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解釋報土,在解釋報土之前,先來瞭解什麼是「淨土」。
1.淨土二義
「淨土」這兩個字,有普通的意思和特殊的意義。
(1)普通義:通明諸佛淨土
就普通的意思來說,佛所居住的清淨微妙世界叫做淨土,也就是清淨國土的意思,這是與穢土相對而言的,與我們這個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也就是說,十方諸佛在過去行菩薩道時,所發的菩提願和所行的六度萬行都圓滿的時候,所成就的那個依報莊嚴的境界就是淨土。假如當時他的菩提願和六度萬行沒有圓滿成就,就不可能成佛,也不可能成就佛的淨土。
譬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或者大日如來的密嚴世界、藥師如來的淨琉璃世界、釋迦牟尼佛的無勝莊嚴國,這些都叫做淨土,因為都是這些佛所居住的清淨微妙國土,所以都稱為淨土。因此就「淨土」這二字來說,十方諸佛所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稱為淨土。淨土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極其清淨莊嚴,無污穢相、無煩惱相、無罪業相的;不像我們五濁惡世的凡夫所居住的世界,有污穢相、有煩惱相、有罪業相。
以上是就一般的淨土來說。
(2)特殊義:專指彌陀淨土
淨土特殊的意義則是專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來說的。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善導大師的《法事讚》也說:
眾等迴心生淨土。
這都是將十方諸佛國土通稱的淨土,來做為極樂世界的別稱。也就是說,一旦說起淨土就是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淨土。以總為別,以一般的總稱、普通的稱呼,來特別、專門稱呼極樂世界。等於說,極樂世界就是淨土的代表,淨土的精華。說到極樂世界,就是指淨土;說到淨土,就是指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就說:
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十方諸佛世界都是清淨微妙,極其殊勝莊嚴的淨土,但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淨土,還更加超越。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也說: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所莊嚴的,而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因此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他所成就的彌陀淨土自然就超越十方諸佛的世界,是十方淨土之中最為精華的,因此就以淨土來專稱極樂世界。
若以淨土之名作為極樂世界的別名,則有必要進一步對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境界,作一個簡要的說明。
彌陀淨土四含意,表依正皆清淨
彌陀淨土簡略來說有四種含意:
第一,由清淨之因所建立的國土,故名淨土。
第二,由清淨之人所居住的國土,故名淨土。
第三,國土的相狀純然清淨,故名淨土。
第四,國土體性與自性清淨之法性一致,故名淨土。
第一,由清淨之因所建立的國土,故名淨土。《往生論註》下卷曇鸞大師說:
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因淨故果淨。
這段法語比較簡要。意思是說,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是阿彌陀佛本身的莊嚴;二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能夠和阿彌陀佛一樣,得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莊嚴;三是極樂世界的國土,本身也是非常清淨微妙的莊嚴。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菩薩以及極樂世界的三種清淨莊嚴,追根究本,都來自於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這四十八大願是阿彌陀佛以極其清淨之心、無我平等的心所莊嚴的。所以「因」,就是阿彌陀佛的清淨心,「因」既是清淨,所成就的極樂國土也是清淨的國土,因是清淨,故果亦清淨,所以叫做「淨土」。故說「由清淨之因所建立之國土,故名淨土。」
第二,由清淨之人所居住的國土,故名淨土。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說: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
意思是說,極樂世界是正覺的、清淨無垢無染的阿彌陀佛所居住、維持的地方。因此,極樂世界就是清淨之土。簡言之「由清淨之人所居住的國土,故名淨土。」
第三,國土的相狀純然清淨,故名淨土。《往生論》說: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勝過三界,三界是污染的、罪惡的,而極樂世界沒有任何污染、罪惡,純然清淨,遠遠超越三界六道。所以說「國土的相狀純然清淨,故名淨土。」
第四,國土體性與自性清淨之法性一致,故名淨土。《無量壽經》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往生論》說:
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往生論註》說:
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本身就是涅槃的自性。涅槃的自性是清淨的,所以說不垢不淨、不生不滅,是純粹無任何污染的。就好像第一義諦︱︱有形體,但又好像「空」,非常的清淨,無纖毫污染,是內外光明透徹、微妙的境界,原因就在於極樂淨土是隨順法性,沒有違背法的本體。所以說「國土體性與自性清淨之法性一致,故名淨土。」
以這四點來說,第一點與第二點是就佛本身來說明國土之所以清淨的原因,因為佛就是清淨,所住的國土當然也是清淨的。第三點與第四點是就極樂世界的相狀及體性來顯示其清淨的內容。
簡要來說,國土雖然清淨,可是居住的人不清淨,這樣就不算是淨土。就好像瓶子是乾淨的,但是如果所裝入的東西不乾淨,這樣兩者就都變成不乾淨了;那如果居住的人是清淨的,可是所居住之處污穢、不淨,這樣也不能算是淨土,就好像清淨的食物裝在污穢的器具之中,器不淨故,食物亦不淨。所以必須是所住的國土清淨,住眾也清淨,這樣才堪稱為淨土。
彌陀淨土就完全符合這四種內涵,不論是能居住的阿彌陀佛也好,或者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也好,都是清淨的,而且所居住的極樂世界的體相也都是純然無漏清淨的微妙境界,因此就正報、依報來說,極樂世界全都是淨土。
或者有人會懷疑,我們都是煩惱熾盛、業障深重、充滿污穢不淨的眾生,這樣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豈不是就被我們污染了?不是這樣的。極樂世界的體性本來就純然清淨,永遠不會受任何污染。《無量壽經》:「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我們念佛乘佛願力往生極樂世界,同時也因乘佛願力使我們的一切罪惡、業障、污穢、不淨,徹底消滅,佛性的清淨智慧功德自然而然會究竟現前。
2.「報土」之義
接下來,解釋「報土」,同時也解釋「化土」。
