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陀.誕生偈.法藏.彌陀
淨土宗的信仰,一言以蔽之,即是一切皆信受仰靠阿彌陀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習淨土宗的教義,即是學習關於阿彌陀佛的教理。
阿彌陀佛到底是怎樣的一尊佛呢?在論述這個之前,有必要先說明一下佛是什麼。
所謂佛,原本印度語是Buddha,譯成漢字是「佛陀」,這是較為簡略的詞彙,意思即是,從迷妄中甦醒,了悟真理的「覺醒者」。善導大師解釋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觀經疏》),不僅僅自己覺醒,而且也讓其他迷妄的人覺醒,是自覺與覺他二者皆圓滿的人。
眾所周知,釋尊誕生時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站在佛本身的立場來講,綜合其他經記如《過去現在因果經》《大唐西域記》等內容來看,唯我獨尊的理由有兩個:「早已無流轉於迷界之事」與「拔除一切眾生之苦」。亦即,佛的尊貴在於自己證悟的同時,也能利益他人。
自另一角度來說,佛因了悟真理,所以是智慧具足之人;又因佛具足令迷妄眾生覺醒之悲懷,所以同時也是慈悲具足之人,總之,是智慧與慈悲完全無所欠缺之人。這對於缺乏智慧與慈悲的我們來說,正是我們的理想人格。因此,所謂佛教,就是教我們如何成為理想人格的教法。
然而,阿彌陀佛這尊佛,並不是在我們現實世界中出現過的佛。這個世界上出現過的佛只有釋迦牟尼佛。釋尊一生演說了很多經典,相當多的經典中都有談到阿彌陀佛,但是講得最完整而又清晰明確的是「淨土三部經」,其中尤其《大經》說得最詳細。《大經》中說,法藏菩薩是在世自在王佛面前發願,再經兆載永劫之修行而成佛的,他就是阿彌陀佛。
二、光壽無量,二利圓滿
阿彌陀佛,在印度語的發音是Amitabha,意思是無限量的、不可計算的。是什麼無限呢?簡要的說是指光明與壽命皆無可限量。
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二願與第十三願所成就之果報。
第十二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願: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即發誓若是不能成為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佛,絕不取正覺。如今,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所以自身之德,已具足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其實,阿彌陀佛具有無量之德,為什麼此處的發誓卻只光明與壽命無量?這可從阿彌陀佛二利圓滿一事去理解:
一、就「自利圓滿」而言:光明無量與壽命無量為報身佛之特色,因此,在許多經文中,有關佛之報身果體,常以光壽之德做說明。光明是智慧相,指覺悟究竟之真理,證得無限之正智;壽命是涅槃德,指證得常住不變之佛身,永遠離於生老病死。所以,在自利之德中,再無勝於此二德者。
二、就「利他圓滿」而言:光明無量之願,是就橫向來說,於空間上普遍救度十方眾生;壽命無量之願,是就縱向來講,於時間上久遠救度三世眾生,縱橫無盡,所以在利他之德中,同樣無勝於此二德者。
如上所述,正是因為光壽均無量,不論是在自利的層面,還是在利他的方向上,都超勝於其他功德,所以才以這二種無量來指代其他功德。可見,光壽二種無量不僅是阿彌陀佛自證之妙果,同時也是其救度十方眾生的大根大本,可謂「光明壽命之誓願,為大悲之本」。
三、往生同佛,光壽無量
此二願,若僅從文面看,似乎只在說明阿彌陀佛具有光壽無量之德,若深一層去探索彌陀之悲願,便不難發現,不只在於說明阿彌陀佛之自德,而是為了往生淨土的一切眾生而立誓的。從發願的前後順序來看,第十一「必至滅度」願之後,是第十二「光明無量」與第十三「壽命無量」之願。便知第十一願是為十方眾生滅度而誓的願,依此誓得滅度者馬上就會因第十二、十三願的願力,與阿彌陀佛同證無量光壽。所以,阿彌陀佛為了讓往生的國中人天,也能得到與自己一樣的光壽無量之德,如蕅益大師云:「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印光大師也說:「若生西方,庶可與佛光壽同一無量無邊矣。」光壽無量之德不僅屬於阿彌陀佛,同時更與眾生息息相關,執持名號而往生淨土的凡夫,其光明壽命即與彌陀平等無別。
四、煩惱不見,大悲常照
