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淨宗法師 《淨土宗概論講記》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概論講記》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貢獻及影響

       《觀經疏》對於淨土門建設的重要貢獻略有四點,主要從教理建設方面來講,是大根大本、非常重要的地方。

 

       (一)要弘二門判

       將淨土門分為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的「要門」,與專稱佛名直接往生的「弘願」,以要門為方便,導歸弘願。此種分判,為聖道門及世善行者開闢了轉入彌陀本願稱名的渠道,完善了淨土門的教理結構,強化了淨土門的攝化功能。

 

       前面已經講過了,這裡略作說明。

 

       修行聖道門的人,是有佛法信仰的。世善行者開始並沒有佛法的信仰,只是修行仁、義、禮、智、信,只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等,以這些世善的福業迴向求生就可以了,有這個方便。

 

       「此種分判,為聖道門及世善行者開闢了轉入彌陀本願稱名的渠道,完善了淨土門的教理結構,強化了淨土門的攝化功能」,這句話說明要門的作用是很好的。聖道門和世善的行人怎樣才能轉入彌陀本願稱名呢?就像前面說的,要門和弘願就像兩條高速公路,它們之間有一條連接的道——一條從要門轉到弘願的道,這樣不就容易過來了嗎?世善的人本來沒有佛法觀念,有了要門迴向求生,他就可以轉過來;慢慢地信仰深入,就能進入彌陀本願稱名了。

 

       「完善了淨土門的教理結構」,就像剛才所舉的這個例子,教理結構本來就是分為聖淨二門,這之間的銜接關係,如果沒有要弘二門判的話,還是如同井水不犯河水,就像兩條並行道一樣;所以,教理結構上必須要有要弘二門,這樣才更加完整。同時,因為有這樣的教理結構,也就開闢了一條渠道,強化了淨土門的攝化功能,對聖道門以及世善的行人就有攝化的作用了。台階太高上不來,墊個台階不就方便了嗎?這樣大家都可以上來了。

 

       (二)正雜二行判

       以與彌陀淨土直接相關的行業為正行,分為五種,即專讀誦淨土三經之「讀誦正行」、專觀察極樂莊嚴之「觀察正行」、專禮阿彌陀佛之「禮拜正行」、專稱彌陀佛名之「稱名正行」、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之「贊供正行」。

 

       其餘一切行,本來與彌陀淨土無關,必須迴向求生才相關,故為「雜行」。

 

       正行往生一定,雜行往生不定。

 

       此正雜二行的分判,成為淨土行業的根本規範,如同金科玉律。

 

       正雜二行判,特別重要。要弘二門判,有教理素養、有需要的,聽起來會覺得相應。但很多人可能覺得不相應,特別是一些老太太,她們不一定要聽,她們就想「你告訴我怎麼修,怎麼實實在在地做」,對於她們,正雜二行判就更加直接明瞭。

 

       「以與彌陀淨土直接相關的行業為正行」,「正」是正直的、直對的、純粹的、專門的、不夾雜的。佛法的修行法門特別多,這些行法,有的和彌陀淨土直接相關;有的就不相關,必須繞過來才能接上關係。比如《金剛經》,它和往生彌陀淨土有什麼關係呢?它從頭到尾都不講阿彌陀佛,也不講極樂世界,和往生彌陀淨土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讀誦或者解悟《金剛經》,不求其他的,只願意把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金剛經》和往生彌陀淨土就有關係了;不過,這些不是直接相關的,而是間接相關的,是通過迴向而產生的關係。《阿彌陀經》,即使你讀的時候不迴向,心心念念也都是極樂世界,這就直接關聯了,才稱為「正行」。

 

       「分為五種,即專讀誦淨土三經之『讀誦正行』、專觀察極樂莊嚴之『觀察正行』、專禮阿彌陀佛之『禮拜正行』、專稱彌陀佛名之『稱名正行』、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之『贊供正行』」,善導大師對每一種正行都加上一個「專」字,「專」字是善導大師思想的一個非常核心的字眼,也是一個分水嶺。這也是大師特別慈悲的地方,大師再三強調「一心專」,就怕我們雜了。大師太瞭解凡夫了,凡夫一雜就茫然無所歸趣,所謂「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所以善導大師特別慈悲,總是講「你要專」。

 

       「其餘一切行,本來與彌陀淨土無關,必須迴向求生才相關,故為『雜行』」,正行、雜行,如果從名字來講,有人不喜歡聽,「我修的怎麼就是雜行?」修雜行還不錯了,有的連雜行都沒有修著呢。

 

