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問答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問答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講於2008年10月17日)

開示部分

 

       問:第十八願的往生和第十九願、第二十願的往生有何差異?依不同的願往生之後又有什麼差異?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這三願又稱為「攝生三願」,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稱為「當機願」,第二十願稱為「結緣願」。

 

       第十八願是直接乘彌陀的願力,進入彌陀無為涅槃境界;眾生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成佛是同時成就的;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迴向極樂世界,如果能這樣的話,也能夠往生。所以第十八願、第十九願也稱為「當機願」,是今生往生的願。

 

       第二十願是「結緣願」,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因為他求往生的心願不懇切,繫念我名也不專誠,到最後並沒有往生,只是種下了因,所以叫「植諸德本」。這個「植」的意思,就是現在種下了種子,要等到未來時機成熟了才會開花結果。「植諸德本」的範圍很廣,六度萬行都是德本,如果只將念佛當作是六度萬行的內容之一,則念佛也是德本之一。

 

       個人今生雖然沒有往生,但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本來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一旦跟阿彌陀佛結了緣,阿彌陀佛就永不放棄,生生世世跟隨他,這一輩子沒有往生,下一輩子就繼續調攝他、接引他。所以第二十願是植諸德本的願,也稱「三生果遂願」,或「繫念果遂願」。這個願顯現出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結了緣就一定會往生,這一世不能往生,下一輩子乃至下下一輩子就能往生。

 

       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攝生三願」,我們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今生能夠依據第十八願修持,肯定是宿世,有過第二十願的修持。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就顯示阿彌陀佛的成佛跟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是綁在一起發誓的──念佛眾生不能往生祂就不成佛,祂成佛的同時必須圓滿完成念佛眾生往生的一切功德資糧。所以第十八願叫做「根本願」,是跟我們綁在一起的。

 

       第十九願是阿彌陀佛為了引導修聖道門的人往生極樂世界而發的願,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聖道門的行者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如果他以他修行的功德 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的話,阿彌陀佛也保證會來迎接他;但是如果沒有迴向,就不能往生。

 

       第十九願所接引的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眾生,因此,就法來講是困難的,就對象來講,不是全部的眾生,而是十方眾生當中,少部份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而且往生之後有可能落入花胎當中,為什麼?因為他是依靠發菩提心和修諸功德來 迴向往生,不是專依靠彌陀,不專依靠勢必對彌陀有所不瞭解,有所不瞭解就不能產生信,沒有信就表示心態有懷疑。因為「疑惑佛智」,所以會落入胎宮。

 

       《無量壽經》言:「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五百歲是長時間的形容詞,跟《觀經》的九品是相呼應的,九品花開有一瞬間的,有一日一夜的,有七天的,有七七四十九天的,有六劫、十二大劫的,時間各不定。九品也是迴向修諸功德而往生的,所以有雷同的地方。

 

       由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顯示阿彌陀佛的悲心無盡,是要廣度十方眾生的。第十九願開展的,就是《觀經》所講的「定善」跟「散善」,依據善導大師的解釋,《觀經》是為了引導修聖道門的行者進入弘願門,亦即引導第十九願的行者歸入第十八願。如果瞭解第十八願與第十九願的差別,原來是修持第十九願內容的,就會歸入第十八願的專稱名號,就達到阿彌陀佛的目的了。

 

       「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解釋容易,但做起來很困難,以「四弘誓願」來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若要靠自力修行,在因地修行時,一定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而累積功德,而且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只要有發菩提心、行菩提行的機緣,就要把握機會去完成。譬如現在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人非常多,一個發菩提心的人,就應該立刻去捐腎或捐肝或捐骨髓,如果捨不得這樣的做,那發菩提心豈不是假的?所以,單單就發菩提心來講,就不容易了,何況要「修諸功德」。

 

       第十八願不需要這樣,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眾生和阿彌陀佛是一對一的:你的往生就是我的成佛。我成佛了,你就百分之百能往生;你能夠百分之百的往生,我才能夠成佛。所以,龍樹菩薩的《易行品》,沒有解釋第十九願,也沒有解釋第二十願,他只解釋第十八願,顯示「易行」的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真正淨土法門的教理就是第十八願。如果不是以第十八願為內涵而闡釋的,那就不是易行,也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

 

       曇鸞大師解釋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而著作《往生論註》,在《論註》最後結論的地方,曇鸞大師提出了三個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他不提其他的願,四十八大願濃縮之後就是這三個願,第十八願是往生的「因」,第十一願是往生的「果」,第二十二願是往生的「功能力用」。

 

       因為有第十八願,眾生專稱佛名,乘佛願力,必定往生。不怕不成佛,只怕不能往生,只要往生,就必定成佛;不怕不能說法度眾生,一旦成佛,必定就具足大慈悲大願力。

 

       曇鸞大師引用第十八願之後,作了一個簡要明瞭的結論: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如何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呢?就是「十念念佛」──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念、一念。所以,十念念佛的本身就已經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在專稱彌陀佛名;專稱彌陀佛名便得往生,而且永遠脫離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迴。

 

       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證到第十一願所講的「果」,也就是「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證得涅槃。由《論註》的文,非常明顯的,在第十八願(因)之後就講第十一願(果),然後就能夠「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第二十二願),還來娑婆乃至十方世界廣度眾生。

 

       「普賢之德」不是指普賢菩薩,是指到十方國土顯化救度十方眾生的普賢之德。普賢菩薩也是依據阿彌陀佛的第二十二願而來的,因為是阿彌陀佛在兆載永劫之前(比普賢菩薩早),就發下了行普賢之德的第二十二願,由此可知普賢菩薩也是依據第二十二願而來的。

 

       問:再請問上人,第十八願是直入報土,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是入化土,三輩往生是否先入化土?是否歸屬到第十九願?

