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乃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第一句話我就覺得說得很好。別看這話簡單,讓我們寫還寫不出來,看著簡單,說得非常好,非常到位。
首先,把這句話縮一下,「世間乃一幻體」,是什麼樣的幻體呢?「無量時間、無量空間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因為大千世界所有的一切,包括我們自己,都是在時間、空間縱橫的座標軸裡邊。再厲害,也跳出不時間空間,這個時間空間,就是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
什麼叫幻體?幻就是不真實。比如我們看電影、看電視,我們能說裡邊的房子就是真的房子嗎?不是;出來一個人,就是真的人嗎?不是。雖然不是真的,但是看起來又像是真的,不然,我們怎麼會看電影看得淚流滿面、痛哭流涕的?因為又像真的,不是完全假。所以,就是幻。包括我們做夢也是一樣,夢是真的嗎,醒來之後什麼也沒有;夢是假的嗎,夢到傷心處,枕頭都哭濕了,所以,這就是幻。
由空間時間聯貫出來的我們這個世界,也是一樣的,似真非真,非真似真,幻夢一場,不真實,虛偽,帶有欺騙性。
由這句話,給我們三點啟發,或者三個內涵。
第一,點出這個世界是幻非真。佛教的世界觀,就是這樣看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或者都是緣起的。所有的事都是一樣,這個桌子也是在一定時間、空間下,應運而生,終有一天會壞掉,甚至會被劈掉,被燒掉,無形的世界都有成住壞空。我們的意識界都有生住異滅。在我們所有的生命世界裡,都有生老病死,所以,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成,都在變化,受無常的牽動。我們說這個世界虛幻非真,是因為不真實,不是一成不變、永恆的,甚至說時遲那時快,說是A的時候,在下一秒,就已經不是A,而變成B了。
有一位高僧,帶他母親在路上走,突然看到幾十年前殺害他全家的仇人,他就要找那個人報仇。他母親就說,這個人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人了,他就釋懷了,其實所有的事都是這樣。
我們這個世間非常虛假,像我們看的電影,原理是一秒有24幀圖像,快速地在我們眼前翻過,一幀幀靜態的圖就會動起來了。我們在一念之間,一彈指頃,有多少個念頭從我們的心識滑過?三十二萬億個念頭迅速地滑過,就造成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六根對六塵所有的一切境界,本來很虛假,但在快速地從心識上過的時候,就變得非常細膩跟真實,真實到我們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從來不會產生一點懷疑,「這不會是假的吧」,誰也不會這樣懷疑。但是佛是內證,證悟了宇宙實相。從佛眼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場幻夢,一切現象都是虛構的,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所以,如果這個世界是假的,虛幻的,靠人怎麼才能得到這樣一種經驗呢?太難了,幾乎不可能。大多數人活了一輩子,經歷了種種幸福與苦難,什麼都承受過,都遭遇過,在臨終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到人生就是一場夢。
去年有一個大人物去世,活了一百多歲,挺有成就的,死前說了一句話「感覺這一生一百多年,只是做了一個很短的夢」。大多數人,都是在臨終的時候,才會有一點點體會,感到人生是虛幻的。年輕人二十歲、三十歲,像早上東方的太陽冉冉往上升,告訴他這個世界是假的,太難讓他有絲毫的體會了。這個世界五彩繽紛的,到處都在招手,還準備大幹一場,怎麼可能會認定這個世界是假的,「我才二十歲,後面還有幾十年,如果是假的,我怎麼過啊」。
但是話又說回來,人生大多數的痛苦,就是太當真,認假作真,以假為真。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沒有那麼認真,無所謂,就會少很多煩惱。這是一個。
第二,我們看這句話「一個幻體」,是一個,不是兩個,不是三個,也不是無數個。一個,這讓我們感到費解,怎麼能說這個世界是一個呢?世界紛繁複雜,每個人的身體也不一樣,物體跟物體也都有分界,怎麼可能是一個呢?很難理解。但是以佛眼來看,這個世界就是一個,《金剛經》說「一合相」。你跟我是一個,我跟她是一個,她跟他也是一個,大家都是一個。甚至你跟燈泡也是一個,跟桌子也是一個。天上飛的飛機,地下跑的地鐵都是一個。甚至跟我們最不喜歡的那個人都是一個,這是人生實相。
文學家楊絳講了一句話:「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這話說的挺符合佛教的道理,世界只是自己的,確實跟別人沒有關係。
一有一切有,一空一切空。其實這個好理解,比如我們做夢的時候,夢裡有各種各樣的人,做夢去參加某個明星的上百萬人的演唱會,夢裡這麼多的人,是真的有這麼多嗎?沒有。這麼多的人都只是跟你有關係,只是你的夢境,夢醒一看沒有,整個大夢只是你的「一合相」。
有一本書叫《零極限》,《零極限》裡邊介紹,一個醫生治病的方法很簡單,不用儀器也不用藥,也不用針、刀,都不用,也不穿白大褂,他每天就把這個病人的病歷排成一排放在桌上,然後就對著那些病人的病歷念四句話,哪四句話呢?「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過了一段時間,就有人陸續出院了,再過一段時間,出院的很多了,再過一段時間,就都好了。我們先不討論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但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作用的。當用心很真誠的情況下,真心地為這些病人去念這四句話的時候,真的會起作用。
