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請放掌。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慧淨法師總結為四句話、十六個字。我們這些天來的講學,也是在說明這一點。所謂四句話:
一、本願稱名。二、凡夫入報。三、平生業成。四、現生不退。
一、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是以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解釋〈流通分〉的: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就是善導大師思想的宗旨,也是修行的方法,「稱名」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所以稱名,因為這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的修持的方法。
念佛有多種,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這裏用「稱」字,是顯示口稱阿彌陀佛名號。口稱阿彌陀佛名號是來自於《觀經》,如同我們學的《觀經》下下品,以下下品意業失念、苦逼失念,沒有辦法,失去憶念佛名的能力,以這樣的眾生能夠做得到的,所謂「易行之致極」,善友轉教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以,口稱是顯示本願至極之易行,最容易的,即使心中再怎樣慌亂、恐怖,苦逼失念也能做得到。阿彌陀佛本願以此易行,而攝受一切眾生的根機。
既然如此,我們就知道:我們聲聲相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順佛本願,決定往生!所以,不在我們心中覺得說「有妄念哪、無妄念哪,清淨啊、不清淨啊,業障深、業障淺哪……」,不在我們自心裏邊去找解脫之緣、找出離之緣。我們自身不管怎麼樣,淨染不論──是淨是染一切不論,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二、凡夫入報
「凡夫入報」是指:但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順佛本願所得到的利益。
若論其根機,是九品凡夫,雖然有大乘善的凡夫、小乘善的凡夫、世間善的凡夫,但是也有惡業凡夫、純惡無善的凡夫,總之,這九品人都是凡夫的體性。
凡夫之人如何能到彌陀報土呢?也正是因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緣故!
所以,善導大師這兩句話,都是淨土法門的根本!這也是善導大師楷定古今的地方,對《觀經》的行法(修持方法)楷定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才是《觀經》一部歸根結底的結論,這是因為順符彌陀本願的緣故。
第二點,楷定《觀經》的九品根機,並不是聖人,也不是上根利智。總之,九品都是凡夫。
但以遇緣不同,致令九品差別。
因為所遇的因緣不一樣,才有九品的差別。
這樣的凡夫,以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做強緣,齊入彌陀報土,往生的地方是究竟、無生無滅、涅槃的境界,這就是「凡夫入報」。
報土的境界是善導大師所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是報土,往生的地方就是報土,沒有化土。只是在報土當中,有的是在蓮花胎之內要呆多長時間,這是《觀經》也講到的,這也是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一個特色。
其他所主張的,認為凡夫不可以直入報土,要能往生的話,是比較低的地方,凡聖同居土啦,比較低劣。
善導大師楷定古今:以凡夫乘佛願力,得以往生彌陀報土。
三、平生業成
第三,「平生業成」。「平生業成」就是指不等待臨終的時候。當然,如果臨終之機,那就是「臨終業成」。
「業」是指往生淨土這件事,「業事」,往生淨土之業成就了,決定往生。
稱念彌陀名號,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我們平時念佛,一念信心發起,念念稱名相續,誓畢此生,永不改轉,在我們平生活著的時候,往生大事已經定下來了。
既然如此的話,臨終不論什麼緣,無論在什麼因緣情況下命終,都決定往生西方淨土,這樣才叫做「正定之業」,不然的話,就還有不確定的因素。
一般所講的淨土理念,就是說:我們平時修行,或者念佛,或者積功累德,平時都不能確定,直到臨終的時候才確定,懷著一顆恐懼不安的心,這和善導大師的思想有所不同。
四、現生不退
第四點,「現生不退」。
「現生不退」是相對於「往生淨土之後得不退轉」來說的。往生淨土得不退轉,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善導大師的思想:你今生專修念佛,就能夠得不退轉。他解釋「光明遍照」、「攝取不捨」說:
蒙光觸者心不退。
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我們一心念佛,就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往生西方淨土,這叫做「現生不退」。
「平生業成」是指平生,相對於臨終而言;「現生不退」是指我們今生,相對於命終之後往生淨土而言。
「平生業成」是指往生之業已經完成;「現生不退」是指我們現在就能夠得不退轉,那麼,往生淨土就快速證果,有這種種利益。
龍樹菩薩解釋「不退」有兩種:一種就是自力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第二就是以阿彌陀佛本願力故: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必定」就是不退轉。
這個不退轉的位子非常高: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現生進入不退轉地。
當然,我們的身份還是凡夫眾生。印光大師也讚歎:如果專修念佛的人,雖然在此界沒有往生西方,但是:
譬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種性已超二乘之上。
就好像太子生下地來了,太子墮地之後,雖然對國家還沒有貢獻,種種治國安邦的方略還沒有學會,但是他將來必定要做國王。所以,一切群臣都向太子敬拜。
專修念佛之人,就好像太子墮地,就是說:他本身沒有什麼德能,沒有什麼行持,可是位子很高,所謂「不退轉地」,就是「凡夫菩薩格」,雖然是凡夫,卻具有菩薩的功德,乃至具有阿彌陀佛果地上一切的正覺功德,這個就是佛力所惠賜。這是來形容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