 

       慧淨法師:第二十願是果遂願,是「順後往生願」,它無所謂在報土或化土,因為是在未來往生。未來他如果依第十八願專稱彌陀佛名,往生之後就是在報土;如果他依第十九願修持,那就另當別論。極樂世界是報土,沒有化土,都是報佛的境界,只是借用化土的名稱來形容胎宮五百歲而已。如果就第十九願和三輩來對照的話,第十九願就是三輩的內容。其實三輩不是真的在講三輩的修行,善導大師就有解釋,之所以講三輩,是為了引導任何根器的眾生都能夠專念彌陀佛名。有關這部份,我有將善導大師《五部九卷》的法語編成一本《善導大師語錄》,也有將淨土宗的經論與傳承,簡要的編成一本《淨土宗經論之要文》。

 

       問:眾生的佛性平等,我們曾經殺害了不少的小動物,會不會障礙我們的往生?我們食用的糧食,都會施灑農藥殺生,我們又應該如何自處?

 

       慧淨法師:《華嚴經》有說:「眾生的罪業如果有實體的話,盡虛空不能納受。」我們所講、所瞭解的殺業、盜業、淫業、妄語業還算是很少很少的,生生世世以來,我們的罪業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廣大,但是這一些罪業跟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願來講,就如同滄海之一粟,完全不會障礙彌陀無礙光明的救度。

 

       善導大師解釋說,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唯攝念佛眾生,不攝其他的雜業行者,因為念佛眾生有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稱名念佛就能消除我們多生多劫的罪。單就今生這一輩子,如果過去是從事殺雞、殺鴨、養雞場、養鴨場……等行業,所殺的眾生可說太多太多了。但是念佛「即除多劫罪」何止是一生一世呢?

 

       若「臨命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我們在臨命終的時候,還沒有斷氣之前,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率領清淨大海眾來迎接我們,善導大師說:「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種種業,原本能夠綁住我們墮落三惡道,永遠在六道輪迴,但是這些業都無能障礙彌陀的救度,可以說,眾生的罪業跟彌陀的救度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印光大師就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如同大冶洪爐,我們多生的罪業,如同空中的片雪」,空中的片雪還沒有接近大冶洪爐就融化掉了,眾生多生的罪業之於彌陀的救度也是一樣,原本會導致我們停留在三惡道的業,只要願生稱名念佛,就好像片雪遇洪爐般的化掉了。如果沒有彌陀的功德力的話,我們生生世世將都在輪迴裡面,永無出離之期了。

 

       念佛的人,心態上首先要知道:我的業障不會障礙彌陀的救度。否則就是太小看阿彌陀佛了。

 

       「我們再多的罪業,都不能障礙彌陀對我們的救度」,有這樣的觀念與瞭解,我們就會感戴恩德而痛哭流涕,心就會謙卑柔軟。人既有慚愧、謙卑、柔軟的話,三業行為、氣質、相貌、命運、人格就會轉化。

 

       彌陀把我們看成祂的獨子,為我們發願,把整個法界的功德佈施給我們,把能夠成佛的無為涅槃極樂世界佈施給我們,本來我們應該是地獄的沈淪者,現在我們領受到、嚐到了彌陀無為的佈施,自然也會再佈施出去。阿彌陀佛原諒我們、包容我們,不跟我們計較,如果真正體會到彌陀的悲心的話,我們就會有少分的同理心能包容、原諒別人,不與人計較;甚而是感恩別人對我們的包容與體諒。

 

       因為瞭解自己的根機,知道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癡,希望沒有貪欲卻做不到,希望不生氣卻做不到,希望體貼他人卻做不到……,就會感覺到很慚愧、無地自容,這顆心就會謙卑柔和下來。「柔」就是柔軟的,「和」就是溫和的,心平氣和的。當然,我們凡夫都是如《地藏經》所講的:「其性剛強,難調難伏」,也因為這樣,就更加的慚愧;因為更加的慚愧,所以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更加的謙卑柔和,會彼此互相體諒包容,因為我不是聖人,你也不是聖人,我會犯錯,你也會犯錯,甚至於我所犯的錯比你更多。所以一切的一切,只要體會到彌陀的悲心,三業自然會轉化。因此,大家可以反觀,若有與人相處不合,常常起煩惱,就要檢討自己,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對彌陀救度的悲心不夠瞭解,一方面是自己的習氣太重,不要一味的指責別人。

 

       所以,淨土法門能夠讓我們隨緣盡份的行六度而又不執著,不然的話,想行六度卻又做不來,將一直無法安心。

 

       問:某某寺有提倡十天念佛一百萬句,有不少人踴躍參加。一天念佛十萬句,這樣是否屬於自力、聖道法門的觀念?或者這樣才是上根人的修行?

 

       慧淨法師:「聖道門」跟「淨土門」的分野,在於他所修的行,是不是為了要願生彌陀淨土;若不是,就屬於「聖道門」。

 

       善導大師對淨土門有正行跟雜行、自力跟他力的分判,是就「往生」這件事來講的;如果不是就往生來講,那就無所謂正行跟雜行、自力跟他力。

 

       一天念佛十萬聲是很勇猛精進的,是自力或他力,就要看他的心態。如果他認為:必須一天念佛十萬聲才能夠往生,或者這樣往生才可靠,或者這樣才合乎彌陀的願,臨終彌陀才會來迎接他,才能必定往生。如果是這樣的心態,就有自力的成份。
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阿彌陀經》說:「若一日……若七日」,如果自覺在一天能夠念十萬聲,甚至更多,那為什麼不念呢?所以就儘量利用分分秒秒的時間「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是這樣的心態,就無所謂自力或他力,因為他不是認為必須要這樣才能夠往生,他沒有這樣的觀念,他只是慚愧自己有這個時間可以這樣念佛,那為什麼不念呢?這是一種根機的自我策勵。

 

       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本來就沒有規定條件。為什麼呢?因為十方眾生的根機都是不等的,有的人可以做這樣的自我策勵,有的只能做幾天、或一段期間這樣的策勵,有的根本就做不到,只能隨他的環境、根器去念佛。

 

       對阿彌陀佛來講,十方眾生一律平等,所以阿彌陀佛不立條件,因為眾生的根機不等,難以立下條件;也由於阿彌陀佛的悲心無盡,對十方眾生平等地完成往生的功德資糧,完成進入報土就快速成佛的功德資糧,使得雖然在此土有分根機高、根機低的眾生,但到極樂世界都平等的證果。就如前面所講的大冶洪爐,不管是鐵、銅、錫、銀……,雖然價值各不相同,可是一旦進入大冶洪爐,就同樣成為純金,到了極樂世界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令如佛。說經行道皆如佛」,易行道的可貴就在這裡,完全靠佛力。如果是靠自己的話,我們豈不是要在這裡先累積自己的功行,提昇自己的根性,到了那裡才能夠快速成佛?淨土法門不是這樣。

