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法義開示 《無量壽經》大意(九)(下)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法義開示
《無量壽經》大意(九)(下)

這八點也可以歸納為三點:

一、此經宣說釋尊出世本懷故。

二、此經宣說廣度萬機之法故。

三、此經留則餘經滅而不滅故。

  第一此經宣說釋尊出世本懷故《無量壽經》是在說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本懷,是本懷經;既然是本懷經,當然這部經要保留下來,而其他的經不是釋尊的出世本懷,所以沒有留存,也沒有什麼缺失,沒有什麼遺憾。

  第二,此經宣說廣度萬機之法故這部經所說的念佛往生之法,乃是為了救度萬機。萬機就是十方眾生,不論善機惡機、聖人凡夫、九界眾生,全都包含在裡面。九界眾生就是三聖六凡,「三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三種聖者,這三種聖者若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自然就會迴小向大,自然就會快速成佛。「六凡」指的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道、阿修羅道和天道,天道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六種凡夫若是念佛,就會脫離六道輪迴,脫出三界火宅,就會快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是無機不修、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的法門,這個法門不留,那麼要留什麼法門呢?所以釋尊當然特別留存這部《無量壽經》。

  第三,此經留則餘經滅而不滅故這部《無量壽經》若是存在,其他的經雖然消滅卻等於沒有滅去一樣。因為每一部經、每一個法門,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然而只要有一部經、有一個法門做得到,這樣就已經達到佛說法的目的了。所以說,這部經若留,其他的經雖然消滅,也等於沒有消滅,等於仍然留存在世間一樣。

  有關第三點,明朝末年的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也說:

諸經悉滅,此法獨存,念佛一門,廣度群品,則諸經已滅而不滅,
即是以一存餘,流轉無盡,正總持之謂也。

  意思就是,所有的經典雖然滅去了,但是念佛法門還在,而且救度了所有的眾生,這樣說來,所有的經典雖然滅去了,其實等於沒有消滅。

  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特別留存《無量壽經》,其實也是為了留存其他的經典、教理,此即「以一存餘」,獨留這一部《無量壽經》,讓所有救度眾生的教法同時存在。而「流轉無盡」的意思,就是讓念佛法門永無止境地流傳下去,不只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乃至法滅的時代都可以弘傳。

  「正總持之謂也」,所以念佛的法門就是總持法門。「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就是說,念佛法門包含八萬四千無量法門在裡面,一切經典所說的道理、所說修行的功德,全都涵攝在念佛法門裡面。如果不是修持念佛法門,就不是總持,若專一念佛,這樣才是總持,等於所有的法門全都修到、學到了。是故,念佛一法,廣度十方眾生,一法存在,一切法就存在,這就是念佛法門不可思議的地方。

  釋尊在《無量壽經》中就說,念佛之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十方眾生的法門,是阿彌陀佛的悲心、智慧和願力的顯現,是佛的境界,唯有佛才能夠徹底瞭解,並非小乘聲聞、緣覺或者大乘菩薩所能理解、測度的。而對我們凡夫眾生來說,就只能信受而已。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不打妄語,佛所說的都是真理,都是為眾生設想,都為了利益眾生,所以我們只有仰信,不可能猶豫、推測佛的境界。

  印光大師也說:

從來禪教諸祖嘗曰:天臺教觀一宗,如或無人傳之說之,則為佛法趨滅之時,今則不然矣。

  自古以來,有許多祖師大德曾說,天臺教觀這一宗的教法如果沒有人傳、沒有人說,恐怕佛法很快就會滅去,可是印光大師卻不以為然,認為今時的狀況和從前不一樣了。他說:

今日聖教愈趨愈下,人根淺薄,於止觀一法,得出生死者,萬無一二,
唯淨土可依怙耳。

  現在佛教愈來愈衰微,人的根器也愈來愈淺薄,依靠天臺止觀法門而解脫生死輪迴的,一萬人之中,找不到一、二人(事實上,就是一億人之中,恐怕也不到一人、二人),只剩念佛往生極樂淨土這一個法門可以依靠。

  所謂「止觀」法門,有止有觀,就是打坐止息妄念,然後清楚地觀想,以觀心為要。印光大師以「止觀」來涵蓋所有的宗派法門,包括禪宗、華嚴、三論、唯識、密宗、律宗等,其用意是顯示,想要依靠通途自力修行解脫生死輪迴,一萬個人之中,根本找不到一、二個。

  印光大師又說:

設今淨土一宗無人說之傳之行之者,則佛法真畏將滅盡矣。
吾人為佛弟子,尤以勉焉。

  現今佛教衰微至此,如果淨土宗再沒有人去弘揚、去流傳、去實行,那佛法恐怕真的就要完全消滅了,我們做為佛弟子,應該要努力啊!

