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貳、淨土宗義
淨土宗義概說

壹、宗的定義與特性


        要瞭解淨土宗,就要先瞭解什麼是「宗」,它的定義是什麼,它的特性是什麼,要素有哪些,等等。

 

        對「宗」有了正確瞭解之後,調子就定下來了;有了調子,就可以拿來作為尺子,一比量──善導大師的思想符合這個定義、這些特點,才是淨土宗。調子定下來了,就不會偏,解題就是起這個作用。比如,要瞭解蘋果,就要瞭解它的內涵、外延,要瞭解它和水果的關係,就先要說明什麼是水果,然後再說蘋果,兩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

 

一、宗的定義

宗,為尊、崇、主之義,引申有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亦即:在佛說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即稱為「宗」,也稱「宗派」。

 

      「宗,為尊、崇、主之義」,這是窺基大師在《大乘法苑義林章》中解釋的。窺基大師用「尊」「崇」「主」三個字說明「宗」字,這是字義,是從漢字學角度來說明它的意思。

 

    「引申有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尊、崇、主就是這個意思:尊是獨尊的;主是唯一的,也是最勝的,主能統攝臣屬。

 

       宗有這幾項涵義,據此,後面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定義。

 

    「在佛說一切法門中」這一句,是說明建立宗派的範圍:不是說淨土宗就只講淨土法門,而是以整個一代佛教作為立宗的基盤。「在佛說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淨土宗就獨尊念佛為主,禪宗獨尊明心見性為主。

 

    「並以此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即稱為『宗』,也稱『宗派』」。首先,宗其實是一個教義的體系,它的基盤是一代佛教;其次,一代佛教裡有一個主的法門,淨土宗就以念佛為主;第三,主的法門必須對所有法門有統攝關係。這樣,一個宗派就建立起來了,它有體系性,非常科學。

 

二、宗的特性
  由此可知,宗有這樣幾重特性:

一、獨尊性──獨尊某一法門為主,唯一而無二,不可能有與之並列、平等的法門存在。

二、統攝性──以此獨尊無二的法門,統攝其餘一切法門。

三、體系性──一宗之內,所有法門,依其相狀、地位、價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完整而嚴密的體系。

第一,獨尊性。獨尊某一法門為主,唯一無二,沒有與之並列、平等的法門存在。在宗派之內,一定有主的法門,這是獨一無二的,最高峰的,沒有和它平等的法門存在。

 

       大家聽了會覺得很奇怪:「都說法法平等,你講的怎麼不一樣?」這是兩個概念,沒有宗的時候才這樣講。有宗了就不一樣,一定有獨尊性,不然不成為宗。每一個宗都一樣,禪有禪獨尊的,法華、華嚴等都有獨尊的,淨土獨尊念佛。

 

第二,統攝性。依此獨尊無二的法門,統攝其餘一切法門。

第三,體系性。在一宗之內,所有的法門,依其相狀、地位、價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完整而嚴密的體系。

 

       什麼叫相狀呢?就是大乘、小乘,頓法、漸法等等。所有法門,在整個佛法中,各自是站在什麼地位上,它們各自有什麼價值,作用如何,每一個都按照它的位置而安立,這樣形成完整而嚴密的體系:這就是體系性。

 

       以宗的定義和體系性判斷,善導大師這一系思想才夠淨土宗這個資格。

 

       下面的圖表說明宗的三個特性。
     
 

三、立宗要素

宗,為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之後所形成。教理上完整意義之宗派,必須具有宗派名稱、教相判釋、正依經典、法脈相承,簡稱「宗名」「教判」「經典」「相承」,此為一宗成立之要素。

 

       佛教在印度沒有宗,宗是在中國才形成的。

       關於一宗成立之要素,後面「教判」「經典」「相承」三章的內容會詳細地展開。

       下面的圖表說明立宗的四個要素。
       
 

四、略談中國佛教的「宗」

        我們看補充資料:〈略談中國佛教的「宗」〉。這是我寫的一篇文章,登載於淨土宗網站和《淨土宗》簡報2013年3月期,和大家共同學習一下,因為它和第一節的內容很有相關性。

 

        〈略談中國佛教的「宗」〉的內容分成五點:

        第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
        第二,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
        第三,宗的定義;
        第四,宗的特性;
        第五,成熟、完整意義的宗。



  (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

 

普通人說話、做事、寫文章都要有宗,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佛教修行當然更要有宗──有所宗才有主心骨,才能左右逢源、貫徹始終,不會自亂陣腳、進退失據。

     

  這是宗的重要性。

 

       有宗就是有主旨、目的。任何事都要有宗,比如寫一篇文章,也一定要有宗。修行,有了宗就有了主心骨,就像人有脊樑一樣,遇到任何的言語、評論,你就會左右逢源,不管是左是右,都會在源頭的地方契合,都會歸到源頭。

 

       修學淨土宗,我們以阿彌陀佛本願為主心骨,不管人家怎樣說,我們都不會動亂;同時,不管怎樣千變萬化,都會匯合到阿彌陀佛本願這個源頭上,我們就不會動搖,也會貫徹始終──從初發心修學這個法門,到人生的終點,都貫徹在宗的立場上。這樣就不會自亂陣腳、進退失據。所謂進退失據是指什麼呢?就是沒有宗,沒有宗就會被別人的言語所左右,說東好往東偏,說西好往西偏,沒有方向感。

 

       這是說明宗的重要。這還不是宗派意義的宗,只是一般性地講宗的意思。

 

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最初是經典翻譯,往往譯場同時也是教學的地方,譯出一本便講學一本、流通一本。這時候還很單純,沒有什麼宗不宗的問題。

 

       翻譯一本經,譯師翻譯的時候有講解,有證義。有很多人在一起合作,邊翻譯邊講解,講學譯本就會在市面上流通了。比如,翻譯《阿彌陀經》,在翻譯的時候,鳩摩羅什大師肯定有所解釋,這本經典翻譯出來之後,就會流通到市面上去。那個時候還比較單純,一本一本地翻譯,數量很少,就是翻譯、流通、講學而已,還沒有宗派這個問題。

 

