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通俗講演
人生是苦
 ──2020年1月12日慧淨法師於淨土宗深坑念佛會開示

 

  傳暉法師慈悲,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有的蓮友跟我是第一次見面,我叫「慧淨」,智慧的「慧」,淨土宗的「淨」,所修所弘都是以淨土為主,目的是希望自己和他人,都可以在今生今世就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往生極樂世界,證悟涅槃成佛之樂。這其實是出家人的目的,也是所有修行人的目的,因為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乃至悟道、弘法,目的就是要引導所有眾生,離開六道輪迴之苦,最終證得涅槃成佛之樂。

  深坑念佛會自創立以來已經三十幾年了,三十年來如一日,依法專修、不改變、不退轉,非常的難得。有很多蓮友已經往生了,還未往生的蓮友,現在繼續過著安心念佛,蒙受彌陀照護的生活,到業報盡時,就會往生極樂世界。深坑念佛會的場地雖然不大,但效能、功德很大,因為我們深坑念佛會就是成佛的道場,離苦得樂的好地方,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首先,我們來說佛教的幾點內容。

  佛教是以什麼為出發點?

  佛教的究竟目的是什麼?

  佛教的主題是什麼?

  佛教的核心是什麼?

  若能對這幾點內容有正確的了解,自然就知道人生的大事、人生的目的,就能過著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佛教的出發點」是什麼大家有思考過嗎?佛教是以什麼為出發點?佛教是以解脫六道輪迴之苦為出發點。也就是說,佛教是以徹底脫離痛苦,得到永恆快樂為目標,它的終極點就是成佛,一切修行都是向著成佛這個崇高偉大的目標前進。如此說來,講經說法若沒有說到佛教的出發點,也沒說到終極點以及實踐的方法,那就不算是佛教,因為已經偏離佛教的本質了。

  「佛教的目的」是什麼?扼要的說,固然佛教有很高深的哲理,含藏著世間的學問;佛教也抱持著大慈大悲,含攝種種慈善事業,但這些都只是佛教的一部分,並非佛教的目的,因此,再怎麼談玄說妙,再怎麼做多少善事,若沒說到究竟離苦得樂、解脫輪迴及其方法,就不是真正完整的佛教。

  不過,以我們凡夫來說,雖有佛性,但佛性被煩惱業障蓋住,我們再怎麼苦修苦行都無法顯發。就一般通途法門來說,都是談實相、論佛性,現生靠自己力量來完成佛道,但淨土法門不是這樣,我們都是靠阿彌陀佛。

  「佛教的主題」就是離苦得樂,離什麼苦?離六道輪迴之苦;得什麼樂?得究竟解脫之樂。

  苦,有現在的苦、未來的苦;短暫的苦、永恆的苦;有大苦、小苦,可以說苦如茫茫大海,是無量無邊的。

  樂,小乘佛教有離開六道輪迴證到阿羅漢的樂,但這還不是究竟的樂,究竟的樂是大乘的涅槃之樂,也就是成佛,證入不生不滅、寂靜安詳,才是究竟之樂。

  人都會起心動念,若能止住,不起心念,自然就有安詳寂靜的氣氛,在安詳寂靜的當下自然會感到很輕鬆。有句話說「無債一身輕」,沒負債所以很輕鬆,然而,品質最好的輕鬆其實是「無念一身輕」,沒有念頭──沒有好的念頭、壞的念頭、歡喜的念頭、悲傷的念頭、苦樂的念頭,時時止息這些念頭,自然就有寂靜、安詳、喜樂的感覺。

  不過,我們從出生到百歲年老,這個心一直都是相續起念,如海水一般,無日不生潮,不曾有一時一刻的無念,乃至亙古以來、曠劫以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迴到今生今世,輪迴到現在,我們的心念都不曾止息。有一天念頭若停止,甚至斷除,就解脫六道輪迴了。不過,若只想靠自己的有限力量來達成寂靜無念,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佛教的核心」就是大慈大悲,慈悲有三種:一種是佛的慈悲,也就是大慈大悲;一種是菩薩的慈悲,中慈中悲;另一種是凡夫的小慈小悲。

