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法會訊息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淨土文庫
智隨法師文章
法義篇
隨筆篇
因果記實篇
念佛感應篇
往生記實篇
法師介紹
宗道法師文章
叢書
法義
文章
問答
法師簡介
淨本法師文章
文章
短文
淨土宗文集
淨土宗法語
淨土宗園地
淨土宗妙喻
淨土小常識
淨土宗叢書
淨土宗叢書
因果叢書
隨身書系列
淨土宗雙月刊
其他
德文叢書
淨土宗漫畫
法寶流通
光碟
結緣品
叢書目錄
淨土藝術
佛像
阿彌陀佛像
西方三聖像
彌陀接引圖
極樂世界圖
諸佛菩薩像
二河白道圖
地獄圖
其他
印光大師畫傳
印光大師遺墨
法師墨寶
淨土書畫印
書法
篆刻
雕刻
淨土宗藝術
造像
淨土宗漫畫
影音專區
慧淨法師
淨土宗微視頻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宗根源與念佛三昧
彌陀的願心(越南語翻譯)
往生極樂的條件
念佛度亡之理證
攝生三願
慈心法門
彌陀的願心
四十八願分類與歸結
略談三皈依(新山)
三誓偈略解
淨土宗的核心教理
淨土宗的根源
一心念佛
大慈悲五要點
念佛之利益(台大)
念佛的利益(新山)
韓國弘法影片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
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淨土宗特色略講
淨土法門理事互含
念佛超度三塗眾生
六字名號的意義
佛在何處
《觀經》下品下生之深義
宗風學習
佛一開示
兩種成佛法(越南語翻譯版)
緣苦眾生
二種成佛法(廈門)
剃度開示
佛教有二法門&人生有兩條路
光明攝取之義
淨土答疑
《觀無量壽經》概說
淨土宗是什麼法門
人生有兩條路(台語)
往生論註思想精華
慧淨法師說故事
中元法會開示
平生業成與臨終助念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
108年慧淨法師清明節開示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阿彌陀佛是何等佛
志工四喻
必得超絕去
淨土宗是彌陀救度的法門
二力、盡力、他力
佛說盂蘭盆經
念佛度亡之理證
2021年慧淨法師新春祝福
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淨宗法師
念佛成佛是自然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
《安樂集》講記
《讚阿彌陀佛偈》講記
淨宗講故事
淨宗微視頻
《往生論註》講記
《阿彌陀經》核心(新版)
《修心八誦》聖淨解
愛的建設
弘法十二不
利用互聯網思維推動弘法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往生論註》要義
《往生論》要義
無條件的救度
《往生論註》講記答問
《救恩法語》講解
《阿彌陀經》歸宗解
《易行品》講記
佛教演講經驗談
淨土宗的戒律觀
認識觀世音菩薩
正雜二行文叩問
細說講師制
漫談念佛
淨土宗特色——易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秉承善導思想 助力民族復興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第十八願傳承解
淨土宗概論
《觀經》教眼
《觀經四帖疏》四重判
《阿彌陀經》核心講記
深問淺答
智隨法師
微視頻
概說佛法之判教
阿彌陀經大意
無量壽經深源
淨土宗判教
淨本法師
《英文字幕系列》English Subtitle
《易行品》講記
《隨緣開示系列》
《微開示系列》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
《答問系列》
《往生論註》講記
《說故事系列》
極樂動畫
淨土動漫一:阿彌陀魚的故事
一分鐘佛教常識
淨土動漫二:彌陀恩賜佛寶寶
淨土宗卡通動畫
佛號
國語
台語
法語
法語
佛曲
慧淨法師
短視頻
短視頻(一)
宗歌/弘願之歌
淨土宗宗歌
弘願之歌
慧淨法師參訪東林寺
聯絡我們
交通資訊
地圖導覽
電子信箱/電話
叢書/雙月刊免費索取
蓮友心得分享
導覽(一)
回首頁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導覽(二)
系統管理
牌位查詢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檔案下載
影音專區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極樂動畫
宗歌/弘願之歌
相關連結
淨土宗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FB 粉絲專頁
回首頁
FB粉絲專頁
字級
大
中
小
系統管理
共修時間表
下載專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註冊會員
|
會員登入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淨土文庫
淨土宗叢書
法寶流通
淨土藝術
影音專區
聯絡我們
蓮友心得分享
0
首頁
慧淨法師
翻譯
竹林鈔
產品搜尋
慧淨法師
叢書
翻譯
短文
講義
經典部分
祖論部分
第十八願
經證.祖語
淨土宗教理(一)
淨土宗教理(二)
序文
編述
經證.祖傳
淨土宗教理
規約
法語
第一篇 人生意義
第二篇 淨土信仰
第三篇 淨宗教判
第四篇 正依經論
第五篇 淨土宗旨
第六篇 淨宗特色
第七篇 淨宗宗風
第八篇 淨宗傳承
第九篇 淨宗弘傳
第十篇 淨土述懷
【法 語 二】
演講摘錄
法談開示
通俗講演
法義開示
宗風
臨終開示
訪問篇
問答
第十八願善導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釋疑
法師簡介
連結
免費結緣
信受佛陀救度
以類別搜尋
叢書
翻譯
短文
講義
——經典部分
——祖論部分
——第十八願
——經證.祖語
——淨土宗教理(一)
——淨土宗教理(二)
序文
編述
——經證.祖傳
——淨土宗教理
——規約
法語
——第一篇 人生意義
——第二篇 淨土信仰
——第三篇 淨宗教判
——第四篇 正依經論
——第五篇 淨土宗旨
——第六篇 淨宗特色
——第七篇 淨宗宗風
——第八篇 淨宗傳承
——第九篇 淨宗弘傳
——第十篇 淨土述懷
——【法 語 二】
演講摘錄
法談開示
——通俗講演
——法義開示
——宗風
——臨終開示
——訪問篇
——問答
——第十八願善導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釋疑
法師簡介
以關鍵字搜尋
翻譯
竹林鈔
顯意上人 作‧慧淨法師 譯
一、「廢立行成」之事
聖道之外立淨土之時者,以廢立為本;廢一代八萬教,立念佛一法也。此非輕真言、止觀;非下律宗、禪宗。法華於後五百歲遠沾妙道,真言於人壽十歲遙留修行;一乘觀解,三密行法,悉為出離之要法也。律藏護身口之七支,禪宗明心地之一法,皆是得脫之指南也,誰云無其益!但,法雖高妙,愚機不相應,譬如盲人取燈,貧數鄰財,故捨聖道入淨土,捨雜行取念佛也。
為救度漏於諸佛化導、不契一代教益之愚癡根機,而五劫之間思惟,兆載永劫修行,法藏比丘既已顯現為阿彌陀佛,故歸此佛者,從初發心,直至佛果,一切功德皆納於名號,成為行者之功德故,六字即說為「大善根」,亦云「無上功德」,不可思議之名號也。善導和尚釋為「三心既具,無行不成」,此謂「萬行成名號」,即世、戒、行之三福、十三定善,乃至一代八萬之教,八宗九宗之法,三世十方諸佛之功德,無所遺漏,只顯現於一念,云「行成念佛」也。
以為八萬之法與名號各別者,是執於凡夫機情之隨緣之法。「如來教法原無二」之體顯現於六字,名為本願不可思議名號。譬如在明石之浦賞月之人,捨去須磨(地名)之月及科姨捨山(地名)之月;然善觀明石之月,此明石之月亦照須磨,一切皆照也。雖照法界之月,在明石之浦賞月之人者,猶是明石之月。雖名號即是八萬法藏,然依淨土宗旨,行體皆取南無阿彌陀佛也。
言「平信」者,猶如但知月之美妙,而不分別須磨或明石。唯深憑「本願不虛,必得往生」,一念亦無疑之領解者,即是歸於平信也。顯明行成之功德者,為瑩念佛之信心也。
二、「觀佛念佛」之事
「觀佛三昧」者釋迦教,「念佛三昧」者彌陀教也。