但隨著經典翻譯的累積,情況變得複雜起來:

一是佛教經典法門很多,號稱八萬四千,浩若煙海,一般人不可能都學,要如何選擇。

 

       這麼多經典都是佛講的,那怎麼選擇呢?就要說明自己怎樣選學某部經,選修某個法門。

 

二是諸經典法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要如何分判決擇,理出頭緒。

 

       雖然經典都是佛說的,但裡面差別很大,因為佛是對機說法,要如何分判、抉擇,理出頭緒,也是實際的問題。

 

三是人師教學的不同,同一部經典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釋,學人又要依何為準。

 

       經典傳出來之後,流通在外,很多人在解釋、演繹、教學,而且各不相同。同樣一部經典,互相之間往往有不同甚至矛盾的解釋,有人這樣解釋,有人那樣解釋,後學的人要以何為準,要怎樣學習呢?比如,這麼多經典,選學哪一部?為什麼學這一部?要怎麼學這一部?《法華經》要怎麼學?《阿彌陀經》要怎麼學?問題很自然地就出現了。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個修行人,必然會在心中反覆地詢問:我要修行哪一個法門?為什麼要修這個法門?怎麼樣修這個法門?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門?

 

       如果大家踏踏實實修行過,這些問題都曾經存在,我本人學習淨土法門也是這樣。

 

       現在資訊很發達,電腦一打開什麼都有,南傳的、北傳的,藏傳的、漢傳的,小乘的、大乘的,這個宗、那個宗,有這麼多,要選哪一個?怎麼選擇?你會反覆地詢問:「我要修行哪個法門?我為什麼要學這個法門,理由何在?我怎樣去學這個法門?跟著誰學?以什麼為標準?又如何看待其他法門?我學這個法門能放心嗎?能安心嗎?」每個修行人心裡肯定會反覆思考這些問題。還有人會跟你說:「我這個法門比你的更好,你怎麼那麼執著,你也可以學我這個法門嘛。」今人、古人都一樣,像這些問題都存在。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化解,你走不過去。

 

起初這只是個人的事,帶有隨機性;但當這些問題成為普遍性、而普遍覺醒了這種意識時,整個佛教界便萌生了「創宗運動」。終於,經過數百年的努力,到隋唐時期形成中國佛教大乘八宗。這八大宗派,其實是為大眾提供了八套指導修行的理論系統。

 

       每個修行人都在考慮這些問題,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宗」來解決這些問題,不然問題解決不了,就是一團粥。

 

       創宗不是短時間的事情,也不是少數人的事情,是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很多人的努力。因為大家修行都存在這些問題,慢慢地,師資的培養、教義的研修累積到一定程度了,到隋唐時代才順勢開出大乘八宗。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八大宗派為大眾提供了八套指導修行的理論系統。因為每個人都存在這些問題,有智慧的大德祖師就建立一套系統,用這套系統來指導人們修行,不然人會被絆住。

 

       系統是什麼意思呢?就好像導航系統,有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還有俄羅斯的、歐洲的,好幾套,每一套都有它的長處和特點。八大宗派就是八大系統,指導每個人怎麼去修行,都有規範。如果你不瞭解,會覺得宗派是多此一舉;你瞭解了,就會覺得這是必不可少的。導航系統有幾種,你可以選擇。如果你一家都不選,就在地上跑,用肉眼看,那頂多看五百米。你如果和導航系統銜接上了,整個地球都清晰可見了。有了宗派,八萬四千法門都在系統之內,修行之路該怎麼走就很清晰,所以創宗非常有必要。

 

佛教宗派,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所形成的特有現象,亦是中國佛教之根本特色。

 

       佛教宗派在印度是沒有的。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色,就是宗派佛教,這是在中國環境、因緣的情況下必然有的現象。

 

說到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人們往往關注的是那些開宗立教的大祖師的作用與貢獻,這本無可厚非;但更本質地來看,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絕不止是幾個屈指可數的祖師用其短暫的一生所能完成的,而是綜合了自佛教初入中國直到隋唐,總共六七百年間,所有佛教徒共同探索追求、共同參與其中的成果。它是一項持久而廣泛的群眾運動,借由諸宗開宗祖師們的智慧,而有了畫龍點睛、臨門一腳的功效。

 

       講到開宗立教,肯定要講天臺宗,智者大師是開宗祖師;而淨土宗,善導大師就是開宗祖師。八大宗派開宗的不僅僅是八位祖師,宗派創立是一個浩繁的工程,歷時六七百年,涉及到所有佛教徒。在開宗之前,雖然有很多人在做,但是並沒有把宗派完整地顯現出來。時機因緣一到,祖師出來畫龍點睛,一點──活了,臨門一腳──進了,宗派就創立出來了。佛教宗派的創立是這麼一個過程。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深厚的群眾土壤,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才成為佛教在中國真正紮根繁榮的標誌,從此影響久遠,並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

 

       如果沒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怎麼能說宗派佛教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色呢?又怎麼能說它是中國佛教繁榮的標誌呢?又怎麼能說它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成果呢?宗派佛教就是在這六七百年間逐漸推演,逐漸成長,成為中國佛教真正紮根、繁榮的標誌,而且有這樣深厚的基礎,影響久遠;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深受影響。而且地域廣大,從中國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印度是佛教的祖國,中國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

 

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有著不可逆轉的必然性。宗派創立,是佛法修行實踐的現實需要,是選擇法門、修行法門、弘揚法門的必然。

 

       宗派佛教是祖師智慧的結晶。只要想修行,在中國這樣的環境中,一定會出現這樣的結局,這是選擇法門、修行法門、弘揚法門必然的結果。在這三個過程中,我們選擇法門要依靠宗派理論的指導,修行法門也要依靠宗派理論的指導,自信教人信、弘揚這個法門,也離不開宗派理論系統的指導,佛教宗派的創立有它的必然性。

 

現在有人不瞭解這些,以為宗派理論很繁瑣,宗派建立沒必要,甚至以門戶之見鄙薄之,可說短視無知;沒有宗,甚至也沒有宗的意識,鬍子眉毛一把抓。

 

