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們繼續研討「善導大師本願釋」,也就是善導大師對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中「生因願」──往生正因的願,亦即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的解釋。
(講義文)
亦知:《觀經》〈流通分〉之「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之「持無量壽佛名」即是「稱名念佛」。
之前是舉出傳承的龍樹、天親、曇鸞、道綽等幾位祖師,對第十八願一貫相承的解釋;接下來引用《觀經》與《阿彌陀經》對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中「十念」的解釋。
《觀經》〈流通分〉之文總共是二十一個字,〈流通分〉之文有好幾段,都很重要,尤以其中兩段更為重要。除了剛才提到的這一段之外,另一段就是「芬陀利華之文」,芬陀利華之文共有三十八個字,這一段文是二十一個字,兩段加起來共是五十九個字,這五十九個字可以說是《觀經》最重要的地方。講解《觀經》如果不著眼在這幾段「流通文」的話,就表示他缺乏讀經眼,因為他看不出重點所在,而把核心、眼目的地方忽略過了。這兩段文我再念一遍:
2.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二段經文共五十九個字,希望大家能夠把它背下來,進而涵詠其義。尤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之文,可以說是整部《觀經》的宗旨與結論,是《觀經》最重要,也是核心、畫龍點睛的地方。
《觀經》的內容大略可以分為三部分:「定善」、「散善」與「念佛」。可是最後〈流通分〉的地方,尤其是到了「付囑文」,是「捨定散,歸念佛」,也就是把定善跟散善擱在一邊,而標舉出專稱彌陀佛名;同時殷切的勸勉淨土行人要「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就是所謂的「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所以《觀經》有「廢立之義」,亦即有「從假入真」的「施、開、廢」三義。就像天台宗以「蓮花三喻」來解釋《法華經》的「本跡二門」與「權實二教」的關係。
「蓮花三喻」是蓮花開展過程的三種比喻,也就是以「為蓮故花、花開蓮現、花落蓮成」,來比喻《法華經》的「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觀經》也同樣有這樣的施設開展,也就是說,為了顯示這一句往生正因的名號,而來講定善跟散善;因此定善跟散善可說是一種引導,而不是目的,講定善、散善之後,進而指出這一句名號的功能,以及念佛的功德,這才是目的,這個就是「為蓮故花,花開蓮現」。〈流通分〉及付囑文的地方就是「花落蓮成」,把定善跟散善擱一邊,凸顯出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同時解釋唯有這一句名號才是往生的正因。
然而,若欲對名號是往生正因有更進一步清晰的認識,必須連帶著了解《阿彌陀經》。因為《觀經》〈流通分〉「付囑文」很短,而且到〈流通分〉時整部《觀經》就已經接近結束了,那往生正因理路的開展在哪裡呢?就在《阿彌陀經》,可以說《觀經》的結尾就是《阿彌陀經》的開頭,這個等一下會講到。
「芬陀利華之文」共三十八個字,這一段文善導大師是怎麼解釋的呢?善導大師說:「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善導大師說這一段文正是在顯示念佛──「專稱彌陀佛名」的功能、功德力用是超越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諸善萬行。超是超越,絕是絕待,不是相對的,是絕對的。既然是絕對的話就不是能夠比較的,如果能夠比較,就表示仍是相對的了。
「實非雜善得為比類」,意思是,念佛不是其他的善所能夠相互比較,或並肩比類的。這一種立論,是非常讓人訝異的,因為從文獻的記載中,在自古以來淨土宗的祖師大德的著述裏,很難看出有這樣卓越的解釋。
以《觀經》的舖陳,在這一段文之前,是用很長的文字在解說十三種觀,同時也說明「三福」以及「三福」的功能,也就是說「三福」為因,九品(上品生、中品生、下品生)為果。亦即,從行文看,《觀經》一開始到後面的地方,文文句句都是在講解十三觀與三福九品,可是到了〈流通分〉,善導大師卻解釋說,念佛不是其他的雜善所可以比較。那「雜善」是什麼呢?就是涵蓋八萬四千一切法門,濃縮起來就是定善跟散善。所以這裡的雜善就是定善跟散善,定善跟散善開展出來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念佛,看來似乎毫不起眼,非常簡單,有嘴巴就可以念佛,甚至鳥也可以念佛,小孩子無知無識也可以念佛,可是卻能夠有這麼超絕的功德力用。在十三種定善中的第九觀中有一段經文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大師對這十六個字也有特別加以解釋,其中有一段文字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自餘眾行」也就是雜善的意思;「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若是要跟念佛比較的話,根本不能比較。這裡的念佛當然就是〈付囑文〉所講的「持無量壽佛名」,而不是「觀無量壽佛像」的觀想或觀像。