淨土宗以往生彌陀淨土為目的,故往生的淨土是怎樣的淨土,往生人需何等資格,即為一宗之大要。
(1)身土不二
報土是報身佛所住的地方,當然就是淨土。
佛身與佛土雖分為二,佛身是能居,佛土是所居,一是正報,一是依報,從形相上來講是二。然而,此二是身土不二,依正不二,離佛身無佛土,離佛土無佛身。因此,佛的身與土,其本質不二,不過分其相狀為二。是故,一方若是報身,則其淨土就是報土;若佛土是應土,則其佛身當然是應身。是故,要知「佛身論」,從「淨土論」中便知;要論「淨土論」,從「佛身論」中便知。以這觀點,從善導大師的淨土論中考察其身土論。
首先概說佛身佛土。關於佛身佛土之位格,有種種解說,但大體本於「三身三土」之說,即佛有三身,住於三土:法身佛住法性土,報身佛住報土,化身佛住化土。法身無始無終,報身有始無終,化身有始有終。
法性土,唯佛自受用
「法性土」,法身理佛,遍一切處;法性寂滅,不可說示,姑且不論。
亦即,若就法性土來說,就沒有報土、化土的問題,因為法身佛與法性土是理體,無形無相,無始無終,超越時間、空間,空無一物,無法想像,無法形容。不過,那是涅槃寂靜的境界,也就是常寂光的境界。成佛,自然就會進入法身。
報土,聖者並得受用
「報土」,「報」為酬報,報土即是酬報佛過去因位之清淨願行(因地所發大誓願、所修大功行),果上所成之萬德莊嚴之淨土。亦即依彼佛因地之大願大行所成就真實狀態的淨土,在各種佛土之中屬於最高等最勝妙的淨土。故報土乃佛本身之境界,又稱「真實土」、「真實報土」。此土為第一義諦所攝,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廣大無邊,純然無漏,清淨莊嚴。
報身佛是有始無終。他成佛的時候,就有報身,而這個報身是永遠的、不滅的,叫做有始無終。有開始、有生的時候,但是沒有滅的時候。報身的大小和法界一樣,因為他是法身所顯現的,所以他的範圍和法身一樣。論身,可以說是盡宇宙、遍虛空法界都是報身佛的身,也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因此,報身佛所住的淨土叫做報土,這就是「報身、報土」。
報土的範圍和報身佛一樣,廣大無邊。這個土既然是這尊佛在因地時所發願、修行,到了因果圓滿時所成就的淨土,所以這個土是純然無漏、清淨莊嚴的境界。也就是說,在佛的境界是依正一體,也就是身(正報)和土(依報)是無二無別的,因此非常的清淨,雖然看得到,不過他本身沒有一個固定的個體;雖然可以為我們說法、示現,但是對他來說,他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報佛。
「報身」亦名受用身,有二種定義,就是「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報土」亦名受用土,也有二種定義,就是「自受用土」與「他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樂,或施與他人(菩薩)受用其法樂。不管是自受用身或他受用身,不管是自受用土或他受用土,其實都是一體的。因為,報身自受用的同時,也能夠他受用;報土自受用的同時,也能夠使他人來受用。亦即能夠使聖者(若依藏通別圓四教中的別教來說,就是初地以上;以圓教來說就是初住以上)進入他的報土,因為這樣的聖者已經斷除無明,所以能夠進入報土的境界;進入報土,他的感受、享受就和這尊報佛一樣的受用,並且這尊報佛也能引導這些聖者早日成佛,這就是報身佛。
化土,教化凡聖之應化土
「化土」,又稱「變化土」、「應化土」、「方便化土」,應化土即是應身佛所住之土,有始有終。「化」是變化、化現之義,此土非佛本身境界,隨眾生機感不同,適應對方根機所假現變化之佛土,有淨有穢,有大小種種限量之別。為教化未登地之菩薩所現之應化土屬於淨土,為教化聲聞、緣覺、凡夫所現之應化土屬於穢土。如釋尊於此世界教化二乘及善惡凡夫,故此世界即是穢土之應化土。
3.極樂是報,凡夫亦得受用
就極樂世界來說,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極樂國土就是報土。極樂世界是報土,但是我們並不是聖者,而是貪瞋癡具足的凡夫,卻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同等受用,與彌陀壽光一體,證同彌陀,光壽與悲願,毫不減少。如《無量壽經》所說:「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故第十一滅度願之後,便是十二、十三之光壽無量願,此光壽無量固是彌陀自證自受,目的全在與諸菩薩共證共受。這當然不是靠我們的根機和功夫,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不可思議威神功德之力。
(1)善導楷定,極樂是報
「凡夫入報」之依據:善導大師於《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和會門」自設問答。首先以三部經證明阿彌陀佛是報身,彌陀淨土是報土,之後說明只要乘託「彌陀本願力」,一切聖凡善惡之任何眾生,都能平等往生其報土,此即「凡夫入報」之義。
善導大師首先自設問答說: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以這三部經證明,即是:
一、北周闍那耶舍譯《大乘同性經》顯明在淨土中成佛是報身,在穢土中成佛是化身,而說:「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王如來、龍主王如來、寶德如來,有如是等。‥‥清淨佛剎,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報身。」此經明確地說出彌陀是報身佛,極樂世界是報土。
二、《無量壽經》中說,法藏比丘於因位中發四十八願,而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以此證明彌陀身土是法藏比丘「酬因感果」之報身土,故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簡言之,法藏因行是因,極樂淨土是果,而以此為《大乘同性經》之佐證。
三、《觀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與化佛前來迎接往生者,以此經文證明彌陀是報身佛。如上品中生之經文說: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從行文語意判斷,「阿彌陀佛」必須是報佛,才能夠「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便知阿彌陀佛非化佛而是報佛,是報身與化身共來授手。佛為報佛,土當然是報土。
可知,阿彌陀佛是報佛,極樂淨土是報土,這在經典中甚為明確。
「報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樂,或施與他人(菩薩)受用其法樂。
(2)善導楷定,入涅槃之義
有人依據《觀音授記經》中有關阿彌陀佛入涅槃的部分經文,而誤判阿彌陀佛是化身佛,極樂世界是化身土,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所謂無量壽,非真無量,是有量的無量,因為如果是報身佛,是有始無終,不會入滅的。
關於這個誤判,道綽大師《安樂集》上卷第一大門的第七解釋說:
此是報身示現隱沒相,非滅度也。彼《經》(意)云「阿彌陀佛入涅槃後,復有深厚善根眾生還見如故」,即其證也。
又,《寶性論》(卷四意)云「報身有五種相:說法及可見,諸業不休息,及休息隱沒,示現不實體」,即其證也。
道綽大師同樣引用該經「深厚善根眾生還見如故」,以及《寶性論》等,以這一經一論之文,證明阿彌陀佛並非入滅(命終),而是「示現隱沒相」,因為若是深厚善根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還是能夠常見阿彌陀佛。說明見與不見是因眾生根機不同,有的見入滅,有的不見入滅,薄少善根的眾生,不能見阿彌陀佛;深厚善根的眾生,則能常見阿彌陀佛。緣此可知,問題全在於眾生根機之深淺有別,與彌陀報身之永不入滅全然無關。