  凡夫的小慈小悲是污染的、不平等的、有我執的;菩薩的中慈中悲是證入空性,因而我空、法空,沒有我執、法執,自自然然從內心產生慈悲要去救度眾生;佛則視一切眾生是同一本體,所以怨親平等,自他一如,所有眾生都在佛的心中,佛也在所有眾生的心中。佛心心念念都要使眾生離苦得樂,離開六道輪迴之苦,所以佛救度眾生是非常自然的。

  佛心心念念都在眾生身上,心心念念都希望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佛教的核心就是慈悲,這種慈悲是平等的、無條件的,不論對象,沒有對價關係及條件交換的,是白白賜給眾生的。

  佛與眾生既是同一體,就沒有彼此之分,沒有我要救度眾生,要怎麼救度的這種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沒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對佛來講是沒有這種三心四相的。佛只有一種心念,就是救度眾生,而且具有救度眾生的能力。

  從這些內容來分析,佛教有兩種:一種是小乘佛教,一種是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具有絕對出離六道輪迴之心,行持解脫之道達到解脫,所以小乘佛教的重點就是出離心和解脫道。若沒有出離心,就沒有動力修行;一般人為什麼會沒有出離心?那是因為沒有體悟到人生是苦,輪迴是苦,所以不會想離苦求樂。

  不過,要徹底了解苦的內容也是不容易的。佛陀曾開示,除非是上根利器的人,一般眾生是不容易徹底了解苦的;而只有對苦領悟才會有出離心,進而修行。

  小乘是依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及三十七道品的內容,經由戒定慧的修學過程來斷除煩惱。斷除什麼煩惱?我們的煩惱很多,基本上有三種煩惱:見思惑的煩惱、塵沙惑的煩惱及無明惑的煩惱。見惑煩惱、思惑煩惱,根源都是因為無明。要斷除見惑煩惱、思惑煩惱是很困難的,斷除見惑煩惱,就可永離三惡道;進而斷除思惑煩惱,就可離開欲界、色界、無色界,究竟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但是,依我們目前的資質條件來說,想要靠我們自己微小的力量來斷除見思煩惱可說是不可能的。

  斷除見惑煩惱就是初果阿羅漢,然而,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已經兩千多年了,自古以來修行者很多,而證得四果阿羅漢的沒有幾個,乃至證得初果的也很少。目前地球七十幾億人口,修行的人如牛毛那麼多,而斷除見惑得到初果的人如麟角那麼少,難說有沒有一兩個。這是就小乘的修行來講。

  大乘的修行可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聖道門的特色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苦修苦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這方面,行者必須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是自力難行的法門,也稱為「通途法門」。

  發菩提心,首先要有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然後發四弘誓願;菩薩道就是四攝法及六度萬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福德智慧雙雙圓滿而成佛。

  大乘是建立在小乘之上的,也就是說,發菩提心之前必須先要有出離心,完成解脫道之後才堪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因為如果連出離心都沒有,怎麼可能能邁向解脫?如果自己尚未解脫,就好像自己仍無能力游出苦海,還需別人救援,自顧尚且不暇,怎有能力去救人?所以必須自己先斷除生死輪迴,沒有煩惱了,所發的菩提心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菩提心,否則還有我執、自私自利,如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是大乘當中的「聖道門」,又稱為「難行道」。由此檢驗,現下所謂大乘佛教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都只是學問性、觀念性而已,並沒有能夠真正做到的,因為真已成就初果,乃至四果的人已難得一見了。

  再來是淨土門。淨土門的特色是他力、易行,「他」與「自」是相對待的,「他」是指外力,也就是靠外來力量的救度,這個外力唯有佛力才有辦法。凡夫是沒有能力救度我們的,阿羅漢的心性重在自求解脫,也不會發心救度眾生,而菩薩也仍在修行的過程中,他的福德智慧還沒達到圓滿,所以也無法圓滿救度眾生,能圓滿救度眾生的,唯有佛力。