為什麼念佛這麼簡單,功德那麼殊勝呢?完全都是這句名號的功德力用,祂不是一般凡夫的名號,不是一般人事物的名號,祂是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名號涵蓋著阿彌陀佛的正覺功德在裡面。
不過,這一句名號跟阿彌陀佛本體的關係,義理非常深,一般人理解不來,理解不來他就無法相信。因此說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
這一句名號的功能,能使念祂的人(念佛人)次生(下一輩子)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因此,釋迦牟尼佛就預先以「芬陀利華」來比喻、讚歎,而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不管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出家、在家,不管大人、小孩,不管人類、畜牲,不管天上、地獄,只要他能夠念佛的話,那麼阿難你要知道,你不要輕易的忽略,不要輕看念佛人,當知這個人就已經是人中的芬陀利華了。
人有「惑業苦」,無量劫以來含藏的煩惱跟業障,導致無窮無盡的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可是只要他念佛,願生極樂,人間也好,天上也好,雖然尚有煩惱、業障,但是煩惱、業障不再能污染而使他下一輩子繼續輪迴受報,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始終不離的攝取保護著他。而且一旦命終,阿彌陀佛就會現身迎接他到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到了極樂世界就必定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用芬陀利華來比喻念佛人。
以通途的次第來說,成佛必須要經過五十一個階位,直到等覺一生補處,所以如果下輩子要成佛的話,必須現生是一生補處的階位,就好比將來要登基成為國王的話,必須現在成為東宮太子。因此,釋迦牟尼佛接著就說: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一生補處的菩薩,這個念佛人跟一生補處的菩薩是同等級的,所以觀音、勢至是他的朋友。《無量壽經》就說,到極樂世界都將成佛,都將證得涅槃的果位,但是極樂世界只能有一佛,要成佛的話,大部份都是到十方世界去,所以《阿彌陀經》就說: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鳩摩羅什譯本)
以現今所發現的《阿彌陀經》梵文本來看,是怎麼講的呢?是說「往生極樂世界都是清淨的、不退轉的、一生補處的菩薩。」這令我們聽了會感到很訝異而不敢承當,但這卻是很自然的。
所謂煩惱業障、六道輪迴,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假的。就像作夢,夢中的苦樂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假的。可是對一個沒有醒過來的人而言,就一直在作夢,所謂大夢未醒;那如果醒過來的話,他看夢中的人,就清楚那是顛倒的、虛假的、是莫須有的,所謂「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眾生都有病,種種的煩惱、忌妒、籌量、分別、執著,這對一個心性比較平靜的人來看,那些都是莫須有的。
講到《觀經》這一段文,我們就將相關的教理一起提出來說明。
《觀經》有所謂「念觀兩宗」與「念觀廢立」的教理。也就是說,從施、開、廢的過程來看,可以就兩宗來解釋──十三觀(定觀)為宗,以及以念佛為宗。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就說: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這就是「念觀兩宗」。但這個只是引導的過程,不可能一經有兩宗,而是一種施設的善巧方便,所以最後顯明「念觀廢立」。因此「念佛三昧」跟「觀佛三昧」的廢立關係,就是廢──觀佛三昧,立──念佛三昧。
對於「廢」、「立」往往有人會誤解,這個「廢」字聽起來,似乎比較刺耳,但是在這裡,我們對「廢」要有正確的認識與把握。譬如說「定觀」,也就是「定善」──息慮凝心,我們根本做不到,而「散善」──廢惡修善,尤其是「世福」,不管是學淨土或學聖道,乃至一般沒有學佛的人都應該奉行的,因為那是做人的根本,怎麼可以廢棄呢?所以,這裡的「廢」是就「往生」上來講的,是說就往生上來講,不需要那些功能,這個叫做「廢」。
因此,並不是說要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念佛就好,除此之外,定善、散善都要捨掉,都可以不用做,甚至可以殺生、可以行十惡,絕對不是那樣。如果是那樣,他就連佛教徒都稱不上了,怎麼會是淨土行人呢?
