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慧淨法師 法義開示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法義開示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2016年7月23日慧淨法師講於圓光佛學院假日佛學班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請放掌!

  這一本《無條件的救度》是將幾年前我在台灣、大陸幾個地方所講的內容彙整成一本,事後也有經過增刪修潤。現在我們要講下品下生就要先「消釋經文」,以下所講的未必會比這本的內容好,但想到大家回去之後不一定有時間、有機會看這一本,所以就利用現在這個機緣,帶著大家一起來把它導讀,然而導讀也只是一部分相關的內容而已。

  我們繼續再導講幾段,請翻到第二十頁中間。

 

妙法──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  

  有一句偈說「無上甚深微妙法」,這裏的「妙法」是指什麼法呢?就是指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悲願與力量。《觀經》說阿彌陀佛有「十力威德、光明神力」。《無量壽經》(簡稱《大經》)說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阿彌陀經》(簡稱《小經》)說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觀經》又說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此等經文都在彰顯阿彌陀佛的十力威德,不僅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也能夠毫無障礙地安慰、保護、救度一切念佛眾生。所以,善知識為這個下品下生的臨終眾生說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門叫作「為說妙法」。

  佛陀出現在這個世間,講經三百餘會,開示八萬四千法門,目的是為了救度眾生,解除眾生的八萬四千業障、八萬四千煩惱。在各種法門中能夠救度眾生的法門才能稱為妙法,反之,如果不能救度眾生,不能使眾生成佛,便不是究竟的法門,而是方便的法門了。

  這段經文中所說的「妙法」,就是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門,因為唯有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才能給他安慰,讓他離開當下的苦境。離開什麼苦境呢?他就要墮落地獄了,阿彌陀佛不但能讓他不墮地獄,還能讓他脫出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快速成佛:這樣的法才堪稱為妙法。

  進而言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萬德洪名就是妙法。所以,善知識為他說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妙法之後,就要他念佛。

  在這裏,「教令念佛」的這個「念佛」,是指心中思維阿彌陀佛救度的功德,以及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每一尊佛都有他各自成佛的內涵和意義,名號也是一樣。善知識本來是教這個臨命終的極重惡人在心中思維、憶念阿彌陀佛救度的功德,可是經文接下來說: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不遑」是無暇、沒時間、來不及、不可能之意。這個即將臨終的五逆十惡罪人,身心被種種苦所逼迫,慌亂恐怖至極,導致無法在心中思維、憶念阿彌陀佛是怎樣的慈悲,有怎樣的功德,又是怎樣的救度,這些他都思維不來,甚至也不能穩定、專注地在心中憶念佛名。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

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善知識看到這種情形,就換另一個方法,說:「你如果心中不能思維、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以口直接稱他的名號,喊他的名號;與其喊爹喊娘、喊『哎呀!可怕!救命啊!』不如喊『南無阿彌陀佛』。」所以說「應稱無量壽佛」。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

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善知識另外教的這種方法,這個人就能做到了。他就以至誠懇切的心,讓嘴巴發出的聲音能夠相續不斷地「具足十念」,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了十聲──「十」是代表圓滿的數字,並非一定要念滿十聲,不是多一聲多餘,少一聲不足。這段經文是顯示臨終才知道念佛求生,只要念佛相續,彌陀便應聲來迎,所以每一念、每一念,念念都有消除生死輪迴之罪的功能。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由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的緣故,每一念、每一念都能消除他曠劫以來生生世世所累積的種種罪業。這些原本會讓他永遠在六道當中生死輪轉的罪業,在他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聲中全部消除了。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中解釋說: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
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般舟讚》也說:

聲聲連注滿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

  稱念佛名,每一聲、每一聲都滅掉了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念佛消業遠勝誦經消業

  很多人喜歡以誦經來消業障。誦經當然能消業障,但是,如果跟念佛相比,誦經消的業障,就像螢火蟲的光明一樣;念佛消的業障,則像太陽的顯赫光明,光明大小,天差地別,怎麼能比呢?

