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們還是繼續上一次的內容,也就是「第十八願善導釋」的補充講義。上次是就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乃至十念」的解釋,也就是法然上人在《選擇集》第三章「本願章」的最後,特別設立兩個問答來會通善導大師以「下至十聲」解釋「乃至十念」。
「十念跟十聲」、「下至跟乃至」之間涵意的會通,上次是就第一個問答來研討,現在是就第二個問答,也就是「乃至」跟「下至」之間的關係。
從法然上人這兩個問答,甚至問答之後提出第十八願的願名,就可以體會出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在人格上的崇敬,幾乎無以復加,達到了最高點。法然上人崇敬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善導大師的著作、解釋、法語等同彌陀親口所說,這種對善導大師人格的崇敬,對善導大師思想亦步亦趨的遵循,可以說古來就唯有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的崇敬度,所謂「山川異域,風月同光」,善導大師在大陸,法然上人在日本,隔著好幾座大山,一片大海,可說是「山川異域」;善導大師是初唐的人,法然上人是宋朝的人,時間相隔四百五十年,可是「風月同光」,同樣的天空、同樣的月亮、同樣的光明,顯示法然上人跟善導大師幾乎是同一法體,是同流一脈血液,同一鼻孔出氣,此由法然上人在這兩個問答以及最後的結論就可體會得出來,令人非常感動!請看講義:
(補充講義文)
這第二個問答主要在會通「乃至」與「下至」的意涵。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善導大師解釋為「下至十聲」的「下至」;「至」是一樣,但是「乃」跟「下」就有不一樣,到底它的意思一不一樣呢?其實是一樣的,如果不一樣的話那就不用解釋,而且解釋錯誤的話罪過也很大。因此,這樣的解釋不但顯示兩者是一樣的意思,而且讓看的人更容易體會、了解,更能正確的把握第十八願的意涵。
不過由於「乃至」與「下至」文字上不一樣,恐怕有人會質疑,認為經典既然說「乃至」,怎麼可以任意說「下至」呢?法然上人可以說對善導大師無比的崇敬、百分之百的依循,而且也極其維護善導大師。現在來看下面的回答:
這段問答之中有三:一是「總答」。二是「別答」,別答也有二:先是直釋──直接解釋,再來就是引例──引用例子做為證明。三是「結釋」,結論性的解釋。
首先總答:
答曰:乃至與下至,其意是一。
這兩句是總答,所答的風格與第一個問答的語氣是相同的。第一個問答是會通「念」跟「聲」的關係,一開始的回答就說「念、聲是一」;這裡也一樣說「乃至與下至,其意是一」,總的來說「乃至」跟「下至」的意義一樣,沒有差別,不相違。
接下來別答,別答有二,第一個是直釋,直接解釋──
這裡所說的「從多向少」、「下者對上」,就是答中的第二直接解釋。
在這裡有兩重,就是「從多向少」與「從少向多」或「從上向下」與「從下向上」。所謂「乃至」,本來就有乃至多、乃至少、乃至下至、乃至上至這種涵意,所以法然上人在這個直接解釋當中,就把乃至、下至、正面、反面都闡釋出來。
接下來就引用例子──
上下相對之文,其例惟多。
也就是說「從上向下」、「從下向上」引用這一種相對性的經文例子也很多。法然上人首先引用四十八願當中的第五個願就是「宿命通願」。
在這個願中就有「下至」這個詞句。「那由他」也有人讀作「挪修佗」,但是我們還是讀「那由他」比較普遍化,不會混淆。
「如是五神通」,五神通就是第五願的宿命通、第六願的天眼通、第七願的天耳通、第八願的他心通、第九願的神足通等五種神通。
「及以光明壽命等願中」,也就是光明無量願跟壽命無量願,這些願當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每一願都有「下至」這句話。「是則『從多至少』『以下對上』之義也」,這就是「從多至少」以及「以下對上」的涵意。因為「乃至」有「從多向少」、「以下對上」之意,而第十八願中的「乃至」正是「從多向少」、「以下對上」的涵意。
「例上八種之願,今此願『乃至』者即是『下至』也」,例如上面八種的願,哪八種呢?就是五神通願,以及第十二願──光明無量願、第十三願──壽命無量願、第十四願──聲聞無數願,總共有八個願,都有「下至」(第十四願是用「乃至」),法然上人用這一些願來互相會通「乃至」跟「下至」的關係。
「今此願『乃至』者即是『下至』也」,以這幾個願來證明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也可說是「下至十念」的意思。
第三結釋:
是故今善導所引釋「下至」之言,其意不相違。
前面引用的一些根據,到了這裡就做個結論,所以這裡是「結釋」──結論的解釋。所以善導大師現在所引用的前面幾個願所說的「下至」,解釋第十八願的「乃至」,意思不但沒有差別,而且讓我們曉得這裡所謂的「乃至」就是「從多向少」的「下至」的涵意。