「念、觀兩宗」是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雖然在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裡面並沒有「念觀廢立」這四個字,但是有這個涵義。因為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最後就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個就是善導大師廢立的涵義。而在此文之前,就說:
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又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實非比較也。
所以整部《觀經》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廢跟立的涵義。
這方面的貼切比喻,就如龍樹菩薩在其《易行品》所譬喻的「陸路步行則苦,水路乘船則樂」。也就是說「難行道」就像在陸地上靠著兩腳行走要到很遠的地方,這個很苦,而且往往到不了,如果是水路乘船的話就比較輕鬆、安樂,這就是「易行道」。以現代的交通工具來說,我們如果要搭飛機的話,就一定要捨掉汽車、火車、船隻之類,不可能腳踏兩種交通工具,既坐飛機也坐船,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同樣的,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一心靠倒,專稱佛名,那人人都能夠往生,因為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願,是往生的正因;如果三心二意,不靠祂的大願船,而全靠或兼靠自己的修行功德,那就不一定能往生。
所以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念佛,從幾位祖師的傳承,尤其是《觀無量壽經》的「付囑文」的結論來看,都是指「專念彌陀佛名」,也就是「稱名念佛」,而不是觀想、觀像的念佛,更不是實相的念佛,才使得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念佛,受得起釋迦牟尼佛的芬陀利華的讚歎。
那釋迦牟尼佛以芬陀利華讚歎念佛人,善導大師也加以具體的解釋說: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這叫做「五種嘉譽」,五種美好的、殊勝的讚歎。
我們只要反觀一下就知道,我們是人中的好人嗎?我們的身口意行為往往不如人,而且與很多修行者相較,更是不能比,這樣能夠稱為好人嗎,實在是不夠格的。可是由於我們靠上了佛,將來不但能脫出六道輪迴,更殊勝的是能夠成佛;那麼其他的賢人、君子,他們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如同印光大師所講的:「不生西方,將來必墮惡道。」為什麼?因為六道是輪迴的,未出六道,大善有可能會上天堂,可是時間到了也會下地獄,如《正法念處經》言:「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因為誰都不敢保證生生世世都能夠當人,生生世世都能夠守五戒、行十善。所以如果沒有脫出六道輪迴,那是非常危險、非常恐怖的。
而且釋迦牟尼佛說「當坐道場,生諸佛家」,「道場」就是成佛,豈不是現在就授記念佛人下輩子一定往生、一定成佛。也因為這樣,所以現在的念佛人,觀音、勢至就是他的朋友。
這一段文,是整部《觀經》畫龍點睛的地方,可以說是我們的生命,也可以說是淨土宗的生命。因為,如果不是持名念佛能夠往生成佛,那我們能有什麼依靠?如果要依靠觀想才能往生,或是依靠五戒圓滿才能往生,或是依靠十善圓滿才能往生?那我們怎麼辦?因為我們觀想不來,持戒、行善也不清淨,豈不是永遠出離無期、永遠沒有希望?而剛好念佛是往生的正因,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成佛,豈不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段經文所顯示的是我們的生命!甚至比我們的生命還重要!
