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淨土法門的核心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慧淨法師2017年7月29日講於圓光假日佛學班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請問大家,在岸邊上的救生人員,如果跳下水去要救人的話,他是救那個溺人,還是救會游泳的人?溺人。一個醫生來到人群當中,他是要治療有病的人,還是健康的人?有病的人。

  那麼,再請問各位,我們是健康的人,還是病人呢?(病人。)我們在水中是溺人,還是游泳的健將呢?(溺人。)是的,在六道的苦海當中,我們都是溺人,我們不可能憑自己的力量,從此岸游到涅槃的彼岸。如果我們是去游日月潭,或許還有可能,若是去游台灣海峽,那就非常困難了,若是要游過這個六道的苦海,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說,人生有一個最困難的,也可以說是絕對不可能的,那就是想單靠自力努力脫離輪迴、離開生死。不論今生現出家相苦修、苦行也好,或者生生世世現出家相精勤用功也好,都沒有辦法脫離生死輪迴。因此,善導大師才說,我們是常沒常流轉的人。

  「常沒常流轉」的「沒」,就是溺水,沒入水中,就是墮落三惡道。「浮」,浮出水面,就是人道,或者是天道。那麼登岸,就是解脫生死輪迴的苦海,就是阿羅漢。以我們的力量,沒辦法解決我們的煩惱,沒辦法脫離生死輪迴,所以阿彌陀佛來到這個生死苦海中,是要救溺者,好像醫生來醫院是要救病者一樣,病者才需要醫生,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醫生是針對有病者,不是針對健康者。

  我們三界六道的凡夫,都是溺人,都是病者,都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因此,我們都需要互相同情體諒、互相包容接納,不彼此批評跟責備。因為我是病人,你也是病人,我是溺人,你也是溺人,或許我是一百步,你是五十步,但其實相差不多,換新的一輩子,轉了一個輪迴,彼此還都是一樣。所以,六道輪迴的眾生,可以說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因為浮浮沉沉,身不由己,同樣都是輪迴的凡夫,都要彌陀的救度。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佛教是道德的宗教,是修行、修身養性的宗教,是向上、向清淨的宗教。所以一個學佛的人,不管學聖道門或學淨土門,不管體悟自己是善或是惡,在人世間的生活上,都要去惡行善,亦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尤其,愈是體會自己是一個罪人、是一個惡人、是一個不會修行的人,他的心地,應該更加地柔和、更加地謙卑。在柔和、謙卑的心境當中,他就會與人無諍,甚至能夠體會彌陀對他的愛,對他的包容與體諒。因此,他也會效法,會轉而去愛別人,包容、體諒別人,就會有一股正能量,要去發揮他的愛。

  同時,由於深深自覺自己是一個無力修行的人,在慚愧之下,他也會有懺悔的心,他會盡量地自我要求,不會自我放縱,自然也不會誤認為阿彌陀佛包容我、不跟我計較,反而要救度我,既然有彌陀的救度,反正我再怎麼樣也沒關係,何況本來就是個罪惡生死凡夫,那我就縱情為非也無妨,如這樣往墮落的方向,能改的反而不想改,可以避免的而不努力去避免,若是這樣的話,豈不是更加地惡劣了?

  所以,學這個法門,我們也要自覺都是佛教的法門,應該發揮正能量,能夠避免的惡要去避免,能夠克制的不良情緒要盡量去克制,不然的話,面對自己的內心,永遠都會不安。自己不好的行為,人家眼睛是雪亮的,也會看出來,也會對我們品頭論足。

  四書《中庸》第一篇說: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若可以離開的話,那是什麼道?還是道嗎?「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就是說,沒有比隱瞞藏覆的更顯露無遺了,沒有比微細的更加顯明可見了,也就是說,你愈隱藏,愈會顯露,終有一天會顯露出來。我們覺得很微細,別人看不出來,可是這裡卻說,反而更加清晰地讓人家看得明白,所以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前面還有一句,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是儒家的思想,什麼是天?什麼是天命?什麼是性?如果以儒家來講佛法的話,可能就很有問題,因為儒家沒有講佛性,沒有講不生不死的自性。當然,所謂天命,夫子罕言也,有關天命,孔夫子很少講到。其實,對我們來講,我們的天命是什麼呢?是業,我們隨業流轉,我們這個身體是業報身,我們所思惟的、所講的、所做的,就是過去以來的這一種等流業習。所以,就佛法來講,只有兩個,一個是佛性,一個是凡夫性,不是佛的話,那麼就是凡夫性。