觀察思惟極樂世界依正二報之種種莊嚴,乃至厭穢土之苦,欣淨土之樂,辨機法之差別,知善惡之分別,是觀佛之位也。又,名號是諸法之本源故,一心即名號也;一心是名號故,諸法又是名號也,如此思惟,皆是觀佛之所攝也。凡觀佛者,雖以定機之行體為先,其義廣通散機之憶念也。
次,「念佛三昧」者,南無阿彌陀佛是也,善導和尚判為「不觀相貌,單稱名號。」不顧煩惱,不觀相貌,三業俱成名號,云「念佛三昧」也。
觀佛時非無念佛體,歸命上之觀故;念佛時非無觀佛義,含藏諸法故。一代教攝於六字者,彌陀教念佛三昧之體也;說六字成為一代教者,釋迦教觀佛三昧之義也。
然則念佛觀佛,非始終各別法,只是開合之不同也。攝義理於一心名念佛,觀佛以意業為本,念佛以口稱為本。而依心起行,釋迦一代之化儀,聖道門之通宗也;歸行捨心,直彌陀別意之弘願,淨土門之所詮也。三業俱成南無阿彌陀佛,成為機法一體,云「念佛三昧」,故善導和尚釋為:
念佛三昧,功能超絕。
三、「念佛三昧王」之事
道綽禪師引《觀佛三昧經》釋言:「念佛三昧者,一切三昧之王也。」是佛果無上之功德故,諸佛亦讚言「不可思議也」。佛果無缺減故,念佛三昧中一切諸法皆納故,善導和尚釋為:
恒沙三昧自然彰
具縛凡夫,不斷一毫惑,歸本願直證得佛果三昧,同於禪宗之故,曇鸞祖師於《論註》釋為:「佛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此是他力本願之所加也,以凡夫自力非可成。
今淨土之機前,雖以心修行一切三昧,遂不取心,歸入名號故,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之王、一切三昧之主。不可以言宣,故云「無稱光」也;不可以心量,故名「難思光」也。
四、「即便當得」之事
「即便往生」者:一度發他力之信心者,凡夫之三業即與佛之三業不相離故,頓成往生業,永不招輪迴果,《觀經》說此為「發三種心,即便往生」,善導和尚釋為:
迴心念念生安樂
本願者,歸命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每念見佛,每稱往生。又源信大師云:「四大毒蛇,假留穢土;九識心王,先生極樂。」凡法藏比丘之昔,修菩薩行時,建立超世大願,誓言:
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本願不虛,既已成佛,是故十方眾生,無一人不納於彌陀正覺。以此,法照禪師釋云:「六道三塗皆攝取,蓮花會裏著真名。」眾生是成就彌陀正覺之佛種也,眾生若不生者,願不可成就故;彌陀成為眾生往生之體也,彌陀若不成正覺者,眾生更無出離之緣。然則,彌陀與我,二而一體也;故曇鸞祖師釋言:
淨土假名人,穢土假名人,不可決定一,不可決定異。
十劫正覺之昔,於十方眾生之上,成就此理,然垢障覆深之我等,不信不知,猶徒為流轉之凡夫;今偶遇善知識,持本願之名號,信心之一念,即顯示往生之義。善導和尚釋此言:「歸去來,魔鄉不可停。」亦判為「努力翻迷還本家」,此是「即便往生」之義也。
次,「當得往生」者:平生之證得雖然無盡,機猶是煩惱具足之凡夫也,故常起貪瞋等惑障,此故念念相續,期臨終來迎也。此穢身果報盡,觀音托蓮台,生報佛之淨土;一切惡業,無一可起。
「即便、當得」,如影隨形無相離。若得即便往生之益,應有當得往生之義;若成當得往生之果,自成即便往生之因也。「即便」者就法之方面而攝機,「當得」者就機之方面而攝法;又言此為「即便當得」者,念佛行者之平生臨終利益之相也。
非必領解此理方得往生,故平信之人者,於此等之義,雖一亦不知;「歸本願稱名號」者,自然攝於即便當得之功能也。既蒙攝取之益,從佛方既已往生,從機方雖未往生,往生絲毫不疑故,因中說果,云「即便當得」也。曼陀羅之染墨者,此人之影也,法然上人言:「得卷契者,不憂金銀也。」雖未取金銀,猶為本來之貧人也;得卷契者,應得財故,云福人也。雖已得即便往生,猶為本來之凡夫也;然往生已得故,云淨土之人也。
五、「領解後歸平信」之事
「領解」者,於一分機上知念佛之功德也;然世人多淺思名號,以領解為究竟,此大誤也。
「名號」者佛果之功德也,以凡夫心非可知極法;法照禪師釋言
「念佛三昧實是無上深妙禪門也」
,又判為
「念佛三昧與中道實相之止觀相應」
。教外別傳亦不可遠思,名號即無上禪門故;圓頓之法亦不可外求,名號即中道止觀故。然我等見性悟道不曾置心,何可以迷心得量深妙之名號?名字觀行猶無契應,爭以妄情可分別中道實相之名號?不如捨思量,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永觀禪師之《往生十因》云:
「千手觀音說圓滿陀羅尼,先勸念本師彌陀;普賢大士現行禪師道場,同教念阿彌陀佛。實知:彌陀名號,殆過大陀羅尼之德,又勝法華三昧之行。」
故恒沙諸佛亦說「不可思議」,而不顯功德之際限。
念佛往生之安心者,只可任經釋之文,不可信人之言。然則《觀經》云: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就此三心,雖有種種異義,善導和尚之釋,以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
為其義,即是本願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意也。至心名一心,即至誠心之義也,一心歸本願之名號名至誠心也。信樂者深心也,以深信心為體。欲生我國名迴向發願心,歸名號信心決定者,一切萬善皆引於願力,成為淨土之因行,此名迴向發願心也。為顯此義,引本願文,處處之釋,凡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之文,皆直釋為
「稱我名號」
,而
「乃至十念」
之文,則釋為
「下至十聲」
。故雖一文不知之俗人,只憑佛之願力,稱念六字名號,無他事者,自成三心具足之念佛人。即《觀經》下品下生之罪人,臨終值遇善知識,而心不能念名號,只隨知識之勸,十聲稱六字,依名號之力滅五逆罪,蒙金蓮花來迎得往生。
《往生禮讚》釋本願之意云: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法然上人以此文為安心之首要。
無任何樣式,唯信以稱名之一行為決定往生之業。《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此乃說明彌陀之光明無量無邊,普照十方世界,唯攝取念佛眾生,永攝不捨也。然則酬報因位之本願,納住於所照之光明,我身既已永不被捨,從平生往生決定,更無疑於臨終之來迎,以仰信之心,不退失所得之往生,其所勤勵謂之「相續畢命為期之專修行者」也。
若以為平生之念佛乃為成就未決定之業,而作為臨終之勤勵者,則是證空上人所嫌貶為無意義之「待幸」也。
六、「六字法門」之事
「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者,一代聖教之肝心,頓教一乘之宗極,二尊諸佛之己證,凡夫出離之秘要也。深位修此時,十地大聖思議非所究;淺位授此時,七歲小兒稱念顯其證。
天竺云「南無阿彌陀佛」,中國翻為「歸命無量壽覺」,日本則讀為依命、或奉命、或歸命於覺無量壽之人。「命」者生死無常之命,「無量壽」者涅槃常住之壽也;彼自得覺涅槃常住之無量壽法,盡未來際引接十方眾生,我等生死無常之命歸憑之後,生於極樂無為涅槃界,以欲與佛共覺無量壽法之心,而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如此念者,南無二字成為「願」,阿彌陀佛成為「行」,如是願行具足,即得往生。故善導和尚釋云: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此文之意者,「南無」者「歸命也」也,歸命之心為往生故,亦是發願、迴向而求往生之義也。如此歸者,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名號力,即成為歸命之眾生之行體,願行具足故,云「無一念往生之疑」也。
問:
就歸命而言,依命、奉命之義易知,歸命為何?
答:
譬如歸流於源,一切眾生曠劫流轉之生死無常之命者,本是諸佛之果德涅槃常住之無量壽也。然而佛覺悟眾生之命,即是無量壽也,有歸命者,攝取而不捨,成就「親、近、無礙」之智願力。眾生自己迷倒,不知願力無礙道,以為無量壽之外有我等之命,而徒生徒死,曠劫流轉,沉淪苦海。今值釋尊之遺教,聞彌陀本願之義時,捨日來之迷,歸佛智之覺,云歸命無量壽也,善導和尚說為
「翻迷歸本家」
也。
問:
雖眾生之命本是無量壽常住之法,然流轉而成生死無常之命,今雖云歸命而歸本家,更又成為眾生而歸火宅歟?
