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第九篇 淨宗弘傳
念佛方法
  1.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善導大師


  2. 稱名乃是彌陀的本願,所以祖師一談到彌陀的本願都說「稱名念佛」,因為有這些教理、經證、祖傳,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就不做其他的念佛,只做「稱名念佛」。
    「稱名念佛」當然是有相念佛,有聲音、符號、文字;一般感覺好像其他的三種念佛境界比較高,稱名念佛境界比較低,其實不是比較低,而是「極平常又最高深,極高深又最平常」,這一句名號使得上、中、下三根能普被、利鈍能全收。


  3. 如何成為一個念佛生活化的人呢?要以念佛為生命的重心,也就是念佛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就是念佛;使得生活就是念佛,念佛就是生活,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那要怎麼養成這樣的習慣呢?一句話十個字──「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4. 一個真正一心歸命南無阿彌陀佛的念佛人,他的心是很懇切的,他歸命的心是怎樣的呢?是全身心投靠在阿彌陀佛之上,他把他的身心、性命都歸投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他的生命就是阿彌陀佛的生命,阿彌陀佛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念佛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念佛。他的人就是個念佛人,他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他是一體的,是機法一體不離的,這樣才是個念佛人。
    以我們來講,我們「念念不捨」;以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攝取不捨」。就像一個即將沈沒大海的人,忽然被救上了船,這時候他一定不可能離開這一條船,船也不會離開他一樣。


  5.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一個人如果生死心迫切,罪惡觀深的話,自然會依靠阿彌陀佛,對這句佛號會不念而自念。


  6. 寂靜的法喜是從教理上而來,也是從念佛上而來。


  7. 「念念不捨」有「機相策勵」與「法德不斷」兩種意義。
    從「法德不斷」來講,我們既然歸順彌陀的本願,曉得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救度我們,我們都修不起、行不來,只有地獄這一條路;能夠讓我們離開地獄之火的燃燒,現生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成佛的法門,就只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所以,自自然然的不假勉強自己,就會常常去念佛,因為後退無路,即使有十八般武藝,在這裏也無用武之地,前面僅有的一條路,就是念佛法門,所以不必猶豫、不必顧慮,自自然然就是念佛。就如同本來好像有很多錢,一檢查起來這張是假鈔,那張也是假鈔,通通是假鈔,就只有這一張才是真鈔,那自自然然就會使用這張真鈔──只有阿彌陀佛能夠救我們,所以你自自然然就會去稱念這句名號。生死心越懇切,念佛就會轉趨殷重,這是「法德不斷」。
    因為我們眾生都是好逸惡勞,常會懈怠,有時間不大想要念佛,都會想來看看報紙雜誌、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或者是打打電話跟親友閒聊,或者到哪裏逛逛。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策勵自己,如法然上人所說:「倦念佛者失無量寶,勇念佛者開無邊悟。」這樣想就會很慚愧地來鞭策自己:我一天有四個鐘頭,那麼四個鐘頭能夠念多少佛號?百分之八十就好,就來規定念那百分之八十的佛號;如果不規定自己,這四個鐘頭就會不知不覺地就晃過去了,這就是「機相策勵」。
    「機相策勵」是指自己對自己的鞭策,既然如此,那麼鞭策自己到底是自力還是他力呢?仍然完全是他力。因為曉得念佛就必定往生,在念佛之外,你不是以其他的功行,或者是其他的善事來迴向;即使做其他的善事,也不是用來迴向的,是曉得念佛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是「正定之業」,是以那種心情去念,所以「機相策勵」本身不是自力。


  8. 念佛當中如果能夠一句一句沒有粗的雜念,就會體得安詳、寂靜的心境,這樣,逐漸氣質就會改變;如果念佛時妄想雜念還很多,可以依照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來念佛,三三四也好,五五也好,一口氣念下去也好,這樣當然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妄想雜念,可是比較細。尤其早晨剛睡醒時,心比較平和、穩定、寂靜,可利用早晨的時間採十念記數靜坐念佛,久而久之,就能體會到詳和寂靜之境。


  9. 要怎麼樣讓念佛而妄想雜念少呢?
    第一、「虔誠恭敬」。這句彌陀名號是活靈活現的,它不是白紙黑字,不是一般的聲音,它是所謂的名體一如,它跟阿彌陀佛的本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像我們的身體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有頭腦會思考、有手腳會行動,那阿彌陀佛祂具足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祂具足大慈悲、大智慧,這一些的功能在哪裡?在這句名號裡面。所以在這句名號中有阿彌陀佛的眼睛,有阿彌陀佛的耳朵,有阿彌陀佛的心肝,有阿彌陀佛的頭腦,有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神通、願力,所以當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我們就用一種誠懇、恭敬、感恩的心來念。
    只要誠懇的話心就會比較專,像我們的孩子如果生重病,或者突然發生嚴重的車禍,我們去求神或者是求菩薩都會很虔誠,在那很虔誠當中根本不會想東想西,同理,我們今天也應是以這樣的心情來念佛。
    阿彌陀佛祂本身是佛,所以應該虔誠恭敬,阿彌陀佛祂救了我們的生死輪迴,我們本來在這三界的火宅,六道的苦海,頭出頭沒,沒有出離之緣,常常被地獄之火所燃燒,可說苦不堪言,今天被阿彌陀佛救度起來,所以我們念佛就會很虔誠恭敬,感恩戴德,所以虔誠就比較不會有妄想雜念。
    第二、「攝心諦聽」。就是心專注,心專注的話,也比較不會有妄想雜念,就會比較集中。再來就是用耳朵聽,不管你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心中默念,也都用耳朵聽,也就是所謂的「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這樣一個循環。因為專注在自己念佛的聲音,自然旁邊的聲音,誰來誰去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為自己的心有一個對象,而且是專注這個對象,這個叫做「攝心諦聽」。
    第三、「十念記數」。十念記數就是不管我們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都是十念記數,十句為一個單位,就是我們念第一句,曉得第一句,念第二句,曉得第二句,念第三句,曉得第三句,一直到第十句,這樣一句一句,清清楚楚,念到了第十句又回過頭來從第一句記起,這叫十念記數。那一下子要十念清楚不容易,那也可以三、三、四,三句,三句,再四句,加起來就十句了,這個就是十念記數。十念記數聽也在裡面,攝心也在裡面,無形中就虔誠恭敬。十念記數如果清清楚楚就比較少雜念,雜念還是有,比較沒那麼多、那麼粗,因為如果雜念多、雜念粗,十念就記不清楚,就不曉得已經念到第幾句了,所以不管我們是固定多少數目的念佛,或是固定多少時間的念佛,我們都用十念記數來念佛。


