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第十八願善導釋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第十八願善導釋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今天晚上,我們繼續研討「第十八願善導釋」。請大家看「補充講義」第二頁:

 

        (補充講義)

故大師《觀經疏》「定善義」(善全二○六頁)言:「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這是善導大師引用正依經典,也就是淨土三部經──《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經》的宗旨,來顯明第十八願所說的「乃至十念」的涵意。

 

        由這三段法語顯示,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意涵是什麼呢?就是「專念彌陀名號」。三經的宗旨是一致的,如有不同,那三經就互相矛盾了。那一致的宗旨是什麼?就是「專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彌陀淨土」。所以,整個淨土宗在說什麼?就在說「專念彌陀佛名,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歸宗結頂就是在說這一句話、在顯明這個道理。

 

        首先,「《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這八個字,在顯示上下兩卷的《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阿彌陀佛因地的本願和果地的成就是不相分開的,有因必有果,果從因生;而且阿彌陀佛的佛國已經圓滿成就,因此善導大師就總指《無量壽經》一經名為「四十八願」,而四十八願之中,顯明往生的正因是唯有稱名。所以,在這裡就說「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亦即《無量壽經》所要闡述的宗旨就是「名號」,也就是「稱名念佛」。簡而言之,這句名號──「稱名念佛」,是貫串整部《無量壽經》上下兩卷的,譬如第十八願就說:

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下卷之初的第十八願成就文就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所以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成就文的「乃至一念」都是在顯明這一句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都在顯明十方眾生只要專一稱念這句彌陀洪名,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同時,下卷最後的「流通分」,釋迦牟尼佛也特別付囑彌勒菩薩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顯明專念這一句彌陀佛名,就已經獲得大利。所謂「大利」,就是《無量壽經》一開頭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的「真實之利」。我們應知,宇宙當中只有成佛才是真實之利,還沒到成佛,就還是在方便之中,因此,唯有成佛才是真實之利,才是無上的功德。所以,〈流通文〉就說:「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大利」就是無上功德、就是真實之利。即使在「三輩段」中,雖然有三輩,身分各有不同,但是三輩都是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所以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解釋《無量壽經》「三輩段」之經文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這就顯示這句名號貫串整部《無量壽經》。顯示《無量壽經》歸宗結頂是在說專稱這一句彌陀佛名才是往生的正因、正業、正定業。

 

        有關善導大師引用三部經的這三段法語,在《第十八願講話》381頁的地方也有解釋,也可參考,我來念一遍: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無量壽經》在講什麼呢?在講四十八大願。由於有四十八大願,才有極樂世界、才有阿彌陀佛、才有我們的往生。往生淨土之因、往生淨土之果,都在四十八願當中。《無量壽經》分為上下兩卷,從頭到尾都是在說明四十八願的因因果果。

 

        而四十八願,願雖然有四十八,可是,它的目標、它的目的在哪裡呢?善導大師斬釘截鐵地說:「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是很驚天動地的一段法語。佛願有四十八,怎麼說唯獨顯明念佛呢?那其他呢?

 

        這個「唯」,所謂「唯此一真實,無二亦無三」。

 

        「唯」在唯識中有三種含義:一、「簡持義」。二、「決定義」。三、「顯勝義」。

 

        「簡持」就是把其他的捨掉,獨取當中的核心。「決定」就是這個是決定性的、必然性的,不是不定的,不是或然的。「顯勝」則是把其他的通通隱蔽,唯獨顯現其中核心的殊勝。所以,「唯」有這三種含義。

 

        在四十八願當中,乃至在整部《無量壽經》當中,除了說念佛以外,也談到諸行來迎、也談到三輩功行,可是,諸行來迎的目的,是要導歸念佛必生;三輩功行雖然也各有不同,但每一輩每一輩都談到「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尤其是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乃至命終,一念念佛、願生極樂,當下就往生,就住於不退轉的果位,豈不是念佛很殊勝、超越一切、當生成就!

