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淨土宗弘願念佛會「第六屆的志工研習班」第一天的開班。今天要跟大家研討的題目是「善導淨土教理特色」,這是我們淨土宗最根本、最基礎的教理。大家手上都有一張講義,可以帶回去溫習。因為內容是教理性的,會比較生澀些,如果年紀大的蓮友,也可以專一念佛就好。
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善導大師所傳承的法脈。善導大師傳承自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傳承自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傳承自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的《易行品》和《往生論》。而淨土宗正依經典,也就是「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所以淨土宗這個法脈的傳承,以淨土教理來講是完全純粹的,如果不是這一個傳承的話,恐怕就會有摻雜。
每一個法門,每一個宗派都有它固有的教理,也必定有跟其他宗派不一樣的地方,這個就是這個宗派的特色、特質,也就是特別跟其他教派不同的地方。善導大師這一宗門的淨土教理特色在哪裡呢?我在這裡舉出四點:一、念佛觀,二、眾生觀,三、佛身觀,四、佛土觀。
這四個綱領也可以歸納為三個:
第一,念佛觀。這是就法門來講的。
第二,眾生觀。這是就根機來講的。
第三、第四,佛身觀跟佛土觀。這是就果報上來講的。
佛的境界,他的身跟土是一體的,阿彌陀佛本身的正報,以及極樂世界莊嚴的依報,都是一體的。任何眾生只要專一念佛,就可以進入阿彌陀佛的境界,與阿彌陀佛共同享用他依報、正報的種種清淨莊嚴。
善導大師這一些教理特色有他深厚、深刻的宗教體驗,也有他對教理深入、細緻的理解,同時又加上他是經過道綽大師的指導。是有這樣一個純粹的傳承。
除了這些之外,又加上內、外宗教環境的淬鍊。內外宗教環境是指什麼呢?
外在的環境如何呢?善導大師修行,以及證入三昧一直到往生之間,弘化的地區大部分都在唐朝的首都,也就是長安;他修行是在終南山,終南山就是秦嶺的地方,也就是長安的南方,他大半輩子所弘化的區域又是以長安城為主。那個時代的長安,不論就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都達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人口有百萬人以上。因為它是自由的國度,因此不只是中國各地的人會集來到長安,乃至外國,譬如說印度、西域以及中東,有很多人都來到長安定居;同時也有其他的宗教,譬如景教、祅教、摩尼教、回教,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基督教或者是伊斯蘭教,都有在長安城蓋寺院,也有它們傳播的管道。
那教內的情況呢?那個時候,可以說是佛教的黃金時代,不僅修行人、出家人很多,高僧林立,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也是在那個時代(隋唐)所創建的。
這些教派當中,有一些大德們也都對淨土的教理,如《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做註解,表達他們的見解。但由於這些見解大部分都是站在自力,也就是聖道門難行的教理來解釋淨土經典,因此就不合乎淨土的精神。善導大師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弘揚這個法門,除了必須面對教內對淨土經典錯誤的解釋,也必須面對外來其他的宗教傳播。因此,善導大師五部九卷著作的呈現,都會對教內、教外提出自己對淨土教理的見解。善導大師能夠成為淨土宗的大成者,就是在這樣一個大時代淬鍊下所成就的。
所以,要談善導大師淨土宗的教理思想特色,當然要依據善導大師的著作「五部九卷」;而且,這「五部九卷」的著作是善導大師經過對教理的深入、最純粹的傳承,還有宗教的體驗,以及當時教內教外的淬鍊所呈現的,因此不能單單只就文字表面去理解,也不能單純地就教理層面來理解,而是必須就剛剛所講的這幾個方面去完整的理解。
現在我們開始解釋。
一、念佛觀──定善、散善、稱名。
「念佛觀」是就實踐上來講的。佛教可以說是理論的宗教,因為它在講宇宙人生的真理,講解脫輪迴、成就佛果之道。
在講教理之外,佛教更注重於實踐。教理是「解」,實踐是「行」,可以說佛教是解行並重的。以淨土教來講,尤其「行」比「解」還要重視。
所謂「行由解起,行起解絕」,「行」之前如果沒有了解教理,就像盲者往前直走,是很危險的;但如果眼光明亮,可是不前進,一直停在原地,有眼睛也等於沒有。所以,「念佛觀」是行、是實踐,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所謂「正因」就是直接的原因,只要有這個因,必定直接的往生極樂世界。
那善導大師對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是什麼看法?
