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淨宗法師 參、專文 《念佛人六不四平》講記(上)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參、專文
《念佛人六不四平》講記(上)
 目錄

一、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一)釋義

(二破疑

二、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三、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四、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五、不可期盼靈異境界

六、通靈屬神鬼境界,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七、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實

印光大師論魔事(三)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念佛人六不四平》。這篇文章非常短,文字也好懂。在一線弘法的法師、蓮友,可以先嘗試著自己消化理解,與大家分享。只有當我們確實想和大眾分享而作深入的思考,才會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這篇文章很短,總共七條,不超過一百個字,都是條目式的,但是它的內容還是非常豐富的。如果我們不深入細緻地思維,只是讀一遍,一會讀完了。

  下面我就與大家分享。先把「六不四平」讀一遍,「六不」就是前面六條:

  1.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2.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3.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4.不可期盼見佛見光;

  5.不可期盼靈異境界;

  6.通靈屬神鬼境界,物以類聚,牽引輪迴,故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這是「六不」。

  第七條是「四平」:

       7. 四平:平凡、平常、平淡、平實。

 

緣起

  這篇短短的法文是上人因為某種因緣而寫的,有特別的針對意義。因緣是有蓮友以前會通靈,念佛之後還有人找他問一些通靈、吉凶禍福的事,他就拿不定主意了,所以大家就討論「我們念佛了,還要不要從事這方面的事?」上人就非常慈悲地寫了這篇短文,對我們非常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人都好奇,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喜歡問些通靈的事,一旦沾染之後,就很難擺脫。

  所以,這篇法文主要是上人引導念佛人,導正知見,規範行為。我們念佛人應該具有怎樣的正知正見?怎樣保證我們念佛安穩、行為得當,不至於走岔路、走錯路?所以,這篇文章非常實用,對我們有非常慈悲的呵護,非常感恩。

  這七條中,第六條的文字多一些;前五條的每一條都是八個字,比如「不可自期臨終瑞相」,五條共四十個字;第七條「四平」也就八個字,加上「四平」兩個字就是十個字。而第六條將近三十個字,可見第六條在整個七條當中的份量比較重。前五條和第七條都只是列出綱目,沒有解釋;第六條加了一些解釋的話,後面再三叮嚀「不可喜好,不可追求,不可親近」。

文序

  我們根據這篇文的緣起,可以推想上人寫這篇文的順序是這樣的:先寫了第六條文;然後覺得還有相關的事情也需要打招呼,所以加了前五條,就是與第六條相關的,這些也不可以做。前六條是講不可以做的,那從正面來講,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又補充了第七條「四平」,這「四平」是以前就提過的。

  這七條文寫完之後,顯得比較綱要,都是骨頭,沒什麼肉,可能有人理解起來顯得有點乾巴巴的,不那麼滋潤、豐富,所以接下來又加了一段「印光大師論魔事」,這就寫得比較具體、詳細,也是為前面的「六不四平」作一個引證。

組織結構

  前面「六不」是這樣一個結構:「六不」當中的前「五不」是就「自身因」來說的,就是念佛行者本人內心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這是因,自身不要發生這樣的事;後面一條是「借他緣」,不是自己搞靈異,是借助別人的緣。所謂「通靈」,就是假借其他的靈體,而自己是一個靈媒的作用。所以,「六不」大分兩類:前五是「自身因」,後一是「借他緣」。不管是「自身因」,還是「借他緣」,都不可以貪圖靈異。

  前「五不」又分為兩類:前四個「不可」是約念佛來說的;第五個「不可」是念佛以外的,其他所有靈異境界也不可期盼。這是第二重分判。

  第三重分判,就念佛的四條原因來講,又分為兩種:一個是臨終,一個是平生。我們看得出來,第一條和第二條是關於臨終的,第三條和第四條是關於平生的。

  第一和第二條關於臨終的也有分別:第一條是關於自己的;第二條是關於他人的,為他人助念的時候也不盼望瑞相。

  第三條和第四條是關於平時的:第三條是關於修因的,修因不能夾雜觀想念佛;第四條是講得果的,果上也不盼望見佛見光。

  所以,我們這樣看就會發現,這六條的結構非常規整,大約可以分為六對:自他一對,因果一對,平生和臨終一對,聖道與淨土一對,佛法與外道一對,因緣一對。這六對,不論是於自於他、於因於果、於平生於臨終,不論是聖道還是淨土,不論是佛法還是外道,不論是講自身因還是講他人緣,方方面面徹徹底底都不應該追求靈異,都不可以行這樣的事,可以講是徹底打死,每個漏洞都堵住了,都不可以做。