因為光明無量則無處不照,壽命無量則無時不照,所以在空間與時間上都展示了彌陀光明攝取的無限性。若佛光無處不照、無時不照,那便沒有一個人不被照拂到了,你我他人人都在佛光之中。或問: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看不見那樣的光呢?我們確實看不見,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眼睛被煩惱蒙住了,所謂「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不倦常照我身」。
在科學實證主義熏陶下成長的現代人,往往武斷地認為眼睛看不見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必須反省的是,我們的眼睛是否可以看見任何有形無形的事物?比如,我們看不見父母的愛以及人們的關心,但是即使看不見,也不妨礙我們依然生活在那些人的關愛中,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一、阿彌陀佛之誓願
前面我們已經對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論述過了,接下來探討佛與我們的關係,於此了解佛的誓願是非常重要的。如前所述,因為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在這個意義上,冠上「佛」稱號者都是同樣獲得證悟的人。但是,無論哪尊佛曾經都有過作為菩薩修行的時期,歷經發願修行而成為佛,因此每尊佛必然也都有各自的誓願,因不同的誓願而形成各自的特性。誠如善導大師所言:「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就是這個意思。
二、四十八願,本願三攝
阿彌陀佛建立了怎樣的誓願呢?阿彌陀佛總共發了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大體上可歸納為三類,亦名為「本願三攝」:一、攝法身願,二、攝淨土願,三、攝眾生願。
(一)攝法身願:我想成為光壽無量、諸佛稱揚的佛(第十二、十三、十七願)。
(二)攝淨土願:我想建立十方國土莊嚴第一的淨土(第三十一、三十二願)。
(三)攝眾生願:我想以我的名號廣度十方眾生,現生使其安樂幸福,來生使其成佛度生(餘之四十三願,核心是第十八願)。
其中(一)和(二)是關於阿彌陀佛自身的願,所以是自利之願,(三)是關於救度眾生的願,所以是利他之願。這裡應該注意的是,此佛願的特色是,(一)(二)的自利之願完全是為了(三)的利他之願的。簡單來說就是,我成為光明無量(第十二願)、壽命無量(第十三願)的佛,並令諸佛稱揚我的名號(第十七願),發願在西方建立淨土(第三十一、第三十二願)。都是為了讓眾生往生成佛(第十八願),即是四十八願攝於第十八願。
所以善導大師說:「以四十八願攝受眾生」(《觀經疏.散善義》)、「一一誓願為眾生」(《般舟讚》)、「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字,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經疏.玄義分》)一一誓願皆是念佛之願,所以說「一一願言」。而且還說:「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觀經疏.定善義》)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說「專念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
三、第十七願,諸佛稱揚願
其中,第十七願可說是成就名號的大悲之願。彌陀大悲無盡,為了使名號能夠普遍弘傳至盡虛空遍法界,達到救度十方眾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彌陀佛發下要使十方諸佛都能來讚歎他名號功德,同時來稱念他名號的願。願文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此願也稱為「名號成就願」:阿彌陀佛立誓,要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來救度一切眾生。這一點與諸佛的救度不同,若單單成為正覺的阿彌陀佛,還不是成就名號的真義。能將阿彌陀佛的名號普遍迴向給十方三世眾生,使專念名號的眾生往生成佛,才能稱為「名號成就」。
進一步說,唯有深入了解第十七願是名號成就之願,才能顯現出名號成就的真義。理由有二:
一、佛願之本意。阿彌陀佛的本意,在使十方眾生聞信名號。三誓偈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這就是證據。然此希望,唯賴於成就於第十七願諸佛讚歎名號才能達成。在四十八願中,誓願諸佛讚歎名號的,只此第十七願。下卷初的成就文說:「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就是顯明這句彌陀名號的不可思議。既已得恆沙諸佛讚揚,表示第十七願已圓滿達成。所以成就名號德用的是第十七願。
二、不共之別德。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與諸佛名號不同。如釋迦牟尼佛、大日如來、藥師佛,只誓名而不誓「南無」二字。雖然稱念時,也會在前面冠以「南無」二字,但這只是稱念佛名之人為了表白其內心對佛的禮敬與對救度的渴望,並不能將南無也作為佛名的一部分。然而阿彌陀佛誓「南無」二字,且六字全部由阿彌陀佛本身所成就,眾生的願、行全包括在內。並且眾生南無(歸命)之信心,本來不是眾生自己所能發,而是阿彌陀佛救度的願心徹入眾生心中而成為信心。亦即,眾生的南無之心完全是阿彌陀佛的展現。這就好像富含營養的食品一樣,只要吃下它,所有的營養都有了。阿彌陀佛就是完全的佛果,本來就是要無條件施予我們,十方諸佛則是負責發送的人,我們只要願意接受(即南無之心),自然得到成佛的果實——這完全是從佛那邊迴施來的。因此在第十八願之前,名號的效果在第十七願就已完全成立了。這是「南無阿彌陀佛」之所以絕對唯一、不共其他名號的道理。而且這個名號顯現在第十七願願文的「我名」一詞之中。
此願也是「大悲之願」: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如來大悲心的流露,為什麼又特別把第十七願名為「大悲之願」呢?原因是:四十八願雖然都是出自大悲的願心,但是如果沒有此願,則四十八願之廣大德用就無法迴施眾生。簡而言之,阿彌陀佛將四十八願的功德,收攝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中,並透過十方諸佛稱讚宣揚給眾生聽聞,這樣才能將四十八願之德用完全施與眾生。符應於本經發起序中所言:「如來以無盡大悲出興於世」。
此處的「無盡大悲」有二種解釋:一是指十方諸佛無限的大悲,二是指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推其根源,釋迦牟尼佛以大悲示現此世,亦憑著第十七願的力量來宣說彌陀名號救度眾生的道理。若沒有阿彌陀佛發下第十七願,就不會有十方諸佛弘揚這個法門,也就不能徹底救度十方眾生,那我們末法眾生將會完全沒有指望,如此一來,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無盡大悲」便有所缺陷。因此,第十七願才稱為大悲之願。
四、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了讓眾生往生彌陀淨土,而表達此意最直捷、簡要、明了的是第十八願,即:
第十八願是淨土法門之心要,是明確彰顯他力信仰之願,我們永恆的生命問題,將依此願之有無而產生非常巨大的差異。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發下令眾生念佛往生的第十八願,我們即使學佛修行,也沒辦法脫離六道輪迴,唯有第十八願才是我們佛性起死回生的救主,等同是我們的生命。所以,彌陀誓願雖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願為願中之王,根本之願,獨稱「本願」,又稱本願王、王本願。餘四十七願為「欣慕願」,皆為令眾生欣慕彼佛國土功德莊嚴而念佛願生。
此願中明示「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意思是說「十方眾生如果不能往生到淨土的話,自己就不成佛」。這是將眾生的往生與自身的正覺作為一體的誓願,表達出本願特有的根本意趣,所以才說「本願」「本願中之王」。也就是說,接下來將要反覆提及的本願,雖泛指四十八願全體,但一般都認為是第十八願,因為這是與其他諸佛所不共的偉大之願,所以也稱之為「超世願」。
自古以來,關於第十八願,不乏祖師大德的解釋,我們應該依據哪一位呢?必須依據善導大師的解釋來理解,因為善導大師乃彌陀示現,是證得三昧之祖師,唯有依據大師對淨土法門的解釋能夠體解佛意,透徹阿彌陀佛的本懷。對於第十八願歷來闡釋弘揚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很多,但都沒有像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這麼重視,解釋非常多,而且簡要明了。因此,善導大師的解釋,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就以善導大師的解釋分為五點來理解第十八願。