答:
此疑甚誤,此是不知所謂「本家」之義故也。今言本者,「本」是覺之命,非始而迷之命,無始曠劫所迷眾生之命,只是從本以來無量壽法之義也。
譬如白石之中本有銀性,黃石之中本有金性;然黃石白石不練之時,金銀性不顯;若磨練成為金銀者,更不返成黃石也。雖眾生心中本有無量壽之法性,然不修不顯,若修顯者,更非有量之命。故《圓覺經》言:
「如金不還成為礦,諸佛不還成眾生。」
但,從本垂跡,淨土聖眾還來穢國時,顯現九界之形者,則屬別事也。原來未悟也,非謂前來成佛後起無明等也。九界者:三乘與六道也;三乘者:菩薩、緣覺、聲聞也;此九界加佛乘云十界也。今歸命之壽者,九界之命也;無量壽者,即佛果之壽也。
問:
今「翻迷歸本家」之義,與聖道門中始覺歸而同本覺之義,有何差別?
答:
始覺、本覺之覺體雖一,修行之用心有自力他力之不同;彼是翻自心之迷而歸自心之覺,此是翻自力之迷而歸他力之覺也。
欲翻自力之迷而歸自力之覺時,迷強覺弱,其行難成,故名難行道;翻自力之迷而歸他力之覺時,覺強迷弱,其行易成,故名易行道。
故聖道門雖有漸頓二教,自力難行故,皆是漸教也;淨土門之頓者,頓中頓也,他力易行而速成故也。此即聖道門者以「觀心得道」為宗也;淨土門者以「念佛往生」為宗故,有此差別也。
問:
聖道門中亦有念佛三昧門,何偏定為觀心得道為宗、自力難行道耶?
答:
諸經之中所說念佛與本宗之念佛,法體一也;佛意雖不隔,依機情不同,二門遙異也。彼是眾生覺佛時,佛應眾生故,雖念佛猶是自力也、難行也;此是佛覺眾生時,眾生歸佛故,此念佛者正是他力也、易行也。
然,今有淨土門之行人,雖學念佛,用心多歸自力,一心歸命之輩少,此是不信「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之義」故也。
問:
然則如何得知「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之義」耶?
答:
世人以為稱阿彌陀佛者即是口業之行故,釋為「即是其行」,此義甚不然,若言口稱即是其行者,六字皆行也,如何可言「南無是願也,阿彌陀佛是行也」?又若言口稱故是行也,聞名往生之人可云無行而生歟?故今之義者,只知就六字法門有願、行之功德也。其故者:善導和尚釋為「南無之二字中成為願之義,阿彌陀佛之名號中成就行之功德,一聲稱念者,具足一願一行;十聲稱念者,具足十願十行;乃至成就具足百千萬億無量之願行,成為決定往生之正定業也。」此是歸命於阿彌陀佛者,是願生之心也,此願既歸於佛,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之功德本願力故,扶持、攝取歸命之願而不捨,佛之功德即成為往生之行體,云:「即是其行」。
《觀經疏》〈序題門〉云: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一切善惡凡夫」者,能歸之機也;「莫不皆乘」者,即是歸命之機之義也;「阿彌陀佛大願業力」者,即是其行體也。
《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言:
「譬如水路乘船」
。「船」譬願力所成名號之功德,「乘」喻歸命願生之心。若徒步而行時,猶如以自力之足而行;聖道自力之行者,以機之三業為體而入佛道。今他力易行之道者不然,以信佛因緣,歸命發願者,所歸彌陀之大願業力所成之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名號,代行者之三業,成為往生淨土之力;猶如乘船者勝於步行也。然念佛者,反而以為自己勤勵三業為其行者,猶如乘船之人,欲運目足而進,豈非謬耶!
問:
然則念佛之行人,僅發歸命之願而已,不必修三業之行歟?
答:
此義又不然,雖起三業,只是住於歸命之一心,不以自己募功,是名真念佛。猶如乘船之後,攝三業住於船中,不攝三業,從船落岸不到故。念佛行人者,三業皆歸他力,不雜自力之心,名「一心專念,三業無間」也。「三心釋」之中所言
「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者此意也。如此一心歸命者,行住坐臥,身口意業,或寤或寐,皆乘於「阿彌陀佛者,則是其行」之願力船,淨土無生之彼岸無不到,此故釋為: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問:
此義誠然甚深也,應一心歸命。但,云歸命,云無量壽,今之體者何法耶?
答:
歸命之命者,有為無常之法也,別無其實體,只色心連持相續之處,假名命根;故歸命於佛之時,色心三業悉皆歸也。無量壽之命者,無為常住之法也。善導和尚勸言
「捨此穢身,證彼法性之常樂」
者此意也。又,真言教中有以息風為命之體,故歸命之法門者專談彌陀之內證。彌陀者五輪之中風輪,三密之中司語密,而以出入之息為其體故也。依此義,今歸命之義,亦因眾生之命息本是無量壽之體,故有翻迷歸其體之義。凡口稱三昧之深義者亙於真言宗,三密加持之頓證者歸於願力之功,然而機情之所領有難易之差別也。
問:
如此義者,出入之息風歸於阿彌陀佛之常壽,乃至臨終,此心不改變者,雖不稱名,必可往生歟?
答:
此義當然也,凡今之宗義者,於平生、於臨終,始聞此教,一念歸信時,即證得往生無退失,此心常存者,即是常稱念之人也;縱使唯念而不動舌揚聲,聞佛名發信心生歸命念,皆是稱名也。
問:
歸命之義愈銘心肝,然《觀經》說「發三種心即便往生」,《觀經疏》判「若少一心即不得生」;今只歸命者,云一心即生,非相違也?
答:
此全非相違,歸命之義中自具三心。三心之要者一心也,其故者:三心只是信佛之心也,信心之初心名至誠心,中之心名深心,後心名迴向發願心,故《往生論註》云「三種信心」。信佛之心是歸命之心也,亦名念佛,故歸命之外別無三心。善導和尚釋本願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之文唯言
「稱我名號」
,又釋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顯明歸命之意是至心信樂而迴向發願之心也,顯示七歲小兒亦能稱念之證,即此故也。應早捨諸雜念之疑,一心執持六字名號。
七、「機法一體」之事
《觀經》云: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此是佛哀愍眾生之餘,入凡夫愚拙心中而成正覺也;譬如月之宿影於水,月雖遙棲於空,以此水為緣,必移其影。佛雖坐十萬億西之淨土,更不離我等之胸中,我等受苦時佛亦悲之,受樂時佛亦悅之,依稱此名號之口內之息,為涅槃菩提之總體、生死煩惱之根源也。善導和尚念佛時口中出佛者此之謂也,彼正行亦進,利他功德亦積其功,顯於色,現於形,人亦見之。其餘之人者,正行少,德亦不至,人亦不見。
然我等所稱念佛之息,同成佛體,因此古詞有云:「若言此是凡夫之口稱者,萬德圓滿之如來尊號也;若言此是如來尊號者,顯於我等之口稱也。」依於五劫思惟之佛之方便,以佛果六字之名號顯現於凡夫之口業,從三毒之心內所稱名之息,即佛體也。云息者,我等之命也;阿彌陀佛為無量壽者,無數之命也。其故者:修行十方眾生稱名之息,而得十劫正覺之無量長命,故我等稱名之息與彌陀之壽,如月影宿於心水也,此名眾生同體之大悲,機法一體之正覺也。
我等若不稱名號,不憑他力者,失佛之命也;若乘他力稱本願之名號者,彌陀成正覺坐蓮花,凡夫遂往生坐蓮台,五劫思惟之本願成就,而機法一體之悟毫無缺少。
八、「三心」之事
「至誠心」者:我等虛假雜毒之不誠之心內,憑佛真實本願之心也。我等之心,縱發清心,猶如畫水,雖且發善心,隨煩惱水流之易流心也;然而佛發救度罪惡機之願故,深憑彼願名至誠心也。
「深心」者:雖聞佛之本願而不發堅固之信心,迴顧於本願亦疑之時,又起「如是不信之人,何能蒙佛救度」之疑也;於是重思「無信者凡夫之習性也,佛於無信之人亦不捨棄」之心,此即深心也。
「迴向發願心」者;知一期之間所作功德,皆同成往生行之心也。
