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短文
說 愛
何謂真理?以通俗之一個字為詮,何字?即是「愛」。
人類本性,愛恨兼有。
發揚愛者,愛上加愛,和樂相處,和樂相處,天下太平。
發揚恨者,恨上加恨,鬥爭不已,鬥爭不已,天下大亂。
生而為人,誰不願天下太平?又有誰願天下大亂?
故所有善道,無不崇愛;只有惡道,才製造恨。
愛有三種,廣狹深淺有別:一、慈悲之愛。二、博愛。三、仁愛。
 
一、慈悲,佛教之愛。
       《涅槃經》說:「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
 
(一)餓鬼愛(貪慾)
       意為貪戀執著於一切事物。基督教向來被視為愛的宗教,佛教中則以「慈悲」為中心, 而不直言「愛」字。
 
       世俗之愛是無常、痛苦而怖畏的。
 
       《大經》說:「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去處,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長阿含經》說:「恩愛無常,會合有離。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古德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圓覺經》說:「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楞嚴經》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 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南傳《法句經》二一二偈中有言:「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
 
       從「愛」轉變為「親愛、欲樂、愛慾、渴愛」等四種。
 
       世俗之愛與恨同在。佛在《增支部》說:「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故佛教言愛言憎,恰若手心、手背,為一體之兩面。愛之愈深,則憎怨之可能愈大。
 
(二)法愛(慈悲)
       《大智度論》二七:「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觀經》:「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大經》:「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莊嚴經》:「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維摩經取意》:「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
 
       《華嚴經》:「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梵網經》:「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更甚於善人。
 
       《雜譬喻經》:「積大善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我願保護一切眾生,終不棄捨。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華嚴經》
親愛的:你將永遠被珍愛。你不必有任何恐懼。你不會做錯任何事。(亞歷山大《天堂的證據》)
 
       《梵網經》:「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慈悲之極致為「無緣大慈」,即毫無條件、毫無意識下,予任何人安樂幸福,此亦稱大愛,此愛無有污染。
 
二、博愛,耶教之愛。
       《舊約‧利末記》第十九章:「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本國子民,卻要愛人如己。
 
       《新約‧馬可福音》第十二章:「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
 
       《約翰一書》第四章:「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馬太福音》第五章:「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耶穌不高呼冤枉、也不想報仇,還說要饒恕他的敵人。
       愛你的鄰人,愛你的敵人。原諒他七十個七次。
 
       這是耶教。其施愛對象,只及人類,不及其他眾生。但對人類,人人平等,不分親疏。
 
三、仁愛,儒家之愛。
       《論語.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論語.學而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大學》:「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禮記》:「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告子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孟子.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孟子.離婁篇下》:「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盡心篇》:「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
 
       這是孔孟之道,施愛對象遍及人類。但因親疏不同,而有深淺差等。
 
       孔孟二聖的仁愛主張,綱領雖同,範圍則異。孟子在《盡心篇》中有說:「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孔子在《中庸》和《論語》中則只說:「愛人」「汎愛眾」「愛其所親」,而不及物。且在《論語.鄉黨篇》中記載:「廐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可知孔聖愛的思想,純為人本主義,到孟子時,才擴充到物。
 
結語
       儒家的愛以血緣遠近為依據,形成了親疏有別的愛。而宗教界的愛不同,宗教界的愛是基於共同信仰的神聖之愛,是超越了血緣與親緣關係的普世之愛,是對陌生人給予幫助的無私之愛。
 
       佛陀慈悲,普濟眾生;耶教博愛,遍愛世人。雖前廣後狹,但都毫無差等。只有孔孟的仁愛,對親孝,對兄悌,對眾愛。亦即近者孝悌,遠者泛愛。因對象不同,而有深淺之別。
 
       以上所述,都是愛人之道。將三者粗略一比,就可知道:慈悲契合真理,是最偉大最究竟最圓滿之愛,然境界太高,範圍太廣,非凡夫所能企及;博愛範圍亦非淺狹,故非一蹴可及。只有仁愛,最近人之常情。實施起來,容易言行一致。果能以「如保赤子」之心,由親親而仁民愛物,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自能馴致社會和諧,人民安樂。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