 

        又,釋迦牟尼佛「付囑文」(釋迦牟尼佛交待彌勒菩薩將這個法門傳持下去的經文叫做「付囑文」)就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歡喜踴躍稱佛名號,就能夠得到大利。所謂「大利」,就是「具足無上功德」。在《無量壽經》當中,只有說念佛能夠「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念佛能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而沒有說其他的行門能獲致如此殊勝的結果。

 

        所以,由這些經文,就可以看出四十八願,願願都在導歸專念彌陀名號,雖然有諸行往生、有三輩行門的不同,但唯一要導歸的、唯一要顯明的,就是念佛,所以加一個「唯明」。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如果就《阿彌陀經》來講,善導大師就沒加「唯」這個字,因為在《阿彌陀經》裏,只說「執持名號」,亦即只有闡釋「本願稱名」,不說三學六度萬行,沒有摻雜其他法門,所以,它很清楚,就是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所謂「一日七日」,並非只是一日、只是七日,它的涵義是「上盡一形,下至七日、一日、一時、十念、五念、一念」,也就是願生極樂,從今之後就專念彌陀名號,不夾雜、不間斷。所謂「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

 

        所以,《阿彌陀經》也是在說專一念佛,必得往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念佛往生者,為諸佛所證誠、讚歎、護念。也就是《阿彌陀經》之中,釋迦牟尼佛說明只要專念彌陀名號就必定得到兩種果報:一種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另一種是「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當說明這些利益的當下,十方恆沙無量無數的諸佛,立即主動地從祂們的世界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歡喜、讚歎、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真實的,不是虛假的,你們要相信勿疑。」可知,只要願生、稱名,就受十方諸佛的證誠,證明不會虛假、必定往生;也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十方諸佛也同樣在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佛佛相同,佛佛互相稱讚、互相證明,而且也以弘揚這個法門為祂們的出世本懷。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這段文是在解釋《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顯義」是在談定善跟散善,「隱義」是在談執持名號,所以善導大師就說:此經(「此經」就是《觀無量壽經》)定善、散善的經文中,都只在標出專念名號必定往生。

 

        定善文中,哪一段文標示念佛往生呢?「定」就是十三種定觀,十三種定觀最明顯的在第九種觀,第九觀說阿彌陀佛的光明: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所以,十三種定觀文中,也談到念佛。

 

        這裏「念佛眾生」的「念佛」,是心中觀想的念佛,還是口中稱名的念佛呢?如果從《觀無量壽經》最後流通文,釋迦牟尼佛殷勤懇切要阿難尊者弘傳下去的那段經文來看,就是稱名念佛。也就是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也就是「持佛名」,不是「觀佛像」。

 

        所以說,十三種定觀也談到稱名念佛必定往生。

 

        那麼,散善就是九品,九品之中有哪段經文在談稱名念佛呢?在於下三品,也就是說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談到稱名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善導大師就說:《觀無量壽經》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雖然說到十三種定觀,說到三福九品,但目的在於導歸「專念名號得生」,也可以說只在標舉「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不是在標舉十三種定觀,也不是在標舉三福九品。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費那麼多的時間、講那麼長的經文,來介紹十三種定觀和三福九品呢?目的在何處?目的就是「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目的就是導引修定善、修散善的眾生歸入專稱名號。也就是導引聖道法門的修行者,歸投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

 

        這段法語是善導大師引用淨土三經來說明諸善萬行不能跟念佛相比,雖然只是引用淨土三經,其實涵蓋了一切世界、十方諸佛,以及所有的經典、法門。也就是不僅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在十方所有一切世界當中,念佛都是諸善萬行所無法相比的。為什麼?因為法藏菩薩的四十八大願,是在考察了十方一切世界之後,經過五劫思惟所發超越十方諸佛的大願,當中獨獨選取念佛為往生的方法,而諸行是被選捨的。由此也可以知道,這三部經的思想是一致的,這三部經都在說一件事情:「只要念佛,必定往生」。

 

        接下來,請看講義:

        (補充講義)

而三段取意文皆言「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三段取意文」就是在講義之中,我所引用的善導大師在將近二十段本願取意文之中的三段。

