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鳩摩羅什所譯《阿彌陀經》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組成。首先講述了西方淨土及其主人公阿彌陀佛的超勝性;其次講了念佛發願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最後展示了六方諸佛的證誠。歸根到底,《阿彌陀經》的要點在於念佛發願往生,關於這點,中國和日本的淨土教者是如何認識的,特別是關於一七日一心不亂執持名號的理解,本文將以此為中心試為探討。
一
先將鳩摩羅什的譯文列出: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據此文所示,少善根福德因緣是不能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然據傳是智顗所作的《阿彌陀經義記》中雖也說少善根不能往生,但後面又說,一七日念佛一心不亂,即可往生,其理由並非時日多少,而是眾生用心之厚薄。這與天臺「十乘觀法」的行法所示,上、中、下根皆可實踐的方法是殊途同歸的。《阿彌陀經》所示是適合下根的實踐方法,所以,如果下根之人能至心念佛,便可往生。
對此,善導說:
娑婆極苦非生處,極樂無為實是精。
又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認為極樂是無上的理想境界,縱然積聚世善,也不成往生正因。所以他作了以下開示,對無有他途的凡夫,示以念佛之法: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繼承了善導的法然,關於「多善根」,在《選擇集》第十三章中通過「以念佛為多善根,以雜行為小善根之文」來進行解釋,這在《阿彌陀經釋》中已有所提及:
二、「念佛」者:亦分為二:
一簡小善,二正修念佛。
一、「簡小善」者:「小善」者,謂不足為往生因,諸小善根也。而大小義,異說紛紜。今依善導,以雜善名為「小善」,專念佛名名為「大善」。
此中,以少善根之「少」為「小」,說諸師中也有解為大小之義者。其根據則是前述善導《法事讚》之「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之文和王日休《龍舒淨土文》之:
阿彌陀經脫文
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今世傳本脫此二十一字。
通行的《阿彌陀經》沒有「多善根」之語,而針對同經的「少善根」,《襄陽石刻阿彌陀經》提供了以念佛為多善根的論據。此雖未必即是大小之義,法然也認為存在異說,但卻遵從了多少之說。《襄陽石刻阿彌陀經》存放於日本福岡縣的宗像神社,京都的百萬遍知恩寺和小松谷正林寺等處,也有它的複製品。
法然在《選擇集》第十三章中說:
私云:「不可以少善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者,諸餘雜行者,難生彼國,故云「隨緣雜善恐難生」。 「少善根」者,對多善根之言也。然則雜善是少善根也,念佛是多善根也。故《龍舒淨土文》云: 「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今世傳本脫此二十一字。」 非啻有「多少」義,亦有「大小」義:謂雜善是小善根也,念佛是大善根也。亦有「勝劣」義:謂雜善是劣善根也,念佛是勝善根也,其義應知。
此中,與《阿彌陀經釋》相同,在提到《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之後,說雜善既是少善根,也是小善根,更是劣善根。與此相對,闡明了念佛是多善根,是大善根,更是勝善根。儘管將《無量壽經》的三輩、《觀無量壽經》的三福等諸行萬善也作為往生要因,但還是將其作為雜善予以否定,而將念佛定位為多善根、大善根、勝善根。因為此法能攝盡萬機。少善根之法需要依靠眾生自身的能力,而念佛則是阿彌陀佛所提供的實踐方法。
二
其次,關於稱念佛號的善男子善女人,淨影寺慧遠的《觀無量壽經義疏》對經典所說的九品階位全部照章認可,認為是從菩薩至凡夫。嘉祥寺吉藏也於其《觀無量壽經義疏》中將證得各階位之果者,分為上、中、下三品,謂其皆為聖人。此外,據傳是天臺智顗所作的《觀無量壽經疏》也同慧遠一樣,謂其為從菩薩至凡夫。此中所謂凡夫,並非後世淨土教徒所說的含義,而是高階位的人。窺基在《阿彌陀經通讚疏》卷下謂為持五戒之男女。然而,善導卻認為九品皆凡,上品為遇大乘之凡夫,中品為遇小乘之凡夫,下品為遇惡之凡夫,都是內懷貪瞋煩惱、罪根深重的凡夫。繼承了善導思想的法然認為: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者,是乃指念佛行者也。此文雖曰:善男善女,意兼惡人。是故善導(《觀念法門》)釋此文云:「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能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即得往生。」 與窺基的解釋截然不同。
