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第四篇 正依經論
佛說觀無量壽經
  1. 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的本意,在最後一段經文有明確的交待,也就是《觀無量壽經》「流通分」所講的:「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每部經都有它的經眼,《觀經》的經眼就是這段文。
    這段經文不只是《觀經》的核心、《觀經》的結晶、《觀經》的重點,也是整個淨土法門的方針、宗旨,是淨土法門的眼睛、淨土法門的雙腳。它跟《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的根本願、願王,也就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是兩相呼應,前後一致的。


  2. 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流通的「持無量壽佛名」,以及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都沒有談到信和不信的問題,只是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而信也有深淺,疑也有種種,這一些都不管,你只要稱名,就必能往生,豈不是信也在裏面了?所以,《觀無量壽經》的歸結就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3.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文名為「要弘廢立」之文,在《觀經四帖疏》第四卷〈散善義〉之末尾,亦即解釋《觀經》〈流通分〉之文。此是《四帖疏》之結論,此結論顯明捨自力定散之「要門」,依專稱佛名之「弘願」。此文雖短,筆力萬鈞;淨宗宗義,如撥雲見日,朗然獨照,似華落蓮成,不帶方便。
    此文是整部《觀經》的核心、骨髓、結晶,是淨教的宗旨、方針、目足,是十六觀的千里來龍,在此結穴。《觀經》一部的千開萬闔,在於引導群機進入「一向專稱」的一行。此「一向專稱」的宣示,即是《大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中本願王──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的解釋,亦是〈玄義分〉所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的內容,亦即一切善惡凡夫如何乘託?「一向專稱」即是乘託;善導大師以此文顯示《觀經》一部之目的在於導歸定散諸機進入第十八願。猶如群星拱北斗,萬流歸大海;若依一向專稱之行,必至無為涅槃之土。


  4. 難免有人會懷疑,《觀無量壽經》明明有談九品,而念佛是在下品,怎麼說念佛超越品位階級呢?我約略以四點來解釋說明:
    第一、「攝機意」。《觀經》說九品,目的是要用這九品來含蓋一切的善惡凡夫,上從大乘極善,下到五逆謗法,都能夠乘佛願力往生;並不是說念佛一定在下品。《觀經》九品跟《大經》三輩的意思差不多,只是開合不同。如果念佛一定在下品,為什麼《大經》上輩、中輩、下輩都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呢?既然三輩都說一向專念,那就說明念佛本身是總攝萬機、超越品位、不在品位當中的,三輩九品只是反映眾生本來善惡的機類。
    第二、「顯勝意」。《觀經》為什麼只在下品說念佛呢?因為下品都是造惡之機,一個造殺盜淫妄,或者是犯五逆十惡的極重罪人,他獲救無門、解脫無望,唯有念佛才能救他脫離三惡道,離開六道輪迴,所以就將念佛安置在下品。在下品下生開顯念佛,是在彰顯念佛的功德殊勝廣大,不是說念佛就落在下品下生;反而因為在下品下生講念佛,才顯示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三福、九品。背後是有這樣的意義,所以說念佛超越品位階級。
    第三、「抑止意」。念佛本身雖然超越定善散善的品位,但是下品下生這個人是個惡人,惡人念佛雖然同樣往生,但卻說在下品,這就有抑止造惡的意思,要我們行善來念佛。
    第四、「隨他意」。佛說法有隨他意、隨自意、隨自他意這三種。也就是說,這部《觀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隨順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說的,韋提希夫人本來就認為往生極樂淨土,定善功德最為殊勝,所以只請釋迦牟尼佛說定善的觀法,而對於稱名念佛沒有放在心上。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狀態,認為定善功德最殊勝,散善次之,念佛只不過是口中稱念而已,是最劣的。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就順著韋提希夫人的意思,先講十三種定觀,入定觀想,然後釋迦牟尼佛自己開說三福的散善,最後在下品下生,一切定善散善都救不了的時候,獨獨顯明念佛的超勝與絕對,來引導一切定善與散善的修行人都歸到念佛的法門。


