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實。
第七條是「四平」,就是甘於平凡,甘於平常,甘於平淡,甘於平實。「甘」就是心甘情願,以此為喜悅。
這「四平」當中,四個都是「平」,從字義來講也都相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其中,「平凡」是「總」;「平凡」的表現就是後面三個,叫「別」,就是「平常、平淡、平實」。
這「四平」總結得特別好,對我們真的是護身鎧甲。前面「六不」是把一些可能引起障礙的緣切斷,這「四平」是讓我們從正面瞭解該怎麼做。
「平凡」,我們是平常人、凡人,這就是具有機深信,這是對治一般人的自命不凡。一般人就願意追求驚天動地、自命不凡、高人一等,讓他做平凡人,他不願意,人都想出人頭地。所以,「平凡」兩個字就消除了我們的野心。
「平常」,念佛就平平常常的。就像我們居家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平平常常的。不可好奇玄巧,裝神弄鬼。不甘於平常的人,總喜歡搞些奇奇妙妙的,覺得跟別人不一樣,如果跟別人一樣,就覺得羞恥。念佛,大家怎麼念我也怎麼念,像老太太一樣念佛就行了,人人都是這樣念佛的,從早到晚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平常常,沒什麼奇妙、玄妙的。如果聽到有人自誇,說「我念佛這樣那樣」,就知道這個人不甘於平常,很危險。
「平淡」,一般人不喜歡淡,吃飯都要找點口味。但是,淡才能常。喝水,不能天天喝可樂、雪碧,總之水是淡淡的;吃飯,米飯也是淡淡的。所以,平淡就是不濃妝艷抹,不炫人耳目。
「平實」,就是實實在在的。「實」是真實、老實、實在,一句一句地念,不偷奸耍滑,不投機取巧。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真實功德,念一句得一句,雖然說是「一句」,其實是無上功德大寶。所以,念佛並沒有什麼訣竅,念佛就是作笨功夫,念佛就要老實,就是一句一句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定心這樣念,散心也這樣念;歡喜這樣念,悲傷也這樣念;人前這樣念,人後也這樣念。
「平凡」是破除我們的驕慢心,「平常」是破除我們的好奇心,「平淡」是破除我們的懈怠心。一般人不甘於平淡,太平淡了覺得沒味道,就懈怠了,「就念這句佛啊?從早到晚就念這句?我都念好長時間了,還念這一句,我沒畢業嗎?我學點新鮮玩意兒」,這就是不甘平淡,總要追求一些神妙的東西。念一句佛,他覺得淡而無味,覺得沒有力量,就懈怠了。所以,我們甘於平淡就破除懈怠心。
「平實」是破造作心或虛妄心,破除虛妄造作。自己要搞花樣,另外弄點動靜,不是那樣的。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地念。講到修行,凡人有什麼修行呢?能夠做到這「四平」,就是大修行人。
我們看一個人,不是看他多會入定、多有神通、多了不起、多有智慧、多有辯才,那些都談不上修行,就看他是不是老老實實念佛。如果能甘於這樣,可以講這個人沒有修行也有點修行。
修行是「為學日增,為道日減」。本來我們的佛性一切具足,只是我們身上虛假的東西太多了,把虛假的東西拿掉,真實就顯露出來了。可是我們總給自己貼金,總把虛假的東西往自己身上堆砌。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內心空虛,需要靠外表來裝飾,給自己壯膽;如果內心實在,就不需要在外表壯膽了。
念佛人為什麼能老老實實做到這「四平」?因為內在有這句名號摩尼寶珠,有信心,所以自自然然可以平凡做人,不需要裝神弄鬼,顯示自己是賢聖,或者自己超過別人、不一般,讓別人誇獎,豎大拇指,點讚,這些通通不需要,就是很平淡無奇的。
可以講,這就是做平凡人,行平常事,持平淡心,得平實果。我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做的事也是平平常常的,心也是很平淡的,這樣得到的結果就是實實在在的。
果然能夠平凡,就有機深信,就很謙卑;當然也有法深信,如果沒有法深信,我們也做不到機深信。如果沒有彌陀救度,就想作怪,就不甘於平凡,也不敢平凡,也不願意平凡,也不曉得怎麼平凡。阿彌陀佛給我們智慧,給了什麼智慧?讓我們甘於平凡,願意平凡,也曉得怎樣才是平凡,也敢平凡,勇氣有了,智慧也有了。
平常就能穩當,平平常常才能千穩萬當,尋奇覓怪就容易受騙上當。
果然平淡,就能持久,淡才能久,肥甘厚膩不能久。生活當中的常識也告訴我們是這樣的,不論是飲食的味道還是人情交往的感情,都是平平淡淡見真常。
平實就能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不會受欺騙,不會唐喪無功。
所以,這「四平」可以說是四寶。一般人不甘平凡,要打破常規;也不願意平常;平淡,嫌淡而無味,不願意淡;平實,實實在在念佛也做不到,要投機取巧。
所以,「四平」是從正面來說的,也有對治的功能;「六不」是對治而說的,但是也有正面的功能,因為翻過來就是正面的。
下面我們學習《印光大師論魔事》。
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
