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淨宗法師 信函 覆龍昂書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信函
覆龍昂書

覆龍昂書
 

龍昂大德慧鑒:

        閣下大作並來函,四月三日方得敬讀,見其不合經釋之處甚多;謹承雅命,略舉數端,一一據佛經祖釋評之。本心為法,不避人情;知閣下為敢於追求真理之大量人,當必諒之。且閣下前著數文,於本願法門誤解甚深,若不澄清有關概念,恐終難彼此交流。

 

先、澄清有關概念

一、關於他力

        今言「他力」有本體論與經驗論之二面。本體論者,即《論註》所謂「實相身」;經驗論者,即《論註》所謂「為物身」也。

 

        實相理體,絕諸對待;非自非他,不離自他;非因緣法,不離因緣。非自他中,強言自他者,必有「純」義。聖道則呼為「自性」,淨土則稱之「他力」。一指凡夫性德,一顯彌陀修德。既無不純之自性,又豈有不純之他力;故「他力」必是「純他力」!然,凡夫性德無有自證之功能,彌陀修德必具化他之力用;或說為「名號」,或稱為「他力」,言異意同,體用不二耳。亦是即「實相身」而「為物身」也。

 

        言「為物身」者,物即眾生。如來之正覺(實相身)本為十方眾生之往生而成就故(為物身)。「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既已成,如來之正覺即是我等之往生,全非別物。如來成正覺豈有閣下之力乎?如來正覺既不摻閣下之力,何得今日往生而有閣下之力?閣下聞此言有驚恐乎?心中空蕩無處把捉乎?又以為不念佛乎?自他不二、生佛一體之六字洪名,豈容凡情巧思卜度!

 

        即「實相身」而「為物身」,故得十方三世自在攝化;即「為物身」而「實相身」,故聲聲稱名悉歸他力本願。

 

        彼悟自心人言:「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今本願行者,一日十萬佛號、百善之行,又豈認一分自力之功!

 

        《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言:「以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又〈法界身論〉言:「是身不行他緣,是故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善導和尚《往生禮讚》云:「諸佛所證,平等是一(實相);然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著眼)。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實相身,體而具用),攝化十方(為物身,用而歸體),但使(是彌陀使閣下,抑閣下使閣下?著眼!)信心求念(閣下以為純他力即無「信心求念」之事乎?又以為自力能起「信心求念」乎?);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既言一形之多,又言一聲之少,是何道理?),以佛願力(一形、一聲之外別有願力乎?願力之外有一形、一聲乎?),易得往生。

 

        凡淨土三經、相承論釋,處處開示純他力之旨,乃至文文句句,悉是名號,悉是他力;閣下帶自力我執分別之有色眼鏡,便一句也見不著矣!閣下果有自力,何不先運此力摘下有色眼鏡,以復清淨法眼?我知閣下必不能也。如彼癡人手提自耳,欲行騰空,必不能也。何不安然乘坐飛機!然則,彼人既深以為欲行騰飛,必要手提自耳;既願乘機,亦且任之。彼願生淨土之人,純佛力中強認自力者,又何異乘機提耳之人;既願念佛,亦且任之。飛機之力,豈必須令其放開提耳之手,方能飛行萬里哉!然雜行人,恐是只提耳未乘機,可恐可恐!若臨終一刻猶不乘彼佛願力者,可恐之至也。

 

        被純他力觸及心魂,雖無知少識之人,亦必然流露出「是佛念我而不是我念佛」,「彌陀抱我回故鄉」等等感性語言。《論註》言:「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則雖不識字人之感性語言,而充滿「如實修行」之佛智。閣下不會,反以為不念佛,指為錯謬;何異彼癡人讀禪宗語錄,反嘲罵彼宗匠之語為一派胡言乎?此亦冒充內行之門外漢所常有之事,不足為怪。

 

        然淨土宗者,非必須悟得此等之理,而有他力之體驗,方得往生;縱一文不知,無智造罪之輩,但肯念佛,無不往生;此亦正顯「為物身」純他力之不可思議妙用也。

 

        以故,淨土宗者,「一向專稱」為正旨,不別談玄奧。且為知法門建立之所以,略為說明,亦為真心論道彼此交流之引弄耳。

 

二、關於自他二力

        他力即是彌陀本願力;自力有二種見解:一、自心本具功德力,二、凡夫有為造作修行。

 

        若以為自心本具功德力者,雖言二力、三力,實則全歸佛力。印光大師言:「淨土法門,專仗佛力,由佛力引發自力。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故得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佛力者:本願威神力、光明攝取力;法力者:名號功德力;自心之力雖然本具,不由佛力無由顯現,奪性顯修,仍歸佛力。言「佛力引發自力」,不言「自力引發佛力」,請著眼!

 

        若以凡夫有為造作為自力者,佛祖所不許;全是世俗淺見,墮外道法。《論註》:「真實功德相者,有二種功德: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二者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云何不顛倒?依法性,順二諦故(亦實相身);云何不虛偽?攝眾生(亦是為物身),入畢竟淨故(即淨土也)。」

 

        《觀經疏》云:「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不實功德)。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況我等亦非苦勵身心,亦非日夜急作,則連雜毒之善亦不可得,敢奢談自力乎?)。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至此尚不死心,無奈何矣!)。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刹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真實功德,實相身);凡所施為趣求(為物身,能令念佛),亦皆真實(聲聲皆歸彌陀真實,純他力)。」

 

        〈機深信〉云:「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善導和尚無今日凡夫之戒善修行乎,何其自貶如是!

 

        曇鸞祖師云:「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回轉;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繫六道滯三途。」

 

        印光大師言:「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三、信願念佛是自力嗎?

        此不勞問矣!諸經諸祖皆以念佛是他力,何人以念佛是自力乎?

 

        善導和尚釋彌陀本願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印祖言:「信願念佛,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閣下既讀《論註》當知乘船之喻,今且明之。任何乘船之人,問之:「汝乘船過海,是船力,還是自力?」必答曰:「是船力。」若再問:「是全船力,還是有一分自力?」則必答曰:「全是船力,不憑一分自力。」若言:「非也。多分靠船力,少分靠自力。若全靠船力,則不乘船亦可過海。」作此言者,自以為聰明,我語圓滿,人必皆笑其不識世務,而不復與言矣。

 

        念佛即是乘佛願船;非先念佛而後乘願船;亦非念至功夫成片才算乘上願船;亦非平生念佛臨終才乘願船。以所念之六字名號,本身即是大願船故;除此六字之外,別無願船也。以故,善導和尚直以「稱我名字」為「乘我願力」;恰似以水投水,以空印空,聲聲念念豈有些子自力我執之情。正是「體如而行,不行而行」之如實修行也。

 

        以念佛為自力者,但只肯念,亦無妨;但得往生,悉皆證入純他力無生之境。《論註》「冰上燃火喻」巧明之。

 

