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法義開示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法義開示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善導大師〈讚佛偈〉: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傳統〈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傳統〈讚佛偈〉是北宋擇瑛法師所寫的,這位法師名氣不高,一般也不知道。擇瑛法師這一首〈讚佛偈〉是根據什麼所寫的呢?完全是根據《觀無量壽經》,前面六句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的「第九觀」,後面兩句是根據「九品」文段而來的。

  《觀經》言:

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
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由《觀經》此文,便知傳統〈讚佛偈〉前面六句,都是在描述《觀經》第九觀(真身觀)的內容,亦即把這一段經文濃縮為六句。這樣的濃縮,方便持誦,可是就意義內涵來講,並沒有顯出彌陀本願的深度與廣度。反觀善導大師的〈讚佛偈〉,就有把這一段經文的功能力用,讚歎、宣說出來。

  淨土宗是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但其實談起「淨土宗」,不論在教理的架構或祖師的傳承,只有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才具備宗派的條件。對於這樣的見解,如果不瞭解教理,就不容易肯定;反之,如果瞭解教理,或者在佛學院有上過課的話就會肯定,必須屬於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才堪稱為純正的淨土宗。

  因為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承接於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又承接於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則向上承接於龍樹、天親菩薩,而龍樹、天親菩薩有關這方面的著作,完全都是融會貫通淨土三經,把淨土三經的精華,全含攝在核心著作之《易行品》以及《往生論》中,所以龍樹菩薩對淨土法門最大的奉獻就是《易行品》。至於天親菩薩,雖然他專弘唯識,可是在淨土法門卻寫了一部影響深遠的《往生論》。接下來的曇鸞大師就是會通這兩位菩薩的淨土思想,寫了一部《往生論註》,註解《往生論》,然後經過道綽禪師下傳善導大師。善導大師二十幾歲時就證入念佛三昧,自古以來,被公認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並且寫了五部九卷的著作,把淨土法門整個開宗立派所應具備的教理、架構統統呈現出來,所以淨土法門到了善導大師是集大成者。

  因此,就闡揚淨土的歷代祖師來講,只有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是最專精、最純粹的淨土法門,可惜的是,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著作,在唐朝末年就從中國失散,只有《往生禮讚》被冰存在一部拜懺的本子裡面,其他的著作都在中國消失了。善導大師的著作雖然在中國消失了,可是在日本卻被完全保留著,而且長久以來,由於有法然上人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創建日本淨土宗,因而善導大師的著作思想在日本源源不斷的傳承到現在,而且被發揚光大。

  而中國的淨土法門呢?唐朝末年之後,就沒有善導大師這種思想、內涵了,所傳承的大部分都是以天臺宗的思想為主,像北宋時代的知禮大師或慈雲大師,他們都是天臺宗行人,他們是「教宗天臺,行歸淨土」,所以一方面講止觀,一方面也著作淨土的文獻;另外一位元照律師,是律、淨雙修的;還有明朝末年蓮池大師寫《阿彌陀經疏鈔》,也是揉合天臺、華嚴和禪宗的思想來註解《阿彌陀經》;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師,他的高著《阿彌陀經要解》,同樣是以天臺思想來註解《阿彌陀經》,這些大師們的思想著作長期影響後來的中國淨土法門,但可惜完全看不出善導大師思想的影子,為什麼?因為善導大師這一系列的著作,既然沒有在中國傳承、弘揚,所以他們也無從接觸,也就流露不出那個思想來,結果所註解的都是摻和了聖道、自力、難行的成分,失卻了淨土法門他力、易行的特色。

  在淨土宗的十三位祖師當中,只有出生在唐朝的少康大師、法照大師有接觸到善導大師的思想,所以法照也好,少康也好,他們的淨土思想是跟善導大師一致的;以近代來講,則只有民初的印光大師有接觸到善導大師的思想。

  也因此,自古以來淨土宗的〈讚佛偈〉都用擇瑛法師的。現在我們可以說福德因緣具足,善導大師這一系列的著作思想已經回歸本國,除非沒有接觸到,不曉得它的殊勝、難得,既然知道了,尤其我們的法脈是善導大師的法脈,而我們這一位祖師另有更具深廣度的〈讚佛偈〉,當然就要回歸祖師,恭誦我們這個法脈的祖師所寫的〈讚佛偈〉。

  在共修或法會的時候唱誦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除了因為此偈屬於我們這個法脈傳承的祖師所作之外,另一方面是因為這首〈讚佛偈〉有它深廣的涵義,這方面可以從文獻來瞭解,能寫出這樣內涵的讚偈者,自古以來,除了善導大師之外,蓮池大師也好,蕅益大師也好,其他祖師也好,都未能寫出這樣內涵的讚佛偈。

  面對這樣深廣的內涵,一般而言,如果沒有涉獵我們這個法門的教理,沒有聽聞解說的話,那也看不出來,所以今天就藉著這個機會來跟大家研討這一首〈讚佛偈〉。為了讓大家對這首〈讚佛偈〉的內涵,能夠聽聞之後仍然可以留在心中、留在手邊溫習,所以我就寫了一份補充講義。