「勿存」就是不可以存這樣的心,也就是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見境界」,不僅是見光見花,也包括一切靈異境界。所以,對這句「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上人就把它展開為「六不」。
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有正念,勿生取著。
我們自己沒有求見境界,但是正念佛的時候,突然出現這個境界了。有人有這種情形,忽然看見佛菩薩的形象顯現了,怎麼辦呢?心存正念,還是一句一句老老實實念下去,平平常常,不覺得稀奇古怪,心仍然很平常,這就是功力。不會見到之後馬上狂喜起來,不會那樣,心裡仍然平淡如常,仍然看作是平常境界,仍然實實在在念佛。不論見到什麼,還是做到「四平」,這就是看家本領。
如果生了取著,那就不平了,「哎呦,太好了,我歡喜」,就粘著在這裡,覺得神異,這樣就離開了這句名號本身,離開了彌陀本願。還有什麼神異能超過彌陀本願?這才是不可思議之至。十方如來都稱讚彌陀的名號,以此為寶貴。得到摩尼寶珠了不可能羨慕一個易拉罐,那些境界就是被扔到旁邊的易拉罐。
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故亦無甚境界發生。
「修淨業人」,就是求生淨土的念佛之人。他的目標是什麼?是以往生淨土成佛為目標,不是以見種種境界為目標。所以,這個大根大本、大原則不能放棄,不能搞錯了。不以種種境界為事,心中不這麼求,跟這種境界當然就不發生交接。所以,真正穩當、知見正確、行持踏實的淨業行人,不會有什麼境界發生。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見到境界?
若心中專欲見境界,則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損。
這就是心不老實,也偏離了初心。念佛了還專門想見境界,一個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就是要炫耀,另外是心中不老實,也不踏實,「光念佛能行嗎?是不是見了境界往生更有把握?」總之,前面分析過了,這裡有很多微細的不老實的念頭。一切都是自心招感,如果心裡不把它當回事,這些境界也不會來;如果心裡專門以此為主要目標,專門想見境界,境界就會像雲一樣,那就多了。
境界多了,又不能正確判斷。「不善用心」,就是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不知道用「四平」來保護自己,然後取著它,這叫「不善用心」。善於用心,就是很平常地看待,平淡地處置,平實地念佛,還是一句接一句,這叫「善於用心」。不善用心會怎麼樣?會招致損害。
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
「常有境界」,有人念佛經常看見境界,「我經常聽到阿彌陀佛跟我講話,經常有觀音菩薩來教導我」,經常這樣,一定有問題。什麼問題呢?「當是未曾真實攝心」,這是從行持來講的。如果真實攝心,就是念一句聽一句,心裡穩穩定定的,不動搖,不動盪,不動亂。從根本來講,就是沒有真實歸命,不瞭解彌陀本願救度,不瞭解自己是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
「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就是浮在表面。或者想被別人誇讚,這就是「場面」,不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持佛名號,不是在根本緊要關頭切切實實念佛。「別人說念佛,我也念;別人有境界,我也要有」,簡單講,就是湊熱鬧,講排場,求好看,滿足一種虛榮心。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聖境界現,及得種種神通。
念佛也是一種修行。對世間人來講,我們求往生極樂,這是大修行,叫「如實修行」。這種修行是靠他力的,如同乘船,坐在船上,自己沒有步行,船行即是己行,所以說「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念佛的修行是大修行,所謂「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自己沒有什麼修行,就念這句名號還講什麼修行呢?沒有修行就是大修行,為什麼?仰靠阿彌陀佛。善導大師說「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沒有修行的人歸命阿彌陀佛了,「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這就是大修行。
「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躁」是急躁,「妄」是妄想,非分所求叫「躁妄」,急切所求叫「躁妄」。為什麼會有躁妄心呢?沒有得到才會有躁妄心。如果我們真實歸命阿彌陀佛,「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內心全部充滿了,「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自然安心定意生極樂,當然就不會有躁妄心了。