四、關於信願行

        若人聞說極樂淨土、阿彌陀佛,言:「我亦信」,然無一念願生之心者,則知此人之信僅為觀念耳。當為力說娑婆之苦,極樂之樂而勸彼願生也。

 

        若彼人聞極樂之樂,言「我亦願生」,道已更不相續者,則知此人之願亦是虛願,無真實心也;實則此人信亦不真,又當種種方便言辭,激勵信願。當為勸說:既願生者,當專稱名號,此是唯一得生道路也。真有信願之人,決定肯一生專稱名號也。

 

        若已知娑婆苦、極樂樂,一意求生之人,但言「專稱佛名,決定往生」,以慰其心,勸稱名也;雖已稱名,而有疑心,恐不得生,則曰:「本願不虛,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以慰其心,勸信心也。

 

        總之,視其根機、癥結而勸。然,見其勸信之處,則責曰「何不勸行?」見其勸行之處,則責曰:「何不勸信?」此豈知字達義之人乎!責尚不智,若見勸信,更謗曰:「不要願行。」見勸行,又謗曰:「不要信願。」可乎?閣下高明,每作此語,謂本願法門「只要信不要願行」;出於何書何典?何人所說?可請一一指出。

 

        《大經》言:「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豈可曰「只要信願,不要行」乎?

 

        善導和尚曰:「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豈可曰「只要行,不要信願」乎?

 

        然本願法門者,信願行一體圓具於六字名號中,隨舉其一,餘二必隨;正可應機不同,自在勸化;此又閣下隔別次第之淺見所不及也。

 

        善導和尚釋六字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信),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願);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此六字釋,乃為對破彼攝論家以《觀經》下下品為「唯願無行之別時意趣」之難。然,善導和尚不就彼逆罪臨獄之機言願行具足,而直就六字名號本身釋為願行具足者,正彌陀化身之絕妙的釋,遂成一大法門之根基。彼攝論家責下品之機,和尚答以六字之法;六字本具願行(此佛願佛行)故,致使稱念之機聲聲具足願行(此非凡夫願行);結言「以斯義故,必得往生。」豈凡夫之自力願行乎?又絕非凡夫願行乎?

 

        「只要信佛,便可往生」,乃不移之定論;「只要信,不要願行」,乃閣下高見也。如人擔心浪急風高,即使乘船,怕也難過海,而遲遲不敢登船,乃急切勸之曰:「只要上(信)船,決定過海。」誰人勸之「只要上(信),不要船(願行)」乎!

 

        然本願法門者,「一向專稱」以為正旨。不顧信心淺,不慮願心薄,但肯老實專稱,以名號不思議力,決定往生。彼鸚鵡禽鳥,至極無知,隨人學舌,旦暮稱念阿彌陀佛,亦得往生;謂其有信願乎?無信願乎?

 

五、關於「一向專稱」

        善導和尚《觀經疏》之結論言:「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即本願法門之歸宗結頂之處,本願法門之脊樑頂柱也。捨此即無本願法門,行此即為本願行者。幾多言語,千開萬合,結歸只在「一向專稱」!

 

        慧淨法師言:「定散二門非本願,唯「一向專稱」是本願。「一向專稱」具足一切,含蓋一切,但能「一向專稱」,阿彌陀佛的功能自在其中,而自然運作。」(《念佛金言錄》序)「但能「一向專稱」,定善散善之功德,圓攝無餘;信機信法之功能,巧在其中。」(《念佛感應錄》序)

 

        法然上人言:「聞而不信如不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又言:「念佛之事,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中,一切皆含。」

 

        閣下以本願法門「只要信,不要願行」,則是閉起眼睛說瞎話也。又唯有閣下能做到「只要信,不要願行」,以閣下信、願、行各各分離,故可取一捨二。本願行者,但有信,縱欲捨願行也無法捨;但有行,縱不知何為信願自有信願;本來一體之物,說什麼要與不要!又,本來現成六字,說什麼信願行。如余之愚者,信願行三,一無所知,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而稱南無阿彌陀佛也。

 

六、關於戒善

        淨土宗本願法門,一向專稱以為宗旨,餘者所不論也。

 

        問曰:念佛之外,戒善等一切行,何故不論?

 

        答曰:一、法本如是。彌陀本願,唯說念佛,不說餘一切行故。此超世本願,諸佛尚且不及;唯咨嗟共讚彼佛名號,不讚餘一切等;又豈容凡情些子分別哉!

 

        二、法不別說。如禪宗自性之外一切不論,以無有一法出於自性之外故;淨土宗者,名號之外不別論戒善等一切行,以六字之中攝盡一切善、總括一切行故。

 

        三、機不可論。如目盲足跛之人,一日之中欲行萬里,唯只可乘坐飛機,決不相互議論:「如何行走,如何騎車」等;造罪凡夫,一生之間欲至極樂涅槃國,只可念佛,豈可論戒定慧等一切行乎!

 

        四、強論有損。若言「持戒念佛往生」,豈破戒、無戒之人念佛不能往生乎?若言「善人念佛往生」,豈惡人念佛不能往生乎?若必須成為持戒善人念佛方能往生者,則今世無一人得往生矣。

 

        五、戲論無益。既然持戒、破戒,有戒、無戒,善人、惡人,有智、無智,但念佛皆往生者,何不急勸念佛,普使速歸淨土?反而循環戲論,令人歧路盤桓、不知旨歸,遂失往生大益耶?和尚釋曰:「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著眼)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慈愍和尚有偈曰: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此亦只論念佛,不論餘一切行也。

 

        問曰:專修念佛行者絕對不論戒善等餘行乎?

 

        答曰:為成「一向專稱」之旨,可論之也,亦必論之。此《觀經》之旨也;推而廣之,三藏十二部教言皆是也。以故,善導和尚疏《觀經》而結論曰:「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凡善導和尚論及戒善餘行之處,皆為成「一向專稱」也。

 

        問曰:專修念佛行者自不行戒善乎?

 

        答曰:此大錯也!一向專稱之內行之。雖行戒善,捨而不言。末代凡流且置,善導和尚護持戒品,纖毫不犯,未嘗舉目視女人……敢言不行戒善乎!

 

        末代念佛凡夫,自不可比及,然承「觸光柔軟」之願功,自可隨力護持戒善、敦守倫常,報四重恩也。若言專修念佛行者,即不行世善,是謗「觸光柔軟願」無其願功也。

 

        問曰:既行戒善,何故不言?

 

        答曰:和尚德比山高,行比海深,尚且絕不一字提於口筆,且每每曰:「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何況今世凡夫,悉皆罪業滔滔之輩,謹依和尚教導,專修本願念佛,縱有微塵小善,敢無慚愧,遂以戒善之身自居而訓人乎!