 

 

釋義規則

  前面我們把「六不四平」的框架大約說了一下,下面我們分條解釋。

  每一條的解釋大分為兩科:一個是釋義,一個是破疑。

  釋義又分為三科:第一是文義,就是把文字解釋一下;第二是因由,為什麼不可以自期臨終瑞相,講原因、理由;第三是反證,既然不可以這樣做,那反過來應該怎麼做呢?

  解釋完之後是破疑,有人對此可能有疑惑。

  我們是大約這樣來分科。

  一、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1.不可自期臨終瑞相;

(一)釋義

  先講文義。

  「不可」兩個字就是「不可以、禁止、杜絕」的意思。

  「自期」的「自」是自我,自己這麼想,也含有「自發、自願、自動、自然」等含義。自己這麼想,沒有別人逼迫。

  「期」是期盼、期許、預期,時間沒到的時候就事先盤算「我臨終應該有什麼樣的瑞相」。

  「臨終」就是臨命終,相對於平常的生命。一般認為這是人生升沉的關鍵,是上升還是沉淪,所謂「臨門一腳」。

  「瑞相」就是祥瑞的表相。瑞相就多了,「我要見光啊,見花啊,聞到妙香啊,聽到天樂啊,見到佛菩薩浩浩蕩蕩在虛空排列」,或者說「我臨死的時候能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如入禪定,談笑風生;死了之後身體柔軟,面色紅潤。哎呀!我自己也能帶動一大批人」,一般人心中對這些都抱有過多的妄想。

  很多人都在盤算「我死的時候要怎麼死」,上人這裡的一句話給我們澆了涼水,「不可自期臨終瑞相」。上人的意思是,臨終有瑞相沒瑞相暫且不論,不談這些,或許有,或許沒有,有也好,沒有也好,重點是「不可自期」,就是不可自我期許。只要沒有自我期許,來了瑞相也不拒絕,沒有瑞相也隨佛往生,都是沒關係的。

  為什麼作這樣的誡止呢?我說五點。作為一個念佛人,如果心中對臨終作種種盤算,可能就有五點心態不正確。

  第一,可能心存驕慢,缺乏機深信。

  也許有人這樣期許、打算是可以的,但對我們來說,要有機深信。如果我們抱有這樣的想法,就是非分妄求,如同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像我們這樣罪業深重的人,碎屍萬段都是罪有應得,怎麼敢想「我臨終的時候要死得好,甚至給別人表法」,這就是過於驕慢了。我們的業障之深重,怎麼餓死、病死,對我們來說都是死有餘辜。這樣罪業深重的人,居然還在做春秋大夢,不瞭解自己的罪業多麼深重,還盼望自己死的時候有瑞相,那豈不是過於驕慢了嗎?

  這是第一條,就是跟自己的身分不相應,是自己這麼認為的。

  第二,可能對彌陀的救度也有誤會,對「平生業成」沒有領納和把握,這樣就是缺乏法深信。

  如果我們真正知道念佛一定往生,那麼現在我們在世間活著,就是已經得到往生的人,說實在話,也就是個活死屍而已。這個活死屍怎麼死,你怎麼為它打算呢?往生都已經得到了,至於怎麼個死法,不會在屍體上做文章,作種種盤算和經營。所以,念佛了,還要盤算死的時候怎麼個死法,這也是一種微細的偷心不死,不老實。最好現在就死得乾乾淨淨,那個死屍到時候是坐著、躺著,硬的、軟的,都不管它。