有躁妄心,一個是沒得到,再就是沉不住氣,想通過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突然拿到。就像發財一樣,不是通過勤勞致富,不是慢慢積累,修福報,積功德,就想一晚上發財,這樣的話,沒發財還好,真發財就離坐牢不遠了。
以聖道修行來說,如果穩重踏實行去,等自己煩惑斷盡,自然能感得聖境現前,有躁妄心也是不可以的。就像體育比賽,踢足球想拿冠軍,就要靠平常的訓練,平時不踏踏實實訓練,上場就想得冠軍,有躁妄心,那就要跟對方球員打架,那不可能。「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不能有躁妄心,要踏踏實實用功。
以淨土門來說,就是要具足機法深信,才不會妄求,也才會心滿意足稱念名號。
這句也是說,我們念佛之人不要求見佛見光,得種種神通感應、靈異之事,這些通通要抹殺。凡是抱有這樣的心,都是小心小量,小伎倆、小算盤、小九九。念佛之人發了大菩提心,是求往生極樂成佛的,這些通通不在話下,這叫作大氣、大心大量。這樣就不會被別人隨便收買了。別人賄賂你,「我給你點小神通、小境界」,一般人馬上就被他收買了。
念佛人為什麼大氣?除了六字名號能把我們買去,別的東西來買我們,我們還不願意呢,還買不到呢。所以,我們是歸命,「言『南無』者,即是歸命」,六字名號一命換一命,要買我們得用六字名號。
不要說小鬼小神的邪靈邪通,就算是百千三昧,我們也不看重,因為阿彌陀佛出高價了。就像在拍賣市場上,有人都喊到五億了,突然有人喊五百塊,你就賣掉了,這不是傻嗎?我們在十方諸佛面前拍賣,阿彌陀佛舉牌了,舉了六字名號,這是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無量光壽、無量神通功德的名號,來買我們小凡夫這條賤命,阿彌陀佛舉牌了,「砰」的一聲,拍賣槌就敲下去了。
我們的命是很貴的,在美國叫「黑命貴」,我們叫「凡命貴」,不隨便給別人,別人說「我出五百塊」,我們不賣。什麼見聖境界,見種種神通,這些我們通通不羨慕,不會隨便把自己賣掉。
平常專欲得見聖境,不知聖境之得,須到業盡情空地位。否則勿道所得者皆屬魔境,即是聖境亦無所益,或有大損。
聖境界不容易得到,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業盡情空。業障鏟除乾淨了,情執與邪見蕩空了,沒有了,這時候自然得證聖果,聖境現前。
這談何容易?我們一身業障,妄攀聖境,要出故障的,所以決定見不到,見到的都是魔境界。就算在某種因緣下見到聖境,也得不到利益,反而有大損失。因為你不認識,心態不正,心一邪,一切境都邪了。就像人的眼睛有問題,看什麼都有花點,因為眼睛花了,不是外面的世界花了,所以看什麼不都是花的嗎?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即令是聖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著,便致誤事。
不是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故經云:「不作聖心(謂己已證),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著魔發狂。」
「近人」是指近代的人。古人沒有這種事嗎?也有,但是相對少一些。因為古人心地比較樸實,那時候的環境因緣比較清淨,與「道」比較近。近代的人更虛華,現代的人更是這樣了。所以,上人提出這「六不」,對我們真的是頂門針。
近人多是這種情形,稍微一用功就有境界,好像自己是大根機的人了,得證了,見到什麼了,其實這些境界大多半是魔境,不是聖境。
就算在某種因緣下見到的是聖境,也要怎樣呢?心地要明,理路要清。所謂聖境,就是在修行的路上有重重顯現,這時心要清楚,心地要明白,知道到哪個程度了。就像修禪,知道自己禪定到了哪個層次。《楞嚴經》裡講,有五十種陰魔,修到哪個程度會顯現什麼境界,所以心地要明。
心地要明,這是自己的證悟;理路要清,是對佛法的路數非常清晰,是佛經當中給我們的指導:這兩點都是必須的。
一般人的心地是一片黑,對理路又不清楚,就很容易取著,所謂認賊作父、認假為真、認虛為實、認魔為佛。
「不是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哪有幾個人見到境界不取著?一生取著就誤事了。小誤是得少為足,不能往前進步,這還是小失誤;大誤就是著魔發狂。
「故經云:『不作聖心(謂己已證)』,「經」是指《楞嚴經》。就是心裡不認為自己得證聖果了,不會說「我成聖人了,你看我的修行功夫多深,多了不起!我都已經得神通了,我見到什麼了。你出家這麼多年了,你不行」。即使見了種種境界,心裡也淡然處之,知道「我還是個凡夫,這並沒什麼了不起,仍然是空花幻影一般」。如果這樣的話,這些境界就是墊腳石,能讓你更進一步,有善的助緣。所以這裡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這樣才能說它是好的,能幫助你修道成功,往上進步。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果認為自己得證聖果了,有神通道力了,恰恰相反,這時候就被無窮無盡的邪知邪見所中,中箭落馬,乃至著魔發狂。