  聽到印光大師的這番開示,我們是不是要有責任感呢?尤其是出家眾,更應該負起傳承佛法的責任,不讓它消滅。也就是說,佛法是靠僧來流傳,僧若失,佛法就不存在,僧若在,佛法就在,但是出家眾如果沒有好好地弘揚,豈不是佛法就在現代僧眾的手中滅去了。尤其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它代表整個佛教,這個法門存在,佛教就在,這個法門若消失了,佛教也就完全滅盡了。所謂「任重而道遠」,這個重責大任正在我們的身上,不只出家眾,在家眾也是一樣,因為我們都是佛的弟子,沒有遇到阿彌陀佛的救度便罷,遇到了,自然就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誓願要將這個法門弘揚出去。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解脫生死輪迴,所謂「生死事大」,生死輪迴是生命中最嚴重的一件大事。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悟道之後,首先開示「苦集滅道」四聖諦,就是要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死了之後不是一了百了,死了之後還有神識,亦即世俗說的靈魂,又會隨著過去、現在所造的業去投胎轉世,無窮無盡地輪迴,而輪迴的本質就是苦,既然出生為人,遇到佛法,就要瞭解佛教是解脫個人生死之苦的宗教。

  瞭解之後,進一步要選擇適合自己根機的解脫方法。八萬四千法門之中,有哪一個法門可以使所有根機的人,今生今世就可以解脫生死輪迴呢?就是念佛法門,除了這個法門以外,老實說,華嚴、天臺、三論、唯識、以及禪宗、密宗、律宗,都不可能。因為念佛不是靠我們的功夫、功德,念佛也不簡擇我們的根機──自問:我們有智慧嗎?有學問嗎?有人格、道德嗎?沒有。念佛即是依靠「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不可思議的救度。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念佛,就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就坐著六字名號的本願船,自自然然地,現生就已經解脫六道生死輪迴,還沒有往生極樂,已經預先得到往生極樂的身分了。

  因為這樣,當我們看到親朋好友、同參道友,看到一切的眾生,自然就會有責任感,會有使命感,想要將念佛法門弘傳給對方,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避免不了生死輪迴的苦,也唯有念佛法門,才能使他們離苦得樂,離開六道輪迴之苦,得生極樂世界成佛之樂。

  念佛法門就是來自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慈悲,我們遇到這個法,佛的慈悲就會觸動著我們的內心,體會了佛的悲心之後,自然就會有那樣的使命感,想要將這個法傳播出去,希望這個法維持不滅。

  念佛法門不只貫徹過去、現在、未來三時,而且是永恆不滅的法,永恆不滅的經,念佛存在,諸經滅而不滅,也就是《無量壽經》住世不滅,即一切經住世不滅。因為,一切經的目的都是為了救度眾生,只要能夠救度眾生,就是一切經的目的,就是一切經,所以這部經不滅,就是一切經不滅,就是經道常存,佛教的宗旨和目的就永遠不滅,也永遠不變,永遠在放光,永遠放著救度眾生的光明。

  因此,可以說《無量壽經》代表佛教所有一切的經典,是代表佛教之經,是佛教唯一之經,這部經若是滅了,佛教就永遠消滅,這部經若是存在,佛教就永遠存在。也就是說,佛教的存在就是靠念佛法門,就是靠淨土宗,這個法門存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就永遠存在,這一句六字名號若是存在,佛、法、僧三寶就存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二:

  一、「南無阿彌陀佛」的「阿彌陀」三字,就是包含佛、法、僧。

  二、阿彌陀佛這一尊佛,即是三皈依的核心

  第一、有一首偈說: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阿字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的「阿」字,包含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智慧、慈悲、願力、神通,佛的因行果德、內相外用,全都包含在這個「阿」字裡面,所以念阿彌陀佛就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等於領受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有的功德。

  「彌字一切諸菩薩」,包括小聖菩薩、大聖菩薩,所有六度萬行、菩薩的功德,全都在「彌」字裡面。

  「陀字八萬諸聖教」,八萬不是表數目,而是無量的意思。八萬四千法門是在解除我們八萬四千煩惱業障,使我們脫離六道輪迴,所以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解脫的法,就是成佛的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八大宗派所有的法,都在「陀」字裡面。