 

       淨土法門完全是靠阿彌陀佛,因此曇鸞大師才會提出「他力」這兩個字來顯明,我們只是依循第十八願所講的「專念彌陀佛名」,就如此而已。你一天能夠念十萬聲、二十萬聲,或是能夠念五萬聲、一萬聲,或者是幾千聲,都可以,只要是盡力、盡份就可以了,因為眾生根機本來就各不一樣。

 

       所以,我們的宗旨就提出「救度」這兩個字,顯現出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所謂救度的法門就是靠對方而不是靠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有能力,那就無需被救度了,所以淨土宗宗旨開宗明義就說「信受彌陀救度」,如何被救度?方法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目標就是為了「願生彌陀淨土」,目的就是自他兩利「廣度十方眾生」。

 

       問:蓮池大師曾說,一般人是沒有辦法一天念佛十萬聲,連他自己也做不到。那如果能做得到的人,是否就是上等根機的人?如果念得很快,隨口滑過,是否沒有效果?

 

       慧淨法師:經典上說「一念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十生滅」,可是我們一般人因為心念很粗,所以感受不到。一個人的心愈細、愈寂靜,甚至入禪定的話,對於經典上所講的就能夠感受得到,所以他一天不只可以念佛十萬聲,甚至可以念好幾十萬聲。以我們來說,必須從早到晚、分分秒秒都在念佛,而且是念四個字,這樣就可以達到十萬聲;可是如果是念六字,而且字字都要念得很清楚的話,就達不到十萬聲了。因此能夠一天念佛十萬聲以上的人,也可說他是上等根機的人。

 

       那上等根機的人到了極樂世界之後境界是不是比較高?不是的。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普同齊一。也就是說,在這裡(娑婆世界)有上中下的根機,但是我們往生的「因」都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上根人不是以上機的功行求往生,下根人也不是以下機的功行 迴向往生,完完全全都是靠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萬德洪名,這豈不是捨掉各個根機,而歸入專念彌陀的一機,所以說:「萬機就是一機」。

 

       蓮池大師的往生不是靠他的戒德,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一個五逆謗法的人,也不會因為他的五逆謗法而障礙往生。因為完全都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

 

     問:善導大師說:在極樂世界的人,因為他已經往生了,所以沒有再升起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望,善導大師也說:我們念佛要作得生想。現在,只要我念佛,我的信願已定,那我就一定會往生;既然已經決定往生了,那我還要不要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我在這個世間是不是什麼都可以做了嗎?因為我已經往生了,不論善惡、放逸、不要求自己,也沒有什麼念佛、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這樣我臨終的時候,我能不能往生?

 

       慧淨法師:念佛是易行道,他可以口稱,也可以默念,不論在大雄寶殿、念佛堂、乃至廁所、房間,走路、工作都可以念,如果他不念就表示他的願生之心很薄弱,是屬於第二十願的根機。凡事都有它的理則,你所講的一念能否往生?不合乎它的理則。

 

       一個真的願生極樂世界的人,不可能只念一念,除非他是臨終之機,一念之下就要往生了;如果他的壽命延長的話,他不可能就只念一聲,若只念一聲就表示他根本沒有願生之心。

 

       有願生之心的話,就不可能只念一聲而已。《阿彌陀經》說:「若一日……若七日」盡形壽都會念這一句名號,自自然然就會這樣。他的願生之心就會如同種子下地,雖然看不到種子,可是是有種子在裡面的,他不需要每念一句佛號都還要再加上:「我要往生、我要往生………」,不需要的。他是願生之心長存心中,而此後只是專念彌陀佛名而已,這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另外,就往生上來講,才有自力、他力之分,所以不管是第十九願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或者是第二十願的「植諸德本」,我們應該隨緣盡份的做,是在家眾的話,就三綱五常、敦倫盡份,奉公守法、為世良民;是出家眾的話,要盡量奉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以每個人能做到程度盡量去做。雖然這樣,可是對於往生來講,他不會認為我做到了哪個程度往生才有了把握,或是不做到某個程度往生就有障礙,不會有這樣的觀念。包括為了引導眾生而做種種方便的善事,譬如為了引導眾生的四攝法:佈施、利行、愛語、同事,也知道那跟往生沒有關係,因為往生的正定業是「專稱彌陀佛名」,不是靠其他。

 

       如果有人認為:有阿彌陀佛可以依靠,那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有念佛就好了,甚至可以為非作歹,這樣也是不合乎理則。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人,不可能會因為有彌陀的依靠,而儘量、故意去為非作歹,不會這樣的。

 

       問:有人說:「念佛要念得清暢響亮、微妙和雅,如果阿彌陀佛感應到了,就能夠往生。」如果不能念得清暢響亮、微妙和雅,阿彌陀佛是否可以感應到?能否往生?

 

       慧淨法師:那是在形容極樂世界的音樂,不是說我們這裡的。第十八願裡面沒有這一些。

 

       問:是不是可以說:第十八願是自己念佛求往生?第十九願是修諸功德,然後引導人家念佛,自己再求往生?