下面舉了幾個例子: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
明朝有一個人叫虞淳熙,他在天目山高峰閉死關,就是靜修,死也不出來,到死為期,在那裡清淨修行。
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
閉關久了,心靜久了,而且他也有這樣的根機,所以他就有一種先知先覺的能力,能預知陰天下雨或天氣晴朗。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幾天以後的天氣情況他都知道了,人的禍福他也清楚。
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於魔羂(意為繩套),後遂不知矣。
這是他的福報,遇到了善知識。他的歸依師是蓮池大師,蓮池大師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寫了一封信寄給他,全力地破斥、呵斥他,說「你要入魔了」。被大師一呵斥,他才驚醒過來,病就好了,從此以後就見不到這些境界了。
古人有這種根器。我們現在的人,自己見了境界以後,也沒有人指出來。如果徒弟見了境界,師父就說「哎呀,了不起,我印證你開悟了」,師徒兩個都是糊塗蛋。就算有師父來破斥他,徒弟也未必能受教,「師父自己沒見到,我見的都是親眼所見,你還說我呢」。所以,既要求師父能夠識破,也要求弟子能夠受教。知見一端正,被破斥之後,魔境界就消失了,因為魔怕正。所以,蓮池大師的信一到,魔境就退了。
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
確實如此,學道之人「要識其大」,哪個利益大,以此為根本。如果不知道什麼為大、什麼為小,不知道輕重緩急,可能得了小利益,但一定受大損失。我們念佛人以什麼為大?往生淨土為大,一向專念為大,稱佛名號為大。這樣的大事、這樣的摩尼寶珠丟掉了,忘記了,被小事牽動了心,不是得小失大嗎?
對我們來講,不要說五種神通、六種神通,一個是我們做不到,根機不堪,再就是六字名號裡都有了,所以那些神通我們也看不中。聽到別人入定、開悟了,就當故事聽一聽,道個喜,「好好好」,就行了。
聞城中有韓某者,神通廣大,能知人宿因,又能令病人立即痊癒。倘一去親近,必隨彼魔力所誘,以致失正知見,增邪知見,反以一生能了生死之資用,輪轉於長劫,無有出期也。
以此魔子,初則妄充悟道,人未歸附。近則妄充得道,故得遠近爭赴。且自謂:「我所說法,令人易於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須有事實,人方肯信,故肆無忌憚,隨口亂說。常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淨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間及三惡道……」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婦靡然從風,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為實屬得道,而歸依信奉者日見其多。縱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說入人深故,了不見信。
這種情形今天也不少。這裡舉了一個姓韓的人,他說自己神通廣大,一般人就被吸引了,因為他能知道你的過去、未來,他看病能讓你馬上就好。剛開始他還謙虛一點,說「我悟道了」,這樣來的人還不多;後來乾脆就說大一點,「我得道了」。得道要有證據,他就胡亂說,來了一個人,他就說「你前世是誰家的媳婦……」,前世誰能考證啊?所以他就亂說。「某某人,我已經把他超度生天了;某某人,你家的什麼人還在地獄裡呢」,就說些空口無憑的話,但是他膽子大,嘴巴大,他敢說,別人也不知道。所以,愚夫愚婦之類的就被他騙得團團轉,跟在他後面,蜂從相隨。
按說讀書明理的人能夠辨別吧,但是在佛法方面,還真不是你讀書讀得多,你是教授、博士就能明辨的,主要還是靠過去的善根。
像中國的某某功,騙了多少人?他不就是嘴巴大、敢亂說嗎?他說「我超過釋迦牟尼佛幾萬倍,我都成佛了,自己都有世界了」,所以練那個功的人可不少,連一些大學教授、高級幹部、政府官員都去學。懂得的人說他是虛假的,但是他的勢力很大,邪說深入人心了,怎麼破都難以破掉。
南昌一舉人之門人,在省城扶乩看病,很靈。巡撫之母有病,醫藥不效,因請令看。開一方,藥服後,人即死矣。急令醫看方,則內有反藥,因拿其人來問。其人言:「此吾師某教我者。」巡撫因令其師抵償,謂汝誣世害人,遂殺其師。
這應該是清朝的事,也是通靈。「扶乩」就是通靈,看病很靈。但最後還是出問題了,不光他自己出問題,還連累他的師父也一起被殺了。
所以,大家要謹慎,念佛只貴老老實實念,要「六不四平」。
再來總結一下:
以後,我們所有念佛人都以此為標準,要「六不」,要「四平」。我們念佛,如果能夠甘於這「四平」,就會漸入佳境,保證有好結果。
好,南無阿彌陀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