  我剛剛引用那一段話,意思是說,我們學這個法門,不能善解的人,若往錯誤的方向推演,就會放縱自己,認為既然有彌陀包容,不管善、不管惡,反正我怎麼做都會往生極樂世界,都會解脫輪迴,不受報應,所以現在放縱一點沒關係,就會放縱自己。

  所以,聖道門跟淨土門比較的話,對我們這一個法門,如果不能善解,很容易走向放縱,很容易讓人家指責。因為我們強調信,重視念佛,以往生淨土為首要重點,對於修行、持戒與行善,因非往生淨土所憑,故不依憑。不依憑是僅就往生這件大事來講的,不能連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去做。倘若能夠避免的不良心行反而不去避免,而刻意地去犯戒、去做惡,以為這樣才能顯出自己是一個惡人,才能顯示自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這樣就誤解了阿彌陀佛的慈悲,沒有深刻地去反省自己,也沒有體會佛教的根本用意。

  佛教本來就是慈悲的宗教,慈悲的宗教本來就是要救度眾生離開六道輪迴的,所以橫說、豎說,佛教都不離開慈悲,不離開要平等地救度眾生。尤其是佛,無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空三心、泯四相,在無我的心態之下,不可能分別計較眾生是善、是惡,所以是平等的,這是佛的本懷,佛的本質就是這樣。

  當然,佛之所以要救度我們離開六道輪迴,是因為我們身不由己的一直在做惡,我們如果體會到這一點的話,就應該一方面接受佛的救度,一方面要盡力避免去做惡。佛是希望眾生向上的、善良的、清淨的,學佛的人戴著佛教的帽子,如果不以佛所想的、所做的,去想、去做的話,那就是佛教的罪人了,有一句話就這麼說,「出家人是佛陀的罪人,秀才是孔子的叛徒」。若能深深地反省、檢討自己,就會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有心修行卻無力實踐,然而,往往是知道了,但是習氣不容許,一逢緣遇境,習氣就又顯現出來了。

  從這一點來講,修行人都會永遠懷抱慚愧、柔軟的心,善導大師就說,要「常懷慚愧,仰謝佛恩」,要低下頭來,要慚愧,而且永遠懷抱著慚愧,同時也要仰起頭來,感謝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恩。我們是蒙佛救度的罪人,蒙恩罪人,因此,我們對於淨土法門要有這樣的理解。但理解之後,要講得很圓滿、很完整,卻是不太容易,連釋迦牟尼佛都感嘆,這個法門不好講,眾生也不易相信。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接下來,解釋「至心」兩個字。「至心」是涵蓋著「信樂」、「欲生我國」、以及「乃至十念」的。「至心」是真心的意思,真心包含一切,所以底下所講的「信樂」也好、「欲生我國」也好、「乃至十念」也好,都要存有至心,也就是要有真誠的心。所以,「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也可以說是從趣向目標來講的,「乃至十念」則是從方法來講的,不管方法也好,要達到目標也好,都要至心。

  以我們被救的凡夫立場來講,「至心」就是真心、真正的心、真誠心。當然,每一個眾生真正、真誠的心各不一樣,聖人有聖人的真誠心,凡夫肯定達不到;根機比較敏銳的人的真誠心,根機比較低劣的人也達不到。但是,每一個人就都以他的根機去落實他的至心,這樣子的至心就是真心了。

  至心貫穿著「信樂」、「欲生我國」,跟「乃至十念」,也就是貫穿所謂的「信、願、行」。信樂就是「信」,欲生我國就是「願」,願生我國,而乃至十念就是「行」,就是專一稱念彌陀佛名。也就是說,我們的「信」,要真心地相信,不是虛假的,我們的「願」,願生極樂,也是要真心願生,而我們乃至十念的念佛之「行」,也要真心,不是虛假地念佛。