  《觀經》下品上生的眾生,聞大乘十二部經典首題名字(代表誦經的法門),消除一千劫極重惡業;然而下品下生的眾生,念一聲佛,便可滅掉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從行法的難易與效果的勝劣而言,都無法相比。一者誦經難,念佛易;二者誦經滅罪遠遠不如念佛,可說誦經滅罪劣,念佛滅罪勝。就以《地藏經》為例,誦一部《地藏經》至少一個半小時,除一千劫罪;若以一個半小時來念佛,約念六千聲佛,滅四十八萬億劫罪。這樣比起來,念佛滅罪功效是誦《地藏經》的四百八十億倍。

  但這還只是講滅罪的數量,其實不僅僅是滅罪數量,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是「了生死」。誦經只能除極重惡業,念佛更能進而除生死之罪!亦即誦經雖然也能除罪,但還不能了生死;念佛既能除生死罪,就自然了生死,亦即能消生死輪迴的罪業,不再生死輪迴,且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不論從消業障、了生死或往生淨土來講,誦經都不如念佛;持咒也不如念佛,沒有比得上念佛的。因此,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定善義》中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他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斷氣了。斷氣的時候,他看到一朵金色大蓮花,非常明亮,好像金光閃閃的太陽一樣,要迎接他。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

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

  不論何人、何時、何處、何緣,只要念佛,佛即聞聲救苦,應聲而現;如果臨終念佛,則正好蒙佛來迎往生極樂。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在一剎那之間就乘坐在這朵金蓮花上往生了。往生到哪裡?往生到極樂世界。各位蓮友,真的不可思議!真的令人難以相信啊!

  一個一生當中無惡不作、無作不惡的五逆十惡罪人,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面前,只因為善知識前來安慰,為他說彌陀的救度,在他將斷氣的時候,教他稱念了十聲「南無阿彌陀佛」,立刻火焰化紅蓮,他就坐著這朵蓮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太殊勝,太不可思議,太令人難以相信了!可是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的。而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也解釋說:

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

  又在《般舟讚》說: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又在《法事讚》說: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念佛感應錄》也收錄了很多平常沒有念佛,一生屠殺雞鴨,臨終時痛苦現前,而在蓮友的助念當中短時間內,面貌轉為端正祥和,身體也變得柔軟了,很神聖莊嚴往生的例子。

 

意業「念」和口業「念」

  在下品下生這段短短的經文當中,念佛的「念」,總共出現在五個地方,有六個「念」字,這些都是關鍵的地方。

  第一個地方是「為說妙法,教令佛」

  第二個地方是「彼人苦逼,不遑佛」

  第三個地方是「汝若不能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以上這三個「念」是屬於意業,也就是指心中思維阿彌陀佛救度的功德,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這三個地方的「念」跟該段文後面的三個「念」,字雖然一樣,但是涵義大有不同。

  第四個地方是「令聲不絕,具足十

  第五個地方是「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在這裏,「具足十念」的「念」,和「念念中」的「念」是口中稱南無阿彌陀佛的「稱念」,不是意業思維憶持的「憶念」。簡而言之,經文說「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稱無量壽佛」之前的「念」是心中的憶念,之後的「念」就是口中的稱念,雖然都是同一個「念」,但卻有「心中憶念」與「口中稱念」兩種不同的內涵。

  之所以要這樣詳細地分別文中的「念」字,是因為《觀經》下品下生特別標舉口業的「稱名念佛」是有其很深的內涵的,對淨土宗來講,更有其根本的意義。

  可是一般人大都是依文解義,依語不依義,沒有去探討經文背後深廣的內容,結果對念佛人有密切關係的殊勝教理就這樣被遺漏了,這豈不是很可惜!

