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第十八願善導釋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第十八願善導釋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我們解釋善導大師對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的取意文,並依據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乃至道綽大師的法語,以及《觀經》跟《阿彌陀經》等經文,來做為佐證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指稱名念佛──「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

 

        上次引用《阿彌陀經》「執持名號」的經文,來做為佐證「乃至十念」的念佛,在《阿彌陀經》中也是「稱名念佛」。同時引用善導大師《法事讚》內的一首解釋《阿彌陀經》核心經文的偈語,就是: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自古以來,淨土法門的修學者,不論是出家、在家,都奉《阿彌陀經》為最重要而且作為每日課誦的經典,同時由古至今也有很多的高僧大德註解《阿彌陀經》。唐朝善導大師也就是我們的宗主,他的《法事讚》可以說是最早期註解《阿彌陀經》的其中之一,同時也由於善導大師傳承於龍樹、天親、曇鸞、道綽,是隋唐時代的一位高僧,他所傳承的這一個法脈,所註解的有關淨土宗的經典,解釋與內涵,可以說是最純正的淨土法門的解釋。

 

        其他的大德所解釋的,可說大部份都是站在他們自己宗門的立場來作解釋,所以就純正上來講就有不夠,因此,如果要瞭解《阿彌陀經》的正確意義,就必須看善導大師的著作。

 

        而《阿彌陀經》解釋的著作就在《法事讚》,尤其是我們今天所要研討的這一首偈: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對整部《阿彌陀經》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可說是其核心、宗旨的所在。這首偈對我們這個宗門是非常的重要,同時它的文字雖短,內涵卻很深要,可以說是言簡而意賅。所以我非常的喜歡,這首偈語在幾個道場都曾經講解過,可以說對這首偈語的講解、探討,是百講而不厭的。

 

        《阿彌陀經》首先簡要的解釋極樂世界為什麼叫作極樂世界,而說: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也可以說是整個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本質,極樂世界就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也因此,用「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來作為極樂世界這個淨土的名稱,顯示出極樂世界完全是為了我們苦惱的眾生而建設的,亦即救度苦惱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使苦惱的眾生獲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總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兩句、這八字,非常的好,意義非常的深廣。

 

        苦,有那些苦?根本上來講有兩個,就是「分段生死苦」跟「變易生死苦」。苦樂是相對的,沒有這兩個苦,就能夠有這兩個樂──離開分段生死的樂、離開變易生死的樂。

 

        沒有這兩個苦,有了這兩個樂,那是什麼境界?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這首偈第一句就說:「極樂無為涅槃界」,因為沒有這兩種苦,有這兩種樂的話,那就是超越了苦跟樂,達到清淨的樂、究竟的樂。清淨的樂、究竟的樂可以說是「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也就是說那種境界是不能夠形容,同時也不能夠想像,可說是離一切相、離分別相。

 

       在《無量壽經》就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泥洹就是涅槃,也就是說極樂世界這個世界、這個國土,是等同涅槃的。只要一旦往生到了這個涅槃的世界,也就會隨著國土的涅槃而進入涅槃,達到涅槃,所以經文接著說: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又說: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又說: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些都是涅槃的境界。能夠這樣的話才是真正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天親菩薩依《無量壽經》的內涵而撰寫《往生論》,《往生論》的每一首偈語都很優美,其中有兩句說: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的、永恒的沒有身體上的苦惱,也沒有精神上的苦惱,離開了生、老、病、死的苦惱,離開了六道輪迴的苦惱,甚至離開了剛剛所講的變易生死的苦惱。而有了斷除貪瞋癡之樂,斷除見思二惑之樂,斷除塵沙惑之樂,斷除無明惑之樂,達到了佛的涅槃大樂。

 

        所以「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永遠的受樂,分分秒秒,沒有間斷。而且又說: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這是極樂世界最大的成就,因為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包括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四弘誓願」。極樂世界雖然清淨莊嚴、超踰十方,若不合眾生所需,不滿眾生所求所願,便無所用。所以此句最重要,以其充份表現阿彌陀佛自利利他之功德的圓滿。

 

        《阿彌陀經》把極樂世界這樣的常恆、安樂,這樣的清淨、無垢,這樣的無為、無漏,這樣的微妙莊嚴、破闇滿願,介紹給我們之後,釋迦牟尼佛就非常殷勤、切盼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勸導我們要願生極樂世界,而說: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就只怕我們不願往生,不怕我們十方眾生統統往生。

 