  換句話說,「阿」字包含佛、十方三世諸佛;「彌」字包含僧、一切諸菩薩,也就是賢聖僧;「陀」字包含八萬四千法,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種種的法門。佛、法、僧三寶的總功德、總功能,都在這三個字裡面。這三個字並非個別獨立,而是互相包含,「阿」字包含十方三世佛,也包含一切諸菩薩和八萬四千法,「彌」字、「陀」字也是一樣。

  所以,念佛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比較完整,不過六字念不完整也沒關係,只要念「阿」字、「彌」字、「陀」字也都一樣,全都進入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海,全都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全都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將來一定會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接引。這是第一點的說明。

  第二,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是三皈依的核心。意思是說,三皈依是學佛的始終,不但一開始學佛要三皈依,就是成佛也沒有離開三皈依,沒有離開念佛、念法、念僧,所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念佛、念法、念僧」。這三念之中,以佛為中心,念佛、念法、念僧是以念佛為中心,而十方三世諸佛之中,有一尊佛王,這尊佛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念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念三皈依核心中的核心,豈不是三皈依就全都包含了?

  前面有解釋說,釋迦牟尼佛大智慧、大慈悲,其他的經都沒有留,獨留這一部《無量壽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度惡秘要」,這個祕要、秘訣在哪裡呢?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為什麼?就是因為單單阿彌陀三個字就包含佛、法、僧三寶,阿彌陀佛又是三寶之中的核心,佛寶中的王,所以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秘要、口訣,一切的功德都包含在裡面,如果不懂這個訣竅,東學西學,誦很多經,學很多法,勢必得不到要領。

  再來體會法滅的意義。現在是末法時代,雖然法還存在,不過,要體會現在我們等於就在法滅的時代一樣,為什麼?因為就算其他的法還存在,我們理解得來嗎?修得起嗎?老實說,是理解不來也修不起,那豈不是佛法存在等於沒有存在一樣?因為體會到所有的法我們都修不起,我們的心才會老老實實、腳踏實地來專稱彌陀佛名。

  體會法滅的意義有三點:

  第一、就法而言。法雖然存在還沒有消滅,但是沒有聽到的人,或者修不起的人,豈不是等於生在法滅時代一般?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講經說法二十五年,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有看到釋迦牟尼佛,另有三分之一的人,雖然沒有看到,但是有聽過,此外,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既沒有看到、也沒有聽過釋迦牟尼佛,不知道舍衛城裡有一位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佛在說法,對於這些人來說,不就等於和法滅時代一樣?因此,不論正法、像法、或是末法時代,都有聽到佛法的人,同時也有沒聽到的人,對那個沒有聽到的人來說,就是法滅。

  就好像現在是末法時代,佛法還在流傳,但是全世界有七十幾億人口,根據調查,佛教徒不到七分之一,也就是不到十億,那就表示,有六十幾億的人不知道有佛教;或者雖然知道,但是不相信,對這一類人來說,就是法滅。相反地,對我們來說就不是法滅時代,這是第一點,就遇到與否、聽聞與否、相信與否,來論法滅與不滅。

  第二、就行而言。就修行來說,雖然有遇到佛法、有信仰佛法,但是若不修持,或者所修並不對機、沒有成就,這樣也是屬於法滅。為什麼?因為這樣只不過是在今生今世和佛法結個緣而已,然後繼續投胎轉世,無窮無盡的輪迴,有遇到等於沒有遇到,有信等於沒有信一樣。

  或許有人會說,本來修行成佛就要抱著長遠的心,那是生生世世,甚至要無量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才能成就,所以不能急於這一世。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為什麼?我們今生今世遇到佛法都無法成就了,何況下一世?再說,下一世保證會再得到人身嗎?就算得到人身,保證會再遇到佛法嗎?縱然遇到佛法,保證會精進修持嗎?這都是不可靠的,何況生生世世都能獲得人身,修行佛法,更加不可能。

  況且,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我們迄今尚未往生極樂世界,還在娑婆世界輪迴,難道在這十劫當中,我們都沒有學佛修行?事實上,十劫以來,我們都出過家,曾經是高僧大德,只不過因為沒有斷除煩惱,所以繼續輪迴,直到今生今世,好不容易又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了,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又照常流轉,這樣豈不是有遇到等於沒有遇到一樣?對我們來說,豈不就是法滅時代?這是第二點,就所修行契機與否、成就與否,來論法滅與不滅。