這一段經文,同時也是日本淨土宗開宗的根據。大家可能會很驚訝,開創一個宗派是何等大事,必須要有經論、有判教、有傳承、有教理組織架構,所謂「教、理、行、證」,怎麼可能依短短二十一個字就能夠開創一個宗派?在《法然上人全集》裏有一篇〈選擇集綱要〉,其中一段對話,就透露出法然上人是依據這一段文建立淨土宗的,這一段話編在第十四段,叫做「開宗根源在流通文」(《法然上人全集》815頁)我來念一遍:
法然上人常向人講的一句話便是《觀經》〈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難,如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並說:「聞名不信如不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
此《觀經》〈流通分〉之文是整部《觀經》的核心、骨髓、結晶,是淨教的宗旨、方針、目足,是十六觀的千里來龍在此結穴。《觀經》一部的千開萬闔,在於誘引群機入「一向專稱」的一行;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在此。然而古今諸師未徹佛意,無擇法眼,故於此經文昧而不知,盲而未見,以致解釋此經,千解萬釋,皆誤佛意,未中正鵠。獨有傳承曇鸞祖師之正脈,世稱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釋此《觀經》,闡彌陀本願正意,彰釋尊出世本懷。大師解釋此經文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真是一語萬鈞,淨宗宗義,如撥雲見日,朗然獨照;似花落蓮成,不帶方便。勢至菩薩示現的法然上人深具宗眼、擇法眼,故能依此一語而建立淨土宗義。《淨土隨聞記》曾記載這樣一段典故:
又一時師 (法然上人)語曰:一日予遊月輪禪閣之館,適山僧某來會。
僧問予曰:「聞公立淨土宗,爾乎?」
予答曰:「然也。」
又問:「依何經論立之耶?」
答曰:「依善導 《觀經疏》中付囑文立之。」
僧曰:「其立宗義,何唯依一文耶?」
予微笑不答。
彼僧還山語寶地真公曰:「空公得吾問,不能答。」真公曰:「空公不答者,非不能矣!以不足答故也。空公于我台宗,已為達人;且廣涉亙諸宗,神智高邁,子也自料所問淺薄,勿敢輕蔑空公矣!」真公能知予者,圓戒法門乃予之弟子也。
誦《觀經》之人何其多,獨有善導大師知佛正意;讀《觀經疏》之人亦不少,獨有法然上人依之開宗。佛法無多子,迷在永劫,悟在剎那。釋尊拈花,迦葉微笑;彌陀之心,勢至知之。所謂「聖人能知聖,凡夫不知聖」。
這一段文的大意是說:有一天法然上人到「月輪禪閣」,(「月輪禪閣」是當時宰相兼實公的官府,他是法然上人的在家弟子,最後也跟隨法然上人出家。)剛好也有一位比叡山的法師前來,這位山僧遇到法然上人,就問法然上人說,聽說你建立淨土宗,是不是有這一件事啊?法然上人就回答是的。山僧又問,那麼是依據何經何論來建立淨土宗呢?法然上人就簡單回答說是依據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最後的「付囑文」來立淨土宗。這位出家眾一聽就很不以為然的說,建立一個宗派怎麼只是依據一段經文呢?這時法然上人只是微笑而沒有回答。
之後,這位僧人回到比叡山,就跟寶地真公(寶地真公就是顯真上人,也就是後來天台宗的座主。比叡山就是天台宗的道場,座主相當是一宗的宗長)說:唉呀法然上人給我這麼一問他就答不出來了。顯真上人就回答他說,法然上人不是回答不出來,他是不回答,原因在於他認為這種問法不值得回答。應知,法然上人是天台宗的達人,對經、律、論,以及歷來各宗各派都已經有很深廣的涉獵,他的智慧很高深,你應該要認為是自己問的比較淺薄,而不要去輕視法然上人,以為法然上人沒有回答你就是不會回答,並不是這樣的。
所以有時候回答一件事情,必須要觀機,機緣還沒到的話,除非是迂迴的、繞圈子,不然直接了當的回答,對方往往是不能理解的,若不能理解就無法肯定,這就可能會導致諍論。
《觀經》這一段「付囑文」就足以讓法然上人開創淨土宗,由此可見是多麼的重要。不過,所謂「千里來龍,在此結穴」,可知這一段文背後所涵蓋的是多麼的深廣!有一句話說「提綱挈領」,綱領一拿起來,整件大衣就全被提起來了。可以說,這段經文一提出來,整個淨土三經,甚至列祖所開展的、所傳承的教理就通通掌握住了。
接下來看《阿彌陀經》的解釋:
《阿彌陀經》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亦是「稱名念佛」。
「執持名號」必須依善導大師的解釋才能夠正確,而且乾淨俐落,善導大師解釋「執持名號」就是「教念彌陀專復專」,也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稱名念佛」。另外,最能夠明確解釋「執持名號」的,也可以用《觀經》「付囑文」來解釋,也就是「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所以這裡的「執持名號」就是「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