(一)願名:念佛往生願
首先確立第十八願的願名,願名關係到本宗的宗旨、方法與目標,非常重要。若依善導大師的思想,第十八願的願名是「念佛往生願」,而不是「十念往生願」。法然上人《選擇集》「第三本願章」云:
也就是說,歷來諸師著眼於「乃至十念」的十念而名為「十念往生願」。善導大師則著眼於「乃至」二字,而視「乃至」為從多向少之語,把多則一生念佛,少則一聲念佛,通通包括在內。不局限於一念或者十念的數目,不局限於念佛的多少,顯示一多不定的「乃至」之義。若是平生之機,就上盡一形的念佛;若是臨終之機,就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的念佛。顯明是念佛往生,不是十念往生;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善導大師這種的解釋意義最為周全。
(二)願體:乃至十念
四十八願,各願皆有願事與願體。「願事」指這一願裡面的內容,而這些內容當中的主體、核心就是「願體」。第十八願的「願事」即是三心與十念。「三心」也叫「三信」,即「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念」就是「乃至十念」,這些都是願的內容。「願體」呢?異說紛紜。若從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來看,就可以一目了然——本願的願體就是「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以下舉善導大師三段本願取意文來說明:
三段文對「至心信樂」四個字都沒有解釋,為什麼略掉三心的「至心信樂」,直接以「稱名念佛」來解釋呢?法然上人答言:「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這就是「略信示行」。信,就是信這句名號,信「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為了顯示「稱名必生」的道理,善導大師就省略三心不作解釋。同時也顯明第十八願的核心本體就是稱名念佛。如果善導大師不做這樣的解釋,恐怕後人就會模糊,不曉得「信」到底是信什麼?自己到底信了沒有?因而產生苦惱。善導大師的解釋簡要明了,契理契機,易知易行,真正合乎易行道。
(三)十念之念
願文「乃至十念」之念,善導大師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顯明所念唯是佛的名號,不是佛的法身、相好等,也不是意業的觀想、觀像,或者證悟佛心、明心見性等。這並非善導大師個人獨創,而是有經典的依據,同時也有祖師的傳承的。經典的依據,最明顯的就是根據《觀經》下品下生來解釋「乃至十念」。
下品下生說:
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八願說: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第十八願有「至心」,《觀經》也有「至心」;第十八願有「十念」,《觀經》也有「十念」,「十念」之下,又有「稱南無阿彌陀佛」,就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觀經》的流通文也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釋尊的付囑是「持念佛名」,不是十三觀的觀,也不是三福九品。
《阿彌陀經》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執持名號」跟「持無量壽佛名」意思也一樣。
所以,《觀經》以及《阿彌陀經》,其核心、根本都是稱名念佛,都在契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生因本願——第十八願。
龍樹菩薩《易行品》的「本願取意文」也說:
龍樹菩薩將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解釋為「稱名」二字,彰顯彌陀徹底的慈悲,以及彌陀救度的方法是最為易行,是易行道之極致。
天親菩薩《往生論》對第十八願的解釋說: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稱彼如來名」,即口稱佛名,唯有稱名才可以稱為真實的修行。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也說:
「十念念佛」、「十念」皆指稱名念佛,也就是「乃至十念」的念佛。「十念」是滿數之意,也就是「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念成滿往生功德」,而不限定在「十」這個數字上。
道綽大師《安樂集》的「本願取意文」說:
「乃至十念」的十念,道綽大師解釋為「十念相續,稱我名字」,以「稱」釋「念」,彰彌陀之本意,顯易行之至極。短命、臨終十聲稱名之機既能往生,則長命、平生相續念佛之機往生更能決定。
由上可知,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既依經文,也依傳承。若非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證言稱名念佛,否則在諸師異說紛紜下,難免有彌陀慈悲雖然顯露出來,但是不透徹;淨土法門所謂易行道,但似乎又有並不那麼容易之困惑;行者一方面雖然念佛,一方面卻是忐忑不安之困。直到看到善導大師的解釋,就像久旱逢甘霖,突然眼睛一亮,眼前有了光明,前途有了希望。
(四)機法一體的本願
第十八願前面的五句是「願」,後二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誓」。誓是一種絕對的決心、約定、誓約及賭注,為了成就這個誓,就要有相當的付出。法藏菩薩將他成佛的生命與十方眾生的往生綁在一起來發願,若不能使眾生念佛往生,他就永不成佛。此謂之「機法一體」——念佛的「機」跟救度的「法」相互依靠。就像父子一樣,有父才有子,有子才有父;父子是同時成立,相互一體的。既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約與保證,阿彌陀佛又已經成佛,這豈不是顯示出阿彌陀佛已成就了我們的念佛往生之誓願?
總言之,四十八願當中,唯有第十八願是「念佛人跟阿彌陀佛」機法一體,是自他不二、生佛同體的本願。所以十方眾生只要念佛,必能百分之百往生成佛,並且「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因此,第十八願是最根本、最主要、最直接的願,叫做「生因願」,同時以此願為「本願王」。
(五)唯除逆謗之義
第十八願結文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二類重罪抑止不救,如果這樣,那我們這些或時行五逆,或時有誹謗正法之人,即使念佛亦能得救嗎?
若依《觀經》下品下生說,行十惡五逆等不善人,也能依口稱念佛的利益而得救。從這點而言,五逆的人,若能念佛,亦能蒙如來救度之光所攝取。
同樣是五逆,《大經》說五逆謗法不救而抑止;《觀經》則說若念佛就能得救而攝取,此二經是否彼此矛盾?關於這一點,曇鸞大師與善導大師,都各有立說,詳加會通,要點如下:
曇鸞大師單複說
曇鸞大師在其所著《論註》上卷之末(八番問答之處),舉此問題加以解釋說明,《大經》說的是「五逆」與「誹謗」兩罪(複罪),所以抑止不救;但《觀經》說的是「五逆」(單罪),所以攝取。因此雖是五逆,若不謗法,還有佛緣,能入救度之道,但是犯「五逆」與「謗法」複罪者,就沒法救了。
善導大師未造已造說
善導大師在其所著《觀經疏.散善義》中說,第十八願抑止五逆謗法的理由是:這二罪極重,釋尊憐愍眾生造此二罪,所以方便假說不能往生;若從如來的真實意言,當然也能得救。至於《觀經》下下品中攝取「五逆」而「謗法」除外,其理則是:五逆是下下品凡夫已造之罪,大悲如來,不忍棄捨,加以救度。然「謗法」之罪是未造之罪,所以加以警誡,而說不能往生。如果謗法罪是已造,則大悲如來也不忍捨棄。善導大師作這樣難得的解釋。
已迴心未迴心說
依此而看,曇鸞大師是依「罪之單複」解釋,善導大師則依「罪之已造未造」解釋。善導大師認為已造謗法,既然已造,也會被大悲所引而往生。但曇鸞大師認為既是謗法即使沒有餘罪,也不能往生。這是因為兩位大師著眼點不同。善導大師《法事讚》言「謗法闡提迴心皆往」,雖是謗法者,如果迴心歸佛,則能往生,這是就「已迴心」的人而說的,曇鸞大師則就「未迴心」者來解釋,彼此著眼點不同。
對已迴心之人的見解,曇鸞大師於《論註》卷下中也有說明:
這是迴心者皆蒙救度的解釋。由此可知,兩位大師的真意,其實毫無差異。
罪人正機
我們感到此抑止八字含有特別之深意,這八字也像一面法鏡,讓我們看清自己真正的面貌,其實自身就是罪惡生死凡夫,貪瞋強盛,業障深重,無有出離之緣,只有造罪惡的黑業,不可能造清淨、脫出輪迴的白業。而以佛的眼光來看我們,沒有不是逆謗的罪惡凡夫,沒有不是彌陀主要救度的對象,所以第十八願的抑止之義,更可顯明「佛愍惡機」,是以「罪苦之人為對象」所誓的本願。