  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前面三句也是從《觀經》第九觀(真身觀)的經文而來的,而且是把這個經文濃縮包含在前面三句當中,更把經文的內涵、功能力用都發揮出來。傳統的〈讚佛偈〉只有描述經文,可是經文的宗旨、功能力用、殊勝之處,卻沒有顯現出來。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體會這一首〈讚佛偈〉殊勝的內涵與法味。我一方面帶領大家念讀講義,一方面稍為解說:

此偈含三經要義,三經正意,三佛本懷:唯在念佛往生,顯明第十八願之旨。

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

  「三經要義」,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總共有八句,這八句的〈讚佛偈〉是涵蓋淨土宗的正依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的核心要義,也就是念佛。

  「三經正意」,三經主要在說什麼?都顯現在這一首偈子當中。

  「三佛本懷」,三佛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三佛的本懷在哪裏?也顯現在這一首偈子。

  透過這一首偈子,讓我們知道三經的正意、三佛的本懷,在於使眾生專念彌陀佛名,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所以這一首偈子,顯明三經的正意,同時也歸根結源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尤其是其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因為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與修行,就沒有極樂世界,也沒有彌陀名號,也沒有我們的念佛往生,當然也沒有釋迦牟尼佛來宣揚這個法門,也就沒有十方諸佛來證明這個法門,所以溯本歸源,就是彌陀第十八願。

  「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透過這一首〈讚佛偈〉,讓我們了解淨土三經的宗旨,並非各別不同,而是三經一致的。雖然釋迦牟尼佛在不同的場合,跟不同的徒眾,從不同的角度講這一個法門,可是並不是說這一部經跟那一部經的宗旨、目標、方法不一樣,不是的,都是在講同一件事,所以是「三經一致」的。

  每一部經,概括來說都在講兩件事情,哪兩件事呢?就是「目的」與「方法」。《阿彌陀經》很簡短,一開始就在講極樂世界多麼的殊勝莊嚴,目的是為什麼?就是讓我們嚮往,成為我們所嚮往、所追求、所要去的地方。《阿彌陀經》的目的是這樣,所以,一開始講極樂世界,廣說極樂世界的莊嚴,來讓我們深生欣慕,如果極樂世界還有痛苦,還有輪迴,還有煩惱,那我們不會嚮往;極樂世界是沒有三惡道,沒有六道輪迴,沒有生老病死,沒有煩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一旦到了那裏,就能夠顯現出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光、無量壽,具足四十八願,誰不嚮往呢?但是嚮往歸嚮往,境界那麼殊勝,要到那裏的方法如果困難不易做到的話,跟我們就沒有什麼關係了,可是,如果這麼殊勝的地方,他也能去,我也能去的話,那就跟我們有絕對的關係了,這個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可是,要到極樂世界要怎麼去呢?《阿彌陀經》接下來就講往生的方法,就是「執持名號」。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要到極樂世界並不困難,很容易。當然,那樣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涅槃的境界,少善根福德肯定不能到達,必須多善根多福德,然而一般凡夫哪有善根福德?何況要多善根、多福德。可是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所以他在五劫思惟當中,就為我們做好了完整的思惟,在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當中,已經為我們積植了能夠到極樂世界多善根多福德的功德資糧,這些功德資糧在哪裏?就在這一句佛號中。所以這一句六字名號,叫萬德洪名,表示我們只要執持名號,就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必定能夠到極樂世界。

  總之,《小經》《大經》《觀經》,都在講什麼?講目的地是極樂世界,講方法是執持名號,執持名號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正定業。所以三經都是一致的。

  《觀經》講十三觀,講十三觀做什麼?我們又做不到,講這些用意何在?雖然做不到,可是曉得極樂世界是這麼莊嚴的話,就會嚮往;既然嚮往,那就告訴你,只要專念彌陀佛名就能夠去。所以《觀經》前面很長的經文,講定善的十三觀,讓我們瞭解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而生起欣慕嚮往之心。因此善導大師說:「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最後講執持名號,怎麼執持名號呢?最後結論的經文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釋迦牟尼佛要阿難尊者領受傳下去的,不是觀無量壽佛像,而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個就是「持名」。可是《觀經》講到這裡就要結束了,並沒有就為什麼要執持名號做進一步的發揮,而是改在《阿彌陀經》中發揮,所以《阿彌陀經》是淨土三經的結論經典。不過追根究底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專談阿彌陀佛如何發願,如何修行,所建設的極樂世界是怎樣的莊嚴,他成佛的因果,和我們凡夫往生的因果,在《無量壽經》裏面都有談到。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就是把淨土三經核心要義扼要的展現出來,所以這裏說「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