再來看龍樹菩薩的《易行品》,龍樹菩薩也說:「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所以「執持稱名號」這五個字也是在解釋《觀經》的「付囑文」以及《阿彌陀經》的核心之文,也就是往生正因之文,同時也正是這一句「執持名號」;而「執持名號」如果再進一步解釋的話就是「念念不捨」,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念念相續,畢命為期」,亦即「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的念佛。
有關「執持名號」,剛剛是引用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版本,那玄奘大師是怎麼翻譯的呢?玄奘大師說:
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功德名號,聞已思惟,……繫念不亂。
「聞已思惟,繫念不亂」是就意業,也就是說在心中思惟這一句名號,銘記這一句名號在心中而不忘,專一的、無二心的。這樣看起來,明顯與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不一樣,甚至與善導大師的解釋也有一點差距。不過這是因為「聞已思惟,繫念不亂」是就「若七日夜、若一日夜」來講的,也就是從多向少,少到心中只起那麼一念的念佛,來顯示如果從少向多的話就會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尤其如果是平生之機,當然是稱念佛名最容易,而且稱念佛名就能夠掌握住整個阿彌陀佛因跟果的功德。
藕益大師也說: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須方便自橫超。
所以只要掌握這一句名號,就掌握彌陀的全部。
我們平常以稱名念佛為主,那睡覺也必須張嘴念嗎?不須要,只要在心中默念佛號就可以;或者生病、體力較虛弱的時候,那時若無法張開嘴巴念,那就在心中思惟憶念;甚至臨終的時候,嘴巴都僵硬了,只剩下意識,那就用意識去思惟憶念;或者是這個人從來都沒有學佛念佛,到了臨終善知識才去關懷,告訴他「只要念佛就能往生」,這個時候他嘴巴幾乎都已經硬了,口業的功能沒有了,只剩下意業,而且快斷氣了,他連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時間也沒有,就只這麼一剎那的繫念,他就斷氣了,也照樣往生。這就是經文所講的「聞已思惟,繫念不亂」。
所以,稱名念佛跟短暫的憶念,以及意業的默念,是有長短的關係。也就是說,包含平生、臨終,這其實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的「乃至」。
有關這一句名號,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形容說:
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
「方便、莊嚴」中的「方便」兩個字不是一般的方便,而是曇鸞大師在《論註》中所講的「巧方便」。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考,規劃出四十八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經過這一些「方便」而「莊嚴」出來的這一句名號,祂是「真實清淨」的、「無量功德」的。
就我們這個世間而言,是沒有什麼可以稱為真實清淨的,不管是有形的──包括眼睛所看得到的,耳朵所聽得到的,乃至所有的語言文字,這一些都不是真實的;同時,無形的──精神界、思惟也都不是真實的。可是這一句名號卻是真實的,祂不虛假、不顛倒,又是清淨,沒有污垢,沒有見思二惑的污垢,沒有塵沙惑、無明惑的污垢;再者清淨也有不被污染之意,不被眾生見思二惑所污染,也不被塵沙惑、無明惑所污染,由於完全不被眾生業障的污染,使得這一句名號,不管任何人稱念,都能消除生生世世的罪業,一旦往生,便自然能夠斷除見思、塵沙、無明惑,所以說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
曇鸞大師又說:
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
寶珠指「摩尼珠」,中文譯為「如意珠」。如意珠本體清淨,能除穢濁,能出眾寶。而彌陀名號體相清淨,契應無生之理,能除眾生煩惱垢穢,能使眾生圓滿功德,故以如意珠譬喻而說「寶珠名號」。
這一句名號就是「摩尼珠」,《涅槃經》就說:「譬如明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德,水即為清」。也就是說,譬如摩尼寶珠,摩尼寶珠也叫做「清水珠」,有使水清淨的功能,將它放在污濁的水中,濁水就能夠清淨,如果不是藉著摩尼寶珠,水是不能夠自己清淨的。同樣的,我們眾生煩惱的污濁,自己沒辦法澄清,也沒辦法降伏斷除,若要澄淨、斷除煩惱,必須是靠這一句名號的力量。