阿彌陀佛憐愍惡人更甚於善人,憐愍逆己者更甚於順己者。《菩薩地持經》說:「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如果以善人賢者為救度對象,則此八字也變成無作用了。因為真正的善人賢者,不會造五逆及誹謗正法。第十八願所要救的眾生,就是可能會造下五逆謗法的我們,佛事先料想到此點,故特別添加了抑止八字,但不代表造惡後就不攝取。
如善導大師於《法事讚》《般舟讚》說:
又如印光大師於《文鈔三編》言:
若先曾謗法,後知改悔,則得往生。譬如病癒即是好人、歸降即是順民也。若謂謗法之人後縱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卻修持準繩。
又譬如,父母對無知之子女設下種種禁止規約,但在子女犯過失後,仍會給予寬恕包容。或如官府嚴格防火的同時,也不會放棄救火之可能性。設想,一旦犯了五逆謗法,就永遠被捨棄,或認為佛沒有力量救度我們,那所謂大慈大悲的佛心,以及拔苦與樂的力量,豈非變成空談了?
是故,不論抑止或攝取,皆是阿彌陀佛慈悲與智慧雙重運作下所施的救度。攝取是永不改變的大前提,抑止是為了更好的攝取,兩者皆不可少。若能理解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細膩悲願,我們就不會因為有阿彌陀佛這位高明的醫生而服毒而縱惡為非,任憑三毒疾病潛滋暗長,而能深心體會佛的大悲本懷,專志一心地念佛。
五、信受、稱名、必生
成就誓願的法藏比丘在十劫以前就已經成為了阿彌陀佛,名號是「南無阿彌陀佛」。稱之為「本願成就之名號」、「本誓之名」。
然而,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成就」一詞的意思,一般來說是「做好了」「完成了」的意思,但是關於本願成就,曇鸞大師則提出令人矚目的解釋。《往生論註》說:「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意思是「願成就一事,其實願不僅是願,還具備了實現願的力量在裡面。力量並非虛設,而是隨順願意在發揮其作用的。願與力相應,絲毫無差,稱為成就。」
如此,本願成就的阿彌陀佛並不是遠遠地一直坐在淨土蓮台上的佛,而是順其本願不停地在救度眾生的佛。因為本願誓約是「信受我,稱念我名,必定令往生」,所以阿彌陀佛是「信受我,稱念我名吧!必令往生!」這樣攝化不捨的佛。因此,淨土宗的特色即是「本願稱名」,而淨土宗的宗旨即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而最終目的是與阿彌陀佛一樣的「廣度十方眾生」。
如實表現這尊佛的便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就叫作「名體不二」或者「全德施名」。通過名號來表現佛的全部功德。首先「南無」音讀為namas(或namO),翻譯為歸命。因為歸命就是歸順彌陀救度之敕命,就是完全順從,徹底交託的意思,所以指的是對彌陀救度的信心,與對彌陀淨土的願生。如前所述,阿彌陀佛是光壽無量,智慧與慈悲圓滿的佛,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歸命於智慧與慈悲完全具足的我吧」的意思。而將南無阿彌陀佛之意義完整明確地闡釋出來的是善導大師的「六字釋」。
六、六字具足信願行
第十八願的成就可說就是成就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善導大師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作了精要的解釋,就是有名的「六字釋」:
「南無者,即是歸命」:「南無」是印度話,翻成漢語有十九種,如「歸命」、「信從」、「救我」、「度我」、「禮敬」等,善導大師在此是以「歸命」為主要的譯意。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也就是說歸命之中是含有心願的,亦即不是為了其他的事歸命阿彌陀佛,是專為往生極樂世界而歸命阿彌陀佛的,因此歸命之中含有發願迴向。
所以,一開始是梵文、漢文相比對,接著就解釋歸命的含義。
「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彌陀佛」四字是往生極樂的正因正行。也就是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以名號作為眾生往生的功德。具有萬善、萬行、恆沙功德的這句名號,也就是阿彌陀佛的佛體,阿彌陀佛本身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中。只有稱念這句萬德洪名,才能生善滅罪、離苦得樂、往生淨土,不論智慧、學問、修行如何,只要稱念,必定往生,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之極致。
