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法義開示 淨土宗帶三法數(下)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法義開示
淨土宗帶三法數(下)
 貳、其餘三數
  接下來,我引用「三」,來解釋一些相關的名相,這些名相與純粹的淨土宗是很有關係的。

  三寶、三經、三佛、三身、三願、三誓偈、三嚴、三心、三要、三妙、三信、三不、三信三不信、三勸願生、三願三生、三生果遂、三願的證、三尊來迎、三定聚、三橫超、三福、三輩、三忍、三緣、三遣、三不問、三三昧、三十二相、三品懺悔、三根本、三定死、三隨、臨終三大要。

  三寶

  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三寶是整個佛教的核心。學佛的人,不管修哪一個法門,目標是為了什麼,首先要皈依「三寶」。

  佛寶:三寶的核心就是「佛寶」,十方國土有十方諸佛,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當中最尊、第一之王,所謂「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王在一個國家當中是最崇高、最尊貴的,所以,我們皈依三寶,只要能專稱彌陀佛名,整個三寶的功能就統統擁有了。所以在三寶核心的「佛寶」中,以阿彌陀佛為最尊第一。

  法寶:佛教以法為核心,領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能夠明心見性,進而證悟成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有難行道、易行道,在這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一個所謂「門餘大道」的法,也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這是八萬四千法門中一個特別的法門。這個法,龍樹菩薩說是「易行道」;曇鸞大師說是「他力的法門」,靠彌陀力量而能夠脫離輪迴成佛;道綽大師說是「淨土門」,唯此是阿彌陀佛本願慈悲救度的法,其他法門都屬於「聖道門」,都要靠自己的力量。種種聖道法門,都是釋迦牟尼佛要引導學八萬四千法門的人,進入阿彌陀佛本願救度法門的前行方便。因為唯有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才能使十方眾生──聖人、凡夫、善人、惡人,都離開六道輪迴,快速成佛。

  所以,以法來說,最殊勝、最容易的,就是善導大師這個純粹的淨土法門,因此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都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除了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自己發願往生之外,普賢菩薩也在《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勸導四十一位法身菩薩統統嚮往極樂世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可見這個法既殊勝又很容易,使得我們罪惡生死凡夫、常沒眾生,也能夠依靠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的佛名,而往生彌陀的淨土。

  僧寶:各個宗派的出家人都是僧寶,只是因為我們是學淨土法門,當然淨土宗的師父會讓我們感覺特別親切。同時,在佛法當中,淨土宗的師父弘揚的淨土法門,能夠讓我們這輩子順利達成學佛的目的。

  學佛的目的有二個:

  一,近程──解脫。現生果報盡了,能夠離開六道輪迴。

  二,遠程──成佛。也是最終的目的,往生淨土成佛。

  淨土宗的師父,主要講解淨土法門的教理,引導我們解脫,推動我們成佛。就整個佛教來講,淨土宗的僧寶因為專弘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所以是特殊而可貴的。

  以佛教歷程來說,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正法五百年之間,有教、有行、有證,也就是說,有教理的存在,也有修行人,也有證果的阿羅漢。像法一千年,有教、行存在,但證果的人就沒有了。到了末法一萬年,有教理的存在,但真正修行的人就沒有了,當然也沒有證果的人。這是「教、行、證」在正法、像法、末法三階段的現象。

  淨土法門是超越正法、像法、末法的,為什麼?因為彌陀的救度是現成的,不管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任何眾生,當下信受彌陀的救度,當下就擁有解脫的功能,乃至成佛的功能。

  三經

  「淨土三經」即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每個宗派的成立,都有其根本依據的經典,以淨土宗來講,我們依據的經典就是這三經,因此這三經是淨土宗的「正依經典」。也有人提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與《普賢行願品》,不過這二部經不是正依的經典,是屬於旁依的經典。一個宗派有「正依經典」,有「旁依經典」,有這樣的認識,教義才不會模糊籠統。

  三佛

  就「淨土三經」來說,可以說有三佛。

  《無量壽經》主要講阿彌陀佛發願的因、修行的果,當然也涵蓋我們眾生往生的因和成佛的果。

  《觀無量壽經》主要是釋迦牟尼佛講「定善」和「散善」,引導進入彌陀的本願念佛。

  《阿彌陀經》可以說是十方諸佛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意思是說,若有人念佛一向不變,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在他命終的時候,就心不顛倒地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當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法的時候,十方諸佛同時、歡喜地、異口同聲地來證明。所以「三佛」是指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

  三身

  眾生成佛之時同時成就了三身,稱為三身佛,即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常住不滅,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人人本具的真性,是本來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開悟,開悟了就會見到自己本源自性清淨的法身佛。

  法身清淨,不染一塵,故亦名素法身,不過我們眾生因迷而不能顯現,佛是開悟而又證悟,故能顯現。 

  眾生迷而不悟,所以有生死。然雖在六道輪迴,其性仍然不變,故又名佛性,因佛性在迷仍然不變,常隨眾生流轉生死,故說法身(佛性)流轉六道。

  報身: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現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萬行,功德圓滿而顯現的。