  我們就先導讀到這裏。接下來請看「下品下生的啟示」。

  這個啟示共十九段,這十九段其實也是從這一本《無條件的救度》裏面摘出來的。大家如能利用時間把這一本《無條件的救度》看一遍,就會對淨土宗真正的教理有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會對往生極樂世界有絕對性的把握,而出自內心的、主動的、歡喜的念佛,不會覺得念佛很勉強或念佛很枯燥。

 

第一點  顯惡人念佛尚救,何況善人念佛(舉惡攝善)

  下品下生的經文所顯示的有好幾個內涵,第一個顯示惡人念佛都能夠蒙受彌陀不嫌棄、不拒絕的救度,何況是我們在座的善人呢?對不對呀?(蓮友答:對!)這個叫做「舉惡攝善」,也就是說釋迦牟尼在《觀經》的地方,舉出一個惡人的往生來包含善人更加必定往生,所以這個「攝」是包含的意思。

 

第二點  顯臨終念佛尚救,何況平生念佛(舉臨終攝平生)

  這個下品下生的人,一輩子沒有遇到佛法,沒有像我們現在就已遇到佛法,能夠行善積德,實踐了脫生死之法了。他也沒遇到一般善法,去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去行人倫道德,所謂「三綱五常、四維八德」這一些也沒有;他所遇到的都是不好的環境;所遇到的人,也都是一些地痞流氓或者是詐騙集團,所謂近墨者黑,導致一輩子不斷造惡多端。這種人到臨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已燃燒而來了,或者地獄的景象、冤家債主已前來討債了,在那種恐懼的狀況之下,經過助念的人開導、助念,他也能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何況我們不是臨終才開始念佛,我們現在就已經開始念佛,那麼他都能往生,何況我們平生念佛的人,怎會不能夠往生呢?對不對?(蓮友答:對!)。

 

第三點  顯示臨終少念尚救,何況平生多念(舉少攝多)

  顯示臨命終人,他不是一輩子念佛,他是一輩子從來就沒有念佛的,甚至沒有吃素、皈依,沒有進入寺廟去合掌拜個佛、頂個禮,也沒有聽經聞法,都沒有,只是到了臨終才念佛,而且他才念幾句而已。念十句,是因為剛好有念十句的時間,假設他沒有念十句的時間,他念了五句、乃至只念一句,或者那個時候他的嘴巴已經僵硬了,只能在心中念,也同樣能夠往生。臨終才念少少的幾句就能夠往生,何況我們平生,你看,從一開始到現在,大家已經念了多少了!他都能夠往生,何況我們怎麼會不能往生呢?

  這個就是所謂的「三攝」,三種包含,以惡人來包含善人,以臨終來包含平生,以少念來包含多念。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最低標準從哪裏算起?是從惡人、從臨終、從少念。如果阿彌陀佛的標準不是這樣的話,我們有把握能往生嗎?(蓮友答:不能!)不能。

  阿彌陀佛的標準如果是善人,誰敢把握說:「我是一個善人」?人一生之中的行為可分為四種:善多惡少、善少惡多、或純善、或純惡。論純善,普天之下的凡夫沒有一個是純善的,除非他是一個阿羅漢;那麼善多惡少、惡多善少當中,我們是屬於哪一類?(蓮友答:惡多善少。) 是惡多善少。如果是下品下生的話,他是純惡。為什麼說我們惡多善少呢?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含有貪瞋癡,再怎麼行善積德也都是有漏之善,都是有為、有漏的、虛假的、不清淨的,所以不是真正的善。所以如果阿彌陀佛以善為往生標準,我們就都不能往生了。

  若阿彌陀佛以持戒為標準的話呢?先不論是否圓滿具足五戒,僅就能持一戒的人來說,能往生的人也少,而不能往生的多。

  阿彌陀佛如果以平生念佛為標準,只有平生念佛的人才能往生,臨終念佛不能往生,那到底以幾歲開始為標準呢?這也是一個困惑的問題。

  再來,如果阿彌陀佛說要出家才能夠往生,那到底出家人多,還是在家人多?

