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法義開示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法義開示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觀無量壽經》的屬性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第二十一次的佛一。我們從前三次開始,研討《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在這系列中,首先就《觀無量壽經》概說講了三次,前三次所講的概說內容,已經整理成文字,並且列印放在外面的服務台;此外,更早以前所講的《無量壽經》大意十次,已經編輯成書出版,也放在服務台,希望蓮友們帶回去閱覽,或贈送給其他的蓮友們。因為形成文字是把以前所講口誤之處予以修正,不足之處加以補充,所以比較完整。

  《無量壽經》也好,《觀無量壽經》也好,都是淨土宗正依的經典,所講的內容,完全都是依循著佛陀以及祖師們的傳承來闡釋的,把這樣的書放在自己的身邊,就等同有佛陀、善知識時常與我們相伴,與我們同在,可以指導我們有關純正淨土宗的教理,可以讓我們對往生有把握,心中能夠安穩、安定,安心地走上淨土之道。

  上次所講的主題是「《觀經》唯凡論」,意思是說這一部《觀經》是針對所有凡夫所講的經典,是要讓所有凡夫都能夠現生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一部經典。

  從《觀經》的經名以及經文來看,好像是在講解修學禪定、入定觀想的經典,似乎境界很高超,如果未能正確了解,會誤解這一部《觀經》高不可攀,和我們的根機距離很遙遠,令人望洋興嘆,好像跟我們凡夫沒有什麼關係。其實不是,正好相反,這一部《觀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所說的成佛之法的經典,是每一個業障深重、煩惱熾盛的凡夫都能夠擁有、做得來的。

  所以,提出「《觀經》唯凡論」這個論點,一方面是為《觀經》做一個定論,什麼定論呢?──《觀經》是屬於凡夫成佛的經典,是屬於我們的經典;同時也說明,《觀經》的教法是每一個人所能擁有、做得到的。如果它很困難,是我們根本做不到的,這樣《觀經》就不能列入淨土正依的三經之中了。

  因為淨土法門有一個定義,就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所謂「本為凡夫」,就是主要是針對凡夫來講的,聖人不是主要的對象;但是聖人如果要接受彌陀的攝受,往生彌陀的淨土,當下也能夠擁有往生的決定性,只是他必須回心轉意,把自己看成凡夫,而不是自認可以自己修行的力量往生極樂世界。因為聖者要往生極樂世界,也要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也要靠阿彌陀佛的本願船,那這樣的話,他跟凡夫就同樣的心境,同樣的行持,同樣的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船,這就是所謂「以凡夫為本」。

  為什麼要特別提出「《觀經》唯凡論」呢?因為在隋唐時代,有很多有名的學者都研究《觀經》,也對《觀經》作註解,但是他們對《觀經》的註解卻是錯誤的,不合佛陀的本意,也不合彌陀的本願,註解的內容更是我們所做不到的。他們註解的《觀經》有好幾點錯誤,最根本的錯誤歸納起來有四點,就是:(一)韋提聖人論;(二)九品唯聖論;(三)化身化土論;(四)別時意趣論。這四點是比較根本的。

  錯誤一,韋提聖人論,認為韋提希夫人是聖人,是以聖人的身分來領受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其實是錯誤的。

  錯誤二,九品唯聖論,認為九品往生這些人,都是聖者的根機,這個也是錯誤的。

  錯誤三,化身化土論,認為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是化身佛,不是報身佛;極樂世界是化土不是報土,這也是錯誤的。

  錯誤四,別時意趣論,認為《觀經》當中下品下生的罪惡凡夫有願無行,他們念佛只是有願生極樂世界的心,可是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他們念佛少,頂多就是十聲而已,所以不具備往生的條件,只是種下了將來往生的種子而已,所以往生不是在當生,是在別時,是在下一生或下下生之後。

  這四點是比較根本性的重大錯誤。

  善導大師對於這些嚴重的錯誤,而阻礙眾生念佛往生這件事非常的憂心、憤慨,為了糾正這些錯誤,善導大師特別寫了一部很有名的《觀經四帖疏》。針對這四大錯誤一一糾正,提出七點來論破這一些錯誤:

  第一,《觀經》唯凡論。整部《觀經》所針對的對象都屬於凡夫,韋提希夫人也好,或者是九品往生者也好,乃至未來世的眾生也好,都是凡夫,這就是「《觀經》唯凡論」。亦即《觀經》唯是針對凡夫來講的,是凡夫容易做得到,而且境界高超,為什麼?因為他能夠當生往生極樂世界,當生離開六道輪迴。

  第二,韋提凡夫論。善導大師引經據典說明,韋提希夫人跟所有在座,是與三界以內的六道輪迴凡夫是一樣的,是凡夫,不是聖人。

  第三,九品唯凡論。無論是上品生、中品生、下品生,九品都是貪瞋癡的凡夫,只因所遇的因緣不一樣,所以成為上輩、中輩或下輩。

  第四,報身報土論。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是報身,不是化身;極樂世界是報土不是化土。既然是報身報土是佛的境界,能夠進入這樣的境界,也必須是破了無明的聖者,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進入,才能跟佛感應道交。可是我們凡夫只要願生極樂,專念彌陀名號,也能夠等同初地菩薩一樣地進入極樂世界這樣的報土,它是超越其他世界的報土的。

  一般所聽聞的極樂世界被判定為四土,也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是天台宗智者大師依循著前輩,也就是慧遠大師等的論點所講的,但這不符合淨土宗的教理,也就是不符合《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的教理,所以善導大師特別指出極樂世界本身就是報土,而這樣的報土是涵蓋常寂光土和實報莊嚴土的,根本不是所謂的凡聖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餘土,它是真真實實的報土。

  第五,凡夫入報論。還是貪、瞋、癡、慢、疑、邪見具足的凡夫,一點煩惱都沒有斷除,也沒有降伏,所有無明依然仍在,可是這樣具足煩惱的凡夫,也能夠離開六道輪迴,也能夠往生極樂報土。

  第六,願行具足論。凡夫之所以能夠入報,是因為他「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是「願」跟「行」都是具足的,因此下品生的罪人,臨終的時候十念、一念,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他念佛,願生淨土,就願行具足。

  第七點,乘佛願力論。以上這一些觀點與關鍵,都來自於一個因、一個根本──阿彌陀佛的願力。以阿彌陀佛的願力為根本,才能進入他的極樂世界。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了極樂世界的報土,也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萬德洪名,所以,一方面阿彌陀佛有悲心要救度我們,一方面阿彌陀佛也完成了這個力量,能夠救度我們,只要專念彌陀佛名,就乘上了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最後一點就是乘佛願力。

  同樣都是當時鼎鼎有名的大師,為什麼對一部《觀經》所解釋的有這麼巨大的差別?而且差別的內容可以說是天地之別呢?主要是因為其他的大師是以聖道門的觀點,以自力的觀點來看《觀無量壽經》,可是善導大師是依據《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來看《觀無量壽經》,也依據相關淨土的經典,來看《觀無量壽經》,所以解釋就有不一樣了。

  從《無量壽經》來看《觀經》的話,《觀經》是屬於阿彌陀佛願力救度凡夫的經典,不是屬於自力的,也不是屬於聖道門的教理所能夠解釋的。善導大師依淨土經論來解釋《觀無量壽經》,最根本的就是依阿彌陀佛的願力來看《觀無量壽經》。善導大師認為,無論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或其他祖師所要解釋的,都應該回歸到阿彌陀佛的願力,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是根本,好像種子一樣,一棵淨土的大樹,無論是樹幹、樹枝,或花果,都是來自種子,所以一切必須回歸種子,一切是由這個根本所展開來的。因此善導大師首先將《觀無量壽經》定調為:《觀無量壽經》是往生成佛的經典,是針對凡夫所講的,不是針對聖人。

  善導大師說,聖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這是就初果阿羅漢的聖者來講的,阿羅漢已不會再墮落三塗(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了,三塗加上阿修羅道,稱為「四趣」,文句雖只提三塗四趣,但文意則涵蓋六道,也就是說,聖者已經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了。又說:

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入水,水不能濕。

  也就是說,他們即使此生目前還在六道生死當中,但已經不被煩惱所污染而繼續輪迴六道。

  這可分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初果阿羅漢。初果阿羅漢他已經斷了見惑,思惑還沒有斷,由於斷了見惑,所以就斷除了三惡道的輪迴,只剩下人道與天道這兩個境界;經過七次人、天的轉換之後,就永遠不再於三界六道中輪迴了,這是就初果阿羅漢來講的。

  若菩薩乘願再來的話是靠他悲心願力而來的,不是因為貪瞋癡,不是因為罪業受果報而來的,所以善導大師說,這些聖者在六道輪迴生死海中,就好像鵝鴨入水,卻不會被水所淹沒一般。如果是凡夫,就好像雞一樣,在六道輪迴當中,會被六道的海水所淹沒,被煩惱業障所污染;若以念佛人來講,現在信受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的佛名,願生彌陀的淨土,未來幾十年的生死,就好像鵝鴨入水一樣,已不被生死所染,果報一盡,生命一斷,就往生極樂世界了。