為什麼這四句話有效呢?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裡邊有懺悔,「對不起」「請原諒」是在懺悔。假如這個病是因為我們曾經傷害過某些眾生,這些眾生想要報復,就讓我們的身心感到痛苦。當我們表現出這種認為是自己錯了,希望對方原諒的態度時,對方也許還可商量。其實人跟人也是一樣的,一方如果示弱了,想要求得原諒,也是可以商量的,這對無情眾生也是一樣的。另外,懺悔本身也能消業障。
同時,裡邊有感恩。人在感恩的時候,其實跟佛心最近,也是最通透的一種狀態,對人、對事、對天、對地、對父母、對親友感恩。反過來在抱怨的時候,其實是背道而行的,很多的病是因抱怨而起的。感恩跟抱怨,其實是不能同時存在的。有感恩就沒有抱怨,有抱怨就沒有感恩。
所以,當一個人又懺悔,又不抱怨,又感恩,還「我愛你」。對一切不論是有情,還是無情,都是一種真誠開放的心態,開放、接受、關懷。所以,這是有道理的,因為語言有導向的作用,會調整我們內心的頻率。念佛也是一樣,念佛比這些內涵更豐富一些。
總之,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他也沒有出去,甚至跟病人也沒有任何接觸,沒有任何治療,他只是把這些病人,當成他內心,或者他自身的一部分,他實際上是自己在跟自己對話。《零極限》的一個基本原理,就是對方病就是我病。所以,他並不是給他之外的一個個體去治療,而是把這些當成他自己。到最後他已經不是用到這些病人身上,比如燈泡壞了,他也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燈泡就亮了。說起來似乎特別玄,以至於後來很多人就不能接受了。因為按這個原理,燈泡也是他的一部分,也是一合相。所以,他下的定義,是一個喚起一個。
我們這個世界其實就像一個充滿了氣的氣球,是假的,碰到針一扎,假相就會消失。我們這個世界,只要遇到了實相這根針,一刺破,瞬間就沒有了。對我們念佛人來說,就是往生的一剎那,這句佛號就是一根針,可以把我們虛偽的三界超大氣球一針刺破。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造罪造業,盡虛空不能容受,又還能念念不斷地往生,是因為眾虛抵不過一真,這是第二。
第三,我們看這句話,「世間,乃是一個幻體,其現象甚為繁複」,這個現象很複雜。「吾人耳所聞、目所見、心所思,乃至科學者所研究,哲學者所觀察,情所得者,皆不過其枝枝節節的虛幻景象」,因為是以妄逐妄,對象是虛妄的,我們起心動念的一些方法,也都是虛妄的,以妄來逐妄,越推越遠。所得的所謂的真實,都是枝枝節節的虛幻景象,像盲人摸象一樣。
「皆是吾人無始以來惑業所演變的境界」,這就解釋這個幻境是怎麼來的?是吾人無始以來惑業所演變而來,這就是這個世界根本的由來。
講到惑業,由眾生惑業演變成整個世界,不是那麼好講明白。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讀兩本書,一本是《楞嚴經》,一本是《大乘起信論》,都是講這些的,講得非常詳細,基本上兩句話就可以說明,但是這兩句話理解起來還是挺有難度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都有具體的內涵,比如「三細」是哪三細?「六粗」是哪六粗,就像一個鏈條一樣,輾轉就變成了我們眼前的這個世界。從最初的一念無明,慢慢就變成這個世界。
「若能打破這種惑業所演變妄境,乃能得見宇宙的真相,如是破妄顯真,出離世間,即為佛教著眼的所在」,這還真的挺可貴的,說明了佛教的著眼處在於出離世間。我們這個世間是虛幻的,破妄顯真就是佛教最終的任務和目的,也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我們學佛目的可不只是讓自己變得修養好一點,舉止更優雅一點,腦子裡的知識更豐富一點,不是這樣。甚至也不是讓我們的心更靜一點,更有智慧一點,福報更大一點。說實在的,這些都不是佛教最終的、真實的目的。如果學了佛,僅僅局限在這個層次,就是「入寶山空手返回」,到了寶山又空手回去了,沒有拿到寶。雖然那些也是佛教的內容,但遠遠不是佛教的全部。學佛甚至不是去做一個阿羅漢,雖然阿羅漢已經出六道。學佛是讓我們成佛,了生脫死。為什麼學佛都要了生脫死?這個世界雖然是幻非真,但是輪迴的痛卻是真真切切的。我們做的夢是假的,但是夢裡邊該痛也痛了。
最近看了一個新聞,發生在南寧,一個人做夢夢見自己騎著電動車,被一輛車撞了。南寧比較熱,雖然是春天,但已經快四十度了,他夢見自己躺在特別燙的地面上,流著血,一幫人圍著,這是他的夢境。突然一睜眼,發現自己真的躺在地上,一幫人圍著,電動車在旁邊倒著。原來他做的夢,跟真的其實是一個。他白天很累,下班之後,邊騎著車邊睡著了,就發生了這件事,夢跟真實分不清了。
我們的情況其實也一樣,說是假的,痛苦又是真真切切的。所以,為了永遠離開這些痛苦,既然學佛就要了生脫死,否則根本都是戲論。《優婆塞戒經》上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一個人如果不能一心觀察生死給我們造成的這種痛苦,而想要得到安樂,想要出離生死,這個人雖然也學佛,甚至拜師,好好努力,通過布施、持戒、多聞,達到種種的成就,勢必成為一代大師,但唯獨不是為了生死而學。佛說這樣的人,最終不能得到解脫。
其實,我們今天仔細去看,好多學佛的團體,非常有規模,信眾多的不得了,都是千萬計,仔細去看他們的教義,基本上都不談「了生脫死」這四個字,可以說十家有八家都是這樣,極少有把了生脫死作為學佛的目標,這就是現狀。甚至都還告訴信眾,怎麼堅固我們這個世間,而不是讓我們逃離這個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