 

       淨宗法師:可以去看善導大師對第十九願的解釋。善導大師根據《無量壽經》的三輩文,解釋第十九願是引導上、中、下三輩根機的眾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我們對經文的理解,要根據經文和祖師的傳承,這是一個原則。有時候我們會依自己對經文的理解,覺得靈光一閃,認為我這樣的理解也不錯,可是這個一定要有祖師的傳承。自己的理解看法可以提出來請問善知識,如果沒有善知識可問的時候,就要自覺依據祖師傳承的解釋比較穩妥。

 

       問:如果生死心不切,念佛不能相續,念佛沒有法喜又不能得力,這樣能夠往生嗎?要怎麼樣對治?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至心」就是生死心很懇切,也就是願生心很懇切。生死心不切的話,就是不定業。

 

       一個願生心很懇切的人,並不說現在就非往生不可,是百分之百想往生,但是不一定是現在。因為現在或許還有理想、抱負,或者現在往生會有其他不能圓滿的地方,比如因為還年輕,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他也曉得往生很好,可是責任未了,但是因為他願生心強的緣故,他曉得將來他一定會往生。

 

       對治的方法,就是去理解這一個法門,曉得念佛的簡單、可貴及大利益。因為曉得它的好,就會喜歡好樂,如果不曉得它的好,喜歡好樂的心就產生不起來。如果曉得念佛的好處,不用人家鞭策,就自然會如善導大師講的:「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

 

       法喜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理解彌陀的悲心救度,自然就會有法喜,另一種是嚐到了念佛的甜味,也會有法喜。

 

       要理解彌陀的悲心救度,可以從教理下手。那要如何嚐到念佛的甜味呢,要能「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我們一出生,不必學習就很熟悉的是什麼?是五欲、妄想和雜念,這些都不用學習就自動運作,而最陌生的就是這一句佛號,想專注的念卻念不下去,念得很苦澀、念得很雜亂……,那要如何「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呢?如果住在道場,早課除了誦《阿彌陀經》之外,其餘的都是一句彌陀名號念到底,晚課也是如此。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時間靜坐念佛,或者在寂靜的地方自己經行念佛,久而久之就會有因念佛而寂靜的法喜產生,自自然然就會慢慢的喜歡念佛。若是在家自己修行,最好培養晨坐念佛,早晨一起來就打坐念佛。

 

       我時常勉勵蓮友,早晨有三靜:第一心靈寧靜,第二空氣清淨,第三環境安靜。涅槃之樂就是佛的樂,佛就是沒有妄想雜念,祂處在空的境界當中,空的當中有大樂,空就是寂靜。早晨的心是最接近佛性的,因為昨日的種種煩惱,經過一夜的睡眠,已經沉澱下去了,今天的任何事情尚未起心動念,這一段剛睡醒的時間,是處於寂靜最接近佛性的階段。所以,不要一起床就動腦筋思惟今天要做什麼?要處理什麼?暫時不要去動腦筋,維持那一種寂靜的狀態去念佛,就會讓我們更契入念佛的法喜。

 

       所以,就從這兩方面下手,一種就是多念佛,早上上殿的時候,儘量不要東張西望,要安於這一句佛號上,不是共修的時候,就靜坐念佛。晚上或是其他的時間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念佛的習慣,就會有寂靜的法喜。所以,這個法喜是從教理上而來,也是從念佛上而來。

 

       問:我們如果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那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慧淨法師:專念佛名是正定之業,剛剛所講的「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我們就專念這一句彌陀佛名。我們要深入教理,目的就是要瞭解為什麼「專稱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的道理,瞭解它、信受它,此後就依教奉行。

 

       整個佛教都不是在講理論的,始終都是歸於實踐,我們往生的正因就是稱名,所以稱名就「必定往生」。如果年紀大的人,懂得「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那也不必再去看其他的,就天天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對於是非苦樂都不去計較,這樣的話,往生就會很安穩順利。那也不是說如果你不這樣的話,往生就有困難障礙,不是的,照樣往生;只是恐怕與一般人一樣會有病痛之類的一些小障礙,但這一些小障礙,障礙不了彌陀的救度。

 

       如果一個人凡事不跟人家計較,凡事不起瞋心、不平不滿,老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人家讚美他的時候,也是「南無阿彌陀佛」,誹謗他的時候,也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種人的往生最順,往往也會預知時至,正如所謂的「身無病苦, 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襌定」。所以年紀大的人,最好就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不要跟人家計較,亦即「於世無求,與人無諍」。

 

       至於年輕一輩的話,就儘量的背誦我們淨土法門重要的法語,把它背起來,如同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田中種下了種子,它一定會發芽成長的,這一些法語會在我們的腦海當中發芽發酵,就會生智慧、生信心、生法喜的,將來若要弘法佈教,也能夠方便自如的來應用。我們有出版隨身書,因為二十六開的書籍比較大本,有時候看到那麼大本,會讓人望而生畏,隨身書比較小本,比較扼要精華,目前有:《善導大師語錄》《淨土宗之特色》《淨土宗經論釋要文》《印光大師精要法語》都可以去讀、去背誦這一些,這四本掌握我們這個法門教理的核心。

 

       問:如果極樂世界的存在能像美國存在般的真實感就好了,因為這樣願生西方的心就會懇切起來。

 

       慧淨法師:所謂「理論不如證據,事實勝過雄辯」,《金剛經》言:「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佛在很多經典上都有講到極樂世界,而且祖師也都有這樣的傳承,他們的智慧人格比我們高百千萬倍,所以聖言量會讓我們取信。可是眾生的根機不等,有的是宿世薰習過來的,一看一聽之下就立即相信;有的宿世薰習的比較少,雖然聽聞了,也不一定能夠接受。其實聖言量就是一種證據了,若我們信不來,必須以事來證明,事就是《淨土聖賢錄》、《念佛感應錄》所記載的,這些都是一種證明。

 

       其實我們的根機真的很低劣,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就明確地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可是對佛陀所講的話,我們都還要打問號,對祖師的傳承訓示我們也都不輕易的相信,只相信自己的自我意識,你看我們的業障有多麼深重?

 

       弘一大師也說:「以因果感應的事蹟,來作為教理的取信方便。」學佛的人,除非是上根利機者,聽到教理當下就能夠信受,不然心中都會有疑,都會想找證據,所以平常可以多閱讀教理及念佛感應方面的事蹟。

 

       問:有人說:「完全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相信念佛一定往生」,這樣的狀態是入魔?

 

       慧淨法師:佛陀有說:「對不信之人,莫說此經此法」,因為會讓人家誹謗。對方會這樣說,是因為他根本不瞭解這個法門。不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果我們所講的、所做的別人不能信服,其實不應該去質問對方,而要反求自己,因為是自己的德行不足以讓人家相信。總之,應該先反省自己,一定是自己有缺陷、自己有問題。跟他人相處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和別人和諧的互動,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修行人要能自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要培養自己的三業德行,深入教理,這樣一出口人家就會相信,甚至於你不出口,人家就會覺得你道氣感人。

 

       問:阿彌陀佛是用什麼方法,把祂的萬德放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裡面?