 

        第一段: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念,願生我國,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經疏》〈玄義分〉)

 

        第二段: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

 

        第三段: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往生禮讚》)

 

        第一段取意文說「稱我名號,下至十念」,其他的兩段都說「下至十聲」,顯示本願文的「十念」跟「十聲」的意義是一樣的。「十念」就是「稱名十念」,也就是「十聲稱佛」,「十聲稱念」就是「稱名十念」;也就是「十聲稱佛」、「十聲稱念佛名」。就顯示並不是「實相念佛」、「觀相念佛」、「觀想念佛」或者「無相念佛」,而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之中,不管是默念或出聲念,都離不開彌陀佛名,但是以出聲為主,所以說「下至十聲」。

 

        接下來:

        (補充講義)

《往生禮讚》〈光號攝化文〉亦言: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上盡一形,下至一聲」就如同之前所講的「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之念佛。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這兩句法語在顯示「他力」,涵意非常清楚、非常重要。

 

        我們是淨土法門,以專念、專稱彌陀佛名為往生的正因、為彌陀的本願,所以說「本願稱名」。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以「乘船」來比喻「本願稱名」這個法門,意思是說,就好像我們從此岸要到彼岸,如果是坐船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呢?就完全不需要自己走路、不需要自己費功夫,完全都是依靠這艘船,這就是所謂的「外力」,也就是「他力」。「船」就是比喻這句彌陀名號,所以彌陀名號也就是本願船,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等同乘坐在船上,通通都能夠到達極樂世界。所以,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用一首偈子來形容比喻:

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禮自在者。

 

        「乘彼八道船」,八正道是成佛的正因,如果以聖道自力法門來講,要成佛必需經過八正道的內涵修持過程,但是這句六字洪名就涵蓋了八正道的修行與功能,所以說「本願稱名」就是「乘彼八道船」,就能夠度脫難度的生死大海。要得度三界六道輪迴非常困難,但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像坐在彌陀的願船上,必定能夠輕鬆、容易、快速的從娑婆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所以說「能度難度海」。這個「能」顯示「他力」,顯示「必定」,也顯示「輕鬆、安樂」,因而龍樹菩薩說:「如同乘船則樂」。所以,如果我們能夠乘坐彌陀名號的八道之船的話,龍樹菩薩說「能度難度海,自度亦度彼」,不只是度脫自己,將來也能度脫他人,而且是自在無礙,所以說「我禮自在者」。

 

        就世間來講,要成就事業都不容易了,何況是更加困難的修行。可是,只要我們到極樂世界就能夠成佛,就能夠倒駕慈航自在地廣度十方眾生。這個「自在」顯示什麼?顯示不困難、輕鬆、如意、不執著。《往生論》就用「遊戲」來顯示佛度眾生,也就是說,佛度眾生就好像遊戲一樣,是歡樂自在而且是不困難的、不執著的。我們念佛是「以佛願力」故「易得往生」,因為有彌陀的願力,所以不但能往生,而且容易往生。

 

        有人認為:「念佛就能夠往生?哪有那麼容易?」抱這種觀念就跟龍樹菩薩善導大師的思想完全違背了。善導大師說: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之所以「易得往生」,是因為「以佛願力」,如果不以佛願力,那就難得往生。所以,如果覺得念佛往生不容易,或覺得只有念佛往生不可靠,或是覺得念佛雖然可以往生,但必需念到某種水平、達到某種境界、功夫才能往生……,這一種言論,就是不了解善導大師這個淨土法脈的教理思想、也不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不了解阿彌陀佛的慈心悲願、不了解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動機,對於阿彌陀佛完成救度眾生的因因果果都不了解,可以說等於抹煞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悲願,雖然念佛,可是不知佛心、不體佛意。

 