       這可以說是短視無知,目光非常短淺;也不瞭解歷史背景,不瞭解佛法生存的必然空間,不瞭解中國佛教一定要這樣走。他對這方面不瞭解,沒有宗的概念,說自己沒有依哪個宗,甚至沒有宗派的意識。他不知道一定要有宗,連這個意識都沒有,那他在修行上根本還沒有起步,就是很模糊的,「都是佛講的嘛」,這叫「鬍子眉毛一把抓」。

 

猶如入大海而棄南針,行暗路而迷北斗,美其名曰「兼修兼弘」「圓融無礙」,恰是佛門自掘其根的衰象。

 

       駕船駛入大海,把指南針丟掉了,大海茫茫,你怎麼辦?這叫「入大海而棄南針」。佛法浩若煙海,你來修行,說不要宗派,八套宗派系統一套都不要,這就是把指南針丟掉了。「行暗路」比喻自己沒有智慧,如同在黑夜裡,修行的路是迷暗的。夜晚本可以靠北斗星指示方向,但是北斗星被遮住了,方向就迷失了。

 

       這是佛門自掘其根的衰象,還自己誇大其詞,看不起祖師,認為祖師「多此一舉,搞門戶之見,創立宗派,還搞得不圓融。應該兼修兼弘」。問他什麼叫「兼修兼弘」,他說:「我又想修聖道門在這個世界成佛,又想修淨土宗到淨土成佛。」這不是矛盾的話嗎?你想修淨土宗,到淨土成佛,就不在這個世界成佛;你想修聖道門,在這個世界成佛,那就不在淨土成佛。想修淨土往生,又不想往生,這怎麼兼修?當然,用意是好的,但方向不夠明確。這樣的「圓融無礙」恰恰有了障礙。

 

       各個宗派的創立反而是圓融無礙。因為宗派的創立是以整個佛法作為基盤的,每一個法門是有安立的,宗派本身是圓融的。宗派有一個為主的法門,並不是把佛教這個系統破壞了,還要比較高低──不是這樣的。

 

       佛教到了今天,佛法衰微的表像之一,就是沒有宗的意識。我們之所以學習善導大師的宗派理論,講學《淨土宗概論》這本著作,就是喚醒大家「宗」的意識。因為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很茫然,所以我們也有楷定古今的必要性,也有立「宗」的必要性。當然,這不是說我們現在要來創宗,善導大師已經創立了淨土宗這個宗派,我們也不是那種根機。這是說,對於宗,它全體的形象、特質,我們要正確地瞭解。這就像在大海上航行有指南針、晚上走路有北斗星。這樣,我們心中就明確,就有方向。特別是弘法佈教的人,一定要有宗學理論的素養。

 

  (二)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

 

    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大約有四個方面:

  第一,彼此消長。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三論、唯識、密宗、律宗這幾個宗派比較弱,臺、賢、禪、淨這幾個宗派比較盛,是消長關係。

  第二,互相滲入。在教理、教義方面,有互相滲入、互相影響的關係。

  第三,諸宗歸淨,匯歸淨土。

  第四,淨土宗本身成為「寓宗」。當然,到了這個時代,淨土宗新的因緣出現,祖典回歸了。

 

中國佛教宗派成立之後,一切的弘法修行都依據各宗的規範而進行。

 

  各宗派以各自的宗派理論在弘揚,指導學人修行。在這種情況下,宗派理論在弘法中的巨大成果、顯著功效就展現出來了。離開八大宗派,要弘法幾乎沒有空間,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個人發表觀點來講經說法,和宗派理論不可匹敵,就像個體戶和大集團公司比較,那沒法比。

 

其中唯識宗、三論宗、密宗不數傳而中止,律則被「清規」所取代,故漢地八大宗派中相對長盛不衰、影響久遠的是天臺、華嚴、禪、淨土四家,簡稱「臺賢禪淨」。其中天臺、華嚴因其理論宏富嚴密,稱「教下」;禪則自標「教外別傳」,稱「宗門」。

 

  戒律是佛法共同的基礎,它傳到中國之後,受地域、歷史、重視程度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逐漸被「清規」所取代,就是叢林百丈清規。

 

在長期弘傳的過程中,諸宗教理與行法不可避免地互相涉入,互相影響,但本質上各宗還是保持著本有的特點,這是因為他宗思想融入本宗之前,先經過本宗的解釋,完成了本宗化。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宗派間互有影響,各宗都吸取他宗長處,為我所用;但它吸收進來後,經過自己消化,按照自己的宗派理論,有自己的說法,一定要回歸到自身的宗派理論上,仍然保留了本宗的本質特點,不會改變。

 

由此可以證知,中國佛教各宗派理論的完善圓熟,在相互包容開放的同時,有類似「防火牆」的自我保護功能,同時有強勁的力量消化吸收他宗有益的思想,為我所用。

 

  什麼是相互包容開放呢?因為各宗都有體系性,在這個體系中,除自宗所主法門之外,其他法門各有一個安立系統,這樣就是包容。

 

但其中淨土宗的情形最為特別:一方面諸宗匯歸淨土,淨土法門的影響日益壯大;另一方面,淨土失去本來的創宗理論,無法面對諸宗進行本宗化的改造吸收,以致淨土一法成為「共宗」的同時,也成為「寓宗」,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宗派」。

 

  為什麼說淨土宗失去了本來的創宗理論?每一個宗派的創立都有它完整的系統理論,淨土宗有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等等。可是這些著作流失了,其他宗派的理論、行法、觀念匯歸淨土,把它們本宗的一些氣息帶進來了;帶進來之後,淨土宗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來消化、吸收它們,沒有改造、吸收的過程。這樣,淨土宗本身的特色就隱沒了,就成為了「共宗」。大家都來匯歸淨土,學天臺的也求生淨土,學華嚴的也求生淨土,修禪的很多人也求生淨土,淨土宗不就成為一個共同的宗派了嗎?宗派都有各自的個性和特點,可是淨土宗成了「共宗」,就沒有特點了。它又成為「寓宗」,就是寄附於天臺、禪等宗派。

 