  第三,不管佛法存不存,不管佛法滅不滅,不管過去有沒有遇到佛法,只要現在開始專一念佛,這樣就不是法滅,甚至可以說就是正法時代。為什麼?因為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表示脫離了三界六道輪迴,不久之後就能夠成佛。換言之,對一個念佛人來說,遇到念佛法門,就像處於正法時代一樣,而且所遇到的法門,就是佛法中最核心、秘要之法,是佛法中的登峰造極。這就是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所說的「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上衍」就是大乘,大乘就是成佛的法,「極致」就是登峰造極,淨土法門就是大乘的登峰造極,而且是永不退轉、快速成佛的順風帆,順風帆表示很輕鬆、很快速,若是逆水行舟,那就艱難了。這是第三點,就是否專一念佛來論法滅與不滅。

  簡單地說,沒有遇到佛法,等於法滅,遇到了,沒有契機、修不成就,也等於法滅;若能修持淨土法門、專一念佛,那麼佛法永遠不滅、正法久住。

  進一步,我們再來研討法滅的根機。

  釋迦牟尼佛說,將來法滅時代的眾生,因為佛法已經滅去,遇不到佛法,沒有福報,而且根機淺薄,甚至不知道有善惡報應,所以不知道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到了那個時候,唯有「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才可以救度他們,其他的法都不契機。

  就這點來說,什麼叫做法滅的根機呢?現在佛法雖然還存在,但是我們要體會到,我們就是法滅的根機。法滅的根機就是根器比較淺薄,福報比較缺少,任何法門都修不來,所以法雖然存在,對我們來說並沒有意義,等於沒有存在一般,只有念佛法門,我們才修得起、做得來。所以法滅的根機,約略有以下四種:一、愚夫愚婦,二、病人,三、老人,四、臨終的人。對這幾類人來說,都是屬法滅的根機。

  一、「愚夫愚婦」。就是頭腦遲鈍、沒有學問、理解力較差的人,因此沒有辦法讀懂經教,聽講經聞法也沒有辦法理解,這一類的人,一想到生死輪迴之苦,就只知道念佛,對他們來說,也唯有念佛能夠得度生死,所以這一種人就會專一、老實地來念佛。

  一個念佛人,要體會我們就是法滅的根機。印光大師就說:

念佛之人,勿自仗聰明智慧,須拋之於東洋大海外。
最好學愚夫愚婦,老實行持為要。

  這幾句話,如同給了深入經藏的學佛人當頭一棒。大意是說,念佛的人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智慧,反而要將它綑綁起來,丟到東洋大海之外,不要當做寶貝,留在身邊,要學習愚夫愚婦,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念佛,每天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都是「南無阿彌陀佛……」。

  也就是說,我們要成為一位淨土宗的念佛人,就要老實、專一地念佛,雖然我們的頭腦很好、領悟力很高,也有智慧深入經藏,甚至大開圓解,通達佛法的精華,悟到自性,就好像禪宗所說的「破牢關」「大徹大悟」,印光大師說,要將這些統統丟掉,要學愚夫愚婦老實念佛,這才重要,這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要訣。

  印光大師會這樣說,並非沒有道理,我自己出家學佛四十幾年,深入檢討,確確實實要這樣行持才對。因為一個人若自認為很聰明、很有學問、有能力深入經典,什麼經、什麼法、什麼宗派他都瞭解,這樣他的心就會往那裏去,他的心就都在學問裡,就會嘗試去修持其他的法,不會完全在這句佛號上;如果不老實、專一地念佛,那往生就困難了。

  意思就是說,念佛是只要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和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學問,都沒有關係,如果認為念佛以外還要依靠自己的聰明智慧、依靠自己的學問、依靠自己的道德修持,這樣恐怕就會失去往生的利益。所以,淨土宗就是平等法,不管在家出家、有沒有學問,都一律平等,都平等地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有學問沒有比較多,沒有學問也沒有比較少,懂得要念佛往生,這才是有大智慧、大聰明、大學問的人。

  印光大師又說:

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為得實益。

  宗就是禪宗,通宗就是大徹大悟,教就是教理,比如華嚴、天臺、三論、唯識、律宗等五教的教理,通教就是通達這些教理,也就是大開圓解的意思,像這種大徹大悟、大開圓解的修行人,往往都輸給老實念佛的愚夫愚婦,因為愚夫愚婦都因念佛而得到往生成佛的真實利益。

  這種差別在家眾或許比較不瞭解,而我們出家眾身在佛門中,和其他寺院有往來,看得比較多,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臨命終時能安詳、自在往生的,幾乎都是老實念佛的人,反而不是講經說法、深入經藏的人。

  我來說一個故事,這件念佛往生事蹟發生在1997年的中國天津,有一位女眾蓮友叫做佛慈,她是在醫院上班,當時的大陸經濟較不發展,所以上班都騎腳踏車。有一天,她牽著腳踏車到修車鋪打氣,老闆姓馬,人很樸實忠厚,沒什麼口才,夫妻倆就靠這個修車鋪維持家庭經濟,她感覺這對夫妻很親切,有了一面之緣後,慢慢地就熟識了。

  過沒多久,她接到馬太太打來的電話,問說她先生得了癌症,而且是末期,是不是還需要手術?因為馬太太知道佛慈在醫院上班,所以才打電話問她,詢問她的意見。當時,佛慈雖然學佛不久,但是她知道念佛法門簡單、殊勝,考量對方的病況和經濟條件之後,就勸他們不如信佛、念佛,就把自己交給阿彌陀佛。

  佛慈告訴她,馬先生罹患末期的癌症已經不可能好起來了,就算開刀,也只不過在拖延生命而已。那個時候,大陸沒有健保,看病開刀要花很多錢,他們經濟不好,即使將家產賣掉,恐怕也沒有辦法繳清醫藥費,況且馬先生的癌症已經末期,也好不了,所以若到醫院開刀,一定是人財兩空。因此,佛慈就建議她說,與其要到醫院花錢手術開刀,不如就來信佛、念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有大愛心,可以保護我們,如果我們因為生病離開這個世間,佛也可以讓我們靠,救度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不必再來輪迴受苦。這個馬太太一聽,就把佛慈的意見轉告先生,看他的意思如何,過沒多久,就打電話來說,馬先生非常認同,同意來信佛、念佛。

  佛慈一聽,非常高興,於是就央請一位老居士偕同到馬家去,對他們夫妻倆開示念佛往生的道理。老居士娓娓道來,說我們這個世間,有三世因果、善惡報應、六道輪迴,而我們這個肉體,有生老病死,死了以後,不是一了百了,還要投胎轉世,這種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真的是苦不堪言。

  又說,如果我們能夠信佛、念佛,自然就有阿彌陀佛的庇佑,使我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至於病呢,該好的就會早日好起來,若是好不起來,阿彌陀佛也不會讓我們再去投胎轉世,阿彌陀佛會來接我們到極樂世界去,讓我們去了那裡,不再有生老病死苦,也不會繼續在六道中輪迴。

  老居士告訴他們夫妻,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人有誠心,佛就有感應。這個馬先生,愈聽愈歡喜,聽了以後就相信,他心裡也這麼想,佛慈在醫院上班,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以她說的,以及她介紹來的老居士說的,都值得相信,所以從那一天就開始念佛。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後,某一天,這個馬先生突然對他的家人說:「我明天早上八點要往生極樂世界。」果然,隔天清早,馬先生起床以後,就自動洗澡換上新衣服,然後就在床上,打坐念佛,家人見狀就勸他說,坐著比較累,躺著比較輕鬆,但是他說,「沒有關係,我可以坐」。

  於是,馬先生就坐在那裡慢慢地念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一句愈念愈慢,因為氣息愈來愈微弱、無力,最後剛好就在八點整的時候,呼吸心跳停止,當下就往生極樂世界去了,斷氣以後,家裡的人才將他的身體放平,一段時間後,但見馬居士面貌安詳,身體仍舊異常柔軟,家人都很安慰。

  這件念佛往生的事蹟很精彩,說明往生很簡單,為什麼?因為馬先生不是有學問、有文化的人,他很樸實,口才不好,沒有皈依,也沒有吃素食,不懂佛法僧的道理,對信願行的意義也不瞭解,什麼是老實念佛?什麼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什麼是念佛功夫成片?什麼是多善根、多福德?什麼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正念現前?他一概都不瞭解,他就知道念佛而已。