        龍樹菩薩用「乘船」來比喻「念佛」,就顯示「完全他力」、「純粹他力」,往生完全是靠阿彌陀佛,不是靠我們,我們只不過是安份守己的坐在船上,至於要加油、要駕駛,都不是我們的事,甚至這艘船也不是我們花錢買來的;也不用花錢買船票,甚至不用排隊過關卡、受檢驗,都不必。只要我們真的願生彌陀淨土,而依各人的根機來專稱彌陀佛名,當下就已經坐在彌陀的船上了。所以,從此岸到彼岸,從娑婆到極樂,絲毫都不是靠我們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純粹他力、完全他力」。有的人認為淨土法門是二力的法門,雖然有他力,也必需要有自力,或者自力一半、他力一半,或者自力一分、他力九分,總之,就是認為要有自力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種說法可以說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說「力」(力量)是就娑婆到極樂世界來講的,要從娑婆到極樂世界,我們哪有什麼功夫、功德?如果說精進念佛就是自力,可是我們再怎麼樣的精進念佛,如果沒有彌陀的願力也無法往生;再怎麼樣精進念佛,如果不願往生極樂世界,也不能往生。所以,從「緣」來講,完全都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只不過是願生彌陀淨土,而專稱這句佛號而已。但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已經是具備往生的功德資糧了,不需要加上我們半絲半毫的功德,我們只要稱名念佛就相應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願。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我們往生的功德資糧。所以從這些道理來講,就可以顯示從娑婆到極樂完全是靠佛力,我們只不過是隨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說:「十方眾生要欲生我國」,那麼我們就「願生彼國」;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跟我們約束說「要乃至十念」,我們就專稱彌陀佛名的乃至十念,來跟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就如此而已。所以;我們強調往生完全是靠佛力的道理就在這裡。

 

        同時,龍樹菩薩也清楚明白的用乘船來形容本願稱名的淨土法門。既是乘船就已明白顯示不是我們游泳過去的,剛剛講也不是必需要我們去買這條船,或者買船票,或者幫忙加油,幫忙駕駛,甚至也不需要我們在船中幫忙整理環境,我們只要安分守己好好的坐在船上。所謂安分守己就是我們「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永不改變,就這樣而已。

 

        (補充講義)

凡善導流一脈相承,皆以稱名念佛為本願,故曰「本願稱名」,因稱名念佛即是往生正因,正業,正定業故。

 

        「善導流一脈相承」,善導大師這一法脈是相承於誰呢?相承於龍樹、天親、曇鸞、道綽,一直到善導大師集大成,都是以稱名念佛為本願。

 

        如龍樹菩薩,關於淨土法門的代表著作就是《易行品》,《易行品》就是在講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名」,而且說本願稱名是「易行道」,同時用「乘船」來比喻。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這是龍樹菩薩的傳承。

 

        那天親菩薩呢,天親菩薩《往生論》說: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又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由這兩段法語來匯通,就是「稱彼如來名」就是佛的本願,那麼唯有「稱彼如來名」才能呼應彌陀名號之中的光明的功能,所以說「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也唯有「稱彼如來名」才能吻合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的意義功能,唯有「稱彼如來名」才可以稱為是真實的修行,否則不是真實的修行,同時顯示不論何人,只要「稱彼如來名」,都能快速擁有成佛的大功德,而快速成佛。這兩段法語就是天親菩薩「本願稱名」的傳承。

 

        曇鸞大師的傳承,在這份講義中也有提到,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言: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

 

        又言: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判言:「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

 

        這幾段法語,都很明確的在傳承本願稱名的這個法脈。

 

        道綽大師的傳承,講義也有提到:

道綽大師「本願取意文」言:「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些都是有關「本願稱名」的內涵,一直到了善導大師集其大成,善導大師關於第十八願的解釋就非常的多。

 

        接下來請看講義中的「十念他義」。我們之前所講述的都是「十念正義」,也就是以善導大師這個法脈傳承來解釋「十念」。那反之,如果不專以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所談的、所解釋的「乃至十念」,有可能會錯誤,那就不是本門、本宗的意義,而是他宗他派的意義。請看講義:

        (補充講義)

十念他義──本願「乃至十念」之釋,經大師楷定之後,多以大師之釋為準;於大師之前,諸方異釋頗多,略舉其三。

 