經過善導大師將「乃至十念」解釋為「下至十聲」,這樣就非常的明確,好像一錘定音,不可能再有其他種種的解釋,甚至彼此矛盾或令人有模稜兩可解釋的空間,就不會有這種情形。
此釋顯示一多不定,一多包含,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善導大師的解釋以及法然上人這兩個問答,就顯示出一跟多是不定的,它既不是只限於一念或者限於多念,因為「乃至」是包含著一跟多,也就是說上包含一形,一輩子念佛,下包含一念的念佛。說清楚一點就是,「平生之機」就是上盡一形的念佛,若是「臨終之機」的話,就是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的念佛。
所以「乃至」這兩個字顯示一多不定,同理,「下至」的反面也涵蓋了「上至」,「下至」是從上向下,那反面就有從下向上的涵意。
(補充講義文
故《往生禮讚》言:「上盡一形,下至一念。」
《往生禮讚》有「上盡一形」這個句子,也有「下至一念」這個句子,但這兩句並不是在一起的,不過引用在一起意義也通。譬如《往生禮讚》「光號攝化」之文就說:
這裡就有「上盡一形」。另外,「念佛必生」之文就說: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一日及七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這裡就有這個「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必得往生」。也就是說,乃至於下至一聲一念,乃至臨終之機、下至一念也必定能夠往生。
因此「乃至」就有涵蓋「平生之機,上盡一形的念佛;臨終之機,下至一念的念佛」。比較明顯的也有一段法語就是《觀經疏》〈散善義〉中的「念佛延促」之文。「念佛延促」之文說:
這段法語第一句就直接用「上盡一形」,以及「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乃至」跟「下至」都是省略多數的詞句,把中間的省略掉沒有談;但不是不去談它,而是涵蓋,用「上」跟「下」來涵蓋中間的。不過,「乃至」跟「下至」有寬跟狹的不同。
「乃至」這個詞句的涵意比較寬廣,有「兼上下略中」,也就是「兼兩略中」,與從多向少、從少向多、從下向上、從上向下的意思,含「兼」跟「通」所以比較寬廣。「兼」就是兼上面的內容與下面的內容,省略中間的,但是它卻是整個都相通。
「下至」就比較局限於從上向下,涵意就比較狹窄。
同時「乃至」必定有「下至」的意涵,可是「下至」未必有「乃至」的意涵,就有這些差別。
就《無量壽經》上下兩卷來看,「乃至」這個詞共出現二十二處(上卷有十四處,下卷有八處)。
或「舉初後略中,故說乃至」,也就是舉出前面以及後面,雖然省略中間,但意涵卻是包含中間。譬如《無量壽經》下卷「胎化段」說「明信佛智,乃至勝智」,這就是舉初後略中,舉出第一個佛智跟最後一個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中間用「乃至」來省略、包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明信彌陀的五種智慧:第一佛智,第二不思議智,第三不可稱智,第四大乘廣智,第五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五個智當中,只提出最初跟最後一個,所以說「明信佛智,乃至勝智」。
或「從少向多」,譬如「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這是從少向多。
或「從多向少」,譬如「乃至少功德者」,就是說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乃至於只是少功德也能夠,這就是乃至少功德者。
或「從下向上」,譬如「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
或「從上向下」,剛剛所談的法然上人所引用的幾個願也都是從上向下。
善導大師就第十八願之意,而取「從多向少」的解釋。
還有《阿彌陀經》的「若一日……若七日」,跟乃至一日、乃至七日,意思是一樣的,這是從少向多的內涵。
總結「乃至」這兩個字的內涵,就有四意:「一多包容、總攝多少、從多向少、兼兩略中。」其中一多包容、總攝多少是就橫的方面來解釋,也就是從數量上來解釋;從多向少、兼兩略中是就豎的方面來解釋,也就是從時間上來解釋。接下來:
願名──「念佛往生願」。
這一節法然上人特別就第十八願願名的確定,來顯明宗義,顯明我們淨土宗的宗旨,這個非常重要。第十八願願名的確立,關係我們這一宗的宗旨,我們這一宗的方法與目標,所以非常重要。