  進一步說,十方諸佛當中,能夠救度娑婆世界眾生的唯有阿彌陀佛,在《悲華經》中提到,娑婆世界眾生是被一千四佛所捨棄的,一千四佛就代表所有的佛。為什麼諸佛會捨棄眾生?那是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煩惱熾盛、業障深重,很難救度,無法救度,因而諸佛都搖頭、無奈而離開。

  唯有阿彌陀佛,未成佛前發的願特別深,修行的時間特別久,所修的功德特別多。目的就是要使娑婆眾生不但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之苦,而且可以往生淨土,得到成佛之樂;如果這目的未達成,阿彌陀佛就不成佛,要繼續修行,直到功德資糧可以讓一切眾生往生淨土他才要成佛。所以這個「他力」單單是專指阿彌陀佛的佛力。

  「他力」包含兩點:第一點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第二點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力。

  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在因地法藏菩薩時,大悲深徹,不忍眾生輪迴,所以為十方眾生,特別是娑婆世界眾生,廣發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是為眾生而發,每一願每一願都深深隱藏著阿彌陀佛難以形容的無限慈悲。所以這個發願之時的深徹悲心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直到他成佛,他的願力就成為一種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救度十方眾生。只要信受彌陀的救度,稱念彌陀的佛名,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他的救度,往生淨土成佛。所以,他力就是易行道,在所有法門中,叫做「特別法門」。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禪宗、律宗、密宗,這些都是通途法門,都是以戒定慧的修行通則來脫離生死輪迴,所以稱為「通途法門」。

  淨土宗這個法門與通途法門完全不同,有它特別的地方,所以叫「特別法門」,淨土宗的特別就在於是完全靠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而他成佛的目的就是要救度眾生,簡要的行持方法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只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呢?那是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大願,以及兆載永劫所累積的菩薩六度萬行,直至成佛果地的威神功德,全都融入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之內。因此阿彌陀佛因地願力、果地功德力的結晶,都在這句名號當中,所以名號又稱「摩尼寶珠」、「如意珠」,可以隨時達成我們的願望。

  我們的願望很多,但最高的願望就是往生極樂世界,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達成我們的願望。只要我們相信阿彌陀佛是一尊要救度我們的佛,不嫌棄我們、不捨離我們,因為他發願修行就是為了要救我們,成佛十劫以來,就一直在尋找我們,從極樂世界一直找到娑婆世界的深坑念佛會來,終於找到我們了。他馬上將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賞賜給我們,我們深信阿彌陀佛的救度,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有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可以到極樂世界了。

  「念佛」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正行,若是六度萬行、八萬四千法門通修,雖然有很大的功德,但是並不能依靠這些功德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些內容並不是到極樂世界的正因正行。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可能種瓜得豆、種豆得瓜。要往生極樂世界,修其他種種功德不是它的正因,它的正因是這句名號。

  極樂世界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六字名號也好,阿彌陀佛的光明也好,這四者是一體的。我們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如不念彌陀名號,就缺乏正因,那怎麼可能往生?那要怎麼辦?要靠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可是靠迴向就有不穩定的因素,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他所修的功德可以達到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聖道門的修行對我們來說,我們做不到,做不到就永遠在輪迴了。若是淨土門,則人人都做得到,而且現生就可以成就。

  回到前面的話題,在佛教中,不論聖道門、淨土門,不論小乘、大乘,都需具備「出離心」,不執著這個世間,不想繼續六道輪迴;而「出離心」必須了解人生是苦的本質,若不了解苦,出離心就不會堅定。

世間有什麼苦呢?首先就是生、老、病、死,這種苦是絕對性的,沒有辦法避免,也是無可奈何的。

  人生必定要經過生、老、病、死的過程,生的苦我們已經淡忘了,老的苦我們正在經歷,在座的各位蓮友和我都是七十歲以上的人了,老,輕鬆嗎?不輕鬆,站著也不舒服,坐著也不舒服,睡也睡不好,這裡酸、那裡痛的,有種種的病苦。

