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壹、《淨土宗概論》
第六章 起行

第一節    起行之意義

       由安心而起於三業修行,稱為起行。

 

       安心為信仰之意識,起行為實踐之行為。「安心、起行」意同「發心、修行」。

 

       前章所舉三心為安心,以下所說正行、雜行,正定業、助業屬起行。單有安心或單有起行,皆不能達成目的,必須安心、起行具備,方得往生之大益。安心、起行,為行者目、足。智目行足,到清涼池。

 

       安心能守護起行,起行也能守護安心;心行相資,不一不異,如珠與光,離珠無光,離光無珠。然隨根機不同,安心、起行有時間之差別。橫具三心者,心行同時具足;豎具三心者,先具安心,然後起於修行。

 

第二節    正雜二行

       起行,大別為正行、雜行二種。

 

       「正」「雜」是就往生極樂這一目標而言。「正」即純、直。純粹彌陀、極樂之行,與彌陀、極樂直接相關之行,即為正行。正行有五種,稱五種正行,詳見下節。

 

       「雜」即不純、非正,有「通雜」「間雜」二義。從感果來說,其所修行通於人天三乘[1]及十方淨土,稱為通雜。又就行因來說,除西方淨土一行之外,間修餘行,稱為間雜。總之,五種正行之外,諸善萬行悉名雜行。

 

       以淨土三經來說,《大經》三輩文「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之念佛為正行,其餘出家、發心、造像、起塔等諸善皆為雜行。《觀經》十三定觀及下三品之念佛為正行,序分三福及中上六品諸行皆是雜行。《阿彌陀經》一日七日念佛外,不說餘行,故《阿彌陀經》所說總是正行,無有雜行。

 

       又,「正雜二行」「專雜二修」大同小異,二行就所修行體,二修就能修心相,而有相互交錯。正行必然要求專修,故五種正行一一說「一心專」;專修所修必是正行,若所修為雜行,只稱為雜修。

 

       又「專修」與「一向專修」也稍有差別。「專修」之詞總通於五種正行,以簡雜行;「一向」之詞唯可用於稱名正定業,以簡助業。

 

       雜行雜修能否往生,有種種異說:

 

       一謂雜行不能往生。貪瞋凡夫所行諸善,與涅槃界不相應故。

 

       一謂雜行非一概不得往生,若不具三心,不得往生,若具三心,亦得往生。然雜行行體與彌陀無關,安心起行相違,難具三心;正行行體與阿彌陀佛一致,自然容易具足三心。依此可說,雜行難生,正行易生。

 

       一謂雜行具三心得生者,三心即是念佛心,故雜行得生非雜行之功,功由三心攝歸念佛。譬如有人依自力辦事不成,轉托王力,其事乃成。若就事相,可說事由其人而成;克論實質,完全由王力成辦。依此可說,就表相,雜行、念佛皆得往生;論實質,唯念佛得生。

 

       第一義簡明,第二義從容,唯第三義極成念佛,巧攝餘行。

 

 

第三節    五種正行

       一、讀誦正行

       讀誦淨土三經。若聽聞他人讀誦、講解淨土三經及淨土宗祖師相承論釋,皆可攝於讀誦正行。

 

       二、觀察正行

       觀察極樂依正二報莊嚴。依正二報,即依報與正報。正報指佛菩薩之五陰[2]身,又名正果。依報即極樂世界國土,如寶地、寶池、寶樹、寶樓、宮殿等,總為佛菩薩正報身心所依,故稱依報,又稱依果。

 

       心緣其事為「觀」,觀心分明為「察」。觀察通於定、散。如定心修持十三定觀,及散心思維、想像、欣慕、憶念極樂莊嚴,皆為觀察正行。凡夫根劣,多為散心觀。

 

 

       三、禮拜正行

       禮拜阿彌陀佛。

 

       四、稱名正行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五、讚歎供養正行

       讚歎供養阿彌陀佛。「讚」為讚其功德,讚之不足復加稱揚為「歎」,以下薦上為「供」,以卑奉尊為「養」。

 

       讚歎局於口業,供養通於身口意三業。如供香花、燈明等為身業供養,口誦「手執香花常供養」之文為口業供養,意念供香花等為意業供養。若讚歎、供養開為二者,即是六種正行。然通常皆合讚歎供養為一,稱五種正行。

 

第四節    助正二業

       就前五種正行,開為五種,合為正助二業。其中第四稱名正行為正業,前三後一四種正行為助業。

 

       正業,全稱「正定業」,出自宗祖《觀經疏‧散善義》: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正」者,相對於助。