前三句屬《觀經》,依《觀經》「第九真身觀」之文而造句,正顯《觀經》正意,開闡二尊大悲心要之經文,善導〈定善義〉廣舉三緣及三經證文為釋。

  前面三句偈語是依《觀經》而造的。第一句:「彌陀身色如金山」,就是依據《觀經》第九觀第一段的經文:「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而來。

  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身」,就是「彌陀身色如金山」,這個金,就是閻浮檀的金,閻浮檀金是我們這個世間的黃金當中最殊勝的,一般的黃金如果放在閻浮檀金當中就失色沒有光輝了。夜摩天是欲界天第三天,夜摩天的閻浮檀金不是我們人間的閻浮檀金,它是天金,阿彌陀佛佛身的金色,不只是比人間的閻浮檀金殊勝,也比天界的夜摩天閻浮檀金還要殊勝,而且殊勝無以倫比,是天金所不能比擬的,當然「阿彌陀佛身金色」、「彌陀身色如金山」,這個「金」用夜摩天閻浮檀金只是一種譬喻、形容,是根本不能比較的。

  又,佛教所謂的金,或黃金,有清淨、不變、高貴三義。

  善導大師說:「彌陀身色如金山」,要用金山來形容彌陀的佛身,也有他很深的涵義。顯示彌陀救度是平等無差別的(清淨),永不改變的(不變),超越諸佛的(高貴)。

《金光明經》言:「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等金山。」

《易行品》言:「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易行品》是龍樹菩薩所寫的,這一段文是龍樹菩薩〈讚佛偈〉當中的第一首。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第一句「彌陀身色如金山」是融合了《觀經》《金光明經》《易行品》這些經論所造句的,所以是有它特殊的含意。

  這一首偈主要的含意,是在下面這兩句:

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

  這是依《觀經》「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之文所造句。

  充滿大宇宙的彌陀光明,有什麼功能力用呢?善導大師闡釋說:「唯有念佛蒙光攝」,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若不念佛即不蒙彌陀光明攝取不捨。顯示光明與念佛,念佛與光明,相感相應,彼此一體不離,永在一起。「光明攝取念佛眾生」,這一種容易又殊勝的功能力用,在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第二句、第三句就有突顯出來。所以善導大師是以前面二句「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來涵蓋《觀經》第九觀的經文,以第三句「唯有念佛蒙光攝」來闡發《觀經》經文所要講的背後之義。

  這三句之中,前面二句一般都可以造得出來,但是第三句一般就造不出來了,連想也不敢想。「唯有念佛蒙光攝」,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唯有念佛才蒙受光明攝取,背後的意義在說明,如果不是念佛的話,即使阿彌陀佛的光明,再怎樣的遍照十方世界,也跟阿彌陀佛在這一方面沒有感應道交,沒有蒙受彌陀光明的利益。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因為彌陀之體、名、光,三者一體。念其名即蒙其光照。因名與光一體之故。故善導大師說「光明名號」。若不念其光明之名號,即與其光明無關,自然不蒙其光照。有其因則有其果,無其因則無其果。

  自古以來,很多人讀誦、註解《觀無量壽經》,卻往往看不出經中所要彰顯的這一層涵意,我們如果沒有看到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當然也就不曉得經文有存在這一種特殊的意涵。

  另外,《觀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一段文,也是整部《觀無量壽經》結晶的地方。剛剛所講的,《觀無量壽經》的結論「流通文」並不是流通「觀無量壽佛像」,而是流通「持無量壽佛名」,為什麼?因為持名念佛能蒙受彌陀攝取不捨,如果不是持名念佛就不能蒙受攝取不捨。像這樣重要的教理,如果沒有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的話,誰有智慧能夠闡揚出來?誰有這個膽氣敢講出來?歷代祖師沒有人敢講這樣的話,說「唯有念佛蒙光攝」。

明闡專念彌陀,利益特別殊勝之要義、要處。

  「明闡」是清楚的顯現。十方眾生──不論在家、出家、男女、老幼、智愚、善惡,專念彌陀的利益與特別殊勝的要義、要處,都在這一首偈中顯現了。

  善導大師〈讚佛偈〉說: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

  雖然彌陀光明遍照十方,可是「唯有念佛蒙光攝」,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光明攝取不捨。意思是說,只有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才攝取不捨,才蒙受彌陀佛光的利益;不念阿彌陀佛,念其他的佛也好,其他的咒也好,其他的經文也好,修其他的法門也好,統統不能蒙受彌陀光明的利益,什麼利益呢?就是蒙佛「攝取不捨」。「唯有」這兩個字是非常斬釘截鐵、非常肯定的語句,不是不定或者是或然的。

  為什麼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蒙受阿彌陀佛光明攝取,念其他就沒有呢?對這個問題,善導大師特別在《觀經疏》設立問答詳細的解說,內容在《淨土宗聖教集》614頁的地方,也就是「善導〈定善義〉廣舉三緣及三經證文為釋」。三緣即是「親緣、近緣、增上緣」;三經即是《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以此三經的宗旨來做為解釋,讓我們曉得,喔!原來如此,唯有念佛蒙光攝,若不念佛就不能蒙光攝,彌陀光明唯攝念佛者,不攝其他雜修、雜行。