  如果阿彌陀佛說你要念滿百萬遍或千萬遍佛號才能往生,那往生的人就更少,不能往生的人就更多了。

  如果是這樣子設定種種條件的話,阿彌陀佛所顯示的就只是小慈小悲而已,不算大慈大悲。如果能夠大到連惡人也能往生、連臨終念佛也能往生、連臨終才念幾句、乃至一念也能夠往生,這才顯示出這一尊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是大平等。

  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一尊佛。所以從這裏來講的話,阿彌陀佛的救度標準在哪裏?他是有標準還是沒有標準?說是有標準,其實等於是沒有標準,所以說「無條件的救度」。

  我們剛剛在導讀當中,有念到《觀無量壽經》的一句經文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我們常聽人說要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理,可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在哪裏?是什麼?現在告訴大家,就在這一句當中。真理就是佛心,佛心就是真理。那佛心的定義是什麼呢?是大慈悲。大慈悲就是無限的愛心,他大到平等、不講任何條件、沒有任何區別、不分善惡或親疏好壞,這樣才是大慈悲。大慈悲所現的是什麼呢?以無緣慈救度眾生,緣就是條件,無緣就是不講條件的、不講對象也不講任何關係的。以不講條件的愛來救度眾生,所以所有眾生都能夠被救度,這樣的愛才是無緣慈。不然,就會像凡夫一樣,對自己的兒女會愛,甚至願以自己的生命來替代兒女應承受的苦患,可是對別人的兒女,也會這樣嗎?就不會了。

  佛是把眾生當成是他自己,所以,眾生的苦就是他的苦、眾生的樂就是他的樂,所謂「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因此我們的苦惱,就等於是佛的苦惱,因為佛看眾生是自他一體的,阿彌陀佛把我們看成他身體的一部份。譬如手腳是我們身體的一部份,當我們的手被刺扎到了,我們就會很痛,想要趕快把刺拔掉,要馬上去療傷。我們是阿彌陀佛的手、阿彌陀佛的腳,現在我們被煩惱的刺所扎,無比的痛苦,而且還會潰爛,將來會墮落三惡道、六道輪迴,永難脫離。這個痛苦在誰的身上?在阿彌陀佛身上。我們沒辦法排除,阿彌陀佛有辦法嗎?他有絕對的辦法,自然的,阿彌陀佛就會毫不猶豫的現前救拔我們離苦。

  所以,淨土法門要先從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開始,只要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他自然就會進入淨土宗,就會專修淨土法門,從今之後,他就不再是輪迴的凡夫,而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曉得他不會再生死輪迴、不會再造罪造業、不會再受無窮盡的痛苦了。自然就對他感到安慰了。  

  我們都曉得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但觀世音菩薩最盼望我們的其實是希望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否則的話,他這輩子救我們的災難,我們如一直在六道中輪迴,無盡的來生就有無盡的災難,觀世音菩薩就非常的忙,而且忙無了時。由此可知,世間最重的災難就是生死輪迴,生死輪迴一旦解脫的話,所有的災難就沒有了。所以真正的消災免難,就是消除輪迴的災難。而輪迴災難的消除,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只有念佛法門是最容易的、也是最殊勝的。

 

第四點  顯以「惡人、臨終、十念」,攝「善人、平生、多念」。

  顯示惡人臨終十念,來包含善人平生多念的人,更能夠往生。

 

第五點  顯臨終助念尚救,何況平生自念。

  只在臨終時經人家助念,他也能夠往生,何況我們平生現在開始就自己在念佛了,更能夠往生。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是可以不用他人來助念的法門。因為人之所以需要他人來助念是因為他平常沒有念佛,或者是雖然念佛,但不了解彌陀的救度,因此他在念佛之中,心是忐忑不安的,認為自己功德不夠,或者是雖然念佛,但心不能達到清淨,或者擔心尚未「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如果這樣的話,就必須人家助念。

