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為淨業行人持心之相狀。「安」是安放、安住,「心」即心念,「安心」即是將心念安住一處。眾生行為之善惡邪正,結果之苦樂升沉,無不受心之導引,由持心所決定。心安住於善,則引生善行樂果;心安住於惡,則引生惡行苦果。故知安心為萬行之本源、行者之至要。
安心有重重:
一切法中有善,有惡,而安心於善;
善法中有世善[1],有出世善[2],而安心於出世善;
出世善中有大乘,有小乘,而安心於大乘;
大乘中有穢土[3]不退,有淨土不退,而安心於往生淨土不退;
往生淨土中有十方,有西方,而安心於西方;
往生西方行法中,有諸行[4],有念佛,而安心於念佛;
念佛中,有仗佛本願力,有仗自修持力,而安心於仗佛本願力。
要之,心住彌陀本願救度,一向稱名願往生,亦即「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此為淨土宗行人之安心。
淨土宗有「總」「別」兩種安心。
總安心即是總體上歸心彌陀、欣慕極樂,還沒有引生具體的修行。
在此之上,具伴行業,也就是具備所求、所歸、去行三方面,即為別安心。
安心、起行相對時,安心即指別安心,亦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之三心。
總安心有二:一、菩提心;二、厭欣心。
菩提心,即是願成佛之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譯作無上道心。此中別分「菩提心願」與「菩提心行」。「菩提心願」即度、斷、學、證之四弘誓願[5]。「菩提心行」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萬行。
淨土法門,本為凡夫,歷劫六度萬行是難行道,凡夫不堪,故求生淨土,以期往生之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故淨土門之菩提心即指「菩提心願」,即是願共一切眾生同離穢土,同生淨土,同學法門,同成佛道。此為淨土門之四弘誓願。
單就菩提心,可以是安心,也可以是起行。如《觀經》上品下生以菩提心為行者所受之法,即是起行。今所說菩提心,近願往生,遠期佛果,屬於安心,稱總安心。
厭欣心即是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由厭離此現實世界之多有缺陷、虛偽不實,而欣慕極樂世界之真實清淨,而起菩提心及三心,故厭欣心為三心及菩提心之基礎。三心必定具足厭欣心,而厭欣心未必具足三心。三心包含面狹,厭欣心包含面廣。雖欣慕淨土也可能有不真實心、疑心、不迴向心,故厭欣心沒有超出總安心之範圍。
厭與欣必須同時具備,譬如舟行,須先解纜繩,後加櫓槳。欣而無厭,如徒搖櫓槳而未解纜繩;厭而無欣,如雖解纜繩而拱手旁觀,不搖櫓槳。互缺其一,其事不成。
厭欣心實為三心之基礎。如同建樓,欲三心堅固,必須打好厭欣心之基礎。
別安心即是三心。三心即:一、至誠心;二、深心;三、迴向發願心。
此三心為念佛行者之至要。能否往生,全看是否具足三心。具三心者,必得往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不像菩提心,下機行者雖不發菩提心,仍然可以往生;三心不然,不論機之上下、根之利鈍,皆必須具足三心。若不具足三心,無論如何萬行精進,都是徒然無功。故三心為願生極樂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條件。
至誠心即真實心。此有二重:(一)心相;(二)心性。
(一)心相
凡夫之習,多虛少實。心口各異,言念無實,即為虛假;心行一致,內外相符,即為真實。縱於餘事心多虛假,然於往生必須真實。內住願生之念,外勤三業修習,即是至誠心。亦即意住彌陀淨土,口稱彌陀佛名,身業合掌禮敬,三業所勤,專為往生,內外相應,是心真實,能得往生;內懷名利之思,外現賢善之相,是心虛假,必不能生。
(二)心性
凡夫一向無有真實,貪瞋邪偽、惡性難侵,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之業。
然阿彌陀佛絕對清淨,絕對真實,乃至因中行菩薩行時,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無不真實。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故若憑凡夫心行,縱然苦勵身心,急走急作,如炙頭燃,以性不離貪瞋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必不得生。