  再者,透過這首〈讚佛偈〉,我們馬上就曉得這個法門特殊的行法在哪裡?就在「專稱彌陀佛名」,無二亦無三。那有什麼利益呢?利益非常殊勝,難以思議!就是永遠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這個給我們安心、安穩、有希望。

  一般人或許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這麼簡單?那是佛的境界,一到極樂世界,三界六道永遠斷除;一到極樂世界,就進入正定聚、不退轉。以自力修行的話,進入正定聚、不退轉,起碼要到達初住菩薩境界,極樂世界的不退轉又是超越初住的位不退,超越十迴向的行不退,超越初地的念不退(或說八地念不退),他的不退轉是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旦往生都是進入阿鞞跋致,而且進入一生補處,這樣的殊勝,誰敢說他能去,誰都不敢妄想說我能夠去,我能夠擁有這樣的身分以及好處。但是透過這一首〈讚佛偈〉,我們就曉得,不只高僧大德、上根利器的人,即使像我們一般凡夫俗子、一般根器頑劣業障種子,也都能夠平等往生。

  善導大師說「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光明有照也有攝,但是唯有攝取念佛眾生,這「照」跟「攝」的通別是怎麼樣呢?請看:

  照攝通別之異,就斷句有二: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觀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經文,一般有這二種斷句,斷句不同,意義就不同,所以意義也有二:

 照者廣通念佛及諸行等機,攝唯局念佛。

  第一段的斷句涵意是,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任何一切眾生,是廣通於念佛的眾生也好,或者觀佛眾生也好,或者修其他法門的眾生也好,都平等的、普遍的給予佛光普照,所以說廣通於任何根機。「攝,唯局念佛」,攝取不捨就只限於念佛的眾生,沒有念佛的眾生,就無法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這個就是通、別。「通」,光明普照任何根機;「別」,只局限於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這是第一段斷句的涵意。

照攝共唯念佛,不照餘行者。

  第二段斷句涵意,彌陀光明所照的,以及所攝取不捨的,這兩種功能統統只限於念佛眾生,既不攝其他的行者,也不照其他的行者。所以這一段的經文,由於斷句的不同,涵意也不同。

  這兩種斷句都說得通,為什麼?「照」的目的就是要「攝取不捨」,不是攝取不捨,那就不是照。從佛的平等慈悲來看的話,是普照一切眾生,但就內涵來講,只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樣的話,就分出兩種光明:

色心二光──色光遍照以調熟;心光攝取而不捨,契佛心故。

  「色光」就是身上所發出來的光明。身上所發出的光明就是普照一切眾生的光明,不分念佛、不念佛,且有調熟的功能。也就是說,眾生根機有分初機與老參,初機肯定不瞭解這個法門的特色,還在於調熟的階段,還沒有成熟,還沒能成為「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阿彌陀佛的佛光仍然普照著他,這種身上的光明,就是調熟的光明。

  「心光」是攝取不捨的光明。為什麼說「心光攝取」呢?佛心是什麼心呢?《觀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的佛心相應,自然就蒙受心光的攝取,所以說「契佛心故」。接下來:

色心不二,色心遍照,非各恆別,唯就機分。

  身上的色光,以及心中的心光有不同嗎?沒有,色光和心光是一體的,是無二無別的,沒有心光就沒有色光,這個色光是從心光而來的,所以色光的遍照和心光的遍照,並非永遠的各個不同。所以就佛的光明來講,無所謂色光、心光,「唯就機分」,是只就根機的不同,才分出色光和心光。根機怎樣的不同呢?如果是專修淨土法門,專稱彌陀佛名,不雜修雜行的,就是這個法門的正機,那就是色心兩種光明,統統攝取不捨;如果不是專稱彌陀佛名,就表示他還沒有瞭解這個道理,還沒有信受,還沒有合乎這個法門的實踐,就與這個法門的教理不相應。天親菩薩說:「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曇鸞大師說:「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所以有沒有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是就根機上來分的。

佛心雖平等,根機有親疏;本願及三緣,唯攝取念佛。

  佛心是平等的,不管這個眾生有信無信、有念佛沒念佛,阿彌陀佛都想要救他。可是佛心雖然平等,根機卻有親有疏,所謂「親」就是他瞭解這個道理,相應這個法門,「疏」就表示他還沒有瞭解這個法門的道理,還不相應這個法門。「本願及三緣」,在《觀經疏》〈定善義〉(《淨土宗聖教集》614頁),善導大師用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來解釋為什麼只有念佛才蒙受彌陀的攝取不捨。所謂「親緣」就是:

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這段「親緣」的法語就像白話文,一看就懂,不用解釋。如果不念佛,那跟阿彌陀佛就不親了,怎麼能夠蒙受光明攝取不捨呢?再來是「近緣」: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不管我們知不知道,或者有沒有刻意想見佛,那都沒關係,只要念佛,佛就應現在我們的眼前。可能有人會想:我看不到啊!那是因為我們還有煩惱障礙住,阿彌陀佛巴不得讓我們清楚的看到,可是雖然看不到,我們一念佛,阿彌陀佛就應聲而現了。就像出生就瞎了眼的孩子,他看不到父母,父母會離開他嗎?不會啊!這個孩子在恐懼的時候,叫一聲「媽!」媽媽就立刻應聲「我在這裡」!

