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請翻開小隨身書,《彌陀願心的根源》第一百一十四頁,此頁中有一個小表格解釋淨土聖眾:

 

 

  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成為淨土聖眾之一,淨土聖眾的情形是怎麼樣的呢?在《無量壽經》中有說,淨土聖眾,智慧神通,同一無異。「智慧神通」是指內德相同──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同一無異」,是指外相相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也就是說,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每個人的內證與外相都一樣。

  這個小表格,是把《無量壽經》依正涅槃之文,也叫做聖眾果德之文,跟剛剛所念的《莊嚴經》那一首偈拿來互相對照的。《無量壽經》說,「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往生極樂世界,不論是聲聞、菩薩,或是天人,「咸同一類」,智慧、神通都是一樣的,「形無異狀」,外相、相貌也都沒有兩樣。

  剛剛引用的《莊嚴經》也說,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會怎樣呢?就會「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外相都相同,而且跟誰相同呢?跟阿彌陀佛相同。內德也相同,為什麼呢?因為「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也是跟阿彌陀佛一樣,以大悲心來廣度十方眾生。

  這些都來自於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當中的第三個願,就是「悉皆金色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紫磨金色。而第四個願的「無有好醜願」,就是形無異狀的意思,到了極樂世界,都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至無量相、無量好、無量的光明。所以,在依正涅槃文,也就是聖眾果德之文中就說,聲聞、菩薩、天人,外相一樣,內德也一樣。

  既然一樣的話,為什麼還說有聲聞、有菩薩、有天人呢?這相差太大了吧?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因為,在娑婆世界有聲聞、有菩薩,還有天界的天人、人界的人,所以是暫時以我們所能理解的來為我們述說,其實到了極樂世界,那裡都是一樣的,離名言、離思維,《無量壽經》中就說,「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這裡有解釋「顏貌」,請看內文。「顏貌」指臉部,「超世稀有」,超越世間,無有比類。往生極樂世界後的顏貌,是超越世間的,超越什麼世間呢?就是我們人世間,我們人世間的人要跟極樂世界的聖眾比,那是不能比的,所以,不能以我們世間人的樣子去形容極樂世界的聖眾,那根本是兩碼事。

  還有,「容色」是指形體,清淨的色身。「微妙」,有身而非天非人之身故「微」,非天非人而有身故「妙」。雖有形,而非天非人之形;雖有相,而超越一切世間之相。都是無量相好、無量莊嚴,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涅槃之相。

  接下來,「自然、虛無、無極」,是涅槃的異名。法性本來無為自然,即上文所講的「無為泥洹」之意。《涅槃經》說:「解脫者名為虛無,虛無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無;非作所作。凡是作者,如城廓、樓觀,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可說:「真解脫者,即是虛無;虛無之身者,即是如來」。

  所以,「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眾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這段願偈,念起來讓我們倍加歡喜踴躍,我們的故鄉、我們的家,是怎樣的地方?是怎樣的環境呢?就是這樣不可思議的涅槃聖境。

  這個主要是在說明,我們願生彼國,而彼國是怎樣的世界、怎樣的境界呢?我們往生去了,是怎樣的身體呢?是在說明這個。但是,為什麼極樂世界不能以我們娑婆世界來想像它呢?極樂世界聖眾的身體,為何也不能以我們娑婆世界人的身體、或天人的身體去想像它呢?其實,這一些想法、觀念都是錯誤的,因為從究竟來講,往生極樂世界之後的身相,就是所謂的「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有的翻譯為「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意思都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已經超越時間、超越空間、超越物質、超越有跟無,它是不生不滅的。因此,就無所謂是大、是小、是美、是醜、是清淨、是污穢。既然是超越的,我們當然想像不來,那麼,想像不來怎麼辦呢?那就不用學佛、不用念佛了嗎?相反的,想像不來才需要學佛,才需要念佛。

  我們佛教常常在講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已經扼要地說明真理是什麼、佛性是什麼了?我們早上一開始有誦《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已經說明一切了。

  《心經》又說,「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所得這一個「無」,因為沒有對象,所以沒有能得之我、所得之物,就是一個「無」,「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為什麼都是無呢?因為「無所得故」,你要得什麼呢?無得才是真得,那個無所得的,才是真如本性。

