴,還沒有到極樂世界?因為還沒有遇到如此殊勝的淨土法門。

  以前遇到的,以前就往生了;現在遇到的,現在就能夠往生;現在沒有遇到,將來如果能夠遇到,將來也能夠往生;如果沒有遇到的話,當然就不能夠往生。所以這個「遇」很重要。

  「遇」,往往是一種偶然,要追求,追求不到,所謂「可遇不可求」。這個「遇」,往往是靠阿彌陀佛的調攝,靠十方諸佛法身對我們的宣揚、引導。以娑婆世界來說,當然就是靠釋迦牟尼佛的引導,釋迦牟尼佛講說彌陀的願,極樂的莊嚴來吸引我們,進一步鼓勵我們、推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更是無時、無處、無刻地呼喚著我們,如善導大師說的「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是阿彌陀佛不斷地呼喚我們,同時釋迦牟尼佛也時刻發遣我們,我們才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我們看第一段法語:

眾生往生之得否,關係到彌陀正覺之成否;
彌陀正覺之成否,關係到眾生往生之得否。

  第十八願中「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非常重要,關係到我們可不可以往生,也關係到阿彌陀佛可不可以成佛。可以說,阿彌陀佛如果成佛的話,我們也可以成佛,因為我們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不只是眾生的庇護所,提供眾生去惡行善修行的淨土環境,同時也是成佛的保證班和速成班;成佛之後又可以回到娑婆世界,乃至到十方世界去圓滿一切的因緣。

  什麼樣的因緣呢?曠劫以來我們曾經殺人無數、偷盜無邊,所欠人家的命債、業報,也是無量無邊,該彌補的就回來彌補、該償還的就回來償還,圓滿這一些因緣。差別在於,再回來時,已經是自在之身,因為到了極樂世界,斷除了生死煩惱,離開所有的執著分別的痛苦,所以回到娑婆世界,或到十方世界,已等同是遊戲一樣,種種造作都是輕鬆的,經典上說如同「遊戲」,又說如同「獅子搏兔」,好像獅子在抓兔子,是輕鬆、沒有痛苦,也不艱難,因為已不在六道輪迴當中。如果是在六道輪迴中,則是隨業受報,往往都是苦。

  因為我們還有煩惱,所以就有苦,如果是阿羅漢,他已經沒有執著的心,面對順逆苦樂的環境,心中都是如如不動的,所謂「八風吹不動」,不但心裡如如不動,同時也不感覺痛苦,即使被砍了頭,他也不覺得痛苦,乃至到了地獄,火湯、油鍋,他也不感覺痛苦,而且也能夠使對方不痛苦。就像《普門品》所講的,觀世音菩薩是等覺菩薩,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念他的名號,就能夠墮入水中不被淹死,處在火焰當中不被燒痛,同時又能讓我們離開一切苦難,所謂「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既然成佛,也就有這一種的慈悲、智慧與力量。

  有的人認為娑婆世界太苦了,所以想往生極樂世界,躲到極樂世界去,等於把極樂世界當成是逃避的地方,或者認為我到極樂世界去成佛,不想管眾生的苦樂禍福。其實到了那裡,心量自然就能夠打開,就能夠發起大乘的菩提心,所以極樂世界是人人都可以往生,是百利而無一害,同時又不需準備成本的。

  假設阿彌陀佛不能成佛的話,我們也就不能往生,也不能成佛,同時也沒有力量出離六道輪迴。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如果失敗的話,我們就失敗,阿彌陀佛成功的話,我們就成功,阿彌陀佛成佛,我們也成佛;阿彌陀佛的佛命存在,我們的法身、性命也存在。當然,即使沒有阿彌陀佛,我們還是生存著,只是我們的生存是一種痛苦的、造罪的、污染的、輪迴的,這一種生存,是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因為只有痛苦,所以一個人到老、到病的時候,會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覺,可是如果有阿彌陀佛的話,我們的生命就會有意義了。

  阿彌陀佛發願完全是為十方眾生,所以阿彌陀佛願心當中,有我們十方眾生,充滿我們十方眾生;甚至他的悲心、愛心、功德,進入我們的身體,融入我們的心中,滲入到我們的骨髓,與我們成為一體!

  所以,彌陀心中有念佛眾生,念佛眾生心中也有阿彌陀佛,而且以阿彌陀佛為我們生命的依靠,生命的全部。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念佛的人,是彼此相依相靠,彼此綁在一起,是一體不離的。有一句話說「生命共同體」,唯有阿彌陀佛跟念佛人才是真正的生命共同體,父子、母女有血緣的關係,非常的相親相愛,但是最後也只能各自離別,苦的時候、病的時候、死的時候,都不能夠相替代,輪迴也不能互相幫助,這樣能說是生命共同體嗎?不能。

  阿彌陀佛跟我們之所以有這麼親密、重要的關係,來自哪裡呢?來自這兩句八個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樣的誓願。所以,這兩句話八個字非常重要。

  中國自古以來念佛的人多,但是對於第十八願不太重視,也不太講究,尤其對「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八個字,因為很短,也不重視。

  講經說法,首先都會先消文,這叫做「依文解義」,解釋文字的意義;之後就會闡釋玄義,就是作者講這一些話,或寫這一篇文章,他的目的、重點?主要在表達什麼?這必須透過玄義才能瞭解。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一句可以顯示:阿彌陀佛是不是成佛這件事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和我們十方眾生也有絕對性的關係。因為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完成第十八願,沒有成佛,表示我們眾生將永遠沉淪在六道輪迴,尤其是常沉溺到三惡道,沒辦法解脫。善導大師為我們下了一個定語,等同法官敲了法錘,說「無有出離之緣」。我們是個沒辦法以自己的力量,脫離六道輪迴的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生死之緣,就顯示我們將永遠在六道之中,而且六道往往是三惡道的多。在三惡道中,所謂「苦重時長」,那無有出離之緣,豈不是等於要長久的處在三惡道,這是非常恐怖的,這種苦是沒辦法訴說形容的。

  因此,阿彌陀佛的成佛對我們來說就非常的重要,有了阿彌陀佛的成佛,就有我們解脫的希望和成佛的可能。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如果成佛,就有了我們真正的生命,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成佛,就沒有我們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就是佛,佛是我們真正的生命,現在我們生在人道為人,或上生天界成為天人,這個都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墮落畜生道當雞鴨牛馬,更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如果是墮落餓鬼、地獄,那更是苦不堪言。所以只有佛性,只有成佛,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才是我們的本來人。

  因此,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成佛,就沒有我們真正的生命,沒有我們真正能夠離苦得樂,脫離輪迴,回歸法性的故鄉,成就佛身。這樣的話我們豈不是永遠都陷在痛苦的深淵當中,一直在沉淪?

  阿彌陀佛的成佛跟我們的解脫成佛,有這麼密切、重要的關係,所以我們念到第十八願願文的時候,乃至專一稱念六字萬德洪名的時候,內心就會有所感觸,那一種感觸、感動、感激、感念、感恩是無以形容的。徹底來說,阿彌陀佛的恩,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真正就像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顯示在哪裡?顯示在阿彌陀佛的成佛能夠使十方眾生都離開六道,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夠快速成佛,也能夠使十方眾生,成就佛身之後,自由自在地去廣度眾生。這些功德追根究本,都在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都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有這個,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才是真正的威神功德。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一節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