  善導大師說,那一些聖人是「神通自在,轉變無方」,也就是說,只要是斷了見惑的初果阿羅漢以上聖者都有神通,菩薩三明六通就更加廣大,所以他能夠轉變自在,不受任何障礙。是怎樣地轉變無方呢?以三個層面來講:第一,時間。可以轉長劫為一念之間,或化一念為長劫;第二,空間。不論多遠,都能夠來去自如,如同就在面前一樣;第三,萬物。不管是人或畜生,或者是植物、礦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能夠互相轉換,不受障礙,這個叫做「轉變無方」。

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

  這些聖者已經不需要擔憂自己會生死輪迴了,因此根本沒有必要假藉韋提希夫人來代替他們請求釋迦牟尼佛,為他們說法救度他們。

  當時的學者們認為韋提希夫人是個聖者,所以才能夠在聽釋迦牟尼佛講彌陀的救度時就獲得「無生忍」。其實,這個「無生忍」有三個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領悟阿彌陀佛的悲心救度;

  第二個含義,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悲心救度;

  第三個含義,是歡喜阿彌陀佛的悲心救度。

  所以它是悟、信,跟喜的內涵,不是聖者的無生忍。

  當時一些學者看到經文講「無生忍」,就誤認為是聖者的無生忍,因此韋提希夫人肯定是聖者,往生的這些眾生,不管上輩、中輩、下輩都屬於聖者。所以,善導大師就說:統統不對!韋提希是凡夫,九品的往生者也是凡夫,只不過是所遇的因緣各不一樣,因此成為上、中、下三輩九品。三輩九品是一個概略性的劃分,如展開來就成八十一輩無量品,因為眾生的根機是千差萬別的。眾生的根機雖然千差萬別,但如果同樣依靠彌陀的願力,這樣千差萬別的根機就成為同一個根機,同樣一個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機,不是依靠他個人的身分,個人的功德,個人的功夫。如果依靠個人的話,就千差萬別,因為眾生有聖者、有凡夫,有善人、有惡人,有比丘、比丘尼,有沙彌、沙彌尼,有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一些沒有皈依的一般人。所以如果靠各個的身分、功德、功夫、力量往生的話,那當然就千差萬別;但如果同樣依靠阿彌陀佛,就是同樣一個根機,沒有差別。

  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名號,使所有眾生的根機成為平等的根機。如果不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名號,那是「父子登山,各自努力」,就要靠各自的善業功德。可是,以我們凡夫來講,我們沒有純粹的善業可以離開六道輪迴,我們也沒有圓滿的功德能夠成就佛道。

  因此,這一部《觀經》是成佛的經典,也是為凡夫所講的經典。所以《觀經》這一部經典對我們而言,是活靈靈,很親近、很可親的,是跟我們在一起來溫暖我們的身心,使我們得到無比的歡喜和安慰的。

  善導大師說「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聖者可說已經遠離三界六道的輪迴,他們是安樂無憂的,是不需要佛為他們憂愁、擔憂出離方法的,也不用阿彌陀佛為他們發救度的願,因為他們已經能夠自己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何必阿彌陀佛苦苦地來為他們經過五劫的思惟發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來救度他們呢?根本都不需要。倒是釋迦牟尼佛去世之後的未來五濁惡世凡夫,才是阿彌陀佛所要發願救度的對象。

  在《觀無量壽經》就說我們是「為煩惱賊之所害者」,才會在這五濁六道輪迴。也就是說,我們都有煩惱,有貪瞋癡,都有七情六慾,都有妄想雜念,都有情緒,會發脾氣,會意氣用事,會比較、計較、忌妒、不平、不滿、與人對立、與人紛爭,我們都會這樣。但是這一些不是我們的主人,這些是外面的客人,而且是小偷,它來到我們的家裡,把我們趕出去,佔地為王,成為這個家的主人,其實它不是真正的主人,主人是我們,只是我們一時迷失了,被趕出去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很體貼,絲毫都沒有責備我們、批判我們、懲罰我們,反而同情地說:「唉呀!眾生好可憐,你們是被煩惱賊所陷害的,是無辜的,因此才會『濁惡不善』,而且受了『五苦所逼』。」

  凡夫都會批判、責備,拿起正義的大旗,拿起善惡因果的尺來衡量對方,不會互相同情、互相原諒、互相安慰。但是佛都同情我們、安慰我們,對於我們種種的貪瞋癡現行,是深切同情的。

  所謂「五苦」就是生、老、病、死,加上愛別離苦,這五苦就包含著八種苦,包含著無量苦。像這樣的五濁惡世凡夫,就好像沉溺在水中的人常沒常流轉,常常沉沒在三惡道,永恆地在六道裡面輪迴。這一種常沒常流轉的凡夫是阿彌陀佛所悲愍,而且是迫切需要救度的對象,所以彌陀的救度是「凡夫正機」或者「罪人正機」。「正機」就是主要、直接的對象,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以罪人為直接的對象。

  所以阿彌陀佛的救度是針對我們這種為煩惱賊所害,而且苦惱不堪的罪人為目標的,如果不是以救度這樣既罪又苦的五濁惡世凡夫為主要對象的話,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就不夠圓滿了。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發四十八個大願,為了完成這四十八個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豈不是白費了?所以如果阿彌陀佛不能夠救度我們,阿彌陀佛的悲願不夠圓滿,而我們也就永遠沒有超生的機緣,因為十方諸佛當中,無量菩薩之間,乃至八萬四千法門,是沒有一個法門能夠救度我們的,沒有一個菩薩、一尊佛能夠救度我們的,就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凡夫,都有被救,都有往生的希望。

  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是十劫了,阿彌陀佛成佛以來都在一直呼喚我們。對於彌陀救度沉淪的眾生這方面,善導大師有一段話講得非常的好,善導大師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這一段法語非常的好,因為這一段法語說出了彌陀的悲心,也給我們安慰,開出了救度我們的一條大道。

  善導大師說「諸佛」是「大悲於苦者」的,也就是說,佛菩薩大悲的對象不是善人,不是賢人,更不是解脫的聖者,而是以「為煩惱賊所害」的苦惱眾生為對象的,所以說「諸佛大悲於苦者」。

  「心偏愍念常沒眾生」,佛心是專悲愍常沒的眾生。常沒眾生就是指常常沉淪三惡道的眾生,對三惡道的眾生是特別、萬分地悲愍,因此十方諸佛都勸導常沒的眾生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是以勸歸淨土」。為什麼?因為除了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之外,其他的法沒辦法救度常沒眾生。

  接下來就用譬喻了,善導大師說「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就好像沉溺在水中的人,需要趕快、特別、專門地把他救上岸來,為什麼?因為如果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他沉溺在水中浮沉掙扎,生命懸於一線之間,如果不趕快把他救上來,他就沉下去了。「急」就是迫不及待,要趕快,不能悠悠閒閒、慢條斯理的,要一個箭步立即往前把他拉出水面。

  「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如果是岸上的人,他不是沉溺的人,當然就不用去救他。「溺水之人」就代表在六道輪迴,尤其是三惡道的凡夫,岸上的人是形容已經不在三惡道沉淪,或者已經離開六道輪迴的聖人。

  善導大師這一段法語為淨土宗做了一個定位,什麼定位呢?判定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救度者是阿彌陀佛,被救者是在六道中輪迴的常沒眾生;勸導者是十方諸佛,五濁惡世的傳承者就是釋迦牟尼佛,印度到中國的傳承者就是龍樹菩薩、天親菩薩,還有曇鸞大師、道綽大師,以及善導大師,現在的善知識就是在座的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善知識是什麼意思?發心成就對方解脫,乃至成就對方成佛的人就是善知識,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不能稱為善知識。

  這一段法語有一句話說「急須偏救」,救度的救。一般佛教不講救度的,多是講修行,靠自己的力量,所謂「勤修戒定慧,滅除貪瞋癡」。一個修行者能夠勤修戒定慧,滅除貪瞋癡,這是很讓人家敬仰、崇拜的,是很神聖、高超的。可是我們做得到嗎?做不到。

  定、慧不用講,單就戒來說,我們做得圓滿嗎?乃至一戒,能做得清淨嗎?戒定慧做不到,就沒辦法斷除貪瞋癡,那怎麼辦呢?就必須依靠外來的救濟;對於法身慧命來說,外來的救濟只有一個,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對我們自身來講,阿彌陀佛叫做「他力」。阿彌陀佛的力量也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功德力,只有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功德力,才能夠救度我們。