  所以,第二點可能是缺乏法深信。

  第三,有可能會偽作,就是造作得很。

  定了這個目標,作了這樣的盤算,內心這樣期許。所謂「期許」,就是「我到時候應該會這樣,我也要爭取這樣」。那怎麼辦呢?一定要努力,這樣就缺少至誠心。倒不是說你故意裝假,只是離開了彌陀的救度。

  我們的至誠心、真實心都是以佛為對境而發的,「阿彌陀佛真實救度我,我就一心仰憑他」,這樣就可以了。結果我們在彌陀救度之外另外造作,「我臨終要如何,表相如何」,這就是缺少至誠心。

  第四,或許存有諂曲之心。

  表面說的好,「我來表法,我要給別人看看,增加別人的信心」,其實是對世俗有諂媚,以悅人耳目。用不著這樣,我們不是要臨終表法,我們活到現在,天天都在表法,表什麼法?表罪惡凡夫稱念名號,現生就在彌陀的光明攝取之中,臨終自然往生。現在就活在彌陀的光明當中,很自由,很灑脫,老實念佛,一向念佛,內心很安定,很喜悅,這就是表法,不是臨死的時候搞一下給別人看。

  有人說「我平時表法,他們看不見啊,臨死搞一些天樂鳴空、天香妙幢的,不是大家都知道了?表法就很明顯嗎?」如果大家平時看到你,覺得你活得不一樣,具體哪裡不一樣也不知道,但是你很安穩,外面的世界這麼鬧騰,你都能活得很安穩,很安詳,很安樂,別人就會親近你,受到佛法的熏染,不受外相的迷惑,因為不是被外相吸引過來的。

  所以,表法有深有淺,有從教理上表法的,這是真正的表法;也有從事相上表法的,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表法的作用,只是我們不要偽作,不要事先預作期盼,到時候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第五,或許心有掛礙。

  如果心有掛礙的話,反而有礙於往生,因為沒有通身放下、徹底靠倒。你總想著自己臨終時要這樣做、那樣做,這樣念佛就不夠踏實。前面講「偽作」,每次念佛總有另外的小心思,打著小算盤,「我臨終要如何」,不是這樣的。應該怎樣呢?只管老實專念,好死、賴死都一任宿業和彌陀的安排,就是說「我臨終什麼死法,一概不打算,好死也行,賴死也行」。

  人臨終什麼死法,不是自己能盤算的,它取決於兩個方面。

  第一,自己的宿業。大家知道,玄奘大師去天竺取經,他的師父戒賢法師,那是高僧大德,他都有那樣的苦境。我們臨終到底會怎麼樣,宿業難以預料,所以打算又有什麼用呢?宿業不清楚。

  第二,我們念佛消除宿業,彌陀能善巧調化,他有不可思議的攝取光明,臨終接引到底怎麼樣,一任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比我們有智慧,比我們更慈悲,比我們更善巧,比我們更懂得怎樣表法度眾生,不需要我們想太多。所以,到底怎麼個死法,不管不顧,不聞不問。不管怎麼死,不掛礙,不關心,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只管念佛,這也叫「一向念佛」,這也叫「老實念佛」,這也叫「死盡偷心念佛」。

  就像我們開車,路很平順,車直接就開過去了;如果路上設了減速帶,車就需要減速。比如在學校門口,為了讓車減速,就有一條減速帶,開到那裡就要減速,然後小心翼翼地開過去,就不能很平順地一下正念直來,一瀉千里,不能很平順地開過去。

  關於臨終,如果心中有盤算,等於在平順的路上,在彌陀接引的本願大道上,自己另外設了一個小卡,設了一個路障,那樣就不順,甚至車被擋住,說不定還翻車,這是不安全的。不如現在就把地面的路障撤了,管他好死賴死,一切任憑阿彌陀佛,心中不掛礙,也不擔憂,也不關心這件事,這就等於把它撤了。不要自己另起一個心念,設一個障礙放在那裡。