所謂「深厚善根的眾生」是指念佛的眾生,也就是該經之文所講的「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所以道綽大師在《安樂集》第四大門就說「唯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者,常見彌陀現在不滅」,這是指專念彌陀佛名的人是深厚善根眾生,反顯非專念彌陀佛名而自力雜修諸行迴向往生者,是薄少善根眾生。
因此接著引用《寶性論》所說「報身五種相」,其中的「示現隱沒相」作為證明。什麼是隱沒相?比如,某人從這個房間走到隔壁房間,如同從這個房間隱沒了,但並不代表此人沒有了;又像玩捉迷藏,拿一個桶子一蓋,不見了,是隱沒了。雖現隱沒相,但其實其人還是存在的。
《寶性論》即是《究竟一乘寶性論》,此文出自《寶性論》卷四〈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其文說:
受樂佛如是,神通力自在,此神力自在,略說有五種:
說法及可見,諸業不休息,及休息隱沒,示現不實體,
是名要略說。
此文是讚歎佛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之中的報身之德能,文中之「受樂佛」是指報身佛,報身佛神力自在之事,以五種相狀概略說明。五種相是:說法相、可見相、諸業不休息相、休息隱沒相、示現不實體相。這是五種不同的示現,都是指報身。
一、說法相:相對於法身不說法,報身是為眾生而說法,如《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
二、可見相:相對於法身無色無形之不可見,報身是有相好莊嚴之可見。
三、諸業不休息相:報身有始無終,大悲救度眾生的利他事業,盡未來際永無止息。
四、休息隱沒相:為了眾生暫時隨緣示現隱沒。這是針對尚未成熟的根機,攝化的另一種方法,也是顯示報身任運無造作的功能力用。
五、示現不實體相:示現不實即是指八相示現的化身佛,報身常住的當體,具有八相示現的功用。也就是八相示現的化身佛之種種功能,都是報身佛之相狀。
要而言之,五種相之中,前二相是與法身相對而顯示報身的性格,次二是顯示報身的攝化,後一是就顯示化身,以明常起其用。總之,這五種相無非都是在於詮釋、彰顯報身之德。
因這五種相是報身自在的功用,適切引用其中的「示現隱沒相」,正可成立彌陀是報身的理由。道綽大師著眼於此以會通《觀音授記經》,何以《觀音授記經》彌陀入涅槃非真滅度;若了解「示現隱沒相」,則依據《觀音授記經》所說「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便知並非所有往生者都見入滅,既然說「有常見阿彌陀佛」的眾生,自然地就可以斷定見入滅的,是未得念佛三昧之未熟眾生的機感。因此道綽大師更能確信的以「示現隱沒相」主張非入滅,而完全是機感的問題,並在懇切勸導眾生都要專稱彌陀佛名。
關於入涅槃之義,前面道綽大師已經引用一經一論提出有力的辯證,之後,善導大師再以另一種角度,進一步以大乘般若學的觀點解釋這個問題。先提問說: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
有人問:報身常住,永無生滅,為什麼《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有入涅槃時?既入涅槃即非常住,既非常住即非報身。對這樣的提問,首先語帶嚴厲的批駁,並結論性地回答說:
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窺,豈況小凡輒能知也?
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
意思是說,報身是常住不生不滅的,本身就是涅槃的境界,亦即佛就是涅槃。既然佛是涅槃,就不存在「入涅槃」的問題,若有,也是佛的境界。佛能觀機逗教,隨順機宜,引導眾生往生淨土以成佛道,如《觀經疏》〈序分義〉所說「隱顯隨機,望存化益」,這不是聲聞、緣覺或菩薩所能夠測度的,如《無量壽經》所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何況無明的凡夫?「小凡」指的是依《觀音授記經》而主張彌陀是化佛,極樂是化土的人。
接著引用《大品般若經》第二十九卷所說的經文作為證明,其中一段說:
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
諸法平等,諸法就是萬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包含在內。諸法都是因緣和合,沒有自性,沒有實體,本身就是空相,所謂「諸法空相」,既是諸法空相,所以諸法平等,無高低優劣之差別。空相就是性空之相,因此,世間法之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出世間的一切,所謂四念處、八聖道、十力、十八不共法以及阿羅漢、菩薩、諸佛世尊等,也都是性空。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既然都是性空,當然就是沒有差別,無差別就叫作「平等」。所以說「諸法平等」。既然諸法平等,當然涅槃也與諸法平等無差別,都是性空。這種諸法平等性空,是諸法本來面目,不是聲聞所造作,不是辟支佛所造作,不是諸菩薩所造作,也不是十方諸佛所造作的。證悟空性,還萬法性空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涅槃。
佛之為佛,在於他證悟到諸法性空的實相,與實相冥合為一。也就是說,佛便是涅槃。既然佛是涅槃,哪裡還存在什麼「入涅槃」的問題呢?若有也是佛為了度眾的一種權巧方便的示現,並非佛就是那樣。
因此善導大師最後結論說:
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
諸有智者,應知。
意思是說,前面所引《大乘同性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及現在所引用的《大品般若經》,都充分地證明阿彌陀佛是報身,彌陀淨土是報土,這是一個根本問題。至於阿彌陀佛將來入不入涅槃,那是另一個權宜、方便問題,所以,即使為了度化另一類的眾生,而隨宜方便說入涅槃,對於無生無滅、永恆常住的報身之實義,全不妨礙,亦不影響阿彌陀佛是報身常住、永無生滅的事實真相。
(3)善導楷定,凡夫乘願入報
此彌陀報土乃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所建立,並迎接十方眾生往生之淨土。因此,大師緊接著設立「凡夫入報問答」之文,以明「凡夫入彌陀報土」之義而說: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又於《法事讚》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意思是說,彌陀淨土既是報土,以通途教理而言,報土非常高妙,唯有破了無明的初地以上菩薩才能夠進入,即使三賢的菩薩或二乘的聖者也都望塵莫及,何況煩惱具足、業障深眾的凡夫怎能夠進入呢?大師首先肯定這種說法,而回答說,是的,若論眾生垢障,無有自力能夠進入。之後換個角度說,但若是阿彌陀佛的報土,本來就是為十方眾生所成就,可說是十方眾生的報土,因此只要靠阿彌陀佛本願之他力,則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天上、人間、三惡道,所有眾生都能夠進入。這叫「五乘齊入」,所謂「五乘」,指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種眾生,以此五乘含蓋聖凡善惡之所有一切的眾生。這就是很有名的「凡夫入報」問答,顯明「凡夫入報」的原理。
淨土宗是他力易行道的法門,任何人只要專一信彌陀念彌陀,便是靠上了彌陀的佛力,便能夠容易往生彌陀報土,這是曇鸞、道綽、善導一脈相傳的淨土教理基石。
