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淨土文庫 淨土宗法語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十)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法語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十)

《觀經》(三)

《觀經》5三福淨業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1];二者受持三歸[2],具足眾戒[3],不犯威儀[4];三者發菩提心[5],深信因果[6],讀誦大乘[7],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譯文】

  一是(順應世間道德,)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作善,修習不殺生等十善業(這是第一福,人天世福);二是(依循佛法戒律,)歸依三寶,持守眾戒,威儀端莊,行為謹慎(這是第二福,小乘戒福);三是(修習大乘行法,)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體味其旨趣,)並自行化他,普勸一切有緣共成佛道(這是第三福,大乘行福)。如此三福(人天世福、小乘戒福、大乘行福),可以成就淨土往生之業。

【註釋】

  [1]十善業:十種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2]三歸:又作「三歸依」,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佛,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進入正道;歸依法,依靠教義而求得真理;歸依僧,依靠僧伽的引導而正信佛教。

  [3]戒:梵語「尸羅」,意譯為「戒」,防非止惡,防止身口意三方面的過失。又譯為「清涼」,止惡則俯仰無愧,心無熱惱而得清涼。《瓔珞本業經》:「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戒,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4]威儀:坐作進退有威德,有儀則。

  [5]發菩提心: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即發願成佛之心。菩提,意譯為「道」,通往真理的道路。又譯為「覺」,覺知真理的智慧。

  [6]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比如殺生,因為使眾生短命,所以為自己種下短命之因。

  [7]大乘:梵語「摩訶衍」(Mahāyāna)。「乘」,交通工具之意,比喻能夠運載眾生從煩惱此岸到達覺悟彼岸的教法。大乘行者不滿足於自身解脫,更致力於救度一切眾生。大乘佛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以成就佛果為目標,猶如大車大船能夠運載芸芸眾生到達彼岸。

【補充教證】

  善導大師《般舟讚》:「問曰:既道三業清淨是生淨土正因者,云何作業得名清淨?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總斷不行,是名清淨;又,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善根迴生淨土,故名為正因也。又,欲生淨土,必須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依正二報莊嚴事;亦須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諸有智者,應知。」(要門散善導入稱名往生)

  善導大師《觀經疏》:「從『佛告韋提』下至『正因』以來,明其引聖勵凡。」(引聖勵凡)

【討論】

  問:講完三福,佛說「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並沒說念佛是淨業正因,如何理解?

  答:經中說「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說三世諸佛建立淨土清淨業果的通因,也是眾生感通三世諸佛淨土的通因。善導大師解釋為「引聖勵凡」,方便導入淨土門。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另有別因,即稱念佛號乘托佛願而得往生;別因難信故,先說此通因,廣攝眾機。

  問:三福與念佛是什麼關係?

  答:大致有三重。

  (1)三福與念佛,一為通因,一為別因。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諸佛建立淨土和眾生往生諸佛淨土的通途;念佛是阿彌陀佛因地誓願所設定往生極樂淨土的「正定之業」。三福難,或有眾生不堪行持;念佛易,三根普被。

  (2)專修念佛以前,三福為導歸念佛。三福迴向往生易信,念佛即得往生難信,所以,三福是勸令眾生信入念佛的前方便。聞說迴向自身所修三福求生極樂即可得生,多數人容易相信,由此勤積善根,迴向淨土;然而隨著對佛法的深入瞭解,越來越覺得自身善根遠遠不夠,於是轉而追蹤念佛。三福由三心迴向,以佛名義,歸入念佛,而成往生業。

  (3)專修念佛以後,三福歸入念佛,念佛含攝三福。當行者進一步瞭解彌陀的徹底悲心、極樂的建立本末、名號的真實意義,自然會專修念佛;隨緣所行三福諸善,皆是自然,內心祈願一切眾生共同往生極樂;心知往生成佛是必定之事,自信教人,匯入阿彌陀佛普救眾生的事業當中,點滴之善皆納入念佛,成為一體,念佛之外不見餘善功德。

《觀經》6應心即現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1],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2]、八十隨形好[3];是心作佛[4],是心是佛[5]。

【譯文】

  諸佛如來智慧神通如同虛空,普遍無礙,能緣一切眾生心之所念,而入一切眾生心中。所以當你們觀想佛身,當下佛入心中顯現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因此,不論眾生是觀想阿彌陀佛身,還是稱念阿彌陀佛名,此心當下就是阿彌陀佛,被阿彌陀佛的功德所充滿。