 

        所以不言者:一、知慚愧故,二、除慢心故,三、真厭捨故,四、專念佛故。

 

        既知自心實非戒善,佛祖明鑒,何敢人前標榜?即雖獨居自省,猶覺無地自容;故雖有小善,深納心底,恥於向人也。

 

        又善導和尚言:「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此即苦樂總厭,善惡總賤也;以三界之樂非真樂,人天之善皆偽善故。若雖厭苦而求其樂,賤惡而貴乎善;經無量劫不得出離也。三界之中,善惡苦樂一切法,悉「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相,是污染相,是破壞相,顛倒不淨。」余生生世世被其誑惑,虛然流浪生死;今既願生淨土,高超三界,即當發大菩提,奮金剛志,豈可於中捨一取一,毀此讚彼乎!既知此善是虛偽法,是輪轉法,是無窮法,是污染法,是破壞法,是顛倒法,是不淨法;有何可標於口?厭之尚恐不極,賤之尚嫌不切也。唯「南無阿彌陀佛」是真實法,是解脫法,是清淨法,是堅固法,是涅槃法;以故,口也不言善惡,心也不思善惡,意也不憑善惡;唯聲聲相次急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也。唯佛是賴,唯佛是憑,不賴不憑餘一切法;此即是本願一向專稱行者。「一聲稱得彌陀號,到彼還同法性身」,身雖在此界,心已歸極樂;被彼佛無礙光明自在神力,攝而「置於不虛偽處,於不輪轉處,於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故。

 

        閣下尚滯此三界善惡法中耶?

 

        專修念佛行者,既心沁至善之名號,則不見餘一切善矣;如陽光之下,不見一切螢火燈光。見尚不見,從何而言?《無量壽經》云:「譬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晃養浩汗,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真實念佛行者,直趨佛果,聲聞菩薩因果尚以不顧,而況凡夫人天戒善因果?此亦是念佛人之大菩提心也。莫作蔑慢聲聞、菩薩諸聖賢眾之誤會。

 

        問曰:專修念佛之人不勸人行戒善乎?

 

        答曰:為成「一向專稱」而勸之,若壞「一向專稱」即不勸之。

 

        若言:「雖念佛,若無戒善,難可往生,故必須戒善。」此壞「一向專稱」矣。若言:「末代造罪無智之人,但念佛,定往生,此是彌陀本願,絲毫不應有恐;然當隨力慎護戒善,不可以有如是慈悲而更加放逸無慚,既自漏於本願,又招人謗嫌。」此則成「一向專稱」矣。

 

        又鑒時察機,於可勸之時,又可勸之人而兼勸之;於不可勸之時,不可勸之人,不勸之。然則,不論何時何機,必可勸「一向專稱」;而末法惡機,唯可勸「一向專稱」也。

 

        所言時者,正像之期,可有戒勸;末法但有名字比丘,滅法則戒之名字尚不聞,何由勸之。

 

        今入末法千有餘年,「法、體、行、相」暗昧不聞,誰人能持佛戒?直以剃髮、染衣、獨身、素食為「戒」者,亦太可憐;乃順世俗見,非真實說也。且順世俗淺見勸之、行之,當常懷慚愧,知我無戒,莫起慢心,謂我持戒也。出家尚爾,何況在家?

 

        總勸「行善積德」,亦可。然真實「行善積德」之人,極為希有;悉以慢心,自以為賢善也。處此世此時,誰人能逃此五濁惡世之外,又何人能離罪惡凡夫之名乎?善導和尚斥言:「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誠然,聞此言,當心驚膽怖,極懷慚愧,一向念佛也。

 

        所言「機」者,有生熟淺深之別。淺機貪求五欲之樂,則勸之曰:「欲求樂果,須種樂因;能修戒善,樂果自來矣。」

 

        彼人貪樂故而行戒善;行戒善已,則勸之曰:「三界之樂非真樂,既持佛戒,何不力修,求出離樂乎?」

 

        既求出離,進勸之曰:「曠劫罪業,繫屬三界,些微善功,難可憑籍;然成佛雖難,求往生易得。何不迴向戒善求生淨土乎?一至淨土則常享法樂。《觀經》有言『一日一夜,持八戒齋,可得中品中生。』況汝善人,常時戒善,彌陀必喜,但願生彼淨土者,必不相拒也。」

 

        既求生淨土已,進勸之曰:「戒善之功,必不唐捐,然必須真實心中作,又「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業」;與彌陀疏而不親,亦嫌為雜而不純也。雖得往生,止在化土,見彼佛世尊有入滅相。以故,和尚言「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又言:「隨緣雜善」不能前至彼「極樂無為涅槃界」也。竊思我等,殊無真實心;三業所作,不離貪瞋煩惱;「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然彼土世尊阿彌陀佛,昔有本願:凡專稱彼佛名號者,必被彼佛無礙光明,攝取不捨;現生安穩利樂,命終直入報土。其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為無上功德,總攝諸佛、諸菩薩、諸神咒、諸行法一切功德故;乃是「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亦稱為「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豈凡夫有為有漏、虛偽顛倒、不實功德所可比乎!今既願生彼佛淨土者,何不捨有為生滅法,取無為涅槃法;捨有漏有上法,取無漏無上法;捨不實功德,取真實功德;捨諸雜行,專稱名號耶?且「捨」之一字,非謂令破戒造惡也,只是捨「賴餘行功德迴向往生」之觀念而已。若雖念佛,猶以為不足,執我戒善之功迴向,以為於往生可更有把握者,則是「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續」之雜行人也,有「千中無一往生」之失。若一向念佛,全憑名號往生者,雖飲食睡眠尚且不妨,豈戒善為有妨礙耶?固知一切不妨,純然專修念佛人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諸有智者,當思量之!

 

        其深熟之機者:深厭三界,急求出離;恐慮自力之不及,切盼佛願之拯救。如是之人,急勸專稱名字,言:「本願不虛,稱念必生。」

 

        又遇漁人,難勸戒殺;妓女,難勸戒淫。如是等機,皆勸曰:「如是罪重之輩,地獄一定;然阿彌陀佛有大誓願,不嫌一切愚惡造罪之輩,但稱佛名,必定往生。」彼能受教,一向專稱,以佛名之德,既得往生決定,亦可漸轉現緣。

 

        總之,一向專稱以為宗旨,急求出離將為要路也。善導和尚言:「堪受堪信,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修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著眼)勸即(著眼)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即稱諸佛本願意也。」則是於可勸之人(能修人天果)、又可勸之時(千三百年前,豈比今時之惡)尚且專勸念佛,而況今時眾生!