我心有善惡之二,譬喻而言:善如水上之油,惡如水上之乳。水上之油者,雖欲交融,不成一體,其相異也;雖發善心,與心底不一,又難久續;雖微起煩惱,與心底成一而長久相續也。憑托所發之善而願往生者,如水上油,不成其一;若無誠心,難得往生,被如水中乳之惡所引,定墮三惡道。又煩惱惡業所染之我心,與佛所成眾生之功德相比,惡還成水上之油,佛功德成為水中乳。
佛者神通自在之心故,以慈悲、智慧、方便,入於眾生善心之中、惡心之中、三毒之心中,乃至十惡之心底,毫無所隔,佛之功德圓滿也。依之,地獄之猛火燒眾生,不如佛之光明照眾生之懇切也。不知佛之功德,唯任我心,則猛火來迎;然而若聞佛之本願者,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花,花上坐化佛菩薩,來迎此人,應詳知之。地獄猛火者,惡業故來迎,無成為化佛菩薩之理;然而為使知即今發起煩惱之心中,佛慈悲亦相隨,無暫捨離;故雖地獄猛火之中,佛之功德亦不相捨離,親近眾生之相也。然則應知起煩惱時,此煩惱尚不如佛功德之懇切,任憑於佛之悲愍,隨罪之深,佛之功德亦彌加深重也。地獄猛火化而成為佛者,大願之力也。憑本願往生之人,其猛火不來,不可有疑。
九、「聖道淨土」之事
夫,離生死有二門,聖道、淨土是也。
「聖道門」者:善導和尚釋為
「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隨緣者皆蒙解脫。」
心者菩提心也,以利他為先,救眾生苦之心也。菩提心有種種品,菩提是佛果之名,故求佛果之心亦云菩提心。又萬法從一心生起故,或善或惡,不離心外;若色若香,無非中道之理。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教不向心外求真如淨體之菩提。又淺教者,數出入息淨亂心,觀身不淨治貪心。觀心法雖區,皆以心為先,以智慧離生死,此云聖道門也。
「淨土門」者:善導和尚釋為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垢障覆深,真如淨體無由顯照,漏於聖道得益之我等,不簡善人惡人,皆以名號之力往生極樂故也,往生之後花開之時,聞彌陀、觀音之說法,可悟聖道之八萬法門。於娑婆者,智慧、才覺皆不可入,只唯信名號之不可思議也。善導和尚釋為
「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
,此是聖道、淨土之相也。
戒品浮囊易破,智慧船筏不全,無度生死大海之緣,而漏於諸佛之化導,不契八萬之教益。為救此愚癡之機,五劫之間思惟,兆載永劫修行,法藏比丘既已顯現為南無阿彌陀佛,故因位之悲願不虛,信此佛本願,從初發心,直至佛果之功德,皆納於名號,成為行者之功德;故五逆罪人之一聲往生,謂之本願念佛,此淨土門之意也。
《安樂集》云:
「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雖得人身,難值佛法,應急勵出離之一行。思之非為他,宜善思量己分,是否契當於以聖道發菩提心出離生死之根機?或契當於依淨土以信心往生之根機?應思量者也。
根機有種種,雖至末代,依聖道解脫,非無其人,故和尚釋為:
「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
東行之人教東,西行之人教西,決不可有偏執。難契發菩提心得解脫之人者,應捨聖道入淨土。望此機言難行道,如陸路步行則苦;淨土名易行道,如跛足乘船則樂。
十、「自力他力」之事
雖念佛尚憂妄念之起,以為心靜時之念佛是往生之業,心亂時之念佛非往生之業,依心之善惡判念佛者自力也。《往生要集》云:
「終日念佛,閑檢其實,淨心是一二,其餘皆濁亂;知野鹿難繫,家犬自馴」
者此意也。源信大師或時月夜登高樓,澄心念佛,知此心難靜,乃勸頑魯之機應憑他力,而言:
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凡聖道門所教者,止妄念、靜散亂之念佛也;然而煩惱內具,惡緣外催之凡夫習性,見物聞事常發妄執,無不散亂。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之我等,欲靜亂心,事實甚難。思欲靜之心,亦是妄想,前念後念,相續不絕;縱發一念清心,猶如畫水。故發起念佛之信心而不疑本願不思議之人者,不被惡業煩惱所動,妄念之中,散亂心之上,口稱名號,心念名號,身敬名號,三業共成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消十惡之罪,絕流轉之障,如摩尼珠之澄濁,如燈之消暗;以名號之力澄清貪瞋之濁,晴朗愚癡之暗也。以譬顯之:如日光之晴暗,如目力之開眼;稱名號罪皆消。以此思知,妄念之起,彌增念佛之信心也。
謬解之人,或云「畏罪者疑本願也」,或云「造罪者不能往生」,若過若不及。
凡畏罪者非疑本願,猶如春日消雪,草生木長;攝取光明一照,罪消而善生,故以念佛之德而起畏罪之心;如水自冷,火自暖。已造之罪,五逆亦消,此云攝取門;未造之罪,小罪亦戒,此名抑止門。離開無始以來難離之生死,得遂今度往生之素懷者,豈好造流轉之業因耶!但,吞鉤之魚,在水不久,魚強絲弱時如不引。
難有止惡修善者,貪瞋具足之凡夫故,煩惱強而歷緣有犯者,必可隨犯隨懺,善導和尚釋為
「念念稱名常懺悔」
。證空上人言:
「歸命行者之貪瞋,如降海上雪,降而不積。」
應深憑念佛之懺悔。
凡念佛有種種功能:念佛者滅罪,念佛者見佛,念佛者蒙護念,念佛者蒙攝取,念佛者往生,此名五增上緣利益。又蒙攝取之益,佛與眾生成一體,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如月不獨宿,必尋於水;尋念佛行者之信心水,宿攝取不捨之月也。機法無隔云「親緣」;彌陀來入眾生三業故,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云「近緣」;親近故諸邪業繫不礙,云「增上緣」。攝取之光明照護者,自備三業也。
平生業成云「即便往生」,臨終觀音移蓮台名「當得往生」。一期之間蒙護念,臨終之夕蒙來迎,是佛名號力也,當知!莫忘本誓。
十一、「二種信心」之事
不論何人,尋問決定往生者,即是宗家(善導)所釋機法二種信心之人也。二種信心者,即歸命之心也。不歸命而思往生,如無目欲見物,無耳欲聞聲;雖稱念而不往生機之相狀者,不知法之不思議之人也。
或人云:「雖信本願,疑我身惡也:不捨名利,不調三業,不靜妄念,不止貪心,雖念佛亦難往生。」
或人云:「念佛僅六字,功德甚少;持戒修善不起惡者,是無上之念佛,成往生之業。」
前者疑機,後者疑法。為疑機之人勸第一之信心,為疑法之人勸第二之信心。
不思知機之相狀,而欲止妄念貪瞋,畢竟徒煩。妄愛迷深,鈍根無智之我等,欲止妄念而不能止,思靜散亂而不能靜,細思機相,更無有出離之期,故善導和尚釋第一信云: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聖道門之意者,專就佛法勸信,故釋「信自身之相」, 為顯示自力難得往生也。
「自身」者:他人之事且置,先思知我身之語也。
「現是」者:過去久遠之流轉不知,思知今生之相狀、罪惡生死之凡夫相之語也。罪惡是生死之因,生死是罪惡之果。十二因緣之流轉者,如車輪迴轉之不絕,作罪惡因,感生死果,生死果上,又造受未來生死之業故也。生死者有為法,來必去,始必終也;如花開必謝,月出必入。嘉祥釋云:
「夫死由生來,宜畏於生,吾若不生何有死!見其初生,即知終死。宜泣生,不應畏死。」
受生之人無不歸死,生時獨生,死時獨死;善導和尚言
「無常念念至,恒與死王居」
者:未出輪迴,猶為司業閻王之眷屬也。被業所引而獨行時,妻子珍寶,更無隨者;一旦繫縛於名利,唯歡眼前之事,不辨夢後升沉者,誠然愚哉!一生者短暫之假宿,非可久住;應思知此必滅之理,而求常住之棲。喜時即思極樂之快樂,憂時即悲地獄之痛苦,逢緣觸景,厭無常、願涅槃也。
「曠劫」者:無始之名也,顯明輪迴於生死之久也。
「常流轉」者:常以惡道為棲,而還來生死之輪迴不絕之語也。
「無有出離之緣」者:顯明輪迴之間,雖於佛法少有結緣,皆隨緣雜善故,非離生死之緣,曠劫以來未曾聽聞本願名號出離之緣之語也。不任憑機,應發憑佛之心也。
