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鹽水喻二、油燈喻三、樹根喻四、果核喻五、身命喻
四十八願如一碗鹽水,第十八願為鹽水中鹽,餘願如水。
水因鹽而有味,無鹽則失味。
四十八願者,阿彌陀佛之大慈悲也;然若無第十八願,則失慈悲之味。如第一願「國無三惡道」,若無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則不覺阿彌陀佛有何慈悲,雖無三惡道而非我可生之處所故;因有第十八願,見此願則更加覺得阿彌陀佛之慈悲,本當墮落三惡道之我等,命終所歸之故鄉故。准之,其餘諸願皆因有第十八願稱名往生,而成為利濟我等凡夫之願,我等方能一品佛願慈悲之味。
四十八願如一盞明燈,第十八願為燈焰,餘願如油。
油因焰而發光,無焰則無光。
四十八願者,阿彌陀佛之大光明也;然若無第十八願,則失救度之光。口雖讀「無三惡道」之文,身不免陷三惡道之苦;縱有「光明無量」之願,不能破輪迴長夜之黑暗,全同虛設。餘可例知。
四十八願如一棵大樹,第十八願是根本,餘願是枝末。
由根本生枝末,得根本即得一切,失根本則失一切。
四十八願者,阿彌陀佛之正覺樹王也;然若無第十八願,此正覺樹,芽尚不生,何況成樹。第十八願言「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為令十方眾生念佛往生我之國土,而發餘四十七願,誓「無三惡道」,乃至「光壽無量」、「諸佛稱名」等。
但能依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則雖四十八願,一字不能誦,始自第一願「無三惡道」,終至第四十八「得三法忍」,盡得無餘;若失念佛往生,則願願功德利益皆失。
四十八願一體成就六字佛果,第十八願如佛果之核,餘願如果肉。
果肉味美,本由果核輸送養份,雖有品嘗之功,而無再生之能;唯種核生長時能攝諸精華,豐滿果實;成熟後能生芽成樹,繁衍不息。
第十八願者,十方眾生成佛之種也;若無第十八願,則失佛種,不能出生諸佛。
彌陀因地,發大菩提心,欲救十眾生往生其國,而歷劫修行,果滿成佛;則第十八願為彌陀成佛之種。
眾生因地,稱佛果號,乘佛願力,得以往生成佛;則第十八願為眾生成佛之種。
成佛則遍法界稱讚彌陀佛名,弘揚念佛法門,普勸眾生往生極樂;如果生樹,樹結果,果又生樹,樹又結果,輾轉無盡。
經言:「十方三世諸佛,皆念彌陀三昧而成正覺。」明知,第十八願為諸佛之種。
四十八願一體成就彌陀佛身,第十八願乃彌陀之靈命,餘願如身。
有第十八願,則彌陀活;無第十八願,則彌陀死。
因第十八願,眾生得往生,其餘各願才有意義,法藏因此成正覺,即是阿彌陀佛活。若無眾生往生,其餘各願皆無意義;縱有國土莊嚴,恰如萎謝之花;所願光壽佛身,無異傀儡之形;法藏終不取正覺,彌陀永不存於世間。
然今念佛心喜往生之人,皆見阿彌陀佛活,故名無量壽佛;其疑不得往生者,為不知彼佛光明智相,不聞彼佛無量壽名,何異彼佛之死。佛本無量壽而不死,悲哉眾生,長死三有,不聞佛無量壽名。
經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大哉無量壽,起死回生之靈丹,枯骨生肉之妙術。要哉十八願,阿彌陀佛之靈命,我等眾生之依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