  10. 稱名到底是怎麼稱?要稱到什麼標準?其實就是「念念不捨」,時刻把「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掛在心中、掛在口中,把念佛融入日常生活,使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像善導大師所講的:「行住坐臥念念不捨」,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就包括「時處諸緣」。
    念佛是不管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都可以念的。有空的時候,來念佛會念佛,是屬於專念,專心念佛不做其他事情。而雖做其他的事情,只要不是動腦筋的,也可一面念佛一面做事,這是散心念佛。所以,不是專念就是散念,不是散念就是專念。


  11. 念佛有專的念,有散的念,專的念就是這個時候有個空擋,沒有做其他事情,可以專心一意,可以念半個鐘頭,一個鐘頭,三個鐘頭,或者是念個五千、一萬,這個是專的念佛;那散的念佛,是因為有在工作,眼耳有在面對聲色,所以不是專,雖然不是專,可是不妨礙我們念佛,我們一方面工作,一方面動嘴巴也可以念佛。這樣的話,行住坐臥,時處諸緣,二六時中沒有不可以念佛的。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我們跟阿彌陀佛就恆常都結合在一起,因為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彌陀跟眾生,眾生跟彌陀,一體不相離開。


  12. 平常念佛,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主。在佛堂打坐,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走路的時候,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睡覺的時候,就只要念阿彌陀佛四字即可,或是病痛纏身,無法念六字佛號時,也只念阿彌陀佛四字,或是只念二字,一字皆可;如果到了臨終之時,都沒辦法念出佛號時,只要知道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救度,這樣也可以。因為念六字是阿彌陀佛本身,念四字也是阿彌陀佛本身。所以念六字也好,念四字也好,念二字也好,全都是阿彌陀佛本身,只不過六字是比較完整的。


  13. 六字有特別的涵義,表示我們眾生與阿彌陀佛是一體不二,佛凡一體,機法一體,而且也表示阿彌陀佛將功德迴向給我們,我們則隨順阿彌陀佛的救度,彼此互動,相互呼應,若是念四字恐怕就沒有這樣的涵義。所以,平時就以念六字為主;但是,並不是非念六字不可,若在某個因緣下無法完整地稱念六字名號時,就改念四字、二字、一字,這樣全都可以。因為我們現在還健康,可以稱念六字名號時,當然就以稱念六字名號為主。
    雖然念四字比較簡略,但有些人因為不明瞭以上說的道理,往往流於自力而不自知。比如有人念四字的時候,常常愈念愈快,他的目的是為了攝心,希望能剋期取證,這往往兼含有自力之心。反之,如果他沒有自力的成分,完完全全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他只不過是藉這樣來降伏自心,這樣也是可以的。
    所以,怎麼樣的稱念都可以,端看他是否完全靠他力?是否有全靠阿彌陀佛?是否有依循第十八願?這個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如果了解這個道理,有這個信心的時候,再怎麼樣的念佛都是正確的,而且平常就會以念六字名號為主。


  14. 平常以稱名念佛為主,睡覺時只要在心中默念佛號就可以;或者生病、體力較虛弱的時候,若無法張開嘴巴念,那就在心中思惟憶念;甚至臨終的時候,嘴巴都僵硬了,只剩下意識,那就用意識去思惟憶念;或者是這個人從來都沒有學佛念佛,到了臨終善知識才去關懷,告訴他「只要念佛就能往生」,這個時候他嘴巴幾乎都已經硬了,口業的功能沒有了,只剩下意業,而且快斷氣了,他連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時間也沒有,就只這麼一剎那的繫念,他就斷氣了,也照樣往生。這就是經文所講的「聞已思惟,繫念不亂」。
    所以,稱名念佛跟短暫的憶念,以及意業的默念,是有長短的關係。也就是說,包含平生、臨終,這其實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的「乃至」。


  15. 念佛的時候可以應用十念計數,如果持念珠念佛,也可以念十句撥一顆,不要很快的一直撥,那樣不曉得是在念佛,還是在念雜念。念佛應該是輕鬆地、自在地、一句一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念十句撥一顆念珠、念十句撥一顆念珠,不知不覺,一串念珠就念完了,這樣念佛會覺得神清氣爽,心神寧靜,法喜充滿。這樣念可以適合我們這個法門每一道場,甚至適合男女老少、平生、臨終,乃至行住坐臥。


  16. 一方面出聲念佛,一方面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同時心中最好是「十念記數」。這樣,眼睛閉著、口念佛號、耳聽自己的聲音,心中專一地記數,這就是「都攝六根」。
    當然,阿彌陀佛本願的救度,沒有絲毫的條件,未必非得「都攝六根」才能往生,只要「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但是,我們難得同聚一堂、共修念佛,若能專一,豈不是更覺得有法喜呢?
    至於正身、端坐,只要掌握兩個要領就可以了:就是「鬆」和「靜」。身體放鬆,都不執著,不抓住,這叫做鬆,完全放鬆。端正坐好,這個身體就不管他了;心念完全依著這一句佛號,一句接一句,這個心自然就靜下來了。