  如果學我們這個法門,曉得是阿彌陀佛救度,無關於我們念佛人心清淨不清淨,也無關於我們念佛人累積其他的功德夠不夠,因為所有的功德再也沒有比這一句名號更廣大的了,況且彌陀的光明是無礙的,心再怎麼不清淨,也不能障礙彌陀救度的光明。曉得這一點的念佛人,他就會很安心地躺在彌陀的懷怉中,就只管念佛。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就是不懷疑彌陀的救度,然後不間斷、不夾雜的專一稱念這一句彌陀的名號。

 

第六點  顯臨終念佛宿善深,何況平生念佛。

  接下來,請大家翻開《無條件的救度》一百二十三頁。

  有人或許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這個五逆十惡的人臨終能遇到善知識,只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就脫離地獄之苦,乃至脫離永世的輪迴,獲得往生成佛,是因為他宿善深厚;我們雖然現在念佛,恐怕宿善不如他,所以他能往生,我們不一定能往生」,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大家想想看,這個人臨終才遇到這個法門,他往生了,如此說他宿善深,那我們現在就遇到了,怎會是宿善淺呢?他平生作惡多端,而我們現在就已經學佛念佛,已經隨緣隨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了,說他宿善深而我們宿善淺,是不合邏輯的。所以,這樣的見解就是惡見,不是正知正見。

  有一句話說「惡見妨解脫」,不正確的見解會妨礙一個人解脫生死輪迴,因此觀念正確與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淨土宗必須先建立起純正的淨土宗知見,才不會被人惑亂,甚而退轉改變信仰,喪失往生成佛的大利。

  《莊嚴經》言:

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是故汝等聞斯義。

  《大經》言:

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
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

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
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善導大師說:

若人聞說淨土法門,
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
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
今得重聞,即生歡喜。

  以上法語,顯示平生遇到淨土法門、信受歡喜、念念相續、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的念佛人,才是真正宿世善根深厚的人,才是真正具足福德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獲得大利無上功德的人。

 

第七點  顯稱名能使必墮地獄之人不墮地獄,使不能往生之人亦生極樂。

  這個必墮地獄的人,如果沒有稱名的話,他一定會墮落地獄,由於他稱名念佛所以就不必墮落地獄了。假使一般人不會墮落地獄,可是他沒有念佛的話,還是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照樣輪迴。這就顯示這一句名號,能使火焰化紅蓮、能「變鐵成金」。

  在臨終束手無策的時候,於一剎那之間,就要面對下輩子何去何從的大問題,那個時候才要誦經拜懺、參禪打坐、或者要去行善積德都來不及了。可是只要念佛,就能使必墮落地獄的人,結果不用墮落地獄;使不能往生的人,也能夠都往生極樂世界。這正顯示念佛是既容易又殊勝,也顯示名號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

  我們常常講:「哎呀!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其實所講的那一些都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真的不可思議的是使必墮地獄的人不墮地獄、使不能夠往生的人能夠往生,這個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否則的話,就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了。各位蓮友,對不對?(蓮友答:對!)。

  本來是垃圾,垃圾能夠變黃金、變不可能為可能;本來是罪人、惡人,現在成為善人;不只善人,還成為佛,這一種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所以法照大師有一句說:「能令瓦礫變成金」。就眾生來說,瓦礫表示凡夫,不管是三惡道的眾生、人道的眾生、還是天界的天人,只要是還沒有脫離三界六道輪迴,都是瓦礫、都是破瓦片、都是垃圾。但只要念佛當下不但超凡入聖,而且一定成佛,所以說「能令瓦礫變成金」。

  古代有說,仙人能夠「點鐵成金」,這個並不容易。而我們這個法門正是「點鐵成金」的法門,所謂「至理一言,轉凡成聖」、「仙丹一粒,變鐵成金」就是指我們這個法門,一句語言就能夠轉凡成聖,轉變罪惡的凡夫成為大慈悲的佛,就只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話,就沒有所謂的「至理一言,轉凡成聖」了。

  我們這一節就講到這裏,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
電話:02-27624922
email : theamitabha18@gmail.com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