  通常,末期癌症,沒有藥可醫,即使勉強治療,也不過是在拖延生命而已。所以對馬先生來說,他什麼都不想了,只知道念佛。他可說就是法滅的根機,雖然現在佛法還在,但是他都理解不來,也修不來,甚至連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的道理,他也不太瞭解。就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做得到。然而,他到最後,可以說預知時至,事先為自己洗澡,為自己穿新衣,沒有麻煩別人來助念,也沒有因為癌症而拖累別人,全都沒有,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自在往生。

  也就是說,馬先生可以這麼安然、自在地往生,就是靠老實、專一地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別人叫他念佛,他當下就相信接受,就願生彌陀淨土,從此以後,就只是專稱彌陀佛名。乍看之下,似乎很簡單、很樸素、毫不起眼,但是背後其實是有阿彌陀佛的大誓願力,阿彌陀佛誓願用他的名號救度十方世界所有的眾生。

  因此,我們只要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將念佛變成自己的生活,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就算其他的教理都不瞭解也沒關係,只要念佛,就能夠「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自然就和佛的智慧、願力感應道交,使一個什麼都不懂,也沒有修行能力的罪惡生死凡夫,一舉成佛。這個法就是只要念佛,自然就當生成就、一世圓滿的成佛大法。

  所以我們說法滅,不是沒有遇到佛法就是法滅,就算我們現在遇到佛法,我們也要認識,我們也是法滅根機的眾生,唯有老實念佛。這並不是說,那我們念佛就好,不用看經,也不用聽經,不必瞭解佛法,什麼都可以不用,甚至可以將它丟掉,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既然是一個學佛的人,不管是學聖道門、淨土門,有念佛、沒有念佛,首先,可以皈依,我們就要皈依,可以吃素食,我們就要吃素食,可以不殺生,我們就不要殺生,可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我們就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對於佛教的慈善事業,我們要抱著一種隨喜的心去做。

  此外,也不可以說我學的是淨土宗,其他的宗派和我無緣,我就不歡迎,也不可以這樣。其他的宗派也是佛所說的,況且若是沒有其他的宗派讓我們去學,我們就無法得知,到底我們學得來、學不來,其他的宗派就好像一座橋樑,通常我們都是經過這座橋樑,才進入淨土的彼岸。

  所以,法然上人就說:

欲信念佛之人,縱使能學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鈍之身,如同無智之輩,勿現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

  又說:

若未知念佛往生之義,學而知之,粗知則足矣。設得廣學,凡智無幾,莫徒好智解,廢稱名之光陰。

  意思就是說,我們如果不知道念佛往生的道理,就要去學、去聽聞,要去看有關這方面的書,但是「粗知則足矣」,粗知就夠了。什麼叫做粗知呢?粗知就是明白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雖然瞭解種種的教法,但是知道最後也要歸入念佛,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這就叫做粗知。

  「設得廣學,凡智無幾」,如果想要廣學多聞,這宗也要瞭解、那宗也要瞭解,禪宗也學、密宗也要學,這樣的話,我們凡夫的智慧非常淺薄,肯定學不來。因此,我們不要枉費工夫在喜好學問和智解上,而荒廢了念佛的光陰,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時間用來念佛,其他所學,差不多就可以了,若要深入,則永無止境,所謂人生有限、學問無窮,有限的人生要瞭解無窮無盡的學問,那是不可能的。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是小學以後,進入私塾讀書,對私塾很喜愛,所以每天要睡覺之前,都會將白天所讀的,再背一遍。通常所讀的就是《三字經》《昔時賢文》《千字文》《孝經》,以及《四書》裡面的《大學》、《中庸》和《論語》,每天都很喜歡背誦,到了長大,進入社會之後,就沒有再去複習、背誦,所謂「三日無餾爬上樹」,自然就都忘記了。

  尤其出家以後,在三十幾年前所背的經文,三十幾年以後,沒有再背,現在要背,就比較背不起來。甚至,以前所做的筆記,很久沒有去複習,一看到那些道理,還以為以前沒有看到過,後來才發覺,原來這些經文,以前就有詳細做過紀錄,為什麼這個時候看,卻好像初次看到一樣。

  這就是說,我們人的腦筋都會退化,記憶力會喪失,並不是一旦記住就永遠記住了。可見我們生生世世以來都曾學過佛,都曾深入過經藏,但是經過投胎轉世,都忘記了,幾十年前所學的,幾十年後就忘記了,何況過去世呢!所以法然上人說,「粗知則足矣」,大概瞭解就夠了,若要深入,那是無底深淵,要深入到什麼地步,才算滿足呢?