  17. 為什麼我強調金剛念?因為較能夠綿綿密密,細水長流。所謂「心若無力,以口來扶」,心中如果沒有力量,就用嘴巴。人若嘴巴動,心中自然也會跟著念。如果嘴巴不動,只是默念,很容易打失,很容易妄想雜念。
    所以有的人說,我沒有固定數目念佛,我沒有刻意在念佛,念佛在我心,我常常都在憶佛念佛。不是這樣的,除非他已經習慣了,熟處轉生,生處轉熟,不然還是妄想雜念,一天統計起來,念不到幾百句。你如果早上就固定靜坐念佛,或者一天當中固定念一千句佛號、五千句佛號、一萬句佛號,你再怎麼樣的忘記念佛,至少都有那固定的一千、五千、一萬的數目。
    所以說我們初學的人就要固定每日念佛數目。除了早上靜坐念佛之外,白天如果有空也可以固定數目,久而久之就成習慣。即使你不固定念佛,不拿念珠念佛,自然會憶佛念佛,就會嘴巴不自覺地時常念起佛號來,自自然然就會這樣。


  18. 金剛念只是動嘴念,不會累、不傷氣,又沒有默念的缺點。
    我們凡夫的習性就是妄想雜念不斷,妄想雜念不用去學,是與生俱來牢不可破的。如果我們以為心中有在默念佛號,而其實往往都沒有在念佛,那就自然而然會落入妄想雜念中,所以要動嘴唇念,以動嘴唇來攝住我們的心。因此平時最好養成動嘴唇念佛的習慣,走路也好、工作時也好、在家裡也好……都動嘴唇念佛,念成一種習慣。


  19. 初學佛的人,往往還是攀緣於色聲香味觸法,要他專心安住在這一名號上比較不可能,所以要經過培育溫養的過程,才能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我們出生以來最熟悉的就是貪瞋癡,就是五欲,最不熟悉的就是道,就是念佛,我們就要把它轉,要怎麼樣轉呢?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規定一天當中要念多少聲的佛號,譬如說有五個鐘頭,扣掉你要看電視、報紙或跟人家閒談的時間,其他的時間大概能念多少佛號,就規定自己一天要念多少佛號,比如一萬或者是八千、五千都可以。能夠這樣就會逐漸、逐漸地生處轉熟了,就會喜歡念佛,也會有法喜,之後,不要求自己也沒關係,到那個時候自己就會不假思索的在佛號上,因為已經純熟了。


  20. 每個人的根機、時間都各不一樣,因此阿彌陀佛沒有規定要念多少,所以,不論數目多少。可是,我們要把念佛培養成習慣,所謂「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形成「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凡夫最熟悉的是什麼?就是五欲、煩惱;最陌生的是什麼?就是念佛。我們把最熟悉的五欲儘量淡化,常常念佛,形成習慣,這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學佛也只不過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而已。


  21. 初機應有固定念佛數目和早晚課。雖然,阿彌陀佛救度沒有條件,但固定念佛或常常念佛的人有法喜,凡事比較平順。信心越深,念佛越多。念佛少,則隨習氣走。短時間,勉強一點;長時間後,則會自然,所謂「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22. 稱念佛號有四種方法: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在這四種當中,金剛念最能夠持續而不累。所謂金剛念,就是動嘴巴,聲音自己聽得到,別人聽不到;如果是小聲念,旁邊的人還能聽得到;大聲念,則難以持久;默念,往往會忘記。能夠持續長久的,就是小聲念或是金剛念,其中以金剛念最能持續長久。
    走路的時候,可以一步一句佛號;坐在公車上,也可以閉目念佛;開車的時候,也可以邊開邊念佛。為什麼?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這句佛號啊!所謂「世間虛假,唯佛是真」,那我們何必顧念旁邊的人以異樣的眼光來看自己呢?


  23. 自己一個人念佛的時候,能夠細水長流、綿綿密密的,就是金剛念。為什麼呢?因為大聲念會沙啞,默念易起妄想雜念,原因是,我們最習慣的就是煩惱習氣、妄想雜念,最不習慣的就是念佛,如果沒有刻意的要求,往往都是在打妄想的時候多,即使坐在那裡,眼睛閉著,還是在打妄想,所以平常就是保持金剛念。因此大家在行住坐臥、時處諸緣,也就是說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間、在做什麼事情,都保持金剛念,就是動嘴巴,這樣瞭解嗎?所以從今以後大家就儘量保持金剛念。


  24. 我平常經行念佛,也是沒有拉腔、沒有韻調的。這個是我的體會,什麼體會呢?當我們念佛念到寂靜的時候,自自然然就會一句一句,不會有高低長短的音韻,同時,也合乎每一個人的狀況,有的人氣不夠,要拉很長的音,就不可能長久維持。如果是老人家,或者是躺在病床上的人,更不可能拉腔、用韻。所以,我覺得只有這樣一句一句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最好的調。
    有韻調其實一方面是為了統一,因為大家共修念佛有一個調才能夠一致,而且,有調也比較好聽,能夠接引初機,讓初機者覺得這個調很好聽,使人家喜歡來念佛;若是很單調的南無阿彌陀佛,他就覺得沒有味道。
    所以,有調的念佛主要是接引初機,或者是維持大眾音調的統一,但其實那都是迎合我們人的七情六慾。因為我們有七情六慾,所以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覺得寂寞,想聽聽音樂或是唱唱流行歌曲,不然覺得很無聊,太過寂寞。但對一個修行人來講,在很寂靜的時候,那些音調、音樂──無論是輕音樂、藝術歌曲,都覺得是打閒岔。
    在那個時候,平淡的、平穩的、單調的、寂靜的,反而是最有味道的。