易修易行之極,即是念佛往生之法。
三重歸命
歸命含有三重意義,就是「歸之命」、「歸於命」、「歸投命」。
一、「歸之命」:從阿彌陀佛那邊來講,是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所發出的「欲生我國」之呼喚,亦即是阿彌陀佛必定要救度眾生的呼喚聲。阿彌陀佛自從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以後,就一直在呼喚我們歸順他的救度,所以從佛來講,是「歸之命」。
二、「歸於命」:從我們來講,是「歸於命」,也就是我們對於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我們不加反抗,而是信受隨順,阿彌陀佛說「欲生我國」,我們就「願生彼國」,這一種願生彼國的心,也就是歸命的心,就是歸順阿彌陀佛的呼喚。亦即「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之意,所以歸命有信與願之內涵。
三、「歸投命」:把我們的生命歸投阿彌陀佛的佛命。這種歸命,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歸命。因為天底下最貴重的就是生命,世間最悲慘的是殺生,能夠把自己貴重的生命歸給對方,所謂「盡形壽,獻身命」,當然是最貴重、最徹底的。
我們的生命是怎樣的生命呢?是無常的、污穢的、造惡的、流轉的、痛苦的;彌陀的生命是怎樣的生命呢?是常住的、清淨的、生善的、永恆的、安樂的。
我們凡夫無常的生命,歸入阿彌陀佛無量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清淨、安樂、自在。
歸命有以上這三重意義。
二種願行:彌陀願行、眾生願行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的「願」,與「即是其行」的「行」── 願、行,也有從佛那邊解釋,也有從眾生這邊解釋。
彌陀願行
從阿彌陀佛那邊解釋,發願迴向是阿彌陀佛為眾生發四十八大願,同時把本身兆載永劫所積植的菩薩六度萬行功德,全部迴向給十方眾生。阿彌陀佛的願跟行在哪裡?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裏面。阿彌陀佛發大悲心將這四個字的萬行功德,迴向給歸命的眾生,使眾生一旦歸命,就能獲得「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全部功德。
阿彌陀佛身上成就的所有功德,即是救度眾生的力量。阿彌陀佛發願修行以來,一直都在為眾生迴向,好像父母今天所賺的錢,一千兩千、一萬兩萬,都是為了這個獨子;去年今年所累積的,也是為了獨子;現在未來一切的奮鬥,也都是為了獨子。阿彌陀佛也是一樣,兆載永劫以來,時時刻刻、點點滴滴,都是在迴向給十方眾生。
眾生願行
從眾生這邊來講,「願」是發願迴轉欲生極樂,「行」是阿彌陀佛的行,可是他既然迴向給我們了,我們一旦歸命,就等於全部領受阿彌陀佛的行、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所以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信願行三資糧通通具足無有缺少,必得往生。
《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無緣慈」就是無條件的愛心、無條件的救度,我們是什麼樣子,阿彌陀佛就以什麼樣子救度我們。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強眾生做什麼,只有長劫的呼喚、不捨的關懷、無私的給予、絕對的救度。
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真正平安、喜樂、希望的來源,在人世間有苦難,在佛懷中有平安。
一言以蔽之,即「令人南無之阿彌陀佛」。
由此,可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僅僅是佛的稱呼,更不是無意義的咒文,而是阿彌陀佛呼喚眾生信受其救度,專稱其佛名,並願將其全體功德施予眾生的慈悲心的體現。
七、聞名與稱名之宗教
