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將往生極樂世界的行門分為二種:一種是「正行」,一種是「雜行」;若再細分則有三種,亦即「正行」裏面又分「助業」與「正定業」。
在善導大師之前,其他宗派的祖師也有解釋淨土法門的,但都不是以淨土的教理來解釋淨土的經論,因此所解釋的難免不能完全契應阿彌陀佛的願心,也不能完全適應十方眾生的根機,只有善導大師所開展的五正行,是上契彌陀的本願,下契十方眾生的根機。善導大師之後,也有祖師在闡揚淨土的經論,弘揚淨土的法門,可是大部分都是以其他宗派的教理,站在其他宗派的立場上來解釋淨土教理,因此所解釋出來的就不是純粹在開展淨土法門,而是摻雜了其他宗派的思想。
「正雜二行」之判是淨土門的判釋,雜行以聖道門而言不名為雜,然而來到淨土門,因為不是純粹彌陀極樂之行業,必須迴向方能往生,若不迴向便不能往生,故名為雜。猶如直達車,到站即是目的地;若非直達車,便須到處轉車,迴轉趣向於目的地,否則永難到達。
善導大師將一代佛法所廣說之諸種行門,大分為二,即是正行與雜行,亦即區分出與阿彌陀佛極為親近的五種正行與疏遠的五種雜行;依據「五番相對」與「十三得失」,而獨選取五種正行作為往生淨土之正行,此外皆名雜行,非往生正行,而捨雜歸正,是大師區分正雜二行的目的。
正行有五種,其中前三(讀誦、觀察、禮拜)後一(讚歎、供養),皆與阿彌陀佛及極樂淨土有關,故名正行;然畢竟非彌陀本願之行,故名「助業」,唯有「稱名念佛」是彌陀本願所誓必得往生淨土唯一之業,故名「正定業」,所謂「依佛本願故」,其餘為助業。然此助業並非稱名正行之念佛功德薄少,需要助業補助,助業之目的乃是要給淨宗行者指出直達正定業之方向,引導行者專依正定業之念佛,其最終目的是要直取正定業。故若未知正定業之義,則須助業;若已知正定業之義,則應傍置助業,專行正業;只要專稱佛名,必得往生,順彌陀本願故。
從「大判門」來講,往生行有「專修」跟「雜修」。「專修」就是五種正行,五正行以外的通通是「雜修」,也就是「雜行」。從「細判門」來講,只有稱名念佛正定業是專修;「助正兼行」,是說五種正行通通去做,想依靠自己所修五正行之力用來迴向,這樣也是雜修。至於「正雜兼行」,正行跟雜行一起去修,也是雜修;甚至所謂「專名祈現」──雖然專稱念這一句名號,可是不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而是為了祈求現世福利,或是祈求來世再生而為人,甚至做為高僧一聞千悟廣度眾生,這都是屬於雜修的範圍。
五種雜行也好,六度萬行也好,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大師稱為「諸善」;只是從行業的性質來講,「雜行」是屬於「聖道門、難行道、自力」,亦即是於此土入聖的行業;而「正行」是屬於「淨土門、易行道、他力」,亦即是於彼土得證的行業。此二者的性質、利益完全不同,大師為了詳細區分之,故作此二行之判,並舉出二行得失,有褒貶廢立之意,亦即褒正行貶雜行,而勸導實踐正行、捨棄雜行。簡而言之,雜行並不是不好,在聖道門來講,沒有雜行是不能成佛的;可是來到了淨土門,淨土門往生的正因就是稱名,其他不是。所以就要捨雜行的觀念而進入正行。
「諸善」與「萬行」,因為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才成為往生淨土的雜行;如果不迴向往生極樂世界,那就無所謂雜行不雜行,因為他的目標是在娑婆修行,在娑婆成佛的,理所當然六度萬行缺一不可。但是如果要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就成為雜了。因為往生極樂世界有往生極樂世界純粹的行門,只要依純粹的行門,則百分之百不假功用,自自然然就會往生,不必假藉這些萬善諸行來迴向往生。所以一旦以修萬善諸行來迴向往生淨土,那就不是這個法門的正行,而是雜行了。
為了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當然只有讀誦《淨土三經》;如果說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而讀誦《淨土三經》以外的經典──包含大乘經典、小乘經典,甚至密宗所有經典,都算是「讀誦雜行」。
讀誦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等淨土五祖正確解釋淨土三經的論釋,不算是「讀誦雜行」;又閱覽有關因果的經論,有助於「機」的深信,也不算「讀誦雜行」。
