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觀世音菩薩二、觀世音菩薩與我們的關係三、觀世音菩薩給我們的利益
1.名稱:觀世音菩薩 觀自在菩薩 觀音菩薩 觀音老母 觀音娘娘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2.道場:虛無之身 無剎不現身 極樂世界 補怛洛伽山 浙江普陀山 布達拉宮。
3.性別:唐以前多男相,後多女相,表示慈悲。勇猛丈夫觀自在。水陸庵觀音相。
4.長相:見《觀經》。①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②身色:紫金。項有圓光,光中五百化佛。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③頂上:天冠立化佛。④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於八萬四千光明。⑤臂:如紅蓮華色。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花色。⑥指端:八萬四千畫、印、色、光,柔軟普照,接引眾生。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5.身世:《悲華經》阿彌陀佛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他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寶藏佛授記名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經》 正法明如來
6.地位:一生補處菩薩 無量壽佛化身西方三聖之一 彌陀長子 侍者 上首弟子 輔弼
7.經典:《無量壽經》《觀經》《心經》《法華經普門品》《華嚴經》《首楞嚴經》《觀音授記經》《悲華經》《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
8.法門:耳根圓通 照見五蘊皆空 持名 持咒 大悲咒 六字大明咒 準提咒
9.道力:分身六道 尋聲救苦
10.特質:慈悲
11.本懷:救苦分身平等化 化得即送彌陀國 觀音引接見彌陀
12.應身:《法華經•普門品》所舉的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身,與《楞嚴經》三十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獨覺和緣覺)、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及非人等身、執金剛神身。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數,實則應化無量。《楞嚴經》卷六中,尚有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臂、四十臂、一百八臂,乃至千臂、萬臂、八萬四千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一百八目,乃至千目、萬目、八萬四千目。
13.十三觀音 楊枝觀音 龍頭觀音 持經觀音 持蓮觀音 持珠觀音 合掌觀音 圓光觀音 遊戲觀音 白衣觀音 蓮臥觀音 施藥觀音 送子觀音 自在觀音 如意觀音 馬頭觀音 蛤蜊觀音 魚籃觀音 水月觀音 灑水觀音 馬郎婦觀音 一葉觀音 青頸觀音 威德觀音 延命觀音 六時觀音 眾寶觀音 岩戶觀音 德王觀音 瀧見觀音 能靜觀音 阿耨觀音 葉衣觀音 琉璃觀音 普慈觀音 一如觀音 不二觀音 多羅尊觀音 阿摩提觀音 感應
14.影響 感應 節日 民俗
15.民間信仰 觀音老母 觀音娘娘 慈航大士 媽祖 趙五娘 觀音會
1.是三聖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又觀世音大勢至,於諸聖眾最第一,慈光照曜大千界,侍佛左右顯神儀。
度諸有緣不暫息,如大海潮不失時,如是大悲大勢至,一心稽首頭面禮。
2.是一體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一切時中緣法界,攝取六道現身中,眼見耳聞心內事,尋聲救苦剎那間。
3.是救主
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觀音相好佛無異,慈悲救苦最為強,救苦雖遙別世界,眾生急念應時來,悲心拔苦超三界,慈心與樂涅槃期,隨逐眾生身有異,分身六道度時機,一切時中緣法界,攝取六道現身中,眼見耳聞心內事,尋聲救苦剎那間,兩手纖圓雜華色,恒將此手接眾生,救苦分身平等化,化得即送彌陀國。
4.是護主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5.是勝友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6.是侍友
無量菩薩為同學,性海如來儘是師。彌陀心水沐身頂,觀音勢至與衣被。欻爾騰空遊法界,須臾授記號無為。
7.是老鄉
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
如《隨經》(《灌頂經》卷一一意)云十方佛國皆悉嚴淨,隨願並得往生。雖然,悉不如西方無量壽國。何意如此?但阿彌陀佛與觀音、大勢至,先發心時,從此界去,於此眾生偏是有緣。是故釋迦處處歎歸。
8. 是老師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不違師教念彌陀。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慈恩常頂戴。觀音頂戴冠中住,種種妙相寶莊嚴,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頂禮彌陀尊。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
9. 是同學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10. 是兄弟
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乎法界之類皆兄弟也。
1. 助佛普化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彌陀侍者二菩薩,號曰無邊觀世音,一切時中助佛化,分身六道起慈心。
2. 長劫相隨
念念隨機為說法,惛惛難悟罪根深,百計千萬數出世,萬中無一出煩籠,念汝眾生長劫苦,諸佛對面不相逢。
3. 攝取六道
一切時中緣法界,攝取六道現身中。
4. 分身六道
隨逐眾生身有異,分身六道度時機。
5. 咸蒙大悲
眾等咸蒙大悲力,碎身慚謝報慈恩。
6. 滅罪增福
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7. 尋聲救苦
救苦觀音緣法界,無時不變入娑婆。觀音相好佛無異,慈悲救苦最為強。救苦雖遙別世界,眾生急念應時來。悲心拔苦超三界,慈心與樂涅槃期。隨逐眾生身有異,分身六道度時機。一切時中緣法界,攝取六道現身中。眼見耳聞心內事,尋聲救苦剎那間。
8. 攝歸本國
兩手纖圓雜華色,恒將此手接眾生,救苦分身平等化,化得即送彌陀國,恒舒百億光王手,普攝有緣歸本國。
9. 稱名滿願
如經言「阿彌陀佛國,有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如觀世音、大勢至等,皆當一生於他方次補佛處」。若人稱名憶念者、歸依者、觀察者,如《法華經·普門品》說,無願不滿。
10. 救人現患
時毗舍離國人民,遭五種惡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兩耳出膿,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無聲,五者所食之物化為粗澀。六識閉塞,猶如醉人。有五夜叉,吸人精氣。良醫耆婆,盡其道術,所不能救。時有月蓋長者為首,部領病人,皆來歸佛,叩頭求哀。爾時世尊起無量悲湣,告病人曰:「西方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汝等一心合掌求見。」於是大眾皆從佛勸,合掌求哀。爾時彼佛放大光明,觀音、大勢一時俱到,說大神咒,一切病苦皆悉消除,平復如故。
11. 為做勝友
12. 平生來護
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複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13. 臨終來迎
執台、執華、授手、放光、安慰、讚勸。
生彼國時,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
如來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
14. 淨土說法
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普門品偈頌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螈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2014年10月12日,農曆九月十九,開示於弘願寺講經堂之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