        涅槃、極樂既然是那麼的好、那麼的妙,我們無論如何一定要去看看。其實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理所當然應該回歸極樂家鄉。那麼方法呢?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面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不可以少善得生,反面顯示即是可以多善得生。意思是說必須要多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夠得生彼國。釋迦牟尼佛在此段經文中雖然沒有說什麼是「少善根福德」,但有將什麼是「多善根福德」明確地顯示而說: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自古以來很多大德註解《阿彌陀經》,註解到這幾段經文的時候,就有不一樣的解釋。當然解釋不可能會每一個人都一樣,但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意思,祂所要講的應該是一個明確的主旨,不可能是兩個不同的意思。善導大師就用這一首偈語來解釋什麼是少善不生,什麼是多善得生。

 

        就少善而言,什麼是少善?善導大師就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這「少善根福德」,善導大師解釋為「隨緣雜善」;而「不可以得生彼國」,善導大師就用「恐難生」來作解釋。

 

        隨緣雜善,「隨」是隨順,「緣」是機緣,「雜善」法然上人在《選擇集》第十三章就說:

諸餘雜行者,難生彼國,故云「隨緣雜善恐難生」。

 

        所以雜善也可以說是諸善、餘善、眾善、萬善,也可以說是雜行、諸行、餘行、眾行、萬行,名稱雖然不一樣,但都是顯示:「就廣義而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概要言之就是《觀經》所講的定、散二善。」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也好,定、散二善也好,都是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講的「隨緣雜善」。

 

        具體來講,宋朝元照大師所寫的《佛說阿彌陀經義疏》,就解釋說: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餘善為少善根,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

 

        元照大師將這一些歸納而說是少善根,同時又說:

少善根,非往生因。

 

        又說:

若依此經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稱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元照大師這一段是說:釋迦牟尼佛為了顯明持名功德的超勝,所以就預先貶劣餘善。就餘善而言,應該是很多,不過元照大師在這裡只列出:布施、持戒、立寺(立寺就是建設寺院)、造像(豎立佛像)、禮誦(禮拜誦經)、坐禪(參禪、打坐)、懺念(拜懺或者是持咒、念餘佛餘咒)以及苦行(苦行當然也很多)等一切的福業。簡而言之,所有的善,也就是持名以外的所有的雜行、雜善全部是少善根。

 

        對於持戒、布施,甚至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謂的六度萬行,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是應該做的,應該隨緣、隨份去修的,只是這些跟往生極樂世界是不相干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不是以這些為業因、為正因;不過是一個學佛的人應隨緣、隨份去做的內容。既然不是往生的正因,對往生而言就是少善根。易言之,如果不是作為往生來講,就無所謂少善、不少善,也無所謂正行、雜行,自力、他力。

 

        所以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就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往生的正因,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其它一切都不是正因,不是本願之行,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關係;可是我們不能貶低,或者是輕視六度萬行。就我們的身份以及職責所在,應該做的就必須要去做,所以在這裡只是就往生的因、非因,而論往生的多善跟少善,不宜混淆不清。總結的說,除了念佛之外,所有的行持,對往生來講都是少善根、少福德。

 

        「隨緣雜善恐難生」:如果眾生個個隨順他的根機,或者是他所接觸的緣,所修的諸善萬行,要往生極樂世界的話,這是因果不相應的。《阿彌陀經》就說:「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解釋說「恐難生」,恐就是恐慮,很深的顧慮,也就是恐怕不可能,其實是不可能往生。

 

        極樂世界是法藏菩薩以自身聖種性,也就是八到十地的高階菩薩所發的願、所修的行而成就的。所發的願又是經過了五劫,那麼漫長的時間,細細的觀察二百一十億的諸佛世界,選取這些世界當中最清淨莊嚴美好的,又加上自己的智慧跟願力,加上自己的超世願在裡面,所以其清淨莊嚴是超越二百一十億所有的淨土,也可以說是清淨之中的最清淨,才規劃出四十八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圓滿了四十八大願,之後才成就了所謂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

 

        所以極樂世界是究竟清淨、無垢、無為、無漏的微妙莊嚴,可說是阿彌陀佛的報土。報土就是佛本身自在受用,同時也給往生者同樣的自在受用。所以極樂世界我們不往生則已,我們一旦往生的話,那麼光明壽命就跟阿彌陀佛一樣,同得殊勝無上涅槃的境界。這一種境界是超越一切,剛剛講是「離一切相」,沒有形相,因此也「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思惟不到,沒有所謂的分別、籌量、計度。那種境界《無量壽經》說: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禪宗所講的: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所以是不可思議的「一真法界」,道綽大師所言的:

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那麼要往生到這樣的國土,就必須唯有依憑同樣是阿彌陀佛全性起修、萬德莊嚴的本願名號,也就是《稱讚淨土經》所講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才可以往生。

 

        以我們凡夫自力、有為、有漏,也就是有煩惱、有污染所修的雜行雜善,乃至三賢、十聖、分證法身的聖者所修的種種行,是無法往生的。

 

        「不可生」善導大師解釋為「恐難生」是另有潛在涵意的,這方面接著會再說明。在《往生禮讚》就說: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也就是說如果專稱彌陀佛名,所謂專就是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畢命為期,這樣就十個人十個人往生,一百個人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一千個人往生,百千萬億如此專念,就百千萬億通通往生。善導大師在這裡又說: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又說: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在這裡所謂的「修雜不至心」,就「千中無一」,因為修雜行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關係,跟極樂世界也不能相應,所以是千中無一;但他如果能夠至心的話,也就是「至心迴向」,那麼也就能夠往生。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恐難生」:隨緣雜善還是可以往生,只是難而不容易,雜善往生是困難的,除非你能夠至心迴向。

 

        在這裡顯示還是可以往生啊。那麼怎麼樣能夠往生,就是靠迴向。就像《無量壽經》第十九願所說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然後「迴向願生極樂」,三輩也是一樣;同時《觀經》的九品也是迴向往生的,也是隨緣雜善而迴向往生的。

 

        善導大師《觀經疏》就說: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也就是說就往生行來講,歸納之則有兩種,一種是正行,一種是雜行。可見除了念佛可以往生以外,雜行、雜善也可以往生。不過善導大師後面又說: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法然上人就依據善導大師這幾句法語,而歸納出有「五種正行」與「五種雜行」。五種正行有五種的得,得就是獲益。五種雜行就有五種的缺失。就是所謂的如果修正行,尤其是正定業的話,那麼跟阿彌陀佛就非常的親密,一體不離的親密,同時也跟阿彌陀佛常在一起的親近,可以說憶念阿彌陀佛是無有間斷,所以不迴向也能往生,因為本身就是往生的正因,可說是純純粹粹的淨土之行。

 

        如果是雜行的話,雖然也可以迴向往生,但是跟阿彌陀佛不親、不近,跟阿彌陀佛彼此之間就有間斷,而且因為它不是純粹的淨土之行,是疏遠的、疏離的、疏雜的,就有這一些缺失。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定善義第九觀就說:

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

 

        也就是說雜善雜行不管修多修少,「但能迴向,皆得往生。」只要能夠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的話,通通能夠往生。但是善導大師又說: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也就是說雖然「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可是平生不能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不捨,要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不捨,就只有念佛的人,因為「唯攝念佛者」。

 

        那麼從以上這幾段法語,可以看出這一句「隨緣雜善恐難生」就含有好幾種意義:

一、隨自他意。

二、隨自不生,隨他得生。

三、隨自迴向亦可得生,然而甚難。

四、雖可得生,平生不蒙光攝。

五、生在胎宮,以疑惑心,修諸功德,生彼宮殿,壽五百歲。

六、權實廢立(下文專復專即是)。

 

         一、隨自他意。自指自己,他指彌陀。也就是說雜善是隨眾生自己的因緣,不是隨彌陀的因緣,所以凡是隨自己的因緣,不隨彌陀的因緣的話,不管怎麼修都是屬於雜善。因為如果隨彌陀的因緣的話,就只有一,沒有二、三,不雜修,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念彌陀專復專」。

 

        沒有專稱彌陀佛名,就是沒有隨阿彌陀佛的緣,都是隨凡夫自己的緣。自己遇到那一個法門,自己就學那個法門來作為往生的因;或者是自己宿世以來的根機,隨宿世以來的根機去修學其他的法門,那麼這也是隨自,隨自己的緣。隨自己的緣所修的就是雜善,也是少善,也是自力,也是難行,不可往生。如果是隨佛緣念彌陀,那就是多善,是他力、是易行,決定往生。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的結論就說: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緣佛願力」也就是隨順佛的願力,依靠佛的願力。怎麼樣隨順,怎麼樣依靠,就是「十念的念佛」,也就是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這樣便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也說: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兩句法語都說隨彌陀的緣,就是念祂的名號,靠衪的願力,是屬於他力,也就是佛力,佛的願力,佛的功德力,因此就容易能夠往生。

 