  第三是「增上緣」,念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有無礙的光明力用,所以能夠有增上的強緣,讓我們離開娑婆往生極樂,快速成佛,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念佛就能消除生生世世以來的罪業,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親自率領清淨大海眾菩薩前來迎接,我們即使生生世世的障緣再怎麼多,都無能障礙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這豈不是增上強緣嗎?所以善導大師就以這三緣來解釋為什麼「唯有念佛蒙光攝」之理。

  善導大師接著以比較的方式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對往生極樂世界來講,其他法門雖然也是善事功德、殊勝法門,可是如果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來比的話,就一點都不能比了。為了證明這個道理,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就引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經》等淨土三經來做證明。

  剛才已經解釋,三緣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親緣、近緣、增上緣」,那「本願」呢?善導大師就舉出《無量壽經》而說:「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的,只有第十八願,以第十八願涵蓋其他四十七願,第十八願就是本願,所以善導大師就用三緣跟本願的道理來解釋親疏。

  念佛就是親,就蒙彌陀攝取不捨,如果不是念佛,不是專修,就是疏,就沒有蒙受攝取不捨,為什麼?因為「本願」「三緣」「攝取不捨」是一體的,互為因果的,一切來自於本願,如果沒有本願,連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都沒有,何況親緣、近緣、增上緣,所以三緣來自於本願。因為有這三緣的功能力用,所以才攝取不捨,所以說本願即三緣。因此,光明唯攝取念佛人。

攝取光明如月,專念彌陀如水;
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

  阿彌陀佛的攝取光明如同天空中的月亮,眾生專念彌陀名號,就好像地面上的水,天上有月亮,地面如果沒有水,月亮的影子顯現不出來,地上雖然有水,天上沒有月亮,水中也沒有月影。阿彌陀佛攝取光明就好像月亮,我們只要念佛,月亮的影子就能夠映現在水中。那如果水收藏在家裡,沒有放在外面,或者這個水,用蓋子蓋起來,月亮能夠映照進去嗎?也不能映照進去。我們學佛者稱為「機」,這個「機」就像機器,機器不能自動運作,要靠人操作才能動起來,學佛的根機也必須受教化,然後才有信心。信如手,有手才能取物,有信才會行持。

  「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阿彌陀佛攝取不捨的光明,「恆宿」,永遠都和念佛的眾生不相捨離,好像月和水、水和月是一體而不離的。當然,如果不專念佛就表示這個水是蓋起來的,一旦蓋子打開,就表示他對這個法門的疑惑消除了,疑蓋拿起來了,所以理明信深、願切行專,道理瞭解了,就能夠專於這個法門的行持。

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
彌陀眾生,常相親近,一體不離。

  請問大家,阿彌陀佛有沒有憶念眾生?我們眾生要不要憶念阿彌陀佛?做父母的有沒有憶念兒女?做兒女的要不要憶念父母?如果能夠這樣相互憶念的話,彌陀跟眾生、眾生跟彌陀,就如同月與影、影與月一樣常相親近,而且是一體不離。月影跟水、水跟月影有沒有離開?沒有離開,它不是一體不二,可是卻是一體不離,表示我們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們是一體的,雖然阿彌陀佛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萬德莊嚴,而我們凡夫既沒有證入三身、四智,也沒有轉識成智,是貪瞋癡業障具足,阿彌陀佛不是凡夫,凡夫不是阿彌陀佛,可是念佛眾生卻與阿彌陀佛一體不離,永不離開,等到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

平生之時即已攝取,直至臨終之最後仍然不捨。

  「攝取不捨」是什麼意思呢?是在平生的時候就已經攝取,也就是平生的時候就已在保護我們了,一直到臨終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貫徹始終,攝取保護,沒有捨離,所以說「攝取不捨」,這是從豎的來講。從橫的來講,佛心平等,你是出家人,你念佛,阿彌陀佛攝取不捨;你是在家人,你念佛,阿彌陀佛也照樣攝取不捨,不會因為出家在家而有不同;你是高僧,根機銳利,一念佛就心中清淨,我們是凡夫俗子,煩惱業障深重,念佛還是妄想雜念紛飛,可是阿彌陀佛的攝取並沒有不同,也沒有差別,依然平等,所以說「平生之時即已攝取,直至臨終仍然不捨」。