       正行、雜行是淨土門裡面的分判,就是說,修雜行說明是在淨土門。並不是說打坐就是雜行,誦《法華經》就是雜行——誦《法華經》如果不迴向求生,談不上是雜行。打坐求開悟也談不上是雜行,甚至可以說是正行。是什麼正行?禪宗正行,和淨土門沾不上邊。如果說「我覺得開悟很困難,今生了生死沒有把握,我把誦經、打坐、參禪的功夫、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進入淨土門雜行。然後專修念佛,修五種正行,才進入正行。所以正、雜是有它們各自利益的。當然,要是嫌「雜」這個字看起來不好,那自己要把這個帽子摘下來,可以不戴——專修念佛就不用戴了,持五種正行就不用戴了。「雜」有行體上的雜,也有心性上的雜,是「雜毒之善」,因為有貪瞋癡三毒,煩惱沒有斷,那就要修,要迴向求生西方淨土。而名號是純而又純的,是阿彌陀佛的圓滿功德。

 

       這部分內容後面還會學習,這裡先點到為止。

 

       (三)正助二業判

       五種正行中,第四「專稱彌陀佛名」為決定往生極樂之業——正定業,以順彼佛願故;其餘四種為助業。

 

       由此正雜二行、正助二業的分判,彌陀本願稱名成為佛法一切行業之最高頂峰,「一向專稱」成為淨業行人的最高準則。

 

       「五種正行中,第四『專稱彌陀佛名』為決定往生極樂之業——正定業」,是決定往生的,是不含糊的,沒有什麼「可能性」「差不多」,「以順彼佛願故」。

 

       「其餘四種為助業」,所謂「助業」,是幫助行人進入「稱名正定業」的,這樣才稱為「助業」。並不是說,稱名往生不定,需要這四種來幫助。不然怎麼叫正定業呢?正定業就是百分之百往生之業,沒有任何含糊的。

 

       「由此正雜二行、正助二業的分判,彌陀本願稱名成為佛法一切行業之最高頂峰」,首先,按淨土門的教義,把一切行判為正行和雜行:與彌陀、極樂直接相關的稱為正行,這毫無疑問,正行和阿彌陀佛有緣,和阿彌陀佛比較親近、密切;與極樂、彌陀不直接相關、必須迴向才相關的,屬於雜行,這就轉彎了,不直接了,和阿彌陀佛的關係就疏遠,就不親密了。所以正行優越於雜行,這毫無疑問,道理很明顯。

 

       正行又分為五種: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

 

       在這五種當中,又把第四種「稱名」單獨列出來,稱名屬於「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彼佛願」就是指第十八願。隨順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隨順佛的願力,所以稱名是正定之業。

 

       那讀誦經典呢?讀誦經典固然很好,不讀誦經典就不瞭解彌陀的誓願;但是,阿彌陀佛的誓願,不是一定要讀誦經典才可以得救,如果這樣,不識字的人、沒有經本讀的人、沒有時間讀的人不就不能往生了嗎?現在有的人工作非常忙,沒有時間讀經典,有的甚至連中午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早晨上班坐車就需要兩個小時,晚上下班回來也要兩個小時,回家還要帶孩子,他哪有時間?總不能把經本帶到公交車上讀吧?念佛就很方便,在上下班路上的兩個小時就是流動的念佛堂,坐在車上就可以一路念佛,坐地鐵、公交車都可以念。阿彌陀佛早就知道,過了多少年之後人類要發明交通工具,大家住在大城市裡非常忙碌,沒有時間到佛堂念佛,不過可以在路上、公交車上念佛。念佛沒有任何障礙。

 

       通過正定業和助業的分判,我們就知道助業有些條件上的不足。「『一向專稱』成為淨業行人的最高準則」,所謂「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總之,正雜二行判、正助二業判這樣很清晰的兩個步驟——正雜二行,突出正行;正助二業,突出正定業——這是善導大師的大手筆。就像切蛋糕一樣,用刀一切,把最重要的一塊,把核心拿出來了,核心就是「一向專稱阿彌陀佛名號」,非常簡潔明瞭。

 

       這是第三個貢獻。

 

       (四)凡入報土論

       判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凡夫稱名,乘佛願力,直入報土。

 

       此為諸宗法門絕無,淨土一宗獨有。

 

       「判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報佛」「報土」是佛教專用名詞。一般說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土也有三土——法性土、報土、化土。法身佛是講他的理體無形無相,法性土也是這樣。

 

       下面來說明報佛與化佛、報土與化土。「化」是化現。化佛、化土是為了隨順眾生而化現的。化佛不是佛本身的境界,而是來到眾生的地方、隨順眾生的根機所化現的佛的身相、壽命、攝化。這樣的國土也是化土。比如說釋迦牟尼佛,他到這個世界來屬於化佛;這個土是眾生共業所感的,對佛來講也是化土。化土有穢土,叫化穢土;也有淨土。