  因為我們有所得,所以一定是有個東西,而且一定是有個念頭。念頭也好,物質界也好,那都是隨因緣而變現的,是因緣和合而幻化的。但是,如果從本體來講,就不是這樣,它要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所謂不變而隨緣,隨著種種緣,顯現種種境界,但是不離開它的本體。可以這麼說,它的本體跟現象、現象跟本體,都是一樣的,沒有兩樣。

  所以,《心經》不是說了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就是色,色就是空,真如的理體就是萬有的境界,萬有的境界就是真如的理體。換句話說,我們到了極樂世界,就是回歸真理的家鄉,既然是真理的家鄉,哪有這一些現象呢?所以是超越了這一些現象。不過,如果你想要這一些現象,也都可以隨緣變化,因為到了極樂世界,就是如意的境界了,你要有、要沒有,要多大、要多小,要多、或是要少,都可以隨意變化。

  《往生論》就這麼講:「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這樣,而且就能夠在沒有佛的世界,顯現成佛,廣度眾生,這是我們欲生彼國──極樂世界的景象。

  接下來,「欲生我國」,這是法藏菩薩當初發願、修行成佛的目的。他發願修行、建設極樂世界、成就阿彌陀佛的佛身,就是要讓我們往生的,否則不論極樂世界再怎樣地莊嚴,如果不能讓我們往生,或者不讓我們往生,那對我們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如果離開「欲生我國」的「生」,那麼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因此,就根本來講,「欲生我國」就是阿彌陀佛的目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大根、大本,離開「欲生我國」,不能成就眾生的往生,那麼就沒有阿彌陀佛存在的意義,也沒有極樂世界存在的意義了。同時,也就沒有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廣度眾生。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叫做淨土門──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可見,「欲生我國」內容是很重要的,

  阿彌陀佛的每一個願,都是為了「欲生我國」。第一願沒有三惡道,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嚮往一個沒有三惡道、沒有輪迴的地方,而「欲生我國」。同樣的,從第五願到第十願的六種神通,也是為了讓我們「欲生我國」,讓我們嚮往,讓我們想要去。

  到了極樂世界,自然擁有六種神通,就好像上生天界,不用修行就有五通,因為這就是他的果報,又好比出生為鳥自然就會飛,出生為水族類自然就會游,不用去學習。到了極樂世界那裡,不但自然就具足六種神通,而且自然就進入涅槃成佛,因為極樂世界是自然的境界,自然成佛的境界。所以說,阿彌陀佛的每一願、每一願,都是為了「欲生我國」而設立的。

  淨土三經,不論《無量壽經》也好,《觀無量壽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都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都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勸導,叫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在《無量壽經》流通分之前,釋迦牟尼佛特別舉出,有十四個無量的佛國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除了這十四個佛國的無量眾生以外,還有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眾生也往生極樂世界,這當中包括大菩薩跟小菩薩,以這來勸導十方眾生往生彌陀淨土。

  請看這一本隨身書,第一百頁倒數第三行開始,我來念一遍:「十方來生」,顯明「生者最多」。以十方淨土來講,顯示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最多。《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說,這個娑婆世界,過去已經有六十七億不退轉大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此外,即將往生的小行菩薩,其數無量無邊,難以計數。

  又說,其他十三個佛國,也有無量無數、不可稱計的菩薩,即將往生極樂世界。另又說,不只這十四佛國,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往生極樂世界者,亦復如是,甚多無數。這是就《無量壽經》來講的。

  即使釋迦牟尼佛左右兩大脇侍──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他們也求生極樂世界。文殊菩薩願生偈說:「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他也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願生偈和文殊菩薩很相似,普賢菩薩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兩位菩薩的願都一樣,希望臨終時,能夠仰靠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消除往生極樂世界的障礙,順利安然地見到阿彌陀佛。這兩位大菩薩,他們不僅以身作則,引導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而且一有機緣,就勸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譬如,唐朝的法照國師,就是受到文殊、普賢菩薩的勸導,而專信念佛,願生彌陀淨土。又如觀世音菩薩,也勸同樣是生在唐朝的一位國師,叫做慈愍國師,也就是慧日三藏,勸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就《觀無量壽經》來講,有二重取捨廢立的經文,這兩重取捨廢立的經文,我來念一遍。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這個先要講一點緣起,《觀無量壽經》這一部經,是因為宮廷政變,也就是有一位國王叫做頻婆娑羅王,他的太子叫做阿闍世王,阿闍世王受了提婆達多的唆使篡位,把他的父王禁閉在監牢裡面,也把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關起來,不讓她跟父王見面。韋提希夫人非常的悲傷,那個時候釋迦牟佛在靈鷲山講《法華經》,因此她就向著靈鷲山的方位頂禮,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派弟子阿難尊者,來安慰她。