破疑

  下面破疑,我列了四條。

  第一疑,有人懷疑說「我這樣的想法是從道理來說的,符合佛法的道理,什麼道理呢?自利利他。我臨終死得好,走得好,瑞相顯著,我自己得利益,看到、聽到的人不也得大利益嗎?讓他們對佛法有嚮往啊」。在前面五點因由當中已經說過了,這樣做可能不能自利,反而會給自己造成障礙,失去機法深信,最後還可能失去往生。既然不能自利,當然就不能利他,不能讓眾生從教理契入。

  第二疑,有人懷疑說「盼望死得好,這是人之常情嘛。再說,念佛人想往生淨土,當然希望走的時候有瑞相,怎麼說不可自期瑞相呢?」這裡上人說「不可自期臨終瑞相」,倒不是不近人情。要知道,人情要有正常的度。而且,學佛要得真實利益,有的時候還要打破常情,因為人之常情有時候會有格外的繫縛和障礙。

  如果僅僅是人之常情,比如有一個總體的希望,希望走的時候好一些,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沒有哪個人希望走的時候非常差。如果僅僅是這樣,我覺得是可以的。

  但這裡要杜絕的是什麼呢?就是在人情之外,又格外加了東西。打個比喻,比如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年輕,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希望自己年輕,但是照照鏡子,發現不夠年輕,然後就去整容,這就沒必要了。你可以盼望年輕,但仍然是素顏對人,是很自然、很樸實的本來面貌,這樣就很好了。你因為這個就要違背自然規律,自己又去整容,那就不許,會造成麻煩,甚至引起困擾。

  所以,如果只是一般地說「我希望阿彌陀佛加持我,走的時候好一些」,這是可以的。但是,煞有介事地要爭取什麼樣的瑞相,那就不許。

  這是第二疑。

  第三疑,有人懷疑說「從古到今的往生傳記都盛談瑞相,你看《往生傳》裡的一些記載,不是都講臨終的時候有怎樣的瑞相嗎?我們看了很多啊」。是這樣的,但是傳記裡寫下來,目標是接引初機。因為初機之人,你說教理他很難信受,他沒有那個智慧,沒有那個宿善,所以需要通過一些事例來激發他的好樂。如果是上等根機,還是用教理來引導;教理引導不夠,等而下之的,就可以用《往生傳》來引導他。並不是以往生傳記作為標準,標準還是教理,傳記只是起到輔助功能,不能為主。

  既然寫傳記,就是要引導別人的。因為對教理方面,他沒有這個善根或者智慧,所以要靠一些事相來引導他,那就要記載一些常人看起來是瑞相的內容,才能打動他。所以,《往生傳》記載這些,可以講是投初機之所好。既然是投初機之所好,就有利有弊。如果通過這些外相的引導,能夠從教理上深入,這就是有利;如果迷於外相,不從佛法的教理入手,這就是有弊。所以,傳記不是標準,教理才是標準。

  再來,傳記是別人根據臨終人已發生的實際情況記載的,並不是事情還沒有發生時自己預先期盼的。傳記的目的在以瑞相導入教理,而不是讓人表面執著於瑞相。

  第四疑,他又懷疑了,「你說教理是標準,這就是教理講的,經教有據啊。比如《大經》第十九『臨終來迎願』,說『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觀經》也是這麼說的,九品往生,每一品都說佛菩薩來迎接,佛怎麼安慰他,怎麼放光,臨終的人怎麼喜悅,這不也是瑞相嗎?《小經》也有,『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不也是講臨終佛菩薩來迎的瑞相嗎?淨土三經都這麼說,祖師的著作裡也有不少,很多都說到臨終走得好,甚至自己也發願要見好相。比如《往生禮讚》(《聖教集》869頁)就說『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等等,這難道不是自期臨終瑞相嗎?」

  《大經》第十九願所講的內容,就是臨命終時佛與聖眾一定現前接引,它和這裡所講的「自期臨終瑞相」是不一樣的。

  第一,一個是佛許的,是佛的誓願許可、保證我們的;一個是行人自己想的。一個是佛許,一個是自期,兩者不一樣。

  第二,佛許的內容是確定的;自期是不確定的,「我希望臨死的時候有什麼瑞相」,這不一樣。

  第三,如果對佛的本願瞭解,就是一種任憑的心,而且是絕對有保證的;可是自期臨終瑞相,就有造作的心,自己要如何,不是任憑彌陀的誓願。

  第四,任憑彌陀的誓願,他的心是質直無偽的,就是「直心」;如果自己造作,心就諂曲,不一樣。

  第五,這是最重要的,佛所示的是臨終來迎,是實體,不是一種虛幻的現象。什麼叫「實體」?就是真實的本體,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這是佛現前接引的根本保證。至於在相上,臨終之人自己見沒見到都不影響,有見沒見佛都必來迎。