  淨土宗曾是這麼一個狀況,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宗派。淨土宗很大,人很多;但是,在骨幹建立方面,從完整宗派的理論意義講,淨土宗處於一種隱沒狀態。這段歷史,大約是從唐末、五代十國,一直到清末、近代、現代,大約一千多年。

 

所謂諸宗匯歸淨土,乃是由於時代的推移,眾生根機難以適應諸宗自力修行的法門,而紛紛轉入念佛求生極樂。

 

  修禪、天臺、華嚴的,都念佛求生西方,這是因時代、根機的不同而產生的結果。

 

一般人不要說按天臺宗「一念三千」的理論修持一心三觀,或按華嚴宗「十無礙」修持法界圓融觀,即使只研讀、理解其宗派理論,也缺乏心力與智慧。

 

  這些宗派的理論建設都比較繁密,好處是廣大精微,有深度;不足的地方是一般人學不明白,讀懂就不容易。這是臺、賢二宗的特點。

 

  「一念三千」,就是在一念心中具攝三千現象,宇宙法界一切都融攝在這一念當中。一心三觀,就是在修行中,當下即空、即假、即中。空觀、假觀、中觀這三觀有次第觀、不次第觀,不次第觀是當下同時具足。這些修行理論、方法都很嚴密,一般人很難修學。

 

  華嚴的「十無礙」思想讀起來確實很過癮,它是讚歎佛功德和廣大無礙的圓融智慧,它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聽起來很好,會讓人內心非常景仰佛陀偉大的智慧,確實會讓人對三寶充滿信心;但是落實下來是很難的,理解起來也要一定的腦力。

 

禪宗則更因法門高峻,直接上上根機,令人無從下手。

 

  禪宗則直接上上根機,令人無從下手,無從措心,對一般根機來講比較困難。

 

故大約從諸宗創立不久,甚至諸宗創立之初,諸宗大德就開始或作疏宣揚、或實際兼修淨土法門了。如著名的天臺宗智者大師,在生有淨土的疏釋,臨終瑞相昭著往生極樂。經此示現,此後天臺一家皆修淨土,而有「臺淨不分家」之說。

 

  天臺和淨土不分家了。怎麼不分家?天臺的人都修淨土,因為他們的祖師智者大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天臺的子孫沒有不求生西方淨土的。淨土宗的人怎麼和天臺也不分家呢?善導大師思想在歷史上曾一度失傳,淨土宗的人幾乎都用天臺宗的教理、教判來解釋淨土教義,所以淨臺也不分家,融到一起了。

 

其他如華嚴、禪、律諸宗大德自行化他,也多求生西方,數不勝數,以致形成諸宗匯歸淨土之風潮。降至明清,已然是淨土一家統領諸家,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成為整個佛教的代表;現代的佛教徒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彌陀淨土法門。

 

  諸宗匯淨是一個歷史過程。八大宗派在唐朝建立,諸宗歸淨的過程,從創宗開始就有端倪,從宋代開始往後越來越明顯。

 

  現代佛教徒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彌陀淨土法門。要是出去問一問「你是什麼宗派?學什麼法門?」多數人可能搞不清楚,要是問急了,會說「我學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寺院的圍牆上都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歷史上,禪宗是很發達的。禪宗是最有中國化特色的宗派,很多寺院都稱什麼什麼禪寺。現在,不管什麼禪寺,一定有念佛堂。

 

然而諸宗匯歸之後的「淨土宗」,也大大削弱了當初善導大師所創立的淨土宗的宗派特點,不論是在理論建構上,還是在修行儀則上,都明顯地依附聖道諸宗進行,掩蓋了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根本特色。

 

  這一段裏的「淨土宗」打了一個引號。為什麼打引號?因為它在淨土宗的骨幹框架方面不具備淨土宗的特點,所以大大削弱了善導大師所創立的淨土宗的宗派特點。「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是淨土宗的根本特色,是骨架。只有善導大師的教法才提出這兩句話、八個字。翻開中國一千多年來有關淨土的教著,都沒有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是善導大師系列著作中才有的。這一千多年來,歷經唐末、宋、元、明、清,淨土的著疏很多,但都沒有這八個字。在理論建構上,都依據天臺和華嚴;在修行儀則方面,畢竟經過善導大師陶化、法潤,也是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可是,對於念阿彌陀佛,解釋方法又不一樣,天臺用「觀」來解釋,禪用「淨」來解釋。所以,在修行儀則方面,淨土宗也受了聖道法門的影響。現在大家常提到「念佛要達到功夫成片,要達到清淨心」,那都不是善導大師的說法,都不是淨土宗的說法。「本願稱名」,沒有要求一定要以清淨心稱名,沒有要求一定要達到某種功夫稱名——那都加了一個首碼;稱名,依阿彌陀佛本願,口稱名號就可以。

 

這是因為大約唐末宋初之際,創立淨土宗之根本教典,如善導大師《觀經疏》、道綽大師《安樂集》、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在中國失傳,以致後人失去依準,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權附他宗。

 

  老祖宗的家業——文獻、根本祖典失傳,以致後人失去了依準,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權附他宗。形勢因緣就是這樣。

 

  任何宗派都一樣,祖典失傳了,一定會沒落。教派要興起,一定要有文獻、祖典,尤其是創宗的根本教典必須要恢復。

 

  天臺宗也經過這樣的過程:經過會昌法難、五代十國的戰亂,天臺智者大師的法華三大部在中國也都失傳了,那個時代的人也都不瞭解,所以講經說法也都不發達;到了宋代,又從韓國請回了法華三大部,到四明知禮大師天臺宗又中興起來。

 

  一個宗派如果沒有教典,法脈傳承中斷了,就一定會沒落。

 

  律宗也是一樣,道宣律師也有三大部,律宗在宋代元照律師時有中興,後來這些也都失傳,失傳了就沒辦法弘揚了。即使像蕅益大師、蓮池大師,在這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和研究,也弘揚律學,但是和道宣律師的南山律相比還是有相當的差距。也是在民國時期,律宗的經典傳回來之後,弘一大師就有看到,而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他對南山律的研究、解釋,和民國之前的比較起來就不一樣,他有新鮮的氣象。這一定和該宗派的教典、儀式相關。不管是自修還是弘化,都要有理論指導。