 

       慧淨法師:這個等到你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不問自知了。

 

       這個我們理解不來,阿彌陀佛是怎麼樣的?那是佛的境界,菩薩不知道,羅漢不知道,何況是我們呢?固然我們眾生會起種種的念頭,但是要曉得我們這些念頭是無謂的、不需要的。《大經》說:「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阿彌陀佛是何等的佛,十方諸佛都自嘆不如了,何況是我們要理解阿彌陀佛是怎麼樣把祂的功德放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裡面?所以六字就是萬德洪名,就是功德的結晶,這個我們只能信順,這個法門講信就是在這裡。若要等我們通通理解了再信,就很難講這個信了。我們不曉得阿彌陀佛是怎麼樣把祂的功德融入在名號當中的,我們就是信。

 

       問:淨土宗講「平生業成」,如果我們平時也有願生之心,但在臨終的時候起了貪瞋癡之心,這樣能不能往生?

 

       慧淨法師:既然是「平生業成」,就沒有不往生的。所以,只要有願生彌陀淨土的心,然後以我們的根機來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臨終的時候自有彌陀的護持,就如剛剛講的「諸邪業繫,無能礙者」。不用擔心臨終的時候會不會因為昏迷而不能念佛、或是有病痛而念不出佛、或起瞋心而不想念佛,也不用擔心遇到火難、水難、地難、空難……能不能往生?都不需有這些顧慮。阿彌陀佛有大智慧,祂早就知道我們有什麼樣的業障,臨終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情況現象,一切彌陀自有安排,我們只要靜待彌陀來迎接就好。

 

       《觀無量壽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事實也是如此。阿彌陀佛的光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攝取、保護念佛的眾生。現在看著他、保護著他,臨終時就顯現來接引他。《無量壽經》說:「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的就會讓你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願力自然」,自然如是因、如是果。所以,念佛人永遠都在彌陀光明的袋子裡面,再怎麼樣想脫離彌陀光明的袋子都是不可能的,再怎麼樣想墮落地獄,也是不可能的。有這樣的理解,就能夠老實、安份安心的去念這句彌陀名號。

 

       問:印光大師說,在臨終的時候,若起了貪瞋癡之心,這樣的話,恐怕不能往生?

 

       慧淨法師:這是一種方便性,是勉勵我們在心性上,要儘量的謙卑、柔和、無諍,也就是剛剛所講的,一個人只要是在有事無事的時候,都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於世無求、與人無諍、凡事不起瞋心,這樣往生就會比較平順。如果一方面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一方面脾氣卻很大,容易起瞋心、喜歡跟人家計較,這樣平時會快樂嗎?一定不會快樂的。如果在臨終的時候瞋習又起,就會有痛苦的障礙。當然願生心不變,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示現,只不過當下還是在瞋心當中。但阿彌陀佛一示現,瞋心就消失了。

 

       問:自己也有願生之心,可是念佛時愈想虔誠恭敬,心卻反而有另外一種不敬、想反抗的念頭汩沒著,這樣的念頭會不會障礙往生?如會障礙的話,要如何對治它?

 

       慧淨法師:眾生都有這種心態,你說出了眾生的心聲。如果沒有自我要求,就會覺得無所謂,但是愈想要求,愈覺得自己達不到。

 

       人都是貪瞋癡的凡夫,都是有所求的,阿彌陀佛那麼慈悲、偉大,我們卻達不到那樣,瞋心自然就起來了。就像年幼的小孩子,他不是不孝順,可是,如果父母沒有滿他的願的話,這個小孩就會有一種不平不滿的瞋心。雖然說這是凡夫自然會有的心態,但是我們要曉得這是不當的心理,這樣就會產生慚愧心。所以,愈想對人恭敬,會愈發現自己很難有真正恭敬的心;沒有要求自己孝順父母、奉侍師長時還以為自己有在盡孝道,一要求自己的時候,就愈感到自己是一個不孝子;愈要求自己不殺生、要圓滿十善,愈發現自己達不到,這時候就會如善導大師所講的:「常懷慚愧,仰謝佛恩」,就會「念念稱名常懺悔」,就會如同宗風俗諦所講的:「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愈是要求自己、愈理解彌陀的救度,就愈發現自己不是人,頭就會愈加的低垂,這樣就是對自己謙卑柔和。不然的話,一般人都以為自己不傲慢,是很有恭敬心的。

 

       印光大師有說:「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我們也知道這樣的道理,但要自我要求的時候,才會曉得自己不是一個具足恭敬心的人,阿彌陀佛在為我們發四十八願之前,早就看清楚我們是這樣的人,所以那樣的心態不礙往生,但是如果心裡產生邪見,誹謗彌陀、誹謗正法,那就不能往生了。

 

       因為我們是業障的凡夫,自然會有這樣的現象。我也和你一樣啊,心底偶爾會產生對彌陀的不平不滿,這就是凡夫,在座的每一個人應該都有這種心理狀態。淨宗法師你有沒有啊?

 

       淨宗法師:有,愈有愈靠倒。愈有愈知道我們就是這樣的眾生,就好像我們臉上長了瘡,父母都知道,那就這樣子了,所以,我們才需要念佛啊,才迫切的需要彌陀的救度;如果我們都百分之百的純淨,那我們不需要念佛了。

 

       問:若有願生之心,但是就像藕益大師所講的信願念佛,每天持續地只念一句佛號,不念第二句。可是臨終那一天卻沒有念,這樣的人,這樣的狀況,能不能往生?

 

       慧淨法師:當然能往生。但是我們要瞭解藕益大師的用意,藕益大師是要勸導人信受願生稱名的容易性,而不是說只能念一句,不可以念第二句。若有信受彌陀救度的話,他是不可能只能念一句的,我們看書、聽話要瞭解作者的原意,不然就成為依文解意了。

 

       問:善導大師、藕益大師、印光大師都有講:念佛要作得生想,得生想要怎麼作?是不是現在每天的念佛都要作得生想?