        第十八願所講「乃至十念」的涵意,經過善導大師楷定古今之後,如果有看到善導大師解釋的,就都以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可是在善導大師之前,因為沒有善導師的解釋可看,所以「異釋頗多」,不一樣的解釋滿多的,這裡舉出三個:

        (補充講義)

一、引釋《雜阿含經》之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

 

        在南傳佛教(小乘)當中,最被注重的有:三念、六念、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就是「三念」;加上「念戒、念施、念天」,就是「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就是十念。所以,這十念在南傳佛教中是很被注重的,是小乘法門所必要經過修習的。

 

        雖然「十念」兩個字名詞相同,不過意義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引用《雜阿含經》的這十念,來做為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十方任何眾生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話,當然完全是錯誤的。

 

        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依善導大師的解釋就是「稱名念佛,下至十聲」。《雜阿含經》所講的十念,跟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跟善導大師的解釋,是風馬牛不相及,完全不一樣。不過,《雜阿含經》的這十念,其中第一「念佛」與第十「念死」,跟我們這個法門倒是比較相應。當然,這裡的「念佛」並不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而是念「南無佛」,是念佛的相好以及佛的功德。因為小乘佛法當中,還沒有顯示十方淨土和十方諸佛。不過,對我們來講,凡是念佛,就是要專稱彌陀佛名,不夾雜其他諸佛,為什麼?「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的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舉一全收,無欠無餘。所以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等同稱念十方諸佛,乃至往生彌陀淨土就等同往生十方淨土。

 

        「念死」,為什麼要「念死」?一個修行人除了念佛以外,所有的念當中,「念死」是最尊貴的。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人生無常,隨時都會死,「死」是無定期的,每個人一生下來,都是被判定了不定期的死刑,只是時間不知道而已;雖然不知道,但隨時都有可能是死日。

 

        對世間的人來說,死是最衰敗、最敗壞的,也是最不堪、最痛苦的,因為「死」顯示自己一向最珍惜的肉體的消失,顯示恩愛眷屬的生離死別,顯示自己一生所辛勤經營而成就的一切皆化為烏有;不僅如此,死並非一了百了,而是還有下輩子、還有輪迴、還有投胎轉世,而且再度投胎為人的機率非常小,多因累世業報,或墮入地獄受鑊湯油鍋、刀山劍樹之苦,或者斬頭剁腳、剖肚抽腸之苦,或是墮落不得吃、不得喝的餓鬼當中,不然就是入牛胎馬腹。那種苦、那種恐怖是沒辦法形容、沒辦法想像的。「念死」就是念這一些內涵。

 

        一個人果能真切「念死」的話,他的修行一定會不一樣,他在佛堂念佛的心態與聲音也會不一樣。大家模擬想像看看:如果平常身體都不錯,可是幾天前突然感覺不適,到醫院看診檢查,醫生說:唉呀!某某人你怎麼這麼慢才來,結果判你已經罹癌第一期或第二期或第三期,甚至末期了,那時候你會怎麼樣呢?大部份人應該是當下驚嚇、啞然無語,隨之惶恐,然後由最初的不能接受,到最後面對現實的鎮定下來,念佛也一定聲聲懇切,字字清楚,句句實在,跟平常悠悠泛泛的不一樣。

 

        不過,因為我們畢竟是學佛修行的人,跟世俗人不一樣,我們已經有了「無常觀」、「罪惡觀」,也有了阿彌陀佛的「慈悲觀」、「救度觀」,所以平常的念佛,一聲就是一聲,一句就是一句,是切實的、不含糊的,是出自內心而懇切的,這是念佛人對「念死」的深層涵意。

 

        然而,「念死」二字是對修行人講的,對一般的人根本講不通,因為一般的人碰到「死」這個字,認為不吉利,所以某些地方的電梯,尤其是醫院的電梯是沒有四號的。

 

        接下來,十念他義二:

        (補充講義)