故大師在這之前已先指出: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又於《往生禮讚》說: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所以,「凡夫入報」是說以我們原原本本,還具足貪瞋癡的善惡凡夫身分,就能念佛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
亦即凡欲往生極樂淨土者,都必須乘託彌陀願力之救度,無一例外。十方眾生,不論善人惡人,凡乘託彌陀願力之救度者,皆入彌陀無為涅槃之高妙報土,皆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之最上極果。此即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中本願王──第十八願的宗旨。
善導大師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出彌陀淨土是報土,不是化土,而且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往生,他的原理就是靠佛的本願力。
有一句話說「善導獨明佛正意」,意思就是說,在那個時代,弘揚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之中,唯有傳承了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淨土教理法脈的善導大師,清楚、明白、瞭解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本懷、正意,瞭解阿彌陀佛的悲願、本懷、正意,所以說「善導獨明佛正意」。
善導大師將淨土宗的根本、核心,很清楚明白提出,讓後來的人一看就能夠當下瞭解,不會在模模糊糊中推測。
「凡夫入報」不是善導大師獨創的,他是根據經論,所謂以經解經,以淨土經論瞭解淨土道理,並不是以其他的宗派的經論來解釋淨土。
(4)凡夫入報,顯本願特勝
「凡夫入報論」關係到彌陀身土之果境問題。因此彌陀及其淨土為報身土或化身土,及凡夫能否往生,是淨土教理中最為重要的根本問題。此問題的前提,須先確定彌陀為報身,極樂為報土。
如果彌陀身土非報身土,及凡夫不能往生其報身土,則無法凸顯彌陀平等廣度眾生之特殊性與超越性,對釋迦及彌陀二佛立此淨土教之本懷,則缺乏意義。
以通途法門而言,淨土之圓滿清淨莊嚴之殊勝果境,本為諸佛菩薩無漏因行所感,非凡夫二乘等所能共享。然而彌陀淨土卻有異於一般圓熟之淨土,此即法藏菩薩四十八大願之特殊性和超越性,法藏菩薩五劫思惟之本願,兆載永劫之無量德行所成就之淨土,本為平等普攝聖凡善惡之十方眾生往生之淨土,彌陀願行圓滿,故彌陀即是報身,其淨土即是報土,此報土既是彌陀自受用之報土,也是往生之眾生他受用之報土。因此,不論三賢十聖之聖者,或未斷煩惱之凡夫,只要乘託彌陀願力,都能平等往生彌陀淨土,一旦往生都能同等受用。此即是善導大師所說:「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齊」字顯他力一因一果
此「齊入」之「齊」,有總別二意。
「總」者,五乘齊同乘託彌陀之願力。「五乘」即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以此五乘總括九界之聖凡善惡等所有一切眾生,亦即不論聖凡,不論善惡,不論根機,唯論乘託彌陀願力,得入彌陀高妙報土。
「別」者有二,齊上與齊下。
「齊下」者:三乘之上機,同凡夫之下機往生。
「齊上」者:凡夫之下機,同十地之上機入報。
齊之一字,也顯示他力一因一果,簡異自力多因多果。
一因:五乘皆齊同依託彌陀本願力,同一本願稱名念佛即是一因。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說「同一念佛,無別道故」,即是此義。
一果:齊入彌陀真實報土,同證無為涅槃法身,平等一相,凡聖一味,即是一果。善導大師《法事讚》所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又說「同因同行至菩提」、「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即是此意。
若論五乘,凡聖善惡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萬別(多因多果);然而五乘同捨自力,同託佛力(一因),同生報土,同證法身(一果)。
齊也是平等之意,因平等果亦平等,此皆乘託佛願之力,毫非己功,故曰「致使五乘齊入」。
十方眾生有等覺菩薩,也有五逆謗法,若依自力,則各人果報千差萬別;若依彌陀願力,則上下無別,一同往生高妙的報土,一同證悟光壽無量的極果。
此問答正是顯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義。
眾生稱念為「因」,彌陀願力為「緣」,往生報土為「果」,因緣和合故。
顯明正由佛願之強緣,小聖與凡夫,皆悉往生高妙報土,是全託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彌陀本願力之故。
往生全憑彌陀願力
可知往生彌陀報土絲毫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彌陀願力,故不論眾生的身分資格:不論男女老少,不論緇素賢愚,不論罪之輕重,不論行之有無,不論心淨不淨,不論念一不一,一切不論,但信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亦即但憑彌陀不可思議的佛力,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皆得往生。故往生極樂,不論自力,只論他力。
欲生彌陀淨土之人,應先知彌陀之本願,彌陀已預先為我等成就極樂世界,預先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資糧,也預先為我等成就消除曠劫以來所造一切罪業之名號功德力;由於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領受彌陀功德,因而長劫虛受輪迴。今日信知,乘彌陀願力,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貫徹一生,更不再疑。
若不乘彌陀願力,等覺菩薩尚不能往生,何況凡夫?若論凡夫,尚且無力脫離六道輪迴,何況往生高妙報土?五乘自力非入報土之因,唯託彌陀願力才是正因。
不論根機,不論善惡,往生報土,唯依彌陀佛願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眾生皆是雜毒之心,虛假之行;唯有彌陀是清淨之心,真實之行。因此,不論眾生修行之功,唯論彌陀救度之力。
可說:
凡夫入報,平等一相
雖然凡聖染淨根機不同,但相同的都以彌陀願力為增上緣,而同等往生同一報土,自當同享極樂淨土之依正莊嚴,同受法藏之他受用福德果境。此即是「五乘齊入」,亦是「平等一相,凡聖一味」。此論點,自然是以彌陀報土為法藏菩薩特殊的超世悲願所成,而異於一般依自力所感之淨土。
「極樂報土」,極樂是報土,是酬報彌陀因地超世願行所成就之果報土,故於十方諸佛報土之中,無倫無比,超勝諸佛報土。如《大經》所說:「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因此善導大師說:「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阿彌陀佛,是酬因報身;極樂淨土,是酬因報土;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此是彌陀本願。如是因,如是果。
