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法會訊息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淨土文庫
智隨法師文章
法義篇
隨筆篇
因果記實篇
念佛感應篇
往生記實篇
法師介紹
宗道法師文章
叢書
法義
文章
問答
法師簡介
淨本法師文章
文章
短文
淨土宗文集
淨土宗法語
淨土宗園地
淨土宗妙喻
淨土小常識
淨土宗叢書
淨土宗叢書
因果叢書
隨身書系列
淨土宗雙月刊
其他
德文叢書
淨土宗漫畫
法寶流通
光碟
結緣品
叢書目錄
淨土藝術
佛像
阿彌陀佛像
西方三聖像
彌陀接引圖
極樂世界圖
諸佛菩薩像
二河白道圖
地獄圖
其他
印光大師畫傳
印光大師遺墨
法師墨寶
淨土書畫印
書法
篆刻
雕刻
淨土宗藝術
造像
淨土宗漫畫
影音專區
慧淨法師
淨土宗微視頻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宗根源與念佛三昧
彌陀的願心(越南語翻譯)
往生極樂的條件
念佛度亡之理證
攝生三願
慈心法門
彌陀的願心
四十八願分類與歸結
略談三皈依(新山)
三誓偈略解
淨土宗的核心教理
淨土宗的根源
一心念佛
大慈悲五要點
念佛之利益(台大)
念佛的利益(新山)
韓國弘法影片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
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淨土宗特色略講
淨土法門理事互含
念佛超度三塗眾生
六字名號的意義
佛在何處
《觀經》下品下生之深義
宗風學習
佛一開示
兩種成佛法(越南語翻譯版)
緣苦眾生
二種成佛法(廈門)
剃度開示
佛教有二法門&人生有兩條路
光明攝取之義
淨土答疑
《觀無量壽經》概說
淨土宗是什麼法門
人生有兩條路(台語)
往生論註思想精華
慧淨法師說故事
中元法會開示
平生業成與臨終助念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
108年慧淨法師清明節開示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阿彌陀佛是何等佛
志工四喻
必得超絕去
淨土宗是彌陀救度的法門
二力、盡力、他力
佛說盂蘭盆經
念佛度亡之理證
2021年慧淨法師新春祝福
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淨宗法師
念佛成佛是自然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
《安樂集》講記
《讚阿彌陀佛偈》講記
淨宗講故事
淨宗微視頻
《往生論註》講記
《阿彌陀經》核心(新版)
《修心八誦》聖淨解
愛的建設
弘法十二不
利用互聯網思維推動弘法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往生論註》要義
《往生論》要義
無條件的救度
《往生論註》講記答問
《救恩法語》講解
《阿彌陀經》歸宗解
《易行品》講記
佛教演講經驗談
淨土宗的戒律觀
認識觀世音菩薩
正雜二行文叩問
細說講師制
漫談念佛
淨土宗特色——易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秉承善導思想 助力民族復興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第十八願傳承解
淨土宗概論
《觀經》教眼
《觀經四帖疏》四重判
《阿彌陀經》核心講記
深問淺答
智隨法師
微視頻
概說佛法之判教
阿彌陀經大意
無量壽經深源
淨土宗判教
淨本法師
《英文字幕系列》English Subtitle
《易行品》講記
《隨緣開示系列》
《微開示系列》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
《答問系列》
《往生論註》講記
《說故事系列》
極樂動畫
淨土動漫一:阿彌陀魚的故事
一分鐘佛教常識
淨土動漫二:彌陀恩賜佛寶寶
淨土宗卡通動畫
佛號
國語
台語
法語
法語
佛曲
慧淨法師
短視頻
短視頻(一)
宗歌/弘願之歌
淨土宗宗歌
弘願之歌
慧淨法師參訪東林寺
聯絡我們
交通資訊
地圖導覽
電子信箱/電話
叢書/雙月刊免費索取
蓮友心得分享
導覽(一)
回首頁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導覽(二)
系統管理
牌位查詢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檔案下載
影音專區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極樂動畫
宗歌/弘願之歌
相關連結
淨土宗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FB 粉絲專頁
回首頁
FB粉絲專頁
字級
大
中
小
系統管理
共修時間表
下載專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註冊會員
|
會員登入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淨土文庫
淨土宗叢書
法寶流通
淨土藝術
影音專區
聯絡我們
蓮友心得分享
0
首頁
慧淨法師
淨土宗教理(二)
藕益大師《彌陀要解》摘要
產品搜尋
慧淨法師
叢書
翻譯
短文
講義
經典部分
祖論部分
第十八願
經證.祖語
淨土宗教理(一)
淨土宗教理(二)
序文
編述
經證.祖傳
淨土宗教理
規約
法語
第一篇 人生意義
第二篇 淨土信仰
第三篇 淨宗教判
第四篇 正依經論
第五篇 淨土宗旨
第六篇 淨宗特色
第七篇 淨宗宗風
第八篇 淨宗傳承
第九篇 淨宗弘傳
第十篇 淨土述懷
【法 語 二】
演講摘錄
法談開示
通俗講演
法義開示
宗風
臨終開示
訪問篇
問答
第十八願善導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釋疑
法師簡介
連結
免費結緣
信受佛陀救度
以類別搜尋
叢書
翻譯
短文
講義
——經典部分
——祖論部分
——第十八願
——經證.祖語
——淨土宗教理(一)
——淨土宗教理(二)
序文
編述
——經證.祖傳
——淨土宗教理
——規約
法語
——第一篇 人生意義
——第二篇 淨土信仰
——第三篇 淨宗教判
——第四篇 正依經論
——第五篇 淨土宗旨
——第六篇 淨宗特色
——第七篇 淨宗宗風
——第八篇 淨宗傳承
——第九篇 淨宗弘傳
——第十篇 淨土述懷
——【法 語 二】
演講摘錄
法談開示
——通俗講演
——法義開示
——宗風
——臨終開示
——訪問篇
——問答
——第十八願善導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釋疑
法師簡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教理(二)
藕益大師《彌陀要解》摘要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經要解略註》第一頁)
2.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第一頁)
3.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第一頁)
4.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
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第二四頁)