 

       「定」有「選定」及「決定」二義。「選定」者,昔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菩薩時,從二百一十億諸佛誓願海中,獨選稱名一行以為凡夫往生之正因,而發念佛往生願——第十八願,故以稱名為彌陀選定之往生行。「決定」者,稱名既是彌陀本願所選定之行故,決定往生。約佛即是選定,約眾生即是決定。本願選定之行故,決定往生;決定往生之業故,本願選定。二義還成一義。

 

       助業者,能助行者之心,行於本願稱名,故稱助業。若廣論之,助業不止四種正行,而有同類助業、異類助業。

 

       同類助業,即前三後一四種正行。此四種正行,約其行體,與所助之念佛同屬歸命阿彌陀佛之行,故稱同類助業。

 

       若行者心念、口稱,精進勇猛,唯修念佛,長時不怠,則不需要助業;若其性懶惰,於單純重複之念佛,心生懈倦,則須修助業,以勵正定業。

 

       如讀誦淨土三經,見其或明「光明攝取」之德,或說「滅罪往生」之益,處處廣讚念佛功能,依之,念佛之心自然勇進,是由讀誦助入念佛。

 

              又觀察極樂依正二報之時,心緣極樂勝境,尤其如來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正當其時,自然除懈怠之心,而勇進念佛。

 

       又修禮拜正行之時,瞻仰如來尊顏,思佛身萬德莊嚴,專為救度我等,願生之志更加懇切,然得生之行無過念佛,故隨願生心增而念佛益精。

 

       又讚歎佛德,自然生起願見佛之心,見佛心起,念佛心增。

 

       異類助業,如《大經》三輩所說出家、發心、造像、起塔等,以及《觀經》三福等諸行皆是。這些雖然實際上是雜行,從其助成念佛這一方面,稱為助業。由於其行體與彌陀之行不是一類,故稱異類助業。

 

       或有在家,公私事務繁忙,多有障礙,難以做到靜心念佛;而由出家,得以息心山林,掩影雲霞,自在念佛,故以出家為念佛之助業。

 

       又有俗塵喧囂,境緣憒鬧,念佛常怠;若詣道場,見像敬禮,念佛易專,即是以塔像為念佛之助。

 

       又若不發心,不觀自他受苦,念佛易倦;若發心自他兼濟,悲念自他受苦,自然熾盛念佛,即是以菩提心助成念佛。

 

       其餘諸行助成念佛,一一準知。

 

第五節    二行二修得失

       正雜二行、專雜二修之得失,是約正行雜行、專修雜修行體而論,不關行者之根機利鈍、行業勤怠。

       正雜二行有五番得失,專雜二修有十三得失。

 

       一、五番得失

       依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之釋,正行有五種得,雜行有五種失,稱作「五種得失」,或稱「五番相對」。

 

       (一)親疏對

       修正行者,於阿彌陀佛甚為親暱,故名親行。

       反之,若修雜行,與阿彌陀佛常相疏離,故名疏行。

 

       (二)近遠對     

       修正行者,於阿彌陀佛甚為鄰近,故名近行。

       若修雜行,與阿彌陀佛甚為遙遠,故名遠行。

 

       親近對與疏遠對,乍見雖似無別,但善導大師《觀經疏‧定善義》立「親」「近」二緣以示差別。「親」,親暱,是約心而言。此世界與極樂淨土雖遙隔十萬億佛土,然彌陀與行者常相憶念,不相捨離,故說為親。「近」,鄰近,是約處所而言。阿彌陀佛常來守護行者,如影隨形,現在一處,須臾不離:是即二者之差別。

 

       (三)有間無間對

       「間」,間隔、間斷。修正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常不間斷,故名無間。

       反之,修雜行者,與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故名有間。

 

       (四)不迴向迴向對

       正行之行體,本自趨向西方故,即使不別用迴向,自然成往生業,故名不迴向——但這並不是說完全不能迴向。

 

       修雜行者,安心與起行不相應,若不特別迴向,不成往生因,必須特別迴向,方成往生因,故名迴向。

 

       (五)純雜對

       「純」即正行,「雜」即雜行。正行為純往生極樂之行,故名為純。

       雜行為非純往生極樂之行,通於人天及三乘,亦通十方淨土,故名為雜。

 

       二、十三得失

       專修正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以此決定往生之利益,故說為「得」。雜修行體與彌陀不相應,發得三心之人甚為稀少,如此則千中無一往生,故說為「失」。然並非雜行雜修之人一律不具足三心,故對雜修行者,若以寬容態度與而言之,即說「百時稀得一二往生」;若以嚴峻態度奪而言之,則「千中無一往生」。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雖舉專修四得、雜修十三失,但專雜番對,准之專修亦有十三得。雜行十三失列舉如下,反之即正行十三得。