 

        是以本願法門,察時鑒機,急勸念佛。教導行者,深省自心;知我心惡,則心懷慚愧;有慚愧故,心地柔軟;心柔軟故,能行善法,和樂家庭社會。此亦是「觸光柔軟願」之功也。

 

七、關於本願法門

        本願法門者:印度、中國、日本三國菩薩、祖師、善知識弘揚彌陀本願教說之總匯,而特以善導和尚「一向專稱」為宗旨。現代台灣淨土宗慧淨法師,人天第一眼目,淨宗第一導師,獨承千年孤脈,廣汲三國源流,編譯諸多寶典,遂得恢擴法門宏基,大張本願教網,普利一切群萌。實彌陀之慈悲巧便,亦眾生之機感成熟,故得年來迅速遍及海內外;本願光照之處,此界專修念佛人,摩肩接踵;而彼土寶池白蓮花,鱗次綻放也。

 

        機淺之輩,聞本願音聲,如彼野幹聞獅子吼,心驚膽怖,抱頭鼠竄,宜其然也。然放肆惡口之人,自取喪亡,障他慧命,實可哀愍而悲痛。

 

        淨土真宗者,本願門中一支流耳。取其闡發教義之所補,更見我祖師之宏偉;除其在俗形儀之所失,以護我法門之清流;可矣!以本願法門為淨土真宗之一支派,乃顛倒父子之無知之人所言也。若有所知而故作此說者,恐是別有用心之人所為也。

 

次、評《曇鸞大師》一文

一、原文:

        一切佛法都重視歸敬三寶,求三寶加被,都會依託不可思議的佛力的加持的。同時也都強調持戒積德的自我修行的。

 

        評曰:

        混淆聖淨二門宗旨。

 

        聖道門且置;淨土門者:「一向專稱」以為宗旨,餘者所不論也。言佛法者,《無量壽經》彌陀本願,唯說「乃至十念」之行,不說餘一切行;說尚不說,何況強調!豈此彌陀本願非佛法乎?

 

        又言:「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善導和尚釋曰:「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萬年法滅時期,人壽十歲,純惡無善,戒定慧三學名字亦不聞,如何強調戒善?唯以念佛,速生淨土。豈彼法滅時期之念佛,非佛法乎?

 

        《觀經》前雖廣開十三定觀、三福九品,至後流通,唯付囑念佛一行,不付囑定散(戒善)之行;經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豈此釋迦付囑非佛法乎?

 

        又,下三品者,皆一生造作十惡、破戒、五逆重罪之惡人,臨終獄現,如何強調戒善?唯以一聲、十聲念佛,頓超淨土。豈彼輩所行念佛非佛法乎?

 

        《阿彌陀經》以名號外一切行,為「少善根福德因緣」,明確斥曰:「不可以得生彼國。」何曾強調戒善?此唯以念佛得生淨土之《阿彌陀經》非佛法乎?

 

        又,言佛法者,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正行五種,不舉戒善;總以五正行外戒善等嫌為「雜行」。言「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又言「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強調雜行乎,貶斥雜行乎?豈善導和尚正雜二行得失判釋非佛法乎?

 

        又,《觀經疏》云:「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

 

        「若比念佛,全非比較」,是強調戒善等眾行乎?

 

        四十八願廣博無邊,第十九願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含戒善)」之言;何故和尚釋曰:「(著眼)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是和尚不通經旨乎?不達願意乎?何故經文明說戒善等諸功德,而和尚不強調耶?可謂善導和尚反對戒善乎?善導和尚之釋若無誤者,四十八願全非佛法乎?

 

        又,《觀經》定散文中明說:「孝養父母,具足眾戒,讀誦大乘」等三福,又以為九品行,往生淨土。何故和尚釋曰:「唯(著眼)標專念名號得生」?是和尚不通經旨乎?偏執不圓融乎?又可謂和尚「反對戒善」乎?若善導和尚之釋無誤者,此《觀經》非佛法乎?

 

        若以閣下高見為標準,則善導和尚所釋《淨土三經》、彌陀本願、釋迦付囑、諸佛證誠皆非佛法矣!何以故?唯明念佛,不合閣下「一切佛法都強調持戒積德的自我修行」之標準故。

 

        誠然,我等專依善導和尚之釋所學之「本願法門」者,確非閣下所說之佛法也。

 

        印光大師曰:「淨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其利益與普通法門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淨土法,由茲自誤誤人,而又自謂宏法利生者,不勝其多。」閣下能於此句幡然猛醒,猶不失為丈夫矣!

 

        今謂:普通法門者,聖道門也。以上根賢善為基準,攝機不普,末世人根,無一能堪。又,戒定慧三學為其宏基,此淨土一門之外各宗各教普遍共通之處,故曰普通法門。特別法門者,淨土門也。以下根愚惡,乃至逆謗獄現之人為基準,故能普被三根;無一漏外;「一向專稱」以為宗旨,餘者所不論也;特出於諸宗之上,迥別於各教所詮,故曰特別法門。其所以特別者,彌陀本願也;善導和尚釋曰「別意之弘願」

 

二、原文:

        往生極樂淨土,再努力修聖道。淨土法門是一生成佛而圓成聖道。

 

        評曰:

        語意混亂,不知聖道、淨土確切含義。

 

        聖道、淨土,乃道綽禪師所判,指此土因地修行二種判然相對之不同法門。淨土法門為仗佛力往生,聖道法門乃仗自力修證。有誰人以往生淨土之後尚存「聖道、淨土」之名目乎?

 

        又,「聖道」既是因地修途,成佛乃是無上極果;以「一生成佛」為「圓成聖道」,何因果顛倒乎?「圓成聖道」之語未見經釋,何可自創名詞。

 

        《彌陀經》中雖列三十七道品等,乃是顯示彼土依正同宣妙法,彼佛如來大願業力所成之不可思議境界;此者正為十方來生者,「不藉思量一念功」「十地願行自然彰」也。凡《淨土三經》、諸祖論釋,處處廣明彼土勝妙,自然成道,所謂「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故;何人說「往生極樂淨土,再努力修聖道」?

 

        「努力修聖道」者,此土之事也。道綽禪師謂:「一者去大聖時遙,二者理深解微。」豈至彼土而「去大聖遙,理深解微」乎?曇鸞大師曰:「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乃至「唯是自力,無他力持」;以是之故,稱為難行道,必須努力修行,克破種種障難。豈彼土「外道相善,無他力持」乎?

 

三、原文:

        信願是眼目,正行的念佛和持戒行善的助行是前進的雙足,都是不可缺少的。

 

        評曰:

        不知正雜分判,以雜行為助行。

 

        既混聖淨二門宗旨,必亂正雜二行判釋;此閣下病根處,前題已明。

 

        以戒善為念佛助行,說為不可缺少,何人所判,何師傳承乎?全非善導和尚正釋。依善導和尚,正行有五種,所謂讀、觀、禮、稱、讚;而以稱名為正定業,餘四為助業,亦可名助行。言:「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今以戒善雜行稱為助行,全然不知「正助二行」為何指;又以之與「念佛」並為不可缺少之雙足,完全不知專修之旨也。助業者,助成正定業,既成「一向專稱」,則四種助業尚捨而不論;而況餘門雜行戒善敢相混乎!