  所以,往生之後到底是當下蓮花化生還是胎生,不是看他臨終的瑞相怎麼樣,而是看他有沒有完全仰憑阿彌陀佛。一向念佛,仰憑彌陀,這就是明信佛智,則蓮花化生;如果加了自己的造作行為,疑惑佛智,這樣即使往生,也是胎生。

  疑惑佛智的人也會有瑞相嗎?當然也會有,外道的人也有死得很好的。比如生到天界的人,他顯然沒有往生淨土,因為他的知見不是佛法的,而是外道的,但是他臨終也有瑞相。所以,瑞相不是標準。

  另外,《觀經》九品也是依據阿彌陀佛的來迎本願,所以它的內涵也跟前面說的一樣,不能拿來作為證據說是「自期臨終瑞相」。另外,這是佛說的,不是九品往生人自己期盼的,是佛宣說彌陀本願成就之後的功能作用。

  《小經》臨終佛聖來迎也一樣,都不是往生人自期臨終瑞相。

  《往生禮讚》869頁這段發願文內容很好,但是不要錯誤理解。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這是發願,「願」也是一種期盼、期願,當然也是講自己,也是講臨終。但是,下面七句「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前三句講心;中間三句講身心,是合在一起說的;最後一句講聖眾現前。

  如果我們現在就自期臨終有怎樣的瑞相,而不是一向仰憑阿彌陀如來,隨順過去的宿業和彌陀的救度,這就已經顛倒了,心就已經錯亂了,而且也失去正念了,不在一向念佛上面,也不在一向歸順、一向歸投、一向任憑念佛的正念上面,夾雜了自己的私心見解。如果夾雜了私心見解的話,恐怕「身心無諸苦痛」就會很困難,因為沒有完全放下、任憑,心不調柔,心不隨順,這會增加障礙,所以希望身心無諸苦痛也會落空。

  「身心快樂」,只有像龍樹菩薩說的,如「水道乘船則樂」。水上乘船為什麼樂?因為完全是他力。所以,如果希望臨終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反而要徹底放下一切。我們前面說了,不要自己設一個障礙。假如我們完全隨順彌陀都不能臨終身心無苦的話,如果再夾雜自力,那不是更造成違緣了嗎?

  另外,這是一個總體的願望,要達成這個願望,後面說明「乘佛本願」,這就交代出願的實體,就是「乘佛本願」。

  第七句講「聖眾現前」,這就是第十九「臨終來迎願」給予我們的保證。也就是說,前面七句都是隨順、仰憑阿彌陀佛的本願,其中,「聖眾現前」是所乘的依憑;前六句「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這是從行者這邊,從能乘者的身心狀況來說的。

  「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以念佛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往生為上,以雜行為下,所謂「萬行俱迴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迴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好,第一條我們解釋得稍微詳盡一點。接下來幾條,大略也可以按照第一條的框架來理解。

  二、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我們看第二條:

2.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這一句跟前面也有關聯。前一句是自念,這一句可能有兩種情形。

  第一,有的人念佛,對臨終瑞相抱有強烈的執著,他認為自己可能達不到,自念難以有瑞相,所以轉而期盼別人為自己助念的時候會有瑞相。這也不要打妄想了,還是一樣的,我們要押寶,還是完全仰憑阿彌陀佛,不是押寶在助念人的身上,「誰來幫我助念?然後我有瑞相」。理由在前面第一條裡說過了,這也算是自期臨終瑞相的一個局部。