所以,這一句名號,當然不是一般的名號。
比如,談到「賓拉登」,這個名號在我們心中有什麼感受?會覺得他在某方面過於偏執,並且由於這個偏執而顯現出殘暴的行為;那如果談到「孔子」,我們就會肅然起敬,因為他強調「孝」,強調「忠恕」,強調「仁愛」,他有教無類,自古以來都尊稱他為「大成至聖先師」;如果談到「鬼」,我們就全身不舒服,可是如果談「阿彌陀佛」,那就不一樣了。不過因為我們人間界,磁場不一樣,所以看這一句佛號;念這一聲佛名,好像與看其他的文字,講其他語言一樣,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現象,但如果是鬼魂、地獄的眾生,或者是通靈者,他們對這一句名號覺受就不是那樣了,而是一片光明,磁場非常的清淨,非常的令他安穩。
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等同阿彌陀佛的本體,所以有一句話說:
至極大乘意者,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法然上人在《選擇集》裡面就說:
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
所謂「三身」,法身也在名號裡面,報身也在名號裡面,化身也在名號裡面,使得我們只要執持名號,所有內證、外用的功德就能夠不假自得。這就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方法上容易,境界上是這麼的高超。
《觀經》這一段〈流通分〉尤其是「付囑文」與《阿彌陀經》〈正宗分〉的核心,也就是《阿彌陀經》的宗旨,兩者之間有一貫相承的脈絡,也就是《觀經》與《阿彌陀經》所說的是同一件事,兩者都在標舉「專念佛名」。尤其是《阿彌陀經》,進一步將持名的往生功能加以詳細的說明。怎麼樣說明?
一、多善福:執持名號是多善根福德。
二、往生正因:執持名號是往生正因。
三、臨終佛現:執持名號臨終佛就自然的現前來迎接。
四、諸佛證誠:執持名號是六方諸佛所證誠的,是六方諸佛所證實、證明的。
五、釋尊所證:這一句名號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所證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釋尊本懷:執持名號是釋尊本懷。
有關第五點跟第六點,是展現在《阿彌陀經》哪個地方呢?在最後,也可以說是〈流通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就說: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這一段文至少說明兩點:第一點,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濁惡世成佛是非常困難的;第二點,在這個五濁惡世宣說持名念佛這個法門也是難中之難的。藕益大師就說:
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
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因地所修的佛行,果地所得的佛果,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現在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把這一句所證悟的果覺名號全部傳授給我們五濁惡世的惡眾生,使五濁惡世的眾生能夠轉惡成善、離苦得樂。
藕益大師說,釋迦牟尼佛所證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這一句彌陀名號,這種解釋,是非常令人咋舌,非常令人驚訝、震撼的!可見這一句彌陀名號的境界是佛跟佛的境界,不是菩薩,乃至聲聞、緣覺所能想像的。所以對這一句名號,不管你了不了解,我們只能無條件的信受;如果說要等到了解了才來接受,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不是我們所了解的境界。
那「信受」的「信」涵蓋什麼呢?涵蓋「無功用」,因為不是了解之後才信,是服從權威的接受。
所以我們對於佛法、對於傳承祖師所講的,就應該抱著無條件的接受這一種態度,而不在心中打一個問號,甚至認為雖然經典、祖師這樣說,可是我的見解跟他們不一樣,這就不是佛弟子了。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也就是說,少善不能夠往生,多善才能往生。雖然經文中沒有說明什麼是少善,不過有說出多善就是「執持名號」,也就是說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這就顯示除了執持名號之外,一切的定散二善都是少善根。那少善根、多善根的比較,在哪裡有開展呢?在《觀經》。《觀經》最初說定散二善,到了〈流通分〉,再將二善廢捨,只留下念佛一法。這正說明定散二善是少善根,不能往生;而同時殷切的勸導稱念佛名,來顯示多善根的涵義,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因此自古以來,古德將《阿彌陀經》視為《觀經》〈流通分〉的開展,所以才說《觀經》的結尾就是《阿彌陀經》的開頭。