  怎麼說是虛假的呢?譬如說,我們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乃至信阿彌陀佛平等、無條件地要救度我們,只要我們念佛,就一定能往生淨土,但這一種信,必須是內心真正的信,而不是打一個問號,問真的有極樂世界嗎?有阿彌陀佛嗎?也沒有看到有人往生去了之後又回來過。甚至疑問說,真的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的輪迴嗎?如果在外表的行為上表現自己是學佛的人,也是念佛的人,可是潛在內心中卻暗自打一個問號,這個就不是至心了。

  願生極樂世界的「願」也是這樣,要至心,而不是隨緣逐隊的,逢緣遇境跟人家參加一堂法事念佛,最後也念迴向偈,願生極樂國,可是內心卻不是真的那樣。念佛之「行」也是,不是隨人家念佛才念,也不是人家看到就念,人家沒看到就不念,這都是沒有打自內心真正地念佛。所以「至心」,這個真心、誠心,是最重要的,擺在最前面的。

  剛剛有引用到四書《中庸》,現在再引用《中庸》裡的一段話: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每一件東西,從一開始到最後,都必須要誠,如果不誠的話,就是虛假,就沒有實質意義了,所以君子以誠為貴。這是必然的,如果沒有誠,就好像沒有地板一樣,東西就沒有立腳之處了。人跟人的交往,都必須具備真誠,如果沒有真誠的話,就是虛情假意,甚至彼此利用,乃至爾虞我詐,那都是懷著鬼胎,有別的目的,所以就沒有真正交往的意義存在。做事也一樣,如果不是真心誠意去做的話,當然也就失去做這一件事的意義了。

  以儒家來講,儒家是由士、君子、賢、聖的階梯逐次向上邁進的。士就是讀書人,讀書才能懂得道理,懂得所謂的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乃至內聖外王的這些道理,因讀書明理,自我要求而成一個君子,再由君子朝向賢跟聖的境界去昇華。

  君子最貴重的就是誠,對一個君子來講,不真誠的語言,他不會講,不真誠的行為,他不會做,乃至不真誠的念頭,他也不會起。對他來講,無論身、口、意,都要真誠,都要對得起天、地跟鬼神。因為他曉得,一個人不管所做、所說、乃至所思,天地鬼神都知道,如果有不誠實,那麼天地鬼神也都知道。所以,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要能夠坦然地面對天地鬼神,因此一個修身養性的人或是立志要成為君子的人,就應當以誠為尊,以誠為貴。

  《大學》裡面也有說:

誠於中,形於外。心誠求之,雖不中,亦不遠矣。

  「誠於中」的意思是,內心是什麼,外表就會自自然然顯現出來是什麼。有這個心,自然就會流露於語言,付諸於行動。有一句話說,「言為心聲」,聽他的話就可以了解他的動機、目的,因為他所講的話,所顯現的舉止,一定是從內心自自然然地流露出來的。從佛教來講,身業、口業都不如意業,身之所以會這麼做,會到哪個地方去,就是有這個念頭,你會講什麼話,不管是好話、壞話,都是因為你先有那個念頭。

  所講的話,人家聽得到,所做的行為,人家看得到,這個叫「有表業」。至於起心動念,人家都不知道,那這個是「無表業」。雖然人家不知道,但它也是業,也是一個行動,也有一個磁場能量出來。如果有神通的人,或者有超能力的人,就能夠看出我們的起心動念。所以說,我們的起心動念,鬼神都看得到、聽得到,尤其是佛菩薩,佛菩薩是六根自在互用的,我們的起心動念,佛菩薩沒有不知道的。所以我們修身養性也好,或是學佛修行,要去惡行善、累積功德也好,又或者修其他的法門也好,都要至心、要真誠。

  在《無量壽經》中有兩句話說,「心口各異,言念無實」,這就是不至心、不真誠。「心口各異」,是心中所想的,跟口中所講的,都不一樣;而「言」,嘴巴所說的,「念」,心中所起的、所動的念,「無實」,就是不真實,這個是在說一般人,一般人都是這樣。

  然而,我們是學佛的人,不管學的是聖道門或淨土門,都要盡量做到身口一如、言行一致。我們淨土宗宗風的俗諦,有一句話說「凡事真心」,也就是說,不管老少賢愚,不管事情大小,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真心,如果沒有真心,那很顯然就是虛假了,所以我們要盡量做一個不虛假的人,「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既然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已表明要平等、無條件地救度任何人,為什麼又把「至心」這兩個字也擺在這裡呢?會不會有人因為做不到至心,而失去了救度呢?