        這比喻我們到一間寶庫去取寶物作為自己的家產,所取的寶物,除非是取這顆「摩尼寶珠」,不然的話,永遠都是少,不是多。摩尼寶珠就是如意珠,本身是清淨無垢不受污染,而且能夠消除垢穢,能夠變化眾寶,也能夠消除災難,這就是摩尼寶珠。如果取任何其它寶物都有所不足,因為它們跟摩尼寶珠來講、來比,都是少不是多。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是「念彌陀專復專」的話,那不只是多,也是大,也是勝,也是無上,正如印度話「摩訶」,「摩訶」有大、多、勝的涵意。

 

        古來註解《阿彌陀經》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一句經文的註解都各不一樣,同時都沒有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來得要簡不繁。《阿彌陀經》所說:「善根福德因緣」這六個字,有的拆開來解釋,「善根」是什麼意思,「福德」又是什麼意思,「因緣」又是什麼意思。善導大師對這六字經文並不加以拆解,而是整句解釋為「隨緣雜善」,可說精要確當。隨緣而修的善就是雜善,雜善必定是隨自己的緣,不是隨佛的緣。

 

        如果以同本異譯的《阿彌陀經》來對比的話,更可以顯示出善導大師所作的解釋是非常精要,非常確切的。在玄奘大師所譯的阿彌陀經,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對於這一段的經文,玄奘大師翻譯說:

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

 

        「少善根福德因緣」七個字,玄奘大師只翻譯為「少善根」三個字,簡單講就是「少善」,不能以少少的善,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本,也就是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與資糧。

 

        如果就梵文本,也就是上一個世紀從尼泊爾所找到的兩種版本的梵文《阿彌陀經》來看的話,一種版本是說:

不可唯以下劣的善為根本的。

 

        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在這裡說「不可唯以下劣的善為根本的。」另外一本梵文本說:

眾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國。

 

        眾生(願往生的人)是不能夠以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所修行的任何善來往生的。所以無論從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或者是兩種梵文本所講的,都跟善導大師所講的、所解釋的是一致的。也就是雜善:自己以自己所修的都是「雜善」,也都是「少善」。

 

        我們可以比量得知。以五戒為因所得的果就是生而為人,這個就是「為人」的正因正果,若欲生天則善少而不能;如果以五戒的善要往生極樂世界,那就更不相應,更是少善而不是多善。如果以十善來講,十善之因他的正果就是上生天界,要將之做為往生極樂世界的因就太少了。以四禪八定的功德來講,這個因只能獲得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果,如果要做為往生的因,那就仍然同樣不可能,因為他的善依舊是少而不是多。所以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所修的,梵文本的《阿彌陀經》就說「此世所做的善行,都是不足以往生極樂世界的。」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說: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這是就「真實功德」跟「不實功德」來作比較,也就是就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有究竟跟沒究竟,有漏跟無漏來作比較。我們人所修的五戒,或者生天所修的十善,人天的這個果報,是因也好,是果也好,都是顛倒的,都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功德。

 

        所謂顛倒,就是不真,不是真實的,所以叫做虛偽。譬如說我們做夢的時候,夢中的苦、樂,或者哭、笑,夢裡面都不是真實的,可是如果一直作夢而不醒過來的話,我們就會把夢當作是真實的。如果把夢當作是真實的話,那就是顛倒。事實就是如此,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在六道輪迴當中,就好像大夢未醒,我們都一直覺得這個世間的一切是那麼的真實,所修的善、惡都把它當作是真實的。其實,不只所修的善業是顛倒、虛偽,即使是惡業,也是顛倒,也是虛偽的,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極樂世界是覺的世界、涅槃的世界,唯有隨順阿彌陀佛正覺的名號,領受正覺名號的功德,才能夠往生阿彌陀佛涅槃的淨土。

 

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

 

        「故使如來選要法」,「故」就是承接「隨緣雜善恐難生」。「使」就是使得釋迦牟尼佛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選要法」,阿彌陀佛所選的要法是什麼?就是選擇「本願稱名」。因為佛佛道同,因此,也使得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引導我們解脫輪迴,往生極樂,也從八萬四千諸善法門當中,選擇本願稱名來教導、規範我們五濁惡世的「惡眾生」。

 

        稱我們是惡眾生,簡單講就是惡人,我們都會覺得好像有點不平。其實,我們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出生在這五濁惡世的眾生,貪瞋癡都特別強盛,業障特別深重,《地藏經》就說:

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又說:

其心剛強,難調難伏。

 