  25. 當念佛念到很寂靜的時候,是接近沒有韻律的,因為很寂靜、很平靜、很清淨,清淨的本性,沒有高低韻律。當然共修的時候,因為要使大眾統一,所以有拍數,六個字四拍,一拍一秒鐘(或一.一秒),一句念起來就是四秒鐘(或四.四秒);如果自己念,念三拍就可以,快慢可以自己來調,出聲、默念、靜坐、經行、禮拜都可以這樣念,清楚、輕鬆、攝心、而且有力。


  26. 若有心培養,用十念記數的方式,經過幾年之後,粗的妄想就會減少,漸漸就能夠體會寂靜的心性。
    念佛用十念記數時,每一念中間若是沒有妄想雜念,一開始身心會忽然輕鬆下來,容易哈氣、流眼淚、打嗝,因為一旦身心放鬆,氣血自然流動,所以這是好現象。有了寂靜的體會,氣質就會改變。怎樣改變呢?遇到逆境,比較不會不平不滿,因為第六意識有清靜的體會,阿賴耶識就儲存有清淨的種子,自然會流露出清淨的心性,就比較看得開,凡事比較不計較、不執著,比較不會鑽牛角尖、起情緒,比較理性、平和;人的氣質改變,當然個性、行為、命運都會改變。


  27. 要念佛,可是妄想雜念多,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妄想雜念,想要寂靜不可能,很苦惱,那要怎麼辦?其實也有方法對治,就是早上靜坐念佛,或者是念佛的時候用十念記數,這樣會讓我們比較沒有妄想雜念,比較能夠體會到安詳的法喜,這是一種技術上的運用。
    只要有兩次三次的十念記數,一句一句當中沒有浮起其他的妄想雜念的話,就會有輕安的法喜;人有輕安的法喜,性情就會有正面的轉變,甚至早晨念佛有寂靜的法喜,久而久之性情相貌也都會改變。怎麼樣的改變呢?對人比較慈祥,凡事比較不會計較、不平、不滿、記恨,就不會喜歡向人說一些是是非非了。


  28. 念佛雖有所謂的大聲、小聲之別,但更重要的是心的虔誠與否,心如果很虔誠,就是無聲,他的心跟阿彌陀佛感應的程度,也是很直接、很強的,是充滿整個宇宙的。


  29. 「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我們只要一稱念的話,阿彌陀佛就立刻知道,立刻應聲而現,不管你念的音是閩南語、廣東話、普通話、還是日本話、英文、梵文……,都一樣是念阿彌陀佛本身。因為阿彌陀佛是佛,你還沒有念,祂就已經知道了,以什麼音來念都是其次的。


  30. 這一句名號是萬德具足的,當我們還沒有開口,阿彌陀佛就已經知道了。所以不管是用什麼話來念,用英文或日文來念這句佛號,照樣能達到效果。


  31. 我常講早晨有三靜──心靈寧靜、空氣清淨、環境安靜,那個時候念佛,最寂靜,最能體會寂靜安詳的法樂法喜。沒有時間限制,有多少時間就念多少佛,所以最好一早就先靜坐念佛。


  32. 早上心靈清淨,那時候的念佛都是一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當然因為靜坐,所以不拿念珠,也不出聲音,是心中默念。


  33. 晨坐念佛能夠快速轉化提昇我們的精神、性情、思惟與氣質,因為早上是心靈最平和、寧靜的時候,這個時候靜坐念佛可以說如同「寒潭映月」,寒潭清澈見底,月亮出來了,月影跟潭水,潭水跟月影,幾乎是一體不離。早上寧靜的心,一句一句的來念佛,就跟阿彌陀佛寒潭映月,很能夠消業障增福德,尤其是一句一句的佛號當中比較沒有雜念的時候,就會覺得心中非常的安詳寧靜,可以說滿面春風,下了座之後,所看到的人事物也會是滿目春風的人事物。


  34. 早上靜坐念佛時,「眼觀鼻,鼻觀心」,不用拿念珠,以心中默念為主,如果覺得昏沉,就可以採用金剛念。不過,原則上靜坐時主要以默念為主,因為靜坐默念,氣血經絡比較能夠通暢,手動撥念珠,就會影響氣脈。


  35. 除了睡覺以及動腦筋,其餘時間都可以念佛。念多、念少,每個人情況不同;念佛時心清淨與否,每個人也不同;雖然各人情況不同,但是阿彌陀佛的救度都不增不減,到極樂世界也都在同一境界,不分高低。


  36. 念佛法門是安樂道,該吃則吃,該睡則睡,其餘時間,念念不捨。所以,念佛是一種輕鬆自在的狀態,不可過分。這句佛號,隨時隨地都在心中。如果愛摸東摸西,就規定數目。


  37. 如果過份強調技巧性而忘了原則,則可能會因為念佛達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惱,甚至懷疑自己能否往生,這樣反而不好。因此,雖然我們有技巧上的設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歸到第十八願──稱名必生,不顧慮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歸到稱名必生,因為稱名的本身就是乘彌陀願力,已是當生成就、往生決定了。


  38. 淨土法門要怎麼稱名呢?就是以我們每個人的根機去稱念這句名號,念念不捨就好。既然是依每個人的根機,一定是有的人比較有時間,有的人比較沒時間,有的人比較精進,有的人比較懈怠,有的人心比較寂靜,有的人心比較雜亂,但是都沒有關係,只要依你的根機念這句彌陀名號,統統一樣平等的往生。


  39. 有空檔的時間就儘量專心念這句名號,做不需要動腦筋的事情時就散心念,總之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心專念」,一心一意的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行住坐臥不論時間多少,儘量念念不捨,把念佛融入生活當中,把念佛當作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念佛,培養動中也念佛,靜中更念佛。
    但是不要自我要求過高,更不要互相比較,否則不僅沒有樂心反而更糟。想怎樣才能念念相續?要怎樣念佛才寂靜?要怎樣才能精進念佛?達不到心中就有苦惱,這完全是錯誤啊!都已經平生業成,都在阿彌陀佛的願船中,都已經被救了,還苦惱甚麼?