《無量壽經》要點之一:站在第十八願的立場解釋四十八願
善導大師是依據淨土三部經來建立淨土法門,特別是依據這部《觀經》來展開淨土法門的。不過,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是站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立場上,也就是以《大經》──《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做為根本來解釋《觀經》、來看待《阿彌陀經》。所以,在善導大師的思想當中,這三部經都是一味的,在《觀經疏》裏邊也有幾處提到。
就《無量壽經》來說,也有人講:「這四十八願是一個整體,突出第十八願,這樣會不會覺得不完整,覺得有所偏頗?是不是四十八願就割裂了?」
這些理解,是不會這樣子的。因為四十八願有個核心、有個宗旨,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以第十八願為宗旨。四十八願,在佛教名詞當中有「本願」這個名詞。「本願」的「本」有兩種解釋方法:一個就是「因本」,一個就是「根本」。
所謂「因本」,就是因果相對,果上成就的果地功德,探究他原來因中發的誓願,這叫做「因本」──以因為本,才有果(果就是末了)。這樣,四十八願都叫「本願」。比如,說到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三惡道呢?是因為當初法藏比丘發了第一「國無三惡道」這條本願,因此才沒有三惡道,現在的果報沒有三惡道。
第二個解釋,四十八願並不是平鋪羅列(像一個盤子裏裝了四十八顆珠子一樣),它是有一個貫穿不變的宗旨。那麼,這個宗旨、這個核心、這個根本、這個目的,就是第十八願──這是根本中的根本。
所謂「根本」,就像樹,它有根,長出來,上面才有枝、才有葉、才有花果。
第十八願是整個四十八願的核心,所以稱為「本願中的本願」。
《無量壽經》裏邊有: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也是以這條願作為本願,雖說是四十八願的通名,而特別給予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多處所提到的,就是以第十八願做為本願,因為四十八願大致來講分成幾個類型:攝法身、攝國土、攝眾生。
攝法身就是說:「我要成為怎樣的一尊佛?」阿彌陀佛有關於佛身──他本身的誓願,就有第十二願、第十三願和第十七願。第十二願說:「我要成為一個光明無量的佛。」第十三願說:「我要成為壽命無量的佛。」第十七願說:「我要成為十方諸佛稱揚讚歎名號的佛。」這是就佛本身所發的誓願。
攝國土:「我要成佛之後,成就的極樂世界是怎樣的極樂世界」,這裏也有很多願,比如說:「我所成就的國土沒有三惡道」、「往生我國土的人不再墮落三惡道」、「到我國土的眾生身皆金色、無有好醜,都得種種神通、得種種利益、開種種智慧……」這方面,四十八願裏也有很多願。
極樂國土是如此的微妙,佛身是如此的高貴,而成就國土和成就佛身是為了什麼目的呢?是為了讓我們眾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沒有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這樣的佛毫無意義,成就這樣的國土也毫無意義,所以,他的目標是在這個地方。
以此來講,由於第十八願而生髮出其他的每一條願,所以稱為「本願」。
第十八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就是要成為的佛裏面有第十二願、第十三願乃至第十七願的內涵,「我是要成為這樣一尊佛」;「十方眾生」,在其他願裏邊或許講到、或許沒講到,那麼,第十八願所說的眾生就是「十方眾生」,「你若不往生的話,則我不取正覺」,第十八願當願的意義,就是令我們十方眾生去往生;「欲生我國」的國土,是往生到什麼樣的境界呢?就是包括第一願、第二願、第三願等等,就是沒有三惡道、不墮三惡道……是往生到這樣的國土,所以,就第十八願來講,它包含了整個四十八願的內涵。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就有幾處說到:
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願只是說明這一件事情。像第一願,都是為第十八願服務的,為了讓我們眾生能夠往生到這樣好的國土,能讓我們往生到淨土,永遠不受三惡道的苦惱,而發第一「國無三惡道」的願;為了讓我們能往生到如此高妙的報土而發「不更三惡道」等等其他各條願;也是為了達成讓我們十方眾生能夠往生,而發他自己「無量光明」的願,「我這無量的光明,就是攝取念佛的眾生」。不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嗎?阿彌陀佛無量光明起的作用,就來自於第十八願,「因為要讓十方的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必然回歸我的淨土,所以,我發願成為無量光明的佛」;因為發誓要盡未來際地度脫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以發願「成為無量壽命的佛」;因為要發願以他的名號最簡單易行、最殊勝地來救度眾生,所以發願「讓十方諸佛來稱揚讚歎我的名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第十八願而服務的,以第十八願作為根本的目的。
說起來也很簡單,我們辦任何事情都有分目標,也有一個根本的目標。打一個比喻說,像三峽的移民工程,三峽移民工程主要的目的是要移民,為了移民,需要建設新的村莊、新的城鎮,要規劃道路,要有公園,要有商店,要有住房,要有自來水,要有幼稚園等等這一切。那麼,把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幹什麼呢?是要把人移到這裏來住。如果這一切都做好了,卻不能把移民移到這裏來住,這就是一個空城,沒有意義。所以,如果你問他在做什麼,他不用說「我是為了建房、建道路、建自來水管、建花園……」,雖然具體就某一件事情可以這樣講,但是,只要說「為了移民」就可以了,為什麼建這個村?是為了移民,移民才是一個根本的目標,所以,建這種種的分下來這些事情,都是圍繞這一個根本目標。
阿彌陀佛建極樂世界,說「我極樂世界怎樣的莊嚴,怎樣的殊勝利樂」,那目的就是要把我們十方眾生移到極樂淨土去,「速生我剎受安樂」,這才是四十八願的核心,所謂「十方眾生,欲生我國」,這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所謂上求佛道,是為了下化眾生,為此目標而展開其他四十七願。
就像樹一樣,這一棵樹,你握住根本了,整個的枝葉花果通通都有了。
所以,四十八願當中,如果其他的願不瞭解,你瞭解第十八願的精神、專修念佛的話,其他四十七願即使一個字不知道,到達極樂世界也是一點點都不少你,完全兌現出來。