二、元曉《無量壽經宗要》舉出「顯了十念」與「隱密十念」。以《觀經》之十念稱名為顯了十念,下品機所修故。以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為隱密十念,上品機所修故。其隱密十念者指《彌勒發問經》之慈心等之十種心,即:「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形,若毀其形,終不往生。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五者深心清淨,不染利養。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心。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瞶鬧散亂之心。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解云,如是十念,既非凡夫,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

 

        元曉大師是新羅人(新羅,韓國之舊稱),是華嚴宗的一位大師,與善導大師幾乎是同一個時代的高僧。善導大師是公元613年出生,681年往生;元曉大師是617年出生,686年往生。不過元曉大師晚年也歸向淨土、崇信淨土。

 

        這部《無量壽經宗要》是以《華嚴經》的思想來解釋的,這裡談到,以「顯了十念」來救度下下品機,以「隱密十念」來接引地上菩薩。元曉大師舉出《觀經》和《無量壽經》而提出這兩種十念,其中「顯了十念」比較相應於我們淨土宗。不過,第十八願所講的十念,對象不只是下品機,而是通於一切的根機;同時方法很簡單、功德最殊勝,並沒有所謂的顯了救度下下品,或者隱密接引地上菩薩的差別。

 

        因為元曉大師是以《彌勒菩薩發問經》的十種慈心來做解釋,並不是以淨土的經論來解釋淨土的經典,也沒有傳承自龍樹、天親、曇鸞、道綽,雖與善導大師同一時代,但是應該也沒有看到善導大師的著作,因為他在新羅,善導大師是在唐朝的長安,相距很遠,而且古時交通不便。對於念佛,善導大師怎麼說呢?善導大師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又說:

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意思就是說,即使《彌勒菩薩發問經》所說的這十種慈心非常殊勝,但跟念佛相比,也是不能比的。何況它是難行道,是地上的菩薩才能夠學得來;那地前的眾生──包含聲聞、緣覺乃至三賢位的小聖,都做不來,何況是我們博地凡夫呢?由此可知,阿彌陀佛所要救度十方眾生的「乃至十念」,絕不是《彌勒發問經》中的這十種心的「十念」。接下來:

        (補充講義)

三、義寂《無量壽經述義記》之「時間十念」,即釋念為時間,一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之間為一念,十稱之間名十念,而一心稱念佛名,念念之中自然具足《彌勒發問經》之十念。意謂《觀經》所說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十聲稱佛之間,自具慈心等之十念。

 

        義寂大師也是新羅人,相當於唐朝武則天的時代,可說與善導大師也是同時代,但比善導大師大約晚幾年,或者幾十年。他將第十八願的「十念」,解釋為時間性的十念,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管念這句佛號是快是慢,凡是念一句就算一念,念十句就是十念,同時也認為能夠這樣念就是具足《彌勒發問經》所講的十念,無形中把下品生的十念念佛的功德,提高到跟《彌勒發問經》的十種慈心的功德一樣。但是,這個還是他宗他派的解釋,不是本宗本門的解釋。因為,很顯然的,「乃至十念」也好,「乃至一念」也好,都不是指時間的念,而是指「稱名念佛」的念,所以是不一樣的;同時也不是念念的當下就具足了《彌勒發問經》所講的十種慈心。

 

        如果論功德的話,就如剛剛引用善導大師所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念佛三昧,功能超絕」。既然這樣,就曉得這「十念」是指「專稱彌陀佛名」,同時功德是超絕一切的。接下來:

(補充講義)

乃至十念,下至十聲──「乃至」者「從多向少」,「下至」者「下者對上」,「十念」者「十聲」。

 

        這裡是就「乃至十念」來解釋,也就是善導大師將「乃至十念」解釋為「下至十聲」。「乃至」是「從多向少」,「下至」是「下者對上」;「從多向少」是多少相對,「下者對上」是下上相對。「十念」善導大師解釋為「十聲」。

 

        為什麼說「乃至」是「從多向少」的意思?因為本願文說「乃至十念」並不是說「乃至一形」,可知是「從多向少」。那「從多向少」跟「從少向多」是相對的,因此無形之中也涵蓋「從少向多」。

 