  當她祈請、低頭禮拜下去的時候,一舉頭上來,釋迦牟尼佛已經在她的前面了。因為佛有他心通,又有神足通,一念之間就到了。對佛來講是沒有空間距離、遠近隔閡的問題,一起念想,要到哪裡,就到哪裡,因為不管四維上下,都不離開他的身體,所以一念就到了。

  韋提希夫人在極度悲傷之下,突然看到釋迦牟尼佛,好像看到親人一樣,就嚎啕大哭,訴說她心中的委屈。之後,就禀告釋迦牟尼佛,希望釋迦牟尼佛跟她講一個沒有煩惱、痛苦的地方,她要到那個地方去,不想住在這個娑婆世界了。

  娑婆世界是一個濁惡的世界,有地獄、有餓鬼、有畜生、有不善的人,就像她的親生兒子一樣,居然要殺父母。她說,希望我未來去的地方,沒看到惡人,也沒聽到惡聲,也就是說,都是善人,甚至都是諸上善人,都是菩薩。

  這段經文顯示什麼呢?顯示欣淨厭穢,這就是一種取捨──取淨土,捨娑婆。因為娑婆就像大監獄,有誰不在娑婆的監獄裡面呢?既然是在監獄,當然是濁惡不堪,痛苦難以形容了,如果有一個可以呼吸清新空氣、自由自在的地方,為什麼不去呢?所以,第一重取捨廢立,就是厭穢欣淨,厭娑婆之穢,欣淨土之樂。

  接下來,釋迦牟尼佛就從眉間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把十方世界都顯現在他的頭頂上,讓韋提希夫人選擇。韋提希夫人看了之後,就說了,這些國土雖然都是清淨光明、微妙莊嚴的,但是我要選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個就是另外一重取捨廢立,也就是捨十方淨土,獨取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

  換句話說,兩重的取捨廢立,第一重是捨娑婆污穢的、造罪的、輪迴的,而取沒有輪迴的、沒有造罪的、沒有貪瞋痴的、沒有惡人惡聲的地方,也就是淨土了。第二重取捨是選擇極樂世界,不選擇其他的淨土,因為十方淨土當中,極樂世界是最超越的,對比之下,自然就捨十方淨土,取極樂淨土。

  此一擇取極樂淨土的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另顯示出釋迦牟尼佛的隱含慈悲在內,顯示釋迦牟尼佛是以他的力量加持韋提希夫人,暗中啟發韋提希夫人的心,讓她有足夠的智慧去選擇什麼是第一的、最好的,否則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加持的話,韋提希夫人怎麼會有智慧能力做最好的選擇呢?

  當然,這也同樣顯示釋迦牟尼佛是希望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只是離開六道輪迴而已,也不是要我們隨便有個淨土就去。如果沒有極樂世界,當然有個淨土能去就要去,至少離開輪迴,而且慢慢地也能成佛。可是,既然有極樂世界,那當然就要選擇到極樂世界直接成佛了,就是這一種意思,這是就《觀無量壽經》來講的。

  在《阿彌陀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可以說很苦心,一勸再勸,殷勤三勸,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經》的經文怎麼講呢?一開始先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接下來又說:「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最後在將近流通分的地方,又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殷勤勸勉。

  除了釋迦牟尼佛的勸勉以外,十方諸佛也來證明,也來勸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可見,《阿彌陀經》經文雖然很短,才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卻足以顯露釋迦牟尼佛跟十方諸佛的悲心,以及他們出現在世間成佛的目的。十方諸佛是要證明什麼呢?要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一件事情是真實的、不虛假的。如果念佛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麼,十方諸佛的舌頭豈不是都要割掉了。

  也就是說,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為此證明,由於諸佛所言,都是真語、如語、實語、不異語,所以是可靠的,不需懷疑,我們都應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才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才是今生能夠圓滿的,也才是我們能做得到的,同時也是最究竟、最登峰造極的。所以三佛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還有十方諸佛。這三佛包含了十方一切諸佛,他們出現世間成佛的目的,都是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我們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不管出家在家,不管學什麼法門,最終都要往生極樂世界。