        所以我們如果反問我們自己,我們就會很謙柔的低下頭來,自認自己是一個剛強、難調難伏的罪惡凡夫。給我們罪惡凡夫所教導的、所約定的法,這個是「要法」,為什麼是要法?剛剛講極樂世界是酬報法藏菩薩因地四十八大願,以及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的無量德行而成就的無為涅槃的淨土,以我們一切凡夫乃至三乘的聖者所擁有的諸善的功德、因緣,是不能夠往生。只可以以阿彌陀佛這一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本願稱名念佛,以這一個因才能夠往生。因此,使得釋迦牟尼佛也這樣的跟阿彌陀佛來教導我們眾生,就以本願念佛,往生本願所成就的淨土。

 

        選要法,「要法」是指這一句彌陀佛名,也就是本願稱名,不是《觀經》所講的定、散的要門。

 

        同時,這個「要」也是專的意思,所謂「專也、求也、契也」。因為本願的稱名念佛,不是隨緣雜善,如果隨緣雜善的話,就不是本願的稱名念佛,也不是往生的正因。本願的稱名念佛既然合乎彌陀的願、往生的正因,當然就可以讓我們來專修,以這來求願往生極樂世界,來契應彌陀本願。所以釋迦牟尼佛不選擇諸善萬行,而獨選擇專稱彌陀佛名,唯有專稱彌陀佛名是可以專修、可以求願、可以契應的法門,所以說「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教」就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開示,對我們的教導,甚至是對我們的敕命。教念,「念」就是稱名念佛,也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在《觀無量壽經》中,是以定善跟散善來引導歸入專念彌陀名號,以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講的話,就是阿彌陀佛的正覺名號,阿彌陀佛成正覺成就了什麼?就是成就了這一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來做為十方眾生往生的正因、正行、正定業。

 

        在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說這一句名號是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而在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阿彌陀經》說這一句名號是具有什麼樣的功能呢?以光明來顯示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彌陀光明,在《觀經》裡面就顯明祂的功能而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大師將《彌陀經》以及《觀經》的這兩句經文融合而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這個「要法」也就是說,念彌陀專復專的念佛人都永遠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當中。

 

        同時,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謂「法界藏身」,就是十方法界一切諸佛的功德,都完全具備在阿彌陀佛一佛當中,無有絲毫遺漏。所以只要專稱彌陀一佛,等同具足的稱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謂「舉一全收,無欠無餘」。

 

        最能夠貼切顯示的就是這一首偈語:

阿字三世一切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這幾段法語徹底的顯示出「教念彌陀專復專」的這句彌陀名號的殊勝與超絕。

 

「專復專」大意有三:

一、顯示二重廢立。

二、顯示一行、一心。

三、顯示釋迦牟尼佛的殷勤勸喻。

 

 

一、顯示二重廢立:

 

        也就是雜正、助定的廢立。教念彌陀專復專,第一個專就是要專於正行而捨雜行,捨雜行就是捨一切的八萬四千法門做為往生的因,要專取五種正行為往生的因,這是第一重,第一個專的廢立。第二重,也就是第二個專就是擱助行、專正定業,因為正行有五種,除了專稱彌陀佛名之外的其它四種是為了助成專稱彌陀佛名,如果能夠專稱彌陀佛名的話,即使沒修其它正行,也已足夠往生了,這是二重的雜正、助定的廢立。

 

 

二、顯示一行、一心:

 

        專復專第一個專,是專於「專稱彌陀佛名」的一行;第二個專是專於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一心。所以第一個專是專修一行;第二個專是成為一心,也就是成為專一行、一心的意思。專就是一,所以專既然是一的話就不是二,也就是說不要有二心,要一行、要一心,不要二行、三行的雜行,不要三心兩意。總的來講,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後永不變遷,變遷的話就是去修雜行了,那麼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信心隨之也就變了。

 

        同時,這個專也是「橫超」的意思,超勝萬法,橫超生死大海,橫超涅槃界,速成佛道,專就有這一些涵義。

 

        專復專也是《阿彌陀經》「一心不亂」的涵義,所謂一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專;不亂是不雜亂,不雜亂也是專,所以專復專是一心不亂。

 

        以定跟散來講的話,這裡的一心不亂是無所謂定、散的一心,因為既然已是專念彌陀佛名,所以是不管定心也好、散心也好,都是往生的正定業。但如果要強論功夫上的一心的話,那麼是屬於定的一心還是散的一心呢?那當然就是散的一心。也就是說,我們即使念佛的時候依然有妄想雜念,但是我們都專一的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永不改變,叫做散的一心,這一心的念佛,不管定散,都可稱為「念佛三昧」,因為是正定業,必定往生故。