釋第二信心云: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彼四十八願」者:極於第十八願也,四十八願雖廣,善導和尚釋為
「一一願言,稱我名號。」
「攝受眾生」者: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蒙攝取之意也。
「無疑無慮」者:誓言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法藏比丘既已成佛,故稱南無阿彌陀佛者,必得往生。聞法藏已成佛,信心忽起而無疑心,謂之無疑;既已無疑則無或此或彼多慮之心,謂之無慮。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者:阿彌陀佛為救被煩惱所侵,無出離緣之愚癡之機,發起十念之悲願,因位之修行,一念亦無不真實,捨國城妻子,難行苦行之萬行萬善,皆納於本願之名號;若歸命此佛者,代我等所修之佛之功德,即成為我等之功德,而得往生之意也。
若信機是罪惡生死之凡夫,則無高慢心;有慢心時不離生死也。若信法而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則無卑下心,有卑下時不得往生也。
思知機相而憑托於佛者,是捨自力歸他力也。機之相狀與法之不思議,亦非別事,行者自身可思之也,故釋「信知」。
立二種信心,自然具足三心也。
「至誠心」者:非以我身凡夫之三業謂之真實,貪瞋具足之凡夫之習性者,心起妄念,好名利故,雖口宣法門,身持戒行,然而三業難調,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故歸命於佛之本願者,轉虛假三業,成真實三業也。虛假三業者機相,真實三業者佛之功德也。深心之二種信心之外,無至誠心之體。
又「迴向心」亦是第二之信心所顯之名號,而隨機說三世善,念佛迴向者,皆成往生業也。
「水火二河」者,罪惡生死之凡夫具足貪瞋之相也。
三心者顯於二種之信心,二種之信心極於歸命之一念。歸命者,以名號之力決定往生之無疑心也。
此故,三心以文而言時似有三,行者發起時只顯於一心。「南無」者,立第一信心之機相;「阿彌陀佛」者,勸第二信心之本願功德也。
然則,雖不知三心之名,不辨二種信心之相,一文不通之輩,「但信本願之不思議而稱名號」者,願力住持故,機法相成,必得往生也。切妄念之利劍,澄貪瞋之摩尼珠者,唯名號也;聖眾來迎,亦無非名號之力。
十二、六字妙解鈔
問:
六字名號,其體何物耶?
答:
以機法生佛一體無二之道理為其體也。其故者,南無是歸命,眾生也、機也;阿彌陀佛名無量壽,法也。然眾生之機歸諸佛之法云「南無」,諸佛之法覺眾生之機號「阿彌陀佛」。故機法一體而生佛不二也,此名念佛三昧之禪門,誠頓教一乘之極致也。
問:
依機法一體、生佛不二之道理者,忘機忘法,何以稱此六字,願生他佛之淨土耶?
答:
生佛一如之理,誠雖天然,眾生迷一如,諸佛覺不二,故三世如來出世教化眾生者,顯此一實理,為救眾生迷也。
然而聖道八萬門者,以觀心得道為宗,而至此不二之心地;故雖根性利、觀智明者取悟,然鈍根無智之障重者無由。爰彌陀智願超世之本願者,哀愍常沒至愚之眾生,開此六字他力之門,此是成就眾生之捨迷心,一向歸他力之言語故,一心稱念之人,即念歸無念,即生至無生。《五會讚》云:
「念即無念,不二門也;生即無生,第一義諦也。」
正此意也。
然則欲勵於觀自心、止妄念者,可忘己念佛名,念佛名念即無念,自開無生念;以無言為宗而求理證者,可令聲不絕稱念佛名,稱念佛名故,生即無生也。此亦謂如義之定說,此即彌陀法王自在加持力也,更不可例於諸教自力之觀行。
不顧自心定散、自業善惡,唯一心稱念,可入一實道也。
問:
既云一心稱念,尚非以此心為先耶?何可建立異於諸教觀心之念佛宗義耶?
答:
此問難甚愚也。三心者,不募自心功,偏歸佛力時,念即無念,唯住佛德之心也,其異於自力宗義,猶如天與地,此名念佛三昧也。
問:
《觀經》說
「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亦說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似觀心法門,諸師之意多然也,今義如何?
答:諸師誠然雖約觀心釋之,今之宗義者不然。先,釋「去此不遠」之文有三義:
一、「分齊不遠」者: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不隔恒河沙世界佛土,故說不遠。
二、「道里雖遙」者:道之里數遙遠也,然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故,唯一念之隔,故說不遠。
三、不限命終時,平生注觀,心境相應,常在目前,故說不遠。
然此三義,釋迦觀佛三昧之分域也,若以彌陀教念佛三昧之義而言,名體不二之佛身故,「應聲即現」;迴心正念欲生者,「當下即生」。為救三惡火坑臨臨欲入之機,立撮即行故,說「去此不遠」。
然而說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者,第八觀之文也,此觀佛三昧之法門也,其佛實是應聲來迎,真身觀之中說此為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和尚解釋此文,闡述
「親、近、增上」
之三緣義,皆是名體不二之彌陀攝取眾生之相也。信此義者,聞知識勸聲,應知此聲即佛身也;雖自己稱念,應信此聲即佛體也。佛遠之見,決不可隨。
《般舟讚》云:
唯恨眾生疑不疑,淨土對面不相忤;
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迴不迴。
《法事讚》云:
一切迴心向安樂,即見真金功德身,
淨土莊嚴諸聖眾,籠籠常在行人前。
「迴心向」者:《觀經疏》〈玄義分〉云: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第七觀所現之佛體者,正顯此等之深義也。
十三、「念佛三昧為宗」之事
或人云:今念佛三昧者,非唯以口稱為宗,口稱者凡夫之淺行也;於往生雖為要法,成佛不可至;成佛之時,應開觀念意業之悟。
今云:此義甚不可也。諸佛以「觀佛三昧」為一法之異,不分別兩種三昧;今家(善導)則以「觀佛」名「定心三昧」,「念佛」名「口稱三昧」,行相遙異也。
然觀佛之定心三昧者,釋迦教之意也;口稱之念佛三昧者,彌陀教之意也。弘願超越釋迦、諸佛之教位,以南無阿彌陀佛之口稱,為頓教一乘之宗要。《觀經》之〈流通分〉以觀佛念佛相對而比較時,讚言: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
善導和尚釋為
「專念彌陀佛名」
,而名此為「稱念三昧」。又下文言: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非以稱名三昧為往生成佛之宗耶!然以稱名為淺下,而以觀念為宗者,近違和尚之釋義,遠背二尊之密意;雖學淨土教文,尚不越諸教之宗義也。
弘法大師之判二教,以玩一心之利刀者顯也,振三密之金剛者密也。若依此例以定心觀慧為尊,以口業稱名為賤者,尚不知聖道門中真言宗之深義,何況淨土彌陀別意之宗義乎!顯宗之學者,菩提成道之時,但默然坐禪,不起口業。真言宗義者,以語密為本,口誦真言,意念真言,身結契印,成真言之佛也。
淨土宗之意者,三業皆住於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法門,得往生至成佛也。南無阿彌陀佛者,捨生死無常之命,歸涅槃常住之言也。故捨因位命歸果佛命時,南無阿彌陀佛之義即顯現也。口作歸命無量壽覺之思,身表歸命無量壽覺之相,而坐道場時,菩薩之三業入無量壽覺之位名成佛也。此三業者,皆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功德法門也;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法門故,總名口稱三昧之三業,此則口稱為本而具三業之法門也,例如真言宗三密皆以語密為本。不知此者,以口稱名號為淺,以自心觀解為深,已背彌陀智願之別意,往生成佛共遙之安心也。