「題名」是總括一篇大意,顯示內容的核心,而每一願每一願的「願名」,也是如此。一般講「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名正言順的話,那麼顧名思義,只要看它的名稱,當下就一目了然,可以體會它核心的內容,可見願名的確立非常重要。
接下來這一節,我先唸一遍:
法然《選擇集》「第三本願章」(法全三三頁)言:
這一節也是有三段:一總標。二別出。三評決周否,也就是評判、決定周不周全。
一總標,「但善導與諸師,其意不同」,這兩句話是總標。一開始就直接說明善導大師與其他法師對第十八願願名的命名是不一樣的。
這裡用「諸師」兩個字,顯明法然上人與善導大師的同一風格。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有很多的地方都用「諸師」,因為善導大師撰著《觀經四帖疏》就是為了糾正當時「諸師」的錯誤之處,善導大師泛泛的說「諸師」而不明確指出是誰。法然上人這裡也用「諸師」,也沒有明確指出是誰。不過,法然上人所講的「諸師」跟善導大師〈玄義分〉所講的「諸師」,所指的對象是不同的。善導大師所說的「諸師」是指隋唐時代淨影寺的慧遠大師,以及嘉祥寺的吉藏大師、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而法然上人所講的「諸師」是指唐朝時代的懷感、法位、玄一,與日本的智光、真圓、慈惠等。所以雖同以「諸師」二字行文,但彼此所指的對象是不一樣的。
第二別出,「諸師之釋別云『十念往生願』」,其他的法師都說第十八願是「十念往生願」。「善導獨總云『念佛往生願』」,只有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總云「念佛往生願」。「十念往生願」和「念佛往生願」只有一個字的差別,但意義上的差別卻很大,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第三評決周否,「諸師別云『十念往生願』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捨一形,下捨一念故也。」十念往生願就願名來看,只取十念,侷限於十念,沒有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十一以上,九以下都被漏掉了,所以在意義上不周全,會被人誤解只要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了;如果十一念以上就多餘,只念九念,少了一念,也不行,就會有這一種誤解。「善導總言『念佛往生願』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善導大師總的來講,對第十八願解釋為念佛往生願,不侷限於一念或者十念的數目,不侷限於念佛的多少,顯示一多不定的乃至之義,概括了上盡一形,到下至十聲、一聲、一念,所以善導大師這一種念佛往生願的解釋意義最為周全。接下來:
大師五部九卷之中,無「念佛往生願」五字,而其意顯然,如前所引《往生禮讚》言:「上盡一形,下至一念」。
法然上人在這裡說「善導總言『念佛往生願』」,但,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當中,從頭到尾都沒有「念佛往生願」這五個字,可是這樣的含意是很明顯的。如《往生禮讚》所講的「上盡一形,下至一念」,以及剛剛所念的「念佛延促」之文:「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就有這類詞句。這些都在顯明念佛往生,而不是說只要十念,因此也可以說是「念佛往生願」。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法義的遵循與維護,從這幾段法語就可以看出來。
在《法然上人全集》裡面有一篇〈十二問答〉,其中第九個問答也提到:
值遇本願,遲速不同,故發「上盡一形,下至一念」之願也,是以善導和尚釋言「念佛往生願」也。
遇到阿彌陀佛救度本願的行者有遲速不同,也就是說,有的年輕的時候就遇到,有的是年老的時候才遇到,甚至有人是臨終的時候才遇到。如果是年輕的時候就遇到,他就上盡一形的念佛,年老的時候才遇到的,就下至幾年的念佛,乃至臨命終才遇到的,就下至十聲、三聲、乃至一念的念佛,就有這種含意在。所以阿彌陀佛於第十八願就發「乃至十念」──上盡一形、下至一念的願,善導大師因此將此願之願名解釋為「念佛往生願」。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文字簡短,意義卻非常明確,完全不會讓人疑惑而有種種不同的詮釋,當然,更不會令人產生模稜兩可的困惑。譬如,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也解釋說:
這裡就有「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在《觀念法門》又說:
在這裡就有「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又,剛剛提到《往生禮讚》所講的:
這個都是就「乃至」兩個字來解釋的。同時也會通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以及《觀經》所講的: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以及最後〈流通文〉所講的: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同時也涵蓋《阿彌陀經》執持名號的經文: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是融合淨土三部經一起解釋的,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的著作看的很細,思惟的很深,因此能夠作出這樣的解釋是不容易。
「念佛往生願」這五個字是因跟果合在一起稱呼的,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念佛是方法,往生是目的。往生可以再加「成佛」兩個字,也就是往生成佛,所以這個願完整的來講就是「念佛往生成佛願」七個字。同時也顯示在所有法門當中,取念佛的法門,念佛當中取稱名的方法,也就是「諸行當中取念佛,念佛當中取稱名」。
八萬四千法門,只要發心迴向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亦即善導大師所講的「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雖然這樣,不過卻有與阿彌陀佛「親、疏、近、遠」以及光明攝不攝取的差別,甚至有跟阿彌陀佛根本願相不相應的差異。
如果是念佛的話,就順阿彌陀佛的根本願,與阿彌陀佛親、近、具增上強緣,同時蒙受阿彌陀佛平常攝護,臨終自然往生的攝取不捨功能。同時,念佛是就因來講的,如果就果來講的話,就是往生成佛。這樣的教理,在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的最後一個問答就顯明的非常清楚。
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最後提出三個願來解說往生的因跟果,三個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一願與第二十二願。第十八願就是這裡的念佛往生願,第十八願是因,只要依循第十八願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必定獲得第十一願所講的「必至滅度」的果。滅度就是涅槃,也就是成佛,所以第十八願的因就必定獲得第十一願的果。佛必定度眾生,所以也獲得第二十二願的果,就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因此曇鸞大師就舉出這三個願,同時也以二十二願顯示到了極樂世界所得的滅度是即時的,因為超出常倫諸地之行,超出三賢十聖的果位。於時間性是不經劫──不必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不經地──不需經過十信、十住、十迴向,乃至初地到十地,而直接進入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就是成佛的意思,只是極樂世界那裡已經有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是無量壽,所以凡是極樂世界的眾生要成佛,就要到十方淨土去。可是他本身已經具有成佛的資格,所以叫作一生補處。
「果者極樂報土,酬因之果報土故」,「報土」就是酬報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以及所修的行,願跟行圓滿了,自然就有祂的報土呈現。阿彌陀佛的願跟行都是為了我們十方眾生,因此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報土就是十方眾生的。所以善導大師在《般舟讚》就說:
四十八願因茲發,一一誓願為眾生。
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的時候思惟觀看,十方眾生由於業障深重、煩惱強盛、罪惡繁多,一直在六道輪迴,無法脫出,因此就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所以善導大師就說「四十八願因茲發」,因為觀看眾生輪迴之苦,而使得法藏菩薩發下四十八大願,「一一誓願為眾生」,每一願、每一願都是為了眾生而發的。因此法藏菩薩於因地時,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每一行、每一行的功德,點點滴滴都迴向送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只要發願生之心,起稱名之行,當下就擁有阿彌陀佛為我們所修的全部願行,所完成的淨土果報。像父母為兒女累積財寶,點點滴滴都送給他的兒女,只要是他的真子(真的兒女),就擁有他父母的全部財產。