5.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第五十頁)
6.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
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第五二頁)
7.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
一生補處,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
宗教之士,如何勿思。(第六六頁)
8.阿伽陀葯,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第七三頁)
9.淨土法門,三根普被,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第一二二頁)
10.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第一三三頁)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第一四二頁))
11.持名善根福德同佛。(第一六○頁)
12.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第一七一頁)
13.彌陀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
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
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第二一一頁)
14.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
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
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第二三二頁)
15.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證四土,圓受諸樂,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絕妙。(第一六○、二五三頁)
16.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
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第二五八頁)
17.凡夫例登補處,同盡無明,同登妙覺,超盡四十一因位。(第二五八、二六六頁)
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第二六六頁)
18.深信發願,即是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第二六九頁)
19.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
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第二七三頁)
20.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
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第二八一頁)
21.「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是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第二八八頁)
22.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第二九五頁)
23.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
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嘆其難信也。(第三○四頁)
24.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
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
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第三四○頁)
25.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第三七八頁)
26.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第三八四頁)
27.不可思議,略有五意:
(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
(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
(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
(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
(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三九○頁)
28.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第三九○頁)
29.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第四三四頁)
30.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第四四二頁)
31.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第四四八頁)
32.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第四八五頁)
蓮池《彌陀疏鈔》言:
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
已是最後一筆
已是第一筆
導覽(一)
回首頁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導覽(二)
系統管理
牌位查詢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檔案下載
影音專區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極樂動畫
宗歌/弘願之歌
相關連結
淨土宗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FB 粉絲專頁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影音專區
共修時間表
牌位查詢
系統管理
下載專區
聯絡我們
淨土宗
弘願寺
FB粉絲專頁
回首頁
舊版網頁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