        「下至」者「下者對上」,也就是說「下至十聲」,乃至「下至一聲」,如果上的話,就「上至百千萬億聲」。這就顯示,雖然說「乃至」,但有涵蓋乃至多、乃至少;雖然說「下至」,也有涵蓋「上至」。因此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上品生的地方有一段法語說: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在《往生禮讚》也說: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這些都是就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乃至」來作解釋的。有關「乃至」,後面還會再詳細解釋。請看講義:

        (補充講義)

念聲是一──法然《選擇集》「第三本願章」以問答言。

 

        接下來引用法然上人《選擇集》第三章最後的兩個問答,來解釋「念、聲」和「乃至、下至」的意思。

 

        這兩個問答,是法然上人就《大經》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以及善導大師《五部九卷》之中,所解釋的「下至十聲」之中的「十念」與「十聲」,以及「乃至」與「下至」經與釋不同的的會通問答。也就是說,經典明明說「乃至十念」,那為什麼善導大師解釋為「下至十聲」,從字面上來看,「乃至」跟「下至」不一樣,「十念」跟「十聲」不一樣,那到底是同或不同?也就是說,「念」是屬於「心念」,「心念」在唯識學來講是屬於「心法」,也就是「心所法」,那「聲」是「色法」,「心法」跟「色法」是相對的,差別很大,為什麼說是一樣的呢?因此,法然上人就於《選擇集》第三章最後設立兩個問答來會通這兩個涵意。請看講稿:

        (補充講義)

問曰:《經》云「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義如何?

答曰:「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是念,念即是聲,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感師釋云:「大念者大聲念佛,小念者小聲念佛。」故知念即是稱也。

 

        這個回答有兩個:一個是總答,再一個是引證。引證也有兩個,首先引證淨土三部經之中的《觀經》,第二是引用《大集經》。

 

        首先,法然上人就決定性的說:「念聲是一」,之後再引用證明,證明「念」與「聲」在這裡的意思是一樣的,這個是總答。一開始法然上人就顯明廢立,廢什麼?立什麼?就是廢實相念佛啦,觀想、觀相念佛啦,或是其他的念佛,而建立善導大師所強調的「稱名念佛」;同時也以「稱名念佛」作為本願,來顯示淨土宗「本願稱名」的宗旨,所以說「念聲是一」。

 

        接下來兩個引證,首先引證淨土宗正依經典的《觀經》。《觀經》這段文,善導大師在〈玄義分〉「會通別時意章」也解釋過。善導大師怎麼解釋呢?善導大師也是以「稱」解釋「念」而說: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

 

        所以法然上人在這裡也說:「聲即是念,念即是聲」,其實是傳承於善導大師的。

 

        「加之《大集月藏經》」,《大集經》有分「日藏分」跟「月藏分」,各有十卷,法然上人所引用的是《大集日藏經》的第九「念佛三昧分」。這裡寫說《月藏經》,可見是傳寫錯誤。

 

        「感師釋云」,這個「感」就是唐朝時代的懷感大師;「釋云」是懷感大師在《淨土群疑論》的解釋。懷感大師在《淨土群疑論》解釋說:

大念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小聲稱佛也,斯即聖教,有何惑哉!現見即今諸修學者,唯須厲聲念佛,三昧易成;小聲稱佛,遂多馳散。此乃學者所知,非外人之曉也。子若不信,請試學為,無得不修但生疑惑矣!

 

        這段話,也很有意思。懷感大師說:「大聲地稱念佛名,與小聲地稱念佛名,這兩者都是經典之中所講的,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可是,現在我看見有一些修行人,就應該大聲的念佛,這樣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此指禪定功夫上的念佛三昧);如果是小聲的稱念,往往容易分馳散亂。這種道理是修行人才知道,如果不是修行人的話,他就不知道。你如果不相信的話,你就試試看嘛,不要也不試、也不去修,在那裡產生疑問。」意思就是說,我們念佛就要提起精神,大聲的念出來,這樣就比較不會昏沉,也比較不會散亂,而且也容易達到功夫上的念佛三昧。

