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云: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此文名為「要弘二門判」。此不只是對《觀經》的教判,同時也是整個淨土宗的教判。「要門」指《觀經》之中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所謂「定散二門」,修此功德迴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行,盡在此要門之內。「弘願門」是指《大經》之中阿彌陀佛的本願,亦即第十八願。善導大師在此顯明往生不是依靠自力之定散二門,迴向求生;乃是全依彌陀本願之救度,自然往生。
「娑婆化主」是指釋迦牟尼佛,因韋提希夫人的請求,才開展出淨土法門裏面的所謂「要門」出來。「安樂能人」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顯彰出「別義之弘願」。「別義」是指它別於一般教理、一般因果、一般法門,故稱作別義;「弘願」即第十八願,為救度十方眾生,此願非常弘廣,所以叫做弘願。
由「要弘二門判」之文便可窺知《觀經》目的在於闡揚彌陀本願之救度,明示凡欲往生極樂淨土者,都必須乘託彌陀本願之救度,無一例外。凡乘託彌陀本願之救度者,不論善人惡人,皆入彌陀無為涅槃之高妙報土,皆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之最上極果。此即是《大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中本願王──第十八願的宗旨。猶如水流原歸海,月落不離天;遠離彌陀本願大海,十方眾生即無歸處。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善導大師在此予以顯露無遺。
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開宗明義就說《觀經》對於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有分「要門」和「弘願」。「要門」是息慮凝心以及廢惡修善,「息慮凝心」就是「定善」,「廢惡修善」就是「散善」,把這兩門的功德用來迴向往生極樂,這稱為「要門」。另一種是「弘願」,「弘願」是《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講的,意即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念佛的增上緣。
所謂「要門」,就是《觀經》中「息慮凝心」的十三種定觀,以及「廢惡修善」的三福九品,將所修的這兩種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善導大師筆鋒一轉,什麼是「弘願」呢?——「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意思是說,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他的往生既不是靠定善的功夫,也不是靠散善的功德,而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不管善凡夫有功德也好,惡凡夫無功德也好,只要有彌陀的大願業力,就能夠往生;如果沒有彌陀的大願業力,惡凡夫不能往生,善凡夫也不能往生。既然都是仰靠彌陀大願業力,則善凡夫有功德並不加多,惡凡夫沒功德也不減少,一切眾生都一樣乘托彌陀佛力平等地進入彌陀淨土;到了彌陀淨土,都同時蛻脫善惡不實的假殼,現出真如實相的法身。所以,往生成佛不是靠自己的功德、功夫,完全是靠彌陀的願力,因此我們應該調轉眼光,著眼於彌陀願力的救度,而不是檢討反問自力的功德資糧累積夠了沒有。
念佛有顯、有隱,「顯」是指「散善」或「定善」;「隱」是指「非定非散」。為什麼說「顯」是指「定善」跟「散善」呢?就是把這一句彌陀名號的功德當作是定善的功德或散善的功德,也就將這一句名號的功德看成與六度萬行是相同的,這叫「萬行隨一」。從《觀經》的字面來看,念佛似乎和定善、散善是同等的,可是如果進一步從《觀經》最後的宗旨來看,《觀經》所講的念佛功德是超越定、散,也就是超越三福九品的功德,所以說「非定非散」。
三心有「要門三心」與「弘願三心」之別。要門之定善三心及散善三心是「迴斯二行求願往生」的「自力三心」。弘願三心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他力三心」。「自力三心」是行者自己發起三心之故,機有千差,故各個所發之三心程度亦有萬別,而且自力之三心不是「虛假諂偽無真實心,穢惡污染無清淨心」的罪惡生死凡夫所能發起,故是「難行道」。「他力三心」是不論定善散善,不論智愚善惡,不論有漏無漏,皆悉信順彌陀本願之救度,故三心皆統攝於「深心」。
「要門」是自己修行定善或散善,迴向求生;此龍樹菩薩謂之「難行道」,曇鸞大師謂之「自力」。「弘願」是全憑彌陀本願力,彌陀本願已預先為十方眾生完成了不可思議的救度力,亦即大願業力,十方眾生萬機不漏,善惡皆攝,弘廣大願,故名弘願;此龍樹菩薩謂之「易行道」,曇鸞大師謂之「他力」。
「觀佛」是自力難行之道,既非彌陀本願,也非釋尊本懷,更非十方眾生所能;而「念佛」是他力易行之道,是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十方眾生所能。從「要弘二門」的「念觀兩宗」到「要弘廢立」(廢要門立弘願)、「念觀廢立」(廢觀立念)的「念佛一宗」,有「從假入真」(從方便入真實)的隱顯之意,亦即此是釋尊為了引導聖道門的諸種機類進入淨土門,再由淨土門中的要門導歸彌陀本願之弘願念佛的施設。
往生正因是弘願門的專稱佛名;這是弘願的內容,也是十方眾生所堪,是淨土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的原因,淨土一門的教體。而要門的定善與散善不是弘願的內容,十方眾生大多不堪,是難行非易行,所以不是淨土門的教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