 

  那淨土宗呢,是因緣吧,在修行儀則方面,總是受諸宗的影響,權附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方便權巧、暫時、過渡、替代性地依附于其他宗門。

 

直到清末民初,由楊仁山居士從日本請回善導大師《觀經疏》、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等等清晰而完整的淨土宗宗派理論,以及由此理論支持的修持方法才漸漸呈現出來。

 

  修行方法、實踐是由一個理論系統支援的。比如淨土宗,善導大師判定正行和雜行,五種正行中又判定正定業和助業,這都有一套理論來支持。為什麼要提倡本願稱名?為什麼這五種是正行?為什麼專修念佛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這個修持方法有它的理論支持。天臺宗也一樣,一心三觀有它的理論系統,有「一念三千」的理論來支持這種修行方法。如果沒有理論系統,修行的法門、儀則、方式、方法就缺乏基礎,修行的功效、力量就很薄弱。

 

  修學淨土宗,如果缺乏善導大師清晰的理論,就要用禪、天臺或華嚴的理論來作旁釋,修持方法也一定是模糊的。我們現在講專修念佛,心裏很清楚,很明瞭,非常清晰,因為有一個非常完整、系統的理論來支援。稱名為什麼稱為正定業?稱名為什麼百分之百往生?「順彼佛願故」,這就很明瞭。「稱名這麼簡單,這麼卑劣根機的人念幾聲佛就能往生,誰相信啊?」如果沒有理論、教著來支持,全世界沒人會相信,你當下信心就破碎了。善導大師為建立稱名必生的信心,在《觀經疏》「三心釋」中說道,即使是阿羅漢、菩薩,乃至十方諸佛,說造業眾生念佛不能往生,都不動搖。這讓我們稱名必生的信心非常堅固。

 

現代交通方便,資訊發達,除了傳統佛教,其他如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人們也都很容易接觸到,「人間佛教」也成為一時之新。藏傳佛教講究傳承清淨,故其宗派特點依然鮮明,這是非常難得的傳統。

 

  對藏傳佛教,我沒怎麼研究、瞭解,不過多多少少接觸過一些,它很講究傳承清淨,修學者都知道他的祖師從哪裡來、是哪一派的。傳承清淨是很好的傳統,使它有一個非常穩定的架構,對歷代的祖師都非常崇仰。怎麼叫傳承清淨呢?就是不染污,它的教法必然純淨不雜地傳授下來,這就有效果。密宗往往說某某人就是文殊菩薩化身,它和漢地不一樣。漢地很少說某某人活著的時候是某某菩薩,漢地的人都很難理解:「這不就是一般人嗎?說他是觀世音菩薩化身,或者某某菩薩化身,他有什麼神通道力?說某某是阿彌陀佛化身,阿彌陀佛化身來了,你就這樣對待他?」漢傳佛教不這樣,都是大德往生後才說他是某某佛或菩薩化身。但是,這一定有教理上的說明,有它的解釋、規範,可以得法的利益,這不虛假。

 

  要怎麼去理解傳承呢?傳承就像竹竿一樣,所謂「竹竿傳承」。比如,我有一根竹竿,推到你身上,我的手是發力點,我的力量通過這根竹竿到你身上後,你身上就有一個受力點。從我這裏到你那裏,這根竹竿就有傳承。你那裏的力量從哪裡來?簡單地看是從竹竿來的;但是,推本求源,力量是從我手上發過去的,通過這根竹竿就傳過去了,這樣一脈相承傳下去,力量就到了你身上。這個傳承的關係,不管傳承過程當中是什麼人,是顯現凡夫形態或其他什麼樣的,只要傳承關係清晰,受力的人就能得到利益。從這個簡單比喻可以看出,傳承很有力量。藏傳佛教講究這一方面,這是很好的傳統。

 

但現代人心粗氣浮,似乎難以適應精密的理論抉擇,而習慣於速食式進食。

 

  現代人生活節奏相對快,心粗氣浮,事情也多,習慣於速食式的進食,似乎難以適應精密的理論抉擇,這是時代特點。在過去農耕時代,大家都慢悠悠的,走路像老牛甩著尾巴搖搖晃晃,心比較靜定一些。現在都市裡,車一輛快過一輛,稍微開慢一點,後面的人就急死了,喇叭直按;還有快速的鐵路,高鐵、動車。

 

故只要有人隨便舉出一部經典,或宣揚某個法門,立即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眾。

 

  大家都希望速食式地解決問題,也不會去選擇,也沒有這樣的基礎,根性、時代就是這樣。現在五花八門的說法很多,就有與之相應的人。現在賣東西,什麼都賣得掉,往那裏一坐,拿一堆土疙瘩放旁邊,就有人來問土疙瘩是怎麼回事,只要有人賣,就有人買。假冒偽劣的東西根本沒有用,也有人去經營。物質上、精神上、信仰上都是這樣,這是知見稠林。

 

  凡夫在這個時代很難遇到正確的法,就看各人的緣分。你能遇到一個正確的法,能遇到讓你得益的善知識,那是你過去的因緣福報;不然很難遇到。

 

人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宗」,也無心尋「宗」。

 

  對於宗學理論意義上的「宗」,一般人不知道,也無心尋宗,也沒有這樣的心思和心情去依完整的宗派理論來建立修行。就是遇到什麼算什麼,網路一打開,看到某個法師覺得比較有緣,就學他的了。

 

可是對於一個嚴肅的修行者來說,必然不肯如此草率盲從。

 

  什麼叫「嚴肅的修行者」?面對這麼多法門,他要有一個完整、嚴密的取捨。在唐朝時代,諸宗大德為什麼要建立宗派?因為他們都是非常嚴肅的修行人,他們總有一個交代,自己也好,弘化勸他人也好,必須有完整、系統的理論作指導。

 

諸宗匯歸淨土,淨土宗必須復其獨立、完整的本來形態,這樣才能使衰靡已久的佛教重豎脊骨:此為當今佛教的時代課題。

 