讀誦有關因果的經論,如果是要幫助我們深信因果、深信輪迴,然後進一步依淨土經典所講的來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世界,為了這一點來講才算是助業,算是正行。如果不是為了這一點,那就不算是正行了。
各種善行,比如孝順父母──所謂百善孝為先,是理所當然的;奉侍師長、三綱五常、四維八德,這一些人世間的倫理道德,我們理所當然應該去做。那麼做這些善行到底算是自力還是他力?算是正行還是雜行呢?其實這些本來與自力或他力無關,也不算正行或雜行;但如果把它們做為迴向往生之行,那麼就是自力,就是雜行了。因為這顯示,我們的心中還隱隱認為,往生極樂世界,單單稱名念佛還不夠,還必須要假借這些善行,那這樣就是雜行,就是自力。如果不用來迴向,那就既不是正行,也不是雜行,就無所謂自力他力,因為它們跟往生行就沒有關係,只是我們人世間理所當然應該去做到的責任義務。
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禮拜,那還可以,但如果禮拜的對象不是阿彌陀佛,就不成為這個法門的助行。而且,禮拜的往生功德不在於禮拜的本身,而是因為有這一句名號,所以禮拜阿彌陀佛,一方面禮拜,一方面念佛,才有往生的功能;如果執著自己非禮佛拜佛不可,否則功行不夠,資糧有缺,這樣就成為正行當中的雜修,而不是專修了。
唯有「稱名念佛」才是真正的讚歎供養。不然,離開了專稱名號,對阿彌陀佛就是一種不了解、不孝順、不敬重。所以真正的讚歎供養,唯有專稱彌陀佛名。
如果修正行,尤其是正定業的話,那麼跟阿彌陀佛就非常的親密,一體不離的親密,同時也跟阿彌陀佛常在一起的親近,可以說憶念阿彌陀佛是無有間斷,所以不迴向也能往生,因為本身就是往生的正因,可說是純純粹粹的淨土之行。
五種正行中,只要修稱名念佛,其他四種就統統融入,統統包含了。其他四種正行的目的,就是要歸趨到正定業的專稱佛名。
往生之行除了彌陀這一句名號,其他種種的法門,你即使專修其中的一個,也是「雜」。
「就行立信」意在「專稱佛名」。「就行」之「行」即是導歸於「正定業」的專稱佛名,「定」跟「不定」是相對待的,專稱佛名既然是正定業,若不是歸於正定業而是其他助業,就有不定的可能;不過,當然「定」的成份是比較多的。怎麼講?如果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那是必定往生的,因為現生就已經被彌陀佛光明攝取,但若摻雜其他四種正行,在心念當中以為必須有五種正行的功行加起來才可以往生,不然就不能往生,這樣會增加困難性。因為五種正行還有讀誦、觀想、禮拜跟讚歎供養,如果不認識字,或是眼睛瞎了,或是沒有經本,或是其他的不方便,就不能誦經了;觀想、禮拜和讚歎供養也是一樣。唯有念佛,張開嘴巴能念,心中默默的也能念,感情一來,要大聲的呼喊,也可以。所以,念佛是適應萬機,其他都不一定。
「正助」亦有君臣、主伴之義,以稱名為主位,禮誦等隨順之,因而分為正助,恰如龍動雲隨、君來臣侍的風貌。然倘若以為一心專念不足以往生,須助業補足之,因而五種正行兼修,以求往生,這很明顯地帶有自力,古德謂之「助正兼行之雜修」,亦謂之「助正間雜之雜心」。這是由於未通達助正有方便與真實的關係而將兩者並重的兼修之,故說「雖無修雜行的專修,卻有修正行的雜修」。
順彼佛願的「稱名」為正定業,則往生之業因具足,五種正行中的前三後一的助業自然也融化於稱名之中。當然,尚未具足信心,未成為正定業的稱名之前,助業即是方便行,助成信心的方便;一旦具足信心,蒙佛救度,則任運稱名,稱不認稱功,助不執助相。
「五種雜行」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只是既然要了脫生死,往生極樂,卻不一心信順彌陀的救度,而去依靠阿彌陀佛以外的諸佛菩薩等其他法門,不知此等對往生來講都是無力的,不能往生的,力量全在彌陀一佛。由於迷而不知,其心其行皆雜,故言「雜行」,勸應捨棄。