念佛有分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在這幾種念佛當中,善導大師認為哪一個才是正因呢?小標後面有說「定善、散善、稱名」,也就是定善、散善、稱名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不過從結論來講,「定善、散善」是屬於自力、難行道,必須迴向;「稱名」是屬於他力、易行道,是往生的正因,不必迴向,也如是因如是果的必然往生彌陀淨土。所以善導大師最終認定是「稱名」,這後面還會再解釋。
善導大師認定往生正因是「稱名」並不是他個人的獨創,也不是因為他喜好稱名,是有教理依據,有傳承,更有他宗教的體驗。
善導以《大經》核心教理解釋《觀》《小》二經的行門,並做要弘、正雜、助正的廢立。
對於淨土三經,善導大師在五部九卷當中雖然也有註解《阿彌陀經》,不過已經遺失,只有註解的《觀無量壽經》一直流傳到現今,同時五部九卷當中,也以《觀無量壽經》為核心。善導大師雖然沒有註解《無量壽經》,可是對《無量壽經》的教理非常的深入,有正確的掌握,也有他本身的體驗。善導大師在註解《觀無量壽經》當中,其實也是以《無量壽經》的精神來註解《觀無量壽經》;如同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也是以阿彌陀佛的願心、願力來講《觀無量壽經》的。因此,《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可以說是一體的經典。
《無量壽經》是淨土三經的根本經典,阿彌陀佛如何發願?發什麼願?發了願之後如何修行?經過多久的修行?願行圓滿成為阿彌陀佛之後,阿彌陀佛他的正報是什麼?依報是什麼?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方法是什麼?所救度的根機有哪些?這些內容都在《無量壽經》當中。
《觀無量壽經》則是以《無量壽經》為基礎,開展出阿彌陀佛救度的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阿彌陀佛救度的法是什麼樣的法?所以《觀無量壽經》是《無量壽經》的另一種開展。
至於《小經》(阿彌陀經),則是總結性、結論性的,《阿彌陀經》經文很短,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全經只講執持名號,以及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證明,只要專一念佛就必定往生。
善導大師是以《大經》的核心教理解釋《觀》《小》 二經的行門,同時也做了 「要弘」「正雜」「助正」等教判上的廢立。
「要弘」就是「要門、弘願門」;「正雜」就是五種正行與五種正行之外的所有雜行;「助正」就是五種正行當中,除了念佛之外,其他是助成念佛的,所以念佛是正業,其他四種是助業,唯有念佛是正定業,是往生的正因。
《大經》核心教理即是第十八願、願成就文、流通文、願成就偈。
第十八願的內涵概括為「信願行」,「信願行」是阿彌陀佛功德所流露的;第十八願也在講阿彌陀佛跟我們眾生「機法一體」的關係;第十八願也是整個淨土法門的核心、基礎、根源,如果沒有第十八願那就沒有《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可以說,如果沒有第十八願,釋迦牟尼佛就等於沒有講這一個法門,就沒有淨土教理,沒有淨土法門,沒有淨土宗。而解釋第十八願的內涵,必須以「願成就文」來做解釋比較有權威性,也比較正確,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直接對阿彌陀佛根本願第十八願的解釋。「流通文」「願成就偈」也一樣,也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對第十八願的解釋。
因此,我們要了解《無量壽經》,其他理解不來沒關係,但是對於這四段經文一定要正確地理解它;喜好教理的人,也可以把這四段經文背下來,思維它的內涵,會使自己信心更加的堅定、歡喜。
接下來是善導大師對念佛的看法。
善導念佛觀即是以第十八願為本,導引聖道門自力難行的定散諸機,入淨土門弘願(本願)念佛之一行。
善導大師是以第十八願為根本,同時也導引聖道門的自力難行的定善諸機,進入淨土門的他力易行的弘願念佛,而在《觀經疏.玄義分》作了「要弘二門判」
這一段法語是在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玄義分》的前面,這一段文很重要,可說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只要掌握了大意,就能夠掌握整部《觀無量壽經》的重點在講什麼。而《觀無量壽經》的大意也等於是整個淨土宗的大意。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這是指《觀無量壽經》的起因。