  40. 以一般人來說,除非退休,不然都有各自的家庭、工作、事業,在這當中,如果工作內容是可以不動腦筋的就在工作中散心念,停下工作或下班回來,空檔的時間就是他念佛的時間,這個時候就是專心念。
    當然我們都是凡夫而非聖人,會想看一下電視、聽聽音樂、看看報紙或其他的書,這也是人性之自然,不過可以作個規劃來調整。
    一個人如果願生心非常懇切,對世間漸漸看透而多少放下一些的話,他的嗜好就會漸漸轉變,他的觀念、生活,將會以念佛為最高的嗜好、享受、興趣。不過即使不能轉變也沒關係,因為每個人的根機各不一樣,而阿彌陀佛都平等的救度,但總之是念念不捨這一句彌陀佛名。因為精進念佛的人再怎樣的精進是依靠彌陀的力量,不是依靠他精進的力量;比較懈怠的人,他也知道念一句是靠彌陀力量,念十句也是靠彌陀的力量。
    所以今天念的多,對彌陀的救度力量沒有增加,今天念少了,彌陀救度的力量也沒有減少。因此他心中是毫無任何不安的,不因為念佛精進而覺得往生比較可靠,而有喜悅,也不會因為念佛懈怠了就懷疑往生不可靠而有所煩惱。


  41. 念佛有「專」的念佛和「散」的念佛,來念佛堂或是在家無事專心念佛,都屬於專的念佛(不做其他事情,不受干擾);行住坐臥、時處諸緣、在做事中念佛屬於散的念佛。
    我們淨土法門不論是專的念佛或散的念佛都可以,只是專的念佛比較能體會寂靜之心。就往生來講,有體會到寂靜之心,或念佛較沒有妄想雜念,一般往生時會較平順、較沒有病苦,甚至可以預知時至、安然自在。不過每個人的業力各不一樣,不表示百分之百如此,但通常會有這樣的現象。不過能這樣往生和沒有這樣的往生,是在這人世間才有這種種的差別,到淨土就沒有差別,都是「如來淨華眾」,都是「正覺華化生」。
    總而言之,要如何念佛,依各人的根機不同而別,但若要預知時至,通常都要有事無事一句彌陀掛在心中、繫念在心上,一天當中最好有固定的時間,這樣較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而預知自己的日期。


  42. 念佛人平常是隨各自的根機來念佛,但心的殷重程度,以及念佛數目的多寡,會影響佛加持的一些現象。不過,雖然有這一些不同,但是往生卻是必定的。只不過,心地比較謙卑柔和、善良厚道,也就是比較無諍、寬容、不貪,並且常常念佛的人,他比較能夠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比較能夠預知時至。


  43. 一切眾生都有心念,既然有心念,如果沒有念佛,就一定是念妄想雜念,念念都是業。《地藏經》云:「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如果了解這一點,就該轉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個學佛的人,就要時時刻刻觀照自心,這樣才是一個學佛的人。當心念浮起的時候,自己要能察覺到,在察覺到當下的念頭時,當下的念頭就消解了。但是,我們知道自己沒有這樣的消解力量,所以將這個念轉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以念佛這個正念來消解種種妄想雜念。


  44. 念佛概約可分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這四種又可再概括成兩種:一種是「無相念佛」,另一種是「有相念佛」。
    在此所講的「無相念佛」就是指「實相念佛」,所謂「實相」就是沒有形相、語言、文字、符號、聲音,既不能稱說,也不能思維想像,因為實相就是法身,只有佛與佛才能互相理解,這是我們凡夫心所無法達到的,所以我們這個法門不講無相念佛。再者,如果不是證悟到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他的無相念佛只是以意業作憶佛念佛的思維。
    我們經由學習淨土法門,曉得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更曉得這些功德是涵蓋在名號裡面,所以「名即體」,因此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等於和阿彌陀佛合而為一,同時這個佛名是光明的名號,我們念祂的名號就在祂的光明之中,彼此「機法一體」。


  45. 所謂憶佛念佛,是口稱默念都不離彌陀名號、彌陀救度。但這當中以稱名為主,像鸚鵡不知其義、幼兒不知其義、愚鈍者不知其義、或有臨終者亦不知其義,但只出聲念佛,即能消災、增福、延壽、往生,這全憑口稱,若心念則無此方便。


  46. 每一個人就依他當下的根器去念這一句名號,沒有任何條件的限定,或者某一種水平的規定;他是在家就依在家的身分、出家就依出家的身分去念佛;他的個性比較調柔、無諍,就以調柔無諍的個性去念佛;他的個性比較剛強,凡事都要問清理由,或者煩惱比較重,念起佛來就妄想雜念紛飛,這都沒關係,只要他念佛就可以了。
    就好像人生下來,自然就有男女的差別、有各個面貌的差別,而雖有這些不同,因為這句名號是萬德萬行的結晶,只要我們專一稱念這句名號,都同樣承受名號的功能,而被牽引到極樂世界去。也就是說,這句名號本身就能消除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德,使我們臨命終時,自然進入極樂世界的涅槃境界。