  這麼一講的話,人生就有兩條路,一條是生活的,一條是生命的。生活的,無非是吃飽穿暖、交際應酬,因為有這個生命存在世間,就必須這樣。可是,死了之後,這個生命要到哪裡去呢?雖然,生活的路,貧富貴賤,人人因緣不同,但是,生命的路,那一定要相同,都要成佛,如果沒有成佛,豈不是就要各自流轉了?而且一生不如一生。就如同《無量壽經》所講的,從暗入暗、從苦入苦,這一輩子都苦了,何況下一輩子更苦。所以,我們要從暗入明、從苦入樂,向著極樂世界就像向著光明,念著彌陀就能離苦得樂,所以「欲生我國」意義重大。

  早上也有引用其他的經文,譬如《地藏經》就說:「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天人還要墮落地獄道,那很恐怖。《涅槃經》也說:「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從天墮地獄,從地獄生天,表示在輪迴中,不管生在哪裡,都是苦的,都不究竟。因此,輪迴的眾生,有生之年必須尋求解脫,求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這麼說,雖然是惡人,如果能夠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的話,也勝過世間的大善人。因為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就不必再輪迴了,反而能夠成佛度眾生。

  因此,「欲生我國」的意義是很重大的,這是阿彌陀佛發願的目的,也是釋迦牟尼佛宣說淨土法門、乃至出現世間講經說法的目的,當然更是我們的人生目的,我們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那我們的未來實在是悲慘地難以形容。

  接下來,「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在釋迦牟尼佛第十八願成就文解說為「乃至一念」。不論「乃至十念」或「乃至一念」,它的意義、內涵都是一樣的,都是以乃至臨終的十念、一念也能往生,作為最低的門檻,讓所有的眾生知道,只要從現在就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現在就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

  怎麼說呢?因為念佛必定往生,臨終才遇到都能夠往生,何況現在遇到,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呢?所以,「乃至十念」有所謂三攝,包含三種,哪三種?就是舉惡攝善、舉臨攝平、舉少攝多。舉出乃至曾經做惡,念佛也能往生,來涵蓋善人當然也必定往生;舉出臨終念佛也能往生,來顯示我們現在平生念佛,當然更必定往生;舉出臨終念佛,只不過是念幾句、乃至一句而已,都能夠往生,何況我們現在就念念相續、念念不捨,哪會不能往生呢?有關三攝,已經在去年七月二十三日,有在這裡跟大家解說過了。

  換句話說,「乃至十念」是在說明,平生之機──長在一輩子的念佛,臨終之機──短在一聲、一念的念佛。「乃至十念」是有這一種涵義的,也就是相續念佛的意思,因為有這一種涵義,所以第十八願的願名,叫做念佛往生願,而不是叫做十念往生願。為什麼呢?因為有「乃至」兩個字。

  「乃至」包含平生的根機、臨終的根機,也包含了所有的根機,所以不只是十念而已。像我們現在念佛就不只十念,而臨終的根機,有的只能念到第九念就斷氣了,有的只能一念就斷氣了,來不及十念,如果一定要十念才能夠往生,那他們怎麼辦呢?甚至地獄的眾生,只要有人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一照,就接引他往生極樂世界去了。所以,正確來說,第十八願叫做念佛往生願。

  法然上人就曾說過,有人說第十八願是十念往生願,這也可以,但是比較不周延,為什麼呢?因為如果十一念,那豈不是多餘一念了?如果只有九念,就少一念了,所以說不周延。如果說是念佛往生願的話,那就很周延、很圓滿了。至於善導大師怎麼說呢?他對於「乃至」兩個字的解釋,就是上包一形、下包一念的意思。一形就是一輩子,一念就是臨終的一念,也就是包含平生一輩子、以及臨終乃至一念的念佛。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說: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這是指從多向少。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這是指從少向多。又說: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也就是說,從大意上來講,是一發心之後,就願生極樂世界不變,就專稱彌陀佛名不變,誓必此生無有退轉,一直到往生極樂世界。

  總之,「乃至十念」就是專一念佛。所以,我們淨土宗宗風就說,「信受彌陀救度」,怎樣叫做信受呢?很簡單,專稱彌陀佛名就是信受。當然,也有人雖專稱彌陀佛名,但還不了解念佛的道理,或感覺自己還不能完全信受,不過,我們只要曉得信的功能是顯現在專稱彌陀佛名上的,如此就可以了。況且,不管信與不信,如果能夠專稱彌陀佛名的話,也自自然然地,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台語有一句話說,「疑疑的念,疑疑的往生」,表示不管你信也好,懷疑也好,只要你念佛,你非得往生不可。