若捨己歸佛,捨假取真,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得往生。
平生之時,此人具不具真實心,僅觀外表難知,及至臨終,金礫立判,具真實心者決定往生,虛假雜毒之人不得往生。
故為對治虛假心,而說真實心。然則願生行人,必須捨己歸佛,內外相應,即名真實心。
此真實心有兩種,自利真實及利他真實。行者自身具至誠心為自利真實,教他具真實心即是利他真實。自利真實心為願生行人所必須;利他真實心並非人人所必須,而是就行者之機,有人具有,有人不具有。
深心即是深信之心。
所信內容有二:(一)信機;(二)信法。合稱「機法兩種深信」。
(一)信機
即深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也就是信自身之無力,以自力不可能出離生死。
此為淨土教特有的信仰,因信我身之無力,方能通身放下、徹底靠倒而深信阿彌陀佛的願力。
(二)信法
即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已經成就,專為我等罪惡凡夫、無出離緣者作出離強緣,因而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因依佛力,達成往生,故即是信佛願力不可思議。
眾生根機千差萬別,如其面貌各異,信心也有淺深。究竟是依什麼標準說為深心呢?善導大師《觀經疏》列舉四種妨難、破壞淨土教之人,若逢此「四重難破」之人,而往生淨土之信心不受破壞,即是具足深心之人;反之為不具足深心,由此可知信心之深淺。
第一重為別解別行、異學異見之人,亦即聖道門行人,而加妨難破壞。現世所見不信念佛往生,而加種種非議之人皆是。
第二重為大乘地前三賢[6]及小乘羅漢、辟支[7]聖人等,而加難破。
第三重為大乘高位菩薩,初地[8]乃至十地[9]等,而加批難。
第四重為圓滿無上覺者,報佛化佛等論難。
亦即初從凡夫,至二乘[10]聖人,至高位菩薩,直到諸佛,皆異口同聲說「具足煩惱凡夫,罪障滿身,但只念佛,不可能往生真實清淨報土」,雖聞此語,凡夫決定往生之信心不受動亂,而更增長堅固往生信心。由此可知,此人具足深心。反之,遇到妨難破壞,心即動亂,疑不得生,即不具足深心。
但第二、三、四重難破,事實上並不存在,只是為堅固信心、對治狐疑所假設。
疑有疑法與疑自。疑法者,即疑念佛之法,以為不能達成往生。如:「念佛僅有六字,三尺童子皆能。然凡夫往生高妙極樂之一大事,怎麼可能靠如此容易之念佛即能達成?」疑自者,雖信念佛法門及佛本願,但認為自身是罪業凡夫,毫不足取,故雖念佛,恐怕難以往生。
為對治疑自與疑法二種疑心,而說機法兩種深信。
如何建立深信?有二:(一)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
(一)就人立信
「罪障凡夫稱名定生」,非是等閒人所說,而是釋迦無上覺者、滿足大悲人所說;又非釋迦一佛所說,一一諸佛悉皆同證同說。
既是佛說,不為一切因人[11]言辭之所破壞,故能建立自心,不為他動。
(二)就行立信
往生行有多種,雜行、正行、念佛,一一迴向皆得往生。其中念佛一行為正定業,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之行。專稱佛名,為順彼佛本願,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實是最極真實之法,無可懷疑。
以過去今生,自作、隨喜等一切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稱作迴向發願心。
「回」者,回轉;「向」者,趨向。本來修諸善根功德一一皆有感果功能,現在全部回轉而趨向求生極樂,稱作迴向。
一般來說,挾帶善根求願往生之「挾善趨求」,稱為迴向心;直願往生之「直爾趨求」,稱為發願心。五念門即開此為作願、迴向二門,今則合為一心,稱迴向發願心。
但專修念佛行者,並非於念佛之外別修雜行以迴向,乃是迴向專修念佛之前所作善根。因既專修念佛,點滴之善皆納入念佛一體,念佛之外不見餘善之相故。又不僅自作善根迴向,也隨喜他善以迴向。所謂隨喜他善,並非自己能作之善故意怠慢而不作、能施之財故意愛吝而不施,只是限於條件不能自作善根時,見他人修種種善,從內心深生歡喜認同,視如己作。若見他善隨喜,與自作善根無異。
迴向又有「往相」與「還相」(詳見下章《五念門》下所述),為自身往生所修善根迴向,稱為往相迴向;回願往生淨土之後,還來穢土教化有緣,稱為還相迴向。
總之,迴向發願心為切願往生、相續不退之心。