  47. 念佛而有妄想這個是正常的、自然的,跟我們的往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48. 每個人的行為都離不開行、住、坐、臥,善導大師說「念念不捨」,是表示每一個人只要依個自的「根機」去念佛,不管行住坐臥多少時間,不問時節的久近,能夠念就儘量念。只要知道一向專稱、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他所有的行持就都會念佛,也都是念佛的心情;所有的時間,只要想到,就會念這一句名號。


  49. 日常生活當中要如何行持呢?以出家人來說,本來就是捨棄紅塵、捨棄社會上的任何工作專心為修行而來,所以念佛的時間就比較多,除了以這個法門自行化他之外,就是稱名念佛。


  50. 什麼是「念佛以無義為義」?這是從根本上、原則上來講的。意思是我們稱念這六字名號,只要儘管稱念就好,沒有什麼限定、規矩、要求,不管心清不清淨,不管做什麼事情、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方式、什麼身份都不管。就如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都可以念佛,不是專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聲念就是小聲念、金剛念、默念。


  51. 念佛,不是觀想佛的相好光明,也不是思惟佛的高深境界,是只要專稱佛的名號就可以了。稱名,不管任何人、任何時、任何緣、任何事,都能夠稱名,非常簡單,也沒有任何忌諱,即使身心不健全,只念四個字、一個字,乃至心中想著佛號,也同樣都是念佛,可以說無人不能。可是如果需要誦經打坐、參禪拜懺,要深入經藏,要圓滿三學,要廣修六度,那就不平常了。


  52. 我們念佛也不用特別念啊!我們本來就是有念頭的嘛!只是把它轉來念佛而已。而且念佛一久,就會更喜歡念,因為念佛純熟時就會輕安,比較沒妄想煩惱,對外在的是是非非較不會掛懷,而且做事也較順遂,所以念佛並不需要特別的時間來念。有心就可以念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工作,都可以念佛,這叫做「乃至十念」。


  53. 念佛有困難嗎?念佛沒有困難啊!也沒有要求我們功夫上的一心不亂,只要求依我們十方眾生的根機去念佛。你如果出家就出家念佛,在家就在家念佛;是男,是女;有智慧,沒有智慧;有學問,沒有學問;心清淨,心不清淨,都依你的根性、你的心境去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除此之外,沒有半點要求,這樣不是很容易嗎?因為我們都有嘴會說話,只不過現在起開始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凡夫都會起心動念,現在開始起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動念念「南無阿彌陀佛……」,只不過把它轉過來而已。只要有這個心,隨你的能力去念佛,有時間就儘量念佛,這樣就可以了。


  54. 只要我們專一念佛,多念少念都是無上功德。什麼叫多念少念呢?每一個人的根機不一樣,時間比較多的人就多念,有的人時間沒有那麼多就少念;有的人時間同樣的多,可是精進度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多念,有的人少念,可是功德上來講都是一樣的。因為不是靠他的功夫,而是靠彌陀本身的功德。就好像「如意珠」,每一粒每一粒都是如意。
    所謂「如意珠」,就是有一顆如意,你要吐黃金就是黃金,吐白銀就是白銀,你有兩顆如意、或是一百顆如意,或是兩百顆如意,多一顆並沒有增加,少一顆並沒有減少,因為只要有一顆,他就能夠吐了。並不是說有兩顆就吐得多,一顆就吐得少。因為念佛本身是超越定善、散善,也超越多念、一念,每一念每一念都是具足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無上功德的。


  55. 一個念佛的人,要能不貪生也不怕死,一概任憑彌陀的安排。身體健康有體力,南無阿彌陀佛;身體感到軟弱、疲勞倦怠,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其他都不要去顧慮。


  56. 念佛有百益而無一害,只有好沒有不好,而且沒有任何禁忌,不論你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乃至做什麼事情,都毫無禁忌,都可以念佛,也應該念佛,讓自己成為一個念佛人。


  57. 《念佛感應錄》(一)有一位黃打鐵,他一面打鐵,一面念佛,本來在火爐旁邊打鐵,又熱又累,自從一面念佛一面打鐵,這顆心在念佛裏面,忘記了熱,也忘記了累。
    所以,只要有心,都能夠念佛,最方便的就是動嘴巴念佛。除了動嘴巴念佛號,也可以靜坐的時候,心中默念佛號。因為「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現。」只要有這個心,他就會流露於語言,顯現在行為上;他心中所看重的若是念佛、往生,不知不覺,他自然就會念佛,除了動腦筋的時候,可是腦筋一動過了,就會自然地回到佛號上來。


  58. 最後的人生,最慶幸、最幸福的,就是做一個靜默往生人。成為一個靜默往生人,就是一個無諍念佛人。那「無諍念佛」是什麼?他也不講理論、學問了,因為不跟人家辨別理論高低,學問好壞了,所以,無諍念佛就是老實念佛。
    要老實念佛,就是外也好、內也好,都與人無諍,既不談一些閒言雜語、人我是非,也不去計較什麼順逆苦樂、稱譏毀譽,不想出鋒頭,不想顯耀自己,但也不是故意造作。有事沒事,都是「南無阿彌陀佛」,人家讚歎也是「南無阿彌陀佛」,人家鄙視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心中始終只有「南無阿彌陀佛」,除了「南無阿彌陀佛」,其他都置之度外了,這個就是「無諍念佛」,也就是真正的「老實念佛」。


  59. 「靜默往生人」就是所謂「老實念佛人」、「無諍念佛人」,「老實念佛、無諍念佛」即是不講理論、學問,不談閒言雜語,不說人我是非,不計稱譏毀譽、苦樂順逆,也不愛攀緣、不愛炫耀,既不突顯個人,亦不裝模作樣,只是安份守己,安於念佛,守愚念佛,有事無事,一句佛號常掛心口,做好自己本份的事,也默默協助他人。
    這樣的念佛人,往往預知時至,順利安然、自在莊嚴地往生極樂淨土。


