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佛最尊第一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1]。
【譯文】
無量壽佛救度眾生的威德、神力、光明,在十方諸佛當中是最尊的、第一的,十方諸佛的光明都無法相比。……所以,無量壽佛又名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註釋】
[1]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諸佛自證平等,利他別願不同。光明是利他之用,體同用別,壽同光別。
【補充教證】
《無量壽經》:「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光明無量願)
《無量壽經》:「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最尊第一)
《無量壽莊嚴經》:「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最尊第一)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最尊第一)
【討論】
問:常言「佛佛平等,佛佛道同」,這裡為何說阿彌陀佛第一?
答:若論所證佛性,諸佛平等;若論因地本願及果地救度眾生的善巧智慧、誓願力量,諸佛各有不同。阿彌陀佛以名號廣度一切眾生的殊勝本願已經成就,諸佛同聲讚歎。又,為令眾生專心有在,故勸專稱一佛名號。
華光出佛
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煒燁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眾寶所成的蓮花處處盛開,遍滿極樂世界。每一朵寶蓮都有百千億片花瓣,每一朵寶蓮都散發光明,呈現無量種色,青色光明發出青光,白色光明發出白光,黑色、黃色、紅色、紫色,各各明亮顯耀,光輝燦爛,勝過日月之光。一一蓮花,放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明;一一光明,現出三十六百千億尊佛,佛身皆是紫磨金色,相好奇特;一一佛身,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演說妙法。如此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觸光柔軟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如果眾生遇此光明(亦即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則此世三毒煩惱趨於淡薄,心安體健,滿懷歡喜,而生起尊道向善之心。如果在三惡道劇苦當中遇見此光,則痛苦即刻消逝,平安度日。命終之後,皆得往生,悉蒙解脫。
問:有人說,「五戒是往生的最低標準,做人都做不好,怎能往生成佛?」
答:往生以四十八願為準。五戒是做人的基本行為規範,佛說「以戒為師」,教誡謹慎三業,這是日常行儀,並非解脫綱領。淨土宗行者,更有「觸光柔軟」的佛力作用:像我這般罪苦眾生,佛都如此包容,我也盡量包容別人;佛把所有功德都惠賜給我,讓我往生成佛,我被佛的慈悲感動,不由自主地也會愛護別人。完全發自內心,沒有「以此功德迴向往生」或「若不圓滿戒律就不能往生」的心理。佛的救度惠及所有眾生,《觀經》下品眾生,雖然還沒來得及做一個好人,迴心念佛,佛也接引往生;三惡道眾生,未能做人,念佛亦得往生,多有經文證據和往生事例。所以,不可自立章程。
果德涅槃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1]。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2]。
無量壽佛的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本來是酬應阿彌陀佛本願而成的,所以並非空寂無相,而是有相狀的淨土,然而它常住不變的情形,)等同無為涅槃境界。極樂世界的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都是一樣地高明,神通都是一樣地洞達,外相都是一樣地莊嚴,沒有美醜差別;只是沿用他方世界的稱謂,所以有天、人等名稱。極樂聖眾面貌之端正,超勝世間,稀有難見。色身之微妙,既非天身,亦非人身。因為涅槃國土之德,凡是往生那裡的眾生,都自然證窮真理之源,而成為遍亙一切、無限無礙之存在。
【註解】
[1]次於無為泥洹之道:之所以誓求國土第一,但為度脫一切眾生,使入無為泥洹道。國土清淨是事相,泥洹之道是真理,一為事,一為理,一為緣相之樂,一為寂靜之樂,德同相次,故言「次於」,意同「國如泥洹,而無等雙」。又,一切依正事相,同一法性,無非究竟,故天親菩薩《往生論》言「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善導大師《法事讚》言「極樂無為涅槃界」。「次於」,住於,旅次;近於,鄰次;位次相當於,位次。
[2]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無為解脫、壽命無盡的身體,即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老子以「虛無」為道體,以「無極」為本原,此處借指無為涅槃的法性法身。《涅槃經》:「解脫者名曰虛無。虛無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無,非作所作。凡是作者,如城郭、樓觀;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即是如來。」
印光大師《增廣文鈔》:「若非業盡情空,斷惑證真,則無出此三界之望。此則唯有淨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往生如佛)
問:《無量壽經》稱謂往生極樂之後的眾生,一會兒稱天人,一會兒稱聲聞,一會兒稱菩薩,到底是什麼?
答:極樂眾生外相與內德與佛無異,但不是佛,因為一個佛土只能有一尊佛。在經文的描述中,宣說所受快樂時稱為天人,勸發出離之心時稱為聲聞,讚歎利他之德時稱為菩薩。
又,「因順餘方」,沿用往生前的稱謂。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言:「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如天帝釋,生人中時姓憍尸迦,後雖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來,與帝釋語時,猶稱憍尸迦,其此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