那麼,「一個整體」是什麼意思呢?「一個整體」就是說:第十八願就好像一串念珠中間的那條線一樣,念珠,比如說有一百多粒,如果沒有線把它串起來,它就是分散的。有這條線串起來,它才成為一個整體。
又像一張網一樣,它有千孔萬孔,但是,如果把網的大綱抓住,所有的千孔萬孔都能收起來。
四十八願雖然內容非常廣泛,如果展開來講的話,還不止四十八願,非常廣泛,很多,但是,一提第十八願「六字名號,念佛往生」,這是個綱要,把它一抓,通通都有了。
如果說四十八願必須任何時候都要每一條願來講解才叫完整的話,那四十八願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個整體了。因為是一個整體,你抓住它的核心、主要地方,就全部都有了。
像我們提衣服一樣,這件衣服有領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他的部分,我們只要抓住衣領,領子一提,全部衣服就都提起來了,是不是?那如果這件衣服一定要抓領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後襟……全部抓才能提起來,說明這件衣服裁縫沒做好,分成幾大片了。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天然的一個整體,你只要稱念六字名號,全部都有了,這才叫一個整體──這是貫穿不變的宗旨。所以,這點不矛盾。只是我們學習的時候,最迫切要解決的,是我們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何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把這個突出出來。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邊還有這麼一句話,他說「四十八願,一一願言」(在《觀經疏》的五十一頁):
《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每一條願都是這個宗旨。
這樣的解答,也只有善導大師解釋得出來,其他人解釋不出來: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依我們從文字的解釋來講,第一條願就不是這樣,第一條願是說「不墮三惡道」。而善導大師在這裏是講它的本質,因為第一條願是結合第十八願才有意義的,如果說沒有第十八願的話,第一願就沒有意義了,對不對?「國無三惡道」,那有什麼意義呢?沒有眾生往生,國無三惡道沒有意義;沒有第十八願眾生往生的話,第二願也沒有意義,乃至其他所有的願都沒有意義,乃至第十二願「無量光明願」也沒有意義,沒有眾生往生,無量光明幹什麼呢?「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令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才是根本意義所在。
《無量壽經》的版本
也有蓮友說到關於《無量壽經》的版本,本來這件事情有些紛爭,既然有人問到──上次也提過,蓮友說:「《無量壽經》的彙集本,要說不是佛經,心中有點過不去。」說不能信服。
我知道大家有不少人讀誦彙集本,也讀誦了相當長的時間,對彙集本有感情。不過,我覺得學佛還要理智,要理智思維。作為我們修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從曇鸞、道綽到善導,我們所依據、傳承的經本,祖師解釋所依據的經本,就是康僧鎧所譯的《無量壽經》。若依後人的彙集本,就失去了祖師解釋的傳承,這是第一點損失。
第二點,彙集本是彙集漢譯的五種本子。佛經都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這五種本子都有原本梵文的依據。後來的彙集,是拿這五種原譯本──當然也不是空穴來風、自己造的,不是這樣,發心也不是如此,事實也不是如此。不過,他是取這五種原譯本,把它們彙集成一個新的本子,叫做彙集本。
按說,這件事情是很嚴肅的事情,因為佛經是佛金口所宣。
所謂彙集本,歷史上總共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宋朝的王龍舒有個彙集本,王龍舒是一位修行淨土宗的大德,他用《龍舒淨土文》的形式勸化眾生很懇切,《龍舒淨土文》在世上也流行了相當長的時間,到了蓮池大師的時候,就指出:這樣不適合,後來就很少流行了;清朝還有一位彭際清居士也有彙集,這是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民國時代的夏蓮居居士的彙集。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對這件事情也有些說法,說這樣可能會引發人家認為「經典不是佛金口所說的,也不是從印度的原文──梵文所翻譯的,就是人家自己這麼編出來的」,這樣會有損失,因此都對這件事情不提倡。雖然彙集的人用意很良好,我是覺得佛經很嚴肅,保留它本來的面貌就好。
比如說,善導大師的《觀經疏》:
一字一句,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
那麼,我們對它的尊重,也像對經文一樣,但是不直接把它說成是經文,就說「它是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這個就很好了。
很多祖師大德的著作,它的教理、它的文辭其實都非常的好,但是,位子是祖師講,就是祖師講,這樣比較穩當。
何況現在,如果講到五種原譯本,隨便哪一部經典拿出來,說:「這是佛經。」沒有人有任何異議,這個,歷史也很清白,翻譯也很明瞭,這個,沒有任何異議。如果拿了後來的彙集本,直接說成是佛說的,就有法師有不同的意見──怎麼可能說佛說的經典後人有不同的意見呢?那既然有不同的意見,就會引起紛爭。我們還是依一個穩妥的才好。
一個是從傳承上來講,一個是不讓人家對經典產生紛爭來講,我們還是依據原譯本。
同時,就彙集本來講,大家如果回去看──因為一般的居士,我覺得也不太瞭解經文的宗旨和核心。你不瞭解這些,你讀誦它,仍然有功德和利益,並不因為這樣,你讀了就沒有利益。
像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那寫得非常好,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戒殺放生文》都寫得非常好,都可以來背誦。我們知道是蓮池大師寫的,也不減少我們對它的尊敬心。
夏蓮居居士的彙集本,他有他的一番苦心,但我是覺得,直接說它是佛所說的,可能有所不妥。
比如說封建的帝王,假如他對同一件事情做過五次的指示,那麼,作為後來的臣子,你可以直接說「這是皇上在某某因緣情況下對某某事情下的聖旨、怎麼說的」,你把五次一起說出來都沒關係。如果你把這五次說的話,自己加加減減放到一塊兒,又不經過皇上的審閱,你說「這就是皇上說的」,你們覺得妥當不妥當?