  60. 要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愚痴的人,不曉得是非的人,因為自己是這樣的人,所以不會去計較是非,這樣的念佛就是老實的念佛。
    我什麼都不會,我什麼都不如你,我是一個苦苦惱惱的人,我只能這樣安份守己的來念佛,安守我的愚痴,守愚念佛,這樣的念佛就是老實的念佛。


  61. 除了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之外,有時間也是一樣靜坐念佛,或者經行念佛、拜佛念佛、甩手(運動)念佛,總之都不離開念佛。


  62. 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最殊勝的,就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勝過心念的念佛。因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稱念佛能夠普遍;心念的念佛,於臨終的慌亂和恐懼中難以提起,而口稱的念佛卻能讓他聲聲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難道我們念佛只可以嘴巴念佛心中不能念佛嗎?不是的,是因為那個人是下品下生的根機,他已經臨命終了;如果是我們,平常可以一方面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改為心中默念。


  63. 我們念佛,不管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或者心中默念,阿彌陀佛一定都聽到,因為阿彌陀佛是佛,六通具足。不管我們念佛的當下是以清淨心念或是以散亂心念,是有心念或是無心念,阿彌陀佛也都聽到。其實我們還沒張口,當起這個心念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知道了。
    人心如同「收發器」,起心動念、言語舉止都自然的散發出去,繞遍全宇宙;而當我們息慮凝心,進入靜定之時,就能接收到太虛中任何頻率的心波;凡夫尚且如此,何況諸佛之王的阿彌陀佛。


  64. 如果覺得越想專一念佛,反而越是雜念紛飛、妄想起伏,這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因為我們是凡夫就是煩惱具足,既有煩惱,就有妄想、雜念。這妄想雜念就是凡夫心的本體,這本體就在我們日常的起心動念中;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是妄想雜念,只是自己沒察覺;在念佛的時候,尤其是端坐靜心來念佛時,才看到我們凡夫的本來面目,就是煩惱妄想,雜念紛飛。
    我們念佛,如果有妄念──不該想的也想,不該起的念頭也起,這時不要顧慮、不要煩惱,阿彌陀佛發願救度的,就是這樣的眾生。


  65. 稱名念佛有三種:一種是自力的念佛;一種是自他力,也就是一般講的二力的念佛;另外一種就是純粹他力的念佛。
    自力的念佛,就是將「南無阿彌陀佛」與其他善事作同等的看待,認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跟朝山、拜懺,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孝順父母、奉侍師長、修習善業的這些功德,是齊等的,抱著這樣的觀念念佛,並兼做其他善事,然後迴向極樂世界。由於不了解佛號是萬德洪名,而將這句佛號的價值,跟其他功德的價值同等看待,抱持這種心態,一面念佛一面修其他功德來迴向,這叫「自力念佛」。
    另也有人,雖然他已經了解他力當中有自力的道理,但是仍以為念這句名號要念到功夫成片,要念到能夠降伏妄想──沒有理一心不亂,也要事一心不亂;沒有破思惑,也要斷見惑;再不然也要使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有這種功夫,臨終比較能夠正念現前,往生比較可靠。若帶著這樣的觀念來念這句名號,仍然是自力的心態,這叫做「他力中的自力」。


  66. 我們凡夫以雜亂之心念佛,會影響往生嗎?不會!一點都不會。我們本來都是凡夫,凡夫的定義就是他的心具足貪瞋癡慢疑,就是妄想雜念紛飛,這是凡夫的特質,如果不是這樣,不會出生到娑婆世界這個人間來。因為禪定修成會出生在「色界天」,更深的禪定就出生在「無色界天」;而我們都是貪瞋癡很熾盛、很深重的,才會在這個娑婆的人間界,從出生一歲就開始修行到一百歲,貪瞋癡都沒有改變,妄想雜念也依然如故。所以要曉得我們是「三福無份」,連世間的福都沒有份了,何況出世間的戒福、行福更談不上。
    因此我們就是以貪瞋癡、妄想雜念的心去念佛,念念之中,雖有妄想雜念,但是不障礙往生。然而,為了讓自己念佛更加安詳寂靜,所以用「十念記數」,因為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記數,自然會比較攝心專注;當心比較收攝時,心自然也就比較平靜、比較清靜。儘管如此,還是有微細的妄想雜念,並不是運用這種方法,一念佛就沒有妄想雜念了。


  67. 我們要因為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而歡喜,不因念佛有妄想雜念而苦惱;也不必刻意把念佛的數目定得很多,達不到數目就苦惱。
    我們若感覺念佛有妄想雜念,那正是阿彌陀佛優先要救的對象,可說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正機。總之,無論任何情形,都要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而歡喜,當然也不能因此而懈怠念佛。


  68. 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凡夫,雖然念佛,可是念佛的心,小到只有四、五寸的白道而已,而貪慾的心、瞋恨的心、妄想的心,卻廣大得像無邊的大海。但是我們仍然要時時提醒,反觀自照,這樣自然就會常懷懺悔,心漸漸柔軟。另外,也會因為知道像我們這樣的人,竟然現生就能夠獲得彌陀救度,解脫六道生死輪迴,而生起感恩的心。


  69. 如果能念念分明,就念念分明念佛;如果當下不能那麼寂靜,那麼就以當下不寂靜的心念佛。也就是說,不論寂靜不寂靜,只要我們念佛,就能得到彌陀的攝取不捨,所以各種狀態我們都能夠安心。
    當然我們既然念佛,就盡量寂靜的念佛,但即使不能達到寂靜也沒有顧慮,沒有不安。有人強調「定心念佛」,這是他不了解以上的道理,他是心存唯有念佛能夠達到定心,他才能夠安心,如果達不到定心他就不安心,所以在心態上是有不同。