  那彌陀憶念眾生,如果眾生不憶念彌陀的話,能夠攝取不捨,能夠常相親近、一體不離嗎?不能。就好像父母憶念兒子,可是這個兒子如果沒有把父母視為親生父母,沒有將自己視為父母的親骨肉,認為我只不過是義子,這樣的話,那種感情,那種心理狀態,跟親生的兒女、親生的父母關係肯定不一樣。

  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們,如果我們不能理解這個道理,只知道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想要往生,雖然有念佛,可是認為還要再另修其他法門來補助,才有把握往生,甚至誤以為平常念佛要念到怎樣的境界,臨終時也要維持在怎樣的境界才能夠往生,如果執著要這樣才能往生的話,我們能夠全身心的、打自內心的憶念佛嗎?不能。因為你把這親生父母認為是外人,雖然他有愛心,可是在關係上,沒有這麼密切的關係。

  所以,淨土宗講「唯」、講「專」,原因就在這裡。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一對一,這樣的話,就能夠一體不離。就像女人就只有一個丈夫,如果有兩個丈夫的話,該怎麼辦?而男人只有一個太太,就一對一,否則如果有三妻六妾,那將怎麼辦?我們跟彌陀,彌陀跟我們,也是一對一,彌陀憶念眾生,眾生也憶念彌陀,彌陀始終憶念眾生攝取不捨,我們眾生也始終憶念彌陀,也是念念不捨,而且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這叫做「唯有念佛蒙光攝」。

  讚偈的下一句是「當知本願最為強」,這是引用自《無量壽經》;接下來四句是,釋迦牟尼佛的勸說、十方諸佛的證誠,也就是「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花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這是引用自《阿彌陀經》。這幾句就將我們這個法門的因、果、方法、目的,還有境界,簡潔扼要的顯明出來。

  所以這一首讚偈,給我們念佛人以及所有修行者最後的希望、最顯耀的光明。不然一個修行者,在深山古剎、住山閉關修行一輩子,貪瞋癡依然存在,本具佛性一點也沒有證悟,那這口氣一斷,依然三界六道輪迴,怎麼辦?一般修學傳統淨土法門的人往往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那麼簡單?哪可能要念佛就能夠去?如果這樣想的話,天下的眾生豈不都往生極樂世界了?但可惜,他並不知道事實確實是如此!為什麼?因為背後有彌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彌陀的本願之力。如果是以我們自己的力量往生,確實沒有我們的分,我們何德何能?沒有智慧、沒有修行、沒有德能;之所以能夠往生,是只要我們念佛,自然有彌陀的願力攝取不捨,所以看到這一首〈讚佛偈〉,給所有修行人,尤其是淨土法門的人,莫大的安慰、安心與希望!

  我們讚歎佛的智慧慈悲,讚歎佛的威神功德,如果不能把阿彌陀佛這樣的功能力用顯現出來的話,不只不是讚歎,甚至是在謗佛謗法,為什麼?阿彌陀佛的悲心在哪裡?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八個字比較深,一般人理解不來,基督教講博愛,講神愛世人,講一個愛,叫愛心,佛有沒有愛心?當然有!而且佛慈悲的深廣度都超越博愛,超越世俗所講的愛心。

  佛如果不能救我們,表示他力量不足,佛如果有力量能夠救我們而不救,表示他沒有愛心,但是佛不但有愛心,而且有無盡的能力,不但有無盡的能力,而且有深廣的愛心。阿彌陀佛是光明無量之佛,是壽命無量之佛,光明顯現阿彌陀佛的智慧、威神的能力,壽命顯現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的愛心,所以佛不只愛我們,不只有能力救我們,而且更把我們救離三界,同時救到涅槃的極樂世界。

  能夠這樣的讚歎佛,才是真正的讚歎,不然如果說我們在讚歎佛,可是這尊佛不能救度我,可見這尊佛與我們的關係還有限度。而十方諸佛中,也只有阿彌陀佛的慈悲與力量能夠平等救度十方眾生,可是你沒有讚歎出來,那就不是真的讚歎了。雖說「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可是獨獨漏了我,那這樣是讚歎嗎?十方諸佛的名號能夠被尊稱為萬德洪名的,只有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貪瞋癡都特別深重,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貪瞋癡煩惱特別深重的眾生,都投胎到娑婆世界來,因此娑婆世界的眾生比較難度,《悲華經》就說「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以如果有佛能夠救度千佛所不能救的眾生的話,豈不顯現這尊佛超越於千佛?千佛就表示十方諸佛,因此《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就讚歎阿彌陀佛說:「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光明是智慧之相,智慧就是救度眾生的能力,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之所以諸佛所不能及,是因為阿彌陀佛能夠救度的,諸佛未必能夠救度,諸佛不能夠救度的,阿彌陀佛都能夠救度,所以這一尊佛才稱為南無阿彌陀佛,其他的佛不能。我們在讚歎阿彌陀佛,如果不能這樣的讚歎,那就不是如實的讚歎,所以善導大師的這首〈讚佛偈〉,就是如實的在讚歎阿彌陀佛。