  是這樣的,剛剛有講到根機,聖凡善惡的根機,各不一樣,應當各以自己的根機去發這個至心,試想一想,連世間的人我對待、做任何事情都要真心才有意義了,何況要往生極樂世界,這麼重大的事情,怎麼可以虛假呢?所以「至心」就擺在最前面。

  往生極樂世界這一件事情大不大?(大。)那既然是大事,往生極樂世界是不是要真?世間任何事情,有時候不得不假,可是往生極樂世界是不能不真的,對不對?不過講起來,世間要凡事真實、凡事真心,可能嗎?不可能,很難。我們這個肉體還生活在這個世間,要過家庭的生活,要過夫妻、父子、母女、親戚朋友的生活,要過人我互動、交際應酬的生活,為了要安全安定與生存,我們就免不了會有所顧忌與執著,我們眾生就是執著的眾生。

  然而,不論對世間再怎麼樣的執著,到人生最後二選一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去哪裡?(極樂世界!)那麼,是那個時候才選擇的,還是現在就要選擇?(現在。)因此,現在要不要真?(要!)往生極樂世界這一件事情,再怎麼樣都要真。

  人都是執著的,都是不知足的,我是民國三十九年(1950)出生的,在那個時代,社會上普遍都很貧困。我在小的時候,一天只吃兩餐,而且每一餐大部分都是番薯籤,大家有吃過番薯籤嗎?那個時候,只要有得吃,能夠過活就知足了,沒有想到,也沒有餘力去儲蓄、存錢。到了現在,一般人多少都能有點儲蓄了,儲蓄了一百萬,接著就希望儲蓄兩百萬;儲蓄了一千萬,就希望能夠儲蓄到兩千萬,否則就會不滿足。

  那有了錢了,接下來還要什麼呢?要名。所開的車子,能夠顯示他的身分,所住的房子,也能夠顯示他的身分,所穿的衣服、所買的皮帶,都是顯示他的身分的,人就是有這樣一種永不滿足的慾望,所以就往這方向去忙碌張羅。

  當阿公、阿嬤的,原本覺得能夠看到孫子也就可以了,孫子一生下來,就希望能夠看到孫子上學,孫子上學了,還希望看到孫子大學畢業,大學畢業了,還希望看到孫子怎麼樣?結婚。可是孫子結婚了,又希望怎麼樣?看到孫子生兒子。所以,人都是會執著的,貪戀世間,這是我們的本性,誰也不能笑誰。

  除非他苦惱來了,譬如說感情挫折、事業失敗或身體病痛,他才會覺得不如快點死了算了,否則的話,他就會一天盼望一天,甚至到了最後,還難分難捨。哎呀,我的家庭這麼美滿,我的事業這麼有成就,我在社會上這麼有地位,而且我的兒子、媳婦、孫子們,對我這麼孝順,又這麼可愛,阿彌陀佛,請你再讓我多待一天,待了一天之後,心中還會繼續盼望,阿彌陀佛,再讓我待一天吧,人都難免這樣,所以富貴學佛難。

  儘管我們凡夫習性是這樣,可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是不可以改變的,不能因為說,我的孫子那麼可愛,我希望看到他將來怎麼樣,所以阿彌陀佛,先讓我請個假,我這一輩子不想往生,如果這樣,那就是沒有「至心」了。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了解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緣,這一輩子只不過是一時的,只是短暫的因緣和合而彼此存在的,它不是永遠不會變的真實,時間一到就會變了。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不是說我想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你想要賺大錢,若是沒有福報、沒有因緣,再怎麼樣都賺不了大錢的。你不想貧窮,如果沒有富貴的因緣,不想貧窮也不可能。想跟某個人在一起,要是沒有那個因緣,要在一起也是不可能的;不想跟他在一起,沒有不在一起的因緣,要不在一起也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是因緣。

  當然,因緣不是宿命論,因緣也必須去創造、去改變,所謂「相由心生、業由心轉」,就是由我們的心去轉變,沒有因緣的,去創造因緣,有因緣想要改變的,也要去創造改變的因緣,所以一切唯心。然而,這些都是世俗的心,可以擺在第二位,但是往生的心,就應該擺在第一位。