不過,雖然我們都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可是還是有很多煩惱業障,並不是立即超凡入聖,就好像雖然兒女將來能擁有父母所有的功德、財寶,但是因為兒女還不會使用,現在還是父母在保管,必須等到兒女長大成人再全部給他們;就好像國王現在還在位,太子年紀尚小,還沒有能力管理國家,時間一到才讓他登基。我們還在娑婆世界,因緣果報還沒有盡,當因緣果報盡了,就立刻到極樂世界,承繼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財寶。《無量壽經》就說: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又說:
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因為是令我們十方眾生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功德,所以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如果以《華嚴經》〈十迴向品〉來看的話又有另一層貼切的內容: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意思是說,菩薩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為救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必需被救度的,可見這樣的眾生是六道輪迴的眾生。因為,如果是阿羅漢,就已經脫離六道輪迴了,未必需要救度;尤其是六道當中的三惡道眾生,更需要救度,所以在這裡就說「以身為質」。這個眾生造下了必墮三惡道的罪業,應該墮落三惡道而受果報,這個發心的菩薩就以身為質,代替這個人下地獄,使這個人不受三惡道之苦,讓他解脫三惡道的果報,所以說「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阿彌陀佛也是一樣,為我們發願,為我們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在累積這些德行當中,無數次的以身為質,預先去贖還我們三惡道的罪業乃至六道輪迴的罪業,然後把這一些功德容納在六字名號當中,好讓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念念之中就可以贖回我們未來要墮三惡道的罪業,甚至永無窮盡、無有出離的六道輪迴之罪。所以《觀無量壽經》就說: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念念之中都在償還、消滅我們生生世世應墮三惡道、永在六道輪迴的罪業債務。
念佛而得的果報土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專為我們十方眾生準備的,我們一旦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快速成佛。阿彌陀佛因地為我們發願、修行,功德都在六字名號當中,因此,以念佛為因,就能夠脫離六道,就能夠往生成佛,道理就在這裡。
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這首偈一開始就說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然後講出二種方法,一種:「隨緣雜善」這個方法不能往生,一種:「念佛專復專」這個方法必定能夠往生。如是因、如是果就是這個涵意。
同時《莊嚴經》就說:
這八句非常的好,一目了然,讓人曉得往生的方法與往生的果報。
極樂世界不但是無量壽,同時也跟阿彌陀佛一樣,身是金色之身,相是無量相好,心有大悲心,行是一樣利益諸群品,就是廣度諸眾生的意思。從這一段也可以看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第三願──皆悉金色願,第四願──形無美醜願,就是等同阿彌陀佛一樣,沒有差別。接下來:
願體──四十八願,各願皆有願事與願體。
「願事」就是指這一願裡面有哪一些內容;而這一些內容、事項內容當中,主體、核心是在哪裡,這就是「願體」。
此第十八願,願事即是三心與十念。
「三心」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是三心;「十念」就是「乃至十念」,這些都是願的內容。那「願體」呢?