(「不妥當。」)
這樣可能會招致欺君之罪。如果你把這五次皇上說的話不經過皇上的審核,根據做大臣的理解──因為講話都有不同的對機,也有不同的場合,他有他表達的重點,有很多細微的差別。
何況佛的智慧是圓滿無礙的,作為我們一個平常的人,說要把它彙集到一起不產生任何的差誤,應該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難免對同樣的經文有不同的理解。
歷史上王龍舒有彙集,彭際清就覺得彙集不夠圓滿,他再彙集;彭際清彙集了,夏蓮居覺得不圓滿,他再彙集;夏蓮居彙集的本子經過幾十年,又有許多人覺得不圓滿,將來別人再彙集……到底依哪一個呢?這樣就沒有依據了。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理性來看。
從教理上來講,比如說四十八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四十八願每條願願文,和阿彌陀佛成佛之後果上的願成就文,都有對應的關係。而彙集本裏邊就沒有這樣的關係。這條願成就之後,釋迦牟尼佛怎麼解釋,是很對稱的。我們回去看彙集本,失去這樣的味道了。
尤其是關於我們往生最重要的三條願,就是第十八、十九和二十願,在康僧鎧的譯本當中,可以說文字簡潔、義理透徹。在彙集本裏邊,把它揉在一塊兒,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就隨便讀過去;如果研究的話,你找不到你的方向。比如說,在康僧鎧的本子裏邊,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往生願」,很明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九願是引導諸行之人歸入念佛之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那釋迦牟尼佛在下卷就用「三輩往生文」來解釋第十九願的成就,「其上輩者,發菩提心,行做沙門……」,我這裏有我們弘願寺印的《淨土三經》的原本,有《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還有康僧鎧原譯本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下卷有「三輩往生文」,「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然後中輩之人,「雖不能行做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下輩之人,「假使不能做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這三輩雖然都講到發菩提心、也講到其他的行法,但是,不可少的,就是要一向專念,所以,善導大師把這「三輩文」解釋為:
下卷初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上輩、中輩和下輩,三等根機。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都勸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九願就非常明顯地看出來,是引導諸行根機的人(就是修行種種聖道法門,「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引導他們進入一向專念,不管是上根、中根還是下根。
而《觀經》這部經典,正是沿著這條路子,來引導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最後導入一向專念,這個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若說臨終之時,「我來現前接引」。
第二十願是指什麼呢?願文是這樣講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這條願叫做「果遂願」,所謂「不果隨者,不取正覺」,是說你最終要達成目標和願望,結果滿遂你的心願。所以,這條願叫做「來生果遂願」。因為第十八願是當生就決定往生的,「這一生如果你專修念佛不往生,則我不成佛」;第十九願也是誓願他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諸功德、種種諸行迴向導入念佛,臨終之時必來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那麼,還有的眾生,像一般佛法講的「結緣下種」之輩,他在佛教裏邊簡單結一個緣,又沒有發出至誠心,也沒有那樣一向專念、「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也還沒有通過諸行迴向,只是聽到這個淨土法門,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又退墮下來。即使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還要為他發第二十願,說「你曾經聞我名號,繫念我國,哪怕你曾經植諸德本(「德本」就是功德之本),曾經像種樹一樣下過種子,即使今生不得解脫,未來的話,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覺,令你畢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此來講,這三條願就非常完整。不管是正當機(因為佛度眾生,有「正所被機」,也有「結緣下種」──結緣機,佛講法就是這樣的),正對機就是你當生就得利益,當下得利益;結緣機是你今生不得利益,未來還要得利益。那阿彌陀佛這三條願就有這樣的次第:十八、十九是今生正對機,二十願就是結緣機。第十八願是真實──唯以念佛展示阿彌陀佛的真實本懷;十九願就是方便導入真實,這樣三願的次第關係非常鮮明。