  八萬四千法門、八大宗派當中,只有淨土法門是講救度的法門,其他的法門都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斷除自己的貪瞋癡,圓滿自己的戒定慧,更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去積植菩薩六度萬行才能成佛。這一些都很神聖,令人崇拜,也是我們所恭敬讚歎的,但是很悲嘆,我們做不來,所以我們一方面很自哀自憐,因為完全做不到;另一方面我們也很安慰,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也接受了彌陀的救度。而令人驚奇,嘆為觀止的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反而勝過其他法門的修行,因為其他自力法門的修行要從因地,一個階層、一個階層的努力修行跨越,能跨越得過才能成就,能成就才能解脫;如果中間一個階層沒有跨越,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就繼續常沒常流轉。

  對我們來講,對阿彌陀佛的恩是永懷仰謝的,即使粉身碎骨也沒有辦法報答阿彌陀佛的恩,因為這樣,我們就會慚愧、柔軟,曉得自己是被救度的人,自己是沒有能力出離輪迴的人,但是這樣沒有能力出離輪迴的人被彌陀救度了,他就能出離輪迴,而且成就的境界高於所有的修行者。

  所謂「救度法門」有一個定義,就是自覺有需要被救度的人才會被救度,如果他有衣穿,有飯吃,有房子住,就不需要接受他人的食物、衣物、房子;同樣的,我們如果有力量能夠出離三界,自己有力量能夠成佛,我們就不需要阿彌陀佛──可是,我們是完全沒辦法的。既然是救濟,就表示對方給我們的就是我們所缺的,也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缺什麼呢?我們缺離開六道輪迴的力量,我們缺成佛的功德,阿彌陀佛把這一些都已經具備、完成了,也就是說他的願行都圓滿了。阿彌陀佛的願行圓滿成就什麼呢?成就了極樂世界,成就了彌陀本身,成就「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萬德洪名送給我們。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等於接受他的救度。

  龍樹菩薩說,阿彌陀佛的救度好像船一樣,船航駛在六道的苦海當中,苦海的眾生只要願意上船,安分守己地坐在船上,都能夠從娑婆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都能夠越過六道輪迴的生死苦海。坐在船上的人,不管有力量、沒力量,儘管有十八般的武藝,也置於無用之地,因為不需要,任何人完全都是靠這一條船的力量。所以淨土宗是平等救度的法門,不是講修行的法門。

  若講修行,就必須從戒定慧開始,還有正行、助行;一般助行都講三福,或是種種功德,正行就是講念佛要功夫成片、夢寐一如,這個就是修行。可是這一些都不是淨土的教理,這一些我們凡夫也做不來,但如果是講救度,有功夫、沒功夫,有功德、沒功德,都同樣能夠被救度到極樂世界。即使有這一些,我們也當作是自己本分該做的,而不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

  這一種理論可能跟大家向來理解的淨土教理不一樣,不過這才是正確的。

  善導大師他又說:

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意思是說,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凡夫成佛所說的經典,跟聖者一點都沒有關係。用譬喻來說,救生人員是要救溺水的人,是跟溺水的人有關係,不是要救岸上的人,岸上的人不需要救,救生人員跟岸上的人,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善導大師又說:

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釋迦牟尼佛宣講九品往生,是為了凡夫,不是為了聖人;不管是上輩凡夫、中輩凡夫、下輩凡夫,都能夠以念佛平等地往生。九品是就眾生的各種根機來劃分的,如果這些根機依他們本身所修的來迴向往生的話,到了極樂世界就有品位階級,就在苞胎之中;如果這九品種種根機不是依自己的身分、修行來迴向往生,而是統統依阿彌陀佛的名號,那九品的凡夫就全都成為一品。也就是說就往生的功德來講,都依靠阿彌陀佛的這一句萬德洪名,不依靠自己的身分──出家人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靠出家人的身分、資質、功德;在家眾往生極樂世界也不因是在家眾到極樂世界就比較低下,因為人人都是完全依靠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所以在世間身分不一樣,但所依靠的同樣都是彌陀的名號,彌陀的願力功德,到了極樂世界都捨下了在娑婆世界的身分以及個人的善惡等等,到了極樂世界統統貪瞋癡斷除、無明消除,統統是佛性顯現。所以,到了極樂世界都平等進入佛的境界。

  所以,佛法中唯有這一個法門是最可貴的,是我們所需要的,是讓我們覺得有安慰、有歡喜的,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一個法門。平等是佛法最高的境界,平等也是佛法的實相,平等也是佛法的核心,如果不平等,那不是佛法,我們到極樂世界就都能夠平等,到了那裏統統是佛的境界,是平等的。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引用十句《觀無量壽經》的經文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是針對凡夫講的,不只韋提希夫人是凡夫,上、中、下輩也都是凡夫。所以善導大師說: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經,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

  引用十句《觀無量壽經》的經文來證明,這一部《觀無量壽經》只是針對常沒的眾生而講,與大聖人、小聖人毫不相干。在這裡,善導大師把眾生定義為什麼眾生呢?──常沒眾生。這四個字會讓人感覺很驚訝,好像是在批評我們是常沒眾生、地獄種子,只會墮落三惡道一樣?可是擺在眼前的是,我們現在生而為人,已經遇到佛法在修行的,下輩子如果即使沒有解脫也可能會生天,不然也會投胎當人,或生生世世當人學佛修行,很多人都持這樣的想法。

  可是善導大師要我們自覺,知道自己事實上不只是凡夫而已,而且是「常沒眾生」,這一句話好像晨鐘暮鼓一樣,敲醒我們迷茫的心。我們心太迷茫了,我們不瞭解自己,都高估自己,以為現在生而為人,遇到佛法,受三皈五戒,也有在修行,下輩子即使不解脫也會生天,或者繼續為人修行。這種想法是不可靠,也不可能的!

  《涅槃經》就說:

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即使生在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天壽盡了,一樣還會墮落三惡道,而且能夠生天的人,是非常稀少的,能夠生而為人,也是不多的。既然稀少、不多,可見我們都是常沒三惡道的多。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自覺,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是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的眾生。

  由善導大師開示的這幾段法語就可以知道,《觀無量壽經》的定善十三觀也好,或者是散善三福九品也好,都是釋迦牟尼佛為了五濁惡世常沒凡夫所說的經典,跟聖者是完全沒有關係。不只九品的根機不是聖者,修習十三種定觀的根機也不是聖者,包括《觀經》的當機者眾韋提希夫人,也是凡夫不是聖者。

  雖然隋唐時代的幾位有名的大師判定韋提希夫人是大菩薩,可是善導大師卻不這樣認為。善導大師首先在《觀經四帖疏.序分義》裡面,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汝是凡夫,心想羸劣」,判定韋提希不是聖人,是博地凡夫,因為心想羸劣就是貪瞋癡很深重,修行沒有力量。因此善導大師就說:「正明韋提是凡非聖。

  「由非聖故,仰惟佛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也由於不是聖人,是靠佛的力量來加持她,使她能夠看到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

  之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定善義》「華座觀」經文說: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也就是說,韋提希夫人是一個貪瞋癡的凡夫,一點都談不上修行。只是因為佛的力量暗中加持,使得她能夠看到阿彌陀佛,而向阿彌陀佛頂禮膜拜,獲得彌陀的救度。

  在《般舟讚》中,善導大師說:

韋提即是女人相,貪瞋具足凡夫位。

  也就是說,韋提希夫人是女人的相貌,跟大眾一樣的貪欲、瞋恚、愚痴、驕慢,還有懷疑、猜忌,是凡夫的位格,不是聖人的位格。

  由善導大師這一些開示,我們曉得,《觀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始終都是為了救度在五濁中常沒凡夫所說的經典,顯出淨土門主要救度的根機是以凡夫為本。

  釋迦牟尼佛看到眾生的根機,以及彌陀救度的法門──「機法」已經相應、已經成熟了,因此才很滿足地微笑而說出的一部末法五濁惡世眾生得救的、機教相應的《觀無量壽經》。一切凡夫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必生彌陀淨土的一部經典。所以《觀無量壽經》就是彌陀救度的法門,是凡夫賴以得救的一部經典。

  淨土三經以及淨土宗傳承的祖師──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等,都主張淨土就是救度的法門,有經證、有理證,也有祖師的傳承。那有沒有事證呢?所謂事證就是證明我們凡夫是被阿彌陀佛所救的,乃至於現在也感受、感應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其實事例是很多的,《念佛感應錄》中分門別類記載許多阿彌陀佛救度的感應故事,當然,還有很多是沒有被記載下來的。

  最近有一位居士,就記載了一篇有關佛要救度我們的親身體驗。他的法號叫佛廣,男眾,他在今年(2019)二月十四日,把他的事蹟寫下來。這件事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為什麼到現在才記載下來呢?因為剛好大家在討論阿彌陀佛名號可以放光的的話題。佛廣居士說即使是在螢幕上、手機上,或念佛機上,都會放光,阿彌陀佛都會轉變無方、自在無礙地顯示在那裏面的,因此佛廣居士就說出他在近十幾年前的體驗,我知道後,就請佛廣居士務必要將經過寫下來。