  第二,當我們為別人助念的時候,有的人專門成立了助念團,這個發心非常好,成立助念團,以此作為他的招牌。那麼,給別人助念的時候,他心裡就有一種想法,「盼望被助念者有瑞相,有瑞相就會增加我的信心,讓我的招牌更亮,說明我助念有證驗。同時,有瑞相也能利益家親眷屬」,其實也不必這樣。

  我們助念的時候,貴在什麼呢?不是臨終的時候現什麼瑞相,只貴在老實、虔誠、專注地念佛,這最重要。當然,也可以加一些善巧安慰。如果被助念者有這樣的善根福德,有這樣的宿業,能夠隨順彌陀的誓願,他自然會有好相,至少會平安落氣,安詳去世。即使不現好相,我們助念的人保持老實、專注、虔誠地念佛,也一定有不可思議的利益。

  所以,助念者的心思不要放在有好的瑞相方面,而要放在實實在在、虔敬專注地幫他念佛上面,這是根本。一切交給阿彌陀佛,在這種情況下,佛力自然會發揮不可思議的作用。

  至於臨終者到底會不會有瑞相,這一切都不考慮,也不要貿然地為他的家屬打包票。當然,這也要看場合。家屬總是希望亡者走得好,這會安慰家屬的心,善於安慰就行了,未必打包票說一定怎麼樣,因為有幾點:

  第一,宿業難知。臨終者的宿業到底怎麼樣,我們不知道。

  第二,死法不定。他臨終是什麼死法,我們不清楚。

  第三,他心難知。臨終者自己的心態怎麼樣,他願不願意隨佛往生,我們都不清楚。

  第四,大願業力難思議。臨終者的具體狀況,他的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不清楚,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也不清楚,所以在這中間我們就是局外人。往生畢竟是臨終者的事,是他跟阿彌陀佛之間的事,我們頂多是一個介紹者,是旁邊做媒的,我們畢竟不是當事人,我們是局外人。對阿彌陀佛那邊,我們瞭解多少?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不思議,我們根本就不清楚,阿彌陀佛會怎麼接引、怎麼救度,亡者是怎樣的走法,我們都不知道。那麼,臨終者過去的業力、現在的心念、臨終的死法,這些我們清楚嗎?我們也不清楚。所以,我們貿然地說東說西,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我們所清楚的,就是根據淨土三部經、阿彌陀佛的誓願和淨土宗的教理,如果我們這樣善巧安慰,助其念佛,老實,虔敬,專注,一定會有大利益,這一點是我們知道的。知道多少就說多少,不要說過頭話。這不代表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反而是對法的尊重,對彌陀的隨順和依憑。

  如果抱了一種心思,為別人助念的時候一定要見好相,見瑞相,這恐怕會起壞作用。因為心有旁騖,一邊念佛一邊用眼睛偷偷地瞧,盤心思,「到時候如果沒瑞相,我這臉往哪放啊?我在當地也是挺有面子的,大家都對我挺尊重的,萬一這次砸了場子,那我將來說話就不響了啊」。特別是第一次助念,一邊助念一邊心裡忐忑,以這種心情能把事情做好嗎?

  往生是阿彌陀佛的事,走得好不好,有面子也是佛的,沒面子也是佛的。所以,抱有忐忑的心,一方面是對佛信靠不過,另一方面還想在這裡攔截一下,邀一點功,「好像是我的功勞」,這也是不老實的心,也是缺少隨順和任憑的心,所以心裡才不踏實。這樣,打自己的小算盤,心裡當然就有掛礙,心掛兩頭,念佛也不專注,也可以講對亡人不尊重,效果就會打折扣。所以,不管這些,只管坐在那裡老實念佛。

  其實,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講,走的人怎麼樣我倒不清楚,我覺得助念的人如果念得很安定,很法喜,走的人一定很好。我參加助念的機會並不多,但每次助念的時候,我幾乎都忘記了旁邊的亡人,只管自己念,念了覺得很好,我就感覺對亡人是有幫助的。

  如果心裡過於掛礙,難免會有造作。我聽到有些人臨終助念,那是不太如法的,在那裡虔誠地磕頭,跪求阿彌陀佛一定要顯現一個瑞相,讓亡者走得好,還擺出划船的姿勢。這些就太不自然了,造作得太多了。不需要這樣。

  如果走得稍微好一點,就開始誇耀了,「你看,我們來助念,效果怎麼樣?」這就是貪功,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貪到自己頭上。

  如果沒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難免會沮喪,甚至下次別人請他助念,他就不敢去了,「萬一我去了弄不好,多丟面子啊」,到底是你的面子重大還是亡人的利益重大,還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救度重大?