如果依照彙集本,這個就看不出來了。所以,這些從教理的研究來講,是很有說法的。正依經典是這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那不是小事情。
當然,做為一般的信眾,也不瞭解這麼多,讀誦彙集本仍然有功德,並不會說你讀了就沒有功德了──不減損。
只是我們從法門建立、大根大本來講,如果說出個一二三,那就要依佛所說的,金口所說沒有異議的,而且是歷代奉行,諸位祖師有傳承的,這樣的才穩妥。
關於這三條願,這次可能就沒有機會詳細說明它,將來有機會,這三條願可以單獨來解釋說明。
第十八願願文與成就文的對應關係
在康僧鎧翻譯的本子當中,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和第十八願很有對應關係的: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這就解釋「至心信樂」;「乃至一念」是解釋「乃至十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這就解釋「欲生我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就解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下面說: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是非常吻合。
《無量壽經》要點之二:三輩皆勸歸念佛
剛才說過了,「三輩文」裏邊都講到有其他的修行,我們不如把這「三輩往生文」再來看一下:
上輩之人,捨家棄欲,而做沙門。
這個當然值得鼓勵了,這是上等根器的。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的「三輩往生文」,不談往生淨土之後的輩品差別,而是說這三輩是指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機: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機不等,佛皆勸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上根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捨家棄欲,行做沙門」的人,「捨家棄欲,而做沙門」,這樣的人也應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中輩的人,「我做不到出家、捨家棄欲」,中輩就講:
雖不能行做沙門,大修功德。
這一點也可以通融,你做不到出家,那麼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應當怎麼樣?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
就是說:你可以不出家,但是專修念佛不能改變,那麼,依你的根機,可以是哪種根機?是能夠在家修行福業的,「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這樣的人,也應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下輩是什麼樣的人呢?
下輩者,雖不能做諸功德,
出家、捨家棄欲做不了;在家做種種功德,也做不了。這些做不了,你還是應當如何呢?這樣的根機,應當:
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
這個是不能改變的。
淨土門的菩提心:願生心
至於這三輩裏邊都談到:
當發無上菩提之心。
「無上菩提之心」也有兩種,一個就是淨土門所談的菩提心,那就是: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就是我們淨土門的菩提心。
曇鸞大師說:
願生心即是菩提心。
因為我們也解釋過了,我們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要到極樂淨土去成佛的,我們只要願生極樂世界,決定可以往生;往生,決定能成佛;成佛,決定度眾生。
所謂「菩提心」,就是求佛果之心、願成佛之心。一個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發四弘誓願,修行菩薩行、成佛──這樣的自力菩提心很難發得起來,一遇境逢緣,我們就退失掉了,所謂舍利弗尊者尚且有退心的因緣、退心這件事情,何況我們凡夫呢?很容易退失。所以,為了護念我們,讓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裏講的「發菩提心」,是做為聖道法門的一種修行方法,把這種功德回轉、趨向──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像《觀經》三福業裏邊講的發菩提心,是作為一般性的修持方法。
一般聖道門發菩提心呢,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間難以成佛,迴向求生極樂世界,回轉、趨向,是這個意思。
第十九願講到念佛之外餘行的含義,是引導諸行根機的人都應當歸入念佛,如同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所解釋的:引導定善觀、散善觀種種根機的人歸入念佛所說。
《無量壽經》要點之三:「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之意
在《無量壽經》裏還有一段文,也往往有蓮友來問:
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
大家有沒有學過這一點?經文中有這一段。有人就懷疑了:「在這個世界行善一天,就抵得上、超過在無量壽佛國行善千歲,那幹嘛還求往生呢?在這個地方加功運道修行不好嗎?」
其實這一點,真正來講,極樂世界都是阿鞞跋致的菩薩,我們在這裏都是貪瞋不淨的凡夫──怎麼可能貪瞋不淨的凡夫一日行善超過阿鞞跋致千歲的功德呢?