  5. 《觀經》正是淨土他力往生之經,彌陀本願救度之法;非為聖者而說,乃是為凡夫所說之經。以佛力故,凡夫之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極重之惡人生極樂。這全靠彌陀他力本願,絲毫不靠凡夫自力自得。


  6. 將「要門」與「弘願」做比對,就可以瞭解,《觀經》是引導性的——引導其他法門完全進入專稱彌陀佛名,專依靠彌陀救度的本願之力,令所有的修行人歸向淨土宗。


  7. 《觀經》從開始到最後都在講「要門」,都在講十三觀的定善及三福九品的散善,照理來說最後流通的應該是定善的觀無量壽佛像或是散善的行持三福才是,可是釋迦牟尼佛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而是流通「持無量壽佛名」的「稱名念佛」,也就是所謂的「念佛三昧」。


  8. 遠離三塗六道的輪迴豈是易事?然而極重惡人,無善無行,但念佛名,亦得長揖娑婆,高超極樂。如是之事,迥出凡夫知見。《觀經》的目的正是在顯彰「彌陀本願、凡夫為本」;完全依靠彌陀本願的救度,則不論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極樂,不再輪迴。


  9. 《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十念」,是在顯明往生極樂世界的業事成就的意思。也就是說,只要念佛,往生的業因就已經成就,倒也不用去計數目,知道已經念了十句,或認為念十句可以往生,念九句就不能往生,倒也不一定這樣。尤其是臨命終的人,他哪裏曉得念幾句呢?臨命終的人,他只有一心念佛,尤其是下品下生的人,受地獄之火的苦逼,怎麼可能還會有閒暇來數念佛的數目呢?所以說:「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


  10. 《觀經》的內容大略可以分為三部分:「定善」、「散善」與「念佛」。可是最後〈流通分〉的地方,尤其是到了「付囑文」,是「捨定散,歸念佛」,也就是把定善跟散善擱在一邊,而標舉出專稱彌陀佛名;同時殷切的勸勉淨土行人要「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就是所謂的「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所以《觀經》有「廢立之義」,亦即有「從假入真」的「施、開、廢」三義。就像天台宗以「蓮花三喻」來解釋《法華經》的「本跡二門」與「權實二教」的關係。
    「蓮花三喻」是蓮花開展過程的三種比喻,也就是以「為蓮故花、花開蓮現、花落蓮成」,來比喻《法華經》的「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觀經》也同樣有這樣的施設開展,也就是說,為了顯示這一句往生正因的名號,而來講定善跟散善;因此定善跟散善可說是一種引導,而不是目的,講定善、散善之後,進而指出這一句名號的功能,以及念佛的功德,這才是目的,這個就是「為蓮故花,花開蓮現」。〈流通分〉及付囑文的地方就是「花落蓮成」,把定善跟散善擱一邊,凸顯出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同時解釋唯有這一句名號才是往生的正因。


  11. 《觀經》最初說定散二善,到了〈流通分〉,再將二善廢捨,只留下念佛一法。這正說明定散二善是少善根,不能往生;而同時殷切的勸導稱念佛名,來顯示多善根的涵義,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因此自古以來,古德將《阿彌陀經》視為《觀經》〈流通分〉的開展,所以才說《觀經》的結尾就是《阿彌陀經》的開頭。