  甚至因為瑞相不如所期而疑惑佛智,「這好像……」,嘴上不說,心裡起疑惑。所以,今天就把這個說破:不可期盼助念瑞相。

  當然,這不代表助念一定沒有瑞相,也可能會有,也可能沒有。其實助念的時候,助念的人坐在那裡,老老實實、穩穩定定、安心定意、一聲一聲地稱名,這就是最大的瑞相。

  一般人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唸一聲佛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我們這樣的罪業凡夫,身口意都是罪業,口中居然稱念出十方諸佛所稱讚的阿彌陀如來的名號,而且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可以講是法界最大的瑞相。凡夫覺得無所謂,但是諸佛看見這個稱念佛名的人,都說這是「人中芬陀利華」,有什麼瑞相比「人中芬陀利華」更加祥瑞呢?

  所以,口稱佛名是一切瑞相的根本——根本的來源,根本的瑞相,瑞相之體。至於其他的,身體柔軟啊,面色紅潤啊,走得好啊,那些只不過是枝末之事。得其本必得其末。現在放棄根本去追求枝末,這就是本末倒置。所以,還是回歸到名號本身,回歸到稱念的本位,回歸到阿彌陀佛的誓願,隨順,任憑,一向念佛,其餘一概不談。

  三、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第三條:

3.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這也經常被人問,「師父,我念佛的時候加觀想怎麼樣啊?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明像牛奶一樣從我頭頂澆灌下來,灌注到我的身心,或者根據十三觀來觀」。這裡上人非常慈悲,直接說不可以這樣。念佛就單純、單調、單一地念佛,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有人也有疑問,「《觀經》講的十六觀,後面三觀(第十四、十五、十六觀)就不說了,前面十三定觀講的就是觀想念佛,怎麼說不可夾雜觀想呢?我們不是不可夾雜,我們是沒那個本事,觀不來,有本事我們肯定夾雜」,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另外又有疑問,「善導大師立五種正行,觀察正行就是其中一種;天親菩薩《往生論》裡的五念門,觀察門也是其中一門。所以,不論是經論還是祖師的著作,都列了觀想念佛,怎麼這裡不許觀想呢?道理在哪裡?」

  道理就是,這是隨我們的根機,正因為我們是不堪之機,是不堪行觀想之人,怕我們受傷,所以這裡誡止說「不可夾雜觀想念佛」。非我們能力所及的,一定要強行去做,就可能會受傷害。就像小孩挑不動重擔,只能挑三十斤,如果給他一百斤,他一定要挑,腰不就壓壞了嗎?

  《聖教集》858頁,《往生禮讚》引用《文殊般若經》說:

明一行三昧,唯勸獨處空閒,捨諸亂意,繫心一佛,不觀相貌,專稱名字;即於念中,得見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

  叫我們不觀相貌,不夾雜,專稱名字,這叫「一行三昧」。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為什麼不讓我們作觀,而是直接專稱名字呢?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眾生」就是指我等。我們的業障太深重了,障礙重重。

  「境細心粗」,如果一定要觀想念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莊嚴是非常微妙、微細的,而我們的心非常陋劣、粗獷,這樣觀就不能成。

  「識揚神飛」,我們的心粗到什麼程度?飄忽不定,動盪不安。想想我們的心,不都是這樣嗎?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觀,就會出問題。

  「大聖」就是佛。佛慈悲、憐憫我們,說「算了,這對你太難了」,所以直接勸我們「只要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就行了」。稱名容易,簡單,而且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只要相續稱名,「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決定往生。