願體者異說區區。
願體呢,一些註解經論的大德,所說的各不一樣。
以大師三段取意文,一眼便知,本願願體即是乃至十念之「稱名念佛」,所謂「本願稱名」。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約有二十條法語的解釋,我們這一張講義取出三段,從這三段取意文就可以一目了然本願的願體就是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我們的淨土宗特色第一句就是「本願稱名」。善導大師這三段取意文大家記得嗎?第一段是〈玄義分〉所解釋的: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一段,二十八個字。再來就是《觀念法門》:
這是第二段,三十二個字。
再來是《往生禮讚》的四十八個字:
由善導大師這三段第十八願取意文,可以很清楚看出乃至十念就是第十八願的願體。
三心在於信稱名必生,故大師不舉三心,唯舉稱名,以顯信相,並示願體。
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信是信什麼?是信──乃至十念的稱名就必生彌陀的淨土。既然是這樣,只要大家乃至十念,專稱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三心在於信稱名必生,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不舉三心,直接舉出「稱我名號」──稱名念佛,一方面顯示信的相貌──信稱名必生,同時也顯示十八願的願體。
攝生三願當中「生因本願」在哪一願?在第十八願,在稱名念佛;第十九、第二十願是屬於攝機願,是接引各種根機的願,不是生因本願。
也就是稱名念佛的本身是往生的正因,其他不是「正因」;就業來講,念佛就是往生的「正業」,就定與不定來講,念佛就必定百分之百的往生,所以叫做「正定業」。
這裡就直接講出稱名是「依佛本願」,可見第十八願願體就是稱名。剛剛有提到,法然上人是遵從善導大師,對善導大師的思想亦步亦趨,這一段法語中的「正定之業」一詞,就是依據善導大師《觀經疏》的「正定業之文」而來的。
法然上人這段法語可以說是整部《選擇集》的總結論。
有關稱名念佛是第十八願的願體,從《觀無量壽經》的幾段法語也可以看的出來。譬如「下品上生」言:
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觀經四帖疏》的「散善義」就對「下品上生」做了這樣鏗鏘有力的解釋。
「望佛願意者」,從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意涵來看,是「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是唯勸十方眾生專念彌陀佛名,往生就必定不會有落差,就必定百分之百往生,跟定、散、諸善萬行完全不同,所以說「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要弘廢立」之文更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法事讚》亦言: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這個都在顯示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是根本願,根本願的願體就是稱名念佛。
最明顯的就是龍樹菩薩的《易行品》,《易行品》就直接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呢?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稱南無阿彌陀佛;心中念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口中念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從這裡可以知道念佛就是本願,本願就是第十八願,所以第十八願願體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佛名。接下來:
善導大師以「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來解釋第十八願,是他獨創的嗎?還是有所根據?是有所根據的,而且是以經文作為根據的,就是「以經解經」,以淨土之經解釋淨土之經文。
「據《觀經》以聲釋念」,根據《觀經》的「下品下生」念佛的聲音來解釋「乃至十念」,「下品下生」言:
善導大師是以這一段的意涵來解釋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而說「稱我名號,下至十聲」。顯明所念的是佛的名號,不是佛的法身,也不是佛的相好;能念的是我們的口稱,口來稱名,不是我們的意業、觀想、觀像,或者是證悟佛心、明心見性,都不是。同時《觀經》的〈流通文〉也說:
是持念佛名,不是觀想佛像。
《阿彌陀經》講「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持無量壽佛名」跟「執持名號」是一樣的,所以《觀經》最後流通的經文,以及《阿彌陀經》核心的經文,都在契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生因本願──第十八願。