 

  佛要救我 念佛放光

  我的法號叫佛廣,男眾,今年53歲。於1992年26歲時接觸佛教,次年9月於廣州光孝寺皈依。多年來,曾修學過幾種法門,但都不得力,不論念佛、參禪或學密都難以安心。如此經過十三年,到了2006年,對自己的學佛狀況非常失望,準備年底時徹底放棄學佛。

  2006年的年中時,我在廣東省陽西縣工作,認識了當地的一些佛友,他們說廣東茂名市高州市市區,有一處念佛堂很殊勝,到那裏念佛,可以很快提升境界,增長功夫,鼓動我去看看。我想:自己念佛妄念紛飛,胡思亂想,去了也是白去,就沒放在心上。但這些佛友多次熱心相邀,我轉念一想,權且當遊玩,去看看也無妨。11月間,便與幾位佛友去參訪念佛堂 。

  佛堂主要舉辦類似閉關式的佛七,就是在一間寬大的房廳中作佛七用,房內不設床舖,念佛人除了吃飯、如廁出房門外,其餘時間都在房內念佛,並規定念佛禁語,若講話則自動退出。另外有幾位佛友,負責買菜、煮飯,照顧念佛人的飲食。佛堂以這種七天日夜不斷精進用功念佛,乃至不倒單,專注一句佛號,期望七天取得最大成效的方法,吸引了不少人遠道而來。我了解後,躍躍欲試,心想:不妨全力做個最後的衝刺,不行的話,再徹底放棄佛教也不後悔。

  2007年2月13日,我約了三人前往,都是佛山南海的佛友,他們是張燕萍,皈依後叫佛如;侯燈娣及我侄子鄺初傑,皈依後叫佛本。次日早上8時,佛七正式開始,至2007年2月21日(大年初三),共七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是隨著念佛機「阿彌陀佛」四字七音的調子,繞佛念佛,累了就席地而坐念佛,稍事休息後再起來繞佛,日夜如此,基本上沒有睡覺。當然妄念依然遷流不息,但畢竟因專注於念佛,多了一份輕安與平靜。

  到了第三天晚上,大約十點多,確實太累了,坐下來披著棉被邊休息邊念佛,念著念著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在睡夢中,有人與我說話,告訴我說:「佛要救我。」語氣柔和而堅決,當時聽了極其歡喜,接下來聽到有男聲在歌唱《佛要救我》: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佛要救我

一定救我

誓願不變

真的救我

佛救眾生

直到永遠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聽著聽著就醒了,時間是凌晨三點多,歌曲依舊繼續在唱。人雖醒了,但仍持續仔細的靜聽,奇怪的是,聲音是由念佛機播出,用念佛的調子重複唱出《佛要救我》的歌詞。我覺得很驚喜又不可思議,趕緊找紙筆記下了歌詞。聽了一陣子,我就起身繞佛,念佛機就變回原來念佛聲了。

  佛七結束之後,彼此交流時才知道,就在當天晚上,發生了另一件特別的事情。佛如蓮友平常會見到一些特別的景象,這晚她也看到了。她說當晚看見我全身放金光,無論是繞佛還是披著棉被坐在地上念佛,都在放光,她覺得很神奇。今天我專程到她家探訪,她回憶當時的情景說,這個印象太深刻了,依然歷歷在目。

  那時,我們都不明白念佛就會放光。現在知道念佛身體會放光,是佛號自然而然的展現,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並非某個人獨有的,而這正好佐證念佛就會放光。

  當時聽聞「佛要救我」,有難以言表的歡喜與感動,接下來的幾天念佛,自然很輕鬆愉快地度過了。

  「佛要救我」這句話,具有無比的震撼力,擊碎我原來固有的觀念,正是彌陀的慈悲引導,為久修無望的我指明了出路。

  約一個月後,我有幸奉讀淨宗法師所著的《念佛勝易》和《唯說念佛》兩本書,迎來了學佛路上的重大轉機。隨後尋訪安徽弘願寺,叩拜淨宗師父,承蒙開示純正淨土教理,明確領悟彌陀救度悲心。在弘願寺看到一系列淨土宗叢書及光碟,藉由接觸淨土宗叢書,聆聽慧淨上人、淨宗師父的教導,徹底了解淨土法門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往生彌陀淨土不是看自己的根機,也不是靠自己的修行或功夫與功德,是全憑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而這救度幾乎是平等無有條件的。因而完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阿彌陀佛就這樣巧妙的救了我。

(佛廣居士記於2019年2月14日)

 

 

  由這一則感應事蹟可以了解,佛真的是轉變無方。為什麼?念佛機是機器,由種種零件所組成,佛號是燒錄在一片小小的IC上,IC所燒錄的內容就只是這一句佛號,沒有其他的聲音,沒有其他的調子,也沒有其他的文辭,可是居然能夠唱出那樣的歌詞,而且那樣的歌詞,正是淨土三部經根本的教理,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悲心救度。就在他學佛瀕臨絕望,需要彌陀的救度才有出路,才有希望,才有光明時,他如願獲得了救度的引導。

  也就是說,他以前也念過佛,多少也曾涉獵有關淨土的教理,可是沒有正確的了解真正的淨土教理是講彌陀的救度,講平等無條件的救度,講任何眾生都能夠被救;而任何眾生當中,是以凡夫為本,以罪人為正機。當他聽到了歌詞的時候,當下只是感動、歡喜,還不曉得原理,是之後接觸到了《念佛勝易》《唯說念佛》兩本書,才理解到原來淨土法門是講彌陀的救度。也因為這樣,佛廣居士從2007年就專看我們淨土宗印行的書,同時也踏上了布教的線上,為人講解淨土教理。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那件感應事蹟的話,佛廣居士可能就放棄佛教了。

  不過我們學佛不要存心要去追求感應,尤其是刻意希求要有感應,這樣很危險,要讓它自然,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即使有的話,也平常心看待,不要認為奇特而想進一步或期望更有感應,這樣很危險。為什麼?因為凡夫貪瞋癡重,又沒有智慧,很容易執著。一旦執著,在旁邊等待報復的冤家債主,發現我們有這個執著,就會藉機顯現,而讓一般人在分不清真假之下,執著是佛菩薩的感應,這樣就會被牽引進入魔道。所以古德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為什麼?修行是為了解脫,假設著魔了,那就更加的沉淪了,生生世世就難以解脫了,所以說寧可千年都不開悟,也不可以當下一時的著魔,因為一旦著魔就沒有解脫的希望了。

  佛菩薩是有感應的,但是我們不追求,有感應也當作很平常,不加以執著。我們念這一句佛號時就只是老實的念、平淡的念、平凡的念,不要期待有什麼奇特的感覺,也不要希求任何奇妙的感應,只要老實念佛就好。

 

《觀無量壽經》大意(一)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前幾次我們就《觀無量壽經》概要做說明,前一節是為《觀無量壽經》的屬性作定位──《觀經》是針對凡夫可以成佛而說的一部經典。

  接下來就要進入《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解釋《觀無量壽經》都不能離開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疏》;所謂「四帖」就是「四卷」:第一卷〈玄義分〉,第二卷〈序分義〉,第三卷〈定善義〉,第四卷〈散善義〉,善導大師以這四卷來通盤解釋《觀無量壽經》。

  在第一卷〈玄義分〉中,善導大師還沒有就經文的文文句句去消文、解釋,是預先把整部《觀無量壽經》的內涵、精神,就文字背後的意義通盤地解說;同時也針對當時大眾對《觀無量壽經》的普遍誤解、錯解加以糾正。

  〈玄義分〉共分七門,也就是七章、七個段落,第一門是「序題門」。

  《觀無量壽經》有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和耆闍分,「序題門」就是當中的序分。序分有證信序跟發起序,發起序當中,韋提希夫人請求釋迦牟尼佛教導她如何思惟、如何正受。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顯露出滿足的微笑,曉得開示救度眾生的法門,機緣已經成熟了,所以就先講出十三種定觀與三福九品,之後再引導進入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就是弘願的念佛。整部《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就寫在第一章〈序題門〉。

  〈序題門〉最重要的有一段文叫做「要弘二門判」,這一段文是〈序題門〉的核心,也可以說是整部《觀無量壽經》的核心,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我們有出版一本隨身書叫《觀經四帖疏》綱要(也有納入《善導大師全集》中),主要是以《觀經四帖疏》十三章來做為解釋,前面所講的「《觀經》唯凡論」,在那本《綱要》的第三章就有說明,第六章也有扼要地講到「要弘二門」,大家可以參考。