善惡凡夫,依彌陀「本願稱名」所得生之土,即是極樂世界之報土,而非化土(應化淨土),亦非凡聖同居土(凡夫與聖人雜居之下等淨土)。此報土如《往生論》所說是:「二十九句之莊嚴功德,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平等覺經》說其土是「無量光明土」,《往生論》說其土是「蓮華藏世界」,又說其土相是「究竟如虛空」;這都是真實報土之相,是本願稱名所往生之淨土。此是淨土宗根本宗義,不可混淆,善導大師之「凡夫入報問答」,可謂簡明扼要,堅確不移。
此高妙報土,乃是彌陀為十方眾生,經過五劫思惟,超發四十八大願,又經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經此願行圓滿,始得成此報土。此清淨報土,純然一味,無有品位階級。善惡凡夫,只要稱名念佛,即是託佛願力,必得生此高妙報土。彌陀名號,圓具萬行萬善萬德,是故念佛,能得大利無上功德,成佛之因無不圓滿,故得橫超品位階級,往生快速成佛。然有「內證」、「外相」之異。
從果降因,示現菩薩
論其「內證」,往生即得無上涅槃之妙果,與彌陀同得無量光壽,所謂「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論其「外相」,從佛位降下一級,成為菩薩,此是從果降因之「示現相」。何以故?若據《大經》下卷「眾生往生之果」的經文,便知乃是為行「聞法供養,說法度生」之事,故說有時集會講堂,聞佛說法;有時往詣十方,供養諸佛;有時列諸佛道場,利益眾生。此等行事,若以佛身,即不相應,故現菩薩之相。
外相雖現菩薩,內證乃是涅槃;故往生報土,皆得佛果。
雖分「內證」、「外相」,然亦皆平等:「內證平等,外相平等;內證無上,外相無上」。故《大經》「依正涅槃」之文說:「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此即是證悟同一涅槃之相,無二乘三乘之別,無上下階級之分。
故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最後之結論,以「的取三願」(十八願、十一願、二十二願)證明「往生報土,速成佛果」之義。亦即依第十八願之力,往生報土,依第十一願之力證入滅度(涅槃),依第二十二願之力,至一生補處,而遊諸佛國,開化眾生;當下「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引此三願,證明速得之理。
二十二願所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顯示往生報土,當下直入一生補處,超越十地,不歷經一地至一地,故亦不經一劫二劫等,往生即超劫超地直至菩提。故龍樹菩薩說「往生不退至菩提」,善導大師也說「同因同行至菩提」、「一入不退至菩提」。同以「本願稱名」為因行,是故往生即得不退,往生即至菩提。
又所說:「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此之「修習」,即前所言之從果降因,毫無所缺,行菩薩之事;非修因感果、從因修果之修。
往生極樂世界,都是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即是候補佛位,候補佛位即是有成佛之功德而尚缺成佛之位置,故從極果佛位而退一等,居補處之位。既居弟子位,則「長時聞法,歷事供養」等,如《大經》所說乃是菩薩應行法式。
善導大師或說:「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或說:「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或說:「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本願勝故,煩惱凡夫,稱名入報
報土,以聖道門來講,是佛與初地以上菩薩所受用的佛土,是登地菩薩才可以進入的。可是阿彌陀佛的報土超越諸佛報土,即使是罪業凡夫,只要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名號,也能進入極樂報土,這叫「凡夫入報」。
歸根結柢,善惡凡夫之所以還沒有登地就能往生彌陀報土,是因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強緣。
以念佛為因,以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之力為緣,垢障凡夫也能往生阿彌陀佛的報土,這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只要稱名,尚未斷除煩惱就能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就這一點,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卷下「清淨功德」之文解釋說: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
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還沒斷除煩惱就涅槃有分了。
其實,斷除煩惱是很難的。以五十二層菩薩階位來講,從初信開始,初信是斷見惑,到七信是斷思惑,到十信才斷塵沙惑,之後還要斷四十一品無明。到了五十一位的等覺菩薩,所有的無明才斷盡,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才能完成佛果。可是我們一品無明都沒斷,我們還是貪瞋強盛、業障深重、妄想紛飛的凡夫,連見惑尚且沒有斷除,也沒有降伏,然而,竟能超越通途的地前菩薩,而直入彌陀報土,原因在哪裡?原因在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已經成就。第十八願已經成就了,我們依據第十八願,不但往生決定,而且能入報土。所以,淨土法門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4.諸師誤判極樂身土
有關彌陀身土及凡夫能否往生之論議,隋唐諸師有種種不同分判,大致可歸納為四種:
一、或判極樂是粗劣化土,而凡夫可得往生。這是慧遠、智者、吉藏等所主張。
二、或判極樂是高妙報土,但凡夫不得往生。這是攝論師們所主張。
三、或判極樂為報化二土,地上菩薩生報土,地前菩薩及凡夫生化土。這是迦才、道世、元曉等所主張。
四、或判極樂為四土,凡夫只能生於最低的凡聖同居土。這和第一種的主張一樣,主要是智者的分判。
(1)不許凡夫入報
善導大師以前,或同時代諸師將彌陀淨土做各種這樣的分類,是專以所往生之眾生根機及修行狀況為基準去判別國土之優劣,即彼等諸師都認為受用報土唯是地上菩薩所居之住處,非地前凡夫所能進入。因此,以彌陀淨土為報土者,即否認地前凡夫能夠往生;認為地前凡夫能夠往生之淨土,則其淨土必是粗劣化土或是凡聖同居土,此二者都認為凡夫不能夠往生報土。
對於各種紛紜主張,善導大師唯獨強調「凡夫入報說」,大師判定彌陀之淨土是報身報土,又判定《觀經》之九品都是凡夫,而且主張罪惡生死之凡夫,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便得往生彌陀報土,正因為以彌陀本願力為增上緣,故凡夫亦可入彌陀報土。顯明「凡夫入報」──凡夫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報土。亦即託佛願力以為強緣,惑障深重之最下凡夫,與豁破無明之上位菩薩,平等往生彌陀報土。
(2)忽略彌陀救度本願
究其偏誤之原因,在於向來諸師不知站在彌陀本願的立場,不依據彌陀他力救度的一邊,只站在一般通途法門的立場,只依據眾生自力修行的一邊,因此認為有漏凡夫,煩惱未斷,惑業仍在,不可能往生彌陀清淨圓滿無漏的報土。若能往生,則其淨土必非清淨圓滿的報土,必是粗劣化土,或是凡聖同居土。但,若是如此,則彌陀建立本願之目的,則成為毫無意義。
彌陀主動的廣喚十方眾生念佛往生其國,並且建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願,意思是說,十方眾生只要念佛,都要使其往生,否則自己不成佛。而今彌陀已成正覺,吾等雖是有漏之罪惡生死凡夫,若念佛歸投彌陀,願生其國,當然蒙受接納。若不能如此,彌陀為何要建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本願?又何必為大多數不能夠往生之凡夫而莊嚴此一高妙之報土?這些豈不都成為毫無意義。