  70. 學淨土法門的念佛人,凡事都是從念佛開始的;一年的元旦從念佛開始,而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早上也是由念佛開始,之後才用早餐、去上班,日理萬機。因為我們希望這一年、這一天當中,能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所以一切都是以念佛為開始,有阿彌陀佛和我們在一起,而此時是「不再是我,而是彌陀」,同時也是「彌陀興旺,而我衰微」,也就是凡夫的知見衰微,甚至消除了,只剩下佛的知見。


  71. 我們念佛,重要的是心無旁騖,一心念佛。那為什麼還要講法呢?這是因為要我們的心常常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對我們凡夫來說,不容易做到;因為凡夫散亂成習,寂靜不住,與其到處逛,不如閱讀有關這方面的教理,以及聽聞有關這方面的法語。


  72. 念佛人應在履行責任義務當中念佛。履行責任義務不違背稱名念佛,稱名念佛也不違背履行責任義務。何況現在是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時代,我們實踐人世間的倫理道德,不但可以淑世利人、淨化社會,也能淨化我們的身心,所以它本身跟念佛來講是完全不不衝突的。


  73. 我們這個法門是「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念佛的時候,就只管念佛,不需要觀想佛像、觀想蓮花,或觀想佛光,或思惟佛德,都不需要。在念佛當中,若看到蓮花,或看到光明,或看到佛菩薩,也一概不要管,要將它放下,不要執著,不要認為「這麼莊嚴、這麼難得,希望下次能夠看得更多、更久」,千萬不要有這種心念,越專一越好,越單純越好,否則恐怕會出差錯。


  74. 生死心切,欣厭情深,自能忙裏偷閒、鬧中取靜,憶佛念佛,念念不捨,猶如切事繫心,動靜不忘。


  75. 如果能體會到一生中往生之事最大,願生之心不捨,自然就會念念不捨。每個人根基不同,有的人精進,有的人雜念多,都沒關係。雖然念不多,但都必須有一種「念念不捨」的心。只是,少念佛者,妄念多煩惱重,臨終多痛苦;常念佛者,臨終較少障礙。因為有念頭,就有重量:有妄想的重量就難受,有念佛的輕安就好受。


  76.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如能這樣,那麼,這一天不管是在家也好、出外也好,做任何事情,肯定都蒙受彌陀的光明護佑,讓我們出入平安、諸事如意。
    佛法裏面最沒有忌諱的,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在大殿可以念佛,在客廳可以念佛,在房間也可以念佛,甚至在衛生間也可以念佛。在污穢的地方念佛,可以給那個地方帶來清淨;在不吉祥的地方念佛,可以為當地帶來吉祥。不管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不管在什麼心念之下,都可以念佛,也都應該念佛。


  77. 為什麼在念佛堂念佛要大家「閉目」呢?因為共修的時候,有來來去去的人,所以我們乾脆閉目。閉目念佛如果會昏沈的話,眼睛就可以張開;如果容易打妄想,就眼睛閉著;如果感到火氣上升,頭頂癢癢的,就眼睛稍微張開,就是瞼目不要全閉,因為閉目久了,火氣容易往上走,這個是大家要注意的。
    但法無定法,並不是死硬不變的,在某種情況之下,若應該做某種調整,就需要做某種調整。如果是個人的話,眼睛也不用閉,垂瞼三分目,眼睛半閉,然後專心念佛就好了,其他不用想。


  78. 念佛是可以落實在士農工商中,隨時隨地的,沒有限定非怎麼樣不可,這是從念佛的處所來講。從心境上來講,打坐念佛不必持念珠,方式以十念記數,十念記數不會有什麼約束性,反而能讓我們的心寂靜,十念念完了就放掉,再從一開始,不要接下去二十、三十的數,這樣會比較累。
    在工作當中,我們就散心念,不用記數,也不可能記數。走路也能夠念,動動嘴巴,那個時候記數、不記數就看個人,所以並沒有什麼條件、約束或者非怎麼樣不可,只是就我們的根機來做運用而已,如果能體會這個道理,念佛本身是自由自在又活活潑潑的。不過這也因人而異,如果預計要經行半個鐘頭,不拿念珠也可以,可以十念記數,不管念佛數目,時間到了就去做該做的事;如果為了策勵自己,雖然時間有限,但怕會懈怠,那就固定數目,固定一天兩萬、一萬或幾千,就可以藉由念珠來數,等於這條念珠也能夠約束自己懈怠的心。


  79. 我們每個人都要隨自己的身分、力量,來約束、要求自我,一有時間就念佛。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乃至十念」,就是要我們就自己的時間來念佛,所以我們就要隨順阿彌陀佛的願,有時間就念佛。


  80. 既是念佛人,即如善導大師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與「專」,顯示「不兼餘」,亦即不兼念餘佛餘咒以迴向,不兼修餘行餘法以求生。無論何時、何地、何緣,閒忙順逆,苦樂生死,悉皆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步步、聲聲、念念,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81. 既是歸命彌陀,則眾生生命與彌陀生命,已是機法一體,生佛不離,如同《阿彌陀經》所言「共命之鳥」。是故,宜將念佛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以念佛為自己真正性命,為念佛而生活。


  82. 對一個修行人來講,什麼事情最重要呢?──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可是對我們而言,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了脫生死輪迴,所以,我們要靠阿彌陀佛,有這一種觀念,他就會念念不捨,就會「隨作務,隨念佛」。


  83.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