  接下來,就以「要弘二門判」來做闡釋,這裡講的會比較細緻一點。

  「要弘二門判」是善導大師闡釋《觀無量壽經》的大意,也是對《觀無量壽經》的教判,也可以說是淨土宗的教判,乃至整個大乘佛法的教判,所以這個教判非常的重要。

  這個教判對淨土宗有根本性的重要意義,凡是修學淨土法門的人,都應該要了解究明善導大師這段「要弘二門判」的內涵,這樣對淨土宗的教理,才能夠有正確地掌握;而且對自己往生彌陀淨土,也才有絕對而不動搖的信心。

  「要弘二門判」文: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善導大師在這一段文中,分別將「要門」與「弘願」的意義扼要地顯露。這一段文,短短幾句,不但涵蓋了淨土法門的核心,乃至整個大乘佛教的核心統統都涵蓋了。

  首先,我們先就文字來消文,解釋文字的意思。

  第一段說「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釋迦牟尼佛在皇宮為韋提希夫人講法,同時也把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顯示給韋提希夫人看;韋提希夫人看到極樂世界這麼的清淨光明、莊嚴殊勝,就很嚮往,想要往生到這樣的世界。因此就進一步向釋迦牟尼佛請求說「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希望佛陀您能夠教我思惟、觀想極樂世界的景象,好讓我命終的時候,神識能夠到極樂世界。

  「思惟」跟「正受」是一種觀想的方法與境界,思惟是觀想的前方便,正受就是入定的境界。把要觀想的境界完全的領納在心中,這個叫做正受。所以正受可以說是一種三昧,一種定境,而思惟只是三昧定境之前的修練、鋪排。釋迦牟尼佛聽到韋提希夫人這樣的請求,就很高興,為什麼呢?因為他要展開阿彌陀佛救度法門的機緣已經到來了,所以善導大師這裡就進一步說「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娑婆」就是娑婆世界,「化主」就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化主釋迦牟尼佛,因為韋提希夫人的請法,因此廣開淨土的要門;「廣」就是宏廣,因為要門很廣,有多廣呢?要門是屬於定善跟散善,但是它包含了釋迦牟尼佛一輩子所講的所有法門,也就是五時八教都涵蓋在淨土的要門當中,所以說「廣開淨土之要門」,歸納起來,就是定善跟散善。所以這裡說「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安樂」就是安樂國,也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種種名稱,除了叫做極樂世界之外,也叫做安樂世界,也叫做安養世界,也叫做妙樂世界,也叫做蓮花藏世界,也叫做光明土,也叫做涅槃界等種種名稱。因為極樂世界非常殊勝,涵蓋種種殊勝功能,所以就有種種名稱。「安樂能人」是指安樂國、安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這裡的「安樂能人」跟前面的「娑婆化主」是相對的語句,「娑婆化主」就是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安樂能人」就是安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為什麼在這裡稱阿彌陀佛是「能人」呢?因為他是能夠救度十方眾生的一位尊者,所以叫作「能人」。

  當釋迦牟尼佛開展淨土的定善跟散善時,阿彌陀佛主動彰顯出別意之弘願。關於「弘願」,一般通途講「四弘誓願」,凡是菩薩發心要成佛,必須先發四弘誓願,這是基礎性的。而在四弘誓願之外,個人又特別發的願,譬如,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藥師佛有十二大願,地藏菩薩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等等。

  阿彌陀佛在釋迦牟尼佛講解定善十三觀,散善九品當中,主動地顯出他有別於定、散的要門,以及有別於一般弘願的悲心願力,所以叫作「顯彰別意之弘願」。「顯」是把隱藏在裡面的內容顯露出來,本來是在裡面被涵蓋住的,把它顯露出來,讓人清清楚楚地看到,這個叫做「顯彰」。假設不特別去顯彰的話,從表面上就看不出來,所以表面上釋迦牟尼佛講定善、散善,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在這當中就顯彰他有別於要門的一種平等、沒有差別的救度的願力,「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是這樣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在講定善跟散善的時候,阿彌陀佛在什麼地方顯露他弘願的救度呢?這個後面會解說到,現在我們只先就文字來消文。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這裡就有「要門」跟「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所謂「要門」就是這一部《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定善十三觀與散善三福九品;「定即息慮以凝心」,所謂「定」,就是息慮以凝心,也就是入定的意思。要入定的話,必須要息慮。「慮」就是念頭,種種的妄想雜念必須停息下來,心進入不動的狀態,所以說息慮以凝心,也就是進入定境。如果不入定的話,是觀想不清楚的。「散即廢惡以修善」,散就是廢惡修善,跟定是相對的。定是入定,身、口、意三業行為都進入在定中;散是身、口、意沒有入定,但雖然沒有入定,卻不做任何的惡事而修種種善事,所以說「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將定或散這兩門所修行的功夫、功德迴向求願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屬於要門。

  前面是講要門,接下來講弘願。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所講的阿彌陀佛的救度,叫作弘願。「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所有一切善的凡夫、惡的凡夫,他們能夠得生極樂世界,「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為增上緣。

  阿彌陀佛有什麼增上緣呢?阿彌陀佛有大願、有大業、有大力的緣。這個緣是一切善惡凡夫得以往生極樂世界的緣,這個緣是增上緣、是強緣。必定使因快速、順利成就果報的緣叫做強緣,也叫作增上緣,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增上緣。因為有了增上緣,就必定成了那一個果。

  「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大願」就是指阿彌陀佛五劫所思惟的四十八個大願,「大業」就是指阿彌陀佛發了願之後,為了圓滿這四十八個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種種無量德行就是阿彌陀佛的大業。這裏所說的「業」跟我們凡夫的罪業、黑業,是完全不一樣的。無量德行的大業是清淨的業,是白業,是可以使自己跟十方眾生都成佛的業。因為「願」跟「業」,都已經圓滿了,因此自然就有了大願業力。

  「大力」就是淨土宗所講的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之力,這個大力能夠使十方眾生,一切善惡凡夫往生極樂世界,以及在極樂世界成佛。如此威神很不可思議,所以說不可思議威神之力。

  當然,大願、大業、大力,如果濃縮的話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這裡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照一般理解來說,善導大師解釋弘願的時候應會把《觀無量壽經》中有關弘願的經文、內涵引用出來,然後講清楚、說明白,可是善導大師沒有這樣做,只說:「就如《大經》所說的,一切善惡凡夫能夠往生,都是靠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善導大師只有這樣解釋,並沒有將《觀無量壽經》安樂能人彰顯別意之弘願的地方一一指明出來,此中當然是另有涵意的。

  原因在於,阿彌陀佛在《觀無量壽經》所顯彰的別意之弘願有好幾個地方,如要一一舉出就會比較繁瑣。而且《觀無量壽經》所顯露出的別意之弘願與《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是一樣的,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就簡要的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當然,簡要來講,這裡所謂的弘願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本願當然也可以指四十八大願,因為從因地上來講就是四十八個大願;但從根本來講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就是本願。所以在《無量壽經》就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一段偈語是在解說第十八願的,而且明明白白地把第十八願說是本願。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最後〈流通分〉的地方,佛陀付囑交代阿難尊者要流傳下去的經文也是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與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就解釋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的這一段解釋,已清楚點明阿彌陀佛有的本願是專稱彌陀佛名。所以這裡所講的「言弘願者,如《大經》說」,那就是如《大經》第十八願所說的。譬如第十八願成就文也在說第十八願的內容,《無量壽經》〈流通分〉:

佛告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也是在說明第十八願。剛剛所引用的「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也是在說明第十八願。

  整部《無量壽經》上下兩卷,都在講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本願救度,所以「言弘願者,如《大經》說」,當然主要也是講第十八願的意涵。

  這一段文最後,善導大師做了一個結論說「仰惟釋迦此方發遣」,我們恭敬地仰望二尊,思維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勸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彌陀即彼國來迎。」阿彌陀佛就從極樂世界來迎接我們;「彼喚此遣」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呼喚我們讓他救度,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勸導我們要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這叫做「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如果能了解彼喚此遣的意涵,我們一定會願生極樂世界,不可能不願生極樂世界,除非是我們沒有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沒有感受到釋迦牟尼佛的發遣。換句話說,除非沒有遇到這一個法門,一旦遇到了,十個人十個人往生,百個人百個人往生,即所謂「萬修萬人去」。所以善導大師就說「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一定會往生。