  打一個比喻,我們開車上高速公路要往高雄,既然已經上了高速公路,你還能退嗎?你只要直走,不要下交流道,一直開去,到了最後就到高雄了。不過,這是個譬喻,對我們人來講的話,如果有所懷疑,還是隨時都會退轉的,所以有必要先了解清楚,道理了解清楚了,理明信深,信深願切,願切就會行,行就會進而不退。

  當然,我們所說的信,並不是很深奧的、艱難的信。玄奘大師所講的,「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我們理解不來,蕅益大師講的信自他、因果、事理,一般人也是理解不來。而《阿彌陀經》所講的五根、五力,一開始就是信根、信力,我們也同樣理解不來,也達不到。但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人人都能夠理解得來的,容易做得到的。「欲生我國」就是目標,「乃至十念」就是方法,第十八願為我們指出目標,也告訴我們方法,說這個方法是最容易、也是最殊勝的。

  我來講一個故事,是有關印光大師呵斥弟子的故事。印光大師知道吧?印光大師在近代是淨土法門鼎鼎有名的一位大師,他有一個弟子叫作王柏齡將軍,皈依印光大師,法號叫作慧常,智慧的慧,平常的常,他很精進修行,同時也得到某種殊勝的境界。可是,在民國二十五年冬天的時候,大吐血一次,身體非常的虛弱,奄奄一息,當時他的生命,好像就在呼吸之間,就快死了。

  那個時候,他的頭腦還很清醒,就檢討自己說,雖然知道快死了,但也不慌張、不緊張、不慌亂,也不恐懼,只是覺得念佛還沒有念好,所以有遺憾。他的原文是這樣:

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時人命只在呼吸間。
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張,二不恐懼,但覺佛尚未念好為憾。

  大意是,以自己念佛還沒有念好而有所遺憾,對往生沒有把握,這個時候如果死的話,該怎麼辦呢?

  幸好,他的病醫好了,身體漸漸好轉起來,於是他就跟一位出家眾到處參訪,然後到了蘇州。那個時候,印光大師在蘇州,他就去拜謁印光大師,並且將他那時候的心理狀態向印光大師報告。原文是這樣說的:

癒後與一緇友朝江浙諸山,至蘇謁師,稟告病危時心理。

  那個時候,印光大師怎麼回答呢?

師聞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麼叫念好,十念當往生。

  意思就是說,印光大師一聽,就大聲地呵斥他,罵他說,你如果這樣想,還能往生極樂世界嗎?什麼叫念好?什麼叫念不好?人家十念都能夠往生了,何況你念佛以來,哪只是十念?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呢?有很多的念佛人,都誤解了《阿彌陀經》中的「一心不亂」這四個字,以為念佛要念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亂,也就是說,要念到沒有妄想雜念,要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甚至要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是錯誤的,誤導人家的,「一心不亂」不是那樣解釋的。

  這個王居士說,當他病危的時候,心中並不慌張,也不恐懼,只是認為自己一直以來念佛都沒有念好,往生沒把握。大家有沒有過這一種心情呢?大家念佛念到現在,有沒有念好過?什麼叫念好呢?

  其實,所謂「一心不亂」,「一」是不二,不二就是專,專一念佛,「不亂」是指不雜亂,也是專,還是專一念佛。也就是說,你只要專一念佛就好了,不管煩惱還有沒有、是深是淺,也不管你妄想雜念是多是少,這些都不管,你只要念佛。因為往生是靠阿彌陀佛,不是靠你,如果是靠你的話,那就必須靠你的功夫,功夫要高,要一心不亂,而且功德要很多,但是,往生根本不是靠你這一些,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

  換句話說,你只要念佛,就跟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了,就契應他的本願,就已跟他的本願感應道交了。一旦感應道交的話,死的時候,就自然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跟你的功夫、功德,完全是兩碼事,一點關係也沒有,印光大師的意思就是這樣。

  所以,念佛哪有什麼念好、念不好的呢?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跟念好、念不好是沒有關係的,我們對於「乃至十念」有這樣的理解之後,就專一念佛便得了。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節講到這裡,下面還沒有講完的,下一次是明年一月吧!下一次再見。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