  報身佛不容易成就,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種種的苦行難行,乃至無善而不成,無德而不就,功德圓滿,才可成為報身佛。

  報身又分自受用報身及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自受用報身無相,就是大菩薩也見不到。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地上菩薩說法而變現的佛身,大菩薩可以見到,只是所見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薩所見的是無量大身,其它菩薩所見的,或是千丈萬丈之身。

  若以聖道門自力難行道而言,需大徹大悟,悟同諸佛,此時名信解。然而,只是解法身之理而已,法身還未出現,必須悟後起修,斷除煩惱,進而廣修六度萬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圓,一功未滿,法身也不現前。直待萬行已圓,萬德已滿,惑垢盡除,無明業空,法身才全體出現,這時才名為報身佛,

  化身:又名應身、應化身,或變化身,是應眾生的機緣,隨緣教化,利益眾生而變現出來的佛身,所謂「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度之」。化身是以報身為本,所以化身佛又稱為跡佛,意謂從本垂跡。

  眾生成佛時,三身佛同一時間完成,無分先後彼此。

  簡略而言,悟後從性起修六度萬行,莊嚴「素法身」,修至功德圓滿,素法身成為萬德莊嚴的「報身」,報身又化成千百億「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間,隨意教化有緣眾生。

  所謂:「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原來是一身。」法身是體,報身是相,化身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華嚴經》說:「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是指法身佛。

  「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是指報身佛。

  法身佛無相,萬佛一體,無有你我之異;也無過去、現在、未來佛之別;更無此土、他土、無量國土之佛的區分。萬佛一體,猶如虛空般的清淨,清淨是一體的,不能說這一邊的虛空清淨,那一邊的虛空不清淨。所以法身佛無男無女、無此無彼,聖凡兩亡、生佛俱泯,即是諸佛如來,同一法身,不二法門。

  三願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了眾生,其中有三個願,與我們眾生的關係最直接──第十八願、第十九願與第二十願。用這三願來攝受三種根機的眾生,而目的是導歸第十八願,因為第十八願是根本願,也是正定業的願。

  三誓偈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之後,阿彌陀佛又重新發了一次願,以偈文呈現,這個偈文稱為「重誓偈」,因為主要的偈文有三段,因此也叫「三誓偈」。「三誓偈」可說是將四十八願做了總結、歸納。

  第一首: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第一首偈表明,四十八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

  意思是說,我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儘管很難達成,但我必定要達成,若不達成,誓不成等覺。

  「等覺」有二種意思,一是「等覺菩薩」,也就是菩薩階位之第五十一品;第二是「等正覺」,指佛,也叫「平等覺」,到了佛,都是平等無差別,所以佛的階位,也叫「等覺」,也叫「妙覺」。「三誓偈」最後都有說「誓不成等覺」,意思就是不圓滿、不達成、不成就,就不成佛的意思。

  第二首: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第二首偈表明,四十八大願都是要給十方眾生受用的。

  就佛而言,他是大施主,就我們而言,是貧苦眾生。「貧」就是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苦」就是六道輪迴。因為沒有智慧,所以「貧」,因為六道輪迴,所以「苦」。四十八願涵蓋了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然後再把四十八願的所有功德布施給我們,使我們能夠消除無明、增長佛的智慧、脫離六道之苦。

  「布施」是佛教名詞,以現代話來講是「給」,送給對方的意思。「給」或「送」都是不講條件的,如果講條件就不是「送」,就不是佛法的「給」。佛法的給或贈送,都是白白的、不講條件的。

  這首偈也在顯明他力,亦即凡夫的往生淨土,以及在淨土成佛,都來自於阿彌陀佛因地的願力與果地的佛力使其成就,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相對於凡夫的自力,故說佛力是他力。再者,凡夫其實也沒有自力可出輪迴,何況成佛?之所以能夠出輪迴生淨土證佛果,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

  我們一旦信佛念佛,就擁有了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功德、功能。有人說,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我們要跟他相應,所以我們也要發四十八大願,不是這樣的。我們只要信受──「信」就是相信不疑慮,「受」就是接受不拒絕,這樣就可以跟阿彌陀佛相應了。

  第三首偈: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第三首偈表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以及因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最後所成就的功德,也就是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濃縮在這句名號當中。以現代來說,如同一部計算機就具備了很多功能,又好像一個小小的記憶卡,裡面就儲藏很多資料。

  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就說,這一句名號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而名號和阿彌陀佛本身也是一體的,《無量壽經》就說「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所以這一句名號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

  阿彌陀佛將所有功德成就為一句名號,所以名號是阿彌陀佛所有功德的結晶;再把這句名號送給眾生,讓我們能很方便地信受、稱念;而稱名的當下,就擁有了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修行的功德,就能夠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進入涅槃,也就是成佛。因此,「三誓偈」涵蓋了阿彌陀佛因地、果位,因願、還有果力等等所有本願力的功能、功德。

 



 