 

        善導和尚力勸「一向專稱」,而今閣下力勸雜行,以為不可缺少,是何意也?

 

        然,推度閣下之意,諒不敢直違善導教釋;乃以凡夫情見,以為單說念佛恐人不持戒善,故作此自以為是之圓融和會耳。豈閣下智慧、慈悲更超於善導和尚;又何止善導和尚,乃更超於彌陀本願乎?

 

        彌陀本願,唯說「乃至十念」之行,不說餘一切行;善導和尚唯勸「一向專稱」之行,不勸餘一切行。閣下欲弘淨土法門,可不謹遵佛祖之旨而別立私意乎?

 

        《大經》法滅眾生當得度脫,彼法滅時有何戒善?彼無戒善而單以念佛得生淨土。閣下何得謂:念佛戒善猶如雙足,缺一不可?

 

        《觀經》下三品人有戒善乎?彼無戒善,唯有十惡、破戒、五逆重罪,念佛十聲、一聲亦得往生。閣下何得謂:念佛戒善猶如雙足,缺一不可?

 

        《小經》明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單以念佛得生。善導和尚釋言「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閣下又何得以「隨緣雜善」與念佛並稱雙足,謂缺一不可乎?

 

        又以雙足並行之「陸地步行」法喻淨土易行道,何自違下文所引「水路乘船」之喻乎?

 

        又,以信願喻目,念佛喻足,前人雖有此說,乃一時方便,非究竟實論;曉喻初機,亦頗巧便。今閣下又插入「戒善」一足以成「雙足」者,則全體背謬,錯至天邊矣!何以故?依前說能成「一向專稱」,依後說恰成雜行雜修也。

 

        今謂:六字名號,六通具足、六根互用之法,不別分目足。

 

        判「聖淨二門」,立「正雜二行」,成「一向專稱」;乃淨土一宗根本關要,所謂咽喉、命脈之處。於此錯會,則全體錯謬,不勞評矣!

 

        切盼閣下,真心欲弘淨土者,當嚴守佛祖成規(先要知佛祖是何規矩),謹依淨宗傳承(先須明淨宗是何傳承);切莫放縱私心,自以為是。依佛祖成言,雖自心未能明達,亦可利人;依私心見解,正以為圓融無礙,卻埋禍殃。又,古來弘揚淨土人師多有,其義各不一準,隨擇有緣一師,決志依行,亦不與他師之說巧作和會,亦不論他家是非長短,亦可保唯利無害。最忌以凡情知見,東抽西補,巧自思量、巧自推度已,成「一家之言」,胡亂評判;如此行者,決定唯害無益也。

 

        閣下批評本願法門,而慧淨法師之書,絕不好好讀一本;慧淨法師之文,絕不好好讀一篇,而又放肆惡口,說本願法門「反對持戒行善,宣揚作惡」。又說比法輪功還惡,又說要成佛教黨干涉政治,直欲政府將本願行者全捕入獄,才快閣下之心;千方百計欲挑動、激勵政治力量打殺本願法門。閣下是何居心?又罵源信、法然、親鸞。源信和尚,《淨土十要》中多處引讚(源信禪師),閣下何不看看?法然上人,五遍讀破《大藏經》,深入各宗,而後偏依善導開立淨土宗,極力提倡「一向專稱」,專修念佛迅速普及朝野。時南都北嶺各宗學匠、高人多有不滿,以為各宗皆倡念佛,而法然不必別立新宗;何況以「一向專稱」為最高,而以諸宗皆方便。時諸宗宗匠碩學三百餘人聚會大原,法然上人一人赴會,問難蜂起;而上人一一破立,盡一日一夜,群難皆息,無不歸心;上人遂得「智慧第一」之稱;又大眾皆伏,共行念佛三日夜。至今遺有《大原談義聞書鈔》(印出當寄)。豈當時三百學匠皆庸庸之輩乎?各宗俱推智辨高才,有備而來,上人不能深明諸宗、深明佛法源底,能令彼輩悉皆信服,轉而念佛乎?閣下何許人?敢隨意謗毀先德,真為閣下感到寒心可憐!學佛之人要厚道、要謙虛、要正直,要真為了生死,不為名利,不好出風頭,才能得利益。閣下讀某居士之文,奉為金言定論,據末代凡流謗先古聖祖,其過誠難思量;當寄《淨土決疑》一書,閣下細看。

 

        莫以為我揭閣下之短,刺汝痛處,實為閣下來日考慮。你寫那些東西,害了多少人你不知道;將來要受多少苦,也不知道;只圖一時口快,不懼長劫獄苦。

 

        又,弘揚淨土人師雖多,當專依善導和尚;若以善導與餘師相提並論,是亦不知法門也。其餘且不論,只善導和尚判要弘二門、立正雜二行,便將諸師所說統統攝盡,何有一人能出其外?更遑論高出其上。諸師所說無論如何高深玄妙,總在定散二善之方便要門,迴向求生耳;獨善導和尚立於本願(弘願),全依佛力,全體是果地法門故。其所說念佛非定非散,乃是「乘佛本願,一向專稱」之本願念佛。後之弘念佛者,敢有一點偏離善導和尚所立之軌道,決定不純矣!攝機不廣矣!利益不速矣!且如倡念佛者,或以實相觀想等為貴,而以持名為賤;或雖崇持名,又以定心為貴,昧於本願;又以天臺四土判往生深淺;此皆善導和尚所不談也。善導和尚深入三昧,豈不知如何是定心乎!又獨判彌陀為報佛、極樂為報土,後人又何得依他宗教相判別為四土淺深?報土、四土,名目既異,意趣迥別。四土者,隨自力修證而見深淺也。雖不持名,能修實相者,可至上土;縱雖持名,未破煩惑者,屈居下土。報土者,以佛力仗否而論往生也。雖修諸行,若不仗佛力者,不得往生;一向稱名,專仗佛力,雖餘行絲毫不具,必可往生。既得往生,悉入涅槃界,清淨一味。曇鸞大師曰:「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澠一味。」善導和尚曰:「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然則,非敢責餘賢,實因法門所掌有異,機見各執不同,又以不見不知善導和尚之釋,何得自取自悟哉!