以上三心,經文雖有「一者、二者、三者」之言,並非各各獨立、有三種不同之心,而是歸佛願生之一心從不同側面的表述。為明此願生心之真實無偽,而說至誠心,為明此願生心之決定不動,而說深心。
欲達成任何事,首先心必須真實,不能虛假,故先說至誠心;初心雖真實,若為他人破壞動亂,也不能達成目的,故次說決定深心;此真實決定心,是何趨向?故次說迴向發願心。亦即:最初一念,捨己歸佛,內外相應,說為至誠心;即此真心,決定不動,轉名深心;即此真實決定之心,相續趨向淨土,轉名迴向發願心。《觀經疏》釋言「決定(深心)真實心(至誠心)中迴向願(迴向發願心)」,故三心只是歸佛願生之一心,前則趨後,後必攝前。
此歸佛願生之一心,約其體性,真實無偽,說為真實心;約其相狀,決定不動,說為深心;約其力用,相續願生,畢命為期,說為迴向發願心。
為對治虛假心,而說真實心;為對治疑心,而說深心;為對治不回願心,而說迴向發願心。
又此三心,一一可從佛及眾生兩方面來說明。先由佛心真實、決定、發願迴向功德給罪障凡夫,欲救一切眾生往生彼國;凡夫歸佛,即凡心而佛心,故說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從眾生來說,有橫具三心、豎具三心。橫即不經次第,同時頓具三心;豎即有次第,先具真心,次具深心,次具迴向發願心。
又有智具三心、行具三心。由智慧理解三心文句意義,而發三心,稱為智具三心;不知三心之文,不明三心之意,一向念佛之中,自然具足三心,為行具三心。
一旦具足三心,自然不退,佛慈迴向故,佛力住持故,佛光攝取故,生佛一體故,諸佛護念故。善導大師說「蒙光觸者心不退」「心若金剛」。若中途退轉,可知當初即未具三心。
善導大師釋「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言: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歸命」即是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即是迴向發願心。能歸能願,即是「南無」,所歸所願,即是「阿彌陀佛」,能所一體,三心全體是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三心即是名號故,經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又一向稱名之人,自然具足三心。所言「就行立信」,非就餘行立信,而是就阿彌陀佛之行,立必得往生之信。
三心為自利利他之大乘心,通攝念佛、諸行。然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故,六字之行體,本來真實清淨,不為凡夫貪瞋所染,以斯義故,必得往生。諸行非本願行,為凡夫貪瞋所染,為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本不可得生真實清淨報土,然若具足三心修之,亦得往生。此因三心以名號為體,三心即是念佛心,由此三心攝諸行歸於念佛,原本微少雜毒之善,轉為清淨廣大功德,故得往生。猶如附水靈河,久旱不竭;滴水入海,同一深廣。故知諸行往生,非諸行之功,而是由三心攝歸念佛,成六字體內功德之故,如善導大師釋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故知:三心乃是往生之秘鑰,名號實為除毒之神丹。
要之,心思阿彌陀佛之救度,口稱阿彌陀佛之名號,是為三心具足,往生大事成辦。
名詞註解:
[1] 世善 或稱世福,即世間的善福業,雖能導致樂果,但仍為生死之法。
[2] 出世善 出離世間生死之法。
[3] 穢土 穢惡的國土,有三途五濁等穢惡。
[4] 諸行 此處指念佛以外的各種善行。
[5] 四弘誓願 三世諸佛的總願、通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6] 三賢 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諸位菩薩,雖斷見思惑,尚有塵沙無明惑在,未入十地聖位,所以只稱為「三賢」或「地前菩薩」。
[7] 辟支 辟支佛,即緣覺。
[8] 初地 十地菩薩中的第一地——歡喜地。初地菩薩智同佛智,理齊佛理,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
[9] 十地 菩薩第十地——法雲地。大慈如雲,普能陰覆,雖施作利潤,而本寂不動。
[10] 二乘 聲聞乘與緣覺乘。
[11] 因人 因位之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