  所以,《無量壽經》在講什麼?講這一句名號;《阿彌陀經》在講什麼?也是講這一句名號;《觀無量壽經》在講什麼?也是講這一句名號!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第十八願成就文說「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無量壽經》「流通文」說:「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都是在說名號,都是在說念佛。

  第十八願成就偈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也是在講名號,講念佛。《無量壽經》同本異譯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也說「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也都是在說名號。

  《觀無量壽經》雖然說了三福九品、十三種定觀,可是這是鋪路引導,最後還是在於專稱名號。所以《觀無量壽經》後面「流通分」結論的地方就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可知《觀經》的歸結是「持名」,不是「觀像」。因此,善導大師就做一個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都是導歸在「專稱彌陀佛名」。因為「專稱彌陀佛名」是阿彌陀佛的「願」,所以說「望佛本願」。

  《阿彌陀經》也是「望佛本願」,也是從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出發,來講《阿彌陀經》的。

  《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真聞就是真信,真的聽到了阿彌陀佛為我們成佛的來龍去脈的時候,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生命,就進入到我們的心中了。當下我們就跟阿彌陀佛是機法一體,佛凡不離了,所以說「執持名號」,內心跟名號是執持在一起的,永不分離的;我們的生命之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生命之中有我們,念佛人整個骨髓、血液都跟阿彌陀佛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因此,即使一日,乃至七日,都會一生不變的跟阿彌陀佛在一起,永不分離。

  三嚴

  彌陀的極樂世界,分為三種莊嚴:國土的莊嚴、阿彌陀佛本身的莊嚴,還有往生到那裡的聖眾莊嚴。

  這是依據天親菩薩《往生論》來講的。天親菩薩《往生論》說,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有十七種,阿彌陀佛的莊嚴有八種,聖眾菩薩的莊嚴有四種,這三種領域的莊嚴加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完全涵蓋了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成佛,成就「三嚴」,成就了極樂世界,成就了他本身,也成就了這一句名號來度脫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去成佛。然而,「三嚴」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十方念佛眾生與極樂世界聖眾也好,都是一體的,都含攝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中。

  三心

  第十八願講到的「至心、信樂、欲生」,《觀無量壽經》講到「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個「三心」也是一致、一體的。當然《觀經》有「要門三心」與「弘願三心」,但目的在回歸「弘願三心」,「弘願三心」與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是吻合一致的。

  四十八願當中的「攝生三願」──第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也都各自有三心。第十八願的三心是「至心、信樂、欲生」,第十九願的三心是「至心、發願、欲生」,第二十願的三心是「至心、迴向、欲生」。

  三個願的「三心」內容各不一樣,第十八願純顯他力,是「他力三心」,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是導自力入「他力三心」。他力、自力分別在哪裡呢?在於是全靠彌陀的救度,還是想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念佛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所以說「本願念佛」、「本願稱名」。

  三要:信願行

  眾生因為有三毒──貪瞋癡,故有六道輪迴之苦。大乘佛教則是以解脫輪迴之苦為出發點,並以成佛為目標。

  以整個大乘佛教教理來說,可以大分為二門:一個是通途法門,一個是特別法門。

  通途法門又稱聖道門、自力、難行道,這是大乘佛教八大宗派除了淨土宗之外,七個宗派都名為聖道門,這七個宗派都是要依自力修行三學戒定慧為通軌,所謂「勤修戒定慧,斷除貪瞋癡」,而脫離六道輪迴之苦,進而完全斷除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而成就佛果。這便是「聖道門,自力,難行道」。

  淨土門即是他力、易行道,所以淨土門不依這個自力、難行道的通軌,而是依信願行。

  信願行也分為「他力」跟「他力中自力」。

  所謂「他力中自力」,是信有彌陀,信有極樂,而願生極樂,進而精進念佛,累積功夫與功德,以迴向求生極樂,這是他力中的自力。

  所謂「他力」是,不只信有彌陀、信有極樂,並且相信彌陀的根本願力,就是主動為我發願修行,成就極樂世界,並完成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亦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來迴向給十方眾生、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只要信順、信受,亦即「信而不疑,順而不違,受而不拒」,當下便擁有阿彌陀佛迴向的功德,就獲得往生極樂世界的身分。此後,任運自然的來稱念彌陀佛名,也就是稱念彌陀本願力所成就的名號,所謂「本願稱名」。這即是淨土宗四句偈宗旨所說的「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佛淨土」;往生彌陀淨土成佛之後,便能「廣度十方眾生」。

  這信願行,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信受彌陀救度,自然含有願生彌陀淨土之意,信後便會任運自然地專稱彌陀佛名。

  這樣的念佛人,《無量壽經》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又說「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觀無量壽經》讚歎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善導大師以「五種嘉譽」讚美說「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曇鸞大師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所謂「凡夫菩薩格」,因此淨土宗的特色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這就是「三要」信願行的真義。

  三妙

  念佛有三種妙。所謂「妙」,就是不可思議之意。以阿彌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故,致使信佛念佛有這三種妙。