或者,如果凡夫以自己之力也能夠往生,但只能夠往生低級之淨土,則所附說「若不生者」之保證也就變成無此必要了。
所以,無論從何方向探究,結論無他,彌陀建立本願之旨趣,都是為了我等罪惡生死凡夫之破格昇進。諸師之論議,乃不知彌陀淨土法門是以彌陀之願力救度為本義,故所說難免錯謬。
《攝論》一派,以及慧遠、智者等諸師,都以所往生之眾生為基準,判別彌陀淨土之優劣。但若依淨佛國土之教旨而言,淨土都是菩薩「因願酬報」之土,當然彌陀淨土即是報土,並且凡夫得以往生彌陀之報土,在《大阿彌陀經》等諸經中已有明記。因此,今善導大師之凡夫入報土說,方為究竟發揮阿彌陀佛建立淨土之實義。
(3)善導依彌陀本願,楷定誤謬
《攝論》學者雖判彌陀身土為報土,卻認為凡夫不能往生這樣的報土,這都是由於不知彌陀救度眾生之他力弘願的特殊性及超越性。而善導大師則精要扣緊此點,認定彌陀淨土之極樂世界是「五乘齊入」、「平等一相」之報土,何以故?彌陀本願力故。
善導大師判定彌陀身土為報身土,是從彌陀本願力為出發點,以辨別彌陀淨土與一般淨土之不同,從而凸顯彌陀淨土特殊性之所在,此特殊性即表現在五乘齊入、凡聖一味之報土。同時,這也是善導大師與《攝論》學派雖同主張彌陀為報身土之相異處。
善導大師主張彌陀身土是報身土,而且是五乘齊入,平等一相,凡聖一味,同享彌陀之他受用功德及極樂之依正莊嚴。善導大師判此為「頓教一乘海」,這在圓滿淨土之因行果報中,是一種特殊性、超越性。尤其是罪惡生死凡夫,依靠彌陀本願力而往生極樂,亦即凡夫入報土說,此雖迥異於隋唐諸師所主張,然而善導大師則極力提倡,宗述經典,發獅子吼。
其實,若以《觀經》所說:「以佛力故,見彼國土。」又說:「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這些經文都在於說明並凸顯凡夫往生報土之憑藉,即是「以佛力為增上緣」。《觀經》此說,與《大經》所說,符節相應,宗旨一致,兩部經都同樣宣說依彌陀願力,使善惡凡夫平等往生其報土,得不退轉,入涅槃界。是故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開宗明義便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此即是善導大師根據經典,而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建立淨土宗純正之教理(《觀經》要義),楷定隋唐古今諸師之謬誤(楷定古今)。
當時諸師皆否定一般凡夫能往生彌陀報土,可是,善導大師卻毅然主張凡夫能往生彌陀報土,有獨步教界,判斷古今之氣概,並充分發揮淨土立教之本旨。
凡夫往生彌陀報土的原理,是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阿彌陀佛建設極樂世界,目的就是要使十方眾生──不管聖人或凡夫,善人或惡人,都能夠往生到那個地方,而且快速成佛。這顯示出阿彌陀佛的悲願特別的殷切,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超勝的地方。
彌陀因行,顯凡夫入報之必然
如果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雖然高超殊勝,是報土,但一般眾生不能夠往生,這樣就失去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之意義了。
如果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不夠高超殊勝,是化土,而一般眾生都能夠往生,這樣也失去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之意義了。
為什麼?根本原因在於: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在時間上是經過漫長的五劫,藍圖是參考十方諸佛的國土,取十方諸佛國土之中的精華,再加入自己的智慧,反覆琢磨,才規劃出極樂世界。為了要完成這樣的極樂世界,經典中說是具足了兆載永劫之難行能行,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能成就這樣的淨土。因此,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未完成便罷,如果完成了,極樂世界就是報土,十方眾生就能夠往生。也就是能夠使十方眾生──聖人、凡夫、善人、惡人都平等地往生極樂報土。這都由於「彌陀本願力」。
為了要引導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都能夠因欣慕而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極樂世界必須是無三惡道、無輪迴、無任何痛苦、無任何污穢罪惡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必須是十方諸佛淨土之中最為清淨、莊嚴,最為殊勝、微妙的,這樣才能夠吸引眾生念佛往生。除此之外,往生到這個世界的眾生,不但斷除煩惱、離開輪迴,還必須使他具足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通通具足;這樣還不夠,必須要使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能夠快速成佛,當下進入不退轉,證悟涅槃。這樣,才能夠吸引眾生,引起眾生的欣慕。不止這樣,還能令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和阿彌陀佛一樣,得到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同樣和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有大智慧力,能夠到十方世界救度有緣無緣的眾生。這樣,才能夠徹底使十方眾生欣慕極樂、厭捨娑婆,而專稱名號,願生淨土。
四十八願,唯明念佛往生
所以,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在引導十方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每一願、每一願都依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為根本。因此,善導大師解釋這四十八大願說:
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一一誓願皆是念佛之願,所以說「一一願言」。而且還說: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說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本來每一願各有不同的願名與內容,但是善導大師說每一願都在說「念佛往生願」,這就顯示第十八願是根本願。就好像DNA,樹枝也好,樹葉也好,樹果也好,都沒有離開根。它的性質、屬性,都是從根所發、依根所現的。
善導大師作《觀經疏》的目的是為了楷定古今,為什麼古今諸多大德對彌陀淨土會有種種錯誤的解釋呢?因為他們都是依據聖道門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門的經論,同時也以自力的立場,也就是站在眾生根機的立場來論往生之後的境界,也就是說,是什麼樣的根機,累積什麼功德、修到什麼功夫,迴向往生彌陀淨土,然後依各自不同的根機與功德、功夫作為標準,來分判往生之後所處境界的高低。他們卻都沒有站在阿彌陀佛本願力,也就是沒有站在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願修行,沒有站在阿彌陀佛建立極樂淨土的本意來看,所以解釋就錯誤,導致偏離了彌陀救度眾生的本願,也偏離了釋尊宣說淨土法門的本懷。