  這是一句結論的話。

 

  「諸宗匯歸淨土」,為什麼諸宗要匯歸淨土?就是諸宗依照本宗的修持方法,已不能使普通大眾得到法門利益,諸宗力量不夠了,所以要依靠淨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八個宗派就像房子的八根柱子一樣,本來是八根柱子支撐著一所房子,後來七根柱子對淨土宗說:「我們支撐不住了!我們靠你,把你當中柱。」結果淨土宗說:「我也靠不住,我要靠你們!」這間房子就倒掉了!所以,七根柱子要靠淨土,淨土就一定要獨立起來。讓淨土宗豐富、充實、獨立起來,這是挑起重任,這是因為各宗各派都要倚仗淨土法門,這不是標榜自己、打擊人家。

 

  隋唐時代有很多高人,法勢特別興盛,也不存在諸宗匯歸淨土的問題。而現在大家都倚靠淨土,如果淨土宗再不能給大家信心,說「我也不行」,那怎麼行!就像開車一樣,一輛車上坐了四個人,你問司機:「這條路怎麼走啊?」司機說:「對不起,我也不知道。你們看往哪裡走?」車上幾個人都靠司機,司機說「我也不知道」,那整個車上的人不就完了嗎?諸宗匯歸淨土,淨土宗再不獨立,不就散架了嗎?

 

  你說淨土宗要獨立,你想獨立就能獨立嗎?大家在迷失的道路要靠你,你自己手一舉高,但你本來就不知道路,要靠你也靠不住。

 

  這就是歷史因緣,善導大師的著作回歸本土面世,我們一看,兩眼放光,這下靠得住了!這是給整個佛教帶來希望和利益,是當今佛教的時代課題。這樣佛教就有脊樑骨了,出去說話就有力量了。

 

  不管怎麼樣,修行的人對自己本宗的法門,對自己的信仰,如果沒有這種堅實的信念,怎麼去教化人家?你是一個傳法者,高喊:「大家都來學佛吧!學佛很好啊!」

 

  「怎麼好啊?」

  「你自己學就知道了。」

  「你證道了沒有?你開悟沒有?三業煩惱斷盡了沒有?」

  「沒有,我在努力學習。」

  「今生行不行?」

  「佛教修行是長遠的,今生是不行的,來生吧。」

  「來生到什麼時候?多長時間?」

  「發菩提心,要『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這樣發大心的人是很少的,而且來生怎麼保證不退步?來生一定能做人嗎?一定能夠生在有佛法的地區嗎?能夠接續上世的善根嗎?而且生生增進都沒有把握。把佛法修行放在毫無把握的狀態下,作為一個嚴肅的修行者,也是不敢苟同的。

              

  (三)宗的定義

 

法相宗的窺基大師(玄奘大師的弟子)在《大乘法苑義林章》當中解釋:宗,為尊、崇、主之義。尊,至尊至上;崇,特崇特仰;主,統領一切。引申即為獨尊、統攝、唯一、最勝等義。
 

八萬四千法門,有尊、有崇、有主才有宗,否則就沒有宗。

據此,我們可以簡單定義:在佛說的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法門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即稱為「宗」。
 

  (四)宗的特性

 

由宗的定義,可知宗有以下幾重特性: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

1.獨尊性

獨尊某一法門為主,唯一而無二,不可能有與之並列、平等的法門存在。
 

如國無二主,在一宗之內,也不可能有兩個平等、並齊的法門。如禪宗獨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淨土宗獨舉念佛。這樣才能立宗,不然宗就不能成立。
 

  這是從哪個角度說的呢?是說宗門在修行當中一定是唯一的。
 

  「法都平等」,這話一聽就是沒有宗,修行就沒有宗骨,抓不住要點。

但這並不是因為要立宗才有的武斷主張,而是因為經中本有此義,故據而立宗。比如《法華經》說「唯此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天臺據此而立宗。《無量壽經》稱讚阿彌陀佛「我建超世願」「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極尊」,淨土依此而立宗。
 

  《法華經》中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三乘教法是方便,匯三乘歸一乘,天臺據此立宗。如果《法華經》沒有這樣說,能說統攝三乘、建立宗派嗎?所以,依據「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天臺才可以立宗。祖師大德立宗都有他們的教理依據。
 

2.統攝性

以此獨尊無二的法門,統攝其餘一切法門。

這樣就能很好地兼顧佛法的整體。同時,這個宗派才能建立起來。如果在法義上不能高屋建瓴地統攝其他法門,那就無法獨尊無二。
 

  一個宗派,如果不能統攝其他法門,就獨尊不起來。要是國王不能統領全國大眾,怎麼能成為國王?比如,淨土宗念佛稱為正定業,念佛就統攝四個助業:念佛是順彼佛願;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是協助,像四個大臣,協助修行人進入本願稱名。念佛為王,統攝四個助行,五個加起來是正行;正行統攝一切雜行、定散萬善;雜行,以要門來講,又可以覆攝一切聖道門的修行:這樣就有統攝性,也有獨尊性,宗才能建立起來。
 

比如小乘和大乘相比,小乘要獨尊,尊不起來。小乘心量也小,證果也小,怎麼能夠統攝大乘呢?大乘就可以統攝小乘。

大乘裏面又有種種不同:有漸法、頓法,有權法、實法,有偏法、圓法。總是頓法、實法、圓法統攝漸法、權法、偏法。
 

  實,是真實法。權,是方便法。圓,是圓滿的教法。總是以頓速的、真實的、圓滿的教法,來統攝漸次的、方便的和偏而不圓的教法:這是大乘的通則。
 

  關於小乘和大乘,現代的學術界有人從歷史考據的角度,提出了大乘非佛說的觀點,說大乘不是佛講的。這種觀點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佛教的境界,是超越世間語言、邏輯和時間序列的。用世間做學問的方法來推測、判斷、考證佛教,當然就會存在局限性。這就好像用英語的發音標準和語法規則來衡量漢語,於起步處即已埋下錯根。
 