一、「簡捷妙」:但念一句佛號,便得橫超三界,即是最簡單最快捷之妙。

二、「殊特妙」:但念一句佛號,便得超生淨土,即是最殊勝最特別之妙。

三、「圓頓妙」:但得往生淨土,便入一生補處,即是最圓滿最頓超之妙。

  三信

  一、信極樂是我的。阿彌陀佛建造了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再無生老病死,再無顛倒恐懼。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二、信念佛必往生。阿彌陀佛立下莊嚴誓願,接引一切眾生(我)到極樂世界,快速成佛。條件是被接引者(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三、信佛願不虛誑。因以上事實,若我念阿彌陀佛名號,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念法,阿彌陀佛必定履行誓願,接引我前往極樂世界。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三不

  一、一向專稱不雜修。不必修那些數不清的行法,只需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任何門檻,不花錢,不費力,只要能念佛,最終都能往生。

  二、一生成就不歷劫。不必經歷數不清的劫數,只此一生,臨終即被佛迎接,開開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三、一生補處不經位。初到極樂,便至等覺;不歷僧祇,即得佛果。不必擔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墮下來。

  有這「三不」,士農工商,年老年少,智慧愚笨,忙人閒人……任何人,縱使不改變原有生活狀態的情況下,只要能隨緣隨力,開口念佛,都能輕鬆成佛。

  三信三不信

  這裡所說的「三信三不信」,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下捲開頭所講的,內容如下:

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

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這一段法語非常好,在淨土宗的教理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一段法語是說,念佛能夠「破暗滿願」。

  「破暗」就是破無明之闇,無明有二,癡無明與疑無明;

  「滿願」就是滿所有之願,滿願也有二,往生願與一切願。

  這裡的「破疑滿願」,主要是指破疑無明之闇,及滿往生成佛之願。只要無疑,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必破癡無明,也必滿一切願。

  然而,念佛而不能破闇滿願,曇鸞大師說明,乃由於「二不知、三不信」,也就是這段法語所講的,不知阿彌陀佛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實相身是阿彌陀佛成正覺的實相,為物身是阿彌陀佛正覺的目的,也就是救度眾生。

  阿彌陀佛既然已經成正覺(實相身),就百分之百能夠救度眾生(為物身),能信知彌陀實相為物之二身,即能破疑無明。由於不知,故有疑心,有疑心故不信,此之不信開展為「三不信」,就是:「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續。」若有此二知,即能信心淳、信心一、信心相續。故二知即有三信,三信即是一心,故天親菩薩《往生論》一開頭就表露自己對阿彌陀佛歸命的信心而說: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曇鸞大師這段法語有四個主題:也就是「破闇滿願」、「實相為物」、「三不三信」、「名體不離」。

  也就是曇鸞大師解釋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含具的光明,是有「破闇滿願」的功能,破眾生無明之闇,滿眾生往生成佛之願。同時又闡釋這句光明名號是「實相身」也是「為物身」。勸勉我們要具足「三信」,也就是一個信──信受彌陀救度而不要懷疑。為什麼?因為「名即法」,也就是「名體相即不離」之故,阿彌陀佛本身所具足之所有功德與功能,全部在他的名號當中。因此,不管何人,但能專稱彌陀佛名,現生即能蒙佛光明保護,臨終即能蒙佛蓮花接迎,往生彌陀淨土而成佛。

  三勸往生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懇切慇勤的勸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前後有三次。經文說: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三次勸願,即是無量次勸願,即是常常勸願,顯示勸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是佛陀出世的本懷。因為往生極樂容易,只管念佛便可,一旦往生極樂,當下完全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同時獲得一生補處而快速成佛。既容易又殊勝,所以佛陀以弘揚念佛法門為其出世的本懷,常勸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三願三生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說: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顯示,任何時代,任何眾生,只要願生都能往生。過去願生,過去已經往生;今生願生,今生也必定往生;若是將來才願生,將來也必定往生。

  顯示,不管任何眾生,只要願生,必定往生。而且願生之人,現生已經預先獲得不退轉的身分,不但永遠不受三界六道輪迴之苦,同時也已經在成佛之道上永不退轉。因此,淨土宗的特色之一就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三生果遂

  這是指第二十願。第二十願是「三生果遂願」,第十九願、第十八願是「今生往生願」。「三生果遂願」是「結緣願」,也就是說,不是今生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因為跟阿彌陀佛結緣了,阿彌陀佛本來就是積極地要救度眾生,不結緣便罷,一旦結緣,阿彌陀佛就永不放棄。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形容說,「如吞鉤之魚,在水不久」,一條魚已經被魚鉤釣到了,即使還在水中,時間也不會長久,總有一天就會被釣上岸來。阿彌陀佛就是以第二十願來「釣」所有的眾生,下一輩子或下下輩子一定要讓結緣的眾生往生,這個就是第二十願的功能。

  三願的證

  這個「的」字,是讀仄聲,意思是確實的、實在的。以三個願來證明,念佛必定往生、必定成佛、必定度眾生。「三願的證」出自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