【註釋】

  [1]法界身:周遍法界、與眾生心感應道交的佛身。諸佛是真理的存在,身心遍及一切法,無所障礙,故言「是法界身」。「法界」,諸佛所教化的眾生界。「身」,能教化的佛身。又,「法界」即一切眾生的心法,因為心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因此將心稱為法界。諸佛具足相好的佛身由心而生,以心為緣,故言「是法界身」。

  [2]三十二相:又稱「三十二丈夫相」,過去生勤修無邊相好之業,此生方得三十二種顯著特徵:足安平相、足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相、足跟圓滿相、足趺高好相、腨(小腿肚子)如鹿王相、手長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光相、常光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正相、肩圓滿相、口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四牙白淨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清遠相、眼色紺青相、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成肉髻相。具此相者,在家為轉輪王,出家為佛。

  [3]八十隨形好:隨三十二相而來的八十種微細、隱秘難見的特徵。比如無見頂相、鼻高不現孔、眉如初月、耳輪垂埵、身堅實如那羅延等等。

  [4]是心作佛:用心或觀佛相好,或口稱佛名,即是作佛。

  [5]是心是佛:心緣佛則佛現,即是心佛。念佛,心當下就被阿彌陀佛的功德所充滿。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譬如火從木出,火不能離木也。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木為火燒,木即為火也。」(眾生如木,佛如火。)

【補充教證】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身』名集成,『界』名事別。如眼界,緣根、色、空、明、作意五因緣生,名為眼界。是眼但自行己緣,不行他緣,以事別故。耳、鼻等界亦如是。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者,法界是眾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名心為法界。法界能生諸如來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識,是故佛身名『法界身』。是身不行他緣,是故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者,當眾生心想佛時,佛身相好顯現眾生心中也。譬如水清則色像現,水之與像,不一不異,故言佛相好身即是心想也。『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無佛也。譬如火從木出,火不能離木也。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木為火燒,木即為火也。」(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善導大師《觀經疏》:「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善導大師《觀經疏》:「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非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白話釋文見《阿彌陀經》2的補充教證)

【討論】

  問:有人說,「《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自性與佛無二無別,念佛即是念自性」,是這樣嗎?

  答:關於「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有兩種解釋。

  淨影慧遠、智者大師、吉藏大師等諸師所釋,「法界身」即法身,即無形無相、遍滿法界的真如法性。眾生本具法身,自性本自清淨,若能成就觀佛三昧,解行相應,心佛一體,在清淨心性中就能顯現佛身,具佛相好。「是心作佛」,眾生心性本具法性之理,行此觀佛三昧,終能成佛。「是心是佛」,諸佛法身與己同體,觀佛成就時,心中所現即是諸佛法身,心即是佛,心外無佛。總之,屬於著眼於自性清淨心的理觀,成為後世「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淵源。

  善導大師所釋與諸師大不相同。《觀經》像觀,取佛身相,住心觀想,佛心攝取,機感相應,「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是事修,非理觀,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絕無少分相似。

  問:有人說,「心淨則國土淨,但能淨心,此處當下即是淨土,何必求生十萬億國土之外的極樂世界?」

  答:《維摩詰經》言,「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維摩詰大士的境界,也是法藏比丘建立淨土的因行果德。如果自身現是上地菩薩,可出此言;如果身為博地凡夫,則不宜大言自欺。此處是淨是穢,世尊已有明示;極樂是否當生,諸經處處指歸。自審根機,還是老實念佛往生西方穩當。

  善導大師《般舟讚》:「不得信受他人語,『但令心淨此皆淨』,若道此同諸佛國,何因六道同生死?」

  問:「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口稱名號時,是否也是這樣?

  答:口業由意業發動,所以,如實稱名同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而且,口稱名號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全體領納佛地果德,更加超勝。所以,也可以說「是心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問:我念佛願往生,阿彌陀佛知道嗎?

  答:阿彌陀佛的法界身遍一切處,無有不知。阿彌陀佛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問:徹悟大師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判為《觀經》「綱宗法要」,乃至一代時教大法綱宗;宗祖善導大師以「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為《觀經》教眼。何以有此差別?

  答:(1)時代不同,使命不同。徹悟大師處於諸宗歸淨土的後期,以身示範導禪歸淨,方便應機。善導大師楷定古今,開宗立教,直呈真義。(2)攝機不同,立場不同。徹悟大師為勸禪者歸淨,多用禪宗教理闡釋淨土。善導大師純依淨土三經建立教理框架,不涉諸宗。(3)傳承不同。善導大師忠實傳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的淨土理念,而這些開宗立教的祖典一度失傳,徹悟大師只能傳持「自性清淨心」之說。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