這個是要說明什麼?反顯極樂世界成佛非常容易,娑婆世界行善太難,所以你應當求往生。
就好像行船,逆水行舟上一尺(因為太難了),那要超過順水行舟數百里。順水行舟都非常的快捷方便,不是說你這一尺比人家幾百里還長,是說明這個非常難。
我們在娑婆世界想要修行的話,等於逆水行舟,你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代價,然後得到的果報很小。
再一個說明:我們娑婆世界都是惡人、惡世界,極樂世界、其他國土都是自然行善,無毛髮之惡,連頭髮絲那麼一點小惡都沒有,所以人家自然成佛。在這麼惡的世界裏,你居然還能念出一句佛,你居然還能發出一點善心,「難中之難」,非常難,這是從反面來鼓勵我們這份善心,同時勸導我們應當求生極樂世界。
就好像窮人做功德──富人很有錢,百萬、千萬,他捐助一萬塊不為難;窮人整個家當就這一件衣服,他把這件衣服捐出來,「哎呀!你這件衣服捐的功德,比那個捐一萬塊的還大!」這也是就他的發心而論,「你這樣很不容易」,並不是說這件衣服本身的價值超過一萬塊。
這裏是通過比喻來說明:在這個惡濁的世界,我們要發心行善,善心非常微弱,退緣很多,難以相續,所以是個惡緣充滿的地方,來安慰我們、鼓勵我們說:「你稀有難得。」
那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發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才是永遠離開這個退緣、墮緣的地方──佛講的意思在這裏。
《無量壽經》要點之四:「三毒五惡」之意
還有,《無量壽經》下卷有一大段說到「三毒五惡」,相當長的經文,說:在這個世界要戒貪、戒瞋、戒癡,然後有五種惡,第一大惡「一痛一燒」──「三毒五惡段」。這「三毒五惡段」有兩種意趣:
一個就經文的次第來講,是在講述完極樂淨土的莊嚴之後,也講述完眾生往生淨土的方法之後──因為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容易,而來戒止我們說:「你應當謹慎,莫犯這樣的過失。」這就像第十八願所講的「抑制門」,不要犯這樣的過失,應當摒棄三毒而修持佛法,少貪、少瞋、少癡;應當摒棄五惡。這五惡是世間所謂的不仁、不義、不禮、不智、不信,反過來就是仁、義、禮、智、信。這是要戒止我們。
第二方面也說明:在這個世界的眾生,他的根機就是如此。用這段經文來照明我們凡夫的根性就是如此,應該心懷慚愧,認識到自己根機低劣,而來老實念佛。
這段文的一開始是這樣銜接的:在釋迦牟尼佛講完極樂世界的莊嚴和眾生往生的方法,以及往生極樂世界的殊勝果報之後,就勸誡我們說:
佛告彌勒、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
啊!極樂世界聲聞、菩薩功德如此殊勝,國土如此莊嚴,然後底下說:
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
這麼好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努力行善?應當:
「念道之自然」:往生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自然所牽隨,你只要願意去往生,阿彌陀佛本願力令我們決定往生。
「著於無上下」:極樂淨土沒有任何的執著,沒有上下的區別。
「洞達無邊際」:完全是神智洞達,咸同一類,都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無有邊限,這說明功德利益之廣大。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應當精進求法,應當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願意去往生呢: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只要一心求願往生,必然、必定往生!
橫截五惡趣,惡道自然閉。
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五惡道」自然關閉了,所以,以往生極樂世界來講,這個世界人天善道,仍然還是惡道,不是善道。
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升道無窮極」:往生極樂淨土開悟無邊,悟得無量無邊無生法忍,無有邊限,無有窮極,最高了。
結果呢?
「易往而無人」:非常容易往生,因為大家不能信順,不願意求往生,都在忙世間這些無意義的事情、墮落的事情,所以佛的悲心很憐憫我們,「這麼容易往生,結果世人迷沒在三毒五惡之中,結果很少有人去往生!」
有人就悲歎了:「你說那麼容易往生,這個世界就沒有人了。」
是啊,確實很容易往生,為什麼這個世界還有這麼多人呢?「易往而無人」,他們不求往生,他們不信順,他們造作三毒五惡,他們不能洞察世間這些過患。
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什麼障緣,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被佛的光明願力自然牽隨,往生極樂世界很容易。
你看,這一段講了好幾個「自然」:「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橫劫五惡趣,惡道自然閉。」
什麼叫「自然」呢?「自然」就叫「法爾自然」,它本來如此。
比如說長江水就往大海流,這是自然而然的,不假人為造作;比如蘋果熟了自然往地上掉,這也是自然而然;我們念佛就回歸極樂寶國,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無論長江水、黃河水──長江水比較清,黃河水很混濁,但是,大海沒有選擇,一到大海裏邊,就跟大海的水一樣,同樣的深、同樣的廣、同樣的味道。
我們不管是清淨心還是染污心,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回歸極樂淨土,這個叫「自然」。
自然,就不是我們的造作,「這樣可以吧,那樣不可以吧?」沒有不可以,都自自然然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人為的造作,免除人為的造作,只要專修念佛,就順佛本願往生淨土,所以才說「易往而無人」。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世尊很悲歎,說:為什麼世間的人看不破世間的五欲六塵、虛幻的幻象呢?為什麼心中不能放棄這些執著呢?應該:
「勤行求道德」,極樂淨土就是無上佛道、圓滿功德,一旦到達極樂世界:
「可得極長生」:得到無量壽。
「壽樂無有極」:受涅槃之樂,沒有限極。
接下來話鋒一轉,世尊就很悲歎了,說:
然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
但是世間的人,這麼好的地方、這麼容易往生的地方,他就不能聽信勸導,他幹什麼呢?很淺薄,「俗」,俗氣。怎麼叫「薄俗」呢?
「共諍不急之事」:往生大事才應當積極辦理,結果大家都在爭那些不著急的事情。
底下就講哪些不著急的事情:
於此劇惡極苦之中,
在這個娑婆世界,極大苦惱的世界裏邊,他們幹什麼呢?
勤身營務,以自給濟。
自己在那裏忙忙碌碌,掙錢哪、為名啊、為利啊……
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適等。
不管是地位尊貴的人,還是地位低下的人,「無尊無卑」,也不論是貧窮人還是富貴人,也不論是年少者、年老者,男人、女人,大家都在忙什麼呢?