 

       慧淨法師:「念劫一如」,一念就是永劫,永劫就是一念;你作得生想的這一念,是存在心中永遠不變的,等於是時時刻刻都有作得生想。我們的願生心是存在阿賴耶識田中的,至誠懇切願生極樂世界的願生心存在著,不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還要起個作願生想的念頭,不需要這樣。

 

       善導大師、藕益大師、印光大師這樣講,都是「前方便」,在引導我們要有深信、要切願、要力行,之後,就都歸於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必再時時念念去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也不必再起心動念「我要往生,我要往生。」

 

       在《淨土三經一論大意》有一個比喻:一個上班的人,他下班的時候,他不必起心作意說「我要回家」,他自然就會回到家去。為什麼?他去上班就是為了養家糊口,下了班,他要到那裡去?當然是會回家,根本不必刻意的自我提醒。

 

       我們是以往生極樂世界作為歸宿,不然就永遠要在三界六道輪迴了。所以,在我們心中就有一種「當我命終時,我就要回極樂世界」的堅定心意。這一種心是存在內心深底,不必刻意去提醒的。

 

       為什麼需要有前方便呢?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不確定的話,那就要提醒自己去培養,這是對初機者而言的;如果已有這樣的願生心,那就不要再刻意去自我提醒了。       

 

       就你而言,你有沒有願生之心?(答:有)那你就不必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了,只要歸入專念彌陀佛名就好。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結論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無論講信、講願、講行,最後都要歸入行。當我們信受彌陀的救度,極樂世界就是為我而設的,就是我的家,是屬於我的;當我們信受了彌陀的救度之後,還需要常常起這個念頭嗎?不用了,此後就是專稱這一句彌陀名號。這一種理解、信受一旦有了根,就永遠存在那裡發酵了。

 

       問:對彌陀的救度有懷疑,平常念佛也不精進,這樣的話,算不算平生業成、住不退轉?

 

       慧淨法師:只要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不雜修雜行,不管他念多念少,精進或懈怠,就都是平生業成。若他覺得自己有時間而沒在念佛,會有一種慚愧心,所以,不管任何的境緣,只要能夠念佛的時候,他就會儘量去念。

 

       我們眾生多屬低劣懈怠的根機,不是精進善根銳利的根機,所以就一方面心懷慚愧,一方面藉著任何的境緣,培養成念念不捨的念佛習慣。就如剛剛所講的,可以利用早晨、或利用其他的時候靜坐念佛,或者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經行念佛,行住坐臥都繫念在這一句佛號上。

 

       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專稱」的意思就是,今天有時間,就念南無阿彌陀佛,明天有時間,還是專稱彌陀佛名,因此專稱是一輩子不改變的,如果有改變就是不專,不專就會改變。願生也是一樣,要真的願生,不是假的願生。善導大師提出「三心」、「四修」、「五念」,我們如果專稱彌陀佛名,就通通具足了。

 

       問:本願稱名的念佛人,往生極樂世界,有沒有品位、果位的差異?

 

       慧淨法師:本願稱名都是進入報土,既然是報土,就不在品位、高低、階級當中。涅槃是不生不滅,沒有品位、高低、階級的差別,若有差別,就不是無為涅槃了。就好像出生為天人,不假修為自然五通具足,如果因為業障而墮落成飛禽,牠不用學習,自然就有飛的能力,人因為沒有那個業力,怎麼樣也飛不起來,所以,如果往生到彌陀涅槃的境界,不需假藉其他的加行,所謂「六識縱橫自然悟」、「十地願行自然彰」,因為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

 

       問:三輩往生的人,華開見佛之後,如果是在報土的話,會有什麼差異?

 

       慧淨法師:極樂世界都是報土,當中也有分為胎宮中的九品,如果不落入胎宮,就沒有九品的現象;如果是涅槃無為的境界,也肯定沒有九品的現象。

 

       淨土法門有它淺的一面,也有它深的一面;淺的一面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深、微細的一面,就如你剛剛所講的就比較微細。祖師大德們: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對這方面的著墨就不多,所以,有一些只能等待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夠分曉。也因為是這樣,我們必須要專信受我們的這個傳承、法脈;若不是我們這個傳承的,我們就擱置一邊。因為有很多大德也在解釋三經,也在解釋這個淨土法門,在這些大德當中,我們必需要有所選擇,我們選擇專依善導流、傳承善導流。至於其他所解釋的,譬如說在隋唐佛法的黃金時代,高僧大德人才輩出,他們也有在解釋淨土法門的主要經論,我們要依據他們的嗎?不依據他們的。我們還是依據善導大師傳承、選擇善導大師,這個就是傳承的重要。

 

       善導大師之後,有解釋淨土法門的,我們還是不依據他們的;若跟善導大師的解釋契合的,我們就引用,不契合的我們就擱置一邊。這樣才是一個宗派,宗派就是有它的宗旨,有它的特色,有它的傳承,有它的道風。

 

       問:我平常跟著念佛機念佛,沒有特別的攝心念佛,心中也沒有特別的憶念佛,這樣算不算平生業成?臨終的時候,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

 

       慧淨法師:只要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是平生業成。至於要怎麼樣攝心念佛,是另外的一個問題。

 

       當好不容易有一個鐘頭可以來念佛,可是如果在這一個鐘頭當中因為妄想雜念很多,不能完全專心寂靜的在這一句名號上,就會感到一些遺憾,因為很希望能夠清清楚楚的、寂靜安詳的,念念都是在這一句名號上,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可以進一步講究「攝心念佛」。

 

       有關「攝心念佛」,印光大師有講述幾個步驟:第一是至誠懇切,如果至誠懇切的心還不能使自己攝心念佛的話,就用攝心及諦聽的辦法──「念從心起,音從口出,聲從耳入」,讓它成為一貫;如果還沒辦法攝心,就用「十念記數法」,「十念記數」的念佛就包含前面三個層次了。「十念記數法」可以三三四,或是五五,或者是一句頂一句,記得清清楚楚。如果共修的佛號有音調,當然也可以攝念在佛號的音調上,每一句、每一句心都在音調上,渾然忘掉四周,這也是一個方法。