  以上是對這一段文的解釋、消文,接下來就「要弘二門」再進一步解釋。

  所謂「要弘二門」,指的是「要門」與「弘願門」。「門」就是通入的意思,沒有門的話就沒辦法進出,所以門就是通入、進入的意思。進入到哪裡呢?進入到極樂世界。

  也就是說,極樂世界有兩種進入的修行門徑,一種是要門的修行門徑,另一種是弘願門的修行門徑。這兩種雖然都能通往極樂世界,但是兩種修行方法不一樣。

  淨土宗的宗旨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個修行的徑路就是「念佛往生門」。但是有人雖然要求生彌陀淨土,可是不曉得阿彌陀佛是救度的佛,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具備離開三界六道的功德,具足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每一個人只要依各自的根機去念佛,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他不曉得這個真實道理,因而不能夠安於這一句佛號,難以安於念佛,而想憑藉念佛以外的種種其他善法,來迴向求生極樂世界。這個修行的方法,就是「諸行往生門」,也叫做「眾行往生門」,或「萬行往生門」,就是修學念佛以外的種種法門,累積念佛以外的種種功德來迴向求生極樂世界,這些就屬於「要門」。所以通往極樂世界,就有「念佛往生門」(弘願),以及「諸行往生門」(要門),這兩種修行的門徑。

  再明白地說,所謂「要門」,指的就是「諸行往生門」。善導大師說所謂要門就是定善跟散善,定善跟散善就涵蓋八萬四千法門,所以叫做「諸行往生門」。所謂「弘願門」就是「念佛往生門」。

  以上是就要弘二門稍微解釋。

  可能有人會問,善導大師只有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只說「弘願」兩個字,並沒有說弘願門,也就是沒有加一個「門」字。這裡說弘願門,豈不是增減祖文?其實並不是增減祖師的文字,同樣都是善導大師所說的。怎麼講呢?善導大師除了在這裡有講到弘願之外,在《般舟讚》善導大師就用一段偈語同樣的顯示要門跟弘願門。善導大師說: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一切善業迴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這裡就用「弘誓門」這三個字,「弘誓門」跟「弘願門」意思是一樣的,都在指第十八願,所以第十八願有說是「弘願門」,也有說是「弘誓門」。

  就「弘願」來講,「願」就是指第十八願「設我得佛」;「誓」是指「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發願,他如果成佛的話,要讓十方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能讓十方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他就不取正覺。所以就「不取正覺」來講,是阿彌陀佛的「誓」。「誓」是有條件的交換,就是說我不達成的話,勢必要如何……,為了要達成,就必須繼續,一直到達成了,他這個誓願才圓滿。所以願就是誓,誓就是願,弘願就是弘誓,弘誓門就是弘願門,弘願門就是弘誓門。

  既然同樣都是善導大師說的,可見我們並沒有增減祖師的文句。何況善導大師在這裡就很清楚明白的說「彌陀弘誓門」,「彌陀弘誓門」指的是「專念彌陀號」,因為這裡說「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一切善業迴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所以弘誓門就是專念彌陀號,其他的方便就是「一切善業迴生利」,也就是要門,要門就是以各自所修的種種善業來迴向。

  由這一段偈語跟要弘二門判互相對照的話,就曉得「一切善業迴生利」,就是「要門」;「專念彌陀號」就是「弘誓門」,也就是「弘願門」。所以這裡講的彌陀弘誓門就是專念彌陀號,並不是一切善業的迴向往生,如此細細的思維,道理就顯現出來了。

  何況所謂的「門」,就是通入、進入彌陀淨土的意思。諸行往生可以通入淨土,可以叫做「要門」,有一個「門」;念佛往生也可以通入淨土,所以名為「弘願門」。如果「弘願」不可加個「門」的話,那麼我們念佛要通到哪裡?要進入到哪裡去呢?難道不能進入彌陀淨土嗎?既然「弘願」可通往淨土,那麼不是「門」又是什麼呢?因此善導大師就在《般舟讚》的「弘誓」之後加一個「門」。雖然都是「門」,可是「要門」這個「門」是方便的門,弘願的門才是究竟的門。也就是說,或有人通過方便的要門進入究竟的弘願門,所以要門的門也含有通入弘願門的意思。

  從整部《觀無量壽經》的脈絡來看的話,要門是要通入弘願門的。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用定善跟散善來誘導、調熟定善與散善的根機,然後進入弘願門,專一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而不是自己修定善、散善來迴向。也由於定善大眾做不來,散善也做不圓滿,那怎麼辦呢?要怎麼往生呢?這個門(要門)就不通了。如果把這個門(要門)轉向弘願,也就是引導他們專一念佛,那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了。所以說要門是為了引導進入弘願的,最後就只有弘願一門,沒有要門了。當然這是就「要弘分判」與「要弘廢立」來講的,有「廢」、有「立」,這個講到後面才能夠顯露出來。

  接下來講「要、弘」這兩門的體。

  善導大師在〈玄義分〉就說:「言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這個就是要門的根據,可知要門的體就是《觀經》所講的定善跟散善。

  定善是指《觀經》所講的十三種定觀的修行方法,善導大師在〈玄義分〉當中又說:「從日觀下至十三觀以來,名為定善。」也就是《觀經》講十三種定觀,第一觀是日觀(日想觀),第二觀是水想觀,一直到第十三觀,從第一觀到第十三觀名為定善,這個是善導大師所分判的「從日觀下至十三觀以來,名為定善。」這個是屬於定善的內涵。

  散善是指《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段中所說的三福(三種福業)的修行內容,善導大師在〈玄義分〉就說:「三福九品,名為散善。」善導大師在這裡,很明確的將《觀經》劃分出定善跟散善。

  所謂「三福」就是世福、戒福跟行福。這三福包含世間善跟小乘善,以及大乘法門的善。在《觀無量壽經》裡面,是用十一句話來解說三福。

  其中世福有四句話,就是: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戒福有三句話,就是: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行福有三句話,就是: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十一句就是三福的內容。

  在三福中,有的人修學高,有的人修學低,便依其修學而分判出九品,也就是上輩三品、中輩三品,以及下輩三品,總共九品。但嚴格來講,下輩三品是三福無分的,因為他們連世福的第一個「孝順父母」都做不到。可是善導大師卻說:「三福九品,名為散善。」九品包括下輩三品,也都屬於散善。論下輩三品,他們只有作惡,一輩子沒有行善,善導大師卻也說是善,到底背後是指什麼呢?是指下品三生的人臨終的時候都有念佛,念佛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所以也是屬於善。

  迴向自力所修的定善、散善等種種行門,以至誠心迴向發願往生彌陀淨土的法門,就總稱為要門。所以善導大師在〈玄義分〉就說「迴斯二行,求願往生」,把這要門的定善跟散善作為自己的功德迴轉向著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交換。怎麼交換呢?就是說:「阿彌陀佛啊!我已經完成了定善或者散善,請您來接引我往生吧!」就是這一種意思,這叫做「迴斯二行,求願往生。」

  這一段文的意思約要來講,就是指修行《觀無量壽經》之中所講的定善和散善,迴向求願往生極樂淨土,這個就是要門。所以,要門的體就是《觀經》所講的定善和散善這些法門。

  進一步再詳細說,「定善往生門」指修行定善十三觀來迴向往生淨土。如同善導大師說「定,即息慮以凝心」,也就是說要端坐在寂靜的地方,摒除種種妄想雜念,讓心能夠寂靜,甚至能夠入定,凝心專注於淨土景象的觀想之中。「散善往生門」是指修習淨業三福,迴向往生彌陀淨土,就好像善導大師所講的「散,即廢惡以修善」,散善之修習不必一定要端坐,在寂靜的地方摒除雜慮,不一定要入定。在日常生活當中以平常散心的狀態來斷除惡業,修持三種福業(世福、戒福、行福)。不管三福是完整的圓滿,或是部分的成就,都可以用來迴向。

  「要」就是必要,「門」就是通入、進入,必須要定善成就或散善成就,也就是要有善業功德成就才能夠通往淨土。如果善惡交攻、善惡夾雜,就不能往生。因為不是定善往生,就必須散善往生,假設既沒有定善,也沒有散善,就沒有功德可以迴向。所以必須要有善,不是定善就是散善,以善為標準,不可以有惡。

  但是,我們身在五濁惡世,末法時期的眾生,成就純善的眾生很少很少,絕大部分都處在善惡交攻、善惡夾雜的狀態。所以修行要門往生就很困難,因為我們修不了,難有所成。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就說: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如果捨掉專一念佛而去修雜業(定善、散善),一百個難得有一、二個往生;一千個難得有三、五個往生。也就是說,修這些法門的人,即使再多,但是能往生的很少,也就是修不成就的意思。因為依要門往生必須成就純善功德,不是定善就是散善,我們檢討自己,定善決定是修不來的,即使散善也做不到。

  散善三福中,「行福」是大乘法門,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首先必須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基礎,第一要深信因果,進一步讀誦大乘,讀誦大乘當然也涵蓋著修行的內容,然後勸進行者,進而教人也來行持。所謂勸進行者,這個其實我們是做不到的,也發不了這個心。「戒福」,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也做不來。「世福」,我們也做不到位。何況我們都是煩惱強、業力重,而且妄想多,善和惡互相交雜;惡是真惡,善又是假善,可以說我們幾乎沒有功德可以迴向往生,那就沒有力量脫出三界輪迴了。

