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前面有講到,我們這一輩子所學的──不論學問、智慧,或者道德、修行,在臨終的時候一點力量都用不上,這是就解脫生死輪迴這件大事來講,是說我們沒有解脫三界輪迴的功德、功夫跟見地,唯有這一句佛號可以讓我們依靠。當然行善有善的果報,做惡有惡的果報,可以出生為人,或上生天界,或下墮三惡道,但都無法脫離輪迴。

  臨終的時候必須靠這一句佛號,但並不是說對這句佛號要做到「念念現前、清楚不亂」,不是這樣的。我們現在專一念佛,至於臨終會怎麼樣,我們固然不能把握,但是,阿彌陀佛不會忘記我們、不會捨棄我們,其實阿彌陀佛現在就已經時時保護著我們、等待著我們了,臨終的時候就接引我們。所以,我們現在只管好好念佛就可以了。

  有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辯才無礙,也很發心,但是年紀老邁的時候得了癡呆症,結果認不得人,經文也看不懂,也不會講了,因為老人癡呆,記憶也混亂了,大家說可不可怕?這就是業力。

  人的業力各不一定,所以還是要老實地靠佛、念佛。有的人非常難得,小時候就出家,長大了就入深山中,在山洞之中打坐入定,一入定可以好幾天,甚至一兩個月。能入定就有神通,可是入定是不容易的,要有因緣。以台灣來說,近百年佛教界有誰入定過?很少的,即使有,也只是短時間,而且只是淺定不是深定。後來隨著歲月的流逝,順著因緣離開了山洞,面對人群領導大眾修行,也警策到無常,但年邁的時候,因緣不具足,要入定也不可能了,因為人事多、身體也衰弱了,行動不便,甚至臨終之前身不由己,躺在床鋪上,要人打點滴,要人看護……等等。平生能入定,臨終已不能,甚至昏迷讓人打點滴。

  所以我們平生只管專一念佛,願生極樂,不管臨終如何,阿彌陀佛一定會來迎接。

  學佛的人本來就應該「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這就是在轉化因緣,但是我們卻往往身不由己,常常隨著業力牽轉。我講這些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回歸老實念佛,通身靠倒南無阿彌陀佛。人生在這個世上,要不要有依靠?要依靠誰?當然要依靠阿彌陀佛,生命以阿彌陀佛為依靠,也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作為永恆安樂的歸宿。

  所以,從生到死,生前死後,都要依靠阿彌陀佛,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接下來,請看講義:

此第十八願文,共三十六字,前五句二十字是「願」,此二句八字是「誓」。

  三十六個字的當中,前面五句,二十個字就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是屬於「願」,阿彌陀佛的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二句八字是「誓」,阿彌陀佛的誓。

  「願」跟「誓」有什麼不同呢?有很大的不同。

  「願」就是志願、願望,也就是將來的目標、目的;人生有願,就會有動力,就會努力往那個目標前進,願心夠強大,就會全力以赴,甚至生死與之。但是,必須是使自己跟他人,甚至廣大的眾生都能向上、向善、向清淨,這一種善淨的願才有價值,才有意義,也才能獲得天地鬼神的擁護,以及諸佛菩薩的讚歎。所謂:「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如果所發的願是損人利己的,乃至於損人不利己的,這樣天地鬼神都會唾罵,降殃給他。

  其實人的身體,也是隨著心念在轉化,善的願,使他福報增長,使他全身的細胞都活躍,也就不容易生病。可以說,善是驅病的良方,善是健康的來源。惡會導致細胞混亂,使細胞軟弱無力,善良的細胞被壓制,就會有種種的病痛。那什麼是善?利益別人,凡事為人著想,這個就是「善」。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個就是「善」,所謂「吃虧就是佔便宜」,人虧天補,人虧你,你忍受、不計較,虧你一分,天補你十分。

  當然,我們也不是抱著為了獲得便宜來吃虧的。只是說,「吃虧就是佔便宜」那是一種天地的循環、自然的果報。一個學佛的人,他以大悲心為根本,他只想到如何讓別人離苦得樂,把別人擺在第一位,自己擺在第二位,因此不會利用布施來讓自己獲得好的果報,不會有這樣的存心。

  阿彌陀佛的願是什麼樣的願呢?是成佛的願,是不只要自己成佛,也要使十方眾生都能夠成佛的願。而且阿彌陀佛的願是佛教所有的發願當中唯一最登峰造極的,也就是說,諸佛菩薩都有發願,「總願」就是「四弘誓願」,但是,要以什麼方式、方法來成就「總願」?諸佛菩薩又有個別的願,叫作「別願」。四十八大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別願。

