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淨土宗教理(二) 彌陀與眾生的關係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宗教理(二)
彌陀與眾生的關係

一、如父母;二、如救主;三、如施主;


四、如友人;五、如僕人;六、如孝子;

七、如自己。


 


一、如父母:


        (一)《楞嚴經》言: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

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心生悔恨。

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念愈深,

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

又母念子,慈止一世;

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


        (二)《無量壽經》言:


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三)《法華經》言: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皆是我子,我即是父。

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


        (四)《維摩經》言:


於諸眾生,愛之若子。


        (五)《大方等陀羅尼經》言:


一切眾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眾生父母。


        (六)《涅槃經》言: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

如來為眾生,常作慈父母。

如來等視眾生,猶如一子。


        (七)《大集月藏經》言:


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八)《法事讚》言:


佛是眾生大慈悲父,亦是出世增上良緣。


        (九)《觀經》言: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二、如救主:


        (一)《如來會》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二)《觀經》言: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三)《觀佛三昧經》言:


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四)《維摩經》言:


眾生病故菩薩病,菩薩之病,由慈悲生。


        (五)《觀經四帖疏》言: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三、如施主:


        (一)《無量壽經》言: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正覺。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四、如友人:


        (一)《無量壽經》言: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二)《維摩經》言:


眾生不請,友而安之。


 


五、如僕人:


        (一)《無量壽經》言: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二) 《大法炬陀尼經》言:


佛以眾生為大重擔。


 


六、如孝子:


        (一) 《無量壽經》言: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七、如自己:


        (一)《無量壽經》言: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