為什麼會有《觀無量壽經》這一部經?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會開展「要門」?這是因為「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娑婆化主」是指娑婆世界教化的主人釋迦牟尼佛,因為韋提希夫人請求釋迦牟尼佛教她觀想極樂世界,因此釋迦牟尼佛就依韋提希夫人的請求,滿她的願,而講了十三種觀想極樂世界的方法,叫做「十三種定觀」。這必須要心寂靜,達到定而不亂才能夠觀想,可是欲界眾生能夠入定觀想的少之又少。因此,釋迦牟尼佛再針對普遍不能入定的凡夫開展了三種福門,也就是「三福九品」。所以說「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安樂」就是安樂世界,也就是極樂世界;「能人」就是能夠救度十方眾生的人。這個人是誰呢,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能人」。因為他能夠救度你我他,能夠救度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眾生。
正當娑婆化主釋迦牟尼佛在開展淨土要門的時候,安樂能人阿彌陀佛主動的、假藉機緣顯彰「別意之弘願」──有別於十方諸佛救度眾生的方法,因他有這種弘廣的願力能夠救度所有的眾生,所以叫做「弘願」。
「其『要門』者」 ,所謂「要門」是指什麼內涵呢?善導大師說就是「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就是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定善、散善的法門。
「『定』即息慮以凝心」,息慮凝心才算是定,如果不能息慮凝心,就不是定。
「『散』即廢惡以修善」,沒有惡念,沒有惡言,沒有惡行。如果有惡的心思言行,就不是善。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有了定散兩種善的功德,把這兩種功德迴向求願往生極樂世界。反之,如果沒有定的善,也沒有散的善,那就沒有東西可以迴向;沒有東西可以迴向,就不能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善導大師說,所謂的「弘願門」 是如《大經》所講的:「所有一切善凡夫、惡凡夫,他們要往生極樂世界都必須要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定善也好,散善也好,乃至念佛也好,都必須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只不過,「要門」必須靠自己的定善、散善再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如果就「弘願」來講,只要他念佛,信佛救度,專念佛名,當下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
善導大師這裡解釋「弘願」,他只是說「如《大經》說」,並沒有指出是《大經》中的哪一段經文,不過在《觀無量壽經》的最後,也就是《流通分》的「付囑文」,善導大師有做出解釋。從結論上來講,就是以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來解釋這裡的「弘願」。
也就是說,所謂「弘願」就是第十八願的念佛,釋迦牟尼佛講「要門」(定善、散善)目的不是在定善、散善,而是要引導他們進入「弘願」,也就是進入「弘願門」, 引導他們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
《觀無量壽經》這種含義,以我們凡夫淺短的智慧是看不出來的。所以學佛必須要有善知識,當然更需要有傳承。我們這一個法門的善知識、傳承就是善導大師這一個法脈。
「正宗分」是這一部經典主要的地方。
「並說觀佛、念佛」,意思是,在講「觀佛」的同時也有講到「念佛」。當然這裡的「觀佛」是涵蓋這個「散善」;也就是說,《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就是在講「定善」「散善」跟「念佛」,所以有「要門」(定善、散善)跟「弘願門」(念佛),可是到最後,釋尊卻引導「定善、散善」進入「念佛」。引導的經文在哪裡呢?就是在「流通分付囑文」。
釋迦牟尼佛講完一部經,最後都會再歸納這一部經的重點,然後把重點交代流通,這個就叫做「付囑文」,所以每一部經都有「流通分付囑文」。所付囑的,當然就是這一部經的核心、綱要、重點,以這一部經來講,叫做「宗」──經宗。
《觀無量壽經》的經宗可以說就是在這一段經文。釋迦牟尼佛殷切的付囑阿難尊者,你要專一地念這一句話。哪一句話呢?就是「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說,《觀無量壽經》從開始到最後,釋迦牟尼佛用很長的經文講十三種定觀(定善)以及三福九品(散善),可是到最後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是流通在「定善、散善」當中所談到的「念佛」;而且把這個「念佛」提出來做為唯一的核心來流通。