 

四、原文:

        第十八願指出十念必生。

 

        評曰:

        依善導和尚,第十八願乃是「一向專稱,必得往生」,亦即「念佛必生」;不言「十念必生」。

 

        經文雖有「十念」,然前有「乃至」二字,是「乃至十念」,非僅限定十念;以故,和尚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其意者:臨終不及多念,則十聲一聲必生;平生之人則是一生專稱而必生。

 

        若言「十念必生」者,誰人不曾遊口稱過十聲,皆必生乎?又,臨終不及十聲之人,九聲、六聲、三聲、一聲,不必生乎?又平生之人十聲過後更不再念,也必生乎?可見十念必生語意非為圓滿也。

 

        善導和尚釋言:「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故知,「一向專稱」最是正旨。

 

五、原文:

        曇鸞大師堵死了誹謗正法者往生的門。

 

        評曰:

        曇鸞大師亦許謗法往生。

 

        《論註》卷下〈口業功德成就〉言:「眾生以驕慢故,誹謗正法,毀訾賢聖,捐庳尊長。如是之人應受拔舌苦、喑啞苦、言教不行苦、無名聞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

 

        〈八番問答〉處不許謗法往生者,就其不願生,不真實回心而說;此就聞名回心說,並不矛盾;且與善導和尚一致。

 

        又,近代印光大師認為五逆得生,即是謗法得生;以五逆中,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皆謗法之所為也。

 

        又,「堵」之一字,易使人誤解為:其門本開,而後強塞磚塊堵之,令密閉不開,遂死矣。豈祖師存此心、行此行乎?有謗祖師之嫌矣!著筆何得任意浮慢如是。

 

六、原文:

        善導大師認為謗法者,也可以有條件地允許他們往生。

 

        評曰:

        直引善導和尚「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之語,則為明朗不使人誤解。

 

        何可以「有條件」三字令人猜度而疑惑乎?設有謗法臨終之機聞此語,見此文,則聞如不聞,見如不見,將見直下落入地獄;若引和尚言,則聞見者,直下超生淨土矣!雖此種幾率極少,弘法者可不於此微細處存心乎!

 

        又,「有條件地允許」等字眼亦易使人誤解,以為往生之權操於祖師之口,而不在彌陀本願;且祖師亦非慈悲,雖許而加上條件。

 

        「堵死」、「有條件地允許」等,實是閣下內心很不情願謗法得生思想的反映,何可強加於祖師?

 

七、原文:

        五逆十惡也可以有條件的往生。惡人往生的條件是:1、遇善知識開導佛法,教授念佛方法;2、致誠懇切懺悔罪過;3、信願極樂,老實念佛,稱念彌陀佛號。

 

        評曰:

        何可如是繞彎囉嗦,單言「念佛」二字則足。

 

        佛祖處處言:「但只念佛,決定往生,絕無條件!」度生之急切也!閣下處處塞之:「汝是惡人,雖許往生,必須達到以下條件,1、2、3……」凡夫之情見也。

 

        雖皆說念佛往生,造惡臨獄之機,聞前之言,必歸命投誠,聲聲無間,直下往生矣!聞後之言,能不起疑乎?一疑,我本惡人能達此條件否?二疑,怎樣是至誠懇切懺罪?猶疑不決之間,直落獄底矣!

 

        且淨土一宗,念佛之外不別立懺悔法,即以念佛為懺罪,以聲聲滅八十億劫罪也。非「懺罪淨再念佛」,是「但稱名罪自滅」矣,和尚言:「念念稱名常懺悔」,又言:「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閣下非無好意,又許惡人往生,又恐人造惡;進退兩難之際,遂以「有條件」會之,全是凡情見解。當切依佛祖成言,絕對百利無害。

 

        《觀經》「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閣下或據「至心」二字開出第二條件:至誠懇切懺悔罪過。此不知經文次第,不知和尚之釋也。何以故?善友告言:但稱佛。以絕無條件故,此惡人方發歸命投誠之心(至心)也。若先即告之至誠懺悔等條件,彼人則定起疑障,以時勢所不許故。如此開條件者豈可得稱為「種種安慰,為說妙法」之善知識乎?

 

        又,和尚釋曰:「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七、明念數多少,聲聲無間。八、明除罪多劫。」全不提「至心」二字,何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之諸佛證定疏,閣下當全遵,不可稍有越格發揮。待閣下透徹一宗宗旨,自可言言無礙,自在弘通;現在即多言好說,本欲弘通佛法,反埋禍法之殃;雖有利人之心,恰成害人之效;可恐可恐!

 

八、原文:

        這就消除了兩經的不一致處,認為「兩經一義耳」。

 

        評曰:

        未妥。兩經本來一義故,祖師才可和會;若兩經原本不一致,祖師豈能駕佛之上,「消除不一致處」乎!又佛所說經,豈有彼此矛盾不一致處乎?

 

        宜改為:這便消除了凡情淺見之疑,而明見「兩經一義」矣。

 

九、原文:

       因念佛故,諸罪消滅,故可除罪帶業往生。

 

        評曰:

        「除罪往生」,聞之者心安而喜,「我罪除矣」;「帶業往生」,聞之者亦可有安,「業無妨矣」。「除罪帶業往生」,前人無此說者。以「除罪」、「帶業」二詞所指相反耳。除罪即是業已消,帶業即是罪未除,何可並列,使人糊塗?何況前已說「諸罪消滅」。

 

        或曰:除罪而未盡故,猶有業在,故可並稱。然猶未妥。

 

        除罪盡與未盡,凡情豈可知乎?若言未盡,經言:「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又言:「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似是除而淨盡矣;若言除盡,又言「八十億」之數量,又有十二大劫花合之難,似是未盡矣。

 

        相承祖師之釋亦不一準。和尚或言:「回心念佛罪皆除」、「一聲稱念罪皆除」、「罪滅得生」,或言:「此義仰就抑止門解」,似是除盡矣;或言「花合逕於多劫」,則是未盡矣。不論盡與不盡,總言「除罪往生」是淨宗正說:「帶業往生」,善導和尚所不談也。

 

        近代印光大師言:「於此土謂之帶業往生,至彼土則無業可帶,非將業帶至西方也。」

 

十、原文:

        曇鸞大師也極重視自我的持戒修行。

 

        評曰:

        下引「不求自樂」乃至「遠離無安眾生心」,「生憐憫一切眾生心」,及「五種功德力,能生清淨佛土」等為證。

 

        此不知《論註》意趣也。《論》偈頌者「一心願生」也,長行開出五念門、五果門,要皆攝於「一心願生」之中,以長行釋偈頌故。《論註》卷下釋長行,分十重,雖說種種心,總攝即為菩提心;菩提心者,願生心也。又,曇鸞大師恐後人誤以為五念、五果門為高級之自力修行而生退怯,探論主之意,明本願之旨,提出了著名的「核求其本」論;遂將「論言修五門行,自利利他成就」結歸於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此非倡導自力修行,正在力明他力本願也。慧淨法師之《論註大意》可虛心多加拜讀。

 

        欲開講祖典,不能貫通其血脈,隨文解義,可乎?

 

十一、原文:

       本願法門把佛力視為神力。

        評曰:

        經中雖有「光明神力」「自在神力」「威神力」之字句,乃喻也。豈區區神力可與佛力相比乎?