  曇鸞大師建立「他力論」,「他力論」的意思是說,我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由於彌陀的力量,乃至於在極樂世界成佛,以及到十方世界度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使我們成就的。建立「他力論」,必須要有經典的依據,曇鸞大師引用的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當中的三個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來證明他所建立的「他力論」。

  以第十八願來證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就已經離開六道輪迴,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而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了。

  又引用第十一願來證明,到了極樂世界必定成佛。第十一願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阿彌陀佛不成佛便罷,若成佛的話,極樂世界的聖眾就一定成為不退轉的菩薩,而且進入涅槃。

  修行最關鍵在於退轉或不退轉,若退轉的話,成佛就遙遙無期了;若不退轉的話,則成佛指日可待。所以把「住定聚」(不退轉)擺在前面,然後入涅槃(滅度)。這樣說好像有次第,可是到極樂世界這二種是沒有前後的,都是當下證入的。

  因為四十八願都已經成就了,第十一願當然也成就了;第十一願成就了,我們到了極樂世界,一定是領受第十一願的功能當下進入涅槃。因此,曇鸞大師就引用第十一願來證明,我們依第十八願的功能,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依第十一願的功能而成佛,之後就依阿彌陀佛的第二十二願,倒駕慈航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

  曇鸞大師以這三個願來證明,我們之所以能離開輪迴,之所以能成佛,之所以能廣度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成就的,是阿彌陀佛讓我們能完成這些的。所以,這樣的證明很可貴!

  三尊來迎

  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極樂世界諸聖眾,自然會來迎接我們,不會讓我們孤單的、毫無頭緒的,不曉得往哪裡去。一般人臨命終時,有一個現象,就是六神無主、神識茫茫、沒有依靠,不曉得要往哪裡去才好。但是念佛人不會這樣。念佛的人現在就跟阿彌陀佛機法一體,三尊來迎只是一個迎接的儀式,其實念佛人都自然、必定往生的。

  三定聚

  就是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對於我們淨土法門來講,信佛、念佛,必定離開輪迴、必定往生、必定成佛,這叫「正定聚」。

  雖然念佛,可是靠自力,那就不一定往生,為什麼?因為自力很艱難,會導致心中無法百分之百的肯定一定能往生,這叫「不定聚」。

  「邪定聚」的「邪」,意思不是邪惡,而是偏離,表示不學淨土法門,就與淨土法門無關,與往生極樂世界無關。

  三橫超

  三橫超是指信佛、念佛可以橫超三個很艱難的關卡。

  第一個橫超:直接橫超六道輪迴,永脫苦難。要離開六道輪迴,必須斷見惑、破思惑。二千多年來,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一直到現在,修行者非常的多,可是真正斷煩惱,證得阿羅漢果,能夠脫離輪迴的,沒有一、二個。由此可知,脫離輪迴是一個很高峻、很艱難的關卡,可是我們只要信佛、念佛,就能夠橫超、跨越這個關卡。

  第二個橫超:直接橫超聲聞緣覺,不滯小乘。聲聞、緣覺雖然離開了三惡道,卻永遠沒辦法成佛;縱使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要成佛,若沒有達到「正定聚」也仍舊會退轉。可是念佛到極樂世界,第十一願就說「住定聚」,到極樂世界就自然進入「正定聚」,輕易的跨越「正定聚」的關卡。

  第三個橫超:直接橫超三不退轉(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直至涅槃。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往生極樂,就讓我們進入涅槃,不必熬經三個大阿僧祇劫,及歷經五十一個階位。

  《無量壽經》下卷也說:「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升道無窮極。」

  可知,淨土宗是橫超速證的法門,彌陀救度眾生有這三個三橫超。

  這三橫超是直接的,同時的,立即的,不經劫,不經位。

  這三橫超正是眾生自力斷惑證真的三道難關:脫離生死輪迴難、不滯小乘證入大乘不退轉位難、直趨大涅槃難。

  彌陀深知凡夫業深障重,無力出離輪迴,何況成佛?因此以根本願使眾生念佛,直接脫離六道輪迴,往生彌陀淨土;並以此願使眾生超越小乘與大乘,而直至佛果,使眾生順利度過三關,此即橫超速證。

  十方所有一切眾生,只要信佛念佛,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成佛必定廣度十方眾生。所以,淨土法門,就是橫超的法門,橫超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內容就是這三個橫超。

 



 

  三福

  「三福」是《觀經》「序分」所說三種福業,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謂福,是善根的異名。世間之善,如仁義禮智信等,稱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稱為戒福。特別以大乘殊勝之行善,稱為行福。

  一、世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前兩句為敬上行,後兩句為慈下行。慈心不殺為十善之首,故特別提出。

  二、戒福:「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歸依佛法僧三寶,稱為三歸。始從不信佛轉入信佛,捨邪歸正,稱為翻邪三歸。此後受大乘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為受戒而更歸三寶,稱為受戒三歸。總受持大小乘戒律,為具足眾戒。於持戒之上,慎護種種微細之行,如大乘八萬四千威儀,小乘三千威儀,而不毀犯,即是不犯威儀。