  人老了不可能不生病,有的人還沒老就有各種病,尤其很多慢性病、癌症,得病的年齡層愈來愈年輕,還有三高,非典SARS,心肌梗塞,所以說老和病是無法避免的。而且老了還會令人嫌棄,是不是?若是以前的孝子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現在是「子不養而親還在」,所以很多老人都會有心酸的感嘆,一方面怕增加孩子的負擔,一方面又覺得孩子不孝順、不貼心。

  不過,大家不妨想想,人人若老而不死是很可怕的,怎麼說呢?如果人人都不死,從古至今,不同朝代、不同國家,這麼多人,地球早就住不下了。以台灣來說(很多國家也都同樣的情況),已進入老年化、少子化的時代。現在年輕人愈來愈少,需要年輕人做的事,如:警察、軍人、消防、義工,已經漸漸後繼無人;社會納稅金減少,照顧老人的人力不夠,而且照顧老人也很吃力辛苦。所以沒有健康的長壽是痛苦、無意義的,坐輪椅甚至臥床,生活起居、吃飯都要人照顧,這樣的長壽只有苦沒有樂。因此人到一定年齡就要離開,而離開要去哪裡啊?極樂世界,不然,若繼續輪迴,就要一再重複無窮無盡的老、病、死之苦,由現在短暫的苦,進入未來無窮盡的苦,那豈不是苦上加苦!?

  佛陀開示我們,生、老、病、死是人生基本的苦,這四種苦自然附帶另外的苦,就是「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生、老、病、死是個人自身的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是人事的苦,求不得苦是物欲的苦,五蘊熾盛苦是心理的苦,這是現生幾十年的苦,還不是人生根本的苦,人生根本的苦是輪迴之苦。

  「愛別離苦」,所愛的人、所愛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分離。佛陀開示說「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凡是存在的,終有一天會消失,宇宙萬物自然有生住異滅的過程;我們的身體有生老病死,體內的細胞有新陳代謝,萬事萬物都有成住壞空的過程。俗話說「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又說「見面是離別的開始」、「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就是說愛別離,含括生離與死別。

  在《無量壽經》中佛陀有幾句話很深刻的描述人生的實相: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我們所愛的榮華、地位、名利、富貴,都不可能永遠持有,有一天必然離開,所以人生沒有究竟永遠絕對的幸福快樂。

  佛陀又開示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常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也就是說,我們來時孤單一人出生而來,死亡時也是孤單一人單獨而去。孝子賢孫都無法代替我們的老、病、死亡,乃至輪迴。

  《地藏經》中說: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即使再恩愛、至親之人,也無法彼此代替生老病死,尤其六道輪迴;在六道迴輪中即使相遇,也無法相認,因為都忘記了,就算知道對方是誰,也無法互相代替對方的輪迴,這就是人生的實相。

  這種孤獨,不只是身體的孤獨,還有心靈上的孤獨,不論是多麼恩愛的人也無法瞭解對方的內心。

  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所以有緣能夠在一起,真應好好珍惜。

  「怨憎會苦」,遇見自己所怨憎之人,而產生的痛苦。恩恩怨怨、氣憤不滿的人,偏偏常要相遇,甚至要住在同一屋簷下,每天見面,真的很苦。

  佛法說:「冤家宜解不宜結。」「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平時若能廣結善緣,不論到那裡,都會有貴人相助,左右逢源;如果結下惡緣,日後見面不但難以相處,甚至會產生種種煩惱。

  「求不得苦」,就是求到了也是苦。人都希望長壽,可以看到兒女成家生孫子,生了孫子又希望看到孫子長大讀書,接著又期待孫子成家生小孩,所以人對壽命永遠感到不滿足而想再追求更長壽,但是有可能嗎?