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裏面明確地指出「五念門」,跟善導大師的「五正行」很雷同。「五念門」就是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修這五門就可以快速地得生極樂世界。但這「五念門」的道理非常微細,只適應上等根機的眾生,如果不能掌握得當,「五念門」也就成為難行道了。不如「五正行」,不但適應上等根機,也適應中下根,是所有眾生萬根都能夠契應的,真可說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的法門。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裏將「五正行」和「五雜行」排列出來,目的是積極地勸導我們去做取捨,也就是捨雜行取正行。就像一堆鈔票,真鈔和假鈔排在一起,說明什麼是真鈔,什麼是假鈔,然後勸導人們取真鈔捨假鈔。往生極樂世界,唯一的、絕對的、直截的、穩當的、容易的、圓滿的就是這五正行。除了這五正行之外,就不是容易的、直接的、穩當的、圓滿的。修五正行則我們眾生和阿彌陀佛就有親的關係、近的關係,還有憶念不斷、無間的關係。雜行非常的多,廣泛來說,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除了五正行以外,其餘都是雜行。五正行之外不管是那一種法門,都名為「疏雜之行」。
修聖道門的人想在此土入聖證果,因此以六度萬行為其因行;然而畢竟自覺煩惱強、業障重,以自己之力無法圓滿六度萬行諸波羅蜜,無法在此土證果,因而發願求生極樂淨土,而以其所修功德作為迴向。若一改其聖道門行業,捨雜行歸正行,捨雜修入專修,則不用迴向,因為是純粹極樂之行體故;而雜行非純極樂之行,是廣通於人、天、三乘及十方淨土,隨其業因而感果;因既千差,故果亦萬別,若不迴向便不能感極樂之果,故謂之雜。然而雖可迴向,也只在報土中之方便化土,不能直入報土,因為不是彌陀本願真實行,乃是凡夫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且不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不蒙彌陀光明攝護。
我們是淨土宗專修的道場,是專而不雜,是純而無染的;往生的正因,只有一個,沒有兩個,就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我們是靠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功行,我們只是行所當行;出家眾有出家眾的本份,在家眾有在家眾的本份,各安本份。但是你再怎麼樣做得完美,覺得功行高深,都不以這一些來迴向往生,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是雜行,就是靠自力。多少靠一些自力,不完全仰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就會認為:「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不是萬德洪名,祂要救度我,可是還要加上我某一種功德,或者是某一種功夫,來輔助阿彌陀佛的救度,來迴向給阿彌陀佛,這樣阿彌陀佛要救度我,才比較有力量,我的往生也比較可靠。」如果抱著這種觀念,就是雜修雜行,這種觀念絕對不可以。
如果不是我們這個淨土法門的話,其他的淨土法門,他們都強調固然有彌陀的救度,他們也還要有功德迴向給阿彌陀佛,或者自己要有某種功夫,這樣臨終時往生才可靠。在他們的觀念中,念佛是正行,其他是助行,正助如車之兩輪,如鳥之雙翼,才能夠容易往生。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雜行,就不是專。所以,倘若不瞭解我們這個純粹淨土教理的話,都抱著那種觀念,「我現在念佛往生還不能肯定,要等到我念佛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然後臨終能夠不昏迷、不病苦,還能夠念佛,這樣往生才可靠。」若抱著那種觀念,就像是拿一把刀插在阿彌陀佛的胸口上。
「諸善萬行」(六度萬行),以勤修此等諸善,以為但有此善必能救度自己,必能往生極樂,仰仗修善之力,這種心態便是自力之心;以這種自力心所作的諸善便是「雜行」。當然行為是善的,應該眾善奉行,但自力心是不好的,大師貶之,嫌為雜行,要人捨棄。這絕非捨棄行善,善不可捨,所應捨的乃是自力之心。當自力心捨掉之時,則一切所謂的雜行之諸善便完全轉變為報謝廣大佛恩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