  三、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聖道門與淨土門對菩提心的定義不同。聖道菩提心,願行皆在此土。淨土菩提心,此土發願,淨土修行。此處的行福菩提心通於聖道、淨土。三輩九品中所說菩提心,是以淨土門菩提心為主。深信因果,即總信一切六凡四聖因果。讀誦大乘,也通含聖道、淨土一切大乘經典。勸進行者,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諸善,一一迴向求生極樂,總為雜行。

  三輩

  《無量壽經》講「三輩」──上輩 、中輩、下輩,《觀無量壽經》講「三輩九品」。三輩九品是概略指出所有眾生的根機,眾生無量,所以根機也是無量,三輩展開即是九品,九品展開即是八十一品,乃至無量品。講三輩九品是為了引導所有一切眾生進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三忍

  《觀無量壽經》中,韋提希夫人看到阿彌陀佛顯現空中,她當下就得到了「無生忍」,即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菩薩十地階位當中的七地以上階位。

  「無生法忍」有聖者的「無生法忍」與凡夫的「無生法忍」。凡夫的「無生法忍」是指信受彌陀的救度,念佛人一旦信受彌陀的救度,自然有「無生法忍」的功能。為什麼?因為這個人一定往生極樂世界,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成佛,就能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也就是「無生法忍」,因此善導大師解釋這裡的「無生忍」為「三忍」。

  「三忍」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是看到阿彌陀佛而歡喜,悟是領悟彌陀的救度,信是信受彌陀的救度。所以《觀無量壽經》所講的「無生忍」,對我們來說,就是這「三忍」。

  三緣

  善導大師說,只要念佛,就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如果沒有念佛,就無法蒙彌陀光明攝取,原因在哪裡?善導大師舉出三個緣──「親緣、近緣、增上緣」。因為念佛有這三緣,所以獨蒙彌陀攝取,沒有念佛,因為沒有這三緣,所以無法蒙彌陀攝取。

  三遣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說,無論是阿彌陀佛也好,釋迦牟尼佛也好,十方諸佛也好,都對我們「三遣」──「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意思是要我們捨掉雜行,專念彌陀名號,往生彌陀淨土。

  三不問

  善導大師有念佛三不問。念佛人以往生為目的,往生之事重大,因此疑心多,顧慮也多,經常問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那樣的事情。善導大師說「不問罪福多少,不問時節久近,不問時處諸緣」,這叫三不問。善導大師說: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這三不問,我們學淨土法門的要加以瞭解,不問罪福多少,不問時節久近,不問時處諸緣。第一個指根機,第二個指時間,第三個指因緣。

  三三昧

  《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是住「空、無相、無願之法」,這三種三昧就是「三三昧」。「三昧」是印度話,也叫做「三摩地」,意譯就是「正定、正受、等至、等持」,止息雜念,心不散亂。是一切禪觀的通名。本來三昧是自力的功夫,由持戒,然後心靜、不散亂、進入寂靜、進入定境。

  「念佛三昧」也分自力與他力。自力的「念佛三昧」就是靠念這一句名號來達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亂而入定;他力的「念佛三昧」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本身,每一句都是念佛三昧。所以《大集經》就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也就是說,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功能等同於無上禪定,因為無上禪定的功能、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面。所以凡夫也能得念佛三昧,只要信佛念佛就可以了。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就是成佛的相,我們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就佛來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這三十二相是指「應化身」來講的,但「應化身」不離「法身、報身」,三身是一體的。

  三品懺悔

  三品懺悔是自力的懺悔。自力的真正懺悔有三個層次:上品懺悔、中品懺悔、以及下品懺悔。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就說:「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中品懺悔者:遍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下品懺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

  一般道場的「拜懺」就是懺悔,大家想想,那個時候我們是哪個品的懺悔啊?是上品?中品?還是下品?可以說是三品無份!但是能夠圓滿「三品懺悔」的就是信佛、念佛。信佛、念佛自然就擁有「三品懺悔」的功能。為什麼?善導大師說「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又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所以念佛就具足三品懺悔的功能了。

  三根本(無常)

  生命無常有三個根本:

  第一,必定會死;第二,死期不定;第三,死時無助。

  將死的時候,世間任何事物都沒有能力幫助。親人幫助不了,不能代替我們病苦、死亡與輪迴;權勢、地位、榮華富貴也不能幫助;我們本身再怎麼有能力也幫助不了,意思是說,即使這一輩子,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或者有人格、有道德、有修行,到死的時候,一點力量都沒有。因為離開輪迴不是靠這一些,是煩惱斷了沒有,只要煩惱還沒斷,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也好,或者禪定功高、功德巍巍也好,還是在生死輪迴當中,還是離不開閻羅王的手掌中。那念佛人呢?念佛人是直接超越輪迴,直接超越五十一個階位進入佛的境界。

  三定死

  「死」,一般人都不喜歡看到、聽到、想到,今天三重分會喬遷之喜,這個「死」對我們來講其實是很好的。(眾笑)