 

       雖然有這些攝心念佛的方法,但要瞭解,阿彌陀佛的救度並沒有這些條件,第十八願只有說要專稱彌陀佛名。

 

       一個專念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人,有著恭敬懇切的心,自自然然心就比較收攝,但是,再怎麼樣的收攝念佛,也只不過沒有粗的心識的念佛,識神還是紛飛的,我們要瞭解我們是這一種根機的凡夫,而阿彌陀佛正是要救度我這樣的眾生,如果能夠這樣理解的話,念佛就會有法喜。

 



重點摘錄

 

【論攝生三願】

       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稱為「當機願」,第二十願稱為「結緣願」。

 

       第十八願是直接乘彌陀的願力,進入彌陀無為涅槃境界;眾生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成佛是同時成就的;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迴向極樂世界,如果能這樣的話,也能夠往生。所以第十八願、第十九願也稱為「當機願」,是今生往生的願。

 

       第二十願是「結緣願」,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因為他求往生的心願不懇切,繫念我名也不專誠,到最後並沒有往生,只是種下了因,所以叫「植諸德本」。這個「植」的意思,就是現在種下了種子,要等到未來時機成熟了才會開花結果。

 

       第十九願所接引的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眾生,因此,就法來講是困難的,就對象來講,不是全部的眾生,而是十方眾生當中,少部份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而且往生之後有可能落入花胎當中,為什麼?因為他是依靠發菩提心和修諸功德來 迴向往生,不是專依靠彌陀,不專依靠勢必對彌陀有所不瞭解,有所不瞭解就不能產生信,沒有信就表示心態有懷疑。因為「疑惑佛智」,所以會落入胎宮。

 

【論純粹的淨土法門】

       龍樹菩薩的《易行品》,沒有解釋第十九願,也沒有解釋第二十願,他只解釋第十八願,顯示「易行」的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真正淨土法門的教理就是第十八願。如果不是以第十八願為內涵而闡釋的,那就不是易行,也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

 

【論普賢之德】

       「普賢之德」不是指普賢菩薩,是指到十方國土顯化救度十方眾生的普賢之德。普賢菩薩也是依據阿彌陀佛的第二十二願而來的,因為是阿彌陀佛在兆載永劫之前(比普賢菩薩早),就發下了行普賢之德的第二十二願,由此可知普賢菩薩也是依據第二十二願而來的。

 

【論罪業與救度】

       我們的罪業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廣大,但是這一些罪業跟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願來講,就如同滄海之一栗,完全不會障礙彌陀無礙光明的救度。

 

       眾生的罪業跟彌陀的救度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念佛的人,心態上首先要知道:我的業障不會障礙彌陀的救度。否則就是太小看阿彌陀佛了。

 

       「我們再多的罪業,都不能障礙彌陀對我們的救度」,有這樣的觀念與瞭解,我們就會感戴恩德而痛哭流涕,心就會謙卑柔軟。人既有慚愧、謙卑、柔軟的話,三業行為、氣質、相貌、命運、人格就會轉化。

 

【論謙卑柔和】

       彌陀把我們看成祂的獨子,為我們發願,把整個法界的功德佈施給我們,把能夠成佛的無為涅槃極樂世界佈施給我們,本來我們應該是地獄的沈淪者,現在我們領受到、嚐到了彌陀無為的佈施,自然也會再佈施出去。阿彌陀佛原諒我們、包容我們,不跟我們計較,如果真正體會到彌陀的悲心的話,我們就會有少分的同理心能包容、原諒別人,不與人計較;甚而是感恩別人對我們的包容與體諒。

 

       因為瞭解自己的根機,知道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癡,希望沒有貪欲卻做不到,希望不生氣卻做不到,希望體貼他人卻做不到……,就會感覺到很慚愧、無地自容,這顆心就會謙卑柔和下來。「柔」就是柔軟的,「和」就是溫和的,心平氣和的。

 

       彼此互相體諒包容,因為我不是聖人,你也不是聖人,我會犯錯,你也會犯錯,甚至於我所犯的錯比你更多。

 

【論法門之勝】

       淨土法門能夠讓我們隨緣盡份的行六度而又不執著,不然的話,想行六度卻又做不來,將一直無法安心。

 

【論彌陀救度無條件】

       對阿彌陀佛來講,十方眾生一律平等,所以阿彌陀佛不立條件,因為眾生的根機不等,難以立下條件;也由於阿彌陀佛的悲心無盡,對十方眾生平等地完成往生的功德資糧,完成進入報土就快速成佛的功德資糧,使得雖然在此土有分根機高、根機低的眾生,但到極樂世界都平等的證果。

 

【論願生心】

       願生之心就會如同種子下地,雖然看不到種子,可是是有種子在裡面的,他不需要每念一句佛號都還要再加上:「我要往生、我要往生………」,不需要的。他是願生之心長存心中,而此後只是專念彌陀佛名而已,這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問:是不是現在每天的念佛都要作得生想?

 

       有作得生想。我們的願生心是存在阿賴耶識田中的,至誠懇切願生極樂世界的願生心存在著,不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還要起個作願生想的念頭,不需要這樣。

 

       在《淨土三經一論大意》有一個比喻:一個上班的人,他下班的時候,他不必起心作意說「我要回家」,他自然就會回到家去。為什麼?他去上班就是為了養家糊口,下了班,他要到那裡去?當然是會回家,根本不必刻意的自我提醒。

 

       我們是以往生極樂世界作為歸宿,不然就永遠要在三界六道輪迴了。所以,在我們心中就有一種「當我命終時,我就要回極樂世界」的堅定心意。這一種心是存在內心深底,不必刻意去提醒的。

 

【論凡事皆有理則】

       凡事都有它的理則,你所講的一念能否往生?不合乎它的理則。

 

       一個真的願生極樂世界的人,不可能只念一念,除非他是臨終之機,一念之下就要往生了。

 

       如果有人認為:有阿彌陀佛可以依靠,那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有念佛就好了,甚至可以為非作歹,這樣也是不合乎理則。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人,不可能會因為有彌陀的依靠,而儘量、故意去為非作歹,不會這樣的。

 