  阿彌陀佛的願,是為我們而發,阿彌陀佛也是為了我們而成佛,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他的果報是要送給我們的,那為什麼我們怎麼現在還沒有成佛?還在輪迴、還在造業?因為以前沒有遇到,或是沒有相信接受。瞭解了這個道理,我們這一輩子既然已遇到了淨土法門,就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永不改變。

  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成佛,是我們合掌拜託他的嗎?不是,是阿彌陀佛的主動悲心;他在為我們發願的時候,我們不曉得輪迴到哪裡?在造著什麼業啊?而且他不是默默的發願不讓別人知道,而是昭然啟告十方,向諸佛菩薩宣告:我為了十方眾生的往生與成佛,我要怎麼樣……怎麼樣,一開始就顯示他的不凡、氣勢與宏偉。

  阿彌陀佛看待十方眾生是平等的,沒有所謂出家、在家,也沒有所謂聖人、凡夫、善人、惡人的分別,在佛的眼光當中,五濁惡世的眾生都是惡人,沒有善人。怎麼說呢?雖然這一輩子學佛修行,或五戒清淨,或十善圓滿,下一輩子可以上升為天界,但是因為煩惱還沒有斷,天報盡了,有限的福報享受完了,一樣還是會墮落。

  逢緣遇境──遇到善緣能夠行善,遇到佛緣能夠學佛,那遇到惡緣逆境呢?就作惡多端了。所以,善、惡,天堂、地獄,人間、畜生,都是在六道當中來來回回,你說是善的還是惡?從外顯行為來看,可以說是善惡交雜,但從根本上來講,都是惡。煩惱沒有斷,將來逢緣遇境一定會造作罪業。

  所以,佛看眾生都是平等的,因而他主動、平等、沒有分別的為所有眾生發成佛的願,乃至於菩薩,阿彌陀佛看菩薩也是跟我們一樣。因為十法界中,除了佛,其他九種法界都還在起伏升降當中。當然,六種凡夫的法界都是善惡交雜,尤其是惡多善少。其他三種──聲聞、緣覺、菩薩,固然與凡夫不同,但是,如果沒有到達不退轉的話,還是會進進退退的。

  有一句話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只有到佛的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了,對佛來講,已無所謂淨土不淨土,因為十方都是他的淨土。總之,只要還沒到佛的境界,都還有起伏升降,都還要信靠阿彌陀佛。輪迴的凡夫,有阿彌陀佛就能夠出輪迴、快速成佛;已經出輪迴的聲聞、緣覺、菩薩,也因為信靠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而能夠快速成佛。

  所以,佛看眾生一律平等,如果有不平等就不是佛的境界,而是「人」的境界,因為人有貪、瞋、癡、煩惱,會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所以就有善惡與好壞,有喜歡與厭惡這些差別。但對佛來說,他是三輪體空的,所謂「空三心,泯四相」,沒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的心永遠都處在平和的、寂靜的、安詳的狀態當中,那個狀態叫做「涅槃」,涅槃寂靜。

  進入涅槃寂靜的境界,就有能力度眾生,想要度眾生的功能自然產生。不可能已到了佛、菩薩的境界會不想度眾生的,因為證悟空性的時候,沒有人我的對待,看一切眾生,都在輪迴、造罪造業、受苦受難,他自然就萌生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悲心與願力想要救度眾生,這就是佛菩薩。所以佛菩薩救眾生是自然而然的,不用我們拜託、請求,差別只在於力量有大小強弱不同而已。

  十方諸佛要救度其他世界的眾生比較容易,但要救我們娑婆世間的眾生困難。所以《悲華經》裡就說:「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悲華經》所寫「放捨」不是被佛摒棄,是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厚重煩惱,專行惡業」。所以諸佛菩薩就暫時離開。只有阿彌陀佛,主動、平等、沒有差別地為我們這樣的眾生發願,要統統救度到極樂世界去。

  願要成就,要有度生的力量,就要修行;因為願特別的廣大、深厚,因此所修的行就要更廣更多,時間要更長,《無量壽經》就說阿彌陀佛「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來圓滿這一廣大的願。

  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宏偉、廣大而深重的。為什麼?如果只要攝受聖人,就不必發那麼大的願,修那麼久的行;要救度會修行的人也一樣,不用發那麼大的願與修那麼多的行。就是因為要救度我們這一種地獄種子,因此才要發那麼深厚的願,修那麼長久廣大的行,否則攝受聖人,或會修行的人救得起來,但救不會修行的我們就救不起來了。所以阿彌陀佛的願不但「動天地,泣鬼神」,也使十方諸佛都異口同聲的讚歎,說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是我們十方諸佛所不及,不能比較的。

  阿彌陀佛發的這個願,可以說就是他的生命,以「願」為生命,所以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這個願如果沒有成就,即使有資格成佛了,也要捨掉,所以,他的願等同就是他的生命,有他的願就有他的生命,沒有他的願就沒有他的生命。

  那阿彌陀佛這個願,也是誰的生命?也是我們的生命!