  聖嚴法師曾提到「四個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對於死,我們要接受它,接受它之前要先面對它,要面對死,才能夠處理死。死像一個大麻煩,要面對這個大麻煩,不要讓這個大麻煩在我們的背後一直糾纏不清,無有了時。

  「三定死」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喻」所講的。「二河白道」是譬喻一個修學淨土法門的人的心路歷程。

  「二河白道喻」有二個核心:第一個核心是行者的「三定死」,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第二個核心是彌陀的「呼喚聲」,阿彌陀佛呼喚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一個無常觀深厚的老實修行人,修行到最後才領悟到自己依然是煩惱深重的生死凡夫,他所修行的種種法門一點都不能讓他解脫,猶如善導大師「機深信」所說的:「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而現在正是生死存亡,進退維谷交關之際,唯有死之一路,沒有第二條路。這樣的面對死、凝視死,有了決定會死的覺悟,才開始看出一線曙光,讓他領悟出唯有念佛這一條路才是解脫之道。因此捨命西歸,真心徹到,這時才開始聽到釋迦牟尼佛的殷切發遣而說:「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與阿彌陀佛的呼喚保證而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而從此安心無懼地走上淨土之白道,一心念佛無疑無慮,在阿彌陀佛的攝取不捨之中,終於順利安然的往生淨土。可說在大死一番的當下,反而獲得大活現成。

  順便一提,「二河白道喻」之中的「白道」是什麼意思呢?善導大師以「佛、凡」二方作為解釋。

  所謂「佛」是指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謂「凡」是指念佛人的信心。

  譬喻阿彌陀佛的願力之文,是在二河白道喻的後面說:「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意思是說,行走白道的這個念佛人,不用顧慮自己貪瞋的煩惱,應該行走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勇往直前,不生退怯。

  譬喻為念佛人的信心之文說:「眾生貪瞋煩惱中, 能生清淨願往生心。」眾生貪瞋的煩惱就是白道二邊的水火二河,是不清淨的心。

  善導大師解釋白道,一方面說是念佛人的清淨信心,一方面說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之道,這就顯明阿彌陀佛的願力之道生起念佛人的清淨信心,念佛人的清淨信心,生自阿彌陀佛的願力之道。顯明念佛人的信心跟彌陀的願心是一體的,有「機法一體」、「佛凡不離」的含意。

  因此,雖說是清淨之心,但也是阿彌陀佛的悲智願心,否則,凡夫只有貪瞋煩惱,何有清淨之心?

  所以《無量壽經》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因地之昔,要使十方眾生成就功德,有此功德,十方眾生便能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之苦,往生極樂世界獲證涅槃之樂。因此彌陀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意思是說,若不能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自己就不成佛,如今彌陀成佛以來已經十劫,故能令眾生圓滿成佛功德。此功德即是阿彌陀佛的,也是十方眾生的,所以這一條白道既是佛的願力之道,也是眾生的清淨信心,眾生只有貪瞋煩惱,唯此願生的信心是清淨的,因為來自於阿彌陀佛的緣故。

  三隨:臨終三隨──隨重、隨習、隨念

  「臨終三隨」,就是人斷氣之後,投胎轉世所依隨的現象。「三隨」,就是隨重、隨習、隨念。

  隨重:就是「隨重業」──一個人生前所做的,若是重的惡業,一斷氣,就實時墮入地獄,甚至還沒有斷氣,神識已經到地獄受刑罰。看起來他是躺在病床上,受病苦折磨而哀叫,其實神識已經在地獄接受刑罰了!如果這個人生時做很多善事,應該升天或再出世做人,享受富貴,一斷氣就上天或出生在人間,不經過中陰身

  隨習:就是「隨習慣」──一個人平生沒有做特別重的善事或惡業,但是他平常有某種習慣,死後自然就隨著這種習慣去投胎轉世。

  隨念:就是生時沒什麼重的善惡業,也沒有固定的習慣,但臨終之時特別想念著某種境界,那麼,他就會去那種境界投胎轉世。比如臨終時非常專一思惟善的道理,那麼他斷氣當下,就生天或繼續做人,來享受善的福報;若斷氣的時候,突然生起非常瞋恨的念頭,往往都會墮入三惡道,或是做毒蛇猛獸。如果一個人生時沒有學佛、修行,但臨終時有人為他助念,引起他念佛的心念,這樣他命終就往生極樂世界,而且阿彌陀佛也會率領著觀音、勢至等清淨海眾,來迎接他。

  念佛人的「重業」

  若論我們念佛人的「重業」,是什麼業呢?就是「念佛」。念佛本身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有阿彌佗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因為,我們將念佛當作我們的生命,將阿彌陀佛當做我們的依靠,所以我們的重業就是念佛的業。不管我們是在佛堂、在家裡或在工作,不管有空沒空,總之,行住坐臥、時處諸緣,我們的習慣就是念佛。等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會現前來迎。

  所以不論是隨重業、隨習慣或隨念頭,我們都不離開「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平生是念佛人,臨終阿彌陀佛一定現身接引。因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會捨棄我們;因為阿彌陀佛有大神通力,知道我們何時臨終,臨終會遭遇什麼境界,是昏迷還是病苦不能念佛,阿彌陀佛都知道,阿彌陀佛都會護佑。