其次,關於阿彌陀佛所提供的多善根的念佛實踐,《經》云,聞阿彌陀佛,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執持名號,必得往生。「執持」一般被解釋為「思念」「隨念」之意,被作為「反覆憶念」「不斷想起」之義的詞語而使用;法然認為把「執持名號」解釋為「修念佛」之義方才確切。不過,儘管法然的念佛是稱名念佛,也並非意味著其「執持」便是沒有心念的口稱。源信雖然也主張「非全遮彼,但信稱念」,但在《阿彌陀經略記》中認為:「觀彼無量光明等義,稱名心念耳。」而法然認為,「念聲是一」之念,念即是聲,聲即是念,有深化實踐的意味,而非僅僅出聲念佛而已。
其次,關於口稱念佛的時間長短,《經》云,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持續不斷。關於這點,如前所述,天臺智顗說,並非時日之多少,而是精進之心的厚薄。日本的源信在《阿彌陀經略記》中引智顗此語云:
意云,若一日二日,乃至若七日,面向西方,觀佛威光,遍照十方,無所障礙,稱名一心,念願生彼國土,淨信無疑,應如是修。《十二佛名經》偈云:若人能至心,七日誦佛名,得於清淨眼,能見無量佛。《觀經》亦以一七日為期。當知,多是成就期耳。
把七日定為若一心念佛即可成就的時間。進而,關於此一七的時間是平時還是臨終,他說: 問:一七日等,為是尋常,為臨終耶? 答:由尋常所行,得臨終正念也。然義記云: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何以故?臨終一念,用心懇切,即當得去。此釋臨終正念之用,非言七日必近臨終。
與這些解釋相對照的是,善導在《法事讚》中說:
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
「七日七夜心無間」可以理解為限定時日的別時念佛,而「長時起行倍皆然」則是平生的念佛。對此,懷感在《群疑論》中說:
問日:《觀經》之中說,垂終一念、十念亦得往生;《阿彌陀經》說,一日、七日一心不亂,方生淨土;《無量壽經》說,盡形壽一向專念佛,方得往生極樂世界。若盡形念佛方往生者,即一日、七日,一念、十念便是虛談;若一念、十念等亦得往生,何須復教七日盡形專行念佛也?
釋曰:一念、十念,一日、七日,及與盡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並非虛談,悉是誠言。大聖世尊如語、實語,豈有虛假而謬說耶?然念佛眾生,聞淨土教有早有晚,發心之時有遲有速,或命有長短,故《經》說不同:
若臨終之日方逢善友教發心念佛,亦得往生,雖復清升,只當下輩。 有命未盡,經日始亡,或一日、二日,乃至經多日,能念佛名,一心不亂,即隨其命,教令一日等稱念佛名。 如其壽命遐長,多日不夭,還教盡其壽命,令稱佛名。 不可命促斯須,令其長時念佛;不可壽終百歲,只令一日稱名。故三本《經》文俱勸念佛,各隨一義,教念有殊,彼此不妨,義無乖反。 故《觀經》對臨終之者,極少一念、十念,亦得往生; 《阿彌陀經》對經日死人,能念佛亦生淨土; 《無量壽經》對長壽不死之者,長修功德最多,或長時、長日修念。 又此三別即三品修。上者說形,中者說日,下者說時。 於九品中各多種故,雖並往生,咸無苦惱,花開悟道,早晚不同,《經》說有殊,由斯意也。 顯示了《大經》《觀經》《小經》之不同,乃是由眾生與佛法之機緣有異,特別是壽命長短有異。因此,對一日乃至七日之念佛,有別時、平生、臨終等種種理解。 法然在《阿彌陀經釋》中引善導《觀念法門》的「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說:
「若一日乃至七日」者:是修念佛三昧時節之延促也。 文但雖舉一日七日,意兼一生乃至十聲一聲等。
由此可見,他認為念佛從當下一聲到命終為止,是兼於平生、別時、臨終的全部時節的。
結語
以上,圍繞著《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進行了探討。在聖道門中,通過心念口念,一日乃至七日,執持不斷,必得成就。但卻將九品階位分上、中、下三等,各自往生相應淨土。然而,淨土門則主張九品皆凡,通過佛所提供的稱名念佛法門,平等往生。而且,並不將一日乃至七日單純地限定為平生或臨終,法然認為兼有平生、臨終之義,平生與臨終並無區別,他說:
往生之業成就,亙於臨終平生。 平生之念佛,死時即成臨終之念佛; 臨終之念佛,延時即成平生之念佛。
主張常稱佛名,隨順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