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淨土文庫 隨筆篇 提升自我無止境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隨筆篇
提升自我無止境

  出家人要從多方面來提升自我。法義要深入,事務也要精通。

  現在是商業時代、網絡時代、內容時代,出家人住在山裡面,如果不聞窗外之事,三年不跟外面任何人接觸,不瞭解外面情況,不提升自我,出去就不適應這個社會了。如果對外界什麼都不知道,出去弘法,只能對著書本講,別人也不感興趣。

  現在整個社會變化很快,佛門的變化就很慢。因為佛門有一點傳統、保守,好像只要有一個清靜的道場就可以了。

  淨土法門的優勢,就是能夠更好地利益眾生。

  但是弱點在哪裡?

  就是缺弘法人才。在弘法的善巧方便、弘法技能方面,需要很強的團隊,寺院也需要這樣一個團隊。

  僧團裡面的年輕人,應該要多花精力提升自我。不光是提升法義、道德、修養。當然,法義、道德、修養是根本,這是內在的,這是體。佛門講「體」和「用」,體是本體,體都沒有,所謂的用也就沒有;有了體之後,也要發揮作用,發揮作用就是要弘法利生,要對大眾、對佛門有利。

  發揮作用的時候,就要有善巧方便,有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千手千眼就是方便很多。如果我們什麼都沒有,那怎麼做事呢?無論世間怎麼發展,我們都要跟得上。現在大家普遍認識到,佛門弘法總是比較滯後。現在的網絡、內容技術都已經非常發達了,佛門中很多人,都還不會用,甚至還聽不懂。怎麼出去弘法?現在可能還好一點,再過五到十年以後,再跟不上的話,那基本上就是徹底淘汰了。

  現在還有大量的人也不會利用網絡,尤其是中老年一輩的人。等這一輩人過去了,後一代人,對現代的技術、商業、內容、網絡都很熟。佛門中人如果跟不上的話,那怎麼去弘法?所以,在佛門裡面也要瞭解世間法,要學習其他一些技能,作為弘法的手段。

  六祖大師講: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和世間是相融的。佛要度眾生,也是要先到世間來的。像地藏菩薩到地獄,觀音菩薩到人間應化三十二相,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釋迦佛從淨土來到娑婆,講法四十九年,都是用不同的手段來利益眾生。當然,我們不可能像佛菩薩那麼圓融,但至少也需要有一個渠道,能夠自利,能夠利益眾生。

  相對來說,淨土法門要做到自利比較容易。只要遇到這個法了,生死大事就解決了,相對可以安心。

  但是安心之後,該怎麼過?怎麼利益眾生?

  這就需要道場、團隊、大眾的力量來共同做事。

  凡夫本身能力有限,靠任何一個人,實際上都起不了多大作用,都是需要團隊。即使古代的祖師,他們弘法也是靠團隊,並不是靠一個人。也需要道場,需要其他人護持,需要整個團隊來為他弘法做準備工作。所以,是一個強大的團隊共同地護法弘法,現在這個時代就更需要團隊了。

  所謂的修行不是坐在那裡,要看修行好壞,就要看在做事過程中,個人忍受、承受能力,起心動念,應對得體與否。同樣一件事情,交給某個人,可能會做得很糟糕,交給另一個人,可能就會做得非常好;某個人做得很煩惱,另一個人做得卻很輕鬆。前者就把可能是功德的事,變成一個可能是業障的事了,而後者就會把它變成是一件功德。

  這就取決於個人能力、發心、習性、心性是否成熟等因素。出家人在這些方面都要提升,都要去充實、完善自我。

  走上出家這條道路,就是走上求學之路,這一生一世,都要不斷地提升自我,沒有止境。不像世間做事,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佛門的事情是沒有止境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好,是需要多年積累的。

  我們這個道場可能基礎更薄弱,更需要持久,有耐心。大家有因緣到這裡,一方面個人要提升,同時還要兼顧團隊。這樣,成長才不是單一的。有些人可能是單一地學習法義,但並不是懂得法義就一定能做弘法的事。因為做弘法的事情,還需要其他能力:口才、人緣,還有他人的護持。

  有些人很想講法,但是沒有人請他講法;有些人講得不好,但是到處都有人請他講。這是個人的福報、因緣決定的。

  做出家人不容易,啥都要懂、啥都要會。像世間講的下得了廚房,上得了廳堂;地上能走,天上能飛。當然,也不是說全都要會,但起碼要有幾樣優勢長處,如果太單一了,除了能講,其他什麼都不會的話,那也很難立足。因為你講的不一定別人喜歡,不一定講得讓人家聽著很舒服。要能講、能說、能寫、能做事、能跟人處好關係。

  佛門的人就和世間的人要求不一樣,觀音菩薩其實就是最好的典範。什麼都可以做,「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可以跟乞丐一樣,與乞丐在一起生活;也可以化現與工人、農民、商人一樣的身分,所有事情都能做,所有的苦都能吃。當然,這是聖人的境界,我們做不到的。

  但是,這是一個方向和標桿,告訴我們學佛沒有固定模式,學佛是沒有止境的。

  不是說我只懂念佛,我就老實念佛。當然,老實念佛,往生是可以。

  • 站在我們個人角度來講,能保證往生,這一生就算成功了,其他有沒有都無所謂。
  • 但是站在一個團隊,站在弘法的角度,那就不僅僅是會念佛就可以了。

  一個寺院不是說會念佛就影響很大,還要具備其他很多條件。要有弘法人才,要有良好的管理。如果弘法的人才很好,管理卻一團糟,人都得罪完了,人家還會來嗎?這些事都是相輔相成的,需要共同促成。

  佛門是一個廣大的善緣,所謂的「善」,就是什麼地方都要「善」。不是說管事的人很善良,下面的人就冷冰冰的。建立一個團隊正面的影響力,可能需要十個人付出很大代價,但一個人在私底下搞點小動作,就把這十個人的功德全部給破壞了。佛門是一個整體形象,這個整體形象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共同來努力,從言語、行為、心性等各個方面來努力維護。

  當然,我們生在末法時代,要做到十全十美比較難。但首先要有正確認識,要盡我所能,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

  做事當中出現了問題要及時反省,到底是能力不夠,還是心性不及。有些人是能力不夠,事情做得不好;有些人是心性不夠,做著做著,就起煩惱。有些人做事的能力是有,但是不願意做,起煩惱了;有些人跟人相處、跟人打交道的時候,弄得對方起煩惱,或者是對方讓自己起煩惱。

  要和合共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很高的要求。來到佛門,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居士,大家都要有這個觀念,要和合共住。一個道場的氛圍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大家心態好,團隊精神好,有些不足的地方就可以包容,可以諒解,可以共同的慢慢改進。但是如果心性不好,整個氛圍不好,其他方面再好,都維持不下去。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