  12. 《觀經》〈正宗分〉的整個內容都是在講「定善」和「散善」,定善、散善可以說是第十九願的內容。但是因為本願在講念佛,所以從定善、散善來看念佛,這個叫「望佛本願」,整句就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以上這段話是解釋《觀經》的〈流通分〉,在〈流通分〉中釋迦牟尼佛主動告訴阿難尊者:「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持無量壽佛名」就是「持名」。善導大師對這一段經文是作這樣解釋的。
    《觀經》上、下兩卷,從一開頭到最後都是在講定善和散善,也就是十三觀和三福九品,為什麼最後釋迦牟尼佛卻付囑阿難尊者「持名」而不是觀佛?善導大師解釋:是「望佛本願」來看的。
    釋迦牟尼佛望阿彌陀佛,《觀經》望《大經》,定善散善望第十八願的念佛,這叫作「望」。從這裡來看那裡,才曉得阿彌陀佛的本意、本心、本懷、本願,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要眾生迴向定善、散善;而釋迦牟尼佛廣說這部《觀經》的本意,也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13. 《觀無量壽經》雖然前面很長的經文都在講十三定觀以及三福九品,可是這也是一種引導性的,目的還是要我們持名念佛。所以,經文最後就講:「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專一的、不雜的、不退的來「持無量壽佛名」,叫做「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並不是「觀無量壽佛相」的觀想,所以《觀無量壽經》的歸宗結頂也是在講「持名」,跟《無量壽經》的意旨完全一致。


  14. 《觀經》是為了先引導其他法門的根機,所以廣說「十三種定善」和「三福九品的散善」這些諸行道理,可是到了〈流通分〉就完全捨棄這些,佛就告訴阿難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所以,〈流通分〉是流通「持名」,不是流通「觀佛」以及「三福九品」。因此善導大師就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可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本願稱名」。


  15. 在《觀無量壽經》中,是以定善跟散善來引導歸入專念彌陀名號,以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講的話,就是阿彌陀佛的正覺名號,阿彌陀佛成正覺成就了什麼?就是成就了這一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來做為十方眾生往生的正因、正行、正定業。


  16. 整部《觀經》始終都是為了救度五濁凡夫、常沒惡人所說的經典;是顯示淨土門所被之機以凡夫為本、為正,為如斯凡夫所說的經典;是說明一切凡夫,但信彌陀本願,但念彌陀名號,皆得往生極樂世界的經典;是釋尊觀見機教成熟而說的一部末法濁世機教相應的經典;是彌陀本願之光、凡夫得救之道的經典。


  17.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裡面講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為了顯示這一句彌陀名號功德的超越性。如果開始沒有講定善、散善,就直接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的功德力用的話,聽的人就不曉得它的高低,因為沒有經過比較,而一經比較才曉得定善跟散善這兩種都不比念佛殊勝。另一方面也是為引導本來修學定善或者散善根機的人,完全歸入專稱彌陀佛名,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18. 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不是「定」就是「散」,「定善、散善」就是聖道門所有的行門。所以,《觀經》講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是為了引導修聖道門的人歸入淨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而說三福九品、定善散善。
    為什麼九品中「念佛列在下品」呢?真意是:五惡十逆的眾生罪惡太重了,唯有念佛的功德才能救五惡十逆的眾生,上品上生的功德是沒辦法救度的,只有佛號才能救度,所以以念佛來顯明功德的殊勝。


  19. 十六種觀的目的,不是讓眾生去觀極樂的依正莊嚴,而是要眾生瞭解極樂的依正莊嚴,產生欣慕願生之心,之後就一向稱念彌陀名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宣說《觀經》的本意。
    因為,非常明顯地,釋迦牟尼佛所強調的、所交待的、所要我們依教奉行的,是「持無量壽佛名」。


  20. 如果從《觀無量壽經》的展開順序,到最後〈流通分〉來講,有一種「廢、立」的意味。「廢」就是要捨掉的,「立」就是要奉行的。如果依古代大德用三種方式解釋廢立過程的話,就是所謂的:「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
    我們之所以念佛、之所以有信心、之所以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靠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像一朵蓮花,使我們開信心的蓮花,往生蓮花之中而蓮花化生。所以,《觀經》就讚歎說:「念佛人就是一朵妙蓮花。」這朵妙蓮花的開展過程,也跟前面三種階段一樣。所以有:「為蓮故花」、「花開蓮現」、「花落蓮成」三個階段。