 

       (一)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修雜行者,行雜行之行,受雜行之教,近雜行之人,至雜行處所,由此「行、教、人、處」四種雜緣交錯動亂,退失念佛正念。

 

       (二)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雜行非彌陀本願所誓之行,故與本願不相應,百中僅得一二往生。正行則百即百生。二者大異。

 

       (三)與教相違故

       《觀經》雖先說定散諸行,最後唯勸念佛,可知:念佛為世尊本意。雜行非世尊本意,與世尊教勸相違。

 

       (四)不隨順佛語故

       《阿彌陀經》中,六方諸佛唯證誠念佛往生不虛。雜行缺諸佛證誠。既不隨順諸佛證誠之語,往生者稀少。

 

       (五)繫念不相續故

       正行是與阿彌陀佛一體之行,修之者自然念念相續,心繫極樂。雜行與彌陀、極樂無直接關係,行者心不繫念極樂,或百人僅得一二往生,乃至千中無一往生者。

 

       (六)憶想間斷故

       專修之人,心住於淨土境界,憶想無有間斷。雜行行體牽向餘方,而非憶想極樂,所以為失。

       第五失與第六失,似同而別。「繫念」即欣求,屬安心;「憶想」屬意業起行。

 

       (七)回願不殷重真實故

       「回願」即迴向發願,「殷重」即慇勤鄭重。雜行雖可迴向得生,然必須決定真實心中回願,此由回願不殷重真實,缺於深心、至誠心,不得往生,所以為失。

 

       這有兩方面:

       一就能回之心。專修正行,行體與阿彌陀佛親,安心、起行全體相應,故迴向發願亦殷重真實。然雜修行體與極樂無關,與阿彌陀佛疏隔,安心、起行互相違背,故回願亦非殷重真實。

 

       二就所回之行。專修正行,行體與阿彌陀佛一致,由阿彌陀佛發願救度眾生殷重真實故,行者亦得真實功德。雜行行體與彌陀無關,以凡夫有為心[3]修之,總為虛假,無真實功德,故其回願亦不殷重真實。

 

       (八)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

       此有二:

       一謂念佛不為煩惱所染,喻如蓮花出於污泥,不為污泥所染,雜行為諸煩惱所染。雖然專修、雜修俱起煩惱,而有染、有不染故,得失大異。

 

       二謂「貪瞋」屬五濁中煩惱濁,即五鈍使[4],「諸見」即見濁之五利使[5]。諸見損四諦、十六行相[6]等理觀,貪瞋損於供養、起立塔像等事善。若修雜行,修觀法時,諸見疊起;行事善時,貪瞋競生。然念佛,不涉觀法,故諸見不起;非行事善,故貪瞋不生。由此,念佛不俱起貪瞋諸見,唯雜修俱起貪瞋諸見,故以念佛為得,雜行為失。

 

       (九)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慚」為自恥,「愧」為恥他,「懺」為梵語「懺摩」之略,漢譯即是悔過,「懺悔」為梵漢並稱,即痛改前非之義。

 

       雜修之時,俱生煩惱,於中起惑,微細難知,既不知過失所在,故無慚愧懺悔心。此從第八失相關而來。又惡取空[7]者,無懺悔心,此過起於緣理心,故且屬於行失。若修正行,由機深信,則「念念稱名常懺悔[8]」。

 

       (十)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

       「佛恩」即阿彌陀佛本願救度之重恩,又釋迦如來勸化專修之重恩。若正行念佛相續之時,順彌陀本願,稱釋迦本懷,即為憶念報謝二尊重恩。雜修之人,不明佛意,昧於佛恩,故無念報佛恩。

 

       (十一)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

       若修正行,信知自身為罪惡凡夫,無一所長,偏憑彌陀求出離故,不生輕慢,不起名利。雜行之人,由行體之失,或以「我身堪能修學戒定慧三學」,或以「生佛平等」,貴己等佛,如是心生慢舉,染於名利,故以為失。

 

       (十二)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

       「人我自覆」即以我勝他,驕於他人,生於我慢,覆障自心。「同行」即彼此志同道合,共修出離之行。「善知識」有三種:外護,同行,教授。此指教授善知識,上之「同行」即同行善知識。

 

       修雜行時,由行體之失,自然傲慢不遜,以我為能,輕視他人,不樂親近專修念佛之人。

 