  前面是就「要門」的定跟散稍作解釋,接下來解說「弘願」。

  善導大師在〈玄義分〉中就說: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這就是弘願門的根據。

  這一段文的意思是說,《大經》(《無量壽經》)的他力往生教義,濃縮而言,就稱為弘願。因為教義明確指出根本軸心是,一切善惡凡夫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而得以平等地往生極樂世界,因此這一個法門就是弘願門。

  弘願的體就是指阿彌陀佛弘廣的願力。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跟悲心是要度盡十方眾生的,這一種願力、悲心非常的弘大、弘廣,所以叫做弘願,也叫做弘願力,或者是弘誓願,願力、誓力、佛力、功德力統統在裡面。而且這一些功德、力量,又統統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當中,所以弘願的本體就是指阿彌陀佛的願力,也是指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名號跟願力,願力跟名號,是一體的;甚至阿彌陀佛本身跟他的名號,名跟他的本體,也是一體沒有差別的。這是佛的境界,當然凡夫就不是這樣。

  相對於前面所講的定跟散這兩個法門,這裡所指的是第十八願的念佛。「弘願」就是弘大、弘廣的誓願,因彌陀本願廣度十方眾生,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也就是普遍的救度「一切善惡凡夫」,十方眾生以善惡凡夫為本位,尤其是以最苦的惡人為急迫救度的對象。為什麼?因為對極重的惡人如不馬上救的話,就立即要墮入三惡道了;而不嚴重的人,他還有機會。所以,雖然佛的悲心是平等的,但是在救度上,就必須有輕重緩急的差別。

  簡而言之,弘願所要救度的對象是包含一切善惡凡夫,亦即「無機不攝,無苦不度」,沒有一個根機不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範圍之內,沒有一個苦惱的眾生,不能乘脫阿彌陀佛的救度,所以叫做「弘願」。

  第十八願稱為念佛往生願,所以弘願就是第十八願。怎麼講呢?因為「一切善惡凡夫」,就是指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而且「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莫不皆乘」就是指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只要我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就是信跟願;「乃至十念」就是行。只要具備信、願、行,就是乘託上了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了。這「大願業力」就是指第十八願所講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力,因為他已經取正覺了,所以他就有這樣的力量,使信、願、行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樣的本願力是不論善跟惡的,亦即只要以信願念佛為因,就能夠自然的乘託、依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這一個增上緣,有了這樣的增上緣就必定得生彌陀淨土。

  總而言之,「弘願」就是指第十八願的念佛往生願。弘願門,就是指全憑阿彌陀佛力量的念佛往生門。

  善導大師在《般舟讚》說: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一切善業迴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善導大師將「一切善業迴生利」與「不如專念彌陀號」並列對立,認為「一切善業迴生利」是不如「專念彌陀號」的,因而提倡「專念彌陀號」,並將「專念彌陀號」的念佛往生,定義為「弘誓門」。

  我們把這一段偈語結合前面「要弘二門判」,文義就非常的明顯。「一切善業迴生利」就是指「淨土的要門」,而「專念彌陀號」就是指要弘二門判的「別意之弘願」,也就是本願門。

  在這裡我們進一步歸納「要弘二門」的教義,「要門」的教義分為三點來說明:

  第一點,以往生彌陀淨土為目標;

  第二點,以自己的力量努力修行定善的法門,或者散善的法門;

  第三點,以所修的定善或散善的功德為因,至心迴向,求願往生彌陀淨土。

  具備這三點就叫做「要門教」,也就是要門的教理。

  弘願的教義也可以分為三點:

  第一點,以往生彌陀淨土為目標;

  第二點,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在這裡指的是專一稱念彌陀名號,內心是信受彌陀的救度的。

  第三點,完全捨棄依靠自力之心。

  具備這三點,就叫「弘願教」,弘願的教理。第三點是完全捨棄依靠自力之心,意思就是說,自己再怎麼樣行善積德,也不依靠這些善跟德來迴向往生。因為往生的資糧完全在彌陀名號,往生的增上緣完全在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這一些統統在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當中,我們只要信受、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因此,不須依靠自己修這個功德、修那個功德來迴向往生。即使自己的本分,該做的都做圓滿了,也不是以這個來迴向往生。因為,一方面知道這一些還是有漏的,也是雜毒的、染污的,不足以迴向往生清淨的極樂世界。另一方面知道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已經具備了往生的資糧,只要念佛,就能夠依靠他的大願業力,因為這樣的大願業力才是往生成佛的增上緣。

  所以,「要門」就是十三觀的「定善」,跟三福九品的「散善」。「弘願」就是《大經》第十八願,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

  「要門」是自己修行定善或者是散善,迴向求生淨土,龍樹菩薩說這個是屬於「難行道」,曇鸞大師說這個是屬於「自力」。

  「弘願」是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已經預先為十方眾生完成了不可思議的救度力量,也就是大願業力。對於救度十方眾生來說,此大願業力是萬機不漏,善惡統統救度的,大願如此弘廣,故名為「弘願」。龍樹菩薩說這個是「易行道」,曇鸞大師說這個是屬於「他力」。這個「他」不是指別人,是純粹、唯一,指南無阿彌陀佛的力量。

  簡要來講,要門是自力,諸行往生的法門;弘願是純粹他力,念佛往生的法門。不管是有智慧的,或沒智慧的人,不管是遇到善緣而行善的人,或遇到惡緣而做惡的人,一樣絲毫不用靠自己的力量,都是全憑彌陀的佛力,完全被佛力救度而往生的法門。因此這一個法門就是所謂純他力教,或是絕對他力教。也就是說,善人不是依靠他的善來往生,惡人應該墮落三惡道,可是也因為彌陀的救度而往生。總之,往生跟自己的善惡無關,完全都是彌陀的力量。

  可能有人會認為說,我們也要信、也要願、也要行啊!這豈不是自己的力量?所以應該是他力的救度加上自己信願行的力量,是兩願和合的二力法門,不是純粹他力。不是這樣的!

  信,有自力的信,有他力的信。阿彌陀佛救度的悲心徹入我們的內心,成為我們的信,這個就是他力的信。這個他力的信,純粹就是阿彌陀佛的,不然論信,我們是信不起來的。

  願,我們是隨順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讓他救度,我們就隨順他,讓他救度。阿彌陀佛說,以你的根機、身分去念這一句彌陀名號,這當中沒有所謂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或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一些條件。這樣,信願行豈不都是源自於阿彌陀佛?我們只是隨順而已,所以力量全部在阿彌陀佛那裡。

  比喻來說,我們要從台灣的台南靠自己的力量徒步到中國的北京,或美國的紐約,那是絕不可能的。可是如果坐上飛機,那一定會到達。阿彌陀佛這架飛機是絕對安全的,而且要坐上這一部「彌陀號」飛機,也不用先訂位,也不用花錢買機票,只要接受阿彌陀佛呼喚,我們答應,就完全具備了,我們就已經坐在阿彌陀佛本願的飛機上了。

  所以,我們是被彌陀的悲心感動而成為信心,因此這個信,必須是以外在存在的客觀事實入於我們的心,才能成為信,憑空要起一個信是絕不可能的。

  願,也不是我們發願將來要怎麼樣,不是的,這個願是「願意」,是願意接受彌陀的救度。我們被阿彌陀佛的慈悲所感動──怎麼說呢?唉呀!阿彌陀佛十劫以來站在那裡,悲心、迫切地呼喚我們,我們不忍心阿彌陀佛這麼苦苦的呼喚,我答應吧!這個叫做「願意」。

  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憶佛念佛,這個就是行。

  所以信願行統統都是阿彌陀佛的力量給我們的,我們只不過是隨順而已。也就是說,我們安分守己的坐在飛機上就可以了。在機上,你要端端正正的坐著也可以,要翹著二郎腿也可以,要趴著休息也可以,總之,只要不離開這一架飛機就好。

  相對於要門諸行往生來講的話,是不論聖凡善惡、大小輕重都應該要歸入弘願念佛法門,所謂「念佛成佛」。為什麼呢?因為不論聖人、凡夫、善人、惡人要往生極樂世界,統統要靠阿彌陀佛,不是靠我們。所以不管是定善的凡夫,或散善的凡夫,乃至聖者,都要歸入阿彌陀佛的弘願念佛,因為這才是往生的「正因」。

  所謂「正因」就是直接的因。有了直接的因,肯定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如果還要迴向的話,就不是正因。就好像水果要接枝,才有那一種成分。何況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境界,以我們的功德迴向,雖然也能夠往生,可是會在蓮花胎裡面,這是譬喻。譬喻為當下不能見佛聞法,好像還在母親的胞胎裡面,此中有種種的微細的差別。