  對於財富,沒錢時求溫飽、有地方住,等到了有錢時,存了一百萬後又想存五百萬,存了五百萬又想存一千萬,這就是對財富的貪求,但往往不能如願而感到痛苦。

  對地位也是一樣,升上科長就希望升處長,升到處長希望再升局長,做了總經理就想做董事長。有了地位之後就求名望,欲望難填,人的欲望永遠不得滿足。

  對於愛情也一樣,看到心儀的對象,本想能和他結婚就心滿意足了,可是結了婚,又喜歡其他異性,就有了婚外情。

  多欲為苦,人的種種痛苦都來自於不滿足,若能知足,就會快樂,所謂「知足常樂」。人在世間,自身有生老病死之苦,在人事有怨憎會、愛別離之苦,在物質有求不得之苦,而其根本是「五蘊熾盛」之苦。

  「五蘊熾盛」又稱為「五陰熾盛」,五種掩蓋我們智慧,如熾盛大火的苦。若沒有了五蘊,就沒有痛苦,就可以得到安樂。《心經》中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若能空掉五蘊,就能解除一切苦厄。所以前面所講的七種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七種的苦都來自五陰熾盛,由此可知,五陰熾盛是根本的苦。

  五陰熾盛的苦超越前面七種苦,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就是指我們的身體,由地、水、火、風四種因素構成;受、想、行、識是指心靈。「受」是感受性,「想」是想像性,「行」是行為性,「識」是認識性。

  人有感受,沒接觸便罷,一接觸便生起好、壞、喜、惡、苦、樂、欣、厭的感受。有了這些感受,就開始動腦筋要如何追求所好所喜所樂?孜孜於尋求如何得到、擁有?我們對五塵──色、聲、香、味、觸的追求,與五欲──財、色、名、食、睡的貪愛,都來自五陰,尤其是受、想、行、識,一接觸到就產生好、壞、喜歡、討厭的分別,五塵也好,五欲也好,喜歡的就想得到,討厭的就想躲避、遠離,於是就開始動腦筋,這就是「受、想」,然後採取語言與行為的種種行動,這就是「行」,接著就產生一種決定性的認識,虛妄性的認識和執著這就是「識」。這些最後都落在阿賴耶識中,阿賴耶識如同倉庫,裡面充滿了受、想、行、識的種子,自然帶來了各種數不盡的痛苦。

  人生最恐怖是此身仍處在六道輪迴之中,怎麼說呢?世間的苦,死了以後就沒有了,但卻還有後續的輪迴──由此生的苦進入下一生的苦,一生又一生,輪轉無盡。

  佛陀開示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三界就是我們所處的欲界及色界、無色界。欲界除了六欲天以外,還包含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色界是四禪定的境界,無色界是四空處定的境界,這些都是苦。不僅三惡道是苦,天界也是苦,為什麼?天界雖在樂中,但它的樂和三惡道的苦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無常的,有為的,同在六道之中,而六道就是不斷輪迴,天人壽命盡時就會墮落,所以佛陀在《地藏經》中就開示:

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

  天人是如意自在的境界,享樂的境界,壽命盡時一樣墮入三惡道。所以佛陀在《涅槃經》中說: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佛陀也在《正法念處經》中說:

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業」無量無邊,可以說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遍滿整個虛空,所以從天墮入地獄,又從地獄生天。天的業報盡,地獄的因緣到了,就從天墮地獄;地獄的苦報盡,生天的因緣到了,就從地獄生天。如此看來天上和地獄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貪瞋痴煩惱,貪瞋痴若沒有斷除,就難免隨業流轉,或因行有漏的善業而生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或因行惡而墮入三惡道。

  如此說來,善也好,惡也好,都一樣,因為本質沒有離開貪瞋痴。行五戒十善圓滿生欲界天,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一樣還會墮落,和五逆十惡沒什麼差別,來來去去,去去來來。這種苦,佛陀告訴我們,就像在火宅之中,所以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因此,我們最好現在就要念佛,能念佛,馬上就可以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今生今世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我們現在專一念佛,臨終時,不論是昏迷也好,病苦念不出佛號也好,阿彌陀佛都攝取不捨,都會來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方法很容易,只要我們專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時間已經超過了,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