 

        閣下以本願行者對佛力之完全仰投是將佛力誇大為神力,而加以批評,正反映出閣下內心以為佛力不及神力;則是根本不信佛法之外道所言也。難怪閣下出語立論處處謗破真實佛法!

 

        《無量壽經》言:「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此金口誠言,聞而不信,豈可得名真佛弟子!

 

        元照《觀經疏》言:「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有如是等不可思議功德之力!」

 

        良以法藏因地,遍法界際,盡眾生性,發起不可思議超世悲願,誓以名號救度十方一切有情,而復稱性起修,經於永劫,誓願圓滿,究竟成就。是則由法性法身垂方便法身,垂名現形而有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則此光壽無量之六字洪名既是彼佛之本體,也是宇宙真理之本身,亦是一切眾生之本性。以故,今日造惡凡夫一聲稱名,彼佛如來即乘本願輪,順眾生性,自在度化,無有障難。

 

        曇鸞大師《論註》言:「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善導和尚亦以「心遍、身遍、無障礙遍」三義釋「法界身」。又言:「行者正稱名時,彼佛應聲來現」

 

        《大經》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此佛力也!

        《觀經》言:「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此佛力也!

        下品上生:一生十惡罪人,臨終一聲稱佛,疾生淨土。此佛力也!

        下品中生:一生破戒罪人,臨終獄火來現,但聞佛名,猛火化清涼,自在往生。此佛力也!

        下品下生:一生五逆罪人,臨終惶恐苦逼,十聲口稱,金蓮如杲日,頓超極樂。此亦佛力也!

        《往生論》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此亦佛力也!

        善導和尚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此亦佛力也。

        何神有此力乎?

 

十二、原文:

        將他力信仰錯誤地推向極端。

 

        評曰:

        他力信仰若不「極」者,則是「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續」矣。

 

        善導和尚稱之「無上信心」「決定深信」「決定上上信心」「金剛深信」、縱使化佛報佛,遍滿十方,輝光吐舌,來相妨礙,「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豈容信不「極」乎!

 

        古德謂:淨土宗者,取捨須極。

 

        「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之他力「極」故,信此他力之信仰不得不「極」也。信仰極處,佛凡一體;此亦非他,盡十方遍法界一句名號也;流於口者,一向專稱也。

 

十三、原文:

        本願法門反對淨土宗一切為眾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反對行善積德,反對持戒修行,反對僧團三寶。本願法門反真理反科學,反人民反社會,反佛法反佛教。

 

        評曰:

        如此言者,或由無知而誤解,或出惡意而誹謗。

 

十四、原文:

        本願法門宣揚「縱令一生造惡」,而不要懺悔,也可往生。

 

        評曰:

        何不全引?道綽禪師《安樂集》曰:「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此非勸人造惡,乃勸彼造惡之人專念佛也;亦即《觀經》下三品之意趣。以「縱使」二字示彌陀本願惡業凡夫為本,而兼攝一切善人也。

 

十五、原文:

       臨命終時往生的一刻,純粹是佛力,自力是不起作用的。

 

        評曰:

        閣下偷心未死也。偷心若死,現下即是命終,豈必關乎四大假合之身?偷心不死,縱佛捧金台來迎,亦可曰有自力的作用,因為仍需「個人信仰這一自力的內因」(閣下高見)故。

 

十六、

        《禮淨土十二偈》或系指龍樹菩薩《十二禮》乎?則不可混為《讚阿彌陀佛偈》也。鸞祖時並無八宗。華嚴即是賢首。權教須三大阿僧祗劫,大乘實教(台、禪、華等)無此說。龍樹菩薩《易行品》中心仍是專注彌陀本願,集中於彌陀一佛,非泛論難易二道、普禮十方佛。「往生後為未淨心菩薩,一般不到十劫,得一生補處果位」,依何經論釋?

 

        聽說智隨法師仍在四川,當向彼虛心頂禮求教,必不誤閣下後生大事也。今世弘揚淨土之人師雖多,然不管其名氣有多大,學問有多高,悉不免以朦朧之見作含混之說;求其明眼善知識,能得幾人哉!此無他,不知佛祖心髓,不得法門傳承故也。 南無阿彌陀佛!

 

釋淨宗    合十 
二00一年四月六日於廣州


附:中國淨土宗理論的奠基人──曇鸞大師

隆盎

一、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曇鸞大師將世尊宣說的佛法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認為修行的目的是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度眾生。欲達此目的,有八萬四千法門,中國有八宗,歸根結底只有相信彌陀極樂淨土,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再去學習三十七道品等佛理而直趨聖道永不退轉,更快成佛。這是一條在五濁惡世唯一行得通的一生成就的易行道。其他禪、台、律、法相、三論、華嚴、賢首等都是難行道,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長時間修行方可成就。

 

二、淨土法門重視他力

        一切佛法都重視歸敬三寶求三寶加被,都會依託不可思議的佛力加持的,同時也都強調持戒積德的自我修行的。佛教的任何教派都是自力和他力相結合的,不存在絕對的自力修行,也不存在絕對的不要求自力的純他力救度。曇鸞大師認為,其他法門多強調自力修行,不重視佛力的加佑救度。他強調淨土法門特別重視不可思議的佛力的強增上緣作用。尤其是在臨命終時往生的一刻,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能頓超三界,永不退轉,這純粹是佛力即他力的作用。這時,在往生一刻,佛菩薩前來接引時,自力是不起作用的。但在臨終前的平時,卻必須重視自力的修行,備好信願行三資糧。信願是眼目,正行的念佛和持戒行善的助行是前進的雙足,都是不缺少的。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明確闡述了他的淨土學說:

 

        「求阿毗跋致有兩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三五,以示義意:二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曇鸞大師明確指出,修習大乘其他各種法門,主要是靠自力,要獲得三不退轉,非常困難。這叫難行道。求生彌陀極樂淨土,是要靠他力,即借助不可思議的佛力,就很容易當生成就,臨終往生極樂淨土,三不退轉,究竟成佛。這叫易行道。這就是曇鸞大師的二道(難行道和易行道)二力(自力與他力)說。

 

        曇鸞大師的二道二力說是在龍樹菩薩的二道說基礎上的發展。龍樹的二道說認為在此土此身也可求得三不退轉,而曇鸞大師認為在此土難成就,尤其是在末法時期的五濁惡世,更是難上加難。而往生極樂淨土,就可當生成就,容易一生成佛。龍樹菩薩泛論成佛的難行易行二道。曇鸞大師是專指有彌陀不可思議的本願力加持的淨土信仰的易行道。龍樹菩薩是禮敬憶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曇鸞大師主張只禮敬稱念阿彌陀佛。認為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三、往生極樂淨土必定一生成佛