 

        懷感大師是受善導大師的教導,而獲得實證功夫上念佛三昧的人,這段話也可以說是他的體驗。所以,除了早晨靜坐念佛以默念為主之外,共修或者平常念佛的時候,就可以出聲念佛,這樣不僅不昏沉、不散亂,同時能夠持續下去。否則如果平常共修念佛也默默不出聲的話,那很容易散亂、昏沉,也就不能持續長久。

 

        接下來,我就「念」這個字的涵意稍作解釋。

 

        中國字這個「念」是通於「心念」與「口稱」,如:口誦、口念。唐朝唯識宗的窺基大師在其《阿彌陀經通讚疏》說:「念佛有三:一、心念,心中繫念;二、輕聲念,自耳聞故;三、高聲念。」然後又說:「應作四句分別:一、心念口不念;二、口念心不念;三、心口俱念;四、心口俱不念。」這裡就提示出念有「稱念」、「口念」的含意。

 

        又有一本書叫《五雜俎》,裡面有一段:「雍州楚英夜臥,聞人念阿房宮賦」,意思是說,雍州那個地方(在湖北一帶),有一個人叫楚英,他晚上躺在床舖上,聽到有人在外面念〈阿房宮賦〉這篇文。可見這念是口念,如果不是口念,怎麼耳朵能聽得到呢?

 

        還有,我們所出版的《淨土決疑》一書,在107、108頁當中,也有一段對「念」的解釋,也解釋得很好,我來念一遍:

十念之念,口念也。善導曰:「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止觀輔行》二之一曰「念法華文字」,《六祖壇經》曰:「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酉陽雜俎》七曰:「荊州法性寺僧恭惟,三十餘年念《金剛經》,日五十返。」以念為稱,不遑一一。北京兒童念《大學》,念《中庸》,念《論語》,念《孟子》,皆以讀為念也。以十聲釋十念,何疑之有?彌陀因位,五劫思惟,選取易行之至極,以念佛為入報之因,豈非無蓋大悲哉?

 

        《淨土決疑》對淨土法門的闡釋,以及一些疑問的解析,都解釋得非常好,所以有志於深入淨土法門,乃至弘揚淨土法門,這本書要好好的閱讀。

 

        前面有提到,「念」在唯識學上是心所法,屬「心法」--無形的;「聲」或「稱念」屬「色法」──眼睛可以看得到、耳朵可以聽得到。所以起心動念這個心法叫「無表業」,是看不到的;言語舉止叫做「有表業」,是可以見聞的。這是唯識學的名詞。

 

        以一般佛法來看,「色」跟「心」本體不同,能念的心與所念的聲音或名號也是不一樣,因為這樣,有人看到了法然上人在《選擇念佛集》第三章所講的「念聲是一」,就加以批評說:「念者心所,聲者色法,言念聲是一者,色心二法相濫」,意思是說:念是心所,聲是色法,各自迥然不同的,說念聲是一樣的,豈不是色、心相混亂、相摻雜了?

 

        會有這種批評,第一是他不曉得中國字一字有多種內涵,第二他也不曉得「念」有口念、稱念、誦念;第三是他不曉得所謂「色、心」是相互融通的。怎麼融通呢?「念」是無聲之聲,它也是聲音,只是我們凡夫一般人聽不到,因為我們有煩惱障,所以別人心中在思想什麼、在繫念什麼,我們無法聽到。其實,不管心或是色,都是有形的,比如,所謂「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便是一例;如果是佛的話,不管你起什麼心念,祂不但聽得到,而且是很大聲,這豈不是「色、心」二法就互相融通了。

 

        還有,「心念」也好,「口稱」也好,都離不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只是「口稱」對一般人來講就容易,也比較能夠持續不分散,就好像大家在念佛堂,就可以開懷唱念,開口大聲的稱念佛號,否則如果只是默默的坐在這裡,除非專心一意的繫念,不然大部分人往往容易昏沉散亂,不能相續。以上,是就「念」字與「口稱」來作會通。

 

        時間已到,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2年1月15日)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