當知本願最為強──此句屬《大經》。

  「強」有三義:

  一、超諸佛。「我建超世願」「發願踰諸佛」,之所以超踰諸佛,主要在第十八願。

  二、增上緣。(弱因強緣:碳素成碳與鑽之喻;水成冰塊與液體之喻。念佛往生成佛,誦經或其他不能,如〈法華尼生為官妓〉。)

  三、不受時與機所限。即便是法滅之時的眾生念佛,也必定往生成佛。

本願與非本願,名號與非名號,難行與易行。

  「本願與非本願」,因為有《無量壽經》裡面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做為強緣,使得凡是念佛的眾生,因為有第十八願之故,就能夠蒙受彌陀無礙光明的攝取不捨。緣有強緣、弱緣之別,第十八願是強緣,強緣就是絕對的、百分之百的,毫無不定的、或然的,這就顯現出本願與非本願之別。因為我們念佛相應於本願,故能往生成佛,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門就不相應於本願了,所以說「本願與非本願」的差別。

  「名號與非名號」,第十八願所講的只有「專稱彌陀佛名」,沒有講三學六度,也沒有講其他法門。三學六度是以自己的力量修行所必須的過程,當然也都是功德,並不是說三學六度不好,而是說,它不是第十八願,屬他力救度的第十八願只有講念佛,沒有講三學六度,無二亦無三;《阿彌陀經》也只講「執持彌陀名號」,也是無二亦無三;《觀無量壽經》到最後,也是強調要「專持無量壽佛名」,不是觀像,也不講其他法門,所以我們就專念彌陀名號。由此可知,若不能蒙受彌陀攝取不捨,是因為他不是專念彌陀名號,這是「名號與非名號」的差別。

  「難行與易行」,淨土法門之所以被稱為易行道,易在那裡?在於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除了念佛法門以外,其他的修行都稱為難行道,難在那裡?三學六度萬行,所有法門統統要修,可是,我們審視自己的根器,即使其中的一個法門,我們都做不到,所以說除了念彌陀佛名以外的所有法門,都是難行。由此可知,淨土法門的特色在哪裡?在「易行」,所以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覺得困難重重,就表示你修錯或知見錯了,因為不合乎易行這個原則。淨土法門有一把秤子專門在秤是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合乎易行的就是純正淨土法門,不合乎易行的就不是純正淨土法門。

何故唯攝──本願故,光明名號故,名即法故。

  「唯攝」,唯攝還有哪些原因呢?「本願故,光明名號故,名即法故。

  因為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成為南無阿彌陀佛了,所以凡是念佛的人,自然就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為什麼?因為這句佛號是光明名號。佛在《阿彌陀經》解釋阿彌陀佛的意義的時候,就說「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在《觀無量壽經》第九觀,就有說明這個光明的功能力用:「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原來遍照十方世界的無礙光明,它的作用就在於攝取念佛眾生,一直到臨終都不捨離。

《小經》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

《觀經》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往生禮讚》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這三段文中,第一段舉出《小經》(阿彌陀經),說明彌陀名號的意義;第二段,《觀經》的「光明遍照」之文,進一步舉出彌陀名號的功能力用;第三段,善導大師把《小經》《觀經》的經文融合解釋,顯出彌陀佛光的功能力用,顯出只要念佛就能夠有怎麼樣的殊勝利益,所以《往生禮讚》這一段文,跟前面兩段經文天衣無縫的結合在一起,其中最突顯的就是「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表示阿彌陀佛無處不在,「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表示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由此可知,阿彌陀佛的功能力用,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阿彌陀佛存在的目的在哪裡呢?阿彌陀佛張開佛眼,在尋找有哪一個地方、哪一個眾生在稱念我的名號呢?凡是念佛的眾生,阿彌陀佛就攝取不捨;阿彌陀佛豎起耳朵在傾聽,有哪一個地方、哪一個眾生,在稱念我名號呢?如果有的話,我要攝取不捨,所以說「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我們若沒有念佛,跟阿彌陀佛當然就不相應,因為彌陀名號就是光明。反之,如果念佛就立即跟光明碰觸到了,馬上就跟光明結合到了,像月是有光的,我們如果是水,月影就能夠在水中顯現,我們如果不是水,月影怎麼能夠顯現呢?