        淨土信仰本來有阿閃佛東方淨土,彌勒兜率天淨土,文殊菩薩淨土,藥師佛淨土及唯心淨土等,北魏時期中國的淨土以彌勒淨土信仰為最盛行。曇鸞大師所提倡的,單指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這就將淨土信仰簡化了,從而才有後來彌陀淨土信仰的大普及,達到「家家觀世音,人人阿彌陀」的境地。

 

        佛教認為修學佛法就是要斷煩惱,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了生死,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為什麼淨土信仰又要講往生呢?曇鸞大師指出極樂淨土已超出三界,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不是胎生。到了極樂世界,即獲三不退轉(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壽命無量,即沒有生死問題。往生後都是大菩薩,曇鸞稱為「未淨心菩薩」。

 

        曇鸞大師指出:「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聚即是阿毗跋致。」

 

        易行道的修行人,在真信切願的自力修行為內因的基礎上,加上彌陀本願力即不可思議的佛力強緣,就可以確保往生極樂淨土。往生後,由於佛力的加持,就可以進入大乘正定聚。所謂正定就是圓證三不退水平的大菩薩,即已證得了初地至七地境界的「未淨心菩薩」。若證得八地以上境界的叫「淨心菩薩」。剛剛往生不久,一般不到十劫,就有不少人達到一生補處的果位。證明往生極樂淨土,再努力修聖道,「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因此淨土法門是一生成佛而圓成聖道的第一法門,是為普度眾生而儘快成佛的無上圓頓的大乘法門。

 

四、帶業往生

        什麼人可以帶業往生?《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指出十念必生淨土,但「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明確不允許犯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及破壞和合僧五逆罪過的人往生極樂。而《觀無量壽經》說九品往生中下品下生者,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十惡即殺生、盜竊、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婪、瞋恨及邪見愚癡)的人也可以有條件的往生。惡人往生的條件是:1、遇善知識開導佛法,教授念佛方法;2、至誠懇切懺悔罪過;3、信願極樂,老實念佛,稱念彌陀佛號。

 

        曇鸞大師指出罪惡凡夫可以帶業往生,不必斷除見思惑業:「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即往生淨土),焉可思議?」曇鸞允許五逆十惡煩惱凡夫有條件帶業往生的思想,將淨土的大門大大敝開了。三教九流的底層民眾都可以往生成佛,顯示了彌陀的無限慈悲,對平民百姓的淨土信仰是很大鼓舞。後來道綽大師指出:「凡夫可入報土」及善導大師認為彌陀淨土信仰就是為沉淪於生死苦海的凡夫而開設的這些觀點都把彌陀淨土的民眾性、平易性、平等性充分展示出來了。由於淨土信仰能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因此淨土才成為迅速發展,生機蓬勃的最為廣泛的民眾信仰。

 

五、倡導稱名念佛,允許散心念佛

        念佛本來是指心心念佛,念念在佛,這是廣義的念佛。念佛的方法有觀像念佛、觀想念佛、持名念佛和實相念佛四類。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不是一般根器的念佛人可以做得到的。四種念佛方法中,曇鸞大師特別提倡稱名念佛,即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或「阿彌陀佛」四字洪名。

 

        曇鸞大師認為法藏菩薩發四十八大願,經多劫修行,積功累德而成佛,號阿彌陀。「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凝聚了無量功德,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威力量,稱為萬德洪名。六字洪名或四字洪名是一切法的總持,是無上神咒,能滿足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美好願望。「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曇鸞大師提倡稱名念佛,他指出要真正定下心來稱念佛名,或者由稱念佛名而定下心都是不容易的。因此他提出「積習成性」的原則,允許散亂心念佛,主張多多念佛,習慣成自然。他還主張同行共念:「又宜同志五三,共結言要,……為稱阿彌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

 

        散心念佛可以不論時間,不論處所,不論閑忙,不論淨穢,不論得意失意,隨時隨地可以稱念佛號,這有利於念佛法門的普及。念佛的目的不是為了定心,而是為了求生極樂淨土,這與禪宗是不同的。散心念佛不要求禪定,不要求觀想,不要求證悟實相,因念佛故,諸罪消滅,故可除罪帶業往生,三不退轉,究竟成佛。散心念佛已成為淨土宗獨具特色的修行方法,易於民眾持受,依教修行。這是使淨土法門成為影響最為廣泛的第一法門的重大發展。

 

        曇鸞大師雖然強調佛力加持的「強緣」的作用,但同時他也極重視自我的持戒修行。他在著作中多次倡導實踐「普賢之行」。他要求念佛人「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生憐憫一切眾生心」等等。他提倡按《往生論》的要求修習五種功德力:「言此五種功德力,能生清淨佛土,出沒自在也。身業者禮拜也;口業者,讚歎(稱名)也;意業者,作願也;智業者,觀察也;方便智業者迴向也。」

 

        近代高僧太虛大師讚歎說:「淨土宗的根本教義即確立於曇鸞法師。」從廬山東林寺慧遠結蓮社集體念佛,開創了中國淨土宗的大規模實踐以來,曇鸞大師將從印度傳入的彌陀西方極樂淨土思想從理論上作了劃時代的發展總結。隋代道綽法師繼承了曇鸞大師的淨土事業。到唐代善導大師完成了淨土宗建立的歷史使命。善導大師無論在淨土的理論和實踐以及儀軌等方面都作了最為完滿的總結和發展,使淨土信仰真正成為有另於其他大乘教派的一個既獨立又融通的嶄新的中國淨土宗。近二千百年來,中國淨土宗一直沿著慧遠、曇鸞、善導直至印光的傳承順利發展至今未斷裂過。曇鸞大師開創的淨土理論對日本淨土宗及淨土真宗都有很大影響。日本淨土真宗的本願法門把佛力視為神力,將他力信仰錯誤地推向極端,反對淨土宗一切為眾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反對行善積德,反對持戒修行,反對僧團三寶,宣揚「縱令一生作惡」,而不要懺悔,也可往生。充分暴露了本願法門反真理反科學反佛教的醜惡本質。他們宣揚「是佛念我而不是我念佛」,「彌陀抱我回故鄉(極樂)」等謬論等是對曇鸞大師、善導大師等中國淨土宗祖師的背叛。日本淨土真宗為主的和尚開大型「誅滅中國大法會」,引起中國人民極大反對,因此才有以印光大師為首的中國高僧主持的「上海護國息災大法會」對日本僧人的反擊。充分證明日本淨土真宗及其本願法門是與中國淨土宗有著本質區別的一正一邪的兩個宗派。日本淨土真宗及其本願法門絕對不是繼承曇鸞、善導開創的中國淨土宗的正脈法系。

 

        我們要全面正確地繼承發展慧遠、曇鸞、善導開創建立的中國淨土宗的優良傳統,正確弘揚彌陀淨土信仰,普利一切有緣眾生。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