  二、「病人」。病人也是屬於法滅的根機。試問,病人能參禪打坐嗎?病人有體力拜佛、甚至朝山嗎?病人有辦法止觀入定嗎?生病的人,難過就來不及了,哪有辦法靠自力修行。

  三、「老人」。人到老年,頭腦混沌、身體衰弱,坐著就累了,哪有氣力和精神去修什麼法呢?對他們來說,也是法滅根機的眾生。

  四、「臨終的人」。臨終的人哪有時間聽經聞法,或是去朝山、參禪、拜懺,都不可能了。

  所以,對愚夫愚婦、病人、老人、以及臨終的人來說,就只有念佛而已,對於他們,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佛法的全部。然而,如此正好可以讓他們專一、老實地念佛,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反而不是法滅的根機,而是正法的根機。

  有關《無量壽經》大意,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總結。

  《無量壽經》是演說釋迦牟尼佛出世本懷的經典,也是宣說阿彌陀佛以他的名號來救度十方所有一切眾生的經典,分為上下二卷,上卷是在開顯彌陀淨土的因果,下卷則是開顯眾生往生的因果。

  彌陀淨土的因,就是阿彌陀佛示現法藏菩薩的時候,在世自在王如來所,觀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之後,選出諸佛淨土之中,最妙、最善的內容,再加上自己的理想,來建立彌陀淨土,使眾生都前來成佛。為了要建立這樣的淨土,他就發了四十八大願,根本願是第十八願,也就是誓願不論善人惡人、智者愚者,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就必定可以得到他的救度,往生到彌陀淨土而快速成佛,如果此願不能成就,他就永遠不成佛。發了願以後,法藏菩薩就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去累積菩薩萬行,這就是彌陀淨土的因。

  再者,彌陀淨土的果,就是法藏菩薩依照他的願,經過兆載永劫的修行,最後在十劫以前,願行圓滿,成就了阿彌陀佛本身,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彌陀淨土,同時也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並將這句名號傳播在十方世界,使十方諸佛都來弘揚他這句名號,救度十方眾生。

  至於下卷,則是在說眾生往生的因果。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下卷,一開始就在解釋第十八願,也就是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大意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所以依照第十八願的內容去做,念佛必定往生,而且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這就是眾生往生的因。

  進一步,釋迦牟尼佛再繼續說明眾生往生的果,也就是眾生往生彌陀淨土所得的佛果。最後,釋尊流通念佛的法門,並且特別保留這部《無量壽經》,使得佛法因為《無量壽經》獨留而永遠不滅,同時讓盡未來際的眾生,都可以因為這部經的留存,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

  總之,《無量壽經》的大意,離不開這五段文:

  第一段首先標明《無量壽經》是十方諸佛的本懷經。

  第二、三、四段宣說《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唯以彌陀名號廣度十方眾生,不論善惡賢愚,只要念佛,都能於今生今世解脫生死輪迴,往生極樂快速成佛。

  第五段顯示《無量壽經》是佛本懷經,是佛獨留經,是佛教唯一的經,是佛教代表的經,是佛教永不滅的經,是豎貫三時橫遍十方廣度眾生的經。

  取要而言,就是第十八願——彌陀的救度。彌陀以名號積極主動、平等、無差別、無條件地救度十方眾生,彌陀的救度是我們所有學佛人最後的希望。

  想想看,我們努力苦修了一輩子,到最後一檢討:脫離輪迴有把握沒有?沒有!自己的貪瞋癡降伏了沒有?沒有!那時就絕望了。然而,能夠使我們絕處逢生的,就只有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罪惡生死凡夫,沒功德沒功夫,也不需降伏煩惱而能出離生死輪迴的法門,是不斷煩惱而能獲得涅槃的法門。這就是《無量壽經》所要說的,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必定往生。

  最後,引用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六首偈:

      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
      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
      設滿大千火,直過聞佛名,聞名歡喜讚,皆當得生彼。
      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佛世甚難值,人有信慧難;遇聞稀有法,此復最為難。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無量壽經》大意,就說到這裡圓滿,下一次我們要開始講《觀無量壽經》大意。我們的佛一法會,一年三次,分別在三月、六月、十月的第二個星期,歡迎諸位踴躍參加,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