  21. 《觀經》的流通文:「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花落蓮成、廢權立實的地方。
    「汝好持是語」這個「好」,有一種尊重、恭敬、不輕慢的含意,有一種專心一意、無二、無我、不旁雜、不間斷的那種含意。
    「持無量壽佛名」,就是這一句話。持名,持名念佛,持無量壽佛名,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跟第十八願「乃至十念」是一致的,同時,也是跟《阿彌陀經》所講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一致的,盡一輩子,都去執持名號。


  22.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所示現的,所以,善導大師的語言,就像佛說的。是故,自古以來,最被崇奉解釋《觀無量壽經》的祖師,就是善導大師。因此,《觀經四帖疏》被崇奉之尊高,就好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那般,既不可增加,也不可減少。也就是說: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疏》是解釋《觀無量壽經》的標準,任何對《觀無量壽經》的解釋,都不可以跟善導大師所寫的《四帖疏》不一致,甚至相反。善導大師怎樣說,就要怎樣去理解、怎樣去奉行。
    那麼,善導大師是怎樣解釋的呢?善導大師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一段文很短,意義非常顯明,而且是斬釘截鐵。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上來」就是前面,前面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福九品,總共十六觀,這叫做「定散」。這「定散兩門」,是前面所說的,依照這個去修,都有利益,迴向也能往生。可是,比這更有利益的,而且是絕對利益,又是阿彌陀佛的本心、本意、本懷的,不在這定散兩門,而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前面雖然說定散兩門的十六觀,可是如果從阿彌陀佛的本願、根本願——念佛往生願來看,阿彌陀佛的心,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望佛本願」就是「一向專稱阿彌陀佛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是阿彌陀佛根本的願。離開了根本,枝、幹、花、葉都會枯萎。有根本才能生長,根本是一切發展、成就的來源。


  23. 在《觀經》下品下生這短短的經文當中,念佛的「念」,總共出現在五個地方,有六個字,這一些地方都是關鍵的地方。
    第一個地方是「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第二個地方是「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第三個地方是「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以上這三個「念」是屬於意業,也就是指心中思惟阿彌陀佛救度的功德,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第四個地方是「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第五個地方是「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在這裡,「具足十念」的「念」,和「念念中」的「念」不是屬於意業,而是屬於口業,是口中稱南無阿彌陀佛的「稱念」,不是意業思惟憶持的「憶念」。所以前面三個地方的「念」跟後面的三個「念」,字雖然一樣,但是涵義大有不同。


  24. 「下品生」是哪一類的眾生呢?,是指「純惡無善」的眾生。而「上品」或「中品」的眾生則都是「善多惡少」者,譬如中品下生是世間的善,中品中生以上都是以佛法的善來迴向的。可是「下品」根機是純粹惡,不可能、也沒有能力靠自己任何修行功德來迴向,最後才靠「念佛」來獲得彌陀的救度,不但免除地獄之難,而且脫離三界、六道,甚至往生成佛。因為這樣,所以「念佛」才在九品的下三品才談。
    雖然在《觀經》的經文上,「上品」、「中品」沒有談到念佛,但這並不表示上品、中品就沒有念佛。為什麼?《無量壽經》下卷的上輩往生、中輩往生、下輩往生都有談到念佛,《大經》之上輩、中輩、下輩跟《觀經》九品之中的上品、中品內容是大同小異的,既然《大經》的上、中、下輩都有談到念佛,可見《觀經》的上品生、中品生也含有念佛的意義,才說「念佛之行廣通九品」。


  25. 為什麼念佛是在下品生說明,而不是在上品生說明呢?因為下品生是極惡的人,不是中品下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中品中生一日一夜的持八戒齋、沙彌戒、具足戒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中品上生的盡形壽具足眾戒的功德能夠救度,更不是上品下生的發菩提心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上品中生的解第一諦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上品上生讀誦妙行的功德能夠救度,唯有超越上品生、中品生功德的念佛能夠救度極惡的眾生,因此才在極惡的地方說明念佛的功德。極惡之人,無他法能救,唯稱名念佛一法能救,顯示「稱名念佛」一法,易行功高,至高無上,最尊第一,無其他任何法能與之相比。


