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舉出利益以勸信第二,說明發願之利益以勸信。
舍利弗啊!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只要有人能信受我及諸佛所說,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通通於現生得不退轉,命終皆得往生,往生皆得佛果。過去世發願的,過去已經往生;今生發願的,今生決定往生;未來發願的,未來決定往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往生是這樣的容易殊勝)所以舍利弗啊!如果有宿善之人,真的相信我及諸佛所說不虛,那就應當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國。
釋尊在《阿彌陀經》裏面有三次勸我們要發願往生極樂國土,即初勸、正勸、結勸。
第一次是在讚歎完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後,說: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這一次是初勸,初步意向性地勸眾生欣慕極樂而發願生之心。
第二次是在說明瞭往生極樂的方法,也就是「執持名號,即得往生」之後,接著說: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這一次是正勸,正式地勸眾生願生極樂。因為往生方法已經很明確了。
這裏第三次,是結勸,總結性地、結論性地勸眾生願生極樂。前面兩次聞說、勸願,內容已經完備了;但是因為這個法門太高超,單單釋迦一佛宣說而勸願,眾生未必能信,未必能願,為了進一步令眾生信受而發願,釋尊進一步舉出諸佛證誠,說明願生必生的利益,「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然後再一次地勸眾生「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前二次,都有聞與勸,但因為第一次只是說出了往生的目標,第二次更說出了往生方法,所以第二次的聞與勸,比第一次更豐富、更具體。第三次,說「信」而不說「聞」,因為並沒有新聞的內容,只是信前面所聞說的,所以是對前面所聞的內容作總結性的勸;同時,這一次的勸,雖然是出自釋尊之口,但其實是一切諸佛的總勸。
從釋迦佛心來說,三次勸願完全一致,不過有宣說上的次第。從眾生聽聞的心態來說,大致有這樣的過程。
聞第一次勸,初聞歡喜,但不免朦朧,因為還不知道往生的方法。
聞第二次勸,具體明確,善根成熟者即能生信,但或有少疑,因為還沒有經過諸佛證誠。
聞第三次勸,信心圓滿,願行具足,因為已知往生方法,已經諸佛證誠護念。
(或有上根,聞初勸即信願行具足。)
釋尊就是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勸眾生願生,引導我們步步升進。
這一部《阿彌陀經》,說到這裏就要結束了。在結束之前,釋尊悲心無盡地殷殷付囑,對我們這些剛強難調的眾生作最後的交待:「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此後不久,釋尊度化眾生的任務即告完成,而歸入涅槃,所以「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是貫穿本經初、中、後的根本精神,是釋尊來此世間成佛的根本目的,是釋尊涅槃之前對我們這些五濁惡世的眾生的最後遺囑。我等今日發願欲生,實源於釋尊的大悲殷切勸囑!
經文舉三願:「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而說三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接著勸「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意思是只要願生必定往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如果從本經來說,已發願,指經過前面釋尊二次的勸導已經發起願生心;今發願,指現在當下發起願生心;當發願,指當來某個時候發起願生心。也就是圍繞本經內容的任何時候,發起願生阿彌陀佛國的心,都必定往生,無一遺漏。
如果從釋尊一期教法來說,已發願,指前面已經聽聞釋尊宣說《無量壽經》《觀經》而發起願生心;今發願,指本次法會聽聞釋尊宣說《阿彌陀經》而發起願生心;當發願,指未來釋迦滅後,教法留存世間的任何時候,因聽聞而發起願生心,正指今天我等乃至末法萬年後的眾生。也就是若佛在世、若佛滅後的任何眾生,聽聞念佛往生的教法而發起願生阿彌陀佛國的心,都必定往生,無一遺漏。想到釋尊二千餘年前,為我等末法福薄罪重的眾生如此的深心呵護,付囑念佛,授記必生,如同親聞釋尊在世的教導一般,心中無限感動。
如果放在更廣大的時空範圍,阿彌陀佛既然成佛十劫,十方無量諸佛各在本國宣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名號,普勸眾生往生,已發願,即是總指十劫以來經由十方諸佛勸導而已經發起願往生心的眾生,如現在彼國的聲聞、菩薩、人、天等;今發願,指《阿彌陀經》法會當下,娑婆世界聞釋迦佛說法,以及十方世界各聞其佛證誠勸信而發起願往生心;當發願,指婆婆及十方世界,隨阿彌陀佛無量壽時劫,任何時候發起願往生心。也就是阿彌陀佛成佛十劫以來,乃至盡未來際,任何時候,聽聞任何一尊佛勸信阿彌陀佛名號,而發起願生阿彌陀佛國的心,這樣的眾生,都必定往生,無一遺漏。
從本經開展的次第來說,這裏的願是在釋尊說過「執持名號(行)」之後,又經過了諸佛證誠,釋尊說:「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所以,正是信願行一體,信心圓滿、願行具足的願,發起此願心,則當生、當念必定往生,不要經過下一生。如果只是淺淺發願,唯願無行,願不相續,則今生雖未即往生,將來也畢竟往生,推其遠因,仍由當初一念願心。可謂願無虛發,願發必生。可知發願的重要。
見前條。
對於我們這樣剛強難化的眾生,釋尊及諸佛懷著無限的慈悲,用無限柔軟的音聲對我們說:「應當信受、應當發願、應當、應當……」一遍又一遍,用懇切、渴盼、勸導的語氣,沒有半點的指責,絲毫沒有因為我們一時沒有信受回頭而捨棄,而是無窮無盡地勸導。如下:
釋尊勸願:
初勸: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中勸: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結勸: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諸佛勸信:
東方恒沙佛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南方恒沙佛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西方恒沙佛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北方恒沙佛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方恒沙佛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上方恒沙佛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釋尊勸信:
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釋尊勸願,既然貫徹一部經的初、中、後,那就不止一、二、三勸,而是時時勸、心心勸、念念勸;諸佛勸信,既然遍及六方世界,數超恒沙無量,那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恒沙無量勸。釋迦及諸佛如此無窮無盡、無量無邊地勸眾生「當信」「當願」,如果再不信受,再不發願,那實在類似「頑石不可潤,朽木不可雕」了。
大乘佛法皆極為重視菩提心,視為成佛之本。淨土是大乘,其殊勝在於:即使只為自身離苦得樂而沒有普為眾生利益,願往生者也必往生;一旦往生,自然發起廣大菩提心,成就廣大菩提行。
淨土法門中,如果將願生心與菩提心分開而談,則願生心比菩提心更重要,菩提心隨人根機有發不發,願生心則盡十方眾生必不可少;如果將願生心與菩提心合而論之,則願生淨土之心即是菩提心。
只要有願生心必得往生之經證與道理如下:
(1)由彌陀誓願可知。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十方眾生,只要真信願生而念佛,必得往生;並非限定發菩提心者才能往生。
(2)由釋尊勸囑可知。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言: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無量壽經》「本願成就偈」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聞名願生,皆得往生,並未要求發菩提心。
又,《觀經》「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之文: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有此三心,必得往生。三心即是真實深信而願生彼國,同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並未要求發菩提心。
又,本經釋尊三次勸願,說「已今當願,已今當生」,也不要求發菩提心。
(3)由極樂立名可知。
《阿彌陀經》言: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無量壽經》言:
無有三途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
《往生論註》言:
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國土名字為佛事,安可思議!
阿彌陀佛建立淨國,立名極樂(安樂),目的在於救度苦惱深重的罪業眾生悉得往生。此等眾生,罪深業重,眾苦所逼,為自身離苦得樂則情真意切,普為利濟眾生之心則至虛至弱,聽聞「極樂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信者自然欣欣樂往。
這也是釋尊開說《觀經》的緣起。韋提希夫人作為一切凡夫的代表,並未發菩提心,只為自身離苦而求生淨土。如言:「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4)由名號果德可知。
《觀經》下輩三品,造十惡、破戒、五逆重罪,未發菩提心,僅以稱佛一聲、十聲往生極樂;即是因為名號本身具含阿彌陀佛一切因行果德故。
(5)由往生例證可知。
古今多見愚夫愚婦之類,不聞不知菩提心為何物,但只願生淨土,老實念佛,皆得往生。
(6)又,發菩提心者無過普賢十大願,然而《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發十大願畢,說「願生偈」言: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即是以普賢十大願導歸願生極樂一願,以願生極樂一願攝盡普賢十大願。故知:願生心為菩提心之極。
(7)又,菩提心為未成佛之因心,彼佛名號為已成佛之果德,果德自具因心。稱名願生眾生,即使自己沒發菩提心也有菩提心、菩提行、菩提果。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故知願生心自攝菩提心。
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問:今發願但可云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稱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1)以厭欣具四弘,願生心即菩提心。此約機釋不退。
(2)約法,依阿彌陀佛本願力故,願生即不退。
(3)一念相續,自成一期。忽爾命終,即成一念。
(4)強發願,一念。持不散,一期。業還成,不退。
(5)一念業成。念念業成。一生業成。
(6)平生業成,不待臨終;現生不退,何俟報盡。
願往生,願往生。釋迦如來大慈悲,應現娑婆度有緣。有緣遍滿三千界,隨機示悟斷貪癡。總勸厭此人天樂,無常八苦火燒人。念佛誦經除罪障,諸佛遙加護念身。晝夜六時強發願,持心不散業還成。業成見佛華台主,須臾變作紫金台。從佛逍遙入寶國,畢竟永絕愁憂聲。眾等回心皆願往,手執香華常供養。
(1)前八句釋上段,後八句釋當段。
(2)與生因段經文雜合而釋。願行一體不離故。
(3)強發願,非發強願。各盡所能故。
(4)晝夜六時,相續。強,非弱。非唯願無行之願,乃克念願生之願。
《觀經疏》言:
問曰:願意云何,乃言不生?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道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
(5)持心不散。心,願心。不散,堅固、不動、不退、不雜、不亂。持,持心,又持名。心不散,一心不亂。
(6)業還成,願生稱名,往生之業成就。釋不退轉。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強,至誠、深心。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強發願,南無。持心不散,阿彌陀佛。業還成,必得往生。
(7)業成見佛,往生之業成就故,臨終見佛自來迎。
(8)華台主,阿彌陀佛。
(9)須臾變作紫金台,瞬間佛座寶蓮變作行人所乘蓮台。顯正覺華化生。行人所得往生,全體是阿彌陀佛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