同時善導大師也繼承著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對第十八願的取意文就直接說:
這段本願取意文很明顯是以《觀經》「下品下生」來解釋第十八願。那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到底是怎麼樣的十念呢?道綽大師就說:「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是臨命終的念佛,也就是臨終之機下至十聲的念佛。這一種解釋,給淨土行者莫大的安慰與希望,也就是說,臨終之機僅以十念都能夠往生,何況我們是平生之機;縱令一生造惡都能夠往生,何況我們造惡不至於像下品下生,豈有不往生之理!背後就有這一種意涵。接下來:
古來諸師或以所念通佛名號、相好、法身等,又多以能念為意業而言心念、思念、憶念、繫念、觀念、悟念等,非無其理,如六念、十念之念佛皆心念之念。
自古以來,其他的大德解釋乃至十念,所念的對象,或者認為是名號;或者認為是佛的相好莊嚴,例如《觀經》第八觀、第九觀;或者是念佛的法身。如果是念佛的名號,那大部份都是以口稱為主;念佛的相好,就必須是意業觀想的思惟、繫念;如果是念佛法身的話,佛的法身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不可能用凡夫心去觀想形象、用口去稱念聲音,必須是證悟,也就是一個人大徹大悟之後,他的起心動念,所謂「從性起修,全修在性」,念念入薩婆若海,念念都是佛智的顯現,念念都沒有煩惱、沒有妄想、雜念,念念都不取五欲塵勞、沒有六根對六塵,那個境界可說是「轉識成智」,那個才是真正的念佛法身。因為法身佛不生不滅、無形無相,非青黃赤白,也非長短方圓,所謂起心便錯,動念即乖。所以法身是屬於意念的範圍。但這一些都不容易的,可以說我們是不可能做到的。
「非無其理」,這樣解釋不是沒有他的道理。「如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十念」就是六念之外又加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這些都是屬於意業心念的範圍,靠這個心去思惟、去憶念、繫念。接下來:
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之梵本如何?無本可據。
三國時代康僧鎧所翻譯的《無量壽經》,他所根據的梵文本是什麼樣的內容,因為沒有流傳下來,而古代很多翻譯的梵文都已經不在了,或許是毀於戰火,還是藏在哪一個地方還沒有被發現,譬如說,敦煌洞窟是上世紀被人家所發現,不然洞窟裡面有很多的寶貴的佛教文物,甚至經文壁畫就會暫時被淹沒,所以說「無本可據」。
依現存之梵本亦似心念。
「現存之梵本」就是指英國一位穆勒博士在上世紀所發現到的《無量壽經》的梵本,但是這個梵本與康僧鎧所根據翻譯的還是不一樣。從穆勒博士所發現的這個梵本來看,這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也似乎是心念為主的念。
故本願十念,未必非得譯為稱念不可。
所以本願的乃至十念,如果就解釋的話,未必要像善導大師解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不可,但也因為這樣──
亦因此故,本願念佛,廣度群萌之根本義,隱而不彰。
但也因為解釋上不一定要解釋為稱名念佛,因此廣度群萌的根本義就隱而不彰。怎麼講呢?如果就稱名念佛的念,比較能夠普遍所有根機;如果不是稱名念佛,是以其他的念作為解釋的話,那攝機就不普遍,只有上根利器的能夠做得到,可是末法時代也沒有像那樣的上根利器根基,大部份的人都是中下根基,甚至如經言:「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唯依念佛」是稱名念佛。所以廣度群萌的根本義就隱而不彰。
善導大師世傳是彌陀所示現,在年輕的時候就證得念佛三昧,所以能夠體解佛意,透徹阿彌陀佛的本懷。善導大師「證言稱名念佛」,因為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說稱我名號、稱名念佛,豈不是有善導大師的保證、證明?如果不是善導大師,那「佛悲露而非徹」,阿彌陀佛的慈悲雖然顯露出來,但是不透徹,像濛濛當中,月亮出來了,但不明顯;「法門易而似難」,淨土法門所謂易行道,可是易當中卻又感覺不那麼容易,有困難的地方;「行者苦而不樂」,龍樹菩薩說我們這個法門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則樂,可是如果沒有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就樂不起來,所以很多沒有看到善導大師淨土教理思想的念佛人,他們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心中都是忐忑不安的,當他忐忑不安的心中看到善導大師的法語,就像苦旱逢甘霖般,突然眼睛一亮,眼前有了光明,前途有了希望。
=故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深具慈悲與智慧,既契機又契理。
善導大師約二十條的本願取意文,字句當中含著慈悲的愛心,以及對佛本懷、對十八願願意通徹了解的智慧,所以既契機又契理。
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2年4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