【論生死心切】

       生死心很懇切,也就是願生心很懇切。生死心不切的話,就是不定業。

 

       一個願生心很懇切的人,並不說現在就非往生不可,是百分之百想往生,但是不一定是現在。因為現在或許還有理想、抱負,或者現在往生會有其他不能圓滿的地方,比如因為還年輕,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他也曉得往生很好,可是責任未了,但是因為他願生心強的緣故,他曉得將來他一定會往生。

 

【論好樂念佛】

       對治的方法,就是去理解這一個法門,曉得念佛的簡單、可貴及大利益。因為曉得它的好,就會喜歡好樂,如果不曉得它的好,喜歡好樂的心就產生不起來。如果曉得念佛的好處,不用人家鞭策,就自然會如善導大師講的:「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

 

【論法喜的來源】

       法喜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理解彌陀的悲心救度,自然就會有法喜,另一種是嚐到了念佛的甜味,也會有法喜。

 

       要理解彌陀的悲心救度,可以從教理下手。那要如何嚐到念佛的甜味呢,要能「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論晨起念佛】

       我時常勉勵蓮友,早晨有三靜:第一心靈寧靜,第二空氣清淨,第三環境安靜。涅槃之樂就是佛的樂,佛就是沒有妄想雜念,祂處在空的境界當中,空的當中有大樂,空就是寂靜。早晨的心是最接近佛性的,因為昨日的種種煩惱,經過一夜的睡眠,已經沉澱下去了,今天的任何事情尚未起心動念,這一段剛睡醒的時間,是處於寂靜最接近佛性的階段。所以,不要一起床就動腦筋思惟今天要做什麼?要處理什麼?暫時不要去動腦筋,維持那一種寂靜的狀態去念佛,就會讓我們更契入念佛的法喜。

 

【論理論與實踐】

       整個佛教都不是在講理論的,始終都是歸於實踐,我們往生的正因就是稱名,所以稱名就「必定往生」。

 

【寄語年長者】

       如果年紀大的人,懂得「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那也不必再去看其他的,就天天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對於是非苦樂都不去計較,這樣的話,往生就會很安穩順利。那也不是說如果你不這樣的話,往生就有困難障礙,不是的,照樣往生;只是恐怕與一般人一樣會有病痛之類的一些小障礙,但這一些小障礙,障礙不了彌陀的救度。

 

       如果一個人凡事不跟人家計較,凡事不起瞋心、不平不滿,老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人家讚美他的時候,也是「南無阿彌陀佛」,誹謗他的時候,也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種人的往生最順,往往也會預知時至,正如所謂的「身無病苦, 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襌定」。所以年紀大的人,最好就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不要跟人家計較,亦即「於世無求,與人無諍」。

 

【寄語年輕者】

       至於年輕一輩的話,就儘量的背誦我們淨土法門重要的法語,把它背起來,如同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田中種下了種子,它一定會發芽成長的,這一些法語會在我們的腦海當中發芽發酵,就會生智慧、生信心、生法喜的,將來若要弘法佈教,也能夠方便自如的來應用。我們有出版隨身書,因為二十六開的書籍比較大本,有時候看到那麼大本,會讓人望而生畏,隨身書比較小本,比較扼要精華,目前有:《善導大師語錄》《淨土宗之特色》《淨土宗經論之要文》《印光大師之精要法語》都可以去讀、去背誦這一些,這四本掌握我們這個法門教理的核心。

 

【論業障】

       對佛陀所講的話,我們都還要打問號,對祖師的傳承訓示我們也都不輕易的相信,只相信自己的自我意識,你看我們的業障有多麼深重?

 

【論只是信】

       阿彌陀佛是何等的佛,十方諸佛都自嘆不如了,何況是我們要理解阿彌陀佛是怎麼樣把祂的功德放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裡面?所以六字就是萬德洪名,就是功德的結晶,這個我們只能信順,這個法門講信就是在這裡。若要等我們通通理解了再信,就很難講這個信了。我們不曉得阿彌陀佛是怎麼樣把祂的功德融入在名號當中的,我們就是信。

 

【論力行而後知不足】

       愈想對人恭敬,會愈發現自己很難有真正恭敬的心;沒有要求自己孝順父母、奉侍師長時還以為自己有在盡孝道,一要求自己的時候,就愈感到自己是一個不孝子;愈要求自己不殺生、要圓滿十善,愈發現自己達不到。這時候就會如善導大師所講的:「常懷慚愧,仰謝佛恩」,就會「念念稱名常懺悔」,就會如同宗風俗諦所講的:「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愈是要求自己、愈理解彌陀的救度,就愈發現自己不是人,頭就會愈加的低垂,這樣就是對自己謙卑柔和。不然的話,一般人都以為自己不傲慢,是很有恭敬心的。

 

【論善讀書】

       問:若有願生之心,但是就像藕益大師所講的信願念佛,每天持續地只念一句佛號,不念第二句。可是臨終那一天卻沒有念,這樣的人,這樣的狀況,能不能往生?

 

       慧淨法師:當然能往生。但是我們要瞭解藕益大師的用意,藕益大師是要勸導人信受願生稱名的容易性,而不是說只能念一句,不可以念第二句。若有信受彌陀救度的話,他是不可能只能念一句的,我們看書、聽話要瞭解作者的原意,不然就成為依文解意了。

 

【論謹守善導大師傳承】

       我們必須要專信受我們的這個傳承、法脈;若不是我們這個傳承的,我們就擱置一邊。因為有很多大德也在解釋三經,也在解釋這個淨土法門,在這些大德當中,我們必需要有所選擇,我們選擇專依善導流、傳承善導流。至於其他所解釋的,譬如說在隋唐佛法的黃金時代,高僧大德人才輩出,他們也有在解釋淨土法門的主要經論,我們要依據他們的嗎?不依據他們的。我們還是依據善導大師傳承、選擇善導大師,這個就是傳承的重要。

 

善導大師之後,有解釋淨土法門的,我們還是不依據他們的;若跟善導大師的解釋契合的,我們就引用,不契合的我們就擱置一邊。這樣才是一個宗派,宗派就是有它的宗旨,有它的特色,有它的傳承,有它的道風。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