  26. 下品下生的經文並沒有說到「信」,也沒有說到「願」,只說到稱名之「行」,和心相關的只有「如是至心」的「至心」二個字,接下來說「令聲不絕」,顯示所謂的至心就是「至誠懇切」的相續稱名,沒有其他玄妙、高深的涵義。從這點來看,下品下生的經文也在於彰顯第十八願所講的「信樂」跟「欲生」這個「信」跟「願」都歸於「乃至十念」的「專稱彌陀佛名」之行。


  27. 下品下生的眾生之所以能夠「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進而脫離地獄,甚至往生極樂,憑靠的是什麼?經文說「稱佛名故」。由於「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因此無所謂信,無所謂願,顯示若信若願,皆歸稱名,「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信者信此,願者願此。亦即信者信「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願者願往生而「稱名以往生」。
    由下品下生之涵意,便知第十八願之信與願,皆歸「乃至十念」之行,亦知信之與願皆是稱名之前方便。因此,彌陀化身之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有時略去信、有時略去願,有時信願皆略,而唯標專稱佛名。


  28. 下品上生讓我們知道一聲稱名決定往生,下品中生讓我們知道之所以一聲稱名決定往生在於名號本身的功德,但如果沒有下品下生,或許有人誤解,以為就念一聲就好了,而有了下品下生「令聲不絕」就知道是盡形壽一生相續的念佛。簡而言之,就如法然上人所說:「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29. 下品下生臨終十念而往生的「十念」,是顯明念念都完成了往生極樂世界的業因,念念都是「十念」之意,而不限定在「十」這個數字上。


  30. 佛以下品下生之機,突顯本願稱名,方法至簡至易,功德最勝最上;雖行者三業無功,然彌陀法體獨顯,且功超定散,不藉機作,是為本願稱名之念佛。


  31. 下品下生的極重罪人,迫在臨終恐懼、慌亂、痛苦、不安之際,只是念佛十聲,便乾坤轉移,長揖娑婆,高登極樂。以此推論,則不論何人、何時、何處、何緣、何心、何數,都能念佛,都能往生,都自然具足念佛必有的功德、功能與作用。


  32. 下品下生──人是「惡人」,時間是「臨終」,所修行的也只是「十念念佛」而已,這樣的人都能夠被救,離開六道、往生極樂,那麼,就表示沒有一個人不能往生。
    所以,「下品下生」之旨趣,既顯示「信的內容」,也顯示「平生業成」,為什麼?從現在,我們就已經看出自己是下品下生的根機,不必等到臨終要墮落地獄才念佛,是現在就歸命彌陀: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豈不是現在就已經往生決定?


  33. 為什麼善導大師解釋本願文可以略去信願?有什麼經典為據?下品下生的經文就是重要依據。因為第十八願雖然講信樂、講願生,可是有的人沒有文化、沒有智慧,他理解不來、信不來,甚至一些小孩子或者像鸚鵡,牠也無所謂信、也無所謂願,可是在牠也可以念佛往生。
    這就顯示:只要我們此後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有彌陀的佛力願力牽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如《大經》所言:「彼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只要我們不跟阿彌陀佛「拉鋸」──什麼叫做跟阿彌陀佛「拉鋸」呢?「哎呀!阿彌陀佛,對不起,我還不能跟您去,這個娑婆世界還有我所愛的丈夫跟兒孫」,或者「阿彌陀佛!對不起,我還不能跟您去,因為這個世間上有我的冤家債主,我的丈夫他一生對我不好、凌虐我,他欠我很多,我要看到他淒慘的下場,我才要往生」,如果是這樣的話,當然阿彌陀佛就無可奈何,只好還在那裡等了。