  透過這個講義,大家應該能夠肯定、歡喜的接受善導大師這一首讚偈,「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如果沒有這樣解說的話,我們即使看、唱,覺得白紙黑字平淡無味,我本身也是如此,如果我沒有接觸到這個法脈、這一些教理的話,我看這一首偈也不會完全的理解,甚至會排斥,到底對不對啊?也許寫錯了,因為自古以來的書籍,都是抄寫,輾轉相傳,難免會有寫錯、脫漏的,就像一篇文章經過抄寫幾次之後,所謂「書經三寫,烏焉成馬」,烏和焉就寫成馬,或者烏馬寫成焉了,或許這首偈子有哪個地方寫錯,如果我們沒有瞭解偈的內涵難免會這樣想。然而透過解說還有引證,就曉得確實是如此,並沒有錯,讓我們覺得往生有分了,有了希望與安慰。

  唯有念佛就能夠蒙受彌陀的光明攝取不捨,為什麼?因為背後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因為他成佛了,所以願願都有他的力量,只要我們念佛,無形之中就相應了他的本願力,坐上了他的本願船。如果往生必須要假藉各種修行功德的話,那我們就要擔憂了,因為一檢討,我們沒有一樣夠格,幸好只要念佛,而且也唯有念佛,這讓我們覺得很慶幸,覺得這個法門既簡單又殊勝。

  傳統〈讚佛偈〉:是北宋時期的擇瑛法師寫的。他要讚頌阿彌陀佛就只能根據經文,這本經這麼寫,那本經那麼寫,這裡摘取,那裡摘取,編成一篇文,讚揚一下就行了。他的讚偈前六句總結起來就一個字,「相」,形象。

  前六句只顯示出阿彌陀佛的形象。後兩句:「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這兩句就是說,眾生往生極樂界靠四十八願,然後就有九品的高下。

  傳統〈讚佛偈〉只突出了一個「相」,若只在「相」上突出,就和我們沒有一種互動的關係,感覺他是他,我是我,阿彌陀佛相好再莊嚴,功德再大,那是佛的,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雖然說是「四十八願度眾生」,但哪一願度我呀?是十八,或十九、二十呢?泛泛而談令人難以取捨;而「九品咸令登彼岸」,更是存在著品位階級。

  善導〈讚佛偈〉: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所示現,他二十幾歲就已經證得念佛三昧,能請阿彌陀佛親自開示。所以善導大師稱讚阿彌陀佛就像面對面一樣。

  瞭解善導大師的〈讚佛偈〉之後,會有什麼感覺?很親切,如共命之鳥,阿彌陀佛的功德是佛的也是我的。「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這給我們信心滿滿的,馬上就到手的感覺。

  善導〈讚佛偈〉的特色,以十點顯示:

1.顯示南無阿彌陀佛的「體相用」。

  善導大師的〈讚佛偈〉,在「體相用」上面都有突出,而傳統〈讚佛偈〉只突出了一個「相」字。

  「」,本願為體。阿彌陀佛是本願成就的佛,他的體就是本願,所以說「當知本願最為強」。成就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體就是本願。

  「」,遍照十方是相,這個擇瑛法師也提到了。

  「」,「專稱名號至西方」是用,專稱彌陀佛名,自然能往生彌陀淨土而成佛。所謂「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印光大師也說:「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體相用都有。

2.顯示建立淨土宗的教機行益。

  善導大師是開宗立教的祖師,怎麼能夠證明呢?一個宗派的建立需要有四大要素:教、機、行、益。「」就是教法、教理;「」就是攝受的根機;「」就是行門,就是修行的方法;「」就是利益。

  善導大師的〈讚佛偈〉教理是什麼?本願第十八願為教,建立在十八願的基礎上,所以善導大師的思想根柢就是第十八願。機是十方眾生;行是專稱名號;利益是十地願行自然彰,往生即成佛。教機行益四者具備,所以這八句話就把淨土宗建立起來了。而擇瑛法師的〈讚佛偈〉則沒有這種功能與內涵。

3.顯示確立淨土宗的正依經典──淨土三部經。

  淨土宗的建立,需有正依經典,淨土宗的正依經典即是淨土三部經,《觀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善導大師的〈讚佛偈〉也將淨土三部經顯示出來。

4.顯示三經要義。

  《阿彌陀經》要義是什麼?是證誠經,所謂「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無量壽經》要義是什麼?是本願經,所謂「當知本願最為強」。《無量壽經》宣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以第十八願為核心願、根本願。故釋尊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觀經》要義是什麼?是攝取經,所謂「唯有念佛蒙光攝」。如《觀經》所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三部經的要義都在善導大師的〈讚佛偈〉裏面,能瞭解善導大師的〈讚佛偈〉,就能掌握淨土宗大意,知道淨土宗之目的與方法,也知道念佛的眾生與救度的彌陀,生佛之間有機法一體不離的關係。而從傳統的〈讚佛偈〉,則除了表達阿彌陀佛很莊嚴,功德很大,令人深生敬仰與讚歎之外,難以產生親切一體的感覺。

5.顯示三經正義。

  三經皆以「專稱彌陀佛名,蒙佛攝取不捨,必生彌陀淨土,獲得十地願行」為其正義。(此之十地即是一生補處之意)

6.顯示三佛本懷。

7.顯示淨土宗乃是大乘之極致,不退之風航。

8.顯示佛教之目的與方法。

9.顯示修行人之目的與方法。

10.顯示十方眾生之目的與方法。

(摘自2008年5月10日「永和共修會」講話,略有增刪)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