 

       打個簡單的比喻,就像帝王,如果他住在王宮中,那就是他本身的境界,朝臣上朝有朝廷的威嚴,金鑾寶殿也有皇家的氣派。如果他微服私訪,就不能展示帝王的氣派了,否則平民沒法接近他。在王宮裡,必須是大臣才能朝見帝王,一般老百姓是不讓進的。他為了接近老百姓就要微服出訪,所以他就要穿老百姓的服裝,即使有行宮也會很簡單地佈置,這樣老百姓才能接觸到他。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在那裡就展現出來;但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業障凡夫沒辦法接近,所以必須要有化佛來到這個地方。

 

       諸佛度眾生都有三身化度:法身境界,諸佛所證平等;根據佛因地的本願成就的身相叫報身,所成就的淨土叫報土,諸佛都有各自的依正莊嚴;化身是佛菩薩要度化眾生的,顯現與眾生的因緣——或是十善眾生因緣所感,或是持戒眾生因緣所感,比如《維摩詰經》講十善眾生「來生其國」,這也是眾生善根因緣所感,佛隨順眾生的善根而顯現一種佛的教化之身,這都屬於化身、化土。報土是佛本身萬德莊嚴所修的。我們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報身,過去有相應的因緣,就感得這樣的身體。

 

       法藏比丘成為阿彌陀佛,他因地誓願、萬行修行所報得的身體是阿彌陀佛的報身,這不是隨著眾生的因緣所顯現的。按一般通途教理,只有登地的大菩薩,破了無明,才能見到佛的報身,凡夫是沒有分的。所以,善導大師判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人都認為凡夫往生無分;但是善導大師說「凡夫稱名,乘佛願力,直入報土」。這就是說,我們見到的是報佛,不是化佛,拜佛拜的是報佛;所生的土是報土,不是化土,是佛本身的境界。

 

       「此為諸宗法門所絕無,淨土一宗所獨有」,其他各宗各派的法門,絕對沒有這樣凡夫到報土的說法;這是淨土一宗所特別有的法門和利益。

 

       下面這一段文總結這四點。

 

       「要弘二門判」楷定淨土之教在弘願,亦即本願;「正雜二行判」「正助二業判」楷定淨土之行在稱名;「凡入報土論」楷定淨土之機為凡夫,淨土之益為直入報土。顯明一宗之機、教、行、益,確立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根本義。

 

       「『要弘二門判』楷定淨土之教在弘願,亦即本願」,所謂「楷定古今」,這就是楷定。「顯明一宗之機、教、行、益」,一個宗派,它攝受哪種根機,教法的原理在哪裡,如何行持,方法怎樣,得到什麼利益,這些必須交代清楚。善導大師的這四點貢獻,確立了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根本教義,善導大師集大成也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來比較、回顧一下這五位祖師。

 

       曇鸞大師的貢獻,主要是講「彌陀本願力」。「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八字真言,就是善導大師的四種判釋,也就是機、教、行、益,那「本願」兩個字應該劃歸於誰呢?應該劃歸曇鸞大師。雖然各位祖師都在講本願,但曇鸞大師對本願力的開顯非常全面、系統、明顯,所以「本願」兩個字劃歸曇鸞大師。

 

       「稱名」呢?「稱名易行」劃歸龍樹菩薩,所謂「執持稱名號」。

 

       「凡夫」呢?「凡夫」就是指道綽大師講的「約時被機,勸歸淨土」,尤其是末法時代,所謂:

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
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道綽大師就時代和眾生的根機,對眾生根機的分析可謂淋漓盡致,所以「凡夫」兩個字劃歸為道綽大師的貢獻。

 

       「入報」就是指《往生論》。《往生論》所講是報土境界,說「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又說「得入蓮華藏世界」,又說「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天親菩薩對淨土的教判是非常高的,所謂「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因為龍樹菩薩講易行道,有人或許會懷疑說「容易的總是不殊勝」;所以天親菩薩著《往生論》的任務是要說明,淨土法門不僅是易行道,也是殊勝的法門,也是真實之道、殊勝之道、超越之道。所以天親菩薩的說相比較高超,說「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得入蓮華藏世界」「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沒有用「報土」這個詞,但是所講的境界就是這樣的。

 

       這四位祖師各有他們的貢獻,善導大師集其大成——「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本願」有要弘二門判,「稱名」有正雜二行判、正助二業判;至於「凡夫入報」,這是善導大師開啟淨土宗的一個根本基點。

 

 (待續)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