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得益說在經末,諸師多以總十六觀成韋提、侍女得益,又不像大師特別分判「得益分」一科,皆是法眼朦朧,不明真章。
一般佛講的經典都有得益,說的位置或前或後。比如在《觀經》當中,頻婆娑羅王就是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照破他的牢房的時候,當時他受佛光加持,自然增進,成阿那含,從初果到達第三果。大多數得利益是說在經的末尾,比如佛說一部經,多少人得法眼淨,多少人得無生法忍,多少人發了大菩提心等等。
「《觀經》得益說在經末」,這個解釋就和諸師的解釋不一樣了。諸師大多是把它解釋為十六觀都觀成就了,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得到利益。而且,他們也不像善導大師那樣特別分判「得益分」這一科,而是一經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善導大師在三分的基礎之上,分為五分——序分、正宗分、王宮流通分、得益分、耆闍流通分,一經二會,有兩種流通分。
諸師的解釋就讓人看不清楚。「法眼朦朧,不明真章」,就是沒有把真正的義理完全解釋出來,沒有「得益分」這一科,更談不上「七門料簡」裡面有得益門了。諸師不知道見國和見佛、要門和弘願的差別,他們沒有這個概念;他們判《觀經》只有觀佛三昧一宗,沒有念佛三昧這一宗。所以,他們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知表皮,不知內裡。
大師別科「得益分」,定判夫人有「光台見國」及「座觀見佛」二重得益,前為方便,後乃真實。
《觀經疏》都已寫得這麼明顯了,大師特別判定有「得益分」。讀《觀經疏》,這個分科是能見到的,但有的人就是看不出。善導大師這樣分科是偶然的嗎?在《觀經疏》裡面說明了,每天晚上都有聖僧來「指授玄義科文」。這聖僧是誰呢?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告訴他,這個玄義該怎麼分,這個分科應該怎麼寫。所以,這一經五科的分科不一般啊!這是阿彌陀佛來指導大師要這麼寫的。這個就不得了,不可思議啊!
定判夫人有「光台見國」和「座觀見佛」二重得益,前面那個得益是方便,後面的利益才是究竟。
前面對應於什麼呢?
光台見國得歡喜益,求願往生。經言: 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這是要門教,回願求生之義。
經文是這樣說的:
是諸國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夫人說:「我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如我們讀誦大乘經典,或者念藥師佛,這些法門都很好,都是佛的殊勝法門,都很清淨,都有功德利益;但是,「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這樣的心境就代表韋提希夫人光台見國,序分的利益就得到了。
但是,單單修定善、散善還不夠,還要轉入專修念佛。這是要門教回願求生之義,就是所謂「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座觀見佛,悟無生忍,證得往生。
「座觀」是第七觀華座觀。「無生忍」就是無生法忍,「忍」是認可、決定的意思。往生就是無生,這裡講的淨土門的無生法忍,就是心中認定往生。這和聖道門的無生法忍有聖位和凡位的差別。善導大師解釋的「無生法忍」是七信中的忍,是我們凡夫可以得的,就是往生決定、平生業成,心中對往生這件事情安然決定,沒有任何的懷疑、動搖:這叫證得往生。這就是平生業成,不需要等到臨終,韋提希夫人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只要我們肯定這個法門,信受彌陀救度,即是心眼見佛,就是如同第七觀這樣的心境,對我們來說就是稱念彌陀名號的正定之業,念念不捨,當下就完全歸命於阿彌陀佛,那就是見佛,和韋提希夫人是一樣的。
經言:
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故,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觀經》說: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見到佛的身相,就能瞭解佛的心。佛陀要救度眾生,佛以身業來說法,佛身光明熾盛,他是以身輪說法、教誡,用光明加持我們。佛身代表什麼呢?代表佛的心。善導大師在那一段有很好的解釋,說明阿彌陀佛來了,他為什麼站著,而不坐著。阿彌陀佛這個身代表佛的心。這個心是什麼樣的心呢?「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就是無條件地救度我們,我們現在這樣就可以了,歸命阿彌陀佛,就往生一定了,沒有任何條件。
韋提希夫人原來以為散善還不夠,要定善功德修行,還要如何如何。現在阿彌陀佛往那裡一站,「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說:「韋提希夫人,你這樣就行了,就達到標準了。」一般人都會想:「我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有沒有達到標準呢?我有沒有夠資格呢?」阿彌陀佛說:「這樣就可以了!」那個時候,她就跟佛的心發生了交集和感應,一心歸命、歸投,所有疑情當下渙然冰釋!這才叫見佛——見到了佛的真心、本懷,見到了佛的本願、本意,見到了佛救度的妙旨。