「共憂錢財」:不求往生西方,為了賺錢發財。
「有無同然」:有了錢,他在憂,要更多的錢;沒有錢,他也是憂愁這件事情。並不因為有了錢就不憂愁了,照樣憂愁,叫「有無同然」。
「憂思適等」:憂慮、思考,種種的思緒紊亂,不管貧富,都是一樣的,都是苦惱,埋沒當中。
屏營愁苦,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有安時。
這就是世人的心態、世人的狀況,他們在那裏費盡心思、巧取豪奪,內心充滿了憂愁和苦惱,白天晚上所想的,就是這件事情,念念所思,「累念積慮」,想的都是這些,為了發財,幹什麼事?出去旅遊也想著發財,見了張三也想著發財,娘老子的錢也要賺……反正認錢不認人,總是想發財──「累念積慮」。
「為心走使」:他在世界上這麼忙,忙什麼?被這個心所驅使,跑東、跑西,搭飛機到哪裡去……其實都是他的心,他的心驅使他往東、往西到處走。
而我們今天來到法堂裏邊,也是「為心驅使」,我們的一個要聞法的心、要求生西方極樂的心,把我們引到這個地方來;那些大街上在跑的,他們要到這個地方談判、那個地方做生意、那個地方做買賣,他們為了錢到他們的地點。我們為了法到這個地方,所以,都是心驅使我們。
「無有安時」:我們來聞法,可以往生淨土;而世間那些事情,沒有結局、沒有了結、沒有安穩。
底下就講了很多了,所謂「三毒五惡」,是來戒勸我們,應當看破世事,放下世間這些錢財、名利等等,應當一心求生西方淨土,專念彌陀名號。這是這段文的含義。
《無量壽經》要點之五: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在《無量壽經》裏邊,有一次,整個極樂的景象顯現在阿難的面前,在《觀經》裏邊也有一次,阿彌陀佛,還有觀音、勢至顯現在韋提希夫人面前,就是在釋迦牟尼佛引導十方諸佛來到他的寶蓋頭頂當中,光台現出十方諸佛國,然後在第七觀裏就說:
阿彌陀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
這兩部經,當場就有極樂世界的景象顯在當時的對機眾的面前(很遺憾我們當時不在場,如果在,也看到了)。
《阿彌陀經》沒有極樂景象的顯現,《阿彌陀經》是為五濁惡世的眾生所講的,不過《阿彌陀經》有一個殊勝的地方,就是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這是《阿彌陀經》特別殊勝的地方。
《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講到最後結尾的時候,付囑阿難、付囑彌勒菩薩等等,然後再告訴阿難說:
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禮無量壽佛。
「阿難,你起來,把衣服整理好,合掌恭敬,來禮拜無量壽佛」,前面都講了這麼多了,叫他現在禮拜無量壽佛。
十方國土諸佛如來,常共稱揚讚歎彼佛,無著無礙。
十方國土所有的佛都在讚歎這尊佛。現在,釋迦牟尼佛要神力加持,讓阿難和在場大眾親自睹見無量壽國的莊嚴景象──不光是說,當下讓他看。
於是阿難,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體投地,禮無量壽佛,白言:
阿難蒙佛的教敕,就起來把衣服整理好,向著西方五體投地頂禮無量壽佛,稟白世尊:
世尊,願見彼佛,安樂國土,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我啊,還有在座大眾,我們想親自拜見彼阿彌陀佛安樂國土,還有彼阿彌陀佛的無量菩薩大眾。」
說是語已,即時無量壽佛放大光明。
話音剛落,當下、即刻,無量壽佛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諸佛世界,金剛圍山、須彌山王、大小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
無量壽佛馬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然後,所有世界、虛空天地的一切萬物都是一個顏色,就是阿彌陀佛的金光之色,都照過來了。下面又比喻說:
譬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瀁浩汗,唯見大水。
好像劫災的時候,劫水無量無邊,彌滿世界,其中所有東西都被大水淹沒了,看不到了,只能看見浩浩蕩蕩、渺渺茫茫一片大水。
彼佛光明,亦復如是。
無量壽佛放大光明之後,整個世界就隱沒掉了,淹住了、蓋住了、消失了。
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
文殊師利菩薩、普賢王菩薩,其他所有菩薩、阿羅漢,他們本來都有光,無量壽佛一放光,所有的光都沒有了,就好像太陽光一出來,蠟燭、熒火蟲、燈光通通都蓋掉了、沒有了。
只能看到什麼呢?
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放下執著,一向專念
這段經文也是有它特別的意義,這說明我們專修念佛的人,一心歸投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壽佛的光明在我們心中照耀,我們就不會覺得還有不足,「我是不是還要再去念念別的菩薩?」一切菩薩的光明都看不到了嘛!你再去念哪個菩薩呢?所有的菩薩都在阿彌陀佛光明裏邊了,「唯見佛光,明耀顯赫」了!