《莊嚴經》說:「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阿彌陀佛本來是超越我們認知的絕對真如的存在者,為了救度眾生而從真如的世界示現為法藏菩薩,再度發願修行且已成正覺,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因為阿彌陀佛也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佛,所以被煩惱障住雙眼的我們是看不見的。因此,佛將其全部功德化為名號,成為聲音讓我們可以稱念。所謂名號,是佛名字的同時,也是佛的呼喚。
「名」之一字,由「夕」與「口」兩字組成,意思可以理解為「夕陽下山,天即變暗,所以無法看清對方的臉,因此通過口自報姓名去告訴對方。」「號」之一字,如同我們所熟知的詞語「號令」、「號叫」,因此「號」是提高聲音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黑暗的世界中,因為煩惱而不能看見佛,而名號就是佛向我們發出,告知他存在的響亮聲音。
絕對的佛與凡夫的我產生交集的唯一接點,就是聽到佛的呼喚聲。聽聞名號之由來,相信佛通過名號將我繫在一起的誓願時,就會產生一種「我與彌陀同在」的喜悅感與感恩心。釋尊於《大經》第十八願成就文描述此事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其佛本願力」,釋尊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來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也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因此他因地所發的願已經成就了,也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說「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聞名」含「信」與「念」。若不信即聞不具足,若不念即信不具足。聽到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了解阿彌陀佛發願的因、修行的過程,以及所成就正覺的境界,沒有懷疑,完全相信,此後憶佛念佛,這個叫做「聞名」。這樣,就會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自然就「皆悉到彼國」,全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自致不退轉」,不是我們凡夫人為的造作,憑靠彌陀本願之力而自自然然地成為不退轉的菩薩。
《莊嚴經》也說:「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和「聞名欲往生」是相同的意思。阿彌陀佛說,他若成正覺的時候,他的佛號叫做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眾生聞到這句名號,都能夠來到極樂世界。沒聞便罷,若是聽到阿彌陀佛這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以及清淨莊嚴、超越諸佛世界的彌陀淨土,這樣大家就都會想往生。
誠然,聽聞名號之由來,即「聞其名號」的宗教,正是淨土宗的一大特色。我們是連觀佛都絕不可能做到的,我們這樣的凡夫,剩下的唯一出路就只有稱佛名號蒙佛救度這一條了。所以釋尊於《大經》〈流通文〉就殷切的付囑彌勒菩薩說:
最後,再對名號進行一次總結。
一、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是根據本願之誓而成就的名號。因此,名號是隨其本願而常呼喚眾生、常攝取念佛眾生的彌陀自然法爾的功能。
二、從酬報第十二、第十三願這一方面來說,阿彌陀佛光壽無量、智慧與慈悲一切具足,具備了讓眾生往生成佛的所有的必要條件。
三、從意義上來說,名號這六個字是「令其相信,令其稱名,令其往生」的意思,決不是無意義、無內容的咒文,也不是向佛祈禱的語言。
只是將其當作咒符,用祈願自己幸福的心態來念佛,這樣便是違背了佛的本心,褻瀆了佛的心。這不是我們向佛祈願的語言,而是佛用全身全靈來呼喚我們的「本願招喚之敕命」,我們只須老實地信受、稱名、願生便可。完全信受時,就得到了佛的全部功德,成為了「南無阿彌陀佛之主」,往生決定。(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