  那麼從佛法的角度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其實在佛陀時代,佛陀講法有種種的形式,有的顯說,有的密說,有的人間說,有的天上說,有的龍宮說,說法的地點和方式都是不可思議的。在佛陀時代,雖然大小乘並說,也並存,也有不同的結集者,但是,在佛滅後幾百年間,因為大乘的根機還沒有普遍成熟,所以大乘經典在人間流行得並不廣泛,只是默默地口耳相傳,傳續下來。大約在佛滅後六七百年間,大乘根機成熟了,大乘經典才紛紛應現在世間。後來考據的人會說「你看,這個時候才有大乘經典」,其實不是那個時候才有,是那個時候根機成熟了,就顯現出來了。佛法的顯現、流通就是這樣,什麼時候相應的根機成熟了,相應的經典就展現出來。比如說善導大師的《觀經疏》,難道是今天才造出來的嗎?顯然不是,它原本就有,只是在中國這一千多年來隱沒了,因為眾生的根機、時節因緣沒有成熟,它就傳到日本,直到近代才回到中國。

 

3.體系性

為了達成統攝,必須有系統的安立,以使一代佛教所有法門,依其相狀、地位、價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整然而嚴密的體系。

有了這個體系,才能保證自宗法門處於獨尊的地位,同時維護佛法的整體性,以使佛一代所說法門各各都有其相應的位置。如此,左右逢源,進退自如,建立一家理論,指導行人修學;否則,支離破碎,漏洞百出,宗都建立不起來,如何指導修行。
 

  統攝,不是強制命令說「我來統攝」;要達成統攝性,必須要有教理體系,必須要有系統的安立。比如,建制封王,要有體系才能保證王位是穩定的,才能保證國家整個架構是穩定的、國家運轉是正常的。這樣,一方面保證自宗法門處於獨尊地位,同時維護佛法的整體性。
 

  建立一家理論,指導行人修學、弘法,必然會面對不同法門、不同根機、不同學派,一定會有激盪的。在教理、行持方面,大家互相之間一定會辯難,因為這是修持,真理越辯越明。如果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怎麼來應對?自己腳都邁不開,你進一步,人家一說又縮回來了。所以,不管是自己修行,還是指導學人修行,都要有完整的理論。否則,沒有完整的體系和架構,就支離破碎,必然漏洞百出。這樣,宗建立不起來,如何能指導學人修行?
 

  (五)成熟、完整意義的宗

 

  怎麼叫「成熟、完整」呢?比較起來就有不成熟、不完整的。
 

宗派的建立,有一個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起初源於個人修學的需要,進而成為指導大眾修學的需要;起初源於對一部或少數幾部經典的研究,進而擴及對佛說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
 

  宗派的建立,一開始不成熟,最後發育成熟。起初源於個人修學的需要:個人要修學,就一定要有個抉擇,一定要有個判斷、理由,一定要對整個法門有自己的看法、理解。「進而成為指導大眾修學的需要」,這就更廣泛了。「起初是源於對一部或少數幾部經典的研究,進而擴及對佛說一代教法的分判、整理」,這就成熟了。
 

1.宗具「三性」
 

成熟、完整意義的宗,必然具有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否則的話,就是不夠成熟。
 

  宗派的創立,經過六七百年的時間,一開始是經典的翻譯、解釋等等,還沒有形成宗;慢慢形成學派,學派還沒有成為宗派。學派就好像個人有塊地盤一樣,宗派是大一統的狀況。比如淨土宗,雖然是突出淨土三部經的,但它的基盤是整個佛教,對整個一代佛教要有個說明,把一代佛教分成聖道門和淨土門,聖道門又是難行道;天臺宗用藏、通、別、圓這四教來判斷一代佛教,然後在其中建立天臺宗,稱它為「純圓獨妙」的殊勝法門:這樣就是一個大一統的狀況。學派不像宗派這樣,學派只管它這一塊,就不夠圓熟、成熟。
 

起初創宗的大德,本於自我修學佛法的特別感悟,進而悲心憫眾,弘揚此法門,所以才要立宗;並非為顯示我能,獨立門戶。
 

  祖師是在這種情況下立宗的。比如善導大師立淨土宗,並非為了顯示他能獨立門戶,而是知道這個法門是佛陀出世本懷,是懷著大悲大智,要弘揚這個法門,救度眾生:是以這個因緣來立宗的。
 

除了佛萬機普育,萬法並開,諸宗大德弘法,皆是各有所主,各化有緣,也就是各有所宗之法門,以攝化與此法門有緣的眾生。
 

  諸宗大德弘法,都是主某一方面的——主天臺、主華嚴或主禪等等,各化和他有緣的眾生;也就是各有所宗的法門,各主一面,以攝化與此法門有緣的眾生。
 

立宗原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為突出我之法門,故有「獨尊性」;為兼顧其餘法門,故有「統攝性」;為使自他一切法門整然有序,故有「體系性」。
 

  「立宗原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這是兩者的關係。建立宗派的目的,不是為了無事找事立個門戶,而是為了悲心憫眾、弘揚一個法門。  

 

  弘法必須要有所宗,一定要有一個宗旨、方向,要有一個主的突破點。宗和弘法,這兩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為了突出所宗的法門,弘法要突出這個法門的優勝。弘法者本身也有這樣的感悟,同時也給別人這樣的信心,所以它才有獨尊性。
 

  同時,為了兼顧其餘法門,要有統攝性。畢竟所有法門都是佛所說的,要兼顧其他法門,就要有統攝性。

 

  為使自他一切法門整然有序,就要有體系性。
 

  這是必然的「三性」的要求。
 

2.宗的排異性
 

系統安立,不容破壞,故有「排異性」,如生命體之排異功能。
 

  「排異性」是什麼意思呢?宗派整個系統安立之後,不可以對它破壞,否則就散架了,就無所謂獨尊,也無從弘法,所以宗有排異性。排異性就像生命體的排異功能。

 

系統安立,要保持它的穩定性。一旦破壞,系統散架,就無所謂獨尊,也無從弘法。
 

  系統安立,要保持它的穩定性,由於弘法的需要,宗派建立的必要性,所以宗有排異性。

 