  這樣稱名,雖然沒作觀想的功夫,但其實觀想的功德都在稱名當中,這也是《觀經》的意趣。

  《觀經》有兩種三昧,先開觀佛三昧,然後由觀佛三昧導入念佛三昧。十六觀是這樣的:前面十三觀是定觀,其中第十二觀「普觀」作自往生想,就是說,觀的目的還是要得往生;但是後面第十三觀就說了,前面所觀的那些境界太微細,太殊勝,太大,而凡夫的心太小,觀不成。

  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剛才說『境細心粗』,境是細的,心是大的;這裡第十三觀又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是境大心小」。這兩點並不矛盾,一個是講它的微細、微妙,一個是講它的量大,我們凡夫不論在哪方面都跟它不相應。所以,第十三觀就說「非是凡夫心力所及」,轉過來讓他作雜觀,雜觀是觀小的,觀丈六金像在池水之上。

  所以,《觀經》就是這樣的,難的不行,就做容易的。先說「你看,叫你觀」,這是考考我們,我們說「不行」,「好,那轉過來,作小觀」;小觀也觀不成,雜想觀我們觀得了嗎?觀不了怎麼辦?定觀修不成,就修散善,這樣才轉到九品;九品散善裡,先給出大的來考驗我們,「大乘善行不行?」不行;「小乘善呢?」小乘善也不行;「世間善呢?」連世間善也做不到,這才講念佛,所以下品講念佛。

  所以我們就知道,定善也好,散善也好,十三定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都是拿來檢驗我們的,是調機的方便。那麼,真實救度之法,普救定散二善、九品凡夫的是什麼呢?念佛,所以下品說出念佛。所以,善導大師才解釋說「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等到最後翻出底牌才知道,原來說定善、散善,目的是講念佛往生。

  所以,定善文這麼說,散善文也指向這裡。定善文中,第九「真身觀」觀成了,見彌陀光明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九品散善,三福當中,上上品說了修行六念,這六念就是以念佛為主。

  五念門裡講的觀察門,曇鸞大師說「起觀生信」,其實跟我們所想的觀想念佛是不一樣的。整部《往生論》裡沒有一句話教我們怎麼觀想,也就是能觀的做法,只是說所觀的依正二報功德莊嚴之相。所以,這個觀不是教我們修定觀,而是「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這種「觀」就是一種「了知」,我們聽到了,相信了,這就是「觀」。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一切莊嚴都是阿彌陀佛願心成就,是本願所成就,只要我們隨順彌陀本願,稱名必定往生,這就達到了觀的目的,叫「起觀生信」。

  所以,這裡的「觀」其實跟「聞」的內涵是一樣的。通過講《觀經》,或者講極樂依正二報莊嚴,讓我們聽聞而起欣慕好求之心,這就是觀察門。

  五種正行當中的觀察正行,用意也在於此,就是由觀察助業進入稱名正定業,所以觀察稱為「助業」。

  當然,如果是上等根機,心能入禪定,所謂「定即息慮以凝心」。善導大師本身也證悟了兩種三昧,即觀佛三昧、念佛三昧。有的人也喜歡用定心觀佛。以我等根機,自視下劣,正是阿彌陀佛本願所憐憫之人,我們直接一向念佛就可以了,守愚念佛,不要再去作怪。

  我等下劣障重的根機,如果一定要強行作觀,既不瞭解自己根機的分限,也不瞭解佛願是為了我等下機而發,這就是不明教理。再加上一種躁妄心,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成就,要作一種艱難的修行,這樣很可能起魔事,最後著魔發狂,或者是起一種幻象,不是正境界,沒有乘上彌陀的本願,最終會障礙往生,這就損失太大了。

  而且,也是根本不瞭解《觀經》所講之觀,所謂「無量壽觀經」,「無量壽觀」是什麼觀?並不是靠我們自己做到觀想,前面已經解釋了,就是「起觀生信」,觀知、瞭解就可以了。這樣的「觀」,誰都修得來,通過聽聞淨土三經,瞭解淨土的依正二報莊嚴,知道這是彌陀願心成就,為我等成就,白白地免費送給我們,都在六字名號當中,但只稱念,光明攝取,決定往生,而一向任憑,「觀」就在當中了。(待續)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