  所以我們現在負責念佛,將念佛做為我們的重業、習慣,臨終若能念佛,當然還是一心念佛;萬一因個人業緣的關係而昏迷,也要放心。因為雖然器官昏迷,但神識仍在,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我們一樣看得清清楚楚。臨終若因病苦不能念佛,但是心中明白時間一到,阿彌陀佛會來接我們,心中就會安穩、安慰、不驚慌,也不會六神無主。

  三位三愛

  是指「臨終三位」與「臨終三愛」,就是說人臨終的時候,心有三種現象:

  第一、是「心明了位」。

  第二、是「自體愛位」。

  第三、是「心不明了位」。

  首先「心明了位」,就是臨終還沒斷氣時,心還很清醒,眼睛還能看,耳朵還能聽,五官的作用還清清楚楚;慢慢地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四肢也不能動了,只剩下意識,這個時候就是「自體愛位」。

  接著「自體愛位」就是執著自體,執著本身的肉體,也分為三種:就是「境界愛」「自體愛」「當生愛」。這個「愛」,就是「執著」的意思,這就是「臨終三愛」。

  「境界愛」:先是對丈夫、太太、小孩這些眷屬的留戀,以及動產、不動產的執著,因為就要離開了,因此難分難捨,這就是「境界愛」。

  「自體愛」:等到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四肢不能動,只剩下心念的時候,內心所執著的,就是自己的身體,雖然外在的眷屬不能保持,起碼這個身體還能夠保持,這就是「自體愛」。

  「當生愛」:到了快斷氣的時候,中陰身漸漸顯現,他就執著中陰身,所以叫做「當生愛」。「當生」就是當來他接受生命的果報,執取當來果報的生命,叫做「當生愛」。

  一般人不了解這種宇宙人生的因緣,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總是會產生執著── 對自身的執著,對外境、眷屬、動產、不動產、名位、地位的執著,而且非常強烈。學佛的人因為了解這個道理,到時候就會放下。

  為什麼說到時會放下呢?因為我們都是凡夫,對世間種種,難免執著,包括對家庭的責任、對眷屬的留戀,以及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地位。學佛的人雖然過這樣的生活,但是他心裡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人生的本分,並不是人生最後的目標。尤其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現在念佛,當臨終要面臨選擇,他當然會選往生極樂世界,放下一切,不再執著,因為知道一切的執著留戀,到頭來還是成空。

  如果對這一點不確定、不清楚,因執著而錯失往生的機會,這樣就會繼續墮落下去,不但不能和親友相聚,將來投胎轉世,彼此相遇也不相識。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給我們的功德福報,讓我們能夠庇蔭子孫;有阿彌陀佛給我們的神通道力,讓我們能夠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孫、六親眷屬。

  念佛人心中了解這個道理,所以雖然在世俗的生活當中,跟一般人一樣,但最後要二選一的時候,他就會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最後「心不明了位」,是說人斷氣的時候,第六意識就離開了,會隨著阿賴耶識中過去的業,毫無抵抗力地去受報,不能自己做主。第六意識能讓我們做主,讓我們分辨事情的好壞,而且有意志力去做好事、捨壞事;斷氣的時候這種心就失去了,就會隨業輪迴。

  該墮落地獄的,地獄景象就顯現;該墮落餓鬼道的,餓鬼道就顯現。當境界現前,心中會非常恐怖。而且業境一現,我們既不能抵抗,也不能分辨。比如說墮落刀山劍樹的人,當時所看到的,往往是美麗的花園景象,他一見歡喜就進入,結果墮落刀山劍樹,受刑罰了!若是墮落餓鬼道或其它地獄的,有時會看到天仙美女,一時產生貪戀跟隨而去,當下就墮落了!

  臨終三大要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

  「臨終三大要」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印光大師說:「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

  《無量壽經》五惡段之第五說: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平生之時若不信佛念佛解決生死大事,臨終必流後悔之淚,過去之悔與後生之懼,二種痛苦心境交纏並生。

  這個悔是悔甚麼?當要捨去一生所依靠的健康、妻兒、事業、財富等,方知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成為水泡,絲毫不能依靠,所謂為誰辛苦為誰忙?而從來未曾為自己修行,累積功德,沒有先為自己的臨終做準備,現在臨終,已是時不我與,切身後悔的念頭一時湧上心頭。

  這個懼是懼甚麼?在自己毫無依恃、毫無防備之際,突然要獨自面對過去以來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百千罪業總決算的因果報應之後生,此時,身處眾苦縈纏,逼迫而來之境,心緒紛亂,六神無主,孤獨無伴,前程茫茫,因而徬徨無依,恐懼、顫慄於不知將往何處?

  因此,若能依此「臨終三大要」,便能助人永離輪迴,往生淨土直至成佛。

 

  今天大家在這裡慶祝三重分會喬遷,要能不忘記「自信教人信」,才是我們建立道場的根本目的。

  最後,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