接下來,請看講稿:
善導大師「稱名入報」之偈:
「極樂無為涅槃界」這一首偈語非常好,對我們念佛人來講非常的重要,這一首偈語甚至可做為一把衡量的尺,衡量什麼呢?同樣學淨土,同樣講淨土,所學所講的如果合乎這一句法語那就正確,如果不合乎這一句法語就不正確。希望大家把這一首法語背下來。
第一句「極樂無為涅槃界」,意思就是說極樂世界是「無為」的境界,「無為」就是「涅槃」,所以說「無為涅槃界」。這一句顯示出「彌陀淨土,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也就是說,極樂世界不論依報(國土)也好,不論是正報(主人的阿彌陀佛或其他的菩薩)也好,通通都是涅槃、不可思議的境界。
依報涅槃: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就說:
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極樂世界有種種的莊嚴,如:金地、樓閣、寶欄、寶樹、七寶池、八功德水、眾鳥說法……,都是有形有相的,可是這些莊嚴跟第一義諦──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是一樣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無量壽經》就說:
彼佛國土,無為自然。
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如果是無常的話,一定會衰變,我們娑婆世界沒有一樣是不衰變的,但是極樂世界沒有一樣是會衰變的,所以等同涅槃。
主佛涅槃:佛即是涅槃。善導大師在《法事讚》就說:
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
阿彌陀佛的妙果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是無上涅槃,顯示出極樂世界是身土不二,是主伴(佛、菩薩)都同一涅槃。
眷屬涅槃:四十八願中第十一願就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已經取得正覺,所以凡是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都必定是住定聚,而且都必定是入涅槃。同時《無量壽經》也說: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個都是顯示涅槃的境界。
所以我們不往生則已,一往生這一些都是當下承受的,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所以祂四十八願樣樣是現成的。何況《莊嚴經》就說:
法藏菩薩說,我若成佛,名號叫做「無量壽佛」,所有眾生,只要聽到我「無量壽佛」的正覺名號,必使他發願而往生到我的淨土,而且往生後都跟我(無量壽佛)一樣,是金色之身,妙相通通圓滿,沒有一樣缺少;同時一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去度化眾生。有關這樣的教理,閱讀《無量壽經》上卷末後「華光出佛之文」就能夠了解。
天親菩薩《往生論》也說:
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十方眾生,都是「正覺華化生」,人胎所生的就是人,鳥蛋所生的就是飛禽,水族所生的就是水族類,天人所生的就是天人,那往生到極樂世界,天親菩薩說是「正覺華化生」,阿彌陀佛的正覺之花所化生的,當然是成正覺。
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也有幾段相關的法語,如:
彼土光明,從如來智慧報起。觸之者,無明黑闇,終必消除。
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
也就是說,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好像黑暗觸到光明,當下黑暗就消失了。不管我們原來是什麼境界的眾生,一旦往生極樂世界,都跟十地以上的菩薩一樣。極樂就是這樣無為的、涅槃的境界。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說:
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這都是在說明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使得我們雖然還有見思、塵沙、無明惑未斷,一到那裡就立 刻像日出雲破、明來暗去一般,頓時證得無為光明的法性。
(2011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