《無量壽經》言:
「去來現佛,佛佛相念。」
妙覺如來猶許稱名,等覺菩薩何不以口稱三昧為成佛之因乎?其證文非一,《法華經》之〈方便品〉釋迦始坐道場,三七日中思惟而言: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眾生諸根鈍 云何而可度
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
作是思惟時 十方佛皆現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 得是無上法 隨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舍利弗當知 我聞勝師子 深淨微妙音 喜稱南無佛
復作如是念 我於濁惡世 如諸佛所說 我亦隨順行
此文之意者:釋迦一代之說法,以稱「南無佛」之言為始,顯示以念佛三昧之力說八萬聖教也。
然釋迦利他之說法亦以稱名念佛為宗本,悉達自成佛道,亦必以稱名三昧為宗要。《守護國界經》言:
「一切義成就菩薩坐道場,初夜分未成一道無為之正覺時,蒙油麻之諸佛開示,於鼻端觀『唵』字,遂於後夜分得成正覺。」
以此宗骨觀之,口稱三昧之成道也。唵字者歸命也,與南無之義相同。一切義成就菩薩者,悉達太子也,一道無為之正覺者,顯宗之至極,即一心利刀也。唵字者三密金剛之宗要也,與淨土宗南無之義相同。以歸命為宗之義若建立者,應知成無量壽覺謂之成佛也。
然則顯畢以南無阿彌陀佛之口稱三昧為頓教一乘之宗極,彌陀超世之願意於是顯明,淨土之念佛宗成立也。此是善導和尚《觀經疏》〈序題分〉之教相、〈釋名門〉之宗義也。《五會讚》云
「念佛成佛是真宗」
者,亦指此法門也。
又,執往生與成佛各別,而言口稱為往生之要,不及成佛之宗者,今宗風不傳之迷情也。今宗骨之往生成佛,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法事讚》云:
「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此則往生即是成佛之義也。而〈釋名門〉所言之
「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
者,不二而二之義也。既知往生即成佛之義者,口稱三昧之宗,立往生而不立成佛者不可有也,宜善思之。
南無阿彌陀佛,《九品往生經》(佛說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言:
「大菩薩聲聞大眾,往詣佛所白言世尊:無量壽國在九品淨域三摩地,即是諸佛境界如來所居,三世諸佛從是成正覺,具足三明,增長福慧。」
十四、「一心歸命」之事
師云:「十方一切之三寶,皆彌陀之功德也。」念彌陀功德之外更無異三寶,故云一心也。如此歸命時,諸佛菩薩亦歡喜,天神地祗亦隨喜也。若有二心,念彌陀之外亦念餘佛者,即是雜修雜行也。俗典云:「一心可奉百君,百心不可見一君。」念佛心亦當如此。
次,歸命者有三義:歸依義、歸奉義、歸還義也。
歸依義者:任憑於佛之意也,為蒙佛護念攝受而歸依也。
歸奉義者:謂命奉於彌陀之義也,即供養佛之意也,一切眾生之所重不過命故,以歸命為第一之供養也。
歸還義者:翻迷歸本家之意也。
前二義通大小乘,後一義在大乘。大乘中有聖道有淨土,聖道之意以生死流轉之命歸一心本源,此猶是依心立行故,自力之歸命也。今淨土門之歸命者,捨十方眾生生死無常之命,歸無量壽覺涅槃常住之本家也。
問:
初二義易知,歸還義未顯。凡云歸者,沒收、借請或分得他物,於歸還本主時云歸也。然無量壽者,自本佛命也,歸命者亦是眾生各自之命,既非沒收佛命,亦非借請,依何可有歸之謂耶?
答:
如此疑者,眾生各各之迷也,翻此迷如佛覺安心云歸命也。其佛覺者,彌陀如來於法藏比丘之昔,愍念十方眾生生死流轉之苦,欲與涅槃常住之樂,五劫之間思惟觀察,以何方法能施眾生大悲之利益,而誓言:「十方眾生,願生我果德涅槃常樂之國,歸命我常樂涅槃之無量壽覺,而稱念名號者,若有一人不往生,則不取正覺。」思欲成就圓滿此大願,即發四十八願;成正覺以來,已經十劫。
倩思此理,我等之命收入無量壽之涅槃正覺,知見無生常住之壽;眾生愚迷,不知本願深意,不解佛智普覺,各以人我執心,謂我之命而愛之,至今繼續生死流轉者,即是沒收佛命為我命之迷也。
依之釋尊出世化導眾生,大小漸頓,教門雖區,無不以翻邪歸正為安心。其翻邪歸正之意者,即是翻邪三歸,稱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而出九十五種邪道,入佛道正路。如此歸者,行者身命即有歸諸佛命之謂。然聖道諸教之行人,雖翻邪歸正,猶不捨自力之情,雖歸佛而更思我命,此是借請佛命之分齊也。
然今淨土之安心者,永捨自力專歸入於他力,即是借命永遠歸奉於佛。一心歸命,畢命為期,念念相續之正行者,初一念正因歸命之後,正行之歸命相續也。其正行之歸命者,分得佛命,又奉歸於佛也。其故者:三業六根、色身命根,悉捨而歸佛畢,更無眾生身命,唯佛身命也,此云正因歸命;然又分別眾生與佛,因果位不亂。譬如分得父母精血成為子孫身體;分得佛命成為行者之命故,三業功德皆是佛之功德;然又行者三業與佛之三業,非彼此相分位,不二而二也,此名「真佛子」。知此理故,守護自己三業,行住坐臥不捨歸命念。
「畢命為期」者:分得佛命之命故,念念歸奉於佛,至誠心報佛恩也。譬如人子行孝養之道者,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念佛行者亦復如是,我身命即佛身命故,謹慎三業,不敢懈怠,孝之始也。又如人子立身揚名,以顯父母之德,孝之終也;念佛行者亦成真佛子故,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臨終不亂也。
然則一度發信心之正因成就之位,我命歸命於佛之命,而越生死升涅槃,即便往生之因證也。已得此證之人者,應上報佛恩,下化眾生也。應思臨終之正念者,只為眾生也;自身往生者,一念達成故也。
問:
聞今之歸命者,歸十劫正覺之彌陀涅槃;聖道門所謂歸自心之本源者,歸正覺之理歟?然而可判定為二門之義終各別歟,如何?
答:
今歸無量壽之本家以外,實更無本覺之本家也,其故者:法藏比丘五劫思惟之智慧深徹性海之底,通達生死涅槃一道無礙之理,而眾生一念歸命之位,即得無上大利,歸我所住之涅槃常樂、不可有滯之彌陀極覺所發名為「佛智之願」故,此正覺智海之外,更不論真如性海。應知始覺本覺不二之覺謂之彌陀,故善導和尚云
「一到彌陀安養國,原來是我法王家。」
聖道門者依心之道故,自歸本家;淨土門者乘佛之願故,念佛證法性常樂也。
問:
然則聖道之行者,自發始覺智,直入本覺理;淨土門者,歸彌陀始覺,轉證本覺理歟?然則可云聖道者頓教也,淨土者漸教也,如何?
答:
依聖道之宗義判之,可云爾也;淨土宗義者全不然。
彼聖道之學人欲自歸本覺者,自力之執也,望佛知見以歸佛力也;故《華嚴》、《大品》明
「菩薩萬行不離念佛之心」
,法華、真言說
「佛所護念神變加持」
,《智論》判定為
「若佛不念,善根即壞。」
凡離佛力,無歸本家之道。如實究明此義,而捨自力歸他力念佛而歸本家,謂之淨土真宗之正義。
見彼聖道之機情者,欲自歸本家,猶是我法之執故,非真實正念,非真實正念即非成佛之直道。故雖自執頓教,還落漸門,此機性之科也。彼若解佛密意,如說修行者,如《法華》說
「即往極樂,可開一乘之覺。」
以此為法華之召美,又是華嚴、真言之正意也。普賢之十願歸極樂者,華嚴之極意也;諸佛之正覺歸彌陀者,真言之密義也。深明諸教之人,不疑此義,故善導和尚於《觀念法門》設問答云:「諸經頓教,文義歷然;今乃有人,公然不信,何有由乎?」答此而言:
「自性惡人者不信,自性善人者不疑。」
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欲離惡性之名者,應信此義也。
問:
如此多義甚深也,歸命諸佛之歸命與歸命彌陀之歸命,二耶一耶?