  因此,現在就要選擇好,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不管將來是活到七十歲、八十歲,或一百歲、一百二十歲,時間到了,我就要往生極樂世界。儘管我的家庭很美滿,我的兒孫很可愛,但我曉得,這只不過是短短幾十年的因緣和合而已,不可能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永遠美滿的傳續下去。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而貪戀、執著這個可愛而短暫的境界,那麼最後就都隨業流轉了。因此,不要想說我下輩子還要跟我的家人、跟我的孫子、跟我的兒子,在此輪迴的世間,繼續相聚不離開,那是不可能的。如真想永聚不分離,那就要往生極樂世界。

  有一首偈說:「普願有情皆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家親眷屬想要永遠團聚,只有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由於每一個人的業不一樣,來生都會各自隨業流轉,將來即便見面,也不可能認識。這一輩子恩愛的夫妻、父子、母女,有可能在流轉當中,成為冤家債主、互相打殺,尤其是會跟我們結冤的,往往是跟我們有緣的,跟你無緣的,不曾跟你在一起的,怎麼會跟你結冤結仇呢?

  所以說,恩也好、怨也好,都是因為有緣,萬萬不可以執著這個緣,要執著的話,就執著往生極樂世界。到了那裡,「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到了那裡,我們貪瞋癡的無明黑暗,碰到了極樂世界的智慧光明,一剎那間,當下就整個消失了,我們佛性的智慧光明就顯現了,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光、無量壽了。

  總之,淨土宗講信、願、行,信要真、願要真、行也要真。雖然人在世間,為人處世,面對各種不一樣的環境,有可能不真,但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心一定要真,所以才說,這個「至心」貫穿「信樂」、「欲生」,跟「乃至十念」的念佛。

  接下來,「信樂」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中國字,因為有幾個不一樣的意思,而有的一個字有多個讀音,這個「信樂(ㄌㄜˋ)」──快樂的樂,也有讀「信樂(ㄧㄠˋ)」的──好樂的樂。這兩個「樂」是不一樣的。前一個「樂」,是快樂的意思,後面的「樂」,是好樂、喜歡、盼望、願意的意思。那麼「信樂,」在這裡是讀前面的「信樂」?還是後面說的「信樂」呢?我們來看釋迦牟尼佛怎麼解釋。

  釋迦牟尼佛在第十八願成就文中,解釋為「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所以「信樂」,指的是信心歡喜。那麼,為什麼會信心歡喜呢?因為真的有信心才會歡喜,如沒有真的信心就歡喜不起來。那這樣,就講到信是信什麼呢?信念佛成佛。所謂「信」,就是不懷疑,相信我們是貪瞋癡的凡夫,妄想雜念非常多,有心修行卻無力修行,可是這樣的人,也能夠因為念佛而被救。如果這樣子相信,因為有希望、有盼望,就會有歡喜,這是「信樂」的意思。

  第十八願的「至心」,接下來就是「信樂」,「信」擺在第二位。其實,一切也都要「信」,尤其是學佛,所以《華嚴經》有一首偈語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道是什麼?就是佛性,成佛的意思,「信」就是成佛的來源、根本。

  「信為道源功德母」,「信」也是功德的母親,你要擁有功德、要累積功德,首先要信,否則的話,等於沒有根基。

  「長養一切諸善根」,所有的善根,都必須要「信」,不論是五戒的善根、十善的善根,乃至解脫道、菩薩道,從最初入門修行,到最後究竟完成佛道,都要「信」。所以從一開始到最後,成始成終,都要「信」,「信」就是這麼重要。

  如果以剛剛引用的《中庸》所講的,「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來比擬的話,那就等於什麼樣呢?

信者,道之終始,不信無道,是故念佛信之為貴。

  就是這樣。也就是說,如果你念佛,卻不相信有佛,或者不相信你這樣子念佛就被佛救度了,如這樣就沒有一個根基,沒有根基就會怎麼樣呢?或許念佛不退,但會忐忑不安,最壞的情況,就是倒退了,這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沒有「信」,可見「信」很重要,「信」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節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