  有阿彌陀佛的願,就有我們法身慧命的生長,否則,我們的法身慧命可以說就無法生長,就死了。為什麼?我們雖然都有佛性,但無量劫來,佛性被我們的煩惱業力掩蓋,百層、千層、萬層……顯露不出來,如果我們的佛性能夠顯露出來,我們就早已成佛,也不會流轉投生在這娑婆世界。一個真的想出離輪迴的人,要有這樣的覺悟與認知,阿彌陀佛的願是阿彌陀佛的生命,同時也是我們的生命啊!

  我們信受阿彌陀佛的願,將來就有希望,就有光明,所以阿彌陀佛的願,是我們這一輩子唯一可以永遠安心、喜樂的來源;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願,想到人生無常,晚上躺下去,明天不知還能不能醒來,有可能就要面對閻羅王了,這樣會安心、安樂嗎?從這點來說,有這個就有幸福指數,沒有這個,說幸福指數多高,都是無知。為什麼?身體健康,擁有幾千億的財產,擁有一切享受,可是一旦死了,不僅什麼也帶不走,還要面對閻羅王的審判。能夠不需要面對閻羅王的只有念佛人,所以念佛人的幸福生活指數是百分百、絕對的。

  有人問:「師父!你出家快樂嗎?」其實還是苦苦惱惱的,儘管有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已經確定,但畢竟還在娑婆世界,肉體還在,所以還是有煩惱。所以,煩惱跟快樂相比哪一邊多?還是煩惱多。

  大家記得「二河白道喻」嗎?白道就是信心,我們念佛的白道很狹窄,只有四五寸而已,但貪欲的水、瞋恨的火,無量無邊。人有貪欲、有瞋恨,快樂得起來嗎?快樂不起來,不過,我們內心有安慰的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們保證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儘管貪欲無邊,瞋恚無量,你就念佛,來吧,我保護著你,讓你不會墮落於水火之中。否則,就貪瞋癡熾然的眾生來講,如沒有彌陀的保護於水火夾攻中,茫然無依,是會墮落三惡道的,但是我們不會,因為我們是念佛人,我們走在白道上,已經坐上了本願船,所以,阿彌陀佛永遠保護著我們,任何人都不會墮落。

  我們的苦惱比歡喜多,這是我們的無奈啊,因為都還是業障凡夫;可是因為有了阿彌陀佛的願,我們這一輩子解脫三界六道輪迴就有希望,而且不但解脫有希望,成佛也可期──不是期待於遙遠的未來世,而是下輩子就到極樂世界。

  陸面上的水,不管長江、黃河、溪水或一般的井水,不管清淨的、骯髒的,大海是它們唯一的歸宿,而大海的水只有一個味道,沒有兩個、三個。同樣的,娑婆世界是客舍,不是我們的歸宿,極樂世界才是我們永恆、安樂的家,是我們法性的故鄉,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到了那裡,怎麼會不進入法性、不成佛呢?當然是與佛相同了。

  有人或許會認為,到了那裡,總有一天就會成佛,不是這樣的,如果那樣的話,就不是極樂世界了。阿彌陀佛為我們修行而成就的極樂境界,是讓我們一到那裡就要成佛的,因為要達成這樣的極致目標阿彌陀佛才需要歷經五劫的長時間思維,兆載永劫的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啊!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這個願,我們將萬劫沉淪,解脫無期,終此一生,將仰望長天,聲嘶啞而哀嚎;匍匐大地,流血淚而悲泣。那種絕望痛苦,語言無法形容,人心無法想像。

  我們檢討自己,真的是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雖然也學佛、也拜懺、也行善、也修行、也累積功德,可是這一輩子所做的,都償還不了前輩子;今天的善行,也都還不了前天、昨天、以往的過失。總之,我們凡夫就是惡多善少,將來肯定還是在六道中輪迴,而且肯定是墮入三惡道的多。三惡道是怎樣的情景?地獄我們無法想像,就畜生道來說,以前我們沒有學佛的時候,都有煮葷、吃腥的,譬如將一條活魚、活蝦放在熱湯油鍋裡面,假設我們是牠的話,我們忍受得了嗎?一想起來就會全身發抖,無法承受對不對?更何況是地獄之苦,更是我們想像不來的,佛陀說,地獄之苦如果想像得來,我們會因驚嚇過度而當下心臟停止。

  所以,如果沒有彌陀的救度,我們如何活下去?

  從經典上說「人身難得」,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人身,「佛法難聞」,我們不但聞到佛法,而且是遇到彌陀的救度之妙法,「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今生既然有幸已遇到彌陀的救度,就不必等待來生啊!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節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