答:
此問非也,上來之義勢甚明也。凡非無量壽者,無歸命之理,故雖歸諸佛,以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之義,無非阿彌陀之佛故,應知歸命於彌陀也。善導和尚於《觀經疏》之「歸三寶偈」云:
「歸命盡十方,乃至果德涅槃者」
,即此意也。果德涅槃者,其體彌陀也。《法事讚》云
「果德涅槃常住世」
,彌陀之妙果亦云無上涅槃者此意也。然則《華嚴》、《法華》、《金光明》、《涅槃》等經,各說釋尊壽命長遠劫之功德者,為顯釋尊之內證者彌陀也。《法事讚》云:
「果德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
也;云
「雙樹林下往生樂」
以讚歎顯明釋尊涅槃之道場是彌陀涅槃會者,亦此意也。
弘法大師於《大日經》開題釋云:
「一切經首,如是二字之上皆有南無二字,翻譯家略而不置。此歸命二字者,歸無量壽佛也。」
然亦釋為此歸命之詞者,能說之佛自稱之言也,亦釋為結集之人所置之語也。結集人者,顯教阿難,密教金剛薩埵,《大日經》者即薩埵之結集也,金剛薩埵之歸彌陀,其理可然;大日之歸彌陀,似乎難思。其故者,真言宗之意,以大日為諸佛之本,四方四佛者大日之伴也。中台之大日還歸西方之彌陀,似乎相反;然弘法大師已許《大日經》之教主歸彌陀而釋南無,依之有深習之事。取要言之,凡五佛、三十七尊成正覺之經,無不歸彌陀。《大日經》之疏亦釋為
「佛佛道同,更無異路。」
判定不歸阿彌陀之位無成佛之佛。故大日如來之自覺正智亦歸彌陀而成,覺他之諸佛亦依彌陀之轉法輪智而成。故兩部之真言,金剛界以「唵」之字為始,胎藏界以「南無」之語為始,皆是歸命也,所謂歸無量壽之意趣也。依之,八萬四千之法門者,皆是彌陀三昧之法、曼陀羅之身。真言宗之習事者,諸佛歸彌陀,而三密之中以語密為宗,亦親於淨土宗義也。凡按此事,夫大日、彌陀,果海一味也;光明遍照,智德何異!然以五方佛位配五智故,以法界體性智名普門大日,以妙觀察智號無量壽佛;如此智智相融、佛佛同體也。以此《無量壽經》中亦列五智之名而言:
「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此是佛地之五方,大日之五智也。宜哉!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如實修行相應」
者,生彼安樂國,到蓮花藏世界,以名異執二界處別耶?何況性淨圓明,內證三點,即雖十地菩薩,猶非其境界。爾時如來往昔大悲願故,住於加持世界,示現悲生曼陀羅,此又非妙觀察智秘妙方便力,開五智願行,而攝取十方耶?故今歸彌陀之願海,而欲浴大日智水,甘露灌頂,攝取作佛,佛佛道同,無異路故也。天台之《止觀》亦釋為
「但專彌陀為法門主」
,何況淨土宗今之解釋,不顯明盡十方之三寶皆是無量壽之所開出耶?然而或有學者迷於盡十方之語,以為通歸諸佛,愚癡之至也。天親之《往生論》云
「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諸佛皆成為彌陀故,歸無礙光如來一佛而讚歎之,此是今之文所開出之彌陀即是諸佛,而顯明彌陀之功德遍滿十方之義也。《大經》言
「甘露灌頂,眾妙法聲」
,善導和尚釋云
「無量菩薩為同學,彌陀心水沐身頂。」
十五、「十劫正覺」之事
問:
彌陀之正覺說為十劫者,教文之方便歟?真宗之實義歟?若言方便者,《大經》、《小經》當非真實了義;若言實義者,按《法華》之意,開三乘顯一乘,廢近成立久成,以作一乘真實之實義。《般舟經》非說
「三世諸佛依彌陀三昧」
歟?若不遣十劫正覺之跡門方便者,久遠諸佛念彌陀成正覺之義,如何可成立耶?
答:
一義者:十劫正覺是教文之方便也。了不了義,隨宗區別,今之淨土三經者,分明決了凡夫念佛生報佛土之義,為了義教也,未必不以久遠實成為宗則為不了義,例如《楞伽》、《深密》之決了五法三性之義而立了義名,《法華》之開三顯一而立了義名。如此諸經之宗義無盡,不可因一經之中盡宗義始名了義教也。
一義者:十劫三世,攝入無礙,彼《華嚴經》說
「寂滅道場,始成正覺」,而「三世九世,攝入無盡」
,以始成之舍那即是無始無終之佛。《法華》之開近顯遠,猶是教文之方便。真言之《大毘盧舍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之宗,亦越三時之佛日之中攝入三世之劫海,而《法華》之久遠無量亦會於此宗歟?如此諸經之習,自所依之經說為本,而攝入一切法門也。
然則,作為本宗之教相者,以正依經中之十劫正覺為本,而三世諸佛之正覺亦以《彌陀經》中之十劫正覺為本,三世諸佛之正覺亦可攝入彌陀智海也。《大經》說為
「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彥琮法師云「一立古今然」之十劫正覺之淨土,即是顯明無始無終之義也。如此解者,諸文皆非相違。《法華》之實義亦以達觀伽耶山之近成即本地之幽微,而解釋釋迦如來之久遠成道,皆在眾生一念之中。彼久遠成道猶不越一念心中,彌陀之十劫何以不攝入三世之劫耶?然則初從海德之初際如來,乃至今時釋迦,未來諸佛,三世諸佛之正覺,皆成十劫正覺之阿彌陀佛也。五百塵點劫之釋迦亦行此難事得阿耨菩提時,念十劫正覺之彌陀,顯本地無作之三身也;無始無終之大日亦成十劫之彌陀而名為佛也。
問:
此義似無礙自在,實甚深也;然彌陀之正覺者何覺?而定為諸佛本源、三世所入耶?
答:
阿彌陀佛者,諸佛所證涅槃之常法也;此法常故諸佛亦常也。且釋迦之顯本即成無量壽,如此諸佛皆
「果法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故「本國他方元無二,悉是涅槃平等法」
,而一切佛皆彌陀,一切淨土皆極樂。眾生根機萬差,諸佛利益區別,各立淨土導群生時,以本國之彌陀為諸佛隨一之佛,諸佛成為能讚,彌陀成為所讚;或發遣,或來迎,有證誠之化儀也。既然無量壽常住之涅槃是諸佛大涅槃之法體故,即是一切眾生之命所歸之處也。故三世諸佛之正覺是歸命南無阿彌陀佛之命,歸命阿彌陀佛畢云成佛也。《守護國界經》之一切義成就菩薩蒙諸佛之開示,於鼻端觀唵字,遂於後夜成道,即此歸命之法門也。
問:
真言教之意,以無量壽為妙觀察智成菩提位也,與今之義,同耶異耶?
答:
或同或異也。
異者:教文施設不同,彼立五智五佛之位,說妙觀察智成菩提一門之佛;今以彌陀之五智海,總明諸佛之本源,此教門異也。
同者:探諸佛之密意,雖佛語千差,旨歸一致,彼五智之覺體者,皆以妙觀察智所成。凡所言佛者覺也,以自覺、覺他、覺行窮滿之智德名佛,此覺體是妙觀察智,邪正不謬之智德也。《觀經》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又說:
「見此彌陀佛身時,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無緣慈」者,一切本來成佛之自覺正智之上,而不忘眾生本迷,施拔苦與樂覺他之用也。然而佛者無不具備阿彌陀佛遍照之智,彼大日遍照之覺體,得正覺之名者,亦歸無量壽位也。法相大乘之意,以妙觀察智判定為斷迷開悟之智本,亦不異此義也。
問:
《般若經》言: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得阿耨菩提」
,今云念佛,非相違耶?
答:
此亦非相違,般若三昧者一行三昧也,見於《文殊般若經》。般若之智是念佛之智門故,全非相違也。有重重問答,略之。
十六、「淨土頓教」之事
問:
聖道門中,法華、真言、佛心等宗者頓教也,亦說為易行也歟!何必限於淨土一門稱為易行頓教耶?