       (十三)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樂」即喜好。雜行之人,由心召感,自然好修雜行,好聞雜行教,好親雜行人,好至雜行處;由此好樂,趨附種種雜緣,既障自身往生正行,亦障他人往生正行。

 

       十三種得失,為總通專雜之諸行而說,未必一一行上各各皆具有十三種。若細分別,專修當中,第四稱名正定業,必具十三得;前三後一四種正行,具闕不定。又雜修之失,亦具闕不定,或悉具十三失,或不悉具。

 

       業行人,切須明辨專雜得失,捨雜行雜修,歸專修專念,成辦往生大事。

 

果失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往生者)。
緣失乃由雜緣亂動
因失總失 1失正念。
別失教(理)失2與佛本願不相應。
3與教相違。
4不順佛語。
行(事)失5繫念不相續。
6憶想間斷。
7回願不殷重真實。
8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
9無有慚愧懺悔心。
10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
11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
12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
13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

 

第六節    五念門

       五念門為往生之起行,源於天親菩薩《往生論》,而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予以解說。《往生論》與《往生禮讚》所明五念門,大體是同,至其細末,不無少異,今則主依善導大師之釋而說明之。

 

       五念門即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之五種行。「念」有安心之義,「門」即能入之義。此五種行,一一具安心故,能入往生淨土之門,故說五念門。如《往生論》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其五念門如下:

 

       一、身業禮拜門

       一心專至,恭敬合掌,香花供養,禮拜彼阿彌陀佛。禮即專禮彼佛,畢命為期,不雜餘禮,故名禮拜門。

 

       二、口業讚歎門

       一心專意,讚歎彼阿彌陀佛身相光明、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及國土一切莊嚴光明等。

 

       三、意業觀察門

       一心專意,憶念、觀察彼佛及一切聖眾光明,及國土莊嚴等。

 

       四、作願門

       行者專心,一切時處,三業四威儀[9]所作功德,悉皆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極樂淨土。

 

       五、迴向門

       迴向有往相及還相二種。

 

       行者專心,若自作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所作善根,皆悉與眾生共之,迴向往生彼國:此為往相迴向。

 

       又若不具足六神通[10],證得無生忍,則不能自在教化眾生。故發願自身生淨土已,乘佛本願力,速得六神通,證得無生忍,還來穢國,盡未來際,教化眾生:此為還相迴向。

 

       《往生論》尚有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園林遊戲地門之五門,稱五功德門,與五念門為因果關係。禮拜等五門為此土修因,依此往生彼佛淨土所得之利益,說為五項功德,故即是果。

 

       五念門與五種正行,並非完全不同,而是互有開合,不過是半開半合。其中,禮拜、讚歎、觀察三行,五念門與五正行彼此全同。五念門缺讀誦、稱名二門,五正行無作願、迴向二行。若彼此相合,須約三業門配屬。謂五正行之讀誦、稱名二行俱是口業,可合於五念門中讚歎門;五念門之作願、迴向二門同屬意業,可合於五正行之觀察正行。

        

 

       名詞註解:

       [1] 三乘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2] 五陰   色、受、想、行、識,或稱五蘊。

       [3] 有為心   有造作之心。

       [4] 五鈍使   貪、瞋、癡、慢、疑五種妄惑,由身見、邊見等五種利使而生,對利說鈍,故名鈍使。

       [5] 五利使   五種動念即生的妄惑:身見(執取五蘊根身)、邊見(執取常斷二見)、邪見(邪心取理,撥無因果,斷滅善根)、見取見(執取邪法以為勝法)、戒取見(執取錯謬的戒律)。

       [6] 十六行相   四諦各有四行,則為十六行:苦(苦、非常、空、非我),集(因、集、生、緣),滅(滅、靜、妙、離),道(道、如、行、出)。

       [7] 惡取空   撥無因果的道理而說彼此皆空。

       [8] 念念稱名常懺悔   稱名具足懺悔功能。

       [9] 四威儀   行、住、坐、臥,各有儀則,不損威德。

       [10] 六神通   一、天眼通(能見一切眾生、事物,能見自他來生境界);二、天耳通(能聞一切音聲,能懂一切語言);三、他心通(能知眾生心中所想、品行善惡);四、神足通(隨意變現,無遠不至,不受時空障礙);五、宿命通(能知自他過去多生多世所行之事);六、漏盡通(斷盡見惑思惑,不受三界生死)。

       [11] 大小乘論藏   《攝大乘論釋‧第八》《俱捨論‧第二十七》《阿毗達磨順正理論‧第七十五》等皆談「四修」。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