 

 

三、顯示釋迦牟尼佛的殷勤勸喻:

 

        釋迦牟尼佛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我們念彌陀要專復專,要專而又專,你要專不要雜,說一次恐怕我們沒有聽進去,又說第二次、第三次,甚至N次。如經文所言之意:「若一日要專念,若二日也要專念,乃至若七日、若七年、若七十年,也都要盡形壽的專念彌陀佛名。」所以專復專就是一再的、不斷的提示我們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而不要二行、三行的雜行,不要三心兩意。

 

        還有專復專就是龍樹菩薩在《易行品》所講的: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能夠專復專就是顯示我們對於阿彌陀佛的恭敬信順;如果不是專復專的話,就表示對阿彌陀佛不夠恭敬、不夠信順,這是非常顯然的;如果是真的恭敬、真的信順的話,就會只有隨順佛意,不會隨順自意,也就不會轉往隨緣雜善。因此,能夠專復專就是龍樹菩薩所講的「恭敬執持」、「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專復專也是所謂的三心、四修、五念當中的四修通通具備了,四修就是「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能夠專復專就是恭敬而不餘修雜行,同時,所謂誓畢此生無有退轉而無間的念佛,因此,也是合乎長時修,所以專復專就是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

 

        我們能夠專復專的念佛,所謂的三心、四修、五念就通通包含了。三心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也就是《觀經》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五念是天親菩薩《往生論》的五念,以五正行來講的話,五念就是五正行。所以不管三心、四修、五念,只要專復專的稱名念佛就通通包含在裡面了。因此三心、四修、五念都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專復專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一首偈: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涵蓋我們這個法門的目標、方法,教、理、行、果,與淨土三經一論的扼要。所以,這一首偈語非常的好非常的重要,我們要把它背下來,要了解它的道理。

 

        極樂無為涅槃界,涅槃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是等覺-菩薩還不能夠理解的境界,要進入這樣的境界,方法是什麼?如果是修八萬四千法門就不能夠進入;如果是專念彌陀佛名那就能夠進入涅槃界。所以,善導大師有一句偈語說:

念佛即是涅槃門。

 

        法照大師也說:

念佛成佛是真宗。

 

        有一句話說:登門入室。登門才能夠入室,你要入哪個房間,必須要登哪個門;你不登那個門,就不能入那個房間;甚至登錯了門,就永遠不能到達那個目的地。我們要入涅槃界,就必須走涅槃門,涅槃門就是念佛,所以說「念佛即是涅槃門」。那麼其它的雜行、諸善能夠入涅槃門嗎?是涅槃門嗎?那就不是。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裡面就把整個一代佛教判為兩門而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從這一句法語就可以顯示出要保證到達目的地的話,它的條件必須是易、容易,如果是易的話,那麼就人人都能夠到達;同時,是易、又是順風,所以讓大家有安樂的感受。如果不易而困難的話,就難以到達,就一定會退轉;何況如果又是苦修苦行,那就更不能夠普遍適合於所有的人。

 

        如果是要在娑婆成佛,娑婆進入涅槃,那勢必要發菩提心,廣修六度萬行;但如果是要在淨土、極樂淨土成佛,那就唯有發願生心而專念彌陀佛名。因此,善導大師說要專念、專復專。

 

        接下來請大家看講義:

        (講義文)

三經一致,皆名「稱名念佛」為往生正因,往生正定業,順彼佛願故。

 

        也就是一直以來引用《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甚至引用傳承的祖師的法語,來顯示三經所講的是同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所以說「三經一致」。

 

        雖然《無量壽經》講四十八大願,其中有十九願,有二十願,也有三輩;《觀經》講十三定觀與三福九品,但是這不是它的目的,它的真正目的是在導歸第十八願的本願稱名,所以都在顯明稱名念佛。稱名念佛是往生的「正因」,正因跟非正因是相對的,正因就是決定能夠往生,不是不定的,決定能夠往生就是往生「正定業」,所謂正定業就是決定的業。如果不是決定的業就是「不定業」,而跟往生完全沒有關係的業就是「邪定業」。

 

        為什麼「稱名念佛」是往生的正因、是往生的正定業呢?因為就是「順彼佛願故」,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根本願,不是隨順其他或者是隨順自己的雜修雜行。

 

        這個講題今天晚上我們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1年9月18日)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