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迎殿,為弘願寺一期建築群的中心殿堂,是信徒朝覲禮拜及僧眾早晚共修的主要場所。以「來迎」為殿名,可謂獨特新穎,不僅給人溫馨親切的直感,更具有鮮明的淨土宗教義的內涵;殿內正中供奉的本尊、四周圍繞的化佛,以及隨佛來迎的聖眾等,皆形象傳神地表達出彌陀救度的淨土信仰,顯示出不同一般道場而別具一格的特色。略釋如下。
殿名「來迎」,意義本於《淨土三經》,文字出自《觀經》九品。
如《觀經》〈下品上生〉言:
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來」,前來。阿彌陀佛親自前來念佛人身邊。 「迎」,有「迎候」、「迎接」二義。
來迎有二種:一、平時;二、臨終。
平常之時,阿彌陀佛來迎,守候、保護念佛人,消災除障,平安吉祥;
臨終之時,阿彌陀佛來迎,接引、救度念佛人,直入淨土,永免輪迴。
不論我們如何罪深業重,阿彌陀佛都不嫌棄,而且親身相迎,一生守候在我們身邊,日夜用無礙光明照護我們,臨終之時親自接引我們回歸淨土。這是多麼令人覺得依靠與安慰。
平時來迎:守候、保護。
如《觀經》言: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又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無量壽經》言: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複苦惱。壽終之後,皆得解脫。
眾生念佛,佛來現前,乃是感應道交,亦是不來而來,如月臨萬水。阿彌陀佛以無量光壽為體,同以無量光壽為名,故佛光、佛體、佛名,三者一體不分,稱名即佛身來現,光明攝取。眾生壽命未終,佛即慈悲守候,日夜光攝不捨。攝取,又作「護念」,即「救度保護」。念佛人,蒙佛救度保護,所以能滅罪生善,消災免難,離苦得樂。臨終來迎:接引、往生。
如《無量壽經》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經》言: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又如《大經》三輩,《觀經》九品,一一皆明阿彌陀佛臨終來迎,接引往生。
「本尊」為修行人根本尊崇、歸依的物件,隨所修法門而不同。來迎殿內供奉的本尊,為單尊阿彌陀佛來迎立像,與一般寺院殿堂供奉本尊相比,有以下幾點明顯的不同。
1、彌陀餘佛之別。一般道場本尊多為釋迦佛,也有藥師佛、大日如來,乃至觀音、地藏等;弘願寺為專修念佛道場,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
2、一佛三佛之別。也有不少道場大殿供奉三尊佛,即中釋迦、左藥師、右彌陀,雖也供有阿彌陀佛,但並非為主,只是作為諸佛之一;來迎殿唯供阿彌陀佛,不供餘佛菩薩,此則顯示阿彌陀佛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具有獨一無二、至高無上、超越一切的地位,也是遵行彌陀化身善導大師所說五種正行中之「專供養」、「專禮拜」正行。
3、一佛三聖之別。所有寺院念佛堂皆以阿彌陀佛為本尊,大多同時供奉觀音、勢至二賢侍,稱為「西方三聖」;弘願寺來迎殿正中只供一尊立雕阿彌陀佛,而將觀音、勢至二菩薩與諸聖眾(二十五菩薩)作為整體浮雕,置於阿彌陀佛立雕背後,起哄托陪襯的作用。此有三方面的意義:(一)表明隨佛來迎的,不止觀音、勢至二上首菩薩,還有「諸聖眾」。(二)表明來迎佛與聖眾一體,雖然一體,但主從分明。如《無量壽經》言「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三)表明侍從菩薩功德盡含於主佛功德之內,專念彌陀一佛,觀音、勢至諸聖眾自然不請自到,隨佛同來。如《觀經》言「念佛者,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善導大師解釋說:「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4、立像坐像之別。一般供奉本尊皆取坐姿,表聖道智慧門,如如不動,伏斷煩惱;來迎殿本尊是立像,表念佛慈悲門,應聲即來,救度往生。立身阿彌陀佛像,典據《觀經》〈第七華座觀〉「無量壽佛,住立空中。」善導大師解釋說:「阿彌陀佛看見眾生造業受苦,隨時都有墮入三惡道的可能,為了快速安全、萬不漏一地救度眾生,阿彌陀佛來不及坐著,而是永遠站立守候著,以便隨時拔腳前來搭救。」《觀經》言:「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彌陀佛身常立不坐,原由佛心慈悲,急切救度苦眾生啊!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言: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觀經》明專精念佛願生彼國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與諸聖眾,及無數化佛,一時授手,迎接此人。
可知念佛願生之人,若平時、若臨終,不僅阿彌陀佛一佛,且有菩薩大眾;不僅菩薩大眾,且有無數化佛,重重圍繞擁護,齊來接引。
為了表達這樣的意境,來迎殿四周重重佈滿阿彌陀佛小像,一一皆是中間本尊的縮影,一一金身住立,一一垂手接引,一一慈眉注目,一一攝護眾生。
住足來迎殿,迎面但見高大金身阿彌陀佛,率領觀音、勢至、諸菩薩眾,浩浩蕩蕩來迎,四周上下複被無數化佛金身包圍,同時授手,一低頭、一合掌、一禮拜、一稱名,無不與此等諸佛、諸聖同心相感,無不蒙此等諸佛、諸聖護念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