  從要門和弘願門,就講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九願與第二十願。阿彌陀佛的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雖然都有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好像也是要弘廣救度十方一切眾生的願,可是看它的內容就可以曉得,阿彌陀佛建立這兩個願的目的,是在引導修這兩個願的根機眾生統統歸入第十八願,否則要往生就困難,就不能夠「廣度一切眾生」。

  為什麼?因為第十九願是限於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至心發願迴向往生的眾生。第十九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它的對象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迴向的話,阿彌陀佛會來迎接他。但是阿彌陀佛曉得對方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發不起來也修不成就的,發的是虛假的,修的也是有漏的,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回歸第十八願。所以第十九願有引導入第十八願的用意,好像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要回歸專一稱念彌陀佛名。

  第二十願是限於能夠植諸德本,因為第二十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
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願是預先種下那個德本,期待將來開花得果的。所以第二十願是要引導這輩子曾經聽到彌陀名號,曉得極樂莊嚴,也曾經想像極樂,想要往生。但是他這一輩子不是真正的發心,只是「植諸德本」而已,只是種下了種子,至於成長、開花、結果不是在這一輩子,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好像種水果,今年春天種下去,有今年秋天就收成的;有今年種下去,要等待明年,或三年、十年之後才收成的。阿彌陀佛對這一類眾生也不放棄,所以他建立了第二十願要來等待他,但主要也是要引導他們最好能全都在今生今世專一稱念彌陀佛名,而在今生今世百分之百的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所要救度的眾生,範圍就很狹小。因為第十九願只限於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而第二十願只限於植諸德本的人。可是第十八願就不一樣了,第十八願救度的是不論十方眾生的善惡智愚,也不論會不會修行,都是平等的救度。因為第十八願並沒有說必須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或要植諸德本。第十八願是只要真正的信,真正的願生極樂,此後依他的根機,乃至一輩子的念佛,或者臨終的人,乃至十念的念佛。所以第十八願就只有講相信彌陀救度,願意往生彌陀淨土,此後專一稱念彌陀佛名,沒有其他的條件。

  所以所謂的弘誓門,或者弘願門,這種名稱是最適合第十八願的內涵跟特色。因此就以第十八願名為「弘願」。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一開始就說是弘願門,最後捨掉要門的定跟散,而獨舉唯一的顯現出本願念佛的弘願門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第十八願的內涵,它的教義,又稱為「弘願教」或者是「弘願法」。弘願的教法,也稱「弘願一乘」。「乘」有三乘的階級:小聖的菩薩,就是三賢;大聖的菩薩,就是十地;佛,佛是一乘,弘願也叫做「一乘教」,弘願法門也叫做「一乘法門」。也就是說,弘願的念佛是能夠今生就解脫輪迴,到了極樂世界,就進入佛的境界,所以是一乘的法門。

  如果就弘願一乘跟華嚴、天臺比較的話,華嚴、天台是漸教,不是頓教。因為它雖然也說是一乘,可是不能在今生成佛,還必須生生世世的修行累積功德,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明白顯示一切眾生都能夠一生成佛的真實法門,唯有阿彌陀佛所成就的第十八願弘願念佛法門,所以弘願才稱為一乘,弘願一乘。

  釋迦牟尼佛一輩子所講的教法,廣泛來講有八萬四千的法門。雖然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讓人解脫成佛的法門,可是這一些法門如果跟弘願一乘來比較的話,都是方便法,不是真實的法門。是唯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這一個法門,才是解脫成佛的真實法門。所以第十八願的法門就是弘願一乘的法門。

  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分別「要弘二門」。

  在〈玄義分〉中所說的「要門」與「弘願」顯示出不一樣的教理內容。「要門」是以自力修行定散兩種善,用這兩種善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為宗旨的教法;弘願是捨棄自力,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往生為宗旨的教法。因此,可以認為要門就是方便教,弘願就是真實教。是故,也可以說除淨土弘願之外的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入於淨土的方便善行,這叫作要門。

  要門,再用一種專有的名詞來講,就是「假門」,這個「假」是方便的意思。「假門」就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要門」,也就是定善跟散善,是要誘導一切的眾生引入弘願的念佛法門。這是要、弘範疇不一樣的地方,以及兩者互相的關係。

  從這一點來講的話,可以說《觀無量壽經》是涵蓋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教理,也就是《觀無量壽經》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法統統涵蓋在一起,把佛一代聖教分為「定善」跟「散善」,以及阿彌陀佛弘願救度的「弘願門」。也就是說《觀無量壽經》把釋迦牟尼佛一輩子當中所講的種種法門,收攝在《觀無量壽經》當中,而成為「要門」跟「弘願門」。要門就是定善跟散善,弘願門就是念佛。可以說,《觀經》就是三個法門:一個是定善的法門,一個是散善的法門,一個是弘願念佛的法門。釋迦牟尼佛一輩子所講的經典,不出這三個法門。這三個法門當中,前面的要門是方便教,是引導進入弘願念佛法門的。

  定善的法門是「息慮凝心」,息慮凝心就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自力修戒定慧的。如:《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以及所有般若經典等,可以說都是屬於定善的法門,乃至禪宗所講的坐禪,或者是參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脫生死,這也都屬於定善的法門。密宗紅教所講的開大圓滿見,或者是噶舉派所講的大手印,也都屬於定善的法門。這些法門,在《觀無量壽經》中就用第一觀「日想觀」一直到第十三觀來涵蓋,統稱為「定善觀」。

  散善的法門是廢惡修善,就是不一定非得要入定觀想,而是以每個人的根機,在日常行持中,以自己的身、口、意業去修三福。相關的經典,如:《地藏經》《罪福報應經》《十善業道經》《百喻經》,這一些都包含在散善的範圍裏面。

  阿彌陀佛的弘願念佛,是完全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時,經過五劫的思惟,建立了四十八大願,規劃出極樂世界的藍圖以及救度眾生的方法,之後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成佛。所以他建立的極樂世界是無衰無變,永遠清淨莊嚴而存在的。

  阿彌陀佛給我們的功德,就是要讓我們離開三界六道,並且往生成佛。這一些功德、方法,統統在這一句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當中。所以,這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所有功德的結晶,好像摩尼寶珠,我們只要身上有了摩尼寶珠,就能夠入水不淹,入火不燒,能夠遇難呈祥,逢凶化吉。

  譬喻來說,就像一個人沒房子住,只要有南無阿彌陀佛就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只要有南無阿彌陀佛就有衣服穿;沒有飯吃,念南無阿彌陀佛就等同在吃飯。不用他去播種,不用他去收割,不用他去規劃藍圖,買材料、請工人,統統不用,極樂世界的情形就是這樣。

  總而言之,這一句名號是現成的。要離開六道輪迴,功德在這六字名號;要往生極樂世界,功德也在這六字名號;要在極樂世界成佛,功德也在這句彌陀名號。

  我們只要曉得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鄉,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慈父,十劫以來一直在呼喚我們,要帶我們回家,我們是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唯一的孩子,流浪在外,我們必須要回慈父的家。現在我們的慈父阿彌陀佛已經找到我們了,而我們也要跟隨阿彌陀佛回家,只要有這樣的信跟願,我們就百分之百必定會回到極樂家鄉的。

  「南無」就是信順的意思,也是願意的意思;「阿彌陀佛」就是所有的功德──離開六道輪迴的功德、往生極樂的功德、在極樂世界成佛的功德,統統在「阿彌陀佛」四個字當中。所以我們念佛就完整的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在念佛的當中就含有一種慚愧的心、感恩的心,也含有一種要報答阿彌陀佛弘恩的心。而報答的方式是自信教人信,我們願生彌陀淨土,也希望別人願生彌陀淨土,這樣才足以報答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

  接下來「要門」與「弘願門」四種不同的內涵。我們就「機、法、力、果」這四個方面來說明:

  「機」就指我們的根機;

  「法」就是指要門的法或者是弘願門的法;

  「力」是指要門的力量或弘願門的力量;

  「果」是指修要門所得到的果,或者是修弘願所得到的果。

  一、機不同:要弘二門的根機有哪些不同呢?「要門」是侷限在人跟天的眾生,也就是這個人是一個善人,他能夠修學世福,或者是戒福,或者是行福,所以要門是侷限在純善的這一種眾生。因為他必須要有定善,不然要有散善,不可以連散善都沒有,而只有惡。所以善導大師說:「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弘願門」是普遍任何的眾生都能夠攝受、被救。既能夠攝受純善的定善凡夫或散善凡夫,也能夠攝受三福無分的眾生,乃至於地獄、餓鬼、畜生道這一些三惡道的眾生,都在弘願門攝受拯救的範圍。所以善導大師就說:「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所以就根機講,「弘願門」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夠擁有,「要門」必須是定善的凡夫,或是散善的凡夫才可以。這是就「機」來分別。

  有關「法」「力」「果」這三種的差別,由於時間的關係,就留待下次佛一再講述。

  南無阿彌陀佛!

(2019年3月10日講於台南佛一法會)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