你這樣就會一向專念,所以,心中只有佛光,心中只有這一尊佛,所有的菩薩都收攝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不是說排除他們。
同時說明:修行念佛的人內心放下自我自力修行的執著。菩薩有功德智慧的光明,但是菩薩來念佛的時候,也不會宣揚說「我有功德智慧,我念佛,我往生靠我的力量」,他也沒有這樣的認識,因為他的光也被蓋住、沒有了;阿羅漢有功德智慧,也不會說「我靠我阿羅漢的功德」──也不是,也靠佛的光明,也是給蓋住、沒有了。
雖然說都蓋住、沒有了,不是說損失掉了,反而是提升到佛的檔次,說:「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我們每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認為自己「哎喲,我有多大的功德、有多了不起……」,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
即使我們出家,即使我們多少修善、多少持戒,也不把這一點從念佛裏邊單獨拿出來,說:「某某人哪,你只念佛,你看!我超過你,我還有持戒,我還有修善,我還有誦經……」你這樣拿出來看,說明你不是「唯見佛光,明耀顯赫」,你內心裏邊有自己的東西──不是這樣的,我們即使能做一點點,都是很卑劣的。
這一段經文是有這樣的意義。
親見極樂勝境
爾時阿難,即見無量壽佛,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會四眾,一時悉見。
這個時候,阿難就看見無量壽佛高大顯赫,所有當時四眾弟子通通都看見了(很遺憾,我們還是不在場。不過也沒關係,我們在這裏過把癮)。
彼見此土,亦復如是。
極樂世界的聖眾看見這個世界也一樣,彼此一點隔閡都沒有,都看到了──這個不是假的。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
佛跟阿難和彌勒菩薩講:
汝見彼國,從地已上,至淨居天,其中所有微妙嚴淨自然之物,為悉見不?
說:「極樂世界這樣的清淨莊嚴,你們都看見了嗎?」
難對曰:唯然已見。
「世尊哪,我確實看到了,確實如此!」
汝甯復聞,無量壽佛,大音宣佈,一切世界,化眾生不?
「無量壽佛在那裏用廣大的音聲勸化一切世界眾生,你聽到了嗎?」
阿難對曰:唯然已聞。
「我聽到了,無量壽佛梵音震響四方。」
然後世尊又問了:
彼國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寶宮殿,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汝復見不?對曰:已見。
極樂淨土的人民,他們的七寶宮殿有百由旬、千由旬,廣大無邊,沒有障礙。我們說乘飛機,他們是乘七寶宮殿,無所障礙,可以遍至十方,來供養諸佛,「你看到沒有?」
「哎呀!看到了。」這一切都歷歷在目。
《無量壽經》要點之六:胎生與化生
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
說到極樂世界有胎生,「胎」,用我們這世界的詞來形容,像到娘胎裏一樣。
對曰:已見。
「也看到了。」極樂世界這麼好,稍有不足,還有胎生。怎麼樣胎生?底下就來描述胎生的狀況:
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
雖然說是胎生,它也很廣大。「胎」又叫「宮胎」,又叫「宮花」,又叫「胎宮」,怎麼講呢?從外表看,它就是一朵蓮花;從裏邊看,它就是一座宮殿,所以善導大師叫做「宮花」,就是蓮花胎包著、沒有開,包裹在裏邊。外面看是一朵蓮花,裏面看是一座宮殿。裏邊有多大呢?有百由旬、五百由旬,這些眾生在裏邊「受諸快樂」,像我們這個世界忉利天上一樣快樂,都很自然,不假造作。
爾時慈氏菩薩白佛言:
彌勒菩薩代我們問了:
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
「世尊,什麼緣故極樂淨土的人有胎生、還有化生呢?」
「化生」就是極樂世界蓮花當下打開,不在蓮胎裏邊;「胎生」就是在裏邊要呆一段時間。
佛告慈氏:
下面來解釋了:
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有疑惑心,但是他也修種種功德,定善、散善、三福迴向等等,但是他有疑惑心,這樣「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
「佛智」是總稱,下面說了五點,所謂:「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等等,對這些,「於此諸智,疑惑不信」,「啊?我這麼罪業重,果然念佛就能往生嗎?他那麼下等根機,念佛一定往生嗎?」內心有疑惑,不敢相信。
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雖然不能明信佛智,但他還信罪福,也就是相信因果報應:造了惡因受惡果,修善得善果;造罪就受苦,修福就享樂,「猶信罪福」。
「修習善本」:修種種的善事功德,好像用這做為本錢迴向一樣,「願生其國」。
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
像此類的眾生,就生在七寶宮殿之內,五百歲之間:
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他在宮殿裏邊五百歲的時間,第一點,不能見佛,第二,不聞經法,第三,不能見菩薩、聲聞聖眾,與佛法僧三寶有所隔障,這樣於彼國土叫做「胎生」,好像世間的嬰兒在母親的胎裏邊,隔開了,包在裏邊,沒有出來。
那什麼叫「化生」呢?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
「乃至勝智」就是說「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作諸功德,信心迴向。
「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是指什麼呢?「明信佛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就是指第十八願專修念佛,「至心信樂」,「信心」就是信阿彌陀佛名號,所謂「明信佛智」,就是信這句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智慧的結晶、阿彌陀佛光明智慧的本體,我們相信念佛必定往生,這就是阿彌陀佛的佛智;「作諸功德」就是相續念佛,這句名號包含萬德,一切功德都包含在內。
當然,念佛之人也可以隨他的根機,上輩、中輩、下輩都可以廣行諸善,這也含在念佛之內。
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他們不要經過五百歲在蓮花胎裏邊,而是在蓮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剎那之間,他身體的大小、身上的光明和其他的諸菩薩都是平等,具足成就!
這個叫做「化生」。
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