見到了佛心,心和心就有感應,所以「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夫人感歎:「真的沒想到,這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體悟過的。聖道法門跟這個是大不一樣的,我自己的想法是大大地局限了。」所以「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這裡講的「悟」是大悟。悟到了什麼呢?一切聖道法門不能救的人,一切修行不能做的人,這樣子就可以了,任何眾生當下這樣歸投於阿彌陀佛就可以得救。這難道不是大悟嗎?這是幫一切眾生都悟到了得救之道啊!如果修禪宗的能悟到和禪宗六祖大師一樣的境界,那也是小悟。為什麼?因為那只是他一個人悟,就是悟到跟佛一樣的境界,那也只是他一個人,跟我們沒關係。韋提希夫人這一悟,那不得了啊!代我們都悟了。如果這個地方你沒有看懂,那是錯「悟」了。所以這個地方的「悟」不得了啊!這是大悟,證得往生。
我們看大師的解釋。
釋言:
斯乃序臨淨國,喜歎無以自勝;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斯乃」是一個語氣詞。「序臨淨國」是指,在序分的時候,韋提希夫人已經看見了極樂淨土的清淨莊嚴之相,是指光台見國那一段。「喜歎無以自勝」,就是很歡喜、很感歎,都控制不了。
「今乃正睹彌陀」,這是指第七觀,夫人正面、直接、更加清楚地看見了阿彌陀佛本尊。「更益心開悟忍」,更加得到利益,心花怒放,心中開悟了,悟得了無生法忍。這裡的「正睹彌陀」,就是了悟彌陀的本心,看透了佛心無條件大慈悲的救度。
在《觀經》當中,和見佛相關的有三觀:第七座觀、第八像觀、第九真身觀。這三觀是有次第關係的。在第七觀的時候,韋提希夫人拜見無量壽佛,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說,韋提希夫人當時就大悟得忍。至於悟到了什麼、怎麼得忍,善導大師當然是有解釋的,但在解釋第七觀的時候並沒有說;大師是留到第九觀來說的。第九觀說:
很顯然,在第七觀見到無量壽佛身的時候,韋提希夫人已經是悟到佛心了。那麼佛心是什麼呢?就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又怎樣解釋呢?到第九觀,見無量壽佛「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就是阿彌陀佛用無限量的光明來攝取念佛的眾生。
所以,韋提希夫人在第七觀的時候就已經悟到了第八、第九觀的內容,她當時大悟,得無生忍。那我們能夠瞭解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樣的心境就相當於韋提希夫人見佛、悟無生法忍。所以,這三觀的經文是分次第展開的。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這個道理剛剛說過了。這個「應聲」是應釋迦牟尼佛的聲音。釋迦牟尼佛說什麼?「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這個聲音一落地,阿彌陀佛應聲就顯現出來!《觀經》下品上生也有個「應聲即現」,那個「應聲即現」是應我們稱念阿彌陀佛的聲音。
正顯得生利益,唯在彌陀弘願,不在釋迦要門,「非是光台見國時得也」,以此判然語氣,顯明二教分齊。
善導大師的判釋正顯得生利益,唯在彌陀弘願。在第七觀座觀佛身所顯示的內涵,也就是第九觀的「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顯明得生的利益是在阿彌陀佛的弘願,不在釋迦佛的要門。
善導大師還有一句更加明確的話:「非是光台見國時得也」,得生的利益不是在光台見國。這是對釋迦牟尼佛要門教法的一個說明,說明得生利益不是在那個時候得到的。
「以此判然語氣,顯明二教分齊」,就是說,要門教的利益分齊是在回願求生、欣慕極樂,弘願的分齊在於乘佛願力、皆得往生,這是很分明的。因為得不得往生不是釋迦牟尼佛講了算的,釋迦牟尼佛是眾生跟阿彌陀佛之間的介紹人,他只能勸說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代表阿彌陀佛講話。在「二河白道喻」裡面,釋迦牟尼佛的這個角色是非常明顯的:
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仁者,你不能在這裡站著,「若住即死」;你要順這個道過去,「必無死難」。釋迦牟尼佛不能說「你可以待在這裡,沒關係,我保證你」,他不能保證。釋迦牟尼佛只能講到要門這個分寸,就是勸我們往生;我們聽懂了,說「我願意去往生了」,要門就達到目的了。
接下來就是彼岸阿彌陀佛的招喚:「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阿彌陀佛才可以講「我來保護你,你不要怕貪瞋煩惱」。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發了他的本願。我們修定散二善求往生,但還是有很多貪瞋煩惱。阿彌陀佛說:「你不用擔心,正念直來。你念我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順著六字名號白道過來,我保護你。」所以,弘願教就是指彼岸彌陀的保證,以及對我們「一心正念直來」的呼喚。
這兩個不能混淆的,混淆就麻煩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