  34. 下品下生的人一生都遇到惡緣,臨終才遇到善緣,遇到念佛法門,而念佛就是大利,就是無上功德,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身心充滿恐懼、痛苦,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思惟,來作功德迴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那個時候他很驚慌,來不及了,只是假借著這個嘴巴,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已經具足了發願迴向的功能。同理,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有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功能。


  35. 菩薩是上等根機,雖修種種法門,還不能滅除重罪,唯有專念彌陀,不但能滅重罪,還能超生淨土;何況下品下生是鈍根臨終苦逼,更需專念彌陀佛名。


  36. 五逆之罪,罪中之最,若造必墮阿鼻地獄,受苦無窮。然而臨命終時,依善知識之教,回心念佛,諸罪消滅,得生極樂,不但免墮地獄,且橫超三界,住不退轉,入補處位,如《觀經》下品下生所言。此乃為顯示稱名功能,超絕無比。


  37. 誹謗正法之罪甚重,過於五逆;如此重罪,唯有念阿彌陀佛,方得消滅。但念彌陀,重罪尚滅,何況輕罪;若不念佛,輕罪不滅,何況重罪。一沙雖輕,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達彼岸。


  38. 惡人臨終十念都能夠往生了,那哪裡還會有不能夠往生的人呢?因為再惡都沒有五逆十惡的惡,再慢我們都還不至於臨終,我們現在就開始念佛,而且都超過十聲,豈不是我們現在念佛就必定往生,所謂「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所以「下品下生」的經文就是在開啟我們:「所有一切眾生,只要念佛,不論罪福多少,功夫有無,都能往生」的信心。


  39. 下品下生的根機,論他人是個惡人,不是善人;論他是臨終才開始念佛,不像我們現在就開始念佛了;論他所念數目,頂多就是十句,可是我們奉公守法,行善積德,雖有罪業,不至五逆,而且從現在就「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一生所念的佛何止十句呢?千百萬億都有了。那麼,像這樣的「惡人、臨終、十念」都能夠往生了,何況是善人平生多念呢?


  40. 《觀經》下品下生的人,他的身、口、意三業都沒有作用,可說「三業無功」,因為他不是靜靜地在聽這句名號,或者寂靜地在思惟這個道理,或者是一句一句好好的念這個名號,他都沒有,他很匆忙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也不曉得「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這樣也往生了。往生就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本身,而不在我們的功行,不在我們很賢能、很會修行,都不是。
    這個法門的特殊、可貴、容易與殊勝就在這裏,連三業無功的人也能往生,因此我們這個法門就回歸到這句名號的本身,所以我們說「絕對他力」──完全任憑彌陀的救度,我們只是念佛而已!即使我們再深入經藏,再有智慧,再怎麼樣的賢能,也只是老老實實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好像自己以前所懂的經文,所擁有的知識,在這裏都不相干了,都運用不上了,都無用武之地了,其實正是這樣。


  41. 凡夫之中有善有惡,惡中之極即是逆謗闡提的眾生,而由「下品下生」的事證,確知彌陀的救度,是「縱令一生造惡」的根機,且極惡如逆謗闡提的眾生亦加以救度,這給與一切善惡凡夫無盡的安慰。因為,如果逆謗闡提都能蒙佛救度,脫離阿鼻地獄,往生極樂淨土,則有何人不能往生?所以,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份。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如果不加以甄別、顯明,則不知彌陀的大悲救度有沒有包含我?我有沒有份?
    其重要性關係到淨土宗建立的根本精神,不可不加以重視,不可不加以明確判定,否則淨土宗普度萬機、易行安樂的特色不能彰顯,我等濁惡凡夫的解脫沒有門路,而佛教大慈大悲、拔苦與樂的本質也蕩然無存。


  42. 就整部《觀無量壽經》來講,下品下生的經文是非常重要的;就整個淨土宗來講,《觀經》下品下生也是淨土宗的精華,彌陀第十八願的終極意義。唯有下品下生的經文才能顯示出阿彌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十方眾生沒有一個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之外。因此,有了下品下生就給所有的念佛人、修行人,最後、最大、最高的希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