  比如,天臺宗行人要解釋天臺的理論,在天臺宗範圍之內,就以智者大師為標準,其他對《法華經》的解釋就不予認可。
 

  修學淨土宗的人,對《觀經》《無量壽經》的解釋,對念佛的解釋,就一定依善導大師,對他宗的解釋就要排斥,不用諱言,肯定不認可它,善導大師說那是「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當然不能接受。所以善導大師要「楷定古今」。
 

  排異性是很自然的,每個宗派都有排異性。打個比喻:
 

一個生命體,跟它相應,它就接受;若不相應,它就排異。比如接骨安鋼板,鋼板與原身不同質,身體就會排異。
 

  有人腿碰壞了,接個鋼板,鋼板跟原來的身體不是同質的,不是他本體的東西,身體就會排異,遇到下雨天就會酸疼,這就是排異。
 

成熟、完整意義的宗派,是活的,就像生命體一樣,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動,自然就有排異功能,不然就不成其為指導學人修行的活宗,而是死物。
 

  淨土宗也好,禪宗也好,建立起一個宗派,它本體是一個生命體,是非常鮮活的一個系統。加入了他宗的觀念之後,它們不是一體的,那麼本體自然就要排異他宗。
 

  排異性顯示一個宗派的圓熟,顯示它是活的;不然就是死的。如果是一個死人,鐵釘釘進去他也沒反應,他沒有排異性。一個宗派如果是圓熟、鮮活的,一定不會允許隨便什麼觀念、信仰加入進來,它有個非常完整的系統來維護自身。這是它的優點和長處。
 

  宗派的特性,除了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這三點,其實排異性也是一個重要的特性。「排異性」這幾個字看起來好像是不包容、排斥異己,會引起誤解,所以需要作一些說明。
 

  一個宗派,毋庸諱言,自然是有它的觀念、理論、規範,不允許和它相反、相左的東西來干擾,自然會有這種排異性,這是不需要避諱的。同時,這也是顯示宗派本身的優勝、長處,不然就不知道痛癢。成熟、完整意義的宗派是活的,像生命體一樣,有它本身的生命和能量流動,自然就有排異功能,不然就不能成為指導學人修行的活的宗派,而是死路。
 

雖說排異,但因為是在對一代佛教已有系統安立的前提下的排異,僅為保證本宗法義純正的施設,所以不會影響佛教整體。
 

  話說回來,雖然說排異,因為各宗派都是佛教,是在一代佛教已經有了系統安立的前提下所謂的排異,它僅僅是為了保證本宗法義的純正而有的施設,所以不會影響到佛教的整體。有必要作這樣的說明。

 

3.各宗相生共榮
 

中國佛教諸宗的建立,很好地起到了突出自我法門、兼顧一切法門的雙向功能,便利眾生各擇有緣法門修行,弘法大業得以有序進行;實為中國祖師之偉大創舉、智慧結晶。
 

  宗派的建立,這兩點一定都要有:既要突出自己的法門,同時還要兼顧其他一切法門。只側重一面,就會傷害佛教整體。如果只突出自己的法門,那會傷害佛教整體;如果沒有原則性,大家都很好,不突出自己的法門,那麼弘法的旗幟都沒有,眾生也無所依從。
 

  宗派建立有很好的作用,「便利眾生各擇有緣法門修行,弘法大業得以有序進行」。有這兩點作用,學人就方便了,整個弘法事業也都會非常有序。
 

突出我宗法門,依止這個法門的有緣眾生就能信心百倍;兼顧其餘法門,就為他宗預留了推展的空間。這樣雖說有八宗,不但不會彼此掣肘,反而目標一致,如分兵合作,協同作戰,佛教整體弘法大業才會有序進行。
 

  各個宗派儘管講各自宗派的長處和優點,儘管講各自的教理、經典依據,這是不相妨害的。有緣的人就能夠選擇自我修行的法門,心無旁騖。同時,各宗派在整個佛教體系裏像分兵合作一樣。
 

縱觀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發展、演變歷史,只有和諧相處、相生共榮,從來沒有教派鬥爭,更不必說流血衝突,充分實證了佛法的空性真理及慈悲精神,反映出佛門祖師的悲智雙融、自利利他。
 

  這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教派紛爭,在教義上是有的,比如說對於學術性、學理性的研討,甚至是激辯。天臺宗就有山家派、山外派,搞了幾十年討論,辯論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哪一個代表智者大師的觀法思想。這都是學理上的爭論,都是必要的,都是可以的。
 

  關於宗派創立的《略談中國佛教的「宗」》這篇文章就學習完了。對這篇文章,大家學起來可能會覺得陌生,因為大家對「宗」的觀念思考得可能比較少;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在學界也是不多的,大家目前對此都比較模糊。我們之所以突出這一點,是因為我們在淨土法門處於風口浪尖,擔負著淨土宗復興的任務,也擔負著把法門突出來、給眾生指明方向的任務。這必然要有一個說法,不管是自修還是化他,都要有比較完整的思路、線索、條理來安排這些,不然就會很零碎。
 

  總之,宗派創立是一個偉大創舉,它是不容易的,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大街上如果車很少,就三五輛,那無所謂,大家隨便開;現在大街上車很多了,那就要有一套交通法規,否則怎麼運行?宗派創立也是如此,經典翻譯得很多,法門很多,有很多人在修行,就一定要有一套規則,來保證自修化他有序化、簡捷化、有效率。這不是件小事情,這是一個偉大創舉。
 

  打個比喻。如果社會是家族式或者部落式的,大家都是老百姓,就可以在一起簡簡單單地居住、生活。但是,如果要成為一個國家,成為一統的局面,就一定要有制度,要有尊卑,要有王、臣等等的安立,這樣才有體系性,才有國家規模。
 

  佛教通過幾百年經典翻譯、研修,到了隋唐時期,一定要有一個安立。不然,法門有很多,都是散的。各個宗派的創宗祖師都不是簡單的人,以他們的智慧和對整個佛法的理解,形成一種判教的系統理論。所以說,安立一個宗派,有它的必然性、邏輯性和大智慧在裏面。(完)

(摘自《淨土宗概論講記》)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