唯有善導以淨解淨
善導大師為什麼能透徹瞭解彌陀淨土的精要旨趣,而畫龍點睛述其宗要?原因在於,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善導大師完全是依據淨土門的經論及彌陀本願力來解釋淨土的教理。
淨土正依的經論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易行品》、《往生論》以及《往生論註》、《安樂集》。善導大師是對這些淨土正依的經論,前後融會貫通,徹底瞭解,若在這部經有敘述不完整的地方,而另外一部經有說明,就引用那部經來印證這部經,如此互相對照就可以看出這部經的真正意旨,甚至也同時了達細微不明的地方。互相引證就能夠對那個不瞭解的得到瞭解,這就是以經解經,以淨土的經論相互印證來透達淨土經典的道理。依此方法所解釋出來的理趣就純然屬於淨土的教理,如果以其他的經論、或其他宗派的觀點來詮釋淨土宗教理,就難免產生偏誤,成為非純粹的淨土思想了。
淨土宗的特色,就是講他力,他力就是「彌陀本願力」,只要靠著彌陀本願力,凡夫自然就能夠進入彌陀報土的境界;如果不是依靠彌陀本願力,是依靠凡夫自身之力,則連要脫出三界都不可能了,何況進入彌陀的報土呢?因此差別就在於是否有依靠彌陀的本願力?如有依靠彌陀本願力,自然就進入彌陀報土;沒依靠彌陀本願力,就沒辦法進入彌陀報土。
彌陀本願力是佛教之所歸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也是淨土宗的根本教理與思想核心之所在;唯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才是阿彌陀佛最根本的誓願,也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唯一要宣揚的本懷,也是十方諸佛證明、護持、讚歎的地方。所以,整個佛教的歸納總結,就是在「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因為每一尊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離開三界輪迴之苦,證得真如涅槃之樂。而八萬四千法門,八大宗派之中,能夠徹底達成這個目的的,就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離開了念佛法門,離開了淨土宗,十方諸佛沒有辦法能夠完全、普遍救度十方眾生;離開了念佛法門,離開了淨土宗,末法時代輪迴的眾生沒辦法脫離輪迴,沒辦法成佛。印光大師也說:「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善導大師「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教理,可以說上合十方諸佛之意,下契十方眾生根機。使得宇宙之中現出了光明,使得十方眾生有了往生的希望。
法然依善導楷定義而創宗
以通途教理而言,報土是菩薩往生的淨土,而凡夫之所以也能夠往生,完全是依託彌陀之本願力,此即所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善導大師強調「彌陀本願力」,提倡「本願稱名」,楷定「凡夫入報」,而判定淨土三經都是為了罪惡生死凡夫說明彌陀他力救度的法門。在淨土教史上,毫無疑議的,大師是開拓出嶄新局面之人。特別是日本高僧法然上人專依大師楷定古今之要義,建立日本淨土宗以來,善導大師被尊崇為彌陀之化身,其著書被視為彌陀之直說而受頂戴,直到今天。
法然上人依大師之宗義建立淨土宗而說:
我立淨土宗之元意,為顯示凡夫往生報土也。
以上皆是彰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及「彌陀本願力」之淨土宗根本義。凡善導大師之論釋,皆為闡明此義。
叄、總結
一、為何強調「本願稱名」?
淨土宗為什麼要強調「本願稱名」?略舉六點理由:
第一,教理如此故。
第二,契理契機故。
第三,順佛願、順佛教、順佛語故。
第四,祖師傳承故。
第五,為弘揚純正淨土宗故。
第六,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自信教人信,真成報佛恩故。
淨土宗的根本教理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再怎麼樣弘揚傳播、怎麼樣弘宗演教、怎麼樣辯才無礙,都不可以離開這個教理。因為「本願稱名」就是淨土宗的根本與純正的教理,因此不弘揚淨土宗便罷,一旦弘揚淨土宗,不解釋「本願稱名」,不強調「本願稱名」,則所講的肯定不是純正淨土宗的教理。
「本願稱名」上契阿彌陀佛的佛願,下契十方眾生的根機;也就是說「本願稱名」一方面契合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心、願力;另一方面,稱念名號每一個眾生都做得到,不管男女、老少,乃至有些畜生也能夠念佛。所以唯有稱名念佛才能完全契理契機。
第三,順佛願、順佛教、順佛語。
「順佛願」,隨順《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阿彌陀佛所說的根本願。「順佛教」,隨順《觀無量壽經》〈流通分〉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持名念佛」,這就是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順佛語」,隨順《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對念佛必生極樂的證誠、讚歎、護持。
「本願稱名」是淨土宗的傳承祖師,上自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直至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祖祖代代相傳的淨土宗的根本教理。這五位祖師的淨土宗傳承都很專純一致,都是「本願稱名」。我們後代的徒子徒孫,當然應依自宗的傳承祖師,不依他宗的異見、異學、別解、別行。
可以說,「本願稱名」才是純粹的淨土宗,若離開本願稱名,就沒有淨土宗,也等於沒有佛教,因為失去了簡要易行的救苦救難方法,眾生就要永劫墮落在六道輪迴之中了。
第六,「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我們既然瞭解、信受這個法門,就應自信教人信,使十方眾生同生極樂國,才是真正的報答佛恩。
淨土宗特色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因為教理是這樣,所以我們要依照原汁原味的教理來弘揚。而且「本願稱名」上契彌陀根本願、下契十方眾生所有根機,因此我們就強調「本願稱名」。
淨土宗最究竟的目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只求現世的利益,也不是希望將來再做人,或者上生天界。淨土宗專稱彌陀佛名的終極目的就是往生彌陀淨土,所以才叫做「淨土宗」。因為「本願稱名」能使任何眾生往生淨土,若不是本願稱名,就沒辦法達到使任何眾生都能往生淨土。
就彌陀的四十八大願來說,「本願稱名」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就是根本願。若不是「本願稱名」,阿彌陀佛也有發願要接引,就是第十九願的內容。第十九願的內容是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迴向欲生極樂世界。在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中,當然也有包含念佛,也就是說,他一面念佛,一面兼修其他功德或修其他功夫來迴向求往生。
由此可知,同樣念佛,純和不純、雜和不雜就有所差別。若是「本願稱名」的念佛,就是純粹、專一、不雜。
二、為何強調「凡夫入報」?
淨土宗為什麼要強調「凡夫入報」?略舉四點理由:
第二,祖師傳承故。
第三,為顯示彌陀悲願之特殊性與超越性,亦即淨土宗之特色(特殊與超越)。
第四,為了引導所有眾生欣慕極樂,安心念佛。
如前所說,淨土宗的根本教理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再怎麼樣弘揚傳播、怎麼樣弘宗演教、怎麼樣辯才無礙,都不可以離開這個教理。因為「本願稱名」就是淨土宗的根本與純正的教理,因此不弘揚淨土宗便罷,一旦弘揚淨土宗,不解釋「本願稱名」,不強調「本願稱名」,則所講的肯定不是純正淨土宗的教理。
純正的淨土宗教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照經論如實講說,不然就不是純正、實在的淨土宗,而是有摻雜的淨土宗,這樣淨土宗就不成淨土宗了。淨土宗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易」,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若不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就必定是艱難的,對我們來說,這樣就沒解脫與成佛的希望了。
凡夫能入報,易行而功高,是彌陀五劫思惟的悲心、兆載永劫的願力,使罪惡生死凡夫,直入彌陀報土成佛,他宗他法之所無,唯有淨土宗獨具,是淨土宗之特色,在一代教法之中,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正如傳承祖師曇鸞大師所說「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此正是彌陀本願,釋尊本懷,諸佛證誠,若不高舉旗幟,向眾呼喚,不免辜負佛恩,也愧對己靈。
如前所說,「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是淨土宗的傳承祖師,上自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直至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祖祖代代相傳的淨土宗的根本教理。這五位祖師的淨土宗傳承都很專純一致,都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後代的徒子徒孫,當然應依自宗的傳承祖師,不依他宗的異見、異學、別解、別行。
第三,為顯示彌陀悲願之特殊性與超越性。
為顯示彌陀悲願之特殊性與超越性,和十方諸佛比較,阿彌陀佛的願力有特殊性與超越性。不能脫出輪迴的眾生,阿彌陀佛能夠使他脫出輪迴;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阿彌陀佛能夠使他往生極樂世界;即將墮落地獄的眾生,阿彌陀佛也能夠使他免於墮落,這是就阿彌陀佛的悲智來說,並沒違背因果道理,因此具有特殊性與超越性。
佛教教義的中心是慈悲,最後的目標是使一切眾生全部成佛。所以,首先拔除眾生無邊的生死輪迴之苦,才是佛教大慈大悲的根本。所謂慈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也是佛教的特色,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絕對的、平等的、無條件的救度,如果佛的慈悲有範圍、有條件、不能平等,那這種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在佛教之中徹底顯示出大慈大悲,絕對的、平等的、無條件的救度,不但拔除眾生無邊的生死輪迴之苦,而且使眾生都能平等往生彌陀淨土而成佛,就只有阿彌陀佛一佛,顯示出徹底救苦救難的法,就是阿彌陀佛念佛一法。
我們眾生的苦難很多,但根本性的苦難並不是這輩子生老病死的身心痛苦,或者環境上的水災、火災、空難、海難,或者山崩地裂、暴風暴雨等種種的天災地變;也不是國與國之間的互相戰爭,或人和人之間的互相爭奪。這些雖然也是苦,也是災難,但是,這些災難都是枝末性的,算是今生今世的小小災難。人,根本性的災難、根本的苦是輪迴,輪迴才是根本的苦。因為還有輪迴,再怎樣也沒辦法安樂自在,因為想到人生無常,過一天就少一天,過一年就少一年,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重生──往生成佛;而沒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死亡,因為他誤以為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不知道人死了之後,還有一個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在後面等著他。
我們眾生當然也會起善心、行善事,不過我們的心都是貪瞋癡、煩惱,都是妄想、雜念,本質都是我執,所以再怎麼行善積德,都是由我執所產生,不是無漏的,導致善行不是真正的善行,都是有漏的功德,因為摻雜了貪瞋癡,所以善導大師說,眾生所做的善事,全都是「雜毒之善」;曇鸞大師也說,眾生所修的五戒十善都不是真實功德,本身是顛倒、虛偽的。這樣的眾生,或行善、修行,或無善無行,本質上可說都是一樣的,沒什麼差別。這樣的眾生,必須要依靠外來的力量(強緣)才能夠徹底離苦、究竟脫出輪迴,外來的力量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
我們眾生的解脫唯有靠著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不講條件,沒有門檻,徹徹底底的大平等性、大慈悲力、大誓願力才有辦法。這種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平等性的救度,顯示在阿彌陀佛對罪惡生死凡夫的救度。如果佛對眾生的慈悲有條件,這樣大多數的眾生因為做不到,便沒有希望了。所以我們要強調「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就是要顯示阿彌陀佛悲願的深徹,給眾生絕對的希望。
一個人如果作惡多端,應該受閻羅王刑罰,打入十八層地獄,甚至十九層地獄,這樣才是公平、公義的;然而這樣的人,佛也要救度,是不是不符合因果的道理呢?當然,世間因果有因果的道理,世間法律也有法律的原則,但此處所強調的是阿彌陀佛對眾生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阿彌陀佛生佛平等、自他一體的看待,佛心沒有差別性,佛心超越人我分別的對待,超越正面、負面,超越是非、對立、善惡、恩仇;佛看眾生都是一樣的,都是受苦、輪迴、需要被救的眾生,這就是佛心。
佛的心是很難以我們凡夫的想法來瞭解的。以我們凡夫來講,我們有善惡、有是非、有因果報應的觀念,因此要去惡行善。以佛來說,他是站在超然的方位來看我們眾生,不論是善、是惡,全都是罪惡生死凡夫,全都是煩惱痛苦的眾生,全都是六道輪迴的眾生,全都是需要救度的眾生,所以不管這個眾生的根機高或根機低,都沒離開凡夫的本性。就好像石頭,無論是大石頭、小石頭或是一粒砂,放入水中全都會沉下去,必須要有船隻,才能夠將它們從此岸載到彼岸。只要放在船上,這無論大石頭、小石頭,都能夠順利到達對岸。
這個譬喻就好比我們在娑婆五濁惡世的此界,想要離苦得樂到清淨無污染的淨土彼界,若是靠我們的力量,完全不可能到達,全部都需要靠阿彌陀佛的本願船。不管我們的功德大、功德小、功夫高、功夫低,甚至有功德、沒功德,只要願意登上阿彌陀佛的本願船,阿彌陀佛都不會嫌棄,都會載我們到極樂淨土。一到極樂淨土,無論大石頭或者小砂粒,全都立即改變它的本質成為黃金。也就是說,我們的煩惱就轉為佛性。其實煩惱和佛性是一體的,一到淨土,佛性不受煩惱所蓋,百千陀羅尼、三明六通當下顯現;我們現在是凡夫,雖有佛性,卻被煩惱重重疊疊蓋住。
因為莊嚴的極樂世界報土連凡夫都能夠往生,這樣才能夠引導所有的眾生欣慕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同時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就是「念佛」,而念佛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的,這樣每個人就都能夠「安心念佛」、「專心念佛」、「一向念佛」、「老實念佛」。(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