答:
然也,當世諍論此義之人甚多,然此是凡夫之諍論也。馬鳴、龍樹等之大聖判定聖道門為難,淨土門為易;加之,諸宗之祖師皆教不堪自宗之悟者,可勸彌陀淨土,天臺大師臨終行儀之傳文分明也。真言立三根之悉地云:
「上根即身成佛,中根往生淨土,下根住壽仙窟。」
禪門者,百丈禪師之《清規》勸
「大事未辦者,教令念阿彌陀佛。」
然今之末學,諍論聖道之悟比往生淨土為易行,皆背論師、人師之所判,不足言也。
所謂難行、易行者,自力、他力故也,又穢土、淨土之不同也,亦是求正報之證悟與願依報之往生之差別也;故善導和尚云:
「鈍根無智難開悟,不如還入彌陀國。」
淨土一門者,以歸命之一心為正因,阿彌陀佛之願力為強緣故,名號之法體具足願行之道理也。不依智慧淺深,不論根機利鈍,但能專念者,往生無疑;更不以自心之悟為宗,故迄至經道滅盡之時,亦是不漏於一念無上大利之機,甚為顯明。然今學者之中,不得念佛宗骨之人,以智慧淺深為往生之得否,此非淨土宗;以聖道宗風諍論此宗,故非所論也。
問:
易行者引下機之方便故,依聖道門判之非實義,其理似是。聖道門既為根性利者,何可更云方便引導之權門耶?
答:
此是自力宗之所判也,自力宗者,上根求上法,下根授下法,故以為念佛易行救下機,法亦隨之成為淺行。然而他力之宗義者,願力之一行是佛智最上之法,且以攝極惡最下機為習性故,五乘凡聖,雖機有漸頓,皆平等乘此一乘,入清淨真門,此為頓教一乘之深義。此教之前,彼漸頓隨宜之教者,是上中下之法門,而墮於因位之機情,非真實之佛乘,亦降為方便門也,善導和尚所言之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門門不同名漸教,先求要行入真門」
者,皆顯示此意也。
又難行方便者,為調伏自力之機情也。自力之情者,皆自以為賢善精進,故為彼教導菩薩大行之難行苦行;行強機弱,自知其難時,思知有淨土易行之道,乃迴心念佛而入淨土真門也。
如彼三論宗之慧布禪師等,彼平生執聖道之難行,不願淨土之華內十劫受樂,而願長時在地獄救度眾生。然身罹重病,身心惱亂時,不起大悲之願,不能修無生之觀;又思知年來之志願不相應於機,唯龍樹菩薩所勸之
「垢障凡夫,生淨土得無生忍之後,可救濁世眾生」
,為真實之道也。病癒之後,迴心一向念佛,得遂往生。
又白樂天本學天臺之教而執聖道門,然而老後罹患風病,而廢自力之行,忽迴心入淨土門,投財寶畫三尊之變相,安置擬為一期之本尊,並讚云:
極樂世界清淨土 無諸惡道及重苦
願如我身老病者 同生無量壽佛國
異朝道俗多以如此,我朝先賢皆亦同之:彼顯真、公胤等則其人也,雖皆始執聖道,終歸淨土而念佛。此即《般舟讚》云:
「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淨土。」
此言誠哉!
問:
萬劫之修行難成者,一時煩惱百千間故;然一日七日之念佛,亦應有煩惱間隔,何成專念,得生淨土耶?若一日七日一心專念相續而行者,亦可一期念念相續;一生正念相續者,萬劫之修行亦何不相續耶?
答:
此疑難誠爾也。不明專念之宗義者,此疑難誠然難會。一時煩惱百千間之機上,成就一日七日專稱佛名之行者,念佛是他力之行業,無憂煩惱賊害故也。八萬四千之行門皆是自力之行故,煩惱強盛,其行難成。念佛之一行本為救度障重凡夫、賊害苦機之佛力願力之行故,於一時煩惱百千間之機,成就正念專修清淨業者,是易行頓成之要法也。
問:
然則念佛之行者,應憚貪瞋煩惱之來間歟,如何?
答:
此又不然。念佛之行,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不必止貪瞋與不淨;只歸正念,一心稱名者,不斷煩惱入涅槃界也。然住此正念之人,有修三時六時之懺悔,是正因之正行也。不問罪福多少,乘願力無礙道者,不顧水火二河,決定往生之信心堅固;故善導和尚云:
「超斷四流得頓證」
。施名號滅罪之用時,用懺悔罪障之方法;顯念佛生善之德時,有迴向諸善功德之功,此是要門之修行故,同於定散法門;然而念佛體內之要用故,非因力之定散,故名正行也。
問:
聖道之漸頓俱是難行故,舉彼漸頓,《觀經》之頓與彼漸頓相較,亦是易行,且顯明頓之義;何以僅對《瓔珞經》之漸而讚《觀經》、《彌陀經》之頓,而不與法華、真言等之頓相比較耶?且如三論宗者,云「一念不生即是佛」;如法華宗者,雖云:「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然而談「初後無二無別」而成頓義;如華嚴宗者,可云「信位成佛」;如真言宗者,說「發心即到」;乃至禪門之見性成佛,皆是捨身不受身,開一念頓成佛智。何以不對此等之頓立今之頓,唯對《瓔珞經》之漸而成頓義耶?然今《小經》以一日七日念佛,命絕往生彼國證無生,以此為頓;此若對《瓔珞經》之萬劫不退,雖可為頓;然而對一念成覺,即身成佛之頓,可云還成漸教,如何?
答:
此問難實爾也。然善導和尚所釋之意者,聖道門雖是頓教斷惑證理之道,斷迷開悟之宗;然
「鈍根無智難開悟」
,機不相應者,還同萬劫修功之漸門,故舉《瓔珞經》之漸以攝難行道之漸頓也。
卻說《觀經》念佛他力之頓者,垢障凡夫入報佛之淨土即得悟無生之頓證故,不簡機之利鈍,成就名號利劍力之頓中頓之益故,相對於法華、真言之頓,不顯念佛之頓也;然舉出一日七日之時節者,且以正行時節對萬劫修行也;此正行從正因所發故,正因即便之益成為頓中之頓也。然隔生證無生者,被疑難為與一念成覺等頓相比反成為漸。
先,彼諸宗之頓證雖云一念,修行時節非無長短,即嘉祥云:「階級之無階者,不妨一念之成覺;無階之階級者,不妨五十二位。」又此《小經》雖說修行之時節為一日七日,得「往生即證」者,有「發心即到」之義,所謂「發三種心即便往生」是也。然證取一念,行勵久近者,雖彼此相同,彼自力也,此他力也;彼期正報,此求依報。以自力求正報,一念頓成之證,鈍根無智者無益;乘他力求依報,發心即到之益,常沒底下不隔。
然又自力頓成者,雖云初心即悟,下根之妙解淺故,還居娑婆人天。依他力之一道,得往生之證者,
「垢障凡夫入淨土,不覺轉入真如門;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
故,往生即無生,還顯不隔佛果之深義也。善導和尚云
「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
《般舟讚》所讚歎之
「一到彌陀安養國,原來是我法王家」
之宗義,皆顯此理也。
凡得聖道門漸頓之悟者,於罪業之凡夫,難立宗義也。凡菩薩之大悲萬行者,還來穢國之時可成法門也;龍樹之《智論》亦云:
「具縛凡夫,發大悲心,救度眾生者,無有此理。」
故罪業之凡夫者,先以念佛一行,於淨土證無生,還來穢國時,可成悲智二行者也。
然則淨土宗之意者,以難行門為如來隨宜方便之教也;然而依聖道門而言,又以凡夫往生之淨土教為方便也。此是各宗互立本宗為真實教者,欲以他宗為方便之法則故;然於易行之淨土宗之前,難行聖道門,甚難如此立論。
且如立一乘真實者,以三乘為方便;立三乘為真實者,以一乘為方便。以難行為宗之三乘漸教之自力宗者,不云他力易行之念佛一乘頓證之益為方便,自力宗之難立,尤可云爾。於他力真實之頓教一乘淨土宗之前,自力難行之隨宜教益可謂之方便,乃當然也。
(《大正藏》八三、四六三)
已是最後一筆
已是第一筆
導覽(一)
回首頁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導覽(二)
系統管理
牌位查詢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檔案下載
影音專區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極樂動畫
宗歌/弘願之歌
相關連結
淨土宗
共修時間表
聯絡我們
FB 粉絲專頁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最新消息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
淨土宗叢書
影音專區
共修時間表
牌位查詢
系統管理
下載專區
聯絡我們
淨土宗
弘願寺
FB粉絲專頁
回首頁
舊版網頁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