經文說「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不只是告訴阿難,也等於是告訴當時正法時代的所有眾生,乃至像法、末法時代的眾生;也涵蓋末法萬年之後法滅之後的眾生。
善導大師他對這一段經文非常的重視,他看出這一段經文是整部《觀無量壽經》最核心的地方,可說如「千里來龍,到頭結穴」,這部經的「穴」,就是在這一段「流通分付囑文」,所以善導大師對這一段「付囑文」下了兩段法語的定論解釋。他這個定論解釋可說是一錘定音,定下了整個淨土宗的宗旨。
善導大師科判說︰「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其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首先對釋迦牟尼佛「付囑文」作了科判說:「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主要在顯明釋迦牟尼佛付囑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萬德洪名,讓它流通、傳播、廣宣流布到像法時代、末法時代,乃至法滅無量的時代。等於是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貫通三世,救度三世所有眾生。
之後又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意思是說,從一開始到最後雖然講了十三種定觀與三福九品,可是釋迦牟尼佛從阿彌陀佛本願──第十八願為基礎來看,講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的本意不在定散這兩門的利益,而是在於希望眾生都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為什麼?如果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也在定善跟散善,那他流通的付囑文除了「稱無量壽佛名」之外,應該也必須要再流通「觀無量壽佛像」或「發菩提心」等等內涵,可是這一些都沒有,而只有流通念佛。從這一點來看,釋迦牟尼佛最後流通的,就與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前後呼應,始終一體。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下了定案說:釋迦牟尼佛說這一部觀經的本意在於十方眾生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不二向,表示就時間上來講、空間上來講、行住坐臥上來講,都專一念佛,而不心向其他的法門。
這個就是剛剛講的「廢立」。也就是說,大篇敘述的「定善」跟「散善」沒有被建立使用,最後所用的就是「念佛」──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就是「廢立」。
這也顯示出「定善」跟「散善」是階段性、引導性的,也可以說是基礎性的;好像要登高望遠上最頂樓,必須從一層、二層、三層起步,經過了第一層要上第二層,必須離開第一層,到了第三層必須離開第二層,這就是「廢立」。所廢的,就是已經階段性完成了,進入另一個階段,可說「廣開淨土之要門」是為了導入「弘願」,導入之後就沒有要門,而只有「弘願」一門,而稱「弘願門」。
也就是,善導大師在繼承曇鸞大師的難行道和易行道,道綽大師的聖道門和淨土門等教判的基礎上,根據《觀經》在他自己的著作《觀經疏》中,將淨土門細判為要門、弘願門。
因為聖道、淨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法門,聖道門是靠自力修行斷惑證真,這是很困難的;淨土門是靠佛力往生淨土成佛,這是很容易的。那麼,從自力到佛力,必須設立一個進入的階梯,善導大師根據《觀經》這部經典,將淨土門細判為要門、弘願門,為修行者提供了一個進入淨土弘願門的階梯,一個接引的方便。由要門,聖道門的行者就可以進入弘願門,從而容易往生彌陀淨土。
「一向專稱」這四個字,可謂通明透徹,這就是善導大師念佛觀,「稱名念佛」的念佛觀經文理論依據就是從這裡來的。當然,經文依據不只是《觀無量壽經》的流通文,它是涵蓋著《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所以在「要弘二門判」一開始講《觀無量壽經